三教《拿来主义》解读

时间:2019-05-12 19:1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教《拿来主义》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教《拿来主义》解读》。

第一篇:三教《拿来主义》解读

三教《拿来主义》

------逐渐清晰的“语文教师”形象

第一次,我做了一盘“冷切肉”,学生没胃口;第二次,上了个拼盘,学生多少有了点新鲜感;第三次,上了道“特色菜”,自我感觉“味道好极了”。从“打下手”到一个合格的“厨师”,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有很多“民办”老师。校领导分配工作,数学、物理、化学等“主科”一般是由上学时表现较好、成绩较佳的“民办”来担任;那些成绩不好、靠关系当上“民办”的,一般只能教“副科”。语文虽然也算“主科”,但语文教师却往往由后一类“民办”来担任。理由很简单,语文很容易教。有本字典,能把字音读准,把词义解对;有本教学参考书,能把层次划清,把段意说清,把写作特点讲清,语文课就算“对付”下来了。直到今天,仍有一些“门外汉”依然固执地认为,中学所有的学科,数语文最好教。

我刚当上语文老师那会儿,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而且曾实打实地“落实在行动中”。

一教《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我教的第一篇课文,第一次以语文教师的面目出现在比我也小不了多少的学生面前,新鲜、紧张、尴尬、无奈,酸甜苦辣滋味全,当时“备战”及“实战”的情形今天仍历历在目。

上学的时候学过这篇课文,但早已印象模糊。再者“学”与“教”是两码儿事,当老师的,对文章的理解应远远高于学生。然而到了实际操作层面,甭提有多难了。并不是说多读了几年书,多吃了几年干饭,阅读水平就比学生高多少,上课的时候就能给学生讲得有条有理、透彻清楚,更不用说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了。说实话,如果没有教学参考书,这篇课文我还真读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所以,我只能抄近道走捷径。备课的时候,自己先读了一遍课文,有些含糊的字如“诩”“孱”“剌”认真地查了字典,并写在小黑板上留待课上展示给学生以强化巩固;然后就是对照教学参考书,在课本上划出层次;把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重点内容”“誊”在了教案上;课后练习的答案也一字不落地拷贝到教材的相关位置。又看了看教参上的“补充资料”,对写作背景、鲁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等内容进行了“粗放式”梳理。最后把教案从头到尾认真地温习了几遍一直到几乎能倒背如流,又把“克隆”到教材上的文字又扫描了几眼,这才成竹在胸地走进了教室。

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我按程序进入了操作。范读,正音,划分层次,概括大意,归纳中心:一节课在“自娱自乐”中“圆满结束”。多少年后,我问来看我的学生对当初这节课的印象,答案是“您的朗读真棒”,别的再也说不出什么来了。细细想来,那节课(包括以后两三年内上的几百节课)的确也不可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我那时的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备课花的时间不算少,但重点放在了“钻研、拆分、组合”教参与背教案上,这使我上课语言还算流畅。但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只“比较认真”地读了一遍课文,没有琢磨文章的思路,没有推敲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没有对课文做过有“自己特色”的加工,当然也不可能提出什么问题。

2、上课时不能说是“一言堂”,但基本上是我“问”,学生“答”(大多数情况下答错),我再订正给出正确答案。我提的问题基本上是“这篇文章划分几层?每层的大意是什么?这篇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等等。后来我才逐渐认识到这样的“问”“答”其实仍是变相的“一言堂”“注入式”。

3、没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范读之后,紧接着就让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大意,学生不答错才怪。那时我很少考虑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什么角色,也很少顾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点。学生答不上来或答错了,我更多的是埋怨学生“笨”,而后越俎代庖把“正确答案”送给他们了事。

4、课外练习题的处理基本上是先让学生做,然后把教参上的答案“念”给他们并令其“认真记录”。至于教材设置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哪些可以用作课前预习时的提纲,哪些应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哪些用作课后的巩固延伸,我真的没想过。

一篇文章,教师自己还没有读进去,或者说还没有读懂,就“勇敢”地开始了“传道授业”,这样的课能有什么效果?这分明是“以其昏昏,使人昏昏”。那时我对《拿来主义》中的许多问题搞不懂,所以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不敢放开了讲(也没这个水平),更不敢让学生质疑提问,惟恐他们的问题我答不上来而丢了脸面。其实,有些问题如果在备课的时候找来《且介亭杂文》,读读相关的注解,看看书的“后记”,或者查查其他参考资料,立刻能“烟消云散”。但那时,我根本就没想过去找、去看这些东西,我手头有了《鲁迅全集》并粗略浏览一遍是好几年后的事。教师还没养成穷根究底深入研读的习惯尚且“昏昏”,能期望学生神明天降而“昭昭”吗?

但“吉人自有天相”,三年后,我的学生居然在高考中“成绩优秀”,平均成绩居然得了个全县第二,比赫赫有名的一中只差4分多一点,于是我居然被一些人认为是“好老师”而连续教了几年高三做了“把关”教师。于是我就像模像样地把起“关”来,一头沉入考纲、练习、模拟卷、套题的海洋里,久经“考”验的颇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有些飘飘然了。真正对我触动较大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场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我觉得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批判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矛头就是指向我的。于是我向学校请求,从高一教起,在教中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真正合格的语文教师。二教《拿来主义》。

这一次,我把课文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对文章的宏观理解应该说了然于心,但有些细节上的问题我仍百思不得其解。比如:为什么到欧洲去办画展就是“送去主义”,就是媚外卖国;梅兰芳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戏剧大师,鲁迅对他的态度好像不怎么友好,“活人替代了古董”多少有些不恭敬的成分;“烟灯和烟枪”究竟指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等等。尤为严重的是,此时已认识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之重要性的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自以为还算过得去的课堂教学方案。

愁啊,愁!

“看看教学杂志,参考一下优秀教案。”老教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到资料室借来了厚厚一摞好几年的《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合订本,靠甜言蜜语从老教师那儿借来了《特级教师教案选》,批沙拣金,居然有四篇关于《拿来主义》的“教案”和“教学实录”。当时我的那个兴奋劲儿绝对不亚于买彩票中了大奖。挑灯夜读,提取其中的精华,“有机”地组合到我的教案中。至于那些细节问题,尽管仍然没有找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确信我的这份集大成的教学设计足以征服学生。

课堂效果在意料之中。多少年后,仍有一些学生和我谈起当年的这节课。出色的范读,学生的自读,分组讨论,师生之间的问答,张弛有度,如行云流水。加上我恰到好处诙谐的语言、幽默的调侃,我庆幸自己终于能够上出像模像样的语文课了。

尝到了“博览群书”做“拼盘”的甜头,我开始订阅教学杂志,开始购买优秀教案选,“拿来主义”被我应用到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今天回过头来看,“拿来”的过程应该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尽管这“拿来”颇有些“临时报佛脚”的意味。开始是照抄照搬,再后来是“优化组合”,几年下来,自己终于基本上具备了独立解读文本、独立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基本能开合自如、左右逢源。

现在反观那堂《拿来主义》,觉得它就像一个怪娃娃。别人的教案,是从人家自身的情况出发,是针对人家的学生构成特点来设计的;别人的课堂实录,同样也有人家的“具体情况”。此老师非彼老师,此学生非彼学生,我把其“拿来”,“组合”一番,也只是让我的课表面上看有较大的容量,学生活动比较活跃,实际上我从备课到授课的整个流程当中,很少考虑过学生是否真正的参与了教学活动,是否真正获得了阅读文本的实打实的本领。真正体现这一基本原则的,则是从几年后我第三次教《拿来主义》开始的。三教《拿来主义》

几年的充电,几年的观念更新,读了一些早就该读的书,如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学探索与争鸣等;接受了一些比较经典的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建构主义、接受美学、研究性学习等等;也听了一些名师的课,被他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开合自如的风度所倾倒,我才有了力求让自己的课更贴近教育教学的本质及学生认知特点的想法。而且,我给自己提出了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教一篇课文,自己一定要读深读透,一定要“求甚解”。有很多问题在我“求甚解”的过程中有了自认为合理的解释。上课之前,我查了不少资料,读《且介亭杂文》,读房向东的《鲁迅和他骂过的人》,读林贤治的《鲁迅的最后十年》,我以《拿来主义》为点向四周渗透,终于有了充实与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想,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能以这种态度去“深挖洞、广积粮”,胸中有了潺潺的活水,上好课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细细想来,这次教《拿来主义》其实仍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但我却感觉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简短的导入,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对“拿来主义”做阐释的文字,很快就从宏观上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拿来;占有,挑选)和理顺了文章的思路(批判“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接下来要求学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质疑问难。应该说,《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粗放”地读很好理解,但若“集约经营”会有很多问题。对高一学生来说,能在思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学生的问题很多,部分列举如下:

① 那几位“大师”是谁?为什么要加引号?他们送古画和新画到欧洲的目的是什么?

② 鲁迅为什么要嘲讽梅兰芳?梅兰芳的表演与“象征主义”有什么关系?

③ 尼采是谁?鲁迅为什么说“他发了疯”?

④ 几百年之后子孙“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给谁“贺喜”?向谁讨赏?

⑤ 邵洵美是谁?鲁迅为什么要讽刺他?

⑥ 面对大宅子,有三种人三种做法,鲁迅为什么要写这些?这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⑦ “只不用它来宴大宾” “当众摔在毛厕里”各是什么意思?

⑧ “烟灯和烟枪”与“姨太太”都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为什么要打两个比方?

说实话,若是在前两次,学生提的这些问题我大部分不敢“接招”,也不敢让他们“出招”,因为我真的答不上来。鲁迅的文章很难读,曾有人说过,再过几十年,鲁迅杂文的注解文字要远远多于正文,你才可能读懂。当然,中学生学鲁迅的文章主要是汲取其思想的精华、借鉴其思维的方法与高超的艺术技巧,没必要搞“索隐”“考证”。有些问题可以不去管,也可以不讲。但若有学生提了出来,教师要尽可能地弄清弄透。

除了第⑤个,其他问题都是学习这篇文章必须除掉的障碍。把这些问题有机组织,在师生之间的讨论、碰撞当中,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一点点地“接近”答案,正“暗合”阅读教学的本质。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教学生读书、思考的过程,“结论”最好让学生自己悟出来。当然,有些问题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①②两个问题,我分两个层次处理:a让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得出结论,鲁迅列举这两个事例的批判矛头主要是反动政府与御用媒体;b提供相关史料,向学生讲清楚,到欧洲办画展的大师是刘海粟、徐悲鸿,他们办画展其实是为国争了光;梅兰芳到苏联演出,也确实引起了很大轰动。这两个例子由于鲁迅对情况不是很了解,或是由于艺术观念上的分歧,所以有“误打误伤”的嫌疑。当然,讲这些可能要占用很多时间,甚至影响“教学进度”,但却培养了学生的求真、求实的意识,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拿来主义》我教了三次:第一次,我做了一盘“冷切肉”,学生没胃口;第二次,上了个拼盘,学生多少有了点新鲜感;第三次,上了道“特色菜”,自我感觉“味道好极了”。从“打下手”到一个合格的“厨师”,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这十年,让我对“语文教师”四个字的认识由模糊而清晰而深刻:

1.教师的“一桶水”

这“水”应是“活水”而不是“死水”,汲“水”的人是教师自己,“汲水”应是出于教师的自愿和主动,而不是行政命令。教师的充电,教师的业务进修,主要在平时。几年一次的近乎形式主义且教师极不情愿参加的教师“继续教育”,实在是于事无补。钻研教材的过程,研究教法的过程,博览群书的过程,就是教师“汲水”的过程。

读哪些书?

①教育名著。这些年,我断断续续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陶行知、朱永新等人的论著,读了叶圣陶、钱梦龙、于漪、魏书生等人的教育教学文集,读了李镇西、吴非、郑杰、陈桂生、肖川等人的教育随笔,逐渐地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的理想学校》《从批判走向建设》《不跪着教书》等等,读之确实如坐春风。

②教育教学杂志。《师道》《教师博览》《教育研究》《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建设》等杂志成了我如期而至的朋友,如果一周不去阅览室,见不到这些朋友,那种煎熬真的是难以言表。

③文学、综合类报刊。《人民文学》《诗刊》《青年文学》《随笔》《书屋》《散文》《杂文选刊》《中华读书报》《南方周末》等,有的认真读,有的则以浏览获取信息为主。

④语文专业书籍。有两个标准,一是教材的延伸,一是自己的兴趣。前一类指教材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传记、作品研究文集,或学术探索争鸣集,如《论语别裁》《旷世大儒孔子》《先秦散文论丛》《李白传》《苏轼传》《重读大师》《人间词话》《诗词例话》等;后一类如《万历十五年》《皇帝与秀才》《太平杂说》《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山居笔记》《新解红楼梦》《米兰·昆德拉的错位人生》等等。我对历史、杂文比较感兴趣,所以,我的课外阅读以随笔类居多。

⑤畅销书。分为两类:一是思想文化含量较大的书,要细读;一是青春类读物,学生感兴趣,教师也应了解一二,才可能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2.教师的“求甚解”

“求甚解”的面很宽:咬文嚼字、纠错补漏、探幽发微、质疑问难。教师应该有一种对问题的敏感,敏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

做到“求甚解”需要两个条件:

一要认真,凡事不能有“省事”的心理。有很多问题,不是教师不能解决,而是“不想”或“不愿”解决,有时只要翻翻书、查查资料,少些想当然,很多“笑话”是可以避免的。

我曾问过几位语文教师,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书名该怎样理解?有率尔而对者曰:钱钟书认为自己的人生被边缘化了,他谈的是自己对这种边缘人生的感受。余者或颔首,或不语。我又问,读过钱先生的这本书么?答案出奇的一致:没有。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小题大做、借题发挥,不理解书名的含义,不意味着人家没读书没思考,也不影响对课文的理解与教学的正常进行。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我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必须对所教内容的理解从宽度和深度上要远远超过学生,有些问题学生可能不问,教师也不一定向学生讲,但并不等于教师用不着搞清除。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何况,诸如“写在人生边上”含义一类的问题也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问题,为什么就不能“求甚解”呢?只要翻翻该书的序言,问题即可释然(钱先生把人生、社会比作一本书,该书的10篇文章就是先生在读人生这本书时的感受);而且这对于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读〈伊索寓言〉》借批评古人、给伊索“上课”之名针砭现实的黑暗与人性的卑劣这一意旨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如此“不求甚解”的背后是“省事”或者“和尚撞钟”的心态在作怪。查阅资料、翻课外书毕竟不如现成的东西来得快,于是在日复一日的“省事”中,教师独立解读文本与教学设计的本事越来越小。

二要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求甚解”的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的历练中获得的。不怕“费事”,看的多了,大脑中的库存多了,“求甚解”的本领才会一天天大起来。有了“求甚解”的习惯与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往往会比较深刻与独到,你就能以一个博学睿智、思想深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才可能让课堂充满穿透力,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甚至是终生都难以忘记的印象,从而影响他的一生。

3、教师的“角色意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深入准确研读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及认知特点,设计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案,出色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师有了“一桶水”的知识架构,有了“求甚解”的基本能力,是不是就一定能上好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这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操作的过程中是否有强烈的“角色意识”。把语文课完全演变成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会或教师的报告会,而学生只有“欣赏”和接受的份儿,这样的课是不成功的;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的“预设方案”进行,不管学生是否真正明白了,大脑是否真正动起来了,这样的课走过场的成分太重;有的老师则缺少应有的洞察能力与教学机智,不能敏锐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给学生一点消化、质疑、补漏、实践的意识;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单调、单一,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过于“疲软”。如上等等都属教师“角色意识”弱化的具体表现。

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有所不同,应采取相应的科学的做法。比如,轻松、活泼是很多老师追求的课堂风格,但小学语文课的轻松、活泼与高中语文课的轻松、活泼是明显不同的;小孩子天真就显得可爱,一个高三学生再“天真”似乎就不怎么可爱。高中语文课的轻松、活泼应体现在教师启发下的年青人特有的激情、机敏、个性及思想的释放。如果把高中语文课的轻松、活泼理解为简单的男女生比赛一类的游戏,似乎“天真”了些。

智慧、思想、机智、激情,是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效应的基本要素,当然是高中语文教师必备的“角色素质”。

附:我的“求甚解”三则 邵洵美其人其事

邵洵美这三个字在读过《拿来主义》的人心中绝对是个“贬义词”:靠阔太太的陪嫁混进了诗人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反动文人”。邵洵美的真实面目究竟是怎样的?鲁迅为何要讽刺他呢?

邵洵美(1906-1968),新月派诗人,出版家,翻译家。其诗集有《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1933年8月—10月间,鲁迅与邵洵美等人曾有过论争。论争的起源,据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是邵洵美在自己主编的期刊《十日谈》上谈文人无行时对鲁迅进行了影射攻击,如“大学教授,下职官员,当局欠薪,家有儿女老少,于是在公余之暇,只得把平时借以消遣的外国小说,译一两篇来换些稿费……”“没有职业才做文人”“借文艺杂志或是副刊的地盘,极力地为自己做广告:但求闻达,不顾廉耻”“这般东西便永远在文坛胡闹”等语,于是鲁迅便在《各种捐班》《登龙术拾遗》《滑稽例解》等杂文中予以回击,其内容主要讽刺邵洵美娶了贵族小姐(其妻乃大官僚资本家盛宣怀之孙女盛佩玉),靠妻子丰厚的陪嫁办书店、跻身文坛、自称诗人,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有富岳家,有阔太太,用作陪嫁,作文学资本,笑骂随他笑骂,恶作我自印之。”(《登龙术拾遗》)

其实,邵洵美与盛佩玉是姑表兄妹,两人青梅竹马,其名“洵美”是在他10岁时据《诗经》“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美,洵美且都”而改的,为的是让自己与所喜爱的人名字相连。他们的婚姻谈不上高攀与否的问题,邵也未因此而炫耀于人。即便邵真的如鲁迅所言是“附凤者”,用妻子的钱开书店,搞出版,促进文化事业也无可非。鲁迅不喜欢邵洵美,主要还是因为邵在诗歌创作上的“唯美”主张,与鲁迅所提倡的关注现实的思想相违背(鲁迅对梅兰芳的批评同样是源于此,他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太“雅”,不是平民化艺术),再加上与新月派的宿怨与误解,便恨屋及乌,甚至讽刺挖苦也就在所难免,以至在几个月以后写作《拿来注义》时还不忘“挂角一将”“讽”他一“讽”。

邵洵美是个有贵族气质的诗人,在山雨欲来的革命时代,他一味吟风弄月,追求“唯美”,的确与当时国家多难、问题成堆的大背景不太和谐。但他为人慷慨,有“小孟尝”之美称;他的“慷慨”使其家里的经济状况日渐紧张,这点盛佩玉女士在《盛氏家族》中有所提及。他在出版事业上颇有成就,尤其是《论持久战》英译本的出版也有他的一份贡献。解放后,邵洵美埋头于翻译工作,译作有拜伦的《青铜时代》、雪莱的《解放了普罗米修斯》、泰戈尔的《两姐妹等》,他是翻译界公认的一流翻译家。不幸的是,从“反右”到“文革”,他先是被逮捕审查,被释放后挨斗受批判,死时窘迫得连身新衣服都没有。这是三四十年代挥金如土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也是鲁迅先生想象不到的结局。

现行高中教材教材给《拿来主义》中“做了女婿换来的”一句做了如下注解:“这里是讽刺做了富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现在看来,这个注解有些偏颇和片面,对邵洵美而言是不够公平的。

小记:关注“邵殉美”是前几个月的事,以前教《拿来主义》,对这条注释就有怀疑,但因为手头相关资料太少,也就只好不了了之。这次教《拿来主义》,居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想再也不能敷衍了。电脑里有《鲁迅全集》电子版,有房向东的《鲁迅和他骂过的人》,有邵的夫人盛珮玉的回忆录,又在新买的韩石山所著《徐志摩传》里惊喜地发现了“邵洵美”的条目。读了这些资料,通过综合加工,就有了这篇小文,后来发表在《希望报》上。当然,这个问题可以不对学生讲,但我还是讲了。不是炫耀,而是“以身作则”告诉学生什么叫质疑,什么叫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做到独立思考。关于“安特莱夫式的阴冷”

鲁迅先生曾说过,《药》的结尾有一种“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层层叠叠的坟冢,支支直立的枯草,没有叶的树,阴森、冷寂让人陡生毛骨耸然之感;呆呆的华大妈,羞愧的夏四奶奶,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沉重的悲哀压得人将要窒息。尤其是那乌鸦的几次出现,使本就浓重的阴冷、悲哀更加浓重。

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与小说中其他人物如华老栓夫妇、众看客和茶客一样,都是愚昧落后的群众,他们把做稳了奴隶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一旦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困境,他们就会害怕起来,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从这个意义上讲,夏四奶奶的心理负担要明显地重于华大妈,她的内心陷于深深的不可摆脱的矛盾。一方面,自己的儿子是被官府杀的头,自己也就失去了好奴隶的资格,她为此“羞愧”,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母亲,她深爱着自己的儿子,她相信儿子是一个好人,绝不会做叛逆的事。所以,当她惊奇地发现儿子坟上“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一圈“红白的花”时,她便疑心儿子是被“他们坑了”的,是冤枉的,既然儿子死不瞑目,那么她自己失去做好奴隶的资格也是冤枉的。也就是说,如果儿子真的说了谋反的话,做了造反的事,她就也只剩下羞愧的份了。羞愧,显示着她自己仍然或者希望是一个好奴隶。

夏四奶奶对花环的理解就是:这儿子为证明自己的“冤枉”而“特意显点灵”。她不能肯定,便寄希望于乌鸦的飞上坟顶。小说中对乌鸦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

“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只见那乌鸦张开双翅,一挫身,直向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乌鸦似乎并不“理解”夏四奶奶的企盼,在经过一阵折磨人的“死一般的静”之后,飞向了远处。给夏四奶奶留下的只有绵延不尽的重负。她的迷信破产了,她的愿望落空了,乌鸦不肯飞向坟顶,自己的儿子没有被“他们坑”,死的并不冤枉,自己永远也做不成好奴隶,成不了好人了。我们可以想见,夏四奶奶是拖着怎样沉重的脚步挪回家的,又是在怎样的无休止的“羞愧”中度日如年的。

革命者夏瑜为了“我们大家”的利益牺牲了生命,然而“我们大家”只是从的砍头中欣赏到了一次杀人的壮举,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让自己的母亲“获得”摆脱不尽的“羞愧”。读这篇小说,我们能时时感受到鲁迅先生握笔的手在颤动,感受到冰面下奔腾着着的唤醒民众的呐喊的热流!

小记:这是我教完《药》后所写的一篇“下水文”,没有什么学术含量,只能算习作。但是我想,如果能够坚持长久,对于提高自己的“求甚解”能力是不无裨益的。《岳阳楼记》补注三则

一、“守”

课本注作“指州郡的长官”,是笼统的说法。把郡一级的地方组织的最高长官称为“守”或“太守”,最早起于战国时期。当时的郡主要设在边境地区,称其最高长官为“守”,实际上有保卫边疆、守卫国土的意思,所以郡守这一职务总是由武将担任。秦统一天下后,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郡的长官一律称为“守”,如李冰曾做过蜀郡的郡守。汉朝的官制与秦朝基本相同,只是改称郡守为“太守”,东汉末年又称州的军政长官为“牧”,《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先是作渤海太守,后又“领冀州牧”。宋代州一级的行政长官,已经不称太守,而称“知州”或“知府”,但习惯上仍沿用“太守”这样的称号。巴陵郡在宋代叫岳州,宋代的州分不同的等级,岳州是比较小的一个州。在“滕子静谪守巴陵郡”这个句子中,“守”用作动词,“守巴陵郡”即担任巴陵郡的太守,按当时正式的说法叫作“知岳州”。滕子京就是岳州的知州。

二、“游泳”

“游泳”课本无助,人教版《教师用书》将“锦鳞游泳”译为“五光十色的鱼儿游来游去”,很明显是将“游泳”等同于现代汉语的“游泳”了,不确。“游”指在水里浮行或潜泳,王力先生释为“在水面浮行”(《古代汉语》常用词十一);“泳”指潜泳,《说文》注:“泳,潜行水中也。”可见古汉语中“游”、“泳”二字统言之则相同,都是游水之义;析言之则有“浮游”与“潜泳”的区别。从本文的具体语境看,“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是工整对偶句式,“翔集”与“游泳”相对。“翔集”课本注为“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那么“游泳”也当“分而述之”,可译为“时而浮行水面,时而潜行水中”才更准确、恰当。

三、“斯人”

“斯人”课本无注,《教师用书》以批注的形式指出“斯人”“暗指滕子京,照应开头”,并在分析“作者的基本构思和文章的特色”时做了具体解释:“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过一年功夫,就做到„政通人和‟,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这种理解有悖于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及用意。教材的“阅读提示”交代了作者写作的目的有二,即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对滕子京加以慰勉和规箴。为什么要“规箴”呢?因为滕子京“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到任一年小有政绩便“其喜洋洋”地“重修岳阳楼”,这与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相去甚远。但作者又不能在文中“直言”,于是巧妙用“迁客骚人”以显一般人的平庸,用“古仁人”暗喻自己的抱负,文末用“微斯人,吾谁与归”向滕子京提出含蓄的规劝,希望他能“宠辱偕忘”,成为自己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见,“斯人”应指“古仁人”,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小记:这篇习作全属“不务正业”之产物。和几个教初中的朋友聊天,聊到《岳阳楼记》,说起这几个词语,居然都不甚了了。我当然也不能说得很透彻,初高中毕竟“隔了一层”。回校后借来初中教材即《教师用书》,查了一些资料,遂有了这篇文字。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在写作上有所借鉴。

2、方法过程目标: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并与时代结合。

3、情感目标:如何培养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比喻论证的方法。

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教学难点:

根据文本内容探究新时代的“拿来主义”的内涵。

关键理清文章论证思路,理解“拿来主义”内涵。教学分析

1、了解文章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2、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将文本内容与时代结合,进行探究。教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昨天公开课抽签,我很幸运的抽中了高一一班,因为你们是四个班中最优秀的,能和优秀的人共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带着这种好心情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

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源自那部电影——《KONG FU PANDA》。

这是好莱坞梦工厂制作的动画大片,内容大致是,笨手笨脚胖乎乎的熊猫阿宝练就神奇中国功夫,打败大反派作恶多端、忘恩负义的黑道老大雪豹。第二部从 5月28日零时全球公映,一票难求。

电影里中国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功夫——中国国粹,熊猫——中国国宝。

正因为如此,从第一部《功夫熊猫》上映起就有许多人要求抵制,理由如下:

A、美国的熊猫眼睛是绿色的,让人感觉邪恶,真正大熊猫的眼睛是黑色的,美国为什么用绿色的,大家自己琢磨琢磨。

B、美国大熊猫的爸爸居然是只鸭子,毫无缘由,但这只鸭子分明和美国动画片唐老鸭有几分相像,对于以前没有了解大熊猫故事的孩子来说,很容易留下中国大熊猫有一个美国唐老鸭爸爸的印象。更有甚者,艺术家赵半狄打着横幅“不允许好莱坞在中国捞金”来到国家电影局呼吁抵制《功夫熊猫》 咱们班上的情况怎样?

我们来现场做一个调查,咱们全班有多少人?

你会去电影院或在家中观看《功夫熊猫2》?

其实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就给出了答案。我们先来学习这篇课文,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主旨探寻:

(一)整体把握

1.哪个同学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用这个格式来回答:反对

提倡

反对送去主义,提倡拿来主义。

2.鲁迅所谈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而谈的?从外国“拿”什么呢?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卒章显志,鲁迅是从建设新文艺的角度,谈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艺思想、文化成果。也就是只有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新文艺。

(二)这是一篇议论文,又是周树人写的,很多同学都皱起了眉头。咱们中学生学语文“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对鲁迅的这篇文章,其实大可不必怕。刚才整体感之后,大家已经知道文章就两部分。清清爽爽。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怎么写?

1、咱们班哪位同学朗诵最好,请你读1—7段。大家一起看看他是怎样证明自己观点的。

2、要证明一种做法可取,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证明该做法的好处,二是证明其它做法的害处。请大家找出再拿来主义之外,还有哪些做法?各有怎样的危害?

形成板书:

做法

危害

闭关主义

闭关锁国 抱残守缺 落后挨打

送去主义

卑躬屈膝 卖国求荣 亡国灭种

送来主义

商品倾销 经济侵略 文化侵略

因果论证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3、鲁迅为了将送去主义论述清楚,提到了那些人?

4、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因为这些方法都不足取,所以要实行拿来主义。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尼采自诩为太阳而发疯与中国某些人自大的危害是一样可怕的。送去主义者的言论与尼采自诩太阳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5、鲁迅语录:某些国人自夸中国地大物博,鲁迅曾批评道:倘是狮子,自夸肥大是没什么的;倘是一头猪,自夸肥大,绝不是什么好事。

列强觊觎你,最终要瓜分你,吞掉你。子孙后代在佳节大典之际磕头贺喜讨赏的画面触目惊心哪。

(三)学习第二部分

1、前半部分已从反面论述了应该实行拿来主义,下文应该怎样写?

——怎样实行拿来主义。实行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

2、请女同学中朗读最好的一位来读最后三段。

3、有没有高度概括拿来主义做法的句子或词语?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使用或存放

——更概括地说,就是四个字:占有、挑选

4、这一段有很形象的阐释,找出来放声读一读。

这里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的?

5、刚才有同学说是比喻论证,谁能具体分析一下?

形成板书: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鱼翅:精华

鸦片: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糟粕。

二、走出课堂

1、眼下对待美国大片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票房收入就是最好的回答。这几天《功夫熊猫2》在全球公映了,《功夫熊猫1》曾拿下六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仅中国就拿下了2.6亿美元。5.28日全球公映,《功夫熊猫2》内地上映两天掘金1.2亿。

电影局对赵半狄的做法,表示从感情可以理解。

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的人。

不敢接受。

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貌似彻底革命的人。彻底否定。

废物:比喻欣然接受遗产中不良成分的毒害的人。

全盘接受。

占有、挑选。就是继承、学习、模仿。

好莱坞梦工场的美国导演们一定没有读过鲁迅的这篇《拿来主义》,他们却深得拿来主义的精髓:尊重、喜爱中国文化,《功夫熊猫》融合了众多功夫片的技巧,还为阿宝设计了最典型的中国化背景:山水、庙会、面条摊子,他练的是功夫,受伤了去针灸,连阿宝一手端数碗面条的架势也像是地道的中国“店小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又善于创新。将中国文化用栩栩如生、丰富变化的动画效果来呈现出来;阿宝的形象又有美国式的个性、自由、可爱、乐观、幽默、励志。

3、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大国,远远排在美国、英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韩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他比中国制造更强大。举例!

中国制造的8-10亿件衬衫才能买一架波音客机,这需要多少中国女工在嘈杂的制衣车间中劳作多长时间?又要花去多少中国销售人员的精力,因为要想美国男人都买四五件衬衫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美国的高科技赚取中国人多少汗水与劳动,但是我们可曾想过美国的电影、文化在中国市场拿走了多少真金白银!

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是综合国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因为武力,金钱征服不了人心但文化能征服人,打动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文化产业,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规模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在出口方面则是第一大产业。日本仅次于美国,其文化产业的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其动画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游戏领域则占世界市场的1/3。)文化上的强大与否将决定一国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读了鲁迅的这篇文章,我们要勇敢的吸收一切外来的文化,要占有、挑选,《功夫熊猫2》来了,咱们可以勇敢的走进电影院,自信地借鉴外国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的收获,也是老师对大家的殷切期许。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

鲁迅

错误做法

危害

批判„„提倡„„

闭关主义

闭关锁国

落后挨打

因为„„所以„„ 破: 送去主义

卖国求荣

亡国灭种

立:占有、挑选

大宅子:文化遗产

送来主义

经济掠夺

文化侵略

鸦片

因果论证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鱼翅 烟枪、烟灯

第三篇: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3.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对于多数同学来讲。这些概念并不陌生,但还是比较抽象,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

4.《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教学过程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2.学会分析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3.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

4.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过程: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题解:

提问: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文中来找答案:

(一)、让同学们阅读课文(5分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找出哪些段落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请同学起来回答,最后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背景介绍了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三)、提问:

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四)、理解第9段内容之后再来理解第8段内容。“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那么,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仔细阅读课文,思考“孱头”、“昏蛋”、“废物”各指的是什么 ?(可以讨论)

指名回答。最后由教师明确: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五)、回过头来看一下,本文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我们必须要实行“拿来主义”的? 明确:(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1、重读第一段,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2、提问: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3、提问: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六)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

1、提问: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2、提问: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3、提问: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4、提问: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七)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1、提问: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2、提问: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话归纳本段的本意。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理清全文思路:

一起回顾一下文章: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展示文章的提纲: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作业,指名回答课文后〔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请1--2名同学到前面面对大家谈谈“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2.进一步理解本文中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揭露和批判,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

3.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略)

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通过上一节课,大家都明确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批判了错误态度,阐述了正确主张。

1.提问: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同学们归纳本文中心。提示:最后要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三、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一)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如果将第9段内容改写为“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不难发现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请同学们阅读第3段,想想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议论。老师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三)请同学们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明确: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四、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一)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1.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其中的讽刺、幽默的韵味(举文中其他类似的例子)

(二)教师小结: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本文的语言特点: 1.犀利

2.讽刺幽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四题。

2.思考:如何看待我国每年引进外国大片这一现象。

第四篇: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问题1 :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答: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问题 2:课文1—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送去主义”进行批判的?

答:指出它的来源——闭关主义;表现——送古董,送画,送梅兰芳博士;实质——媚外;危害——讨残羹冷炙(经济衰败)、任凭“抛给”(丧失主权)。

※问题3:在批判“送去主义”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试结合背景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抱残守缺。而“送去主义”则是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媚外求荣、欺世惑众。都是对外政策,虽形式不同,实质却相同,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使中国人民陷入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地。

※问题4:对“送去主义”,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语境,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答: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挂”两个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极尽奚落意味。而“发扬国光”则是反语,实为“送去”,即媚外求荣。

②“„„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实为“倒退”。

③“„„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本指物品多,“大度”本指气度宽宏,毫不计较。反动政府实际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运用反语。

※问题5: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答: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或送人,一般怀有不良的动机。表面上好像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样子。抛给——是磕头求赏之后的赏赐,是有目的的给予,非接受不可。送来——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

阅读课文第5—10段。

※问题6: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

答: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占用,挑选。

※问题7:“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过渡和转接的作用,既是对前面部分的小结,指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自己来拿”;又是下面部分的引子,告诉读者,文章将转入论述“拿来主义”。此句在文中独立成段,将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成一体,可以看出作者思路的严密以及结构文章的高超艺术。“运用脑髓”是思考,“放出眼光”是识别,“自己来拿”是要有选择地“拿来”,是“拿来主义”的正确做法。

※问题8:为了阐述这一主张,作者以“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又指出对待这个“大宅子”可能出现的三种态度,即“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答:“孱头”——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

“昏蛋”——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

“废物”——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

从整段文章看,显然作者是用调侃的笔法,幽默风趣,又很有批驳力地借以讥讽“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可笑。

※问题9:第9段中,作者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做法,即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仍用比喻论证法,哪些形象包含着作者细微的体察和揣摩?请指出这些喻体各比喻什么? 答: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

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第五篇:拿来主义

题纲 引言:概述论文的大致写作内容 正文:

1.综述名家看点

2.《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在教学中的争议 3.名家新颖成就之处 4.已有研究的遗漏之处

5.自己的观点以及对不足之处所作简单改善 6.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名:徐宏 学号:32 引言:鲁迅堪称为当代一位杂文大家,在1934年他创作的这片《拿来主义》,如今,不仅多年选为高中教学内容,而且这篇杂文还代表了鲁讯先生继承和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更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现在诸多人士对此文都参与了较为深刻寓意的解读。例如:何来此文的渊源;对文章主旨的探索;对现代文化交流的影响意义;列为治国政策依据以及中学教材里对文本的误读等等诸多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究的。略谈《拿来主义》的已有研究成果

正文:

一、名家看点:

(一)、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不仅将东北大好河山拱手送给日本帝国主义,而且大肆出卖领土主权与经济资源,越来越依附于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则采取高压政策愚民政策,在实行反革命“围剿”的同时,还实行文化“围剿”。1934年,国民党为了巩固反治,极力鼓吹“尊孔读经”,并把祖国的文化遗产送出去,当作崇洋媚外的工具。一些反动文人有的宣扬“师法外国”、“全盘西化”,有的鼓吹复古主义,宣传封建文化,五四时期受到沉重打击的封建僵尸又复活起来。

对于初步读文章,更进一步理解文章,最后达到深入解读文章内部的整个过程,主旨的大致指向性应该要明确。首先,我们集名家看点,对于此文主旨的解读纵观一下:

很多人有谈到,《拿来主义》实则是一篇在中国那样混乱的大背景下,是唤醒人民继承我国文化遗产的一篇杂文;另有解读者认为,文章论述的是如何对待外国事物和外国文化的问题,包括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问题;因为在文中详细举例:鲁迅以形象的比喻,批判了对外国事物和外国文化抱恐惧症、虚无主义、全盘接受的三种错误态度,论述了吸取其有益精华,剔除其有害糟粕,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对待的原则。还有,有人认为是关于“如何对待外国产品和中外文化遗产的文章”.此说姑且称之为产品说和文化说,仍有新意,给人启示。再者认为是“针对着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而写的”这是有见地的。在这种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当权的国民党当局为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一方面对革命进步力量进行军事和文化的双重围剿,一方面大肆宣扬尊孔复古和法西斯自吹自擂,欺骗民众。其三,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遗老遗少的封建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甚嚣尘上。其四,在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间题,思想比较混乱。这四个方面,彼此有递次的因果联系,根子则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文章主题当不应局限于“文化遗产”间题,从时代背景分析中看出《拿来主义》是“针对着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而写的”,这是有见地的。还有一文与前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认为《拿来主义》一文同样反映了鲁迅浓郁的民族优患意识和高尚的爱国情感。这都是在文章中有据可寻的,实为各抒己见,没有异议。

二、《拿来主义》在的教学意义以及教学方法方面的解读

(一)、教学意义:教有所成的人,把自己的超人之处制做成最新的教学光盘,那么后起之“秀”想要成大事者借鉴光盘从中取经成为首任要务。通过看—想—悟—推四道程序把前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即拿来主义。看,即用心看,做到心领神会;想,即动脑深思,结合自己实践想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异同点,求同存异;悟,即潜心研究其精华,悟出门道;推,即推人及己,结合自身,取其长,补己短,经过这样一种批判地继承之后,绝对可以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这不仅从中传授了一种学习的好方法而且深刻理解后,更懂得如何有度的吸收外国文化;如何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如何在安乐中存有捍卫祖国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方法:

1、《从关联词语入手研读》第一段由“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写“起”,独不言文题“拿来主义”第二段首“但”字,点出“拿来”,并就此打住,醒目之极!第三段首的“当然”,“承”第一段,似乎在首肯第一段中的“送去主义”,实为讽刺,“丰富”与“大度”就已表明。第六段首“但”字“转”到“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送来的洋货泛滥成灾,中国还何言独立!第七段首的“所以”紧承第六段而“合”,“我们要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八段由“一所大宅子”设喻,将继承遗产的,三种错误的做法作了形象的描述;段末‘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九段仍以比喻说起,讲到“拿来主义”者如何“占有,挑选”。第十段首“总之”,强调指出

“我们要拿来”,总括上文.这样运用关联词,文章思路明晰,层次分明,容易解读。

2、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章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比较难教。

我觉得此文运用的主题的论证方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作为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步骤就显得很有条理。讲解这篇文章,首先就是要讲“为什么要‘拿来’”和“什么是‘拿来’”这两部分。文章第一到第七自然段,鲁迅先生运用了因果论证边“破”边“立”,最后阐明观点,回答了“为什么要‘拿来’”的问题。在摆出观点之前,先采用“破”的办法把“送去主义”者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行径暴露得一丝不挂;“先送去一批古董……”,“捧几张古话……”,均“不知后事如何”却“叫做‘发扬国光’”等等。举了诸多例子,先“破”再“立”,把自己的观点明确的摆出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3、诸多研究方法,虽然各式各样,但是不可敷衍,的确有他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可以运用拿来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解决教研过程中的问题

4、(1)、思想意识,要让教师有自我提高的需求。(2)、要让教师养成一种习惯,意识加多次的实践等于习惯。

2、要掌握拿来主义的方法。(1)以讲授法为例。(2)然后分析讲授法的优缺点。(3)最后进行取舍论证。

三、《拿来主义》解读的演变:

(一)、随着时间的脚步,人们思维的开阔,对于《拿来主义》这篇文章解读也在发展,同样的上课方式方法也在变化。刚开始只是片面的“拿来”只是侧重于“文学”,逐渐侧重于“文化”,而文化的概念就包含的大了去了。现在还有人解读“拿来”实际上可谓一种“政策”,对外国一切有用的学习借鉴,这样可以增强我国实力。这个时代,人们都有着自我对作品的真知灼见,在教学中,老师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自我比较擅长的方式方法讲解,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成就,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

(二)、对于《拿来主义》中有些名词的喻指,是值得讨论一番的,且这话题也在诸多我文章中争论不休。比如“大宅子”纵向比喻论,认为“大宅子”的比喻属于古今纵向继承的比喻,这个纵向比喻要么导致本文主旨是关于继承遗产的立论,要么就只能算是鲁迅的一个“败笔”。而另外,主要是阐明文化问题。新版的《教学用书》就明白地提示“大宅子比喻文化”,指出把“文化”压缩到“文学”。)这种“文化”主旨论几十年来始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居于指导和主导地位,但只要看一看《拿来主义》的写作背景和论述内容,就不难认清这显然是对《拿来主义》主旨的贬低和缩小。

(三)、质疑文中语言。

1、‘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幅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这句话在逻辑上犯了误用集合的错误,误用集合是指在应当使用非集合概念的地方误用了一个集合概念而造成了一种逻辑错误。“大师们”是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体的,是对一类事物集体的反应,前面不能加表示数量的词的限制词,在这里应该使用“大师”。

2、“于是连清醒着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此处有两个错误,一个是“对于”应该用“对”,“发生”应该用作“产生”,这两处都属于词语误用。因为“对于”不用于助动词、副词之后,而“对”前后都可以。这句话中“对于”放在也的后面,也属于副词,所以是不恰当的。“发生”和“产生”是一句同义词,都是指不存在的出现了。“产生”着重表现的是生出来,从某一事物中所产生新的,对象较广,可以是一些抽象的事物,如作用、效力等等,而对象着重出现,对象较窄,常见的只有一些抽象的事物,如运动、事件、转折等。所以此句话出现两项误用。

四、已有研究不足之处:

看过许多关于《拿来主义》的评论,中间有些许的纰漏。就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获得各式各样的信息越来越方便、快捷,“拿来”想当然更方便了。但是现在不仅是面对一些拿的问题了,我们无从下手,不知道信息是否真实,是否是我们所需要的等诸多问题就出现了。所以现在我们又面对新的问题了,如何去拿?怎样拿?也就是想在《拿来主义》中对于“老宅子”的探讨,到底是怎样拿?如何拿?真的是值得去考量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再结合现实状况,提出具有研究性的论题,批判的继承相关论点。做到这样,不但使文章显得不落俗套,还可以显示出新时代眼光下,经典作品的耐读性,继续发扬文本本身的光辉。

五、自己观点以及对不足的看法:

《拿来主义》强调是“拿来”,笔者就从“拿来”谈谈如今教学中的怎样拿来。鲁迅多年前提出来的“拿来主义”真是真知灼见啊,因为现在它不仅是我们的一项国家政策,而且每个人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亲身体验都会从不同的地方来借鉴一些需要的东西,这也算是拿来主义。到底该怎样“拿”呢?这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如今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信息量相当丰富,这就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适合你的、需要的优秀信息,这也是一种拿来。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又如何做到良性拿来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现实问题,“拿来主义”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发展,他本身的发展,加上外部环境的发展,“拿来“变得相当复杂,这种现状无不促使新一代的兴型读者的重新解读,得出更为全面的教学方法论以及社会学习方法。

首先,我们就要从老的思维中跳出来,就如不要再老生常谈,“拿来主义”不是全盘吸收外国文化;“拿来”是要继承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否“拿来”就要有怎样的境界。“拿来”就像鲁迅中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把这样的方法,重新放入具体的现实中,具体的生活环境中。例如:我们在选准一个对象时,首先要考虑这个对象来源的权威性,消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另外还不得不考虑事物本身和其他中间物之间的关系,以免造成两件事物之间的失衡,用了之后反倒造成不良效果;当然最关键的还在最后,那就是怎样恰如其分的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已达到至其胜的效果。就像鲁迅在文章中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做到这样才是用一种智慧的方式拿到自己想要的。我相信,会得出不一样的新颖的论题,另外,经典作品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适应了时代,更重要的是又产生了新的阅读视野。

还如:在文本中,鲁迅先生是反对“送去”的。“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这是一种讽刺的手法,间接地表明他对我国当时这种一味自夸和炫耀的做法表示厌恶。鲁迅他所举的几个例子,比如把古董、国画、京剧这些“学艺”上的东西送出去展览或表演,照我们现在来看应该是好事情,能宣传我们古代文明,能让西方更好地了解我们,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是很好吗? 可是鲁迅为什么是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呢? 其实,鲁迅并不是要反对“送去”,而是把能反映中国传统文明和现实生活的东西送出去,增进交流,扩大影响,他觉得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借着这些而大肆宣扬,大造舆论,并因此而滋长一种骄矜情绪,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关键在这里,如何送,如何拿,在这片文章里,是值得长期探讨的。

六、总结:

鲁迅的杂文擅长讽刺,其讽刺力量就蕴涵在独特的用词和反语技巧中。在对“送去主义”进行批判的时候,在批判那些阻碍拿来主义实行的三种错误态度的时候,在他行文时不经意地于字里行间给论敌顺手一击的时候,我们都可以领略到他那辛辣幽默的讽刺艺术。

整个文章整理了解,还有当下的社会政策。我们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了,于是,怎样对待外来文化,就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了。“全盘西化”看来是行不通的,消极时待被动接受也是不足取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主动选择,积极吸收,不能夜郎自大,总认为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面对世界经济、文化等的全球化发展,“拿来主义”更是不可少的,我们应身得自知,在某些方面,我们的核心技术、文化前沿、道德意识等等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其他国家好的一面、优秀的一面,以此来强化我们国家薄弱的一面。当然,在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依赖“拿来”,这样很有可能会导致我国自主创新行为的 “集体缺失”。我们必须同时在两条路上行走,一边借鉴别国优秀的东西,另一方面,还要积极鼓励创新型人才,积极投入到科研、技术创新、文化改造等多方面。

下面再回到文章中来,《拿来主义》确实为一部历史之作,虽然带着历史的痕迹,但是它仍不失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那就让《拿来主义》精神永存,并在世人智慧的运用中继续展现它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于发忻.为鲁迅的“拿来主义”叫屈.2、王公球.也谈鲁迅《拿来主义》一文的主旨.3、徐松.主题的再探讨.中国语文教学(2005.10)

4、文继炬.充沛的文化底气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拿来主义》备课札记.5、宋恒.从关联词语入手研读课文—《拿来主义》教学.

下载三教《拿来主义》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教《拿来主义》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学习目标: 1. 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 明确鲁迅所针对的那个时代特点和鲁迅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 3. 学会立论驳论相结......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桑植县第一中学黄波电话:*** 邮编:427100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自己在“三主五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学习中的体会和《拿来主义》教学实践的经......

    三教清洁策划书

    三教清洁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 随着同学们爱护环境意识越来越薄弱的趋势,所以我部门决定从身边的教室做起,号召志愿者们打扫三教,加强对三教的清洁,也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家的环保......

    三教党委知[

    中共三台县教育局委员会 通 知 三教党委知[2011]37号 中共三台县教育局委员会 三台县教育局 印发《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以“关键在于落实”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

    三教活动汇报材料

    自主成长 无限未来 城关中学“三教”活动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引领学生自主成长 成就孩子无限未来 ——城关中学“三教” 活动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务川自治县城关中学关心下一代......

    “三教”活动实施方案

    土桥分社“三教”活动工作方案为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促进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参与金融市场竞争,加强案件防范和合规经营,在本社开展思想教育、法纪教育(以下简......

    《拿来主义》读后感

    我们中国人向来崇尚礼尚往来,但是,近百年来,我国从世界上拿来了什么?有为世界奉献了什么? 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的艺术价值,文明数不胜数。火药、造纸、指南针、印刷术,中国人总......

    拿来主义实用版

    《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 编写:鲁认会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 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 2、 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