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一、读书太少,素质堪忧
国内权威机构调查显示:近年以来,国民阅读率已连续多年持续走低,2005年为48.7%。有媒体报道:2006年8月,我国大陆已有网民1.23亿人,活跃的博客读者7500万人。于是有识之士惊呼:阅读危机时代正在来临。
当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如何?河南省升达经贸学院的李霞老师于四、五月间在她的家乡鹤壁市的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两所高中作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问卷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68份。调查结果如下表:
此外,不知道报纸分版面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为63.5%, 高中生则为47%。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比较明确,但阅读时间偏少,能在校内读书的时间更少,每天课外读书一小时以上的人数仅有20%左右;看电视是家庭的主要业余活动,很少家庭有亲子共同阅读的学习气氛。由此可见,阅读危机确实存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由得感到一丝忧虑。
调查表明,一是学生有从众心理,你说喜欢某篇文章,我也觉得不错(同龄人的影响有时大于老师和家长)。二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大相径庭,同一篇文章有的学生“最喜欢”,有的学生却“不喜欢”,如《银杏》(郭沫若)理由却难以说清。三是省会与县乡学生,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甚至同校同班同学,因为阅读积淀不一样,阅读兴趣差别巨大,层次明显。不少学生比较喜欢轻松活泼的“智趣园”和“知识苑”的小诗、短文;也有一些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校园幽默”栏的某些笑话,而喜欢厚重、深刻的文章。如第一版关于读书的议论文章,原来以为学生不感兴趣,调查中发现,《藏书与读书》(季羡林),《阅读改变人生》(巴丹),《阅读锻造气质》(曹文轩),《书的征服》(蒋子龙),《阅读经典》(余华、曹文轩),《刷盘子还是读书》(钟庆),《读书养气》(李建永),《读书断想》(钟长江),《始终不渝的朋友》(塞缪尔·斯迈尔),《乐读与苦读》(李继安),《“读万卷书”究竟出于何典》(林非),《大无大有周恩来》(梁衡),《〈名人传〉序》(罗曼·罗兰)等较长的文章,也有学生“最喜欢”。
调查表明,初中生中确实已经有了一小批比较成熟的读者,他们的阅读审美眼光不可低估,这是近年教育改革一点值得欣慰的成绩。而且调查显示,阅读积淀越丰厚的学生,阅读品位越高、越喜欢严肃、雅致、有份量、有深度的文章,这也说明我们大力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仅是必要的,只要引导得当,也是可行的。
二、口味变化,渐趋理性
调查还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学生的阅读口味,也日益趋向理性。初一学生比较喜欢轻松、幽默、有趣的短文,初三学生更多选择有利于提高其阅读能力的长文,还有学生要求适当增加古代诗文,与《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的精神不谋而合。说明学生的阅读口味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渐趋理性。
三、关注“90后”,希望犹存
“80后”的代表郭敬明,被判抄袭不仅不认错,而且他的众多“粉丝”理直气壮地为其辩护,曾令我们瞠目。有人说“80后”是“迷失的一代”,过度关爱自己而缺少社会责任感。河南省委宣传部指出:媒体上传播的各类内容,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媒体要自觉地抵制消极、不健康和有害的文化垃圾。
中小学生是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今天的阅读状况,对未来的人口素质影响甚巨。当前电视、电影、网络、动漫等媒体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而教辅类的报刊,有责任坚守一片比较纯净的精神家园。报刊要能进入他们的视野,吸引他们的眼球,当然要顺应他们的阅读兴趣,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但绝不应迎合低俗的趣味。中小学生的兴趣是十分广泛的,而且大多还是比较清纯的。我们不仅要顺应,更要引导,通过引导提高其阅读品位,提升其审美情趣,让他们在阅读中识别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这是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所以我们要努力赏识、激励热爱读书的孩子,影响、引导不太爱读书的孩子,指导、帮助不大会读书的孩子,在这方沃土中撒播“读书种子”,进而为提升国民素质、构建文明、和谐的书香社会而尽微薄之力。
《花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花钟》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些基本理念,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落实词语理解、朗读训练、写法感悟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在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魅力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积累好词佳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经历逐段读书了解课文大意的过程;在感悟、品味、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学习用不同说法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3.体会留心观察事物的作用,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在品词品句,感情朗读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学习用不同的说法灵活表达同一个意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质疑,初读课文。
(一)观赏鲜花图,激发学趣,引发质疑。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和读长句子的情况。
(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二、阅读交流,整体感知。
(一)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师生相互评价。(重点纠正学生读不准确的字音和句子停顿。)
(二)交流阅读收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围绕开课时质疑的问题,组织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精读感悟,学习表达。
(一)引导学习第一段。
(二)品读写九种不同花开的句子,交流读后的发现和感受,体会表达方法。
1.齐读写九种花开的句子,边读边想:在读中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在读中发现表
达的特点。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书中的发现。
3.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4.师生合作交流,想象品味九种花开的不同说法,体会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说法。
(在想象理解、鉴赏评价、感情朗读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花开的美,课文表达的具体、形象,提升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感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6.迁移方法,学习表达。
(1)创设情境,合作读文。
(2)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开放的样子。(鼓励学生用上课文中学会的词语或平时积累的好词语)
7.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四、感悟“留心观察”,了解观察方法。
五、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指导书写第一自然段中出现的五个生字,重点指导“醒”字。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节深入研究《小小的船》关盘资源、巧妙采用关盘资源,搭建光盘教学中的电视师生、课堂教学中师生与教学内容之案件的三维平台,在三维互动中完成教学,最终实现光盘教学的实效性。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首童谣。整首童谣以一个孩子的口吻为我们描绘了“:我”在晴天的夜晚看到的天空景色,表达了“我”想飞上月亮,遨游太空,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儿歌内容通俗易懂,比喻生动形象,想象大胆奇特,极富儿童情趣,易于激发学生兴趣;语言纯朴优美,节奏明快,韵律和谐,文中“尖”和“天”押韵,并采用了不少叠词,读来琅琅上口。教学时,应利用这些语言特点,加强朗读的训练,读出童趣,读出意境来。课文共有7个生字,在拼读时,要注意读准翘舌音的字“船、闪”,三拼音的字“船、两、尖”。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象力,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的积累,很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船、弯、两、尖、坐、看、见、闪”八个字,会写“儿、天、两、只” 四个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本课生字卡片(果蔬背景)、《小小的船》的配乐 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情景,把孩子们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我将充分采用光盘教学中的资源,通过光盘教学将学生置身于电视机内的教学中去,并将光盘些资源在我的课堂上有效延展,最终实现电视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制作了精美的果蔬生字卡片,力求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展开想象。教学过程:
(一)、利用光盘,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电视老师和电视小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开心吗? 让我们快和跟电视里的朋友们问好吧?
(播放光盘:电视老师说出这节课的课题,请学生齐读课题。)我请学生再一次跟读课题。
2、和电视伙伴互动: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我们和电视小伙伴一块儿读读课文吧,当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去认识它。好吗?待会我们和电视小伙伴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学生自由读文。
(二)、与电视同学互动,学习课文生字词语
1、请学生朗读课文,并作评价。
2、(播放光盘)听电视小伙伴读课文,对小伙伴的朗读也做一定评价。
3、像小伙伴一样有感情的练读课文。
4、(播放光盘)和电视伙伴做游戏,播放关盘教学,电视老师让电视小伙伴做摘星星的游戏,我将电视游戏延伸到课堂上:同学们,电视小伙伴认识的字,请你在老师的生字版上也认一认,电视小伙伴的奖品是小星星,你们可以得到的是这些果蔬卡片,我们一起加油吧。(光盘教学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
5、请学生看生字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6、(播放光盘)一起看看电视小伙伴有什么发现。
7、和电视小伙伴一起写一写这几个生字,咱们比比谁写得好?
(三)、结合光盘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小小的船像弯弯的月亮。
3、想象:弯弯的月亮还会像什么?鼓励学生根据月亮的不同形状来想象。
4、课文理解延续:课文还写了那些想象的事物?
5、学生反馈。
6、(播放光盘)听听电视小伙伴他们是怎么想的?
(四)、与电视小伙伴一起歌唱
1、(播放光盘)电视老师邀请大家一起唱这首歌
2、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和小伙伴一同歌唱吧。
3、通过共同演唱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
第二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2010 年 9月 1 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很久,但是具体的实施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经过详细的调查,我发现了一些弊端,并对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原因分析,然后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建议。相信在以后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道路上,我国能够越走越好,形成良好的制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评定教师签字:
年月日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各个基层实施的如何,我们却不是很清楚。通过对我村及其周围村庄中小学的调查发现: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升学压力过大,学业负担过重,学校仍以“分数”作为其教育教学评比的核心和根本标准,甚至还成为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标准。所以,改变单纯以升学率为标准评价学校的做法,重新建立新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增加教育投入,合理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监管力度,是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关键词:素质教育 现状 提高 改革
一.关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过程
2010年的暑假,为了响应学校“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踊跃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的号召,在选定实践课题的情况下,我就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我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分工合作,从7月20号到8月25号,分别对我村小学及周边村庄加城镇的五个中小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详细走访调查。其中涉及了对各所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的考察,师资力量的考察,教学成绩情况,教育评价政策,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学生的创新教育情况等诸多问题的考察与研究。我们坚持每天六个小时的工作量,骑自行车去往各自的目标学校,经过与学校领导说明来意和协商,他们基本上都能积极地给予我们支持与帮助。在参观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根据策划书的内容逐项进行参观调查,然后做好记录。然后就是对老师和家长的访问调查,由于我的婶婶就是我村小学的老师,在对她进行访问时,帮助我获得了比较真实的信息,对报告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最后,经过详细的调查,对个别老师的走访和为期五天的统一整理分析,我发现素质教育在农村的实施仍存在很多的弊端,经过总结,得出我的报告与分析。
二.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书本为中心,传授文化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头脑中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其影响是深远的。站在形势发展需要的角度看,传统教法有其弊端,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是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的现象严重。调查显示,认为语、数、外课程更重要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参加语、数、外课外班的学生占到了15.2%;认为考试对自己压力很大的学生占32%。
2.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级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有80℅,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家长占59%,给孩子选择学校的首要标准是“教学水平高,升学率高”的家长占85.9%。很多人认为,中小学所进行的智育,不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智力为主的智育,而是搞题海战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发现,违背了教育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是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调查显示,现在学生最欠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多数学生已习惯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于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
4.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从小学生高年级到初中、高中,他们的休息时间都不充足,目前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在疲劳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活动,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而实际上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学校生活枯燥等已成为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5.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选拔教育“精英”教育。学校和教师往往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其他大多数人。
6.是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长,现在的家长和学校更注重学习而忽略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等现象普遍,有的学校甚至减少体育活动来进行文化课的补充学习。
三.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
当今,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认为读书无用,即使读了大学又怎样?还不得自己找工作,并且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不读书也一样可以找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家长的封建意识还是比较浓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他们心中难以脱胎换骨。另一种倾向是把考试升学当作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升学,才能使子女就业”,于是,将老师和学生推向“应试”教育,这样就严重束缚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再加上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换汤不换药”,教学的成效最终还得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所以,教师们仍然热衷于“应试”教育,旧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2.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都是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手段,家长和社会也是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对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只要升学率高,考试成绩好,学校就成为名校,教师的声望也随之提高,成为名师,优质生源蜂涌而至,名校越办越好,领导对名校刮目相看,在各种利益分配时,无不向名校倾斜。农村中小学在生源大战中,必然处于劣势,因留不住优质生源而越办越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目前,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由于没有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估办法,多数学校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的评估方法,素质教育仍然停留在口头上。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中,倘若在教学上没有得到几张“花纸纸”、“硬壳壳”,那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教师的荣辱得失完全系于“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这一把硬尺子,统考、排名次之风依然盛行,使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热潮难以降温。如果“以分定优劣”的传统评价观不改变,“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教师们也只能把分数奉为圭臬,埋头苦干,永远不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3.教育经费不足,落后的教育设施的阻碍
教育,事关国计民生,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没有教育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也就实现不了和谐社会。教育是前瞻性的事业,它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设施一定要赶上教育的发展要求,那种仅靠几本教学书籍,几支粉笔培养人才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让人担忧,近年来,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的配置状况较前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时代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现有设施的有效利用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拿我们调查的这几个学校来说,学生活动场地狭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活动设施,必备的教学用具及实验器材缺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只能进行部分演示实验,当然就更没条件进行学生实验了,没条件做的实验,只能由教师讲解,可想而知,这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一天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就无所涉及了,素质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4.教师素质的制约,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村学校,教师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虽然工作时间长,但老龄化严重,虽然在工作中掌握了不少教学经验,但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极深,信息闭塞,知识老化,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教育和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大变革也感到力不从心。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追本溯源,标本兼治,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施,才能使教育走上正常轨道。
四、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经过对资料的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办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申明学校工作的任务及指导思想,提高全民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家长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另外,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师生教育观念正确、教育发展态势基本良好的难得条件,大力营造适应创新教育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学校可运用例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使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师管理,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消除制约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时下,各种针对教师的培训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但大都没有多大实效,许多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有些培训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大多数只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而已。
再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过去看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就是看升学率怎么样,社会口碑,学生择校,领导督学,无不以此为是。由此可见,教育质量评价导向是实现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根本导向。正因为这样,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
第四,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最后,第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开展兴趣阅读,以便为其奠定坚实的创新能力发展基础;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高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师负担过重,选修课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可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统筹区域内中小学教育资源,实现部分教学设施和选修课教师的共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站在一片繁荣的新世纪里,我们既要为教育事业呈现的喜人局面而满怀欢欣,也不能忽视它所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切实行动起来,我们的教育必能趟过这片沼泽地,走向欣欣向荣。
第三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调查
实习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李赞20092513105
摘要: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各个基层实施的如何,我们却不是很清楚。通过对我的实习学校调查发现: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的升学压力过大,学业负担过重,学校仍以“分数”作为其教育教学评比的核心和根本标准,甚至还成为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标准。所以,改变单纯以升学率为标准评价学校的做法,重新建立新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增加教育投入,合理使用经费,加
强经费监管力度,是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关键词:素质教育 现状 提高 改革
一.关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过程
2012.3.5开始的为期两月的实习,在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特殊价值。而在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乡镇中小学是一个有难度的群体,要想更快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在乡镇中小学的实施状况,教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我在教育实习期间,对莱阳市羊郡初级中学的师生针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问题进行了调查。
我采用口头访问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分工合作,从3月6号到4月25号,分别对我校小学及周边村庄加城镇的五个中小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详细走访调查。其中涉及了对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的考察,师资力量的考察,教学成绩情况,教育评价政策,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学生的创新教育情况等诸多问题的考察与研究。
二.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书本为中心,传授文化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头脑中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其影响是深远的。站在形势发展需要的角度看,传统教法有其弊端,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是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标准,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的现象严重。调查显示,认为语、数、外课程更重要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参加语、数、外课外班的学生占到了15.2%;认为考试对自己压力很大的学生占32%。
2.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级评价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有80℅,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家长占59%,给孩子选择学校的首要标准是“教学水平高,升学率高”的家长占85.9%。很多人认为,中小学所进行的智育,不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智力为主的智育,而是搞题海战术,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发现,违背了教育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是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调查显示,现在学生最欠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多数学生已习惯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于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
4.是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从小学生高年级到初中、高中,他们的休息时间都不充足,目前基本上都达不到要求。在疲劳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活动,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而实际上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学校生活枯燥等已成为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5.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选拔教育“精英”教育。学校和教师往往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其他大多数人。
6.是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长,现在的家长和学校更注重学习而忽略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等现象普遍,有的学校甚至减少体育活动来进行文化课的补充学习。
三.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1.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
当今,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认为读书无用,即使读了大学又怎样?还不得自己找工作,并且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不读书也一样可以找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家长的封建意识还是比较浓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他们心中难以脱
胎换骨。另一种倾向是把考试升学当作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升学,才能使子女就业”,于是,将老师和学生推向“应试”教育,这样就严重束缚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再加上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换汤不换药”,教学的成效最终还得看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所以,教师们仍然热衷于“应试”教育,旧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2.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一直都是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手段,家长和社会也是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对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只要升学率高,考试成绩好,学校就成为名校,教师的声望也随之提高,成为名师,优质生源蜂涌而至,名校越办越好,领导对名校刮目相看,在各种利益分配时,无不向名校倾斜。农村中小学在生源大战中,必然处于劣势,因留不住优质生源而越办越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目前,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由于没有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估办法,多数学校依然在使用应试教育的评估方法,素质教育仍然停留在口头上。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晋升中,倘若在教学上没有得到几张“花纸纸”、“硬壳壳”,那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教师的荣辱得失完全系于“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这一把硬尺子,统考、排名次之风依然盛行,使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热潮难以降温。如果“以分定优劣”的传统评价观不改变,“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教师们也只能把分数奉为圭臬,埋头苦干,永远不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3.教育经费不足,落后的教育设施的阻碍
教育,事关国计民生,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目前,城乡教育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没有教育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也就实现不了和谐社会。教育是前瞻性的事业,它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设施一定要赶上教育的发展要求,那种仅靠几本教学书籍,几支粉笔培养人才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让人担忧,近年来,许多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的配置状况较前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与时代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现有设施的有效利用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拿我们调查的这几个学校来说,学生活动场地狭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活动设施,必备的教学用具及实验器材缺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只能进行部分演示实验,当然就更没条件进行学生实验了,没条件做的实验,只能由教师讲解,可想而知,这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一天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就无所涉及了,素质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4.教师素质的制约,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村学校,教师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虽然工作时间长,但老龄化严重,虽然在工作中掌握了不少教学经验,但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极深,信息闭塞,知识老化,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教育和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大变革也感到力不从心。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影响素质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追本溯源,标本兼治,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施,才能使教育走上正常轨道。
四、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经过对资料的分析,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办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申明学校工作的任务及指导思想,提高全民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家长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另外,各级党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师生教育观念正确、教育发展态势基本良好的难得条件,大力营造适应创新教育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学校可运用例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使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师管理,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计划,逐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消除制约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时下,各种针对教师的培训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但大都没有多大实效,许多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有些培训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大多数只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而已。
再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变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过去看一所学校办得好坏,就是看升学率怎么样,社会口碑,学生择校,领导督学,无不以此为是。由此可见,教育质量评价导向是实现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根本导向。正因为这样,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
第四,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加强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的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最后,第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搭建平台;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开展兴趣阅读,以便为其奠定坚实的创新能力发展基础;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高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师负担过重,选修课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可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统筹区域内中小学教育资源,实现部分教学设施和选修课教师的共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站在一片繁荣的新世纪里,我们既要为教育事业呈现的喜人局面而满怀欢欣,也不能忽视它所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所有关心教育的人都切实行动起来,我们的教育必能趟过这片沼泽地,走向欣欣向荣。
第四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高二五班于冰
为进一步了解我旗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进行了此次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与追求、自我认识、基础文明、心理调节等方面。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与追求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的问题。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危机,暴富的神奇,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差距使他们十分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这种表现在声调城市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城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选择为自己而学习的比例均大大超过农村学生)。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倾向作为个人主义来批判,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肯定他们重视个人/重视个人权利以及自我价值的倾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分地关注自我,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2、尊重知识却鄙视劳动。
在被问及自己理想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再也没有过去“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那种异口同声,可见当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远胜与前人。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作用普遍认同,而且学生对金钱的态度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们心中知识更重于金钱。
(二)基础文明
基础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德意识以渐入人心。另外,进入90年代以来,学校德育的方向从高高在上的政治说教转向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十余年扎扎实实的工作,目前以初见成效。
(三)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在大家的观念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溺爱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家把独生子女们戏称为“小皇帝”、“小太阳”,以为他们是被惯坏的一代,事实上家长们只是在家务劳动方面有惯孩子的倾向,但在学习方面却从不马虎,要求之严,标准之高,都是以前的家长无法比拟的2、家长对初中生管得最严。
如果队把“对孩子百依百顺”的家长作一个纵向比较,会发现小学与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中。小学生年龄小,高中生已不太需要家长操心,而初中的孩子界于懂事与不懂事之间,代际冲突比较突出。
3、对子女不管不问的家长仍占一定比例。
这一部分孩子多出自离异家庭,父母双方都不愿意尽监护责任,有的跟着爷爷奶奶过,有些干脆脱离家长的监护。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对人对事十分冷漠,而且有很强的反社会心理。
(四)自我感觉
1、只有六成学生感觉幸福。
生活在新世纪这一代青年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对未来的选择也是前所未有的广阔和自由。在上一代人的眼里,他们是最没有理由抱怨或侈谈“不够幸福”的一代人。然而现实生活中,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的离异、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由于缺乏对正确幸福观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存在着种种误区。
由于年龄和地域的差别,青少年对于生活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据数据表明,城市青少年的幸福感略高于农村青少年的,农村初中生认为自己不幸福的比率最高,这可能和农村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较大有关。
在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目中,幸福还表现为一种自由。说白了,就是获得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的权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里受到纪律的约束,无法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使他们产生不幸福感。对于高中学生,则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来自父母方面的。
2、小学生最幸福,初中生最不幸福。
其实教育者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从小让他们感知人生的美好,这种情感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学业压力仍是孩子们最大的负担。
学业压力是孩子们最大的负担。主要表现在: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另外,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与教师的关 系问题、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与父母的关系问题等。另外还有一些青春期心理问题,如:青春期闭锁心理、早恋等。
二、几点建议
1、协调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教育的氛围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合力。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政府要对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利得因素加以监管,要在社区中加大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活动场所建设,要鼓励兴办民间的旨在培养青少年多方面能力和对各种问题学生进行帮助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和进行各种教育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教育部门要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在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做好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工作。
2、力戒教育的功利倾向,让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阴云,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自然的成长。
3、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德育应该随着整个教育改革的进程而不断发展,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有研究意识、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德育目标是课程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德育就要认真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渗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
用。德育也要对自己的理念、内容、方式、手段进行反思,从时代特征出发,努力弘扬主旋律,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发展需求出发,努力实现德育的生活化、心理学化。教育者更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素养,高度重视教师对学生影响力正在降低的问题,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德状况,提高业务水平,改善教育行为,用丰富、美好、高尚的优秀文化去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五篇: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卫辉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1-2012学年卫辉市46 511名6~15岁小学、初中学生体检资料,根据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营养状况分析。结果 该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肥胖、超重检出率依次为7.17%、45.60%、6.60%、3.75%;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有城乡、性别差异,以农村男女学生为甚,其次为城区男生、城区女生,检出率以次为56.14%、55.28%、50.58%、45.07%。结论 卫辉市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状况较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进行干预。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是评价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间接指标[1]。为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卫辉市2011—2012学年各初级中学及小学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现报道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11-2012学年卫辉市各所小学、初中学生的体检资料,删除年龄小于6岁,大于15岁的学生资料后,使用6~15岁10个年龄组共46 511人体检资料。
1.2 方法
学生体格检查严格按照《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2]、《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手册》规定要求,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1.3 评价标准 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中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3],作为学生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标准体重90%~110%为正常体重,低于90%为较低体重,低于80%为营养不良,高于11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1.4 统计分析 体检数据录入“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V7.0管理版”(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济南圣力科技公司联合研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
2.1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46 511名学生中共检出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者24 541人,检出率达52.76%,其中营养不良7.17%,较低体重占45.60%;检出超重和肥胖4 815人,检出率为10.35%,其中肥胖占6.60%,超重占3.75%;正常者仅为17 155人,仅占36.88%。
2.2中小学男女生营养状况比较 男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53.95%(13 046/24 183),其中营养不良的检出率7.81%,较低体重检出率46.14%(11 158/24 183);女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51.48%(11 495/22 328),其中营养不良占6.47%(1 445/22 328),较低体重45.01%,男生均高于女生。男生超重、肥胖合并检出率为10.93%(2 643/2 4183),其中超重3.56%,肥胖7.37%;女生超重肥胖合并检出为9.59%(2 142/22 328),其中超重3.96%,肥胖5.77%,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见表1。
2.3城乡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城区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为48.01%(8 568/17 843),而农村学生为55.72%(15 973/28 668),农村学生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检出率要高于城市学生(X2=81.87 P<0.01);城区学生超重与肥胖合并检出率为14.96%(2 670/17 843),而农村学生为7.48%(2 145/28 668),其中城区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4.82%和10.14%,农村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09%、4.39%。城区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合并检出率及超重、肥胖均高于农村学生,见表2。
2.4中小学生按性别、年龄营养状况比较
除6、7、14年龄组外,男生肥胖均高于女生;女生在6、7、8、9、12年龄组营养不良高于男生,男生10、11、13、14、15年龄组营养不良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男生、女生分别在13、12岁时正处青春旺盛期,此时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男生为19.06%,女生为17.79%,随后发生率有所下降。肥胖发生率男生在10、12岁最高,分别达到10.12%和10.58%,女生肥胖发生率在14岁最高达12.19%,见表
3、表4。
2.5中小学生性别、区域营养状况比较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按性别、城区依次为农村男、农村女>城区男>城区女(依次为56.14%、55.28%>50.58%>45.07%, 农村男vs农村女: x2=1.96,p>0.05;农村男vs城区男:x2=70.74,p<0.01;农村女vs城区男: x2=217.33,p<0.01;城区男vs城区女: x2=53.94,p<0.01);肥胖、超重合并检出率按性别、区域依次为农村男肥、农村女肥,<城区男肥<城区女肥(依次为15.99%、13.77%<7.62%<7.33%,农村男肥vs农村女肥: x2=0.92,p>0.05;农村男肥vs城区男肥: x2=415.68,p<0.01;农村男肥vs城区女肥: x2=246.8,p<0.01;城区男肥vs城区女肥:x2=17.21,p<0.01)。见表5。3讨论
中小学生营养状态的评价,目前最新较科学的评价方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卫生标准GB/T《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年龄身高筛查生长迟缓界值范围》、《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4],评定营养不良(含发育迟缓、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三类);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指数值分类标准》[5],评定超重和肥胖。另外还有用身高别标准体重法评定营养状态,同样被国内刊物论文所采用,评定标准有多种版本,但多采用“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和“全国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的全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为判定依据,后者是目前教育系统所采用,且有最新版本,该版本是以2005年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基础上产生的最新标准,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评定学生营养状态所采用。现所采用的标准是后者,同时也推荐使用该标准。
该调查发现,卫辉市6~15岁在校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共存,以营养不良较为突出。营养不良检出率(7.17%)、低体重检出率(45.60%),均高于运用相同判定标准的广东潮洲、湖南长沙较发达地区的调查结果[6-7]低于欠发达广西百色地区调研结果[8];肥胖检出率为(6.60%),低于广东潮洲、湖南长沙的调查结果,超重为(3.37%)与两地相当,而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广西百色的调查结果[8]。以上对比结果表明,当地的社会发展水平与学生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
调查结果还显示,低体重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和肥胖、超重检出率存在着地域性别差异,城区男、城区女、农村男、农村女学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检出率依次为8.11%、6.35%、7.61%、6.55%、和42.47%、38.72%、48.53%、48.73%;城区男、城区女、农村男、农村女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依次为11.56%、8.51%、4.644%、4.14%和4.43%、5.26%、2.98%、3.19%,由此该市中小学生低体重和营养不良检出率均高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的平均水平[9];肥胖检出率女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本地学生低体重、营养不良的问题相对更为突出,这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卫生保健水平密切相关,因本地2010年人均GDP水平仅较全国人均GDP第三的甘肃省略高[10]。该本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存在年龄差异,男、女生分别在13、12岁年龄段营养不良检出率尤为明显,分别为11.79%和19.06%,是因为此时男女性正值青春发育旺盛期,身体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需求巨增所致。本市低体重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存在地域性别差异,农村男、女生>城区男生>城区女生,可见农村学生体重和营养不良问题更为突出。该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着营养不良、肥胖现象并存,以营养不良较为突出,以农村学生较为严重,尤为12、13岁年龄段为甚,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有效的干予措施,以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