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2 19:2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

第一篇:《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

第4课 《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及“出则弟”之“兄道友”。

2、学会在生活中关爱父母、照顾父母。

3、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会指读、会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领悟意义,能在生活中照顾父母,与同学相处做到团结友爱,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情感。教学准备:《弟子规》动画视频,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背诵“总叙”和“入则孝”之“父母呼”及“亲所好”。(1)指名背。(2)齐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

1、诵读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疾”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2)教师领读,学生指读。(3)学生试读。(4)指名读。(5)齐读,分行读。(6)同桌练习背诵。(7)小组竞赛背诵。

2、了解意思。

(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粒,这个你可不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时服药。(2)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

3、讲故事,明事理。(1)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联系实际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三、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1、诵读: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教学方法同“入则孝”之“亲有疾”。

2、了解意思。

(1)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友”就是友爱,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就是孝道。举例:父母看到孩子打架,不友好,会是什么心情?(3)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不能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就不会产生怨恨了。说话时忍让一点儿,气愤就会消失。

3、联系实际讨论:

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四、整体配乐吟诵《弟子规》第四课“亲有疾”.(小组比赛,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有韵味。)

五、教学神奇汉字——“先”的甲骨文字形。

师在黑板上范写“先”的骨文字形,边写边说意义:下面是一个人,人上面是一只脚,说明走到人家的前头去,领先了。

六、诗歌赏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指读、吟诵)

七、作业:

1、熟读、背诵《弟子规》第四课“亲有疾”.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你是怎样做的?

3、照顾一下比自己小的孩子.构建家庭教育中的人文心态

程利国教授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比学校更大。倘若亲子沟通出了问题,家长是主导。家长的问题在于心态,心态决定状态。在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利益比教育孩子成功更为重要。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令家长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

既然孩子的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家长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程利国教授认为,家长要与孩子分享生命过程的快乐。家庭教育心态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之分,前者与单项短期目标有关,而后者更关注孩子能够享受生命的快乐。

程利国教授认为,对待孩子的成绩,父母应该关注三个问题:孩子错在哪?为什么错?以后如何纠正?对孩子的学习,父母要多激励,而不是单纯注重其结果。

程利国教授讲了一个故事:儿子极不情愿地拿出倒数第3的试卷给父亲看时,父亲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带儿子外出散心,并且对儿子说出了 “我很欣赏你!因为你屡战屡败却百折不挠„„”程利国教授以此提醒家长,家长要与孩子共建幸福成长愿景,构建人文心态。

树立科学的亲子观和教育观

程利国教授还讲述了一个智慧妈妈的教育故事:老师向妈妈告状,说她的儿子偷了同学的玩具变形金刚。儿子回到家里,妈妈不经意问:“你今天是不是借同学的变形金刚忘记还了?”原本忐忑不安的儿子言“是”。妈妈说:“那你要记得还给同学。你很喜欢变形金刚是吗?那明天妈妈也给你买一个„„”

这个智慧妈妈的教育故事令现在已经28岁的儿子感慨不已。程利国教授说,10-14岁的孩子所有权关系淡薄,因此,智慧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孩子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他们是在主客体互动的过程中自主成长的,我们不要剥夺孩子的成长空间。

程利国教授还提醒:别用家长的标准要求孩子,对孩子要多激励、少批评。生命比成绩重要,学习兴趣比分数重要。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成才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专制型亲子关系没有民主,孩子的独立意识被扼杀;放任型亲子关系没有规矩;民主型亲子关系人格平等,尊重孩子,不以势压人,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孩子,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亲子沟通中最重要的环节。

教育还应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并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没有独立自主性的孩子,人格是不健全的,要引导孩子把成功建立在自我超越的基础上。

让孩子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程利国教授建议: 要赏识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力。面对那些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的孩子,不妨拿出一张纸,写出孩子具体的优点,比如学习认真、礼貌孝顺„„任何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非常有价值的人,激发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给孩子信心。

要善待挫折,培养孩子的反省力。比如,考不好什么原因?是努力不够还是方法有问题,引导孩子改进方法,切忌用“猪脑”这类注入心理病毒的语言责难、伤害孩子。

要关注过程,培养孩子智力活动的兴趣。不要把失败看得过于严重。曾有家长在中考前向孩子灌输 “一分等于3万元”,这样的观念输入后,孩子考试心态就不可能平稳。

要面对现实,培养孩子的学习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确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不是为家长学习。

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协作、学会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拥有良好的人际人脉关系。

第二篇:弟子规亲仁

《弟子规亲仁》国旗下演讲稿

奇台六小 五(4)班

《弟子规》第七个部分叫“亲仁”,要亲近仁义道德、要亲近讲仁义的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近仁者,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们从小就要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它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

《弟子规亲仁》认为,我们应该亲近这样的人,特别要为孩子从小有意识地营造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孩子从小的交朋友的情况,小朋友从小跟哪些长辈玩、和哪些同辈交往、游戏,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意思就是大家都是人,但是类不齐,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参差不齐。受社会潮流风气影响的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这就是古人讲的与君子交、与小人交。所以我们应该从小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弟子规亲仁》国旗下演讲稿

奇台六小 五(4)班

《弟子规》第七个部分叫“亲仁”,要亲近仁义道德、要亲近讲仁义的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近仁者,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们从小就要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它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分辨好朋友与坏朋友。

《弟子规亲仁》认为,我们应该亲近这样的人,特别要为孩子从小有意识地营造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换句话说,我们要注意孩子从小的交朋友的情况,小朋友从小跟哪些长辈玩、和哪些同辈交往、游戏,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意思就是大家都是人,但是类不齐,也就是说大家都是人,但是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参差不齐。受社会潮流风气影响的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如果不肯亲近仁人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影响,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这就是古人讲的与君子交、与小人交。所以我们应该从小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三篇:弟子规教案_亲所好力为具

《入则孝》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二、教材分析:

三、学生分析

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事事都由父母打点,参加劳动的机会少,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更不能体察父母的内心,所以很难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样就不利于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恭敬之心和孝心。而传统的观念认为,只要照顾好父母就是孝顺了,这是不全面的观点,只有同时把自己照顾好,才算真正的孝顺,照顾自己包括“身体”和“德行”两方面。

四、教学目标

1.能熟练诵读所学内容,懂得句子的含义,明白背后的道理。

2.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教学难点:如何孝顺父母 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1、介绍《弟子规》,初步了解它的内容,明白它的作用,学唱《入则孝》进入学习古文化的氛围中,增强学习兴趣。

2、规范坐姿,形成规范作用,培养孩子们的恭敬心。

3、出示句子——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4、领读,对读、自读、叫人读(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5、先让学生分组商议句子的含义,老师再讲解归纳: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

6、好,喜好/ 恶,厌恶/ 具,准备 /

谨,谨慎、小心翼翼地 / 去,去除/ 举例,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6、学有所悟

1)大家知不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 2).父母最喜欢我们做什么?最不喜欢我们做什么? 3)我们应该怎么去了解父母的喜好? 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不能一味只培养孩子的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培养他的一技之长,好在社会上立足、好做事。可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如何去做事?一个连家长都不尊敬的人,怎么可能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故事链接:鹿乳奉亲,曹操割须,儿子被警察抓走,母亲半年不再下楼

[小故事] 郯子是古代的一位大孝子,对父母特别孝顺。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了。郯子听说鹿乳对恢复视力有好处,他决定想方设法取得鹿乳。郯子来到山上,却无法靠近鹿群。于是,郯子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混进了鹿群中。郯子的耐心获得了回报,终于有一天,他得到了鹿乳。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郯子父母的眼疾被治好了,身体也一天天强壮起来。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也传遍了天下。

2、身有伤 贻亲忧

【注释】伤:创伤、受伤。贻:招致。忧:忧愁、忧虑。【解读】做子女的如果身体上受了伤,会让父母亲感到忧心。子女是父母血脉的传承,没病没灾,健健康康地活着,也是一种孝道!

《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引经据典:孔子的学生孟伯武问孝道是什么。孔子说:“做父母的只担心儿女生病。” 曾子曾听老师孔子说过:“父母完好无损地生下了孩子,孩子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应该是完好无损的,身体的每一部分既不缺少,也不毁坏,这才可以称得上孝。”

中国古代刑法里有一种刑法叫髡[kūn]刑,是剃去罪人头发的刑罚,还有一种刑法叫耐形,是剃掉罪人的鬓毛和胡须(耐: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这两种刑罚,现代人听起来不可思议,受刑受刑倒像是进了理发店。其实这两种刑法伤害的是在古代人的内心,被人剪去毛发,不孝的感觉才是第一感觉。故事:曹操割须

1:饮食方面:不能挑食,要吃出健康。要 有規律的起居飲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要有定時定量的锻炼(包括做家务),并注意冷暖,以免感冒发烧,让父母心。

纵观校园学生不该出现的现象有哪些?(如男生留长发、染发、烫发、纹身、打耳洞、打仗等)例子:32岁的青年因打仗而自杀

3、德有伤 贻亲羞

【注释】德:道德、品行。伤:损失、损害。贻:遗留,留下。羞:耻辱。【解读】做子女的如果道德品行上有了缺失,会给父母亲带来耻辱。

古人说:想要去做坏事时,一旦考虑到会使父母蒙受羞辱,必定不愿再去做了。

(《礼记·内则》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故事:儿子被警察抓走,母亲半年不再下楼

有一个单位的家属院,院子里经常有原是同一个单位的退休老人聚集在一起,在楼下空地上支张桌子打牌,择菜,织毛衣,聊天。有一天下午,突然来了一辆警车,车上下来几个警察,动作敏捷地向一个单元走去。人们很诧异,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纷纷把吃惊的目光投向了警车,投向了警察,并相互询问:“这是抓谁呢?抓谁呢?”不一会儿,警察们就从单元门里出来了,同时推搡着一个胳膊反捆在背后的小伙子,众目睽睽之下,把他塞进了警车。不约而同,人们又把诧异的目光集中在一位正在择菜的老人身上,只见她早已惊讶得合不拢嘴,脸色惨白,原来被抓走的是她的儿子。事后人们才了解到他的儿子在外省参与了一起重大的盗窃案,外省的警察会同本地的警察共同对他实行了抓捕。

从那以后,这位母亲基本上有半年时间没有下楼。

半年后,人们再次看到她时,本来瘦弱的她显得更加瘦弱不堪了,半年不见,头发已经全白了!

正在打牌,聊天,说说笑笑的人们看见她,想招呼她一起过来坐坐时,却见她远远地摆摆手,低着头默默走开。

唉,儿子啊!怎能让你的母亲走不到人跟前!

老师的话:

身体上有伤父母只是担心一阵子,而德行上有伤,会让父母羞愧一辈子。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因为自己的习气使然,而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而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羞愧,做事情一定要让父母感到因为有我们而感到骄傲自豪和幸福!

作业: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

第四篇:弟子规教案_亲所好力为具

经典诵读教案第五课

经典推荐: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弟子规》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出示句子好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2、师范读

3、师领读,生跟读

4、我能理解

师讲解含义: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

5、举例,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6、开阔视野

师:出示《鹿乳奉亲》《带母旅游》 简单讲解意思,生理解

7、趣味诵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把今天所学的《弟子规》送给同桌,好吗?(1)齐诵(2)拍手读(3)唱读

8、学有所悟

继续讨论课后明理导行中的问题

师:请学生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

9、课后作业

“ 我能行”对自己进行评价

第五篇:弟子规之泛爱众 教案

《弟子规》泛爱众第三段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不要随便揭露别人的短处和隐私

2、使学生明白随便宣传别人的坏事,也是一种错误

教学内容:

《弟子规》泛爱众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教学过程:

一、齐读《泛爱众》全文

二、齐读《泛爱众》第三段

三、分四句逐句解读。

1、【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为什么我们不能到处去说别人的缺点?(第3张)

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

这里的“短”有两层意思:.一是别人外在的短,如形体、体态、相貌。人没有完美的,这种外在的短,千万别去揭。还有另外一种短是指别人不恰当的行为,不好的事。

当我们有短有私,希不希望别人到处宣扬?不希望。所以我们不希望别人如此,我们也不应该这么做。

过渡:我们不能随意说别人的短与私,相反的,我们应该常常“道人善”――

2、【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写一句话赞美你的一位同学吧。(第4张)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进一步把善行提升。

但是我们要知道“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我们要晓得,为善不欲人知是最好的。当别人把你的善传开之后,我们更要谨慎自己,反求诸己,我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吗?没有没有就要更加努力,希望自己能更好。所以「人知之,愈思勉」,当这些善良的一面、好的事情传开之后,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效法。

过渡:别人的“短”与 “私”我们不能随意说,那别人的错误或者是很坏的行为,我们能不能说呢?

3、【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马加爵事件 多说别人的好处,不说别人的坏处 拱手礼(第5.6张)

到处去说别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做了一件坏事。如果说得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背后的议论,说他的是非;「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这一些不好的言语,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着报复你。

上天有好生之德,最重要的是和气待人、待物,言语不容讥诮,不容刻薄,要用真诚心来说话。

过渡:我们要隐恶扬善,但是如果 “恶”都不说,不提醒,那“恶”不就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严重了吗?我们该怎么才是正确的呢?

4、【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1、朋友如果犯了错误,我们怎么做?

2、我们要怎样做别人的朋友?

3、故事《熊的耳语》(第7.8张)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缺点时,也要及时、友善地提醒,否则,不但别人的德行有缺失,我们自己的德行也是有缺失的。

四、结束:《泛爱众》歌曲(第9张)故事一

马加爵事件:

十年前,有个叫马加爵的大学生,他因为同学笑他穷,瞧不起他,后来萌发杀机,杀了好几个同学。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同学本来应该也会受到伤害,结果后来逃过一劫。因为这位同学曾经帮他拿过餐盘,帮他装过一次饭,所以这个同学才化解了这一个危难。对马加爵做出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有些人会说:这样的人赶快让他死,把他枪毙了。这件事情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这些同学会被杀?为什么?是不是偶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做人的分寸,他没有学到「勿谄富,勿骄贫」,他没有学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把人家家里的隐私拿来取笑,「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难怪人家会不理智的对待他。马加爵他没学过《弟子规》,假如他有学到「凡是人,皆须爱」,他就不可能这样做。他假如学了「兄道友,弟道恭」,他假如学了「言语忍,忿自泯」,就不会造成这个意外了。

所以从这个事件我们也要省思,在言语与行为当中绝不能戏弄、侮辱他人、有轻慢他人,否则就有可能给自己往后的人生布下危机了。故事二

《熊的耳语》

从前,有一对好朋友相约去旅行,胖的叫胖旅行者,瘦的叫瘦旅行者。行进途中,前面突然出现一只大熊。瘦旅行者吓得急忙爬上了路边一棵大树,在茂密的树枝中藏起来了。胖旅行者怎么也爬不上,他向瘦旅行者的求助。瘦旅行者担胖旅行者上来,树枝会压断了,所以假装没听到,不理胖旅行者。胖旅行者眼看熊离他越来越近,实在来不及逃生了,忽然他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就急忙躺在路边装死。熊过来了,闻了闻,以为真是个死人,就失望地走开了。瘦旅行者从树上下来,走到他的朋友身边,开玩笑地说:“熊跟你咬耳朵悄悄地说了些什么呀?”胖旅行者一边走一边回答说:“没什么了不起的秘密,熊只不过是跟我说,不要跟那些遇到危险只顾自己的人交朋友。” 拱手礼

到底怎么行“拱手礼”才正确?记者查了下百度百科,按照上面的解释,“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一说古人以左为敬,又有人在攻击别人时,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时,以左手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女子则正好相反。拜年时,穿西服拜年的话最好行鞠躬礼,而不行抱拳拱手礼或作揖,否则反差过大让人觉得别扭。拱手礼通常只向兄弟朋友等同辈行礼,而不用于向长辈行礼。

下载《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之“亲有疾”教案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弟子规教案之总序

    《弟子规》教案之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

    弟子规亲仁篇读后感

    看《弟子规》,觉得在古代的人很辛运可以有一套全社会都认可的道德范本可以研读,他们可以遵循着其中的道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长过程,总会被这些圣贤书指引着成长,让他们不会对......

    弟子规信读后感-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弟子规信读后感-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

    弟子规亲仁读后感(5篇)

    弟子规亲仁读后感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近仁者,也就是说选择有仁爱之心的人来做朋友, 我们应该亲近这样的人,特别......

    弟子规之诚信

    弟子规 弟子规中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其中凡出言信为先这句很重要。诚信缺失现象已经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中学生的诚信况状不容乐观......

    读书笔记之弟子规

    读书笔记之《弟子规》中国自古就重视对儿童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可以使儿童增长智慧,加强修养,从而使之健康成长。要完成这一目的,需要有许多启蒙教材。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形式多......

    浅谈《弟子规》之“孝”

    浅谈《弟子规》之“孝”姓名:雪域狼獒 学号:201251401233 班级: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浅谈《弟子规》之“孝” 姓名:雪域狼獒 学号:201251401233 班级: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解读弟子规之泛爱众教案

    《泛爱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泛爱众》的含义,并能够联系学习生活,灵活运用所用知识。 2、教学方法:故事教学,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