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之总序

时间:2019-05-13 01:4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弟子规教案之总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弟子规教案之总序》。

第一篇:弟子规教案之总序

《弟子规》教案之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

《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学国学了,学习国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懂礼貌、更受欢迎的好孩子。

2、小朋友们请看这幅画,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孔子老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之一。我们一起来听听孔子老师的故事吧。

二、了解孔子、学拜师礼

1、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72人。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易》、《书》、《诗》、《礼》等为教材,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做人的道理、遵守礼仪都是经由孔子才得以保留或是由孔子创制的。

小朋友们来学习孔子留下来的文化,也可以算是孔子老师的弟子,就是孔子老师的学生。作为弟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嗯,要尊敬老师)首先,弟子应该向老师行礼。

(1)、老师给孩子示范如何给孔子行揖礼。首先整理衣服和仪容,双脚并拢。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付托右掌背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双手合抱,拱手为礼,举到额头处,鞠躬90度,以示恭敬,行三揖礼。

(2)老师带孩子向孔子行揖礼(三拜)

端身正立,整肃衣冠,让我们以至诚恭敬之心,向大成至圣先师,行敬师礼。拜,兴;再拜,兴;三拜,兴。

(3)孩子们向老师行揖礼(一拜)

(4)老师请孩子们思考问为什么要行礼。因为当我们庄重地整理好衣装仪容,缓缓的举起手,我们将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并恭恭敬敬,心怀感激的向老师致敬;俯下身时要把内心的傲慢、懈怠和嘈杂让大地带走;起身,我们做好了准备来上课,盛装智慧。

三.《弟子规》题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代李毓秀所作。(1)“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谁知道“弟子”是什么人?(“弟子”指的就是学生。)

(2)教师补充:除此之外,从大的范围来讲,弟子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学生了。

(3)“规”是什么意思?(“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恪守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

(4)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了。《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过渡:了解了《弟子规》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的总叙部分。

四、理解“总叙”

1、什么叫“总叙”呢?总叙就像是一本书的开头、提要、总纲领,由总叙中可知道内容说什么?而这段总叙是摘自《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理解经典原文(1)弟子规 圣人训

圣人是谁?(孔子)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教导我们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落实。

(2)首孝悌 次谨信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法来看,是一个“老”字,再加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我们要照顾父母,要孝顺父母。

再来看“悌”:我们看到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明白了,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就是做哥哥的要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敬爱,就是对兄弟姐妹要友爱。)

为什幺要孝顺父母呢?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所以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恭敬父母,进而要孝顺父母。父母就像大树,我们和兄弟姊妹就像是大树上的枝干树叶,要互相爱护和睦相处。

人生最基本的就是行孝、行悌,做到后再说修身养性。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态度、言语、行为要合乎礼节,小心谨慎,讲求信用。

(3)泛爱众而亲仁

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有能力时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与财物,因为行善助人最快乐,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对所有的人、事、物都要关心爱护,如公交车让座、帮助弱小、爱护动植物。

另外要亲近有仁德、品性的人向他学习,如良师、益友与多读好书(圣贤典籍),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典范。(4)有余力 则学文

以上都是日常生活起居必须要做的事,做到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利用时间充实自己,好好学习有益的学问,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电视机与电动玩具上。

4、结语

我们现在学习弟子规的五项纲领后,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规,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五、故事时间

1、故事《鹿乳奉亲》二十四孝之七故事。

2、讲信用故事:《曹操割发代首》《曹操割发代首》是讲述曹操,诚实守信,爱护百姓的故事,内容我给大家讲一下。

一天曹操去打仗,赶往其他的国家,曹操一看,心想:“这麦子成熟了怎么还没有人收呢?”曹操觉得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百姓们都害怕士兵,好多都逃之夭夭了。

于是曹操告诉百姓:“我是来为民除害的。现在是丰收的季节,军队中只要有踩踏麦子的人斩首示众。说到做到。父老乡亲们请不要害怕。”

经过麦田的官兵下马用手扶着麦秆,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见了,急忙跪在地上拜谢。

忽然一只鸟,惊吓了曹操的马,踩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拔出宝剑,向要自刎,大臣说:“《春秋》上说身有重任者,可减轻罪行。”曹操说:“既然《春秋》上说我先免去一死,但要有处罚。”曹操用剑砍下自己的一段头发,扔在地上。曹操说:“我就用砍断头发,代替头吧。”

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信任就是权力。

3、仁爱故事《孔子问人不问马》有一天,孔子家的马厩失火,管家急速地跑去向孔子报告,管家暗暗地想:孔子一定会很着急,并且会问马匹怎么样了,伤到没有。但是孔子却很焦急地问道:“人伤到没有,先赶快抢救人的生命安全,再去抢救马匹。”于是,管家立即按照孔子的话去救火了,这就是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成语故事,充分展现出了孔子心地非常善良,具有仁爱之心。

4、有余力则学文故事,见教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六、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练习鞠躬礼

.1、学习向孔子老是敬茶,恭敬地双手端着茶杯,缓缓走到孔子像的几案前,双手将茶杯向前向上托举放在几案上(同时上身前倾微府),然后起身后退两步,向孔子行揖礼,再后退两步,转身退到合适的位置。

2.请学生向家长鞠躬敬茶。(二)练习坐姿

1.良好的坐姿

请学生到前面示范良好的坐姿,良好的坐姿应该上半身保持挺直,头、颈部不要往前倾。

2.勿箕踞勿摇髀

「箕踞」是坐着时两脚张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髀」是指大腿骨,因此「摇髀」是翘脚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

七、巩固背诵

第二篇:弟子规 总序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小结: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1、教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

2、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吗?,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吗?

4、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会虚心向别人学习吗?

三、总结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四、家庭作业:

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第三篇:《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总序:

我们都知道,人一生下来,与之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孕育出优秀的下一代。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子女很难教,不知道从何教起。我要说的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做孩子的典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垂范做到。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教育课本,这里的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它是以圣贤之道来作为我们的指导方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落实圣贤的教诲、从而能够获得成功、幸福的人生。

《弟子规》这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了儒家经典的精华。从《论语、学而篇》中摘录“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将这一章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弟子,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后边展开来分享,就是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去落实的。

《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做人应尽的道理。我们从这三个字,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导我们: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做一个待人有礼貌的人。从明天开始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弟子规》。做一个孩子学习的典范吧!

弟子规,圣人训。

我昨天有提到《弟子规》是从《论语、学而篇》中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经典重要之所在。

《弟子规》告诉我们,按照古圣先贤的思想,应该遵守哪些规矩。对于学习了众多知识与技能的现代人来说,懂得规矩的重要性又在哪里。《弟子规》对人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等都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是对我们行为规范的明确指导,是当代家庭教育中难得的好教材。

当今社会,父母往往注重的是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忽略的是对孩子规矩的教育,个人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懂规矩、守规矩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孩子的心中树立一种观念: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要做一个符合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人。

我们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东西,当然,别人的也不一定全是对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的学习。

此处我们所讲的圣人指的是:以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为代表的古圣先贤。《弟子规》中所讲的自然也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做一个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人。

首孝弟,次谨信。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是一个“老”字,再加上一个儿子的“子”字,也就是说儿子背负父母,背负年纪大的父母。指的自然也就是孝顺。而此处的“弟”应该读成“悌”,在古代弟和悌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在弟的旁边加一个竖心旁就变成了悌。就是做哥哥的要懂得照顾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友爱,相互帮助。

也就是说,圣人教导我们:做人首先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

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了。修身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所谓“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种种言行举止。所以接下来圣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的行动都要谨慎,都要讲信用。简单的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礼。什么叫合乎礼?就是你内心当中,要存有恭敬之心,要尊重他人。这里的信还包含了信念的意思。我们要心存信念,立志做圣贤。圣贤人的生活一定幸福、圣贤人的事业一定成功。所以,学习《弟子规》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要学做圣贤。那么,幸福成功就都是自然而然的了。

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讲到:要修身养性。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后,我们接着还要进一步提升你的人生境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培养爱心,培养自己的慈悲之心。

孟子讲的“亲亲而仁人”。就是说:先要对父母尽孝道,要爱父母,再扩展到爱别人,爱别人就是仁(仁义的人)。

对待比自己年长的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比自己年幼的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是子女一样。所以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泛爱众”。

“ 泛爱众”孟子说“天下可运于掌。”也就是说,你想构建和谐社会,那是小儿科、易于反掌,把这个爱心扩展到社会就是和谐的世界。关键是我们自己要真干、要实干。要行动起来,才会有效果,才能有收获。

下面讲“亲仁”,这是要我们亲近有仁德的人,我们讲亲近君子、亲近圣贤。这种亲近就是向他们学习,因为跟这些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我们的德行、我们的学问就能够迅速的提升。

这里的“仁”不仅是有仁德的人,还包括那些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这些文化都是仁德、圣贤人智慧的结晶。

如果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找不到真正的有仁德的人,就可以在那些古圣先贤的书籍里找,那么,学习传统文化就很重要了,因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同样是“亲仁”。

我说到的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是我们要修学、要身体力行的部分。这些就是作为圣贤弟子的我们应该去学、应该去做的事情。

有余力,则学文。

我们所说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些都是我们要修学、要身体力行的部分。作为圣贤弟子的我们应该去学、应该去做的事情。你都能注意到,都能做到了,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不要浪费,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的来充实自己。

如何来充实自己呢?圣人说要学文。那么在学文这方面我们要知道不能乱学,要专一,不能今天学学这个,明天再去学学那个。

《三字经》中写到“教之道,贵以专。”教也是学,教学这个方法是什么呢?“贵以专。”专就是不杂。学要深入一门,这是我们学习的方法。《弟子规》中也说“此未终,彼勿起。”

所以我们要专心学一门,不要同时学习很多东西,那样学脑子都学乱了,更别提什么有所思、有所悟了。

我们专一的学习,一遍一遍的学习,学了之后再去和别人交流,边学边讲,教学相长,这样学,就能学得很快。

当然,“学文”,它也是有多重含义的,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如果你在工作上还不是很专业,你还有再进一步的空间,你就要去钻研这个领域上的知识,要在你的这个职业,或者说你的学术范围里,更加深入,更进一步。

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我们也应该深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每天都有浪费的时间?

从《弟子规》里面,我们了解,总纲中所教导我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认识、重新来学习的。

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有机会来分享。我们应该重新改造自己,你的人生也许会因此变得更加有意义。

第四篇:弟子规总序教学设计

《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初步体会其中的意境。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谁会背《弟子规》或《三字经》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学生试背诵)

2、简单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时期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所作,共360句,1080字。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教师范读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三、引导简单理解

1、多媒体课件逐句出示,引导理解。

2、学生自读。

3、跟音乐读。

四、课间休息

1、课件出示《董遇三余读书》动画,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姿势或坐或趴听故事。

2、教师简单小结。

五、熟读成诵

1、齐读。分行读。

2、拍手游戏读。

3、轻轻地踏着脚的节拍读。

4、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7、检查背诵。

五、总结

同学们,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书。相信诵读它,你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欢,一生幸福!

七、课件出示,名句欣赏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 王籍《入若耶溪》

八、作 业

给父母背诵《弟子规》总序。

九、板书设计

《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第五篇:《激流》总序教案

九《激流》总序

【教材分析】

《激流》是巴金三部曲式小说《嫁》,《春》,《秋》的总名。以“激流”来命名,暗示了作者在三部小说中表现一个共同主旨:生活中友爱、恨,有悲欢,有酸辣苦,它们构成了生活的主要方面。本文有总括的性质,是三部小说所共同着力反映的生活内涵和特征认识的总体概括,即生活是激流,只有敢于征服的人才能寻找到生活的真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序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

2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掌握文中运用“激流”这一物象寄托作者情感的写法。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对于生活真谛的认识:“生活是搏斗,征服与追求信仰。”

【教学重点】

“激流”的五项意义以及借助物象表现情意、主旨的写法。

【教学难点

对以“激流”作为三部曲小说的总名的理解。因为存在着时代隔阂与生活经历的不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课前由学生收集有关作家巴金的资料,学生介绍作者。

三、介绍序这种文体的特征。

四、朗读课文

五、问题:文章前二段引用托尔斯泰与罗曼罗兰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六、作者笔下的激流有什么特征?(永远动荡着,奔腾的,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七、这里“唯一的海”指的是什么?(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八、作者写“激流三部曲”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四点)

九、主题探究

对文中”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谈谈你对生活的感悟?

(举例:贝多芬,海伦凯勒等)

十、拓展阅读:罗曼罗兰《贝多芬传》(节选)

【教学建议和说明】

本文的教学指导,可以使问题导读、作品导读,也可以使读写结合导读。问题导读,是利用问题的可研究性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并促使认识的深化;作品导读,是借“它山之石“以攻本文阅读重点难点之“玉”,具有良好的类比性和拓展型;读写结合导读,是将单一的认读转换成复合的文本化阅读,有助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相互促进与沟通。

下载弟子规教案之总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弟子规教案之总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激流〉总序》教案

    《〈激流〉总序》教案 学习目标: 1.以课文前面“在这平和的文字下面我们分明感受到汹涌的激情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为学习本文的突破口。运用诱思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验领......

    《弟子规》总叙 教案

    《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学习重点:会背《弟子规》总叙。 学习难点:大体了......

    《弟子规》总训教案

    《弟子规》总训教案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

    总序2013工作总结

    总序 时光荏苒,转眼,2013年已走近尾声。2013年是我院心健部成立第四年,经过前四届前辈的开拓与铺垫,心健部已发展完善。本年度,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往直前,......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

    弟子规之泛爱众 教案

    《弟子规》泛爱众第三段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不要随便揭露别人的短处和隐私 2、使学生明白随便宣传别人的坏事,也是一种错误 教学内容: 《弟子规》泛爱众 人有短切莫揭,人......

    校本教材总序(精选)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学校本课程精选》总序 忽如一夜春风来,2006年的秋季,我市所有高中校全面进入新课改!按照课程三级管理的要求,我们编写了......

    弟子规总叙讲义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一、弟子规 圣人训 弟子:指我们每一个人。 弟子规: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弟子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