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思维建构的“一主双径”型微课教学设计及有效运用

时间:2019-05-12 19:3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数学思维建构的“一主双径”型微课教学设计及有效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数学思维建构的“一主双径”型微课教学设计及有效运用》。

第一篇:基于数学思维建构的“一主双径”型微课教学设计及有效运用

基于数学思维建构的“一主双径”型微课教学设计及有效运

摘 要:一场课堂教学改革――微课正在探索并逐渐地被推广实施,然而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把微课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才是重中之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主动构建、数学疑难问题的解决、数学高效学习手段的形成等实际问题,把数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以小主题的形式制作成微课,并运用“在场式”和“在线式”两个路径加以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教学;一主双径;案例分析

一、问题提出

(一)微课教学是学生数学思维主动构建的有效途径

波利亚曾经说过:“教会思考意味着教师不仅仅应该传授知识,而且也应当去发展学生运用所传授的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这就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微课的时间地点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来掌握,让学生主动听、主动思,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可以说微课为学生的思维主动构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微课教学是学生疑难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

平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学生的学法单一;(2)互动缺乏;(3)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基于这些情况,老师就可以把在课堂上不能听懂的疑难问题做成微课,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通过自学再一次攻破疑难问题。

(三)微课教学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上,老师是很难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对于层次差一点的学生来说,老师讲得太快没有听懂,对于成绩好一点的学生来说,老师又讲得太简单,没劲。微课就给了不同需求的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可以为学生“私人定制”,课程讲授完毕后,还可以做提供的“自主检测”内容。

二、“一主双径”的整体设计思路

(一)概念

“一主双径”是指梳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困惑点,设计成一个小主题式的微课,再借助“在场式”“在线式”的两种路径,实施数学微课操作,力求“一课一得”,提升数学学习效益。

(二)“一主双径”的整体设计原理

1.“短?平?快”原理

微课的短小精悍真是适应了初中生学习的特征――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这个特点使其对于基础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的注意力更不容易持久,若是过长的视频课程难以吸引他们。一般的微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5~8分钟最为适宜,这样老师能把一个知识点讲通透,学生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关键的内容,不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

2.“聚集小主题”原理

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而且容量小,可以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难点例题、一题多解、知识形成过程等。

3.“及时反馈”原理

不管是“在场式”还是“在线式”,我们都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及时指导,利用网络跟帖及时给予回答,或是在场同学们互相提问,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习都是可以的。学习的效果会比较好。

三、实践运用

(一)“在场式”――现场展示、研讨

“在场式”就是老师与学生一起看微课视频,其优点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更能引起我们对数学问题的进一步探究,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更浓,而且问题也能随时随地得以解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线式”――网络展示、跟帖

“在线式”主要适合于学生在家使用,尤其适合寒暑假,老师虽然不在身边,但是可以利用老师做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互动。主要针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四、成效梳理

(一)有的放矢,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在做微课的时候,肯定是有目标的,抑或是课本中的难点例题,抑或是重点知识点,抑或是学生平时作业中的错题。通过微课可以把不懂的知识点反复看、反复研究,不断地提醒自己。

(二)突破传统,增添数学学习趣味

与传统的课堂不同的是,微课可以让学生不拘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必枯燥地坐在教室里,还可以几个学生一起看、一起探讨,也可以是自己一个人看,静静地思考。同时也为一些课堂上没有跟上老师进度的学生弥补了课堂遗留下来的缺憾,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革新思路,推进数学课堂改革

1.私人订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适当地进行微课小主题设计以便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主学习里发挥自己的优势作用,也培养了学生自学、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区别对待,取得更大的收获。

2.愉快教学,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微课是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导向学习的一种模式,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讨教,基于理解的学习进行无错误的积累,可以减少一些重复性的练习。

总之,如何把微课很好地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它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培养自我学习习惯的平台,也是初中数学教师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张宏.从一道试题的多解性看思维的探究策略[J].中学数学研究,2004(2).编辑 温雪莲

第二篇:运用减法思维 设计有效教学目标6

运用减法思维 设计有效教学目标

徐仁夫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318000

【内容摘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然而,在设计教学目标的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数量过多,有的过分拔高,有的去学科化,有的同一主题不同阶段简单重复。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运用减法思维设计有效教学目标的具体策略,包括:适当减少教学目标的量;整合相同主题简单重复的教学目标;排除过分拔高的教学目标;舍弃非学科性的教学目标等。

【关键词】 减法思维;设计;有效教学目标

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的良好开端。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效,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的教师用加法的思维方式来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教师非常期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常常不是注意在教学中体现教育的本质追求,而是关注一些外在的表面形式,把各种新的理念以贴标签的方式进行简单的一一相加。于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种种问题:有的数量过多,有的抽象、笼统,有的过分拔高,有的去学科化(混淆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目标之间界限),有的同一主题不同阶段简单重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本应该给课堂指引方向的教学目标反而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很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阐述减法思维含义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减法思维设计有效教学目标的具体策略。

一、减法思维的含义

减法思维是指与加法思维相对的,当事物以某种固定态势或完全要素存在的时候,我们不妨减去某种构成要素,打破原有态势的稳定结构,使旧有事物的属性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减法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生产、生活中常会应用并经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思维过程,正体现了“减法思维”的特殊功用。

“减法思维”也能让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避免确定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目标,以便更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本文下面就针对当前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具体介绍减法思维在设计有效教学目标中的运用策略。

二、减法思维在设计有效教学目标中的运用

(一)适当减少教学目标的量

教学目标少而精,本来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则。确定教学目标的多少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时间,一堂课仅仅45分钟,时间很有限,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展开教学,是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到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多少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经验等。适当减少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量,这样才能给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充分的时空,才能给予学生真正发挥学习主体性提供条件,也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过多过滥,课堂教学势必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教师心中有目标,授课势必重点不突出,蜻蜓点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为各种情境的呈现和教学过程的完成服务的;二是,如果教师心中无目标,只把教学目标做摆设,那么课堂教学就会滑向无目标教学的深渊,随心所欲,无的放矢。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滑坡。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确定的考虑,并未完全从课堂教学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误认为目标越多就越好。如在一节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有: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解民族精神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增强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懂得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着和建设者等共10余个。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可看出:教师期望体现太多的新理念,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合作小组讨论、自评互判等等,可以说当下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几乎是应有尽有。可是仔细想想这么多教学目标真的能在45分钟内、在这样一些学生身上有效实现吗?最终的效果会怎样呢?教学中的实践状态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教学成了蜻蜓点水急匆匆地快快走过场,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碰撞的时间就非常有限,这些想象中“完美之举”反而使课堂教学不堪重负、流于形式。如果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一角度来评价,这一节课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

因此,在设计要根据和我们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特点,确定主目标,适当减少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量,不贪多,不好功,不求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教学目标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好课的底线之一。

(二)整合相同主题简单重复的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到同一个主题的课文往往就有许多课,同一主题在不同年段重复出现,但这不是的重复简单,而是要有所区别,逐步提高,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实现螺旋式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不同年段同一主题教材中所蕴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认真研究每个阶段学生生理、心理以及生活经历等方面的特殊性,整合梳理出全册教材中每个单元、每课教材的主次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简单重复,这是正确把握品德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有位老师在上《责任冲突与责任选择》一课时。由于“责任”(教育)这个主题,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都有,但在“责任”方面的目标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尽管“责任”这个词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学生不陌生的主题进行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如果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不准确,就会出现重复教学的现象,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所以,准确定位本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必须要研读中小学相关的课程标准,体会中小学在“责任”单元主题中教学目标的细微差别。展示活动中的这位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把着力点定位在“社会责任”“责任冲突”“责任选择”这几个关键词上,有效地避免与小学各年段相同主题出现重复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积 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设置情境的体验、思考和讨论中来,比较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因此,设计不同年段、不同课时同一学习主题的教学目标时要走向“整合”,着眼“课时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有差异也就是不重复,至少不简单重复,在同一个学习领域与学习主题上,第一,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与那一课教学目标有差别,第二,后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前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宽、提高或加深。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算是有效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向下的教学才能算是有效教学。

(三)排除过分拔高的教学目标

设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切忌过分拔高,所有教学目标必须是现阶段学生能够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而不是一定要让所有学生在这一阶段就能达到社会先进人物才能达到的思想道德水准,也不是一定要让所有学生在这一阶段就能达到将来才能达到的思想道德水准,如果为了所谓的“提升”刻意去拔高目标要求,那这样的目标就是“假、大、空”的目标,教学中就会出现说做不

一、口是心非、知行脱节的现象。

在一次展示活动中,有两节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课,两位老师都确定其中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学生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尽管这样的教学目标确实是我们教育教学要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民族精神”这一话题的初中生来说提出这样的目标为时尚早,由一节课根本无法实现,特别是“成为民族精神的建设者”这一目标更是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结果是: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其中有一节课学生说了一些明显为“假大空”的话来“帮助”老师“完成”了这个教学目标,而另一节课教师则放弃这个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显得更贴近学生。

可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排除过分拔高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思品教学目标必须正确了解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真实内心以及行为表现,从而使教学目标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学生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教师要使活动目标落在这两个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内,就能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实,这样的目标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舍弃非学科性的教学目标

舍弃非学科性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要教课程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课程之所以是思想品德课程,是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受本课程目标规限、指引,是因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指向课程目标、旨在达成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因为各学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忽视思想品德学科应有的本质特征,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混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

有位老师在《学会竞争》一课的设计中,教师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本节课的其中一个能力目标,尽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本节课的讨论、发言时可以得到锻炼的,但是把这个本来是语文课堂中实现的目标作为本节课必须要实现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有舍本逐末之嫌。最终的结果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置之不理,这个目标成为摆设。如果这位教师为实现这个目标组织学生投入大量精力,阻碍了其他学科性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那这个目标会喧宾夺主。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因此,在确定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时,要警惕去学科化。教师对思品教学目标的选择与创生,开发和张扬是有界的,思想品德教师并不能代替课程,或篡改课程,基点的准星应该对牢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综上所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减法思维精选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正真起到为课堂教学指引方向的作用,避免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

参考文献:

[1]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2]刘家访.上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3]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徐仁夫 出生年月:1974年 性 别:男

单 位: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职 称:中学一级

荣 誉:浙江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联系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开发区白云山南路608号台州市白云学校 邮政编码:318000 联系电话:***

第三篇: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1

微课名称:

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

知识点名称:

数线段的个数

学科类型:

小学数学

教学环节类型:

新课讲授

教学活动类型:

讲授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数出线段(角)的个数。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资源与环境:

电子白板,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1、给出一个图,让学生先试着数线段,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又补充不漏的数出来。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

2、从一般到特殊,讲述数线段的技巧。

3、给出问题,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

5分钟

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2

微课名称:

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

知识点名称:

数线段的个数

学科类型:

小学数学

教学环节类型:

新课讲授

教学活动类型:

讲授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数出线段(角)的个数。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资源与环境:

电子白板,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1。给出一个图,让学生先试着数线段,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又补充不漏的数出来。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

2,从一般到特殊,讲述数线段的技巧。

3,给出问题,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5分钟

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师:这个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经认识秒针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一步地认识秒针。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边说边拿实物钟演示)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是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评析: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师: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请大家看你桌上的这张图,你能马上写出钟表显示的时刻是几时吗?比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习。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习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看大屏幕,时间老人还给我们送来2个钟面,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是几时,并说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6时和12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师:猜谜: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4.下面,我们来玩个拨钟表的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钟面上拨针,另一个人说时刻,交换练习。

5.我们来玩个小品好不好?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1)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拨出的时间也很合理,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能做到吗?

四、全课总结。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5.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师生角色分明,关系亲切融和。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认识整时(84-8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学媒体:课件,学具钟。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时针和分针的整体认识还不太习惯,重点放在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来判断所表示的时刻。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导入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师导言: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课件显示谜面: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生可能说:闹钟,师可引导说: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钟面。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课件出示),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一共的12个数,还有长短不同的指针。

(3)边出示课件,边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了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还有2根指针,又短又粗的──时针;又长又细的──分针;。 (4)在自己的小闹钟上指一指,并告诉同桌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2.认识整时。

(1)屏幕上出示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观察,看看小闹钟叫醒小女孩的时间是几时?生说。

(2)你能说出下面钟表上的时间吗?

(3)引导学生观察12时、4时、6时,观察讨论:这三个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所指的数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12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2;4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6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学生也可能回答: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从1到12的任何一个数,指向几就是几时。

(4)教师小结:在钟面上,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5)讲述电子表表示法

三、开心练习

1、课件显示3个钟面,学生回答:8时,8:00;3时,3:00,6时,6:00

2.《小明快乐的一天》。师:“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去看看,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屏幕上出示课本92页插图。

(1)师:“看第一幅图,小明什么时候?在做什么?并写出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2)小组间说说: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

(3)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小明是怎样过快乐的一天的,并说出是什么时候?(如7时,是什么时候的7时。)

(4)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

同组的学生说说,然后指名说说。并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习习惯。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一起认识了表示整时的时间,并学会了表示整时的时候,有两种表示方法,你学会了吗?)

第四篇: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1

微课名称:

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

知识点名称:

数线段的个数

学科类型:

小学数学

教学环节类型:

新课讲授

教学活动类型:

讲授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数出线段(角)的个数。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资源与环境:

电子白板,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1、给出一个图,让学生先试着数线段,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又补充不漏的数出来。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

2、从一般到特殊,讲述数线段的技巧。

3、给出问题,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5分钟

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扇形统汁图读出必要的信息,为决策服务。

2、结合教学渗透理想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汁图,能从扇形统汁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结合统汁图正确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服务。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校运会中我们班好多学生都报名参加了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有的同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什么体育项目呢?班长来统计一下

生1:我喜欢跳绳。

生2:我喜欢足球。

生3:我喜欢打乒乓球。

生4:我喜欢短跑。

……

师:刚才班长已经把你们喜欢的体育项目都记下来了,那我们可以对这些原始数据做何处理呢?

生1:制成统计表

生2:制成条形统计图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汁图,大家想从中学会些什么呢?

2、提出学习目标

(1)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

(2)从扇形统汁图能读出什么样的信息。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教科书第106~107页上的内容和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汇报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

(2)从扇形统汁图能读出什么样的信息?

(生自由说)

(3)牛奶中的数学问题。

看图,并计算出,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4)错例展示。

(每一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其它小组均能进行质疑。)

三、激发知识冲突

边展示边引发知识的冲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进行思考: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生活中的数学。

(1)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2)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爱)

2、小小统计员

(1)统计自己家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根据所学知识试着制作成扇形统汁图。

(2)进行数据分析,为家庭开支的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先让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面上的整时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师:这个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经认识秒针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一步地认识秒针。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边说边拿实物钟演示)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是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评析: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师:想不到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请大家看你桌上的这张图,你能马上写出钟表显示的时刻是几时吗?比比看谁写的又对又快?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习。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习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看大屏幕,时间老人还给我们送来2个钟面,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是几时,并说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6时和12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师:猜谜: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4.下面,我们来玩个拨钟表的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钟面上拨针,另一个人说时刻,交换练习。

5.我们来玩个小品好不好?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1)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拨出的时间也很合理,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时间,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能做到吗?

四、全课总结。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5.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师生角色分明,关系亲切融和。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

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一、巩固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学习按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在游戏中发展数数能力。

二、乐意与同伴交流,乐意参与游戏,乐意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猫、小猫(蓝色、黄色)的胸卡若干。

2、红、黄、蓝小鱼若干、一大一小锅子各一。

3、小篓子人手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巩固黄蓝两种颜色的认识,并导入活动。

1、扮演角色:小朋友,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是我的猫宝宝,妈妈这儿有许多小猫的胸卡,喜欢做蓝猫的就找蓝色的小猫卡片挂上,喜欢做黄猫的就找黄色的卡片挂上。挂好卡片赶紧找个圆点坐下来。

2、找宝宝:呀,你们都是我的宝宝啦!开心吗?开心的就叫一声猫叫?让我瞧一瞧,你是什么颜色的小猫啊?还有谁也是小蓝猫呢?小蓝猫来让妈妈抱一下,我们亲亲热热一家人,开心吗?开心的就大声地叫两声。妈妈的小黄猫在哪里?也来让妈妈抱一下。开心的叫三声?

3、选择路线

师:宝宝们,你们长大了,能告诉妈妈你们有什么本领?好,今天妈妈在草地上晒了许多鱼干,想请你们帮妈妈去收鱼干,愿意吗?去草地有两条路,一条是黄色的,一条是蓝色的,我们的黄猫、蓝猫该走哪条路呢?赶快到路口排队。过渡:听着音乐小猫跟猫妈妈去草地。

师:宝宝们,跟着妈妈去草地吧,路上不能你推我挤,注意安全。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基本部分

一)小猫收鱼干,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发展三以内的数数能力。

(1)师:宝宝们,草地到了,你们看妈妈晒的鱼干多吗?有些什么样的鱼干呢?(引导幼儿说出颜色不同)现在我们可以收鱼干啦!在草地上当心把小草踩坏了,也不能摘小草。小猫们爬一爬,找一找,一只小猫收一条鱼干。你收到的是什么颜色的鱼干呢?快把收到的鱼干放在口袋里吧。收到鱼干高兴吗?用动作表示一下:耶!

(2)请宝宝们爬一爬,找一找,收一条跟自己一样颜色的鱼干。并请小猫相互检查一下收的鱼干是否正确。

(3)请每只小猫去收一条红色的大鱼干。你收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干呢?

师:呀,还有些鱼干请猫阿姨给我们收吧,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看看哪条路大,哪条路小?请黄猫在大一点的路上走,蓝猫在小一点的路上走(听音乐动作)

二)小猫数鱼干,感知三以内鱼干的数量。

(1)师:到家了,每只小猫把口袋里的鱼干倒在小筐里,数数看你收了几条鱼干。(每人自己数--师幼一起数)还有谁也是收到3条鱼干呢?

(2)你收到的红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自己数数)你收到的黄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数数)你收到了几条蓝鱼干?(目测)

三)小猫烧鱼,按大小给鱼干分类

(1)师:宝宝们,肚子饿吗?妈妈来烧鱼干给宝宝吃,好吗?你们看妈妈这儿有几只锅子?两只一样大吗?大鱼干应该放哪个锅子烧?小鱼干放哪个锅子?请你们把手中的鱼干一条一条放进锅里。大鱼干放在大锅里,小鱼干放在小锅里。

(2)幼儿放鱼,老师对幼儿的行为做即时的检验:是否放对了大鱼和小鱼。儿歌:小猫小猫要烧鱼,大鱼放在大锅里,小鱼放在小锅里。

师:呀,两只锅里现在变成许多鱼了。

三、结束部分

师:鱼儿烧好了,香喷喷的,真好吃啊!瞧!宝宝们想尝一尝吗?来跟着妈妈一起去洗手,吃鱼干喽!

第五篇: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1

微课名称:

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

知识点名称:

数线段的个数

学科类型:

小学数学

教学环节类型:

新课讲授

教学活动类型:

讲授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数出线段(角)的个数。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资源与环境:

电子白板,录屏软件

教学过程:

1、给出一个图,让学生先试着数线段,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又补充不漏的数出来。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

2、从一般到特殊,讲述数线段的技巧。

3、给出问题,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

5分钟

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2

一、设计说明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各项教学内容全部贯穿于活动当中,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关注合作,促进交流: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组织活动,引发思考: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体,我组织了许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所独有的特点——数学思考。

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114页。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中重、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五件衣服(出示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

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三)课堂实践,巩固新知。

l、破密破。(课件出示课件密码门)

(1)学生用数字抽拉卡拉一拉,并记下结果。

(2)学生汇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展示密码)

(3)生生相互评价。

2、早餐搭配。(课件出示情境图)

(l)老师提出要求: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2)学生独立练习,在书上连一连。

(3)学生汇报早餐搭配方案。

3、路线选择。降件展示游玩景点图)

(l)师引导观察: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有几条路线?从百鸟园去猴山有几条路线?

(2)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交流

(3)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4、评选小小节目主持人活动。

师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学与一名女同学搭配,每小组根据男、女生人数设计搭配方案,由组长作好活动记录。

(1)小组活动,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2)各小组展示记录方案

(3)师生共同评价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亲历从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知识的过程

2、熟练地进行计算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思维训练:

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猴子呢。

课件出示猴子图

左图有5只猴,右图有2只猴,分步出示。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猴子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走过猴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鸭子呢?

课件出示鸭子图

生说图意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课中操

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图和蘑菇图

说出图意后独立列式

编题

小组内试着互相编题让其他同学们来解答。

口算比赛或扑克牌游戏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微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14903字。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角的度量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工具进行角的量化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对角的具体量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角度量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教学流程

1.导入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授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①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②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③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④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练习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5.作业

向家长介绍量角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五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

2.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估算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猜数引入

老师想了一个数,它是个两位数,你们猜它是几?(随着学生的猜测,教师用“大了”和“小了”提示)

回忆刚才我们猜数的时候,是不是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呢?像刚才这种在老师提示下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叫估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估计。

[说明:课前的猜数游戏,学生兴趣盎然,为新课的引入做好了铺垫。]

二、感受估计的需要

1.今天的课堂上,除了老师和你们外,还来了你们的一些老朋友呢!(课件呈现8只机器猫)来了多少只机器猫?(当数量少的时候,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

快数一数,这里有多少?(课件呈现满屏幕的机器猫,造成学生数不清的困难)

2.这么多,一下子数不清,我们可以估一估呀!(学生第一次估的差距比较大,有1000、100、500、200等)

师:怎样估计能精确些?

生1:圈出一份估一估,然后再看有这样的几份。

生2:给这些机器猫排排队。

……

3.课件给机器猫排队,排成8行。(按先估每行大约有几只,然后乘8的方法估一估)

4.师:机器猫每行有29只,排成8行,大约有多少只?该怎么列式?

[说明:创设数机器猫只数的情境,分成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1.直接呈现数量较少的机器猫,学生一眼就可以观察得出;2.呈现很多机器猫,造成数不清的困难,引导学生感受估计的需要;3.由于眼花缭乱,第一次估计不精确;4.通过交流估计的方法,达到比较精确的估算。这样四个层次的教学,让学生主动感受和体验到了估算的'必要性与作用。]

三、交流估算的方法

1.29×8大约等于多少?把你的想法,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2.交流展示学生的估算方法。

A.29×8≈240,把29看成30。

(师介绍约等号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与等号进行比较)

B.29×8≈160,把29看成20。

C.29×8≈290,把8看成10。

D.29×8≈300,把29看成30,把8看成10。

……

[说明: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与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以尽情地流露与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到完善。学生在此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虽然有的方法还不恰当,但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了发展,并在与他人方法的比较中感受到了不同估算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3.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4.同样是把因数看成整十数,但估出来的结果差距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啊?

5.通过交流明确:应该把因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估算。(去掉29×8≈160)

6.剩下的三个结果,哪个与准确值最接近?(课件演示每种估算方法)

(A是多估了1个8,C是多估了2个29,D是多估了2个29和1个8;这里不需要向学生直接说明,只要让学生感受即可)

小结:这几种方法都可以,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7.全班42人,如果送给每人5只机器猫,估一估,这些机器猫够送吗?42×5≈200(只)

和前面一题进行比较:29×8≈240(估大),42×5≈200(估小)。

8.试一试。

21×6≈48×5≈397×3≈510×7≈

9.小结:我们在估算的时候,都是把这些乘法算式中的某个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那是不是可以看成任意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呢?(要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拓展提升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和估算有很大的联系。陆老师今年暑假的北京之游就碰到了很多和估算有关的知识,让我们以数学的眼光去看看吧!

第一站:长城

长城离陆老师所住的宾馆有点远,汽车每小时行驶53千米,3小时才到达,长城离宾馆大约有()千米。

第二站:美丽的北海公园

告示:每条大游船限乘120人。

正好有4个旅游团,每个团有31人,估算一下,他们能同时上一条船吗?

[说明:此题引发了学生的争论:约等于120,却为什么不能上船?出现认知上的矛盾,学生通过争论后,明白把31看成30是估小了,所以结果也比准确值小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懂得了估算和精确计算之间是有误差的,在运用估算结果来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必须考虑现实情况。]

比较:31×4○120(让学生明白估算的另一个用途)

第三站:天坛公园

每张门票8元,陆老师所在的旅游团共有39人,320元钱够买门票吗?

为什么同样是估算,刚才不能上船,而现在买门票却又够了呢?

学生通过辨析比较发现,刚才是估小了,而现在是估大了,所以够了。

比较:39×8○320

第四站:购买北京特产

每种特产,老师准备都买8份,请你们帮助我算一算,大约要花多少元钱?

反馈:(58+11+33)×82.58×8+11×8+33×8

≈(60+10+30)×8≈60×8+10×8+30×8

=800(元)=800(元)

比较两种方法,哪种简单?想一想,老师大约带多少钱就够了?(让学生明白估算还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

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估算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估算题材,重视进行估算示范,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关注估算在培养学生逻辑思辨、辩证看待问题能力上的作用。

1.大胆改变教材内容,使学生产生估算的需要,体验估算的现实性。

乘法的估算,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在这节课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习的新内容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并通过现实问题,让学生明白估算的必要性。与此同时,课中所设计的一系列练习,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碰到的现实问题,并具备用估算解决的现实需要,因而整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生活味。

2.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的思辨性。

成功的数学课,既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能将简单的问题深化。“乘法估算”一课,教师们都会想到要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必要性”,设计的学习素材要富含现实气息,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够的。如果深入研究教材我们就可以发现,在现实运用估算的过程中,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根据估的结果就可以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因为估的结果有时估大有时估小,单凭估出来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准确地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还需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考量。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了这些情况,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估大”、“估小”的情况及如何运用这样的结果解决问题,同时穿插比大小的训练,从而将现实性、思辨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下载基于数学思维建构的“一主双径”型微课教学设计及有效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数学思维建构的“一主双径”型微课教学设计及有效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整理2篇)

    篇一:数学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名称: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知识点名称:数线段的个数学科类型: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类型:新课讲授教学活动类型:讲授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

    浅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郭建林 【论文摘要】 “制作微课是技术,设计微课却是艺术”。微课虽“微”但五脏俱全, 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要在短时间内将一个问题讲清楚,让观看......

    二年级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模版]

    系列微课--认识图形 数角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2--6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角的概念的体会。 2、借助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图形认识的......

    数学教学设计三种课型模式

    课型:新授课 一年级课题:《加法》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入设计范文合集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入设计 新课的导入好比一出戏的序幕,一篇新闻的导语,一部乐章的前奏,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开头,能让学生产生渴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它......

    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借助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理论和实践作为教学的基础,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教学的核心和根......

    关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探讨

    关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探讨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指出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一是要注意微课在重点、难点中的应用,二是要关注微课在课前预习......

    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