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难忘在部队当兵的快乐生活
难忘在部队当兵的快乐生活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首军歌,以其刚强有力的节奏和旋律,唱出了我们部队战士的坚强意志和保卫祖国的共同心声。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都会心潮澎湃,在部队生活的快乐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1964年9月,我和入伍的新兵战友们来到了新兵连集训,当年正赶上中央军委号召全国部队掀起大练兵活动,所以我们新兵也积极投入大练兵热潮中,每天都要军训,如齐步走、正步走、练射击、投掷手榴弹等,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后回到宿舍,战友们都休息了,但我们仍然打扫卫生,整理内务,虽然很累,但心里很快乐。
新兵连生活结束后,我们被分到了全团各连队。一天,连队陈指导员找我谈心,他问我当兵前有什么特长。我说,我原来搞过文艺宣传,会打快板,会唱山歌,会说唱道情,会表演相声,会朗诵诗歌等。陈指导员笑着说,团部准备从各连队战士中挑选一些新战士参加战士业余演出队,宣传指战员在大练兵热潮中和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让我做好思想准备,到团部后认真学习,刻苦练功,为我们连队争光。
1965年8月中旬,我穿着新军装,肩背军被,手提脸盆和牙刷、水杯、毛巾等物品前往团部报到。两天后的上午,团部宣传科的负责人周科长召集我们到会议室开会,会上他代表团部传达团首长关于组建战士业余演出队的目的和任务,并对团部学习、深入连队体验生活收集素材、集体创作文艺节目等工作都作了具体安排。我们在团部集中组织学习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了《解放军报》《前线报》,学习了军人军纪条令等。在学习中,我们还坚持写日记,将报纸上好的文章摘录下来以便日后创作时加以参考。
9月上旬起,我们12名演出队的战士在团部宣传干事的带领下分别到全团比较突出的先进连队去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到了先进连队后,我们同指战员们同吃同住,了解指战员们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的事迹,参观连队学雷锋宣传栏,还向连队战士家属了解素材,将指战员的典型事迹记录下来,收集整理,然后再来创作各种文艺节目。经过一个多月的创作和彩排,我们演出队共创作了50多个节目,有合唱、独唱、快板、道情、诗朗诵、三句半,先后到全团各连队演出20余次,每场演出都受到了连队指战员们的好评。我和3名战友合作创作的以真人真事改编的节目《炊事兵张老三》演出后,不仅受到全团各连队指战员们的好评,而且受到了地方民政部门的好评,还赢得了部队家属们的夸奖。一年多的团部战士业余演出队生涯,不仅使我学到不少文艺表演技能,而且提高了我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1967年年初,我们老兵即将退伍了,连队安徽老兵王大哥建议我们再为连队站最后一班岗,我们请示后,连队领导同意安排。第二天,连队安排我们8名战士轮班站岗,我的站岗时间是晚上7时至8时。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我思想高度集中,手中?o握钢枪,眼睛注视着通往营房的道路。大约在7时50分,营房前200米左右来了几个人,我看见后立即给当晚当班的班长打电话。刘班长接到电话后迅速跑过来,我们俩同时大声向来人喊话:“前面是什么人?”走路的5名同志回话道:“我们是对面村庄的,今天上午你们连队炊事班班长到我们村买鸡鸭,说要为明天退伍的老兵加餐,村干部研究决定今晚过来,一是为老兵送行,二是感谢老兵们每年帮我们村民插秧、割稻。”此时我也到了换岗时间,便同他们一起回连队营房。在连队办公室里,他们代表村里老乡向连队领导赠送了熟鸡蛋、熟花生和红薯干,我们退伍老兵每人都分到了一包。
第二篇:下部队当兵锻炼心得
下部队当兵锻炼心得 二十天短暂,部队生活却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
我所去的是一个还在用60式装备,除了汽车则完全观察不到机械化的内陆部队。绝然说不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是当人真的浸泡在这种实实在在的氛围之中,会突然的不知为何起来。从两个角度观察部队,会发现两个十分微妙的结果。为寻找这种迷茫的气氛到底是什么,我采访了二十六名战士,其中包裹义务兵、士官,军龄跨度从一年到十年。令人十分惊讶的是他们都统一认为所在部队没有激情,或是换个词说没有动力。其中共计八名义务兵,但当问及以后是否会转士官,却无一人自愿。且入伍原因以家人意愿为主者十八名,自身意愿的五名,因为退伍后可分配工作的两名,原因不详者一名。年龄与学历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二十六人之中最小的十六岁,今年第二年,也就是说入伍时才十五岁,最大年龄则不明,只能大略估计三十三岁。学历则从初中一年级到大二,其中以高中学历为主,占十四名,初中学历五名,大专六人,大学在读一人。籍贯则主要分布在内陆偏西偏北地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人入伍动机是不明确的,入伍前没有确定的方向与目标,或是只想锻炼一下自己,但却不知道如何锻炼,甚至只是将部队当成了一个暂时安身立命的港湾。所以他们绝大部分都处于一种“跟随”的状态,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很茫然的听从,然后不出乱子则皆大欢喜了。但是从连队主官、营主官的角度看又是另一番情景。我所去的高炮营,军队等级制度并不明显,上下级之间没有十分严格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尤其在士官与连排长之间颇为突出。脱开排长自身素质不说,但很明显的在高炮营排长的命令对一个义务兵来说没有一个班长的起作用。在公开场合士官与连排长玩笑嬉戏也并不少见,而领导关系则很大一部分建立在了以自身能力为基础的私人感情上。通过与营主官的交流,这种现象与部队自身养成有关,也同现在日益深化的自由平等观念是有联系的,同样也是部队带兵理念变化的一种衍生结果。
对于连队主官来说,安全稳定是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核心,这种自上而下的任务关系十分复杂,如高炮营教导员所说:“一个连队连自身都不安全,那如何期待它有战斗力”。无法说它有任何错误,且如果换位思考的话,如果一个连队问题连连,那管理混乱这个帽子必是脱不了的,从而成绩荣誉则一笔勾销了。这又不得不思考一下部队的立功授奖制度,一错皆错,一好百好,这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到底在这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而连队的这种“任务”在战士看来又是另一种解读,因为安全问题训练减弱、整日任务在一个小圈子中循环,训练强度大大减弱了但他们却并不高兴。在我所采访过的二十六人中有一个曾经参加过兰州军区的猎人集训队,是09年为与俄罗斯联合军演所作的准备,当问及现在的生活与集训生活他更愿意过哪种,结果却是后者。二十六人中有十六人对现在生活感到失落,十八人更愿意过电视电影中一般的军旅生活,六人发觉自己的生活同家族前辈所述的军队有很大不同(其中有父母或其他亲属当过兵的共计八人)。这些数字具体能代表什么我并不清楚,但可以看出现在军队方向感的失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知为何当兵,不知当兵为何,从义务兵到在职军官无不如此。
也许这正是能解释高炮营教导员所说的“批评不脸红,表扬不兴奋”现象的一个原因。对于一个在职军官来说,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已存在且立马能拿出手的多少能力,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在其中,且乐在其中,真正能享受军旅生活,在其中找到不断向上的动力。
对于客观条件,无法改变,我们则必须面对,面对不是放弃,而是承担。
在部队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必须拥有亮点,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突出点,我想这是必须仔细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在积极向上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找到生活的基点,以这个基点为核心就拥有了努力下去的动力。当兵为何,为何当兵,既然选择了军队,怎么算都不可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军队就是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片力量,来到了这里,我想心态是很重要的,没有奉献精神则必然无法适应,生活在这里并乐在这里,为自己加油,只求为这个集体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即可。
第三篇:我在部队的生活
我在部队的生活
新兵连训练很累,每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没有自由时间,特别厌倦的是刚开始进新兵连的那几天,天天对着被子,不停的捏啊捏,一天24个小时想的都是捏被子,好叠出“豆腐”效果来,什么叫无聊?这才是!班长说:“这才能培养人的定力、毅力、忍耐力....”。新兵连不光训练累,吃也吃不好,每天早上每人只有那可怜的一个干巴巴的馒头,我很不喜欢吃,而且经常水都没有。对了,偶尔会有一个鸡蛋....中午和晚上经常是白菜炖豆腐,豆腐炖白菜,没有多少盐,更没多少油。当然偶尔也是有肉吃的,但是我因为一次帮厨,才看到了制作过程——有半个猪摆在案板上,没洗,上面很脏,然后用大刀向上面胡乱的砍去,再一起放到锅里煮,煮出来的颜色都是黑的,再放上一些白菜,好了,吃吧,大块大块的吃,蛮有味道的,比白菜炖豆腐好吃多了.....晚上饿了,就在小卖部里买些面包还有什么其它叫不出名字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太贵了,而且经常断货,而且吃的时候非常害怕,因为怕被班长发现,所以经常躲在被窝里,把比较脆的东西含在嘴里,让其自动地化进肚子里....。就这样我们战战兢兢的过了一个多月,在部队里的第一个新年到了,不知过了几天较为轻松的日子,又一切步入正轨了.....继续着更加残酷的军事训练.......手脚都磨起疱了、胳膊上爬出血了、这里肿了、那里紫了,反正全身上下没有多少好地方了,腰酸背痛,腿抽筋,四肢无力,两眼发花,头发晕.....尽管北方很冷,刚洗过的衣服拿出去晒,马上就冻住了,可我们每天都汗流浃背,几个星期不洗澡,身上都发臭了、发霉了......当时每天最想的也是最舒服的一件事就是晚上能安稳的睡上一觉,那时候倒床上就着,睡得特别的香,现在都没有睡过那样的觉了....很快,新兵连在非常紧张非常充实中结束了...我们又面临着下连队,这样就意味着一起生活了100多天的新兵连战友就要分别了,很多都是一辈子也再也见不着了......命令下来了,接兵的车子来了,未来的连长来了,一个一个战友的名字被叫到,一个一个的离开......分别.....伤感.....军中的男儿也有泪...不为别的,只为那亲如兄弟的战友情,只为那一次你给我的一口面包,只为那一次你帮我打的饭,只为那一次我的手受了伤,你为我洗的一次衣服,只为那一次我感冒后,深夜里你为我盖的一次被子,只为那一次训练中我动作没做好时你投过来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只为那许许多多的点点滴滴........热血男儿流出了热泪,再见了,战友,再见了,战友,保重.....05年的3月21日,我们下到了连队,又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一切又变得陌生起来......因为我们是所谓的“新兵蛋子”,所以很多方面都要从头学。熬过了新兵连,以为有好日子过了,可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我们和老兵们年龄相仿,但正因为有“新”和“老”的区别,所以在训练、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冲锋在最前。为了迎接第一季度考核和为执勤上哨打基础,我们必须加紧训练,不断使身体素质达到自己的极限。因为我们不仅要和战友比,更要和自己比。所以一个字“累”啊,体力上累,精神上更累.....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性训练和生活,“累”的感觉渐渐开始麻木起来,我们开始逐渐掌握了我们连队的执勤基本技能。
忘不了那第一次手握钢枪执勤站岗的感觉,担心、害怕、迷惘....但更多的是兴奋,自豪.....一路走来,这么多个难熬的日日夜夜,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发挥作用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我们武警却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由于我们执勤的特殊性质,更是有这样的要求“执勤一分钟,安全60秒”。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所以感觉无限的光荣和自豪!
忘不了在夜里12点、或夜里2点时起来上哨时,离开那温暖的被窝,还在美梦中时被匆忙叫起来,再走上冰冻的路面,迎着片片雪花和刺骨的寒风,但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依然昂首挺胸,不辱使命地继续向前进....当然最温馨的还是下哨时炊事班战友为我们做的那香喷喷的蛋炒饭,还有那一碗碗热汤。顿时什么寒意都会烟消云散,股股暖流涌进心头.........忘不了练习摔擒时全身都散了架子的痛苦状,忘不了跑五公里时上气不接下气快要吐血的坚持,忘不了站军姿时全身的僵硬,忘不了站岗时那样的寂寞难耐,忘不了很多的痛苦与不懈的坚持.....更忘不了和战友们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忘不了和战友们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再深情的呼唤一声,亲爱的战友们:“你们都还好吗?”
两年的部队生活结束了....本想考上军校继续留在部队,在军营里奉献自己的人生,可事与愿违。招的人太少,整个河北省在部队里只招收30几个,而自己的实力又不够...好想再看看那熟悉的脸庞、熟悉的哨岗、熟悉的营房;再摸一摸那杆钢枪;再听听那整齐的番号、那高亢激昂的军歌、更有那非常熟悉的起床号;再喝一口炊事班夏天煮的绿豆汤、冬天的姜汤;再吃一次自己亲手擀的皮、亲手包的饺子.....而现在只有再想想了...11月25日退伍回家,前途一片迷惘,我的人生价值在哪能实现呢?.......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生命中有当兵的历史,我不后悔......人也许就是这样吧!复杂、矛盾、甚至说不可理解.......在部队的时候,感觉有很多的厌倦,但现在离开了部队,却又十分的怀念,还想再一次重温那样的生活......当然有的地方,我说的未免有失偏颇,也有夸张的地方,个人感受,仅供分享!
第四篇:部队系统演讲稿:当兵不是为了面子
面子?!面子能吃能喝,能打能战嘛?!戈睿的一句话,让一支堕入低谷的光荣连队翻然觉悟,更让我这样一位国防生,共和国的准军人堕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大学生,天之骄子;国防生,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校园里的迷彩绿让我们倍感自豪,校园里的军号响让我们精神振奋,神圣的光环在我们头顶闪耀,革命的良好传统在我们身上熠熠生辉,国防生的自豪,军人的自豪在我们心中荡漾。同时,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红色传统深进人心,家里人也是倍感欣慰,很有面子。然而,难道当国防生,当一位共和国的军人,就是仅仅是为了面子吗?幼时,就曾学到粉饰过失的猫的故事。诚然,不能否认,当兵是一件足以光宗耀祖的事,但我们决不能由于光荣的传统来粉饰自己在练习和军政学习中的不足,决不能躺在先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无数荣誉中洋洋得意而不思进取!正如影片中所演,有86年辉煌历史的战功卓勋的红一连在面对一个变态规的现代化作战的对手时,手足无措,败得一塌胡涂,被现代的作战理念愚弄,颜面尽失。然而,即便是这样,红一连依然在诉说其光荣的历史,摆设熠熠放光的勋章,沉醉在昔日的峥嵘岁月中......此时,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仍不能认清自我,不能审时度势,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想改变给予他们无数荣誉的战术体系,只由于他们是辉煌了86年的红一连,也就是红一连的面子不能丢!然而,一支连错误都不敢面对,只想靠曾的荣誉粉饰过失的连队如何能够维护自己的尊严呢?红一连这样一支优秀的连队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呢?是普通生艳羡的眼光让你不思进取吗?是战友的忘我帮扶让你有所懈怠吗?是领导和蔼包容让你迷失自我吗?军政素质欠火候却不想承认,视而不见,得过且过。与普通生说自己不错;与女同学说自己威武;与战友相比,自己不是很差。是的,为了面子,你一再纵容自己,难道你也需要一场演习乃至一场战争来让自己警省吗?也许到时候,真不知道自己还有无这个悔过的机会。所以,面子决不能成为自己的虚荣心,面子决不能成为自己粉饰过失的理由,面子是男人的尊严,要靠能力来争取,要靠自我检讨勇于担当来实现。很兴奋,这支优秀的队伍终究淡漠了自己曾的荣誉,勇于认清自我,与时俱进,终究再一次成绩了红一连昔日和未来的辉煌。我相信,我们也能够做到,俯卧撑不行,睡前做几个没人笑你傻;引体向上做的少,没事多在门框掉掉,没人笑你痴,长跑差点,有时间背上沙袋操场上练练,即便众目睽睽,也没人笑你狂......渐渐的,真实的尊严和面子就会在点滴的坚持不懈的付出后悄然出现,蓦然回首,荣光愈炫。吾日三省吾身,勇于剖析自己,对自己越狠,越不给自己留面子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国际,对人民负责。
第五篇:下部队当兵锻炼心得
下部队当兵锻炼心得
二十天短暂,部队生活却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
我所去的是一个还在用60式装备,除了汽车则完全观察不到机械化的内陆部队。绝然说不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是当人真的浸泡在这种实实在在的氛围之中,会突然的不知为何起来。从两个角度观察部队,会发现两个十分微妙的结果。为寻找这种迷茫的气氛到底是什么,我采访了二十六名战士,其中包裹义务兵、士官,军龄跨度从一年到十年。令人十分惊讶的是他们都统一认为所在部队没有激情,或是换个词说没有动力。其中共计八名义务兵,但当问及以后是否会转士官,却无一人自愿。且入伍原因以家人意愿为主者十八名,自身意愿的五名,因为退伍后可分配工作的两名,原因不详者一名。年龄与学历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二十六人之中最小的十六岁,今年第二年,也就是说入伍时才十五岁,最大年龄则不明,只能大略估计三十三岁。学历则从初中一年级到大二,其中以高中学历为主,占十四名,初中学历五名,大专六人,大学在读一人。籍贯则主要分布在内陆偏西偏北地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人入伍动机是不明确的,入伍前没有确定的方向与目标,或是只想锻炼一下自己,但却不知道如何锻炼,甚至只是将部队当成了一个暂时安身立命的港湾。所以他们绝大部分都处于一种“跟随”的状态,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很茫然的听从,然后不出乱子则皆大欢喜了。但是从连队主官、营主官的角度看又是另一番情景。我所去的高
炮营,军队等级制度并不明显,上下级之间没有十分严格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尤其在士官与连排长之间颇为突出。脱开排长自身素质不说,但很明显的在高炮营排长的命令对一个义务兵来说没有一个班长的起作用。在公开场合士官与连排长玩笑嬉戏也并不少见,而领导关系则很大一部分建立在了以自身能力为基础的私人感情上。通过与营主官的交流,这种现象与部队自身养成有关,也同现在日益深化的自由平等观念是有联系的,同样也是部队带兵理念变化的一种衍生结果。
对于连队主官来说,安全稳定是很大一部分的工作核心,这种自上而下的任务关系十分复杂,如高炮营教导员所说:“一个连队连自身都不安全,那如何期待它有战斗力”。无法说它有任何错误,且如果换位思考的话,如果一个连队问题连连,那管理混乱这个帽子必是脱不了的,从而成绩荣誉则一笔勾销了。这又不得不思考一下部队的立功授奖制度,一错皆错,一好百好,这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到底在这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而连队的这种“任务”在战士看来又是另一种解读,因为安全问题训练减弱、整日任务在一个小圈子中循环,训练强度大大减弱了但他们却并不高兴。在我所采访过的二十六人中有一个曾经参加过兰州军区的猎人集训队,是09年为与俄罗斯联合军演所作的准备,当问及现在的生活与集训生活他更愿意过哪种,结果却是后者。二十六人中有十六人对现在生活感到失落,十八人更愿意过电视电影中一般的军旅生活,六人发觉自己的生活同家族前
辈所述的军队有很大不同(其中有父母或其他亲属当过兵的共计八人)。这些数字具体能代表什么我并不清楚,但可以看出现在军队方向感的失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知为何当兵,不知当兵为何,从义务兵到在职军官无不如此。
也许这正是能解释高炮营教导员所说的“批评不脸红,表扬不兴奋”现象的一个原因。对于一个在职军官来说,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已存在且立马能拿出手的多少能力,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在其中,且乐在其中,真正能享受军旅生活,在其中找到不断向上的动力。
对于客观条件,无法改变,我们则必须面对,面对不是放弃,而是承担。
在部队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必须拥有亮点,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突出点,我想这是必须仔细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在积极向上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找到生活的基点,以这个基点为核心就拥有了努力下去的动力。当兵为何,为何当兵,既然选择了军队,怎么算都不可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军队就是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片力量,来到了这里,我想心态是很重要的,没有奉献精神则必然无法适应,生活在这里并乐在这里,为自己加油,只求为这个集体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