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鹿原》的文化寻根
《白鹿原》的“寻根”之旅 11级汉教2班
龚长城
20110511275
一、关于“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汉语的寻根是蕴含着张力和活力的隐喻性概念,这一取喻于生命源头意象的词,不仅“把人的文化归属心理表达成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生物法则”以强化文化认同,而在现代危机面前,“追宗认祖”直接指向生命孕育的本源:大自然、动植物、土地和母亲。也只有回到此根本上来,人才是人。寻根作家的超越前贤之处,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主要也就是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 认同。
二、《白鹿原》的叙事背景
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可以说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三、《白鹿原》的“寻根”之旅
(一)、黑娃的回乡“祭祖”
祠堂曾是黑娃和小娥受辱的地方,他也曾亲自带人砸祠堂。黑娃带着玉凤,回乡寻根祭祖,已是他的身心均已皈依儒家规范之后了,所以在祠堂和母亲的墓前都是十足的虔诚,对他而言,祠堂和母亲都是他斩不断的“根”,是真正的精神归宿。对于黑娃不仅是肉身的回归祭拜,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脱胎换骨、学为好人和梦归原上当一个私塾先生。连住址都象征性地选择在“学仁巷”,这可以看做是白鹿原的精神的回归。
白孝文在祠堂里不过是虚与委蛇的过场,只有在母亲的坟前动了真情,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怀旧情绪。因此对他而言,“谁走不这原谁一辈子都没出息”。他坚定地脱离“母亲”,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白狼”。他杀死黑娃和鹿兆鹏即“白狼”对“白鹿”的胜利,这反而艺术的赋予似乎丧失已久的白鹿神话无限魅力与期待,与现代社会“无根”状态下人的异化扭曲与残缺形成鲜明对照,发挥着审美修复与文学治疗功能。
《白鹿原》里两位“浪子”回乡祭祖的仪式中,有着寻根的象征意味。孝文和黑娃举行完祠堂拜祖仪式离开白鹿村后,白嘉轩不无得意的说:“只要是人,迟早都要跪倒在祠堂里头”。虽然是在那个变幻莫测、动荡不安的时代,白嘉轩仍然对传统文儒家文化很有信心,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和宗法制度的祠堂仍然是他们的精神归宿,仍然是他们的“根”之所在。
(二)、“学为好人”
在书中,我们多次看到“学为好人”这一句话的出现。这是儒家思想重视道德的价值观的简易表达。在质朴的农村生活中,我们看到儒家文化已经简化成了一种做人的道理,日常的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本来就是儒家思想的立足之处,道德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好人”,这个通俗常见的词语,在这里意味着按照宗法文化和儒家伦理要求自己。“学”为好人,也说明了这种合乎伦理道德要求的“人”,不是自然意义的“人”,而是经过后天社会文化伦理规范约束而形成的“人”。从白嘉轩和黑娃两人“学为好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根”的追寻。
《白鹿原》中,白嘉轩以“学为好人”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以“仁义”作为自己处世的标准。孔子说“仁”,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义”,“义”人之正路也”。合起来就是孔孟的“仁义”,“仁”是人的道德根本,“义”就是“宜”,是实行“仁”的合适的方式和途径。体现在白嘉轩的身上就是用理性克制欲望,自律自强,严格按照儒家的伦理道德对人处事。
白嘉轩也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好人”,虽然他从小接受的是白家的纲纪教育。年轻气盛的时候,他曾经为了李寡妇的田地和鹿子霖厮打乃至准备到县衙告官;为了获得白鹿精灵的护佑,他暗施计谋换来了鹿家的风水宝地。但是,在朱先生的言传身教影响下,他逐渐成长起来,自觉地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担负起宗族家庭的责任,知行合一,成为白鹿原上“最后一位族长”。他曾经以哲人的口吻感叹说“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这正是儒家讲究的“君子慎独”。无论人前人后,他都按照儒家伦理严格要求自己,言行如一,表里一致,这是他的腰杆笔直的真正原因。白嘉轩从一个年轻气盛的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优秀族长的过程,正是传统文化对生活在其中的人后天进行改造的过程。可以说白嘉轩在“学为好人”的过程中寻到了自己的“根”。
黑娃的一生跌宕起伏、变化莫测,极具传奇色彩。在人生进程中,田小娥曾以性欲的满足给了他短暂的安宁,但是他的心灵始终是躁动的。他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想要得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想要得到认可和肯定。他成为原上农协革命的积极分子,他做了土匪头目,又做了保安营长,地位、权势、财富、女人等等予取予求,各种欲望都可以轻易得到满足,却始终不能真正得到心灵上的满足。真正使得他得到心灵平静的是传统的儒家思,当他跪在朱先生面前,哭着说要“学为好人”的时候,他才真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社会位置,他才告别了“飘萍感”,寻到了自己的“根”。
黑娃的人生经历是一个典型的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化的过程,也即一个“学为好人”的过程。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关系之中,而道德规范则是维持社会关系的纽带。从跟随欲望指引前进的自然人一步步成为遵循道德规范的社会人,这就是黑娃“学为好人”的经历。他皈依儒家思想之后,对于自己的种种过往,深感愧疚,开始时时刻刻以儒家伦理道德要求自己,成为了朱先生最得意的学生。
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是在今天,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进步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完全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尤其在重做事轻做人的现代社会,“学为好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建构个体理想人格,对于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鹿原》寻找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第二篇:寻根乡村文化
寻根乡村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民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求新的生活,有的甚至“扎根”城市,从乡民变成了市民,将他乡变成了故乡,有了新的“根基”。而更多的乡民还没能在城市扎根,而回到乡村,却发现乡村已不再是原来的乡村,没有了邻里之间的亲密接触,没有了传统习俗,没有了节日喜庆,乡民之间多了几分淡漠,少了许多融洽。乡民的内心世界缺少了归属感与安全感,不仅在城市他们没有扎“新根”,回到乡村却面临“失根”。这是他们所处的现状。
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让乡民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去城市追求新的生活,他们只专注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将经济利益视作唯一的追求,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其次,虽然乡村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乡村文化的保护却没有同步,乡村传统的文化却在逐渐消亡,而这些传统文化正是乡民的精神家园,乡民失根的危机在所难免。再加上传统的乡村生活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乡民离自己的精神家园越来越远。最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加剧了传统的特色的乡村文化的消亡与崩溃。
为了避免乡民的“双重失根”,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乡村文化面临的消亡困境。繁荣乡村文化,让乡民有“根”可依,有“家”可归。
一、党和政府要重视乡村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乡村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乡村人民的根。经济发展了,文化建设也要同步发展。没有文化的同步发展,即使经济生活改善了,那乡民的幸福感也不会增强,因为没有了集体认同感和归宿感,精神世界将趋于贫乏。这样反而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社会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注重乡村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教育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根本途径,只有教育,才能让乡村人民不“失根”。乡村教育过程中,可以“就地取材”,将乡村文化的特色融入进去,从而形成乡民的强大共识,也让乡村文化的根基永远牢固。这样,即使远在异乡,乡村文化都会有强大的凝聚力,乡民的精神世界也会越丰富。这也会促使乡民更好的投入生产生活,对乡村的发展很有益处。
三、繁荣乡村文化。由于乡村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乡村文化。以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为动力,大力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发展了经济又繁荣了文化,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培育乡村文化骨干,带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同时要带动村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乡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四、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乡村文化建设起步阶段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进而逐渐形成一定规模,形成经济促进文化繁荣,文化繁荣反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归根到底,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要靠人,而人的发展重在教育。教育才是乡村文化不致衰落的根本途径。没有教育,文化保护的观念就会落后,文化保护的人才队伍就会缺失,乡村文化的长久繁荣就难以保证,而“失根”危机也就难以解除。因此,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将文化教育融入常规教育,乡村文化未来的必经之路。
第三篇:白鹿原的文化蕴含
白鹿原的文化蕴涵
** 指导教师*** 院校******
摘 要:《白鹿原》从文化角度塑造了一群人物,写出了一段人的历史。它通过白鹿村族长白嘉轩与关中大儒朱先生这两个人物赞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但与此同时,作者陈忠实也看到了新时代下旧文化的生存困境。他如实的描写了新文化对于旧文化的瓦解与改造,客观的为读者再现了从清末到建国这近半个世纪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并用文化从思想精神层面将这段历史演绎的更加真实、深刻、意蕴丰厚。
关键词:文化、儒文化、家族文化、信仰文化、新文化、代替
White deer villiage of cultural implication
学生:*** 指导教师:*****
******
Abstract: “White deer villiage”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created a group of characters, write a long history.It is through the white hart village chiefs with BaiJiaXuan guanzhong intellectuals like Mr.Chu these two figures prais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the Confucian culture.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Chen zhongshi also saw the new age old culture under the existence dilemma.He described the new facts about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old culture, objective and reform of qing dynasty for readers to reproduced the founding from the nearly half a centu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ideological spiritual culture of this period of history deductive more real, profoundly, implication rich.Key words: Culture, Confucianism culture, family culture, beliefs, cultures, new culture, instead
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九十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高峰的出现便是由于陈忠实的长篇《白鹿原》的问世。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便吸引了众多评论家关注的目光,大家各执己见,品评不一。不过大多数的评论者都给出了肯定与赞美的言辞,有的甚至称《白鹿原》“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1】。读《白鹿原》,我的感受可以用岑参的一句诗来概括: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这种感觉来自于书中那厚重沉郁而又古拙朴实的文化意蕴。是的,《白鹿原》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它所截取的社会历史背景于我们也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若就仅聚拢生活的手段,概括生活的基本方式而言,《白鹿原》也并无多少标新立异之处。”【 2】然而,虽然只是普通的方式,但是陈忠实用这种方式概括与翻新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民族文化底蕴,这就使这部小说具有了其他作品无法企及的史诗韵味。
《白鹿原》的扉页上是巴尔扎克的—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部小说记录了自清末民初至解放前夕中国西北的一个小村庄的历史,可以视为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小说以白鹿原为舞台,以白、鹿两大家族三代人的人生历程为主线,用大开大阖、大起大落的艺术笔法描述了近半个世纪关中农民的命运史,广泛而深刻地勾画出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长卷。陈忠实没有像其他的作家那样过多的专注于故事的叙述与结构的安排,而是在选择了从政治斗争与民族生存的视角来关照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运动的同时,选择了从文化视角——独到而深刻的挖掘观众农民的文化心理积淀,以阐述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他说“在缓慢的历史演进中, 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封建道德衍化成为乡约族规家法民俗、渗透到每一个乡村、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家族、渗透进一代又一代平民的血液, 形成这一方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3 ]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结构”使得 “所有悲剧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这个民族从兴衰走向复兴复壮过程中的必然。”[4]这种从文化出发、以文化为基石的对民族历史的探索与发掘正是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
《白鹿原》对中国文化的反映是全面而丰富的,它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放在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去反映和表现, 并加以深刻而细致的剖析,这与“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截然不同的。它对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家族文化与信仰文化都进行了细致的展示与描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与此同时,《白鹿原》也客观的展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危机与困境,真实的描述了新文化对于旧文化的解构与重塑,将一个民族的历史通过各种文化的冲突争斗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探讨。
一、儒家文化
金春峰先生说,“《白鹿原》精心塑造的两个高大形象——白嘉轩和朱先生,可以说不是社会典型,而是文化典型;不是社会人物,而是文化人物。” [5]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陈忠实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仍然是紧紧围绕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只是他对典型性格的刻画有着独特的追求,他更侧重于刻画的是典型人物的文化人格。《白鹿原》中白嘉轩与朱先生二人的人格无疑代表着传统文化人格,这二人身上闪现的无疑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仁义”是儒文化的核心,也是《白鹿原》中儒文化表现的重点。县令亲置在祠堂院里的石碑上的“仁义白鹿村” 即昭示着白鹿原上的精神核心就是“仁义”。白嘉轩请来的关中大儒徐先生在隆重的学堂开馆典礼上只说了一句话作为答辞,“我到白鹿村来只想教好俩字就尽职尽心了,就是院子里石碑上刻的„仁义白鹿村‟里的„仁义‟俩字”。【6】而朱先生制定的《乡约》也是为了使村民们更好的按照儒家道德规范做事,心怀“仁义”,和气做人。
在这个“仁义”之原上,将“仁义”二字奉行的最好的当属村长白嘉轩了。白家几代单传,到了白嘉轩,在经历过六房短命妻子之后,终于,第七房仙草为他诞下了两儿一女,特别是小女儿白灵尤其招人疼爱,为了女儿能平安的长大,白嘉轩为女儿认了个“干大”,这个在白嘉轩看来能庇佑女儿成长的,不是村里有钱有权,或德高望重的人,而恰恰是他们家的长工——鹿三。白嘉轩不仅让女儿认鹿三为“干大”,自己更将鹿三视为兄弟,“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吃稠的你吃稠的,我吃稀的你也吃稀的;万一有一天断顿了揭不开锅了,咋弟兄们出门要饭搭个伙结个伴儿——”[《白鹿原》p263]。在鹿三经历过小娥的鬼魂附体而精神衰退,日渐老去的时候,白嘉轩不仅没有丝毫嫌弃,更是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三伯能做啥活想做啥活儿由他做一点,他不想做啥活儿哪怕啥活儿都不做,你们谁也不许指拨他,更不许弹嫌他,拿斜眼瞅他粗嗓子吼他都不准许!”[《白鹿原》p 402]他以自己的道德准则严厉的教育着下一代,正因如此,“仁义”的儒家文化才能在白鹿原上代代相传。
如果说白嘉轩对长工鹿三的照顾只是小仁小义,那么他对伤害过自己,甚至一直与自己为敌的人的态度与行为应该称得上是大仁大义了。黑娃与白孝文、白孝武年纪相仿,在孝文孝武进学堂读书的时候,白嘉轩主动担负了黑娃的学费,并准备好了纸墨笔研送他进学堂。而黑娃不仅不感激白嘉轩,反而一直觉得他的“腰杆儿挺得太硬太直”[《白鹿原》p236]。后来,黑娃当了土匪,不仅抢劫了白家,更在白嘉轩的腰间狠狠地捅了一棍,使白嘉轩“挺直如椽的腰杆儿佝偻下去,从尾骨那儿折成一个九十度的弯角”,“和人说话的时候就仰起脸来,活像一只狗的形体”。[《白鹿原》p 241]即便如此,白嘉轩并没有记恨黑娃,反而不顾众人的反对在黑娃被捕后为他四处奔走求情,这使得一向很少称赞人的朱先生也“以少有的激情赞扬他”:“但是你有这心肠这肚量这德行,你跟白鹿原一样宽广深厚永存不死!”[《白鹿原》p 421]也正是这种“以德报怨”的仁义行为感动了黑娃,使黑娃最终跪拜在了祠堂里。
对于一直与自己作对,甚至毁了自己精心培育的接班人——白孝文,辱没了白家,给自己带来致命的精神打击的鹿子霖,白嘉轩也宅心仁厚的宽恕了他,并本着一颗“仁义”的心帮助了他。在鹿子霖因为党派纷争的政治原因被关押进县监狱之后,这无疑是白嘉轩可以光明正大的笑傲鹿子霖身败名裂的最佳时机。然而,白嘉轩对于这个一直与自己作对,险些毁了自己家族的人,不仅没有幸灾乐祸、冷嘲热讽,反而尽心尽力地营救他。他要在白鹿村乃至白鹿原上树立一种精神,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真正的人是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待人律己的。这种所谓的“真正的人”正是传统儒家文化熏陶浸染的“仁义”之人。
如果说白嘉轩是白鹿原上“仁义”的实践者,是儒文化的躬行者。那么白鹿原上的另一位称之为“大儒”的朱先生,则是“仁义”的化身,是儒文化的精神领袖。他一生坚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准则,坚决奉行“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强人格操守,以“民为贵”的民本思想为其思想核心。朱先生几十年坚守着晨诵的习惯,即使皇帝来了,也不能更改,所以早上到访的张总督的手下只能“等着!”,因为“先生在晨诵”。这里面有着读书人的自尊与坚守。朱先生确乎继承着中国士大夫中独善其身,淡泊退藏的一脉,以致朝廷每每下文供职,却终究无果。他始终与政治严格保持距离,绝仕进,弃功名,优游山水,著书立说,编撰县志。以一个平民贤儒的身份安稳的过着一箪食一瓢饮式的清淡生活。而一但事关民生疾苦,他又肯挺身而出,只身赴敌营说服方巡抚,免除百姓战患之苦;为禁绝烟土,毫不顾忌亲友之情,毅然决然;赈济灾民,不仅严守赈灾款项的用途,杜绝私自克扣,并与灾民同食共饮;听闻日寇来犯,投笔从戎,誓死保家卫国,护卫人民……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他制定《乡约》作为白鹿村人的精神准则,纯洁乡风,礼教乡民;他在一小块宣纸上写下稀稀朗朗几行娃娃体毛笔字教会了白嘉轩“仁义”做人,漂亮的平息了李寡妇卖地事件,并使渍水县令大为感动,亲批“仁义白鹿村”,“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白鹿原》p 49]。他的逝世被称为“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并且“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白鹿原》p537]大家在朱先生死后一遍一遍咀嚼他的生平事迹,发现“这个人的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奇事逸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害人利己的事来”[《白鹿原》p 538]。儒家的民本思想在朱先生的身上表现到了极致,所以,他不像是一个平凡的人了,他是一个神人,儒文化渗透进他的身体,铸就了他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使他成为了一个文化化的人。
作品中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他的身上闪现的也是儒文化的光辉,他就是鹿三。作为白家的长工,鹿三尽职尽忠的工作了一辈子,白秉德在世时,他听命于白老汉,白秉德死后,他便顺其自然的效忠于白嘉轩。鹿三不仅自己为白家干活竭尽所能,不偷懒、不抱怨,还教育黑娃和兔娃要感激白家,努力为白家干活。鹿三的文化选择,用马斯洛的生存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是很合适的。他并非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儒文化,正是白家基本满足了他的生存需要,而且给了他足够的尊重,才使他把在白家做一个好长工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鹿三所体现的儒家文化核心便是“忠义”二字。
二、家族文化
“新儒家”的领袖梁濑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写道:“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之一种表现”。[7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家国一体”,家就是国的一个缩影。家族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有如国家基础,重在写家族,也就深入到了宗法社会的细胞。《白鹿原》就通过族长白嘉轩这个大家庭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文化。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写在小说开篇的这句话并不是作者随便拿来调侃的楔子,它暗藏的是一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家族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白秉德老汉临死前对儿子的嘱托不是好好管理家业,光耀门楣,而是赶紧娶媳妇,“哪怕卖牛卖马卖地卖房卖光卖净……”“绝了后才是大逆不孝”[《白鹿原》p 7]。因此白家顾不得三年守孝不许婚嫁的古***俗,不顾邻里乡亲的非议,在白秉德下葬两个月后即为白嘉轩娶来了第五房女人。但是没过多久,这个女人也死了,白赵氏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白嘉轩说,“死了五个我准备给你再娶五个。家产花光了值得,比没儿没女断了香火给旁人占去心甘”[《白鹿原》p 10]。两位老人宁愿倾家荡产,甘愿弃中国农村很重视的丧葬传统礼仪于不顾,这种强大的家族观念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严守家族的思想教育下,白嘉轩自然而然的继承祖训,听命于父母,严格按照白家的家训家教行事为人。
白家门楼上挂着“耕读传家”四个大字,这是中国古代农民持家立业的基本理论,身为一家之长的白嘉轩也严格奉行着这个古训。为了得到鹿家的那块“宝地”,他借口父亲托梦诓骗冷先生,不惜在鹿子霖面前装出楚楚可怜的不孝子样……总之,他想尽了办法,耍尽了心机,甚至瞒骗母亲,终于得到了那块地,并也以那块地为起源而使白家重新兴旺起来。对一块耕地都如此重视的白嘉轩对于子女的读书问题更是关心备至。为了方便子女受教育,白嘉轩亲自请来了教书先生,在白鹿村办起了学堂,不仅让自己的子女入学,更是鼓励村上所有适龄儿童进入学堂,接受教育,甚至将女儿也送入了学堂。由此可见,“耕读传家”的家族意识在白嘉轩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白嘉轩把自己所有的心思与精力都放在了家、家族上,而对于家族以外的事,他则是一副不闻不问的样子。白嘉轩在家庭出现人财两旺的局面后便倡导、主持翻修白鹿祠堂。之后他总是把祭祖、拜祖当作十分重要、严肃的事情。此外还有诸如满月、认干亲、婚礼、拜亲人、拜祖宗、治丧、修墓、迁坟等礼俗。这些所有的礼仪都是用以调节家族成员间的关系的,形成了外化的家庭伦理秩序。这样,这些礼俗在白嘉轩的悉心经营之下就成了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形成了有形的家族文化。
白嘉轩的妻子仙草也是家族文化的一个典范人物,她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仙草嫁到白家后,严守着中国传统女子所应遵守的行为道德标准——三从四德,尽心侍奉婆婆,为白家生儿育女,主动操持家务,含辛茹苦而又默默无闻地尽着一个女人的本分。在仙草的思想里,夫就是天,夫家这个小天地便是她的社会,她所有的思考、语言、行动都围绕着这个家,白家的四合院是她婚后生活的全部空间,而这个范围以外的人和事,都与她无关。由此可见,仙草是白家这个大家庭中又一个以家为中心的人物,是一个贤惠的农家妇女,所以在她的身上体现出的只能是深厚的家族文化的影响。
三、信仰文化
小说《白鹿原》中的信仰文化主要体现为民间信仰。所谓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个不可分开的体系。白鹿是贯穿在《白鹿原》这部小说中的一个中心意象,它作为一个被赋予了美和善等终极意义的象征,很美丽很活跃地闪动在小说里。“一只雪白的神鹿,柔若无骨,欢欢蹦蹦,舞之蹈之,从南山飘逸而出,在开阔的原野上恣意嬉戏”[《白鹿原》p 23]。白鹿在小说中是平静、安宁、祥和、幸福、美好的象征,它在白鹿原人的传说中,是能祛苦禳灾除害兴利的。白鹿“所过之处,万木繁荣,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疫疠廓清,毒虫灭绝,万家康乐”[《白鹿原》p 23]。但对于白鹿的信仰,在不同的白鹿原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意义。在白嘉轩看来,“白鹿已溶进高原,千百年后的今天已经化作一只精灵显现了,而且是有意把这个吉兆显现给他白嘉轩的”[《白鹿原》p 24],于是他便费尽心机,精心谋划,“迅猛而果敢”地将那块显现白鹿精灵的属于鹿子霖的漫坡地搞到了手,做了白家的祖坟,他希望借着白鹿的祥瑞,为白家消灾避难,使自己家运亨通。尽管白嘉轩的家庭及家族秩序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摇动着白鹿原的政治斗争、自然灾害和神秘力量毁坏了、瓦解了,“白鹿”除了在梦境中告诉他心爱的女儿的惨死,并未使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白嘉轩仍然把家里曾出现的人财两旺的局面“完全归结于迁坟”[《白鹿原》p 45]。直到最后当他看到坐在台上的做了县长的儿子白孝文时,竟“忽然想起在那个大雪的早晨发现漫坡地精灵的情景” [《白鹿原》p 572],由此可见,白嘉轩自始至终都相信白鹿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改变着他的生活。而在白嘉轩的女儿白灵的心目中,白鹿则是一种神圣和理想的象征。起初当她在教会女子学校听到上帝的名字,“就同时想起了白鹿。上帝其实就是白鹿,奶奶的白鹿”[《白鹿原》p 348],在这里鹿是神圣的象征;后来当她的革命同志鹿兆鹏问她“这会儿想什么”的时候,她说:“我想到奶奶讲下的白鹿。咱们原上的那只白鹿。我想共产主义就是那只白鹿?”这时,白鹿在白灵的心目中已变成理想的象征了。只是最后白灵所信仰的白鹿却又成了白灵的替身,一起消失在了白嘉轩的梦里。
如果说“白鹿”只是白鹿原人独特的信仰的话,那么《白鹿原》中所描写的另一信仰文化——求神祈雨,便是带有普遍性质的中国农民的信仰了。以土地为生的白鹿原人在连续几月干旱无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决定按照习俗向神求告取水。求神的仪式是复杂而又严肃的。首先是在关帝庙由关羽关老爷“亲自挑选”带领大众祈雨的人选,即在关庙前用火炉烘烧三只铁铧和几只钢钎儿,之后村里的男人扮成马角去接烧成金黄色的铁铧,能接得住的便是关帝选中的祈雨人。这个人在被选中之后要用一根烧红了的钢钎穿通自己的左右腮,接着就会有人把两只小环套住穿通两腮的钢钎,做成骡马一样的套口。在这次祈雨中,白嘉轩就是被选中的马角,在他当马角准备去接铁铧的时候,他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就发生了奇怪的变化:“嗅不出任何气味”,“锣鼓家伙的喧嚣充耳不闻……大殿里变得异常清净”,“脑子里一片空白”,[《白鹿原》p259]俨然一副神灵附体的模样。出了关帝庙,众人抬着白嘉轩走向黑龙潭。到达目的地后,白嘉轩一步一拜一个长揖一个响头的一直磕进铁庙,点蜡烧香焚表。之后带领众人从潭中取水,每户一升。最后将贡品抛入潭中。整个仪式刚结束,白嘉轩便扑倒在地不省人事,而当他醒来后却“似乎刚刚从西海龙王那里回来而不晓尘世发生过什么”[《白鹿原》p 261]。小说中的这段信仰礼仪描写既符合一般村人的求神的仪式,又添加了些许的神话色彩,仿佛虚幻,却又很真实。唯一遗憾的是,虽然是老族长亲自出马,带众祈雨,雨却仍然没有被求来。
四、新文化 《白鹿原》虽然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但其中也融入了许多新文化的因素,展现着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反叛、融合与消解。小说中青年一代的白灵、田小娥、黑娃、鹿兆鹏身上便自觉或不自觉地闪现着五四以后新文化的光彩。白灵是小说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新时代女性,虽然她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新时代的内涵,但与传统女性相比,她的身上已经闪现出了新女性的影子。白灵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便不是身为传统农家妇女典范的母亲的言传身教,而是与哥哥们一样,进入学堂,接受传统的私塾教学。然而,她比哥哥们更加幸运,因为在进入私塾不久,革命便爆发了,在旧式的学堂教育已经无法延续的时候,已经进入新式学校的表姐一家适时的为她接受新教育提供了条件。进入新学校的白灵在战乱中毫不避讳的与许多青年男女一起“抬死人”,帮助革命军清理战场,为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清扫赃物。面对找到表姐家来的气得眼睛红肿的父亲,白灵依然我行我素,没有被父亲的一巴掌吓到,也没有因为家里奶奶和母亲的担心而放弃学校派下的革命工作。甚至当父亲为了不让她回城继续那些“疯疯癫癫”的活动而将她锁在家里时,她就独自在屋里“大声演讲大声歌唱”,她要“冲一冲”白嘉轩“那封建脑瓜子”。[《白鹿原》p174]不仅如此,在绝大多数白鹿村人信奉子女婚姻当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王村婆家已经托媒人来定下了日子的时候,白灵不管不顾这些旧时礼仪,偷偷从家里跑掉了,并且瞒着父母与鹿兆海私定了终身。后来。当发现鹿兆海与自己革命信仰相背离,各自的政治信念都无法为对方改变,两人的感情也因之出现危机的时候,她遇到了鹿兆鹏。在她发现自己对鹿兆鹏的感情由崇拜变为爱恋时,她又再一次冲破封建樊笼,与和自己信念相同、志趣相投的鹿兆鹏真心相爱了。白灵是敢作敢为的,是率性自由的,是不受封建传统思想束缚的新青年。只是,这样一个勇于投身革命的共产党人的结局却是在后来的清党肃反运动中被活埋了。
如果说白灵的对自由、解放、革命的追求与对传统的反叛是直接的、赤裸裸的抗争,那么鹿兆鹏的对于封建婚姻的反抗则是默默的、无声的心理的叛逆。鹿兆鹏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便由父母之命娶回了冷先生的女儿,但是他对她却没有一点感情,新婚之夜的一次初试成了兆鹏媳妇对于自己夫妻生活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遗憾。鹿兆鹏追求自由恋爱,所以当黑娃带回别人的小妾而被全村人不耻时,他却称赞黑娃“是白鹿村头一个冲破封建枷锁实行婚姻自主的人”[《白鹿原》p 146],是他在白鹿村唯一佩服的一个人。而他自己却由于父亲,以及父亲的父亲的巨大压力而无法自主的选择自己的爱人。但是他又不甘屈服,他始终在心里无声的反抗着,这种不彻底的抗争不仅给他自己带来了痛苦,更是毁了他媳妇的一生。后来,在他终于鼓起勇气冲破那个一直囚困着他的婚姻枷锁而走向自由时,他的所谓的自由恋爱却是抢走了自己的亲弟弟——鹿兆海心爱的女人。白灵与鹿兆鹏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反叛,或彻底或不彻底,但都是自觉的,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他们对于新文化的展现;而田小娥与黑娃的叛逆,与传统文化的格格不入,则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五四新文化中提倡的自由解放思想的不自觉萌发。
田小娥,一个穷秀才的面容姣好的女子,却因为家贫而被迫嫁给了一个七十多岁的武举人,按年龄,武举人都可以当她爷爷了,而且,她在武举人那里纯然只是一个性虐待的工具。由于她的这种不幸遭遇,她一开始就是这个传统文化世界里的叛逆者。生存的强烈欲望使她的这种叛逆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她没有接受新文化的熏陶,没有表达自己反抗的其他办法,她叛逆的唯一武器和手段就是用情欲冲乱封建的伦理秩序和道德的堤坎。她身为秀才的小妾却主动勾引黑娃;黑娃走后,为了生活下去,她又不顾伦理道德与“大大”鹿子霖勾搭在了一起;她为了复仇用性将白孝文拉下水,后来却又不管不顾地疯狂爱上了原本妻儿同乐的孝文;她死后化为飞蛾为原上带来了瘟疫,她的阴魂附体一遍遍申诉着自己的反抗……然而,终于因为她对自己所处的文化世界缺乏了解,她的这种盲目的反抗,只能在本能的意义上抗争,最终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虽然如此,田小娥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抗争并非完全无意义,她的行为反映了中国社会底层农民的觉醒,是新文化普及道路上的一剂催化剂。
黑娃是《白鹿原》中又一个充满叛逆色彩的文化人物。黑娃是鹿三的儿子,白嘉轩对他一直是仁爱有加,为他买笔买纸,供他上学读书,然而在黑娃的眼里,白嘉轩却一直是“腰挺得太直”,让他一看就不舒服。对于儿时玩伴鹿兆鹏特意省下来带给自己吃的精贵小点心,黑娃却一咬牙扔到了草丛里;在后来自己拥有了一口袋鹿兆鹏曾给过自己的冰糖时,他甚至毫不犹豫的在上面撒了一泡尿。黑娃的这些叛逆行为并不是表达一种简单的玩世不恭的叛逆心态,而是对于自己作为一个长工的儿子的被压迫被奴役的的社会地位的反叛。这是新文化中追求平等民主的思想意识的萌启。但是可惜的是他与田小娥一样,不懂得该如何实现这种反抗。所以他只是坚决的娶回了被人称为“破鞋”的小娥,在走投无路时上山做了土匪,在打劫白家时捅断了他从小就痛恨的白嘉轩的“太直”的腰……他的所作所为让白鹿原上的人们既恨他又怕他,既瞧不起他,又接受他。在经历过了一系列的风风雨雨、革命与反革命之后,黑娃最终的归宿却是跪倒在了白嘉轩的祠堂里,满含热泪地说着“黑娃知罪了”,并自称为“不孝男”,立志要“洗心革面学为好人”。[《白鹿原》p 495]这样一个勇敢叛逆、无所畏惧、坚硬刚强、一直与传统文化水火不容的汉子,最后,还是回归了传统。这样,新文化的火光在黑娃身上还没有被点亮,便已熄灭了。
在《白鹿原》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并以心理的围墙保护着它,以心灵的砖塔镇压着非儒家文化的成分。儒家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几千多年的传承延续,是活生生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从发起至今日从未出现过断层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由孔孟所奠定的伦理道德今后还要延续。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思想影响力永远不会消失,这也正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所在。【8】白嘉轩、朱先生、鹿
三、仙草……等人的生存历程展示的种种属于传统道德范畴的精神内涵无疑是中华民族生命有机体中的血脉。它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它在整个民族生存史上的影响将会更深刻、更广泛。作者陈忠实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小说塑造了白嘉轩与朱先生这两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充分赞扬了仁义、正直、诚实等美好的传统文化精髓,展现了中国历时悠久的传统文化。陈忠实在《白鹿原》中从民族历史的曲折里去反思发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肯定因素,其目的就在于指出我们民族振兴的今天这些合理内核仍具有内在的强大活力, 应该成为我们迈向现代化的可贵历史财富。但与此同时,作品中也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现实状况。鹿子霖、白孝文等人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劣质因素,形成了对儒家文化理所当然的内部解构。黑娃、田小娥等人在遭遇到外界族人的各种歧视和压迫后,通过革命或非革命、暴力或非暴力的方式报复社会。这种抗争也对儒家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祠堂被砸,“仁义白鹿村”石碑、“乡约”石刻被砸毁;白嘉轩“挺得又直又硬的腰”被打折;白鹿原人知道小娥死因后心情颇为复杂的“大为感慨”;当得知村里的瘟疫是由小娥带来时,不顾小娥是个被传统文化遗弃的“破鞋”,主动请命要为小娥修庙,供奉拜祭……而白灵、鹿兆鹏的反抗则不同于黑娃、田小娥等人来自生命本能的抗争,他们反抗的范围也不仅限于自己熟知的白鹿原,而是将整个不合理的社会作为自己斗争的对象。白灵、鹿兆鹏等是由“五四”新文化催生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代青年,他们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冲击力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就连传统文化的代表者——白嘉轩和朱先生,他们的传统文化观也在现实中不断地遭受阻碍,传家济世的理想每每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碰壁:仁义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和白嘉轩倾其全力培育出来的原本甚为优秀的族长继承人白孝文,都成了“不肖子”;“仁义白鹿原”本应该是充满“仁义”的桃花源式的儒家理想社会,但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乡约苍白无力,社会满目疮痍。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朱先生和白嘉轩均是强有力的个体,【9】但随着儒家文化作用力的一步步衰减,他们的威力也一天天受到时代的挑战。老族长白嘉轩最终变得无奈而超然,曾经被白赵氏称作才子被白鹿原人奉为神灵的朱先生后来被讥讽为书呆子,而鹿兆鹏、白孝文、鹿兆海、白
灵等代表着新文化及现代政治的力量,则无论在原上还是在原外都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白嘉轩与朱先这两个在《白鹿原》中被精心塑造的高大形象的悲剧性的结局,象征了在现代历史变革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的不可避免地衰落。对历史演进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作家的认识是清醒的,也是“力图肯定的”。[1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造、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1】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需要接受新时代的考验,旧的东西不可避免的要被更新的、更适应现代社会的东西代替,这就是历史。只是旧的东西在快被消灭之前总会与新事物做一番殊死的较量与抗争,并且较为强大的旧事物总是在一开始时占领着与尚未发展成型的新事物搏斗的上风。所以在《白鹿原》的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对垒中透露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白鹿原》通过一个个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描写人物的生命运动,将这些运动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之中,“在历史和人的结合中塑造庄严饱满的中国农民形象, 展示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12] 艾略特说:“时间现在和时间过去,也许都存在于时间将来”。现在是历史向任何方向展开的起点和终点。过去、现在和将来面对面了。陈忠实不是写历史中的人,他写的是人的历史。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作家应该留下你所描写的民族精神风貌给后人。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人生,一经作家用自己的生命感受和体验后,表现出来的就应是这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段里整个精神层面的一种比较准确和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我们作为一个作家应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在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你的真实描绘,把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形态和心理秩序艺术地告诉后人,让他们从这些己经成为过去的现象里把握那个时代人的心理脉搏并引出有益的启示。”
卡西尔说:“艺术和历史学是我们探索人类本性的最有力的工具。”从人类本体的角度去破译历史之谜,不会是唯一的途径,但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昆德拉说过,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小说的使命在于“通过想象出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虚构性的小说与存在性的历史既有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巨大的差别,《白鹿原》是陈忠实虚构的他心目中的我们民族的历史图景,通过它,去勘
【13】探我们民族的存在,特别是如昆德拉所说“揭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方面”,“不仅感知过去的过去性,而且感知过去的现在性”(艾略特语)。
[ 1 ] 韩军强、张文利,《<白鹿原>文化论》,《文化研究》,第14期,2010年
[ 2 ]傅雷,《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3)
[ 3 ]陈忠实,《 我说关中人》,《 陈忠实文集》,太白文艺出版社,1996(p5)[ 4 ]陈忠实,《 关于〈白鹿原〉的问答》,《陈忠实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p534)
[ 5 ]、金春峰,《对深重的文化危机之忧思》,《<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244)[ 6 ]、陈忠实,《白鹿原》,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5(p56)
[7 ]《梁濑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p41)
[ 8 ]、任新宇,《传统的魅力——儒家文化在<白鹿原>中白嘉轩形象上的表现》,《台声·新视角》,2005.9 [ 9 ]、庹飞,《<白鹿原>:儒家文化命运的观照》,《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2010,7
[ 10 ]、白烨,《史志意蕴·史诗风格》,《<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38)
[ 11 ]、《白鹿原中的传统文化》
[ 12 ]、张林杰,《<白鹿原>:历史与道德所悖》,《人文杂志》,2000 [ 13 ]、王仲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p56)
第四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以调查为前提,以探究学习为原则,以点拨为主线,形成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
3、让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追宗溯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
难点:探究中国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教学过程】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时安排为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伦敦奥运会期间有网友戏谑:中国奥运有三宝,跳水,体操,乒乓好;韩国奥运有三宝,射箭,姓朴,眼睛小;美国奥运有三宝,篮球,田径,家世好;非洲奥运有三宝,人黑,牙白,巨能跑。说起金姓和朴姓,我们大多会想到他是朝鲜或者韩国人,我们也可以由一些少数民族的姓氏猜中他们是什么族。可见姓氏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符号,不同姓氏表示不同的民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中国姓氏文化
二、分析姓氏源流
1、张、王、李、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2、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姓,大家有没有想过姓是怎么来的?在现在生活中,通常子随父姓,那么在古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明确:我们书上有这样的例子,古代有个本应姓赵的人,因为承袭他父亲的爵位而改姓周阳,可见我们有的姓是因为封地的缘由而来。
三、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为姓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
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2、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上古时代,人类还处于母系社会,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因此在母氏氏族时期人们用姓是来区分不同的部落。既然我们讲清楚了姓,那么氏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氏”是什么意思? 明确:“氏”的本源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在父氏社会中,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族长或有权势者往往一夫多妻,男子升到一家之长的地位。这时出现了同一姓所衍生的分支,但是当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氏的,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那么可见姓氏中的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
据此,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并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氏隶属于姓。夏、商、周时期,姓氏作为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制度。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也就是说在炎黄之前人是没有姓名的,到炎黄时期出现了姓名,那时候人首先出现的是名后来才有姓,而且名和姓是不相连的,把名和姓连起来是战国秦汉时期,比如刘邦、陈胜、吴广。
3、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②.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③.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④.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⑤.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⑥.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⑦.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⑧.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⑨.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⑩.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四、文化寻根
1、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
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
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
2、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每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支点,进而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
3、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
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生死。于是,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便出现了,先民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去解释奇怪现象。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渊源。
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中国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这时,历史已经渗透到节日风俗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代替了原来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动。儒家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节日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成为国家大典,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五、课堂总结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每一个姓氏中的杰出人物都以其骄人的业绩照亮了历史的长空。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六、布置作业 阅读《百家姓》,掌握各姓氏的正确读音并了解其渊源。
七、板书设计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一、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竹、牛
2、母系氏族制度的产物:姜、姚、姬
3、其他
二、文化寻根
1、文化
2、节日文化
第五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教学目标】
1、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能力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角度,培养学生由关注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4.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教学重点】
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命脉,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2、了解姓氏来源的几种常见的形成方式。
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教学难点】
通过对个体姓氏的了解、年节风俗的形式和民族的源流,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设想】
一、课前学习
1、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 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
究。利用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二、课堂学习
1、由教师介绍一些关于本地的年节风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各自姓氏的来源。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教学步骤】 一.分析姓氏源流
1、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泉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义愤地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涧泉对自
己姓的尴尬。而著名的孔庆东教授每每出来讲学,总是很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
子的第十三代传人。从对比中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可见,姓氏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让学生讲,老师尽量表扬)
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
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在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2、既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姓,大家有没有想过姓是怎么来的?在现在生活中,通常子随父姓,那么在古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你没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明确:我们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古代有个本应姓赵的人,因为承袭他父亲的爵位而
改姓周阳,可见我们有的姓是因为封地的缘由而来。①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②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流传已久的百家姓里到底有多少个姓氏? 明确:⑪(“百”并非就仅指确切的“百”,而是多的意思。最早在宋的时候出现关于百家姓的一本小册子,后来经过明清不断地新修,到今天大概有四千多种,常用的有19种。那么,这些姓氏是怎么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让国人骄傲的姓氏文化。)
⑫我们来看看姓氏这两个字。姓氏中的姓是“别婚姻”,氏则是“明贵贱”。正如《通志·氏族略》说的那样,“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也就是说在炎黄之前人是没有姓名的,到炎黄时期出现了姓名,那时候人首先出现的是名后来才有姓,而且名和姓是不相连的(比如介绍我班的一位同学小明,王氏)把名和姓连起来是战国秦汉时期,比如刘邦、陈胜、吴广。
二、姓氏的源起及意义
1、图腾演变为姓
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
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2、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大家看一下“姓”这个字,拆下来就是女生,可见姓是因为生而得。因此在母氏氏族
时期人们用姓是来区分不同的部落。既然我们讲清楚了姓,那么氏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氏”是什么意思?你们可以试着猜。(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氏”的本源义是木本即植物的根,在父氏社会中,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族长或有权势者往往一夫多妻,男子升到一家之长的地位。这时出现了同一姓所衍生的分支,但是当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氏的,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那么可见“氏”是用来区别“贵贱”。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古姓,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据此,研究者认为我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并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氏隶属于姓。夏、商、周时期,姓氏作为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制度。自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
3、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水浒传》中一个人物“西门庆”,他姓西门,为什么姓西门呢?他家住在西门这个地方。大家想想东郭先生为何姓东郭?可见有按居住地而得姓。
4、现在如果赋予同学们一个神圣的职责,让你们给一个人赐姓,这个人是杀猪杀鸡杀鸭的,你们觉得要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姓才合适呢?(自由讨论,姓“屠”)明确:这就是姓氏来源的又一种方法,按照职业取姓。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按照职业得姓的姓氏?(巫、卜、陶等)
5、大家通过预习有没有发现其他获得姓氏的方法。(国名、自己祖先的字等。)姓在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逐渐增多,来源极广。主要来源于封国名、谥号、爵位名、官名、居地、职业等。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②.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③.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④.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⑤.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⑥.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⑦.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⑧.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⑨.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⑩.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6、探究思考
⑪、根据材料,确定探究方向。
1、据第四次人口谱查统计:三明市共有33个民族,459个姓氏,人口较多的姓氏有100多个。三明市在较多人口的100多个姓氏中,又以陈、林、邓、王、李、黄、吴、张等姓氏人口最多。其中大田县共有153个姓氏,其中人口达万人以上的有:林、陈、吴、郑、张5个姓氏。
2、据大田县内部分姓氏族谱记载,大田人多为河南省迁入,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刚强,忠厚好客。历代人才辈出,至清末,进士38人、举人59人。其中有誉满京城的明代礼部尚书田一俊(号钟峰),任内曾上疏《大田盐法议》,以解故里吃盐难;与郭奇逢(鹤峰)、廖宪(盘峰)三者文章气节相砥砺,著称“三峰”才子。县人连登岸精研星纬,著有《天文志》;肖一槐高年积学,著有《天文地舆图》。名医不乏其人,清吴腾汉途经福州,治愈当地“天花”,为藩司和林则徐所器重;叶端一剂药治愈厦门海防分府李章霖内眷难症,名震鹭岛。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县谢廷训主修首部《大田县志》。
3、从战国末年开始,中原汉人有过四次大规模迁徒入闽(包括进入闽中西部的三明境域)的记录。第一次汉族人入闽是在战国周显王扃年间(约公元前339~329年)。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讨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朝服于楚。”越王室一部率残部逃入浙江省南部与福建省北部、东部,开辟新领地,在战国晚期建立了闽越国。第二次汉人大举入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中原战乱,灾害频繁。中原许多汉族难民纷纷南下,逃入东南一隅的福建一带避乱。逃避战乱的中原士族和难民纷纷选择交通闭塞的福建各地作为逃难避所。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便有江左衣冠右族陈、林、郑、黄、詹、邱、何、胡八姓入闽。大批中原难民蜂拥而至。以至,三明境域的建宁县有句传言:“未有建宁,先有何姓。” 第三次汉族人大举入闽是在唐高宗时期。
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令河南固始人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征剿泉潮间“啸乱”。陈政父子率官兵及眷属共8000多人(计有58个汉族姓氏)从闽、广之交的梁丘盘陀岭进入福建境域征战,至唐景龙三年(715年),共经历了47年。陈军征剿“獠蛮”之乱之后留守闽地,“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其后裔遍及福建省各地。
第四次汉族人大举入闽是在唐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光州剌史王绪率3万官兵(共36个汉族姓氏)南下,经粤北、潮阳绕道入闽南。(但据《闽国史事编年王潮篇》载:“宗权发兵攻绪。绪窘,乃率光、寿兵五千,并携吏民南奔。”可见王绪离开河南光州时仅五千官兵,其队伍在入闽途中有很大发展。)后,王绪为部属所杀;王潮、王审知继续率大军征战闽地,唐景福二年(893年)攻占福州。
至此,三明境域的人口也发展至近50万人,形成以汉族人为主的生活区域。
___________姓氏源流考
⑫、既然有这么多的姓氏来源,那么你们的自己姓氏是怎么来的,历史又有那些与你们同姓的名人?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做这个工作了,我想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姓氏。(自由发言)
小结:不管我们的姓氏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祖先身上的精神流传百世,把他们优秀传统发扬广大。同时百家姓又是普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身上的中国文化,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点来打开探究中国文化的大门。
⑬、我们通过追本溯源,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很多姓氏的起源都来自于一些古姓,如嬴姓、姬姓、妫姓、子姓等等,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姓氏同根同源?
明确: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为4母所生,分为12“姓”:姬、姞、酉、祁、己、腾、箴、荀、任、僖、儇、依。也就是说,黄帝的子孙衍生成12个胞族,散居到各地。这些胞族又滋生出一系列的“氏”。当时普遍存在的父系家长制氏族都称为氏。其首领为氏族的代表,也以氏来专称。如黄帝称轩辕氏,尧称陶唐氏等等。他们开枝散叶,分成不同的姓氏,所以说万姓是一家,同根同源。
二、文化寻根
(一)、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这一概念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反映人类历史生活的形态都可以称为文化,如婚姻文化、丧葬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根据区域分为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根据时代划分为秦汉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根据民族,分为汉族文化、满族文化、藏族文化、苗族文化等。根据国家,分为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埃及文化等。
(二)、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
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 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每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才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支点,进而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
文化源流例谈
1、节日文化。
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认识。
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和历法的出现。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法解释外界的种种自然现象以及自身的生死。于是,各种形式的图腾崇拜便出现了,先民力图通过这些活动去解释奇怪现象。这些意识和行为便是节日产生的渊源。
比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若再上溯,则与古时对火的崇拜有关。到汉末蔡邕的《琴操》里,才将介子推之死与禁火联系起来,传诵至今。节日的出现必然与历法有关。在中国最早的历法著作《夏小历》中就有关于北斗斗柄的记载。在《尚书》中已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的划分。后来发展为八节气。到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已经是比较稳定的社会风俗。这时,历史已经渗透到节日风俗中,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代替了原来的某些原始崇拜活动。儒家礼法思想的影响,使得节日风俗上升为礼俗,甚至成为国家大典,扩大了节日的影响。
思考:
1、结合自己家乡的一些节日活动,举例说明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谈一谈:家乡里有哪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