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生教育案例《让生命美丽绽放》
“让生命美丽绽放”教学案例
楚雄州民族中学
白玉洁
案例背景:生命只有一次,她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可贵的。每一个人,只有学会善待他人,善待生命,那么,他的生命也才会美丽绽放!针对现今多数孩子对于“生命”一词认识的淡薄,以及社会上部分人对生命的漠视,特设计此教学案例。
案例实施班级:楚雄州民族中学 高三142班
案例实施时间:2013年3月24日
教学目标 :
1、认识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2、让学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和神奇,学会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生命的独特与可贵,学会呵护生命。
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可贵并能热爱生命和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生命是一条亘古长流的河,生命又是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古往今来,无数人用心灵和智慧来诠释生命,解读生命。面对挫折,有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有人却选择结束生命(播放不爱惜生命的画面)。
二、材料展示、自杀现象
(1)2005年2月27日晚,大足县双塔中学发生的惨剧。
(2)2004年7月20日中午,在福建福鼎市17岁刘某高考成绩不理想,怕挨父母打骂而离家出走,自杀身亡。
2、校园暴力
(1)2004年4月24日下午,沈阳市第157中学课间休息时,初二(3)班张勇到操场玩,初二(6)班冯某撞了张勇一下,张勇一气之下打了他两个耳光。冯某跑回教室,拿了一把尖刀朝张勇刺来,直接导致张勇死亡。
(2)蔡胜豪,广州东山区某中学高二学生。家庭富有,为同学之间纷争“排忧解难”,并广交社会朋友,有“老大”之称。2004年3月,蔡胜豪为同学解决争端时引起其中一方不满,不满一方求助于另一中学的“老大”,纠集20多人与蔡胜豪一帮20余人群殴,双方均动用了水果刀、木棒、皮带、砖头等,造成3人死亡,30多人受伤严重后果,蔡胜豪当场被刺死。
三、所思所悟
1、思考一: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思考二: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3、思考三:为什么要呼唤生命教育?
4、从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四、拓展活动
这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大家尽可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允许同
1、活动一:荒岛生涯
假如有一天你坐船出海,突然遇上风暴,船只被巨浪吞没,你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你怎样寻求生存?
2、活动二:谈判专家
假如你是一个谈判专家,现在在38层楼高的天台上,有一位高考落榜的女孩准备纵身一跳,结束无望的人生,你将如何凭借你的三寸巧舌,说服这位女孩打消轻生的念头呢?
五、情感升华
1、小结: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给我们提供了种种机会:让我们去爱,去学习,去工作,去欣赏花儿的美丽,去聆听鸟儿的歌唱,去仰望天上的星星……生命使我们能够认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吧!
第二篇:让生命绽放美丽——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
让生命绽放美丽
——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
当我们看到生命的蓬勃,您怎能不欣喜?在《当我们看到生命的蓬勃》这一章节中,读到孩子们那些妙笔生花的作品时,我不仅是惊叹,还有一点“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的醒悟:原来,日记还可以有“数学日记”„„
我的思绪飘到了更远的地方,回想,回想,我似乎一下子意识到,其实,很多事情,是我们限制了学生。从孩子一开始步入校园,他们的行为就要收到我们的约束,到了课堂上,他们的言行更是被“规划”了,所以孩子们在不断的磨炼中走进了“框架”,由于孩子们害怕,害怕自己所做的不符合“标准”,所以他们不愿“超越”,不敢“超越”,胆量变小了,思维变僵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片“沉默”。假如,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框架,尤其是对于写作,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妙笔生花呢?我觉得答案是一定的,我们的孩子也有蓬勃的生命,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有见识,所以,他们也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集,这是可以做得到的。看看我们孩子的写作,他们有太多的顾虑了,一定要符合写作要求,听完例文以后,他们的顾虑又多了,如果达不到这样好,那会怎么样呢?孩子或许会想:我可没有本事写得那么好。他被别人的优秀吓到了。即使不害怕,可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还是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首要难题就是一些不会写的字,他们会费上好些心思和时间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我们所想要的却是让他们尽可能快的完成一篇习作,所以我们就得解决这个困难。在生本实验学校,学生的习作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在这种环境支持的状态下,孩子可以结合阅读经验选择正确的字词来表达自己,而我们呢,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当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回去在家中完成习作,鼓励孩子在电脑上来写作,但是却无法解决没有电脑的学生的困难,所以我现阶段只能尝试做到尽量提醒学生不要把写作时间浪费在一个难写的字上,应当保证写作思路的畅通,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写作思路上,字的困难可以由小组学习来解决,也可以由字典来解决,总之字的困难应当放到完成习作以后来解决,这样就对了,这样孩子才能把瞬间捕捉到的写作灵感表达出来。否则孩子们会错过很多,我们也会错过很多。郭思乐教授所提及的大自然的“智慧”,那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命名的一些东西,虽然人类还没有为其命名,但它们却真实存在,每个孩子都有,我们也有,有时我们把它叫做“悟”,有时我们把它叫做“灵感”,郭思乐教授就是希望我们能够重视这些东西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也觉得它玄乎其玄,可是那些已经开始实验的老师,可能已经感受到
了它的妙不可言,所以,我们不能拒绝生本,因为,我们不能让生命在我们面前
枯萎,人人都希望生命能够绽放美丽,我们也不例外。
松江路小学
何卫鑫
2012 年 3 月
第三篇:感恩让生命绽放美丽
感恩,让生命绽放美丽
三月里的鲜花,纷纷吐露出那迷人的笑靥,草儿虽是“浅草才能没却马蹄”但却展现出让人赏心悦目的绿。它们感谢春风,感谢春雨使他们茁壮成长,现在它们要以最美的姿态来回报春风、春雨以及一切的一切。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大自然中的生灵都懂得感恩,何况人呢?
从呱呱落地起,就沐浴在父母甜甜的爱中,汲取着妈妈香甜的乳汁。爸爸妈妈张开双臂,为我的小世界遮风挡雨。生病了,他们焦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日没夜的照顾着我们;当我们心中有苦时,他们认真听我诉说,想尽一切办法使我开心。一路上的风风雨雨,有父母陪着一起走过。有风、有雨、有灾难,父母都会张开双臂为我们挡着,几年云烟过,我从一个懵懂的女孩变成一个婀娜的少年。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对于“可怜父母心”似乎有了很大的认识。
古时候有一个叫皋鱼的人周游列国寻师访友,因此很少留在家乡孝敬父母,此料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惊觉自此不能再尽孝道,现在已经追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感恩父母,因为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我们 1
有什么理由说不呢?百善孝为先,如果你不孝顺,你又怎能心安理得的吐出“善”这个字呢?
歌曲唱得好:“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我一样会珍惜”当我用心去聆听这首歌时,我懂了,因为内心有爱,所以感恩。
受人滴水之恩,及当涌泉相报,这是个古代佳话,感恩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
三月里的鲜花懂得感恩,三月里的草儿懂得感恩,因为感恩,让它们绽放出美丽的生命,绽放出高贵无奇的灵魂,所以,要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那就先学会感恩吧!
姚琼辉
第四篇:让生命绽放
让生命绽放
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偶尔驻足,望那云卷云舒,也会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会想我从何处来,要干什么,又往何处去。或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干什么吧!人生如此短暂而珍贵,容不得我们半点浪费,只是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我们又要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有位哲人曾说:“机会,凭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因此,如果说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球上的生命是能得以延续的)。我们每个人刚开始都只是生命花园中一粒细微的种子,只有在生长的过程中,努力汲取阳光雨露,才能绽放,散发芳香。赢得赞美。
张海迪是个半截人,像一座半身塑像。她经常身穿银灰色牛仔上衣,胸前绣着温暖的迎春花,下着黑色浅条纹西裤,肉色丝袜,小巧的黑皮鞋,鞋袜和鞋裤,纤尘不染,人因她永远不能站起来。在她那美丽而典雅的衣服之下,包裹的却是一具高位截瘫的躯体,只有第二胸椎平面以上才有感觉。可想而知,她的生活是多么困难!如果对于我们,这简直就是一种煎熬。然而,张海迪并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埋怨命运的不公。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写一本这么厚的书。”她写的这本书——《轮椅上的梦》,整整32万字。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学西班牙语。”而她已经通晓英、日等六种语言。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办油画展。”她已画过50多幅作品,有大海、蓝天和太阳。
她曾说:“假如我能活下去,我还要弹钢琴”,她的手为孩子们理过发,替姑娘们裁过衣,给病人们扎过针,写过八本书。她的手很美……
这就是张海迪,即使天生有缺陷,或许不是缺陷,而是命运对她的磨炼,但她从不向命运屈服。相反,她憧憬生活,热爱生活,制定一个又一个计划,努力完成一个又一个愿望,而这些都是张海迪心中最明亮最耀眼的星星。
相比之下,我呢?一次考试考得不理想,就怨天尤人,惩罚自己。总是回忆过去的种种美好,以为只有那一片蔚蓝的天空是我的专属,希望拥有一双天使的隐形翅膀,然后将其寻回。但这毕竟是童话,我知道永远不可能,只有擦干眼泪,暂时忘记人生错过的站点,从中汲取教训,然后风雨兼程,出发,向前!这是生命之花绽放的必须一步。
人生匆匆,每个人都是过客,同时也是自己的主角,并不天马行空,主宰这个梦想的舞台,你就是真正的成者。即使黑暗遮住了苍穹,白云又太吝啬,只要坚持自己的使命——绽放。看,阳光就在不远处,雨露也正滋润……
第五篇:李海霞让生命美丽绽放 文档
让生命美丽绽放
——走近巨中教师李海霞
她说:花开不是为了花落,青春是用来美丽的,生命是用来绽放的。
她,叫李海霞,是巨鹿中学一名出色的语文老师,从1995年大学毕业,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已经18年了。走近她,你感觉她就像一缕春风,带着清新的空气的扑面而来。走进她的教育生活,你不得不感叹她是一个传奇,她既可以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出神入化,又可以把心理工作做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语文课堂——她给学生洒下一路美丽芬芳。
听过她语文课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语文原来是如此美丽。她的语文课给学生带来了春天,让学生沐浴在芳草青青,花红柳绿的明媚春光之中。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苏联教育家也说过:“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快乐。”可见,快乐能保证一个人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激情,这也是新课程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尽所能的让每一个学生在快乐教学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李老师正是用她自己的实际教学印证了快乐教学这一理念,总是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事教学的老师都懂得一节成功的课背后凝聚了课下的多少汗水,为了把课上得或生动活颇,或诗情画意,或哲理深沉,李老师在课下会反复琢磨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应该怎么引导。一堂课下来,看似轻松,看似不经意,但是都是经过李老师的精心雕琢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教的班级不但语文成绩优异,而且她的课成为了学生最受欢迎的课,每当有语文课时,学生都会翘首期盼。有一个学生毕业时曾给李老师写了封信,信中说道:“老师,您不但教会了我语文,更教会了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您的语文课将使我终生受益。您的课,使我高中三年变得如此美丽,如此难忘。”
她的课也得到了教育同仁的认可,在2012年7月她的阅读课教学,在邢台市第一届中小学阅卷优秀教学案例成果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8月,她的这堂课被推荐到省里,荣获三等奖。2012年12月,在县级优质课评比中她的课荣获一等奖;2013年7月,她在邢台市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她还进行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有效研修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于2010年12月10日顺利结题;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于2012年3月2日顺利结题。
心灵课堂——她给学生洒下一生灿烂阳光。
她是一个追求完美,永不知足的教育者,在从事教学多年之后,她觉得自己应该充充电了,不然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于是决定考研究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的丰厚。那时她已是30多岁,并且是一个孩子的母亲,重新拾起扔下多年的书本进行学习,其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英语,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天书。但她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经过两年多的刻苦努力,于2009年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河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生。
2009年至2011年两年的脱产学习,她如饥似渴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吮着每一滴知识的水滳,正是这两年的学习,让她又发生了质的飞跃,让她的生命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她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系统学习,她惊喜地发现,心理学有如此大的魅力,如果能把这些知识和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课堂的驾驭就会更可得心应手,并且还可以解决更多的心理上的困惑,于是她下决心要好好研究研究心理学。她就象鲁迅一样发现了救治人灵魂的重要性,于是她又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这对于她来说又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这次的考试并不亚于当年的研究生报考,她咬紧牙关,不休不眠地学习,每天往返于师大的自习室、食堂与宿舍之间。当她拿到咨询师证书时,她抱着儿子哭了,此时只有家人知道,她的泪是愧疚的泪,因为做为一个母亲,她欠儿子的太多太多了。
带着研究生毕业证和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她回到到学校。再次回到离别两年的学校,她很兴奋,更多的是对以后教学工作的十足信心,她要用她所学到的知识,把教育进行到底。于是,她除了上语文课之外,又提起了学校学生心理咨询的工作。她的工作变得比原来更加的忙碌了,但她脸的笑容却比以前更加的阳光了。她说每当为学生咨询完,看着学生哭着来笑着走,她就从心底里感到无比幸福。
她把语文教学和心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她善于捕捉话题,对学生感兴趣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她还进行过多场心理讲座,从高一的适应心理到高二的分科生涯规划再到高三的备考讲座,高中三年一路走下来,她给学生的心理打开了心绪,指点了迷津,她把阳光洒进每个学生心里,学生们都地叫她“霞姐”。
她不仅为学生做心理讲座,她还为教师做过多场有关心态调整的讲座,从一中讲到五中,到育红,到实验,到新华,后来还讲到了下面各个乡镇,所到之处,反响强烈。到了后来,甚至金都大酒店等一些机构也找她做心理培训。
这些年来,一路走下来,很多人都说她是个奇迹,是个传奇。但一路上的风风雨雨,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最明白。她说她所有的所有不为别的,只为不辜负这美丽的青春,不辜负这美好的生命,只为把教育进行到底,从外而内地改变学生,改变周围的人,让他们都能带着一个阳光心态去应对以后的人生。
这就是她,智慧的语文老师,阳光的心理老师,一路洒下芬芳与阳光。她的生命因绽放而更加美丽!走近她,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