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几点体会
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几点体会
2010-12-28 上午 08:20:19 点击:1433 作者:谢晓峰 出处:装饰教研室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12月10—13日在沈阳举行,我作为河北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土木水利类建筑装饰学科的比赛,下面就本次比赛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下总结;
一、比赛总体介绍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比赛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软件要求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网络课程等,能够脱离平台运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
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奖按比赛项目和比赛组别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其余为优秀奖。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本次代表河北参加比赛的学校除我们学校外,还包括河北省职教中心、唐山建筑工程学校、石家庄财校等
二、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要求
在本次大赛的闭幕式上,鲁昕部长做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只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明确提出了几点要求:
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
3、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4、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并建议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借鉴中小学网页制作的经验,为提高信息化利用不断开拓新路。本次比赛的评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程建钢,明确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指导,倡导混合教学模式。
三、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成功应用案例
本次比赛结束后进行了优秀设计的展评,看过之后感触很深,在这里给老师们介绍一下。
第一个是语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是《黄河》。特色一:教师讲解富有激情,象诗朗诵一样,非常有感染力。良好的表达力吸引了在场的所有领导和老师。特色二:容量大涵盖广,大量使用视频及图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视频内容包含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战争题材,讲述黄河在作者心中的意义,同时挖掘黄河流域文化,如秧歌舞、窑洞文化等,拓展内容。整个的教学设计信息的包容量很大,能看出教师对课程准备非常充分、理解很透彻、对如何吸引学生做的很成功。特色三:作业内容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并制作网页,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信息化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的要求。
另两个是加工类和土木水利类的展评。这两个的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授课。加工类软件设计展示的的是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输入数据和材质等。键盘和实际车间内的机床电脑操控系统一样。输入后可进行加工。声音与实际操作时一样。模具的加工过程和时间控制都是仿真的。利用这个软件授课学生们增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自己模拟操作。提高兴趣。土木类展示的是《塑钢窗安装》技术,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从开始的窗口测量到窗户固定、打胶、检验。场景中有两个工人,学生在屏幕上输入需要的数据及其需要的材料,指挥两个工人进行操作,整个的过程学生都可以自行操控。使安装技术在轻松的点击过程中完成了施工要点,学生也熟悉了施工工艺。相比传统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从展示中能看出老师展示的这些信息技术,其实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晶。现在国家也在倡导团队精神。跨专业合作,共同创造教学科研成果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主方向。
四、参赛体会
就我自己参加比赛的体会给老师们说一说,今年是教师比赛的第一年,鲁昕部长讲以后年年都会举办。我觉得自己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有些信息技术以前根本就没有尝试过,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还有些是能够实现但是在教学中没有做,比如网页制作技术和信息平台的支持。如果以往尝试去做,我相信会有很好的教学设计体验和成果。因为接触少,眼界窄,致使在接到这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任务后,不能很准确的把握方向。通过参加本次比赛也使得自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更透彻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提高,但是把信息手段作为载体应用于教学还需要不断的去尝试。
我也非常感谢两次听课、评课对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们,使我感受到教学团队的力量和支持。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教学工作部给我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机会,感谢张立斌老师的精美制作,谢谢!
五、参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演示汇报
谢老师将自己参赛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现场演示。
第二篇: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几点体会
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几点体会
2010-12-28 上午 08:20:19 点击:1475 作者:谢晓峰 出处:装饰教研室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12月10—13日在沈阳举行,我作为河北代表队的一员参加了土木水利类建筑装饰学科的比赛,下面就本次比赛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下总结;
一、比赛总体介绍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办公厅主办,比赛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软件要求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网络课程等,能够脱离平台运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
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奖按比赛项目和比赛组别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其余为优秀奖。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本次代表河北参加比赛的学校除我们学校外,还包括河北省职教中心、唐山建筑工程学校、石家庄财校等
二、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要求
在本次大赛的闭幕式上,鲁昕部长做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只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明确提出了几点要求:
1、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加快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
3、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4、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并建议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借鉴中小学网页制作的经验,为提高信息化利用不断开拓新路。本次比赛的评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程建钢,明确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指导,倡导混合教学模式。
三、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成功应用案例
本次比赛结束后进行了优秀设计的展评,看过之后感触很深,在这里给老师们介绍一下。
第一个是语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是《黄河》。特色一:教师讲解富有激情,象诗朗诵一样,非常有感染力。良好的表达力吸引了在场的所有领导和老师。特色二:容量大涵盖广,大量使用视频及图片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视频内容包含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战争题材,讲述黄河在作者心中的意义,同时挖掘黄河流域文化,如秧歌舞、窑洞文化等,拓展内容。整个的教学设计信息的包容量很大,能看出教师对课程准备非常充分、理解很透彻、对如何吸引学生做的很成功。特色三:作业内容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并制作网页,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信息化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的要求。
另两个是加工类和土木水利类的展评。这两个的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授课。加工类软件设计展示的的是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输入数据和材质等。键盘和实际车间内的机床电脑操控系统一样。输入后可进行加工。声音与实际操作时一样。模具的加工过程和时间控制都是仿真的。利用这个软件授课 学生们增强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自己模拟操作。提高兴趣。土木类展示的是《塑钢窗安装》技术,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来实现教学目标。从开始的窗口测量到窗户固定、打胶、检验。场景中有两个工人,学生在屏幕上输入需要的数据及其需要的材料,指挥两个工人进行操作,整个的过程学生都可以自行操控。使安装技术在轻松的点击过程中完成了施工要点,学生也熟悉了施工工艺。相比传统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从展示中能看出老师展示的这些信息技术,其实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晶。现在国家也在倡导团队精神。跨专业合作,共同创造教学科研成果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主方向。
四、参赛体会
就我自己参加比赛的体会给老师们说一说,今年是教师比赛的第一年,鲁昕部长讲以后年年都会举办。我觉得自己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有些信息技术以前根本就没有尝试过,比如虚拟现实技术。还有些是能够实现但是在教学中没有做,比如网页制作技术和信息平台的支持。如果以往尝试去做,我相信会有很好的教学设计体验和成果。因为接触少,眼界窄,致使在接到这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任务后,不能很准确的把握方向。通过参加本次比赛也使得自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更透彻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提高,但是把信息手段作为载体应用于教学还需要不断的去尝试。
我也非常感谢两次听课、评课对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出宝贵意见的老师们,使我感受到教学团队的力量和支持。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教学工作部给我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机会,感谢张立斌老师的精美制作,谢谢!
五、参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演示汇报
谢老师将自己参赛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现场演示。
2010-12-20 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个人总结
在顺应国家教育部对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和肖智老师有幸参加了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此次比赛,我们参加的是项目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从9月16日接到任务到11月26日比赛结束,历时2个多月的时间。从确定软件开发内容、软件功能设计、软件素材收集、软件组合完成、讲解PPT的制作、讲解稿的完善,我们得到了学校、系部、教研室各位领导和同仁们的全力支持与鼓励。虽然这只是个单项比赛,却凝结了众人的智慧和努力。
然只获得三等奖,但是整个比赛过程,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现将本次比赛的总结如下:
一、比赛情况
我们参加的是项目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比赛主要针对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利用多媒体软件来突破重点、难点,紧密衔接专业教学,延伸扩展课堂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竞赛的关键,每个参赛选手都代表了各省的最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我们设计的《领型设计模块软件》,主要是根据在常规教学中出 2 现的难点,将知识点细化、分类,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如Flash、视频、图片等手段来实现对知识点的重、难点突破,达到师生间的互动、完善教学实践的评价。
在比赛过程中,讲解过程流畅,能基本准确到位的完成整软件讲解程序,但较其他省份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比较,我们设计的软件还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随着3D技术与3G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在教学仿真实训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我们目前的技术还处于单
一、平面的层次。
具体来说,比赛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整个教学设计必须十分合情合理,科学规范而且必须是原创作品;
2、现场讲解演示PPT课件必须直观、生动、形象;
3、支撑整个教学的信息化资源必须丰富多彩、教学情景设置与企业实际工作情况相符合,“教、学、做”相统一,并注重实践操作及评价过程的实施;
4、软件的讲解操作过程,要能够在现场进行完整熟练演示;讲解的人必须教态优美,普通话标准,流利,面带微笑,自信稳重。
5、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培养自己本专业的技术水平,还有不断的吸收最新的教学辅助技术(如Flash、3D、PS等),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有立体感的呈现于学生。
二、几点体会
1、要做好一件事情,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因而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比赛所要制作的是软件,对于我们普通老师来说难度很大。设计制作软件的过程是显得很艰辛,软件运行的平台技术、软件的功能构架、软件的程序编写、软件素材的整理都需要很专业的人员协作共同完成。为此,肖智老师反复修改着软件程序,重整软件构架使软件能更好的辅助于教学内容;我们服装教研室的罗文庆、谭永保、唐秀英老师为本软件的制作也倾尽了全力,不辞辛苦的加班整理制作素材图片、制作Flash,一遍又一遍的探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为了使软件的整体风格效果更加有艺术性,使每个菜单的色彩搭配更加的美观,龙勋老师牺牲了多个周末为我们进行美术编排;袁彦老师也为了软件,制作了评价菜单。为了使软件不断的完善、讲解过程更加清晰合理,每周我们都会得到周校长和各位教学领导的指点,反复的修改着讲解稿和完善软件。每一次的指点,都让我们有着新的进步和收益。
2、从整个比赛的目的、组织来看,教育部领导,尤其是鲁昕副部长对用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用信息化带动职教发展这一观点理念十分看重,这也许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之内职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国家改革示范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等等都将与信息化教学密切相关。
3、从我省信息化教学改革来看,省教育厅与教科院对“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中提倡的“空间教学”十分推崇。教育厅王健副厅长在11月25日的报告会上用“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深刻变革”专题介绍了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一些做法,在全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4、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校虽然是国家级示范学校,但教学方法手段较职业教育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根据鲁昕部长的讲话精神,要成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信息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5、从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来看,要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教师,应该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眼界、开拓思维。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改变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这次大赛展示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果,交流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有益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加比赛虽然有压力,但是人有时候就是压出来的。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很多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也见识了全国各地信息化技术的水平。比赛后深刻体会到了与其他选手的差距,也树立了今后我要努力的目标。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之风已经在全国大地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应该抓住时代的脉搏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良机,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东风来实现我校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为职业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总结
经过了3周紧张的准备,在2010年12月10日,我赶赴沈阳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尽管沈阳市刚刚经过一场暴风雪的洗礼,天气寒冷,但是参赛选手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开幕式后,正式比赛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此次大赛共设两大类比赛项目,分别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其中,每项又分为语文组、数学组、土木水利类专业组、加工制造类专业组、信息技术类专业组等5组。参与本次大赛的选手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计约300位选手。
我参加的是土木水利组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重点在于考核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我在现场展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采用软件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文字、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将一些难以教学的原理概念进行讲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次信息化教学大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比赛,禁止参赛选手进行个人情况介绍。强调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从整体上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与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大赛展示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果,交流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有益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教学以后一定是教学的趋势,对于工科类专业,确实可以实实在在的克服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参加比赛虽然有压力,但是人有时候就是压出来的。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很多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也见识了全国各地信息化技术的水平。比赛后深刻体会到了与其他选手的差距,也树立了今后我要努力的目标。人活着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会珍惜每个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新教师。
2010年“亚龙杯”全国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总结
王炳炳
为期三天的首届“亚龙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12月13日在沈阳落下帷幕。作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首次大赛,本次大赛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辽宁省教育厅共同组织,沈阳市教育局承办。大赛设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两个大项,设语文组、数学组、土木水利类专业组、加工制造类专业组、信息技术类专业组5个组别。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4个代表队、254名教师参加了比赛。三天角逐共产生一等奖28名,二等奖50人,三等奖75名,是迄今为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级别的竞技场。
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重点在于考核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须现场展示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难点,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信息化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突破授课内容的重难点等。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能参加这样的比赛是非常荣幸的。虽然从通知比赛到参加比赛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时间,赛前就感觉信息化设计对自己来说真的是有很大的难度,但还是在有限的资源里克服了不少困难,按照数学新大纲的要求,应用falsh软件的制作平台比较到位地设计了一节《二面角》的教学内容,在设计思路上利用网络平台设置了可讨论的bbs论坛和flash的绘图平台,尤其是练习环节中通过自主在线测试的计时计分和真人语音反馈成为信息化设计的一大特色。在大赛中我见识到了全国各地先进的教学仿真软件以及如何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开阔了眼见,拓宽了教学思路,学习到了以前从未看到过的先进理念,尤其是对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深刻地理解,通过这次比赛感到自己又得到了一次很大的提高和成长,这也是比赛真正的目的吧。
通过这次比赛我也发现自己很多的不足:首先如何利用多种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的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待提高和熟练操纵;其次,对于比赛中答辩环节的应变能力有待加强;最后,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拓开思路,设计出既有实效又创新的教学设计。
最终,能取得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的成绩,感谢校长室领导的关怀和教务处、教研组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也是我校实行强师工程、发挥团队精神、不断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最好证明。
全国中等职业信息化大赛总结
语文教师:张爽
2010年12月在我校举办了“亚龙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大赛,本次大赛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辽宁省教育厅共同组织、沈阳市教育局承办。大赛设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等两个大项,设语文组、数学组、土木水利类专业组、信息技术类专业组等5个组别。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34个代表队参加了大赛。参加全国大赛的254名教师,来自祖国各地。历时三天,于12月13日在辽宁大厦落下帷幕。
我参加的语文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选手共25人,最终很荣幸我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并且以该组第一名的身份获得此项殊荣。
回首近两个月的赛前准备到比赛的正常发挥,再到取得满意的成绩,一路上,我和为了此次大赛忙碌的所有的我的战友们经历了无数的沈北不眠夜,但是这份经历是宝贵的,更是值得回忆的。那么接下来作以总结: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接到此次全国信息化大赛通知后,我校作为主赛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大赛的团队。从选手选拔、目标确定、强化培训、装备购置、代表队的接待安排整个过程,学校领导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在我们选手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他们的鼓励与支持。
二、组织精心,计划周密
十一月初,沈阳市教育局组织了全市的选拔比赛,在我校沈北校区顺利举行,最终我和三名同事很荣幸的代表沈阳市进入全省的选拔比赛中。
十一月下旬,经过半个多月的选拔,辽宁省最终选定十名选手参加全国的十个比赛项目,其中我和霍宁老师、赵楠老师也非常幸运的代表辽宁、代表沈阳、更是代表我校东道主——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进行全国的角逐。
三、布置周详、圆满举办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参加此次大赛,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文化课教师,可以说对于多媒体软件这个概念还是模糊的,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课件是首先摆在我面前的严峻问题,概念明确才能做进一步的规划设计,于是我阅读了网上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软件”论文200余篇,请教我校各位专业课教师,得到大家的帮助和鼓励。11月7日,我带着诗歌多媒体欣赏软件一稿走进了沈阳市选拔比赛现场,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得以校领导的鼓励,带着我们选手又找“高人”请教,最终确定我校的参赛方针和策略的正确性。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从小说到大的真理。
最终我们带着这个真理一路过关斩将,走进了全国大赛的大门。这得力于我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并且为之努力前进的动力。
12月11日,万里冰封的沈北,我校迎来了全国的中职学校参赛教师,也迎来了省市领导的莅临,简单的开幕式布置周详,让很多老师宾至如归,更让我们辽宁的选手特别是作为来自东道主学校的我尤为的欣喜、骄傲。最终两天的角逐,我们带来的软件作品得到了评委的肯定,我校的组织规划也给全国的选手和教育部的领导以深刻的印象和高度的好评。
四、团结协作,不遗余力
此次比赛,我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比如动漫组的王健老师、张丽霞老师在工作繁忙中帮我完成了素材搜集和转化工作。葛宇老师更是不遗余力帮助我们选手做论坛网页,和我们一起加班加点。因为我参加的是语文组项目,即使专业性强,语文组的同仁们还是帮我们选手几阅讲稿,从标点到错别字都进行了细致的校对。信息中心的领导以及几位老师帮助我们安装软件,检查故障保证了我们选手比赛的顺利进行,以上所有同事的鼎力支持体现我们学校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次对这些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本次大赛取得的几点收获和经验 1.正确的目标是放飞成功的跑道
作为软件类的比赛,中职的文化课可以说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我们一直高举为专业课服务的旗帜,但是又不能轻易取代文化课的基础作用,那么此次大赛也是一次契机,让我们明确未来的中职文化课该怎么上,以什么样的方式上,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信息化对于我们文化课老师不仅仅是只会做几张PPT,只了解如何上网等简单的常识,信息化教学就是要在技术完备、硬件完备、教师技能完备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我们老师值得思考,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得到信息化的辅助那么我们的中职教学,可以说是整个的教育都会得到迅猛的发展。
例如,我设计的多媒体诗歌欣赏软件,设计之初,我运用的依然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比如情景导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但是这些都不能体现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诗歌教学,直接给学生画面就会阻碍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学生也会有厌恶感,自动放弃了课堂的主动位置。于是我设计的是贴近他们生活的QQ秀、KTV点唱机等类型形式,体现多媒体技术,又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兴 趣才是王道。这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网页的一些常识,比如PHP技术、ASP、JSP等,更了解了一些编程语言,即使还是略知皮毛,但是也刺激了我学习的兴趣,至少我希望以此为契机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2.高效的执行力是成功的关键
两个月来,我们以校为家,经历了无数个不眠夜,高效率的完成每天定制的任务,即使在停课、停班的时候,我们几个班主任老师也不忘时刻和班级干部沟通,时时了解班级动态,体现了我们的执行力和责任感。
在辽宁集训中,我们用心沟通,听取每一次专家的点评,每次的集训就是一次推翻,虚心的听取意见,辨正的采取是此次比赛中我的另一个收获。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并且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当选定用PPT做前言介绍的时候,省领导指出我们的PPT也是信息化项目,不够精美不够专业。于是我和几位同事在观看省领导做的赛前指导材料演示后,忽然觉得这个模板就是经过演示而且精致美观的,于是我们做了母版修改,最终得到领导特别是比赛当天专家评委的好评。再次证明,团结就是力量。
4.锻炼了队伍,树立了信心
通过这次大赛的历练,不但使我们选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教学水平,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看到了全国中职同行们一些先进的教法和前端的教学理念以及各地的教学特色,开拓了思路,也使我们的文化课教师树立了信心。
通过这次大赛的强化训练,我觉得作为年经的老师,我的语文教学基础知识方面得到了巩固,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扩展,信息化教学理念也基本树立,另外通过此次大赛,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和对工作不够热情等问题,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更明白了中职文化课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辅助专业课教学,更是专业课的基础,也可以做到无处不“职业”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树立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还是感谢领导给予我此次参赛的机会,各位老师的鼎力支持,学生处的全力协助才有我的成绩。我希望在我不断努力前行的路上,我的左手边依然有大家温暖、支持的右手。
第三篇:我参加的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体会
我参加的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已经结束将近一个月了,经过三天四夜的努力,我们队制作的走跷跷板小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结果虽然不近人意(在江苏赛区,我们队得分是排在前几名,全国一等奖却不见提名,多少有点失落),但还没有白费力气很想好好总结一下,一直没有时间。
现在最大的心得就是要在比赛中拿奖,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学院里这次很重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我们这一届还是学院第二次组织参赛,2005年派了一个队参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造成我们的压力不小,嘿嘿),组织了三个队参赛,暑假一开始就进行训练,大家都很辛苦,整整一个暑假就呆在实验室。也给予了充足的经费支持,真的还是要感谢学院领导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取得成绩是不可能的,最后我们三个队也拿了两个全国二等奖(很遗憾,没有一等奖,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由于我们是计算机院,模拟方面的东西都不是很强,一开始就主攻控制类的题目(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嘿嘿)。跟老师确定了一款主控芯片,最后定为c8051f005(其实我当时想采用ARM,^_^,自己玩这个时间长),定好芯片之后就要画板了,老师也就帮我们确定了芯片,其他的工作都是我们自己做(真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各人,嘿嘿),我们三个队中唯一做过硬件的就是我(水平也不高,嘿嘿),经过三天的努力(老师规定是10天完成,看来我还提前完成任务,嘿嘿),第一块板子的PCB出炉了,也就差不多个最小系统板,上面加了温度(DS18B20),时钟(DS1302),E2PROM(24C02)还有一些小按键,就这样完了。到厂家做板子可真够花时间,前后等了十多天(当然也不是等,我们还得熟悉c8051f这个片子)。板子回来了,一个晚上就焊好了,调试也相当顺利,整个板子的各个模块调试也就两天搞定了(其实就是把以前的51代码稍加修改就移植过来了,这也是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片子的原因,当然这个片子已经超越了传统的51单片机)。后面我们陆续还做了一些板子,包括直流电机驱动,语音模块,光电驱动等等。一个暑假算下来,我们总共调试了光电模块(这个很常用),液晶模块(1602,12864),红外遥控模块(PT2262/2267),直流电机模块,步进电机模块,超声波模块,语言模块(ISD25120),4X4键盘,NRF射频模块(NRF2401)(很遗憾,这个模块一直到最后我都没有调通)等等,我之所以把我们做过的模块给列出来,只是希望能给以后的同学们准备比赛一个参考。调试好的模块代码都放在一起,以备比赛时直接用就是(这就是C语言模块化编程的好处,^_^),比赛之前我们还训练了一个题目,是珠海矩力公司赞助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的原题,虽然没有象正规比赛那样有时间限制,但我觉得大赛之前练习一道题目还是很有必要,包括练习写论文。论文真的很重要,当你的作品通过省里的初评,到国家主要看论文了,国家的评委大概要重新评一次(省里评的不算),我们这次主要失利可能就在论文。所以论文一定要好好琢磨,我没有写论文,嘿嘿,也就不作过多的评论了(没有实践,也就没有发言权,嘿嘿)。
以上是我们做的准备工作,总体还算充分吧,^_^。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比赛之前的前一个星期,组委会会公布一些主要器件,一般通过这些器件可以猜测要出什么类型的题目,当然只能大概。这个期间,我们还是很关注网上的一些信息,今年元件清单里多了个角度传感器,^_^,新鲜玩意,结果导致网上好多稀奇古怪的猜测,其中就有人猜到了跷跷板小车(也有可能是他知道题目了,^_^),当时几乎没人相信会这样出题。就这样一直忙碌到9月3号,开题了。跟老师商量一番后,决定做跷跷板小车(其他的都做不来,5555,^_^)。
比赛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打建小车车体(买的,以前也自己做了一个,不过电机没有刹车装置,废了),比赛完了之后才发现,车体太重要了,在这其中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前后修改了4次,真是后悔当初没规划好),到第三天我们的车体才开始完全定型,不作修改了。比赛期间,队员之间的配合也很重要,我们队总体来说实力还是很不错的,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我是队长,软硬件都做过,一个队员软硬件也做过,另一个软件和写作比较好),由于论文到第三天开始写,所以我们队三名同学一起调试小车,代码是在我作的一个基础上修改的,很统一。比赛之前,我们都约定了一些规则,比如代码修改要互相告知,IO口的分配等,如果没有很好的规范,我想大家各自为阵,肯定不会有好结果。
前两天就是在制作小车,调试小车中度过了,每天也就睡4个小时左右,这期间老师也来看望了我们几次,^_^,鼓励一下就回去了。到了第三天,出现问题了,当时我们作小车有两个方案,一个是采用角度传感器,一个是指导老师提出来的,采用光栅。一开始我觉得,采用光栅的方案好,老师也比较倾向于光栅方案。于是乎,做光栅做了整整一个下午,马上就要好的时候,老师来了,说“我刚看到其他队采用角度传感器,灵敏度还很高,你们也采用那个吧”,当时我就晕了,光栅方案不要了,又要重新采用角度传感器,两个方案都调试一下,时间肯定来不及(不过角度传感器在之前我们也做了调试,灵敏度很高,也好使),老师讲了一番道理之后,那就采用角度传感器吧,师命难为,^_^。就这样在方案舍弃中浪费了差不多一个白天,要知道第三天可是相当重要的一天,分秒都很重要,可我们就这样浪费了,55555。。所以方案一定要慎重,而且不要随便改。很快,我们搞定了角度传感器的代码。第三天实在是累得不行了,前天晚上加上睡觉着凉了,感冒了,脑子也不好使,真是屋漏又遭连夜雨,没办法,总得撑着,吃了点感冒药,继续调试。由于累得不行,那天就睡的早点。
第四天早上6点起来,蓦然发现另一个队已经找到平衡点了,小车嘟嘟跑起来了,我们还没开始,马上爬起来,赶快调试,这期间代码又出了个问题,经过好几个小时才解决,后来一想要是没有解决,肯定完蛋了。其他队都调的热火朝天时,我们还没有找到平衡点,看到我们队指导老师当时的失望眼神,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又重新理清思路,重新写了一个代码,慢慢的找到平衡点,经过几个小时,我们队也调好了,全部功能都实现(基本和发挥部分)。当小车要上交时,发现自己累得实在不行了,喉咙都吐血了,说话都困难,走出考场的感觉就是庆幸自己还活着,^_^,唯一的念头就是回宿舍睡一觉。就这样经过比赛了,感到这四天有收获也有遗憾,老师后来也鼓励我们,注重的是过程,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到了知识,结果并不重要。现在又要面临找工作了,成绩属于过去,我又要开始新的生活了。自己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研究嵌入式linux..最近建了个群,研究关于ARM-LINUX嵌入式的,欢迎菜鸟高手的加入。群号:47956493
第四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解析
摘 要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教师教学比赛。自2010年开办来以,大赛吸引了30万职业教育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分析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背景、举办成效和发展趋势,并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分析参赛应做好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2-0043-04
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简述
(一)背景简介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始办于2010年,第一届主要参赛对象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赛名称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2年起,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纳入大赛参赛范围,大赛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此项赛事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职成司、教师司、信推办、工信部人教司和承办省教育厅共同组织实施,是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国家级赛事,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1]。
(二)赛项设置
6年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从参赛院校级别到分赛项设置都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只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两个分赛项;2011年,增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分赛项;2012年,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纳入参赛对象;2013年,中职组比赛取消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分赛项,增设信息化实训教学分赛项;2014年,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赛事都取消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分赛项,增设信息化课堂教学分赛项,同时参赛选手由个人参赛拓展到团队参赛;2015年,高职组取消网络课程分赛项,增设信息化实训教学分赛项。至此,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和高职组均设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实训教学、信息化课堂教学3个分赛。见表1。
二、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举办成效
(一)引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目前在信息化教学领域唯一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性赛事,大赛的权威性以及影响力不言而喻。仅2015年,就有来自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和解放军的989件作品,2277名教师参加了全国总决赛。由于进入全国总决赛有严格的名额限制,竞争激烈,所以参加国赛的选手基本都是经过校赛、市赛、省赛层层推荐、选拔才获得国赛参赛资格的。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5万~6万教师直接参与该项赛事,大赛开办6年来,累计教师参与人数达30万人次。
从2011年起,在大赛官网上专门设获奖作品视频展示专栏,供教师观摩、学习。这些优秀获奖作品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开发、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成效、特色等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具有一定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普及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二)提升参赛教师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
校、市、省、国家4级选拔的竞争机制有力激发了教师学习、应用信息化的意识,由“被动茫然”走向“主动认知”。此外,从2011年起,大赛组委会在国赛期间增设了专家报告。省、市、校等各级组织单位在选手备赛期间,围绕大赛开展的各类专项培训,从教学顶层设计、教学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仪态仪表等多方面提升了参赛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执教能力。据大赛发展报告统计显示,平均每位参赛教师在备赛期间参加的各类专项培训时间累计达2.35个月[2]。
大赛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远不止赛前、赛中,更体现在赛后。据调查显示,赛后90%的教师能继续推广、应用大赛作品和成果、坚持开展信息化教学,78%的参赛教师能通过经验介绍、讲授公开课、组建信息化教学团各队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3]。另外,参赛教师在参与信息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技术应用、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主动性更强了,绝大部分参赛教师成长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个别教师成长为该领域的专家。
三、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发展趋势
(一)从重技术走向重应用
第一届大赛就设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分赛项自2014年起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化课堂教学分赛项;高职组也在2015年取消了网络课程分赛项的评选,增设了与中职组相同的分赛项――信息化实训教学。从中不难看出,在大赛的开办前期,更重视技术开发,强调信息技术和手段的先进性。而这几年的大赛,整体导向是偏运用,更强调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如何推广与应用。先进的教学软件、优质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它对教学的贡献。
(二)从重设计走向重效果
2014年、2015年,大赛组委会对各分赛项的评审指标进行了调整,其中教学设计分赛项原来的一级指标“内容呈现”和“技术应用”被“教学过程”指标取代,分值调整为30分。同时增设了“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增加了“创新”指标的分值。见表2。
从教学设计分赛项评审指标调整来看,单独列出“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而且分值为15分,说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期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从重教学设计走向重教学实施,从重教学实施走向重教学效果,实现了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理想与愿望。
(三)从重参赛走向重普及
2014年,大赛组委会将个人参赛拓展为团队参赛。赛制调整的引导性显而易见,就是让更多的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中来,让更多的职业院校教师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此外,在一级评审指标“总体设计”中,增加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这一表述。见表3。强调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整体布局要能有效支持信息化教学的普及。从而,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大赛已不是单一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开发与应用,更关注学校乃至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与推广。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参赛分析
(一)选题是成功的开始
比赛不同于常规教学,主题要有突出的特色和现实意义。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参赛。有些教学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是核心课程的重点内容,但由于过于专业需要有一定基础知识才能理解,所以这样的选题虽然“重要”,但不“大众”。例如,《成本会计》中的成本会计报表的编制,需要有成本项目核算、产品成本计算等相关知识做铺垫,非专业人士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听得明白,搞得清楚。还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对非专业人士讲得明白,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实用,属于热点内容,但往往会出现撞车现象。例如,《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2015年全国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中入围总决赛的参赛作品共计127件,分“公共基础课程组别(英语)”“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财经大类”“旅游与公共事业大类”5个组别进行比赛,平均每个组别25项作品。“财经大类”组别中以“资金时间价值”为选题的参赛作品为3件。此外,“公共基础课程组别(英语)中”涉及“商务会餐”“酒店服务”“英文求职、简历撰写”的选题也很容易冲突。
虽然关于选题,在评审指标中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优质的选题可以让作品在评审时增色不少,同时也有利于推广、传播和应用。在选题时,除了要关注其特色和现实意义外,还要考虑这一选题所涵盖的教学内容是否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依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是否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如果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难点和重点,没有引入信息化元素的必要,这样的选题也是失败的。
(二)总体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分赛项,核心是“设计”,所以对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设计是大赛考核的重点,历年大赛评审指标中关于“教学设计”的分值都是最重的。
2015年关于总体设计指标的内涵描述可以概括为:
有依据。指标描述除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还要求“有据”,即要对职业院校的教学对象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要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教学重难点要得当。
有策略。教学策略一定要符合国内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近年来,国外比较流行翻转课堂,国内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所以很多作品中都提及该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无法实现,反倒弄巧成拙。
有技术。大赛要求作品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这是对“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但不过分强调技术的高精尖,而是更注重技术的应用价值。
有反思。比赛作品应该是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过的教学任务,所以要求有完整、规范的教案。所谓完整,隐含着包括教学反思、教学过程调整等在内的,留有教学实施痕迹的,课程组教师能根据教案上课等在内的诸多细节体现。
(三)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实施过程要淡化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和中心地位,所以纯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不会引起特别关注。反之,分组研讨、组间对抗、课堂汇报等这些能体现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等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却非常容易被接受。同时有真实实践环境的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没有真实实践条件的要通过虚拟信息技术让学生模拟操作,这样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的优势与特色才能被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四)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一项比赛,在引领教师理念、技术、教学能力等方面提升的同时,却不能直接带动课堂教学的变革”是大赛自开办以来受到的主要质疑[4]。如何让优秀的大赛作品在实际教学中推广与应用,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一直是大赛举办方的不懈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召集相关部门及专家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对评审指标进行调整,增设“教学效果”这个一级指标,同时淡化对技术本身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对“技术应用”的关注。从大赛评审指标的调整不难看出,信息化技术已经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用得怎么样”的问题。所以教学效果一定要在参赛作品中有所体现,而且还要对比说明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后效果的改进与提升情况。当然,教学效果不仅表现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更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主动性更强了等学习态度、学习意识的转变和提升。这些都可以用教学现场学生学习过程的图片、视频来体现,既真实又具有感染力。
另外,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模式等的重构与改变也能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以结合教学总体设计来阐述并组织实施。
(五)特色创新
即便特色创新在历年大赛的评审指标中所占分值不断调整,最高时20分,最低时10分,2014年、2015年都是15分,但这项指标始终都在一级指标评审体系中,足见创新的价值。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创新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与课程相结合、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色及认知规律相结合,而且这种创新不能曲高和寡,要具有较大推广价值、要具有普及性,契合大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一主导作用。
(六)作品展示
所有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都需要提供讲解视频(不超过10分钟)、教案、说课稿等相关资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讲解视频。其基本理念是:让外行听懂作品中讲授的知识,让内行认同作品中的教学组织形式,让观者有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享受。“听懂”就是要将深奥的问题生活化、实例化,有“原来如此”的感悟;“认同”就是要将杂乱的知识点串成线、程序化,有“提纲挈领”的逻辑;“冲击”和“享受”就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让专家评委有继续欣赏的渴望,信服该教师团队确实有这样的能力应用信息化手段上好该节课。
第五篇: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感悟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感悟
2016年11月26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济南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学院进行比赛。我作为一个观摩人员观看并听取了比赛的全过程。通过此次比赛感悟很深。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什么是信息化教学呢?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的方式
1.线上线下两种教学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网上自主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网上公开课,微课,慕课。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网上学习,线下思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2.移动互联网融入学习。我们所存在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移动终端,及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资源随时随地共享,相关App软件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便捷性。
3.三维模拟数字化教学,使教学更加简洁直观。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简单方便快捷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与传统教学相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更加直观的展示了产品的构造。
4.游戏引入相关教学。通过各种游戏,通关游戏,纸牌游戏。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教学考评的变革,改变传统的学习考评方式考期末考的方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 阶段进行综合考评。这种考评更能体现学生综合学习的效果。信息化教学更加侧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6.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力加强。通过手机APP。聊天软件等方式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
7.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改变的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思维也会相应的提高。8.任务驱动导向改变以往教学方式。明确教学任务,以教学任务为导向。提高学习效率。
9.建立建设校园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给同学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的平台。10.运用翻转课堂课前发布任务,课上提出问题,以教学任务为导向,提高教学效率。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及课后总结。
信息化教学必将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的技能。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力,也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加方便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