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听群众心声、真情服务群众、搭建便民社区
搭爱心桥建便民社区
-----兴关街道沙冲北路社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阶段情况汇报
我社区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单位以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三提高”、“三为民”、“三促进”的目标,紧紧围绕打造“亲民、爱民、助民”型社区这一主线和载体,从“深、实、广”三个方面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切实落在服务群众上,使社区真正成为党员、群众“政治、心理、感情”上的“家”。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一个“深”
抓好理论学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我社区始终把提高理论修养作为当前的一个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强调灵活多样把学习活动做深、做透、做全。
(一)领导干部带头学,把学习活动做深。活动前,我支部要求两委班子按照学习、思考、交流、行动“四在先”的标准带头学,以自身学习成果引导党员、群众学习,以座谈会、交心会的形式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分析问题、剖解难题。
(二)社区支部示范学,把学习活动做透。活动中,我社区以支部学习为示范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学习,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促进全体党员主动学习,有条不紊的查找出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讨论出适合本社区发展的路子。
(三)广大党员分类学,把学习活动做全。活动上,我支部按照“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提出了“找准学教重点,因人施教”的学习计划:对时间充裕的党员实施集中学,再配合观看电教片、交流讨论等,加强学习成果的交流;对时间较紧的党员实施督导学,社区采取打电话、送资料、征求意见的方式,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无形的帮助。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一个“实”
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究其根源就是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好、做实、做全。首先,我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基金,并利用每年12月的第一周发起“5元爱心捐款”活动,这样既可以为有困难的残疾人提供帮助,又确保残疾人基金的有效运转。其次,组建了老年服务队,为生活上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如夏云、张建明老人,他们是社区的“空巢户”,支部派去了两支服务队为他们打扫屋子、料理家务、买菜做饭、清洗衣物,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惬意。此外,我们坚持对群众的来信来电做到“有求必应”。如,群众反应31号巷道偏僻狭窄、环境差,社会治安隐患较大的情况,社区闻讯后一方面组织人员对该巷的环境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安排低保巡逻队加大对该巷的治安巡逻,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一个“广” 学习实践活动的根本是把学习实践的成果落实到群众的身上,突出实用和实效两个方面,直接、快速的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畅通沟通渠道,建立民情“上传流程”,实现阳光办公:我社区在人居密集处设置了10个民情信箱,邀请21名关心社区发展的社区居民担任民情联络员和民情速递员,定人定岗,分片包干,及时收集、上报分管楼栋的社情民意,印制便民服务卡千余张发放到群众手中,同时,开通一门民情热线,24小时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对收集到的问题做到“日产日销”,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每周利用民情“回声版”通报民情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切实增强了民情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研究处理措施,建立民情“处理中枢”,实现透明办公:我社区成立了以党员、群众、公共户单位代表为成员的民情联席会,配套出台了相应的“民情联席会制度”,研究本地区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问题,协调公共户单位参与社区共建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还出台了“民情责任制度”督促各成员单位自觉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此外,我社区还建立了民情回访制度,对处理过的问题进行跟踪服务。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社区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科学统筹、分步实施,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第二阶段的调研课题,有条不紊的推进了调研工作的开展,但是在调研报告的撰写上,社区作为最基层的自治组织,一方面要面向群众开展工作,“走千家门,行万里路”,另一方面又存在党员和社区委员素质参差不齐、待遇不高、企业退休党员也较多等情况,很难达到上级部门的高标准要求,我建议上级部门根据社区的实际问题区别对待,“以实代写”才更加贴切。
第二篇:倾听群众心声 履行代表职责
倾听群众心声 履行代表职责
我是武德乡半坡村党支部书记,我当选为筠连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人民赋予我的不只是一个“人大代表”的名称,而是一种极大的责任和一种崇高的使命。一直以来,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和各级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履行代表的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带领全村村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共走富裕之路,共创和谐社会。
一、认真学习,切实增强履行代表职务的责任感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肩负广大群众的利益,为了当好代表,为了服务好广大群众,我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按照“一心一意抓转型,凝心聚力谋跨越”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要求,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和法规作为首要任务,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用科学的世界观改造自己的世界,把握方向,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增强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到心里时刻想着人民的重托,工作中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领全村村民创业致富,努力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履行职责,建言献策,做村民的传声筒,心系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作为人民代表,提好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是代表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内容。会议期间,我立足大局,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深入群众听取反映,密切联系群众,掌握了解群众生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长期以来,我半坡村都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境况,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渠道把广大群众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如实向党委、政府做了反映。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近年来,半坡村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广大群众通过畜牧业和烤烟生产等产业逐渐走上致富的道路。现在的半坡村,路通了,路平了,群众出行更方便了,群众吃上自来水了,有了农家书屋等生活、学习、娱乐设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总之,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不足,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思想观念和能力水平方面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在走访联系选民,建言献策等方面还不够。今后,我决心改进不足,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我县、乡、村的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0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第三篇:真情倾注深山真心服务群众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真情倾注深山真心服务群众
-----六枝特区中寨乡兴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柏平
我是特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房管局)干部柏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0年4月,组织安排我到六枝特区中寨乡兴隆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特区党委组织部、特区住建局和中寨乡党委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认真按照上级党委提出的要求,自觉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团结和带领兴隆村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方法,下实功、办实事、见实效,促进了兴隆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下面,根据安排,我就一年多来的工作和体会作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谋发展,强村富民得民心
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到村,我便对村情民意进行全面调查,及时了解兴隆村基本情况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了制约村级发展的主要瓶颈,如村级组织发展思路不清晰、农户自身谋求发展致富的路子不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利用率低、群众发展意识落后等。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组织村两委及群众代表开展大讨论活动,形成了共识,明确了兴隆村“真抓实干、谋求发展、脱贫致富、构建和谐”的发展目标,形成了“紧紧依托长兴旅游公路的建设开通和牂牁湖观光旅游的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整合荒山资源,发展种、养殖业,增加群众
1收入”的发展思路,编制兴隆村发展规划,明确今后科学发展的方向,绘制了发展蓝图。
我始终把探索兴隆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作为到村工作的重要使命。交通不便是制约兴隆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富,先修路”,2010年5月,何刚市长率队到地处牂牁湖畔的兴隆村调研,经多方呼吁,12月26日,穿境7.18公里、投资8800余万元的长兴旅游公路开工建设。随着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对牂牁湖观光旅游的开发,特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区多部门正对兴隆村进行全面规划,兴隆村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谋发展。
二、讲实干,为民谋利暖民心
万事开头难。刚到村时,正值兴隆村遭遇百年未见的旱灾,人畜饮水特别困难,农作物无法栽种。我一边带领村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人挑马驮解决饮水问题,一边及时向各级各部门汇报反映情况,协调争取水利、抗旱资金26万元。我与乡水利水保站的技术人员和村干部一道,翻山越岭寻找最佳水源点,带领村民修水池,拉水管,硬把几公里外半山腰上的清泉拉到了每家每户。在工作中,凡是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我都会带领村两委干部尽力去帮助,能及时解决的,立即帮助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争取。2010年,协调住房建设资金56万元,新建住房1720平米,解决了108人的住房困难问题,69岁的五保户吕道友因为没有劳动力,家门扯皮,无法实施,我和村委主任商
量,并通过村两委会议,决定用承包的方式来为他修建住房。春节慰问我们为他送去60斤大米时,他拉着我的手,指着刚盖好的新房:“大哥,累你了”,沉默了一阵,又说:“共产党,真好”。话语很朴实,也很简单,但对我的激励很大。同时,协调教育专项资金30万元,新建320平米的村小学教学楼,今年9月份已投入使用,解决了多年来兴隆村一直租用民房作为村小学教室的现状;协调整合移民资金20万元、党建专项资金6.8万元,高标准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协调资金24.3万元,解决219户763人的地氟病防治工程和102户地面卫星接收村村通工程;2011年9月,协调教育专项资金8万元,对刚建好的村小学进行附属设施建设;投资90万元的进村公路维修项目即将开工。当前,兴隆村公路建设、危房改造等惠民工程正有序地进行着。
三、抓党建,夯实堡垒聚民心
农村经济要发展,只有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我坚持把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选派到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第一责任,我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一是抓制度、打基础。坚持“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利用“三会一课”制度狠抓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并完善了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村务公开、村民代表议事和村规民约等长效机制,加强了基层组织,提高了党员素质,促进了工作落实。
二是抓队伍、注活力。兴隆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党员发展工作一直很滞后,多年没有发展新党员,村两委软、弱、涣、散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按照乡党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指导好群团组织建设,注重把能力强、有带头实干精神的青年充实到班子中,一举摘掉了重点整治村的帽子,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到村后,注重“三向”培养,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去年,共培养5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有3名已被吸收为预备党员。今年,又有3名有干事激情、愿意为群众服务的青年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为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抓载体、求创新。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村级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如在抗旱工作中,我们成立了“抗旱保苗先锋队”、“群众互助组”,组织党员积极投身到抗旱工作中去,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在新农保工作中,做好政策宣传,动员党员带头先交,目前,兴隆村参保率已率先完成90%以上;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兴隆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解矛盾,协调沟通稳民心
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农村健康、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兴隆村是光照库区移民搬迁安臵点之一,社会矛盾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土地补偿、征地拆迁、后期扶持问题等。一些群众不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心有怨气,有抵触的情绪,信访维稳工作成为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作中,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随时与群众交心谈心,宣传党的政策,努力化解他们心中的疙瘩。在乡党委的领导下,争取广大党员群众的配合、支持,充分发挥村级信访维稳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带着问题下访,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让矛盾化解在村、组、户。如:邻里纠纷、兄弟扯皮、不赡养老人等,我们把它化解在户、在组。再如:兴隆村大部份良田好土在2007年就已被光照库区的水淹没,但由于多种原因,直到2010年,土地补偿款都没有兑现到大家手中,群众意见很大,曾多次到乡、特区上访,甚至有人直接往市长信箱寄举报信,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到村后,我通过认真排查,摸清情况,我和村委主任多次往返于乡、特区相关单位和部门呼吁,并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召开群众会,寻求解决办法。工夫不负有心人,时隔3年,群众终于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土地补偿款。当我和村委成员一道,把补偿存折发到大家手中时,62岁的王大娘满脸笑容,激动地对我说:“柏支书,要是你早来几年就好了”。
群众是朴实的,善良的。作为一名选派干部,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一要善于和群众沟通,与群众交朋友,“心”与群众拴在一起,“情”与群众融在一起,“话”与群众说到一起,“事”与群众办到一起,让群众感到无比的亲切,从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二要找准位臵、扑下身子,使我们的工作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实际,真真正正解决农村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勤
于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素质;甘于吃苦,在艰苦中磨练意志;乐于奉献,在奉献中展示才华;善于创新,在创新中超越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政策法规的宣讲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一年多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作为兴隆村的一员,我立足岗位,专心履职,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扎实工作,艰苦奋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责任,展示了选派到村任职干部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干部形象,得到了乡、村干部和群众的认同、理解和支持,当地干部群众都亲切地称我叫“大哥或柏支书”,都会热情地邀请我到他们家作客,我想,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选派干部,老百姓能这样尊重自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对于下一阶段工作,我将继续把村两委班子建设好,力争通过两年努力,带出一支好队伍;并积极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想方设法办好实事,真心实意做好服务工作,为群众发展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作为省级一类贫困村,兴隆村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今后的工作将更为艰巨,还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一如既往的大力扶持和帮助。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有广大村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驻村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我也仍将按照职责的要求,继续努力为贫困村多办一些实事,认真完成好组织上交给的任务。
第四篇:心系社区,服务群众实施方案
社区党员“心系社区,服务群众”
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区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决定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以“助贫、助残、助老、助学、助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心系社区,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心系社区,服务群众”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积极开展“助贫、助残、助老、助学、助再就业”活动,解决群众最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切实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二、目标要求
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社区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作用,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改善群众生活,推动共同发展,增强社区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活动内容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以“助贫、助残、助老、助学、助再就业”等“五助”为主要内容,主要完成以下事项:
1、助贫。要求社区内每个有能力、有条件的党员,通过自愿结对、群众选对、组织定对等方式,每人联系2—3个困难户。社区党员要每周一次到困难户家中帮助贫困农户出主意、想办法,共谋脱贫致富思路。根据实际适当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为贫困农户排忧解难。
2、助残。对社区中的残障人士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发动社区党员利用空闲时间为他们提供帮助和便利。例如,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义诊等活动,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3、助老。发动社区党员与社区中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结对子”,定期送油、面等生活必需品,陪老人谈心交流,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4、助学。对社区内特困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对因家庭贫困无力缴纳学费的特困学生进行资金支持,同时不定期到学生家中走访、了解情况,不间断地在学习上、思想上进行辅导,同时向他们提供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用品,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早日成材。
5、助再就业。对社区中的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提供就业信息、进行技能培训、帮助小额贷款等方式,努力创造下岗人员再就业平台。
四、活动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本次主题实践活动要结合社区群众实际及党员队伍状况,创新载体,精心组织,既要营造浓厚氛围,又要符合实际。
2、务求实效的原则。主题实践活动要立足实际、扎实推进,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防止流于形式。
3、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对主题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好做法、好经验,各社区党总支(委)要认真总结,并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五、组织领导
1、营造宣传氛围。社区将充分利用简报、专栏等各种方式,对主题实践活动情况进行宣传,特别是对在活动中和日常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切实强化督促。社区将成立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门督查、跟踪督查和全面督查,对积极参加活动、热心服务群众的党员进行通报表扬,对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的进行严肃批评。
3、注重统筹安排。社区党员要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主题实践活动的关系,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让广大党员在为民服务中受到教育、提高素质。
4、确保取得实效。要有计划地进行安排,解决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搞形式主义或走过场,让社区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真正使这项活动收到实效。
二〇〇八年十月
第五篇:服务群众(定稿)
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
在今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江西省路政管理总队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践行民政宗旨、切实保障民生,突出为民服务活动主题,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着力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束后,中央、省、市委相继作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战略部署,就是要解决党员在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民政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增进党员干部对活动的认识,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党员争优秀”是创先争优活动对个人的要求,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必须有坚强的党性观念,永葆党员的先进性,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作为民政部门的党员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就是树立起乐于吃苦、勇于奉献、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的人、心重的人、心诚的人;在工作中不断实践爱民、为民、惠民的理念,时刻把“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冷暖安危系于心上,始终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做困难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增强党员服务意识。“群众得实惠”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灵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党员在活动中重温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民政党员干部服务的群体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自身话语权较弱,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服务好这类群体必须在思想上关心他们,感情上关怀他们,行动上关爱他们,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真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热心他们的需求,诚心帮扶他们的发展,让每个党员全面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
(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组织创先进”是创先争优活动对组织的要求,党组织是活动开展的火车头,党组织的战斗力直接体现在为民服务上,创先争优活动中党组织要创先进就必须增强自身战斗力,为广大群众开展更加优质的服务。要增强路政系统党组和各支部的战斗力,就必须把服务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主动争取服务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请群众出谋划策,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党组和支部制定活动计划和安排、党员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都要听取服务群众的意见,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开展活动的情况和效果要向群众通报,请群众评议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
二、扎实开展服务活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路政系统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生机活力,不断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广辟服务群众的爱心渠、打开服务群众的方便门,全面提升民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和水平。
(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000000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坚决克服0000系统少数党员干部浮躁情绪和消极应付行为,切实改变“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官僚行为。突出“亲民”特点,把“心系困难群众冷暖和衣食住行”作为00000党员干部的目标所在,主动做到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政策,下到乡镇村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门,访民情、问民意、听民声、解民难,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架起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上。
(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动广辟服务群众爱心渠。00000部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切实增强00000惠民政策的落实力、执行力,将各项000000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突出“为民”特点,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0000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所在。进一步强化责任、量化任务、细化措施,加强目标管理,对每一项惠民政策都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考评办法,明确工作的质量、标准、进度和完成时限,做到目标清晰、责任明确、要求具体。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探索建立健全不同层次的工作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政策实施, 确保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全面、有效落实。同时坚持用足用活国家的政策,广辟服务群众的渠道,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打开服务群众方便门。00000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在0000系统党员干部中实行首问负责制,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坚持做到业务办理及时高效,让老百姓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突出“便民”特点,把“困难群众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作为00000党员干部的要求所在。努力建好社会救助、婚姻登记、慈善超市等服务大厅,着力打造服务窗口,主动做到办理事项、办理
流程、办理时限和岗位责任对社会公布;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通过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办理“零距离”,打开为民服务的方便之门。
三、创新活动载体,逐步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长效机制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一项长期工作,00000在活动中需要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在突出重点、创新方法、深化提高上下功夫,才能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
(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教育机制。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要把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通过每年开展多种富有民政特色的主题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不断增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员干部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实际本领。加大0000系统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力度,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定期举办0000法规和业务培训班等形式,不断增强0000党员干部职工办文办事的本领。
(二)创新机制、丰富载体,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落实机制。一要建立党务公开制度,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主动性。要将涉及本地本部门发展的重大决策、涉及群众利益的改革措施和重要事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为民办实事的进展情况,以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事务公之于众,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党组织的信任,为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开展群众工
作奠实基础。二要落实群众民主权利,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互动性。要把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民意汇集与沟通制度,拓宽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调研论证、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促进党员干部改进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要建立义务帮扶制度,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实效性。要广泛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和困难企业、党员联系户(点)、便民联系卡、结对帮扶、救灾助学等活动,深化拓展党员义务帮扶活动,并把它上升为固定的制度,使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长期化、规范化。
(三)正确引导、强化监督,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考评机制。一要明确责任目标,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要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责任落实机制,继续做好党员 “设岗定责”,把联系群众的职责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每名党员,使广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有计划地开展,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参与支援新农村建设、结对帮扶等活动。二要注重考评激励,激发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要把群众的意见、建议落实整改情况;联系群众工作对做好本职工作的促进程度如何;群众的满意程度等纳入干部评先和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三要加强监督约束,规范党员服务群众的具体行为。要把党员自律和他律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加强对党员联系群众的检查监督,及时公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目标、考评内容、考评程序,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党员工作的根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