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搭建平台, 服务群众,创先争优促和谐
搭建平台 服务群众 创先争优促和谐 ——博赛畜牧公司2010年度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
博赛畜牧公司共有正式党员11人、预备党员1人。在2010年5月份以来的创先争优活动中,严格按照创先争优活动支部“五个好”、党员“五带头”的基本要求,以设岗定责、兑现承诺为重点,以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干部参与职工劳动”的“两参与”活动、帮思想、帮技术的“一帮双带”活动、“每月一星”劳动竞赛活动等支部实践活动为平台,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助推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员岗位责任性切实提高,职工群众普遍得到实惠,促进了公司的和谐发展。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营造氛围
健全活动组织机构,活动初,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活动宣传小组、活动监督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明确了各小组成员的责任;分层次分别召开了活动动员大会和党员公开承诺大会;利用横幅、板报、学习班、会议、座谈会、职工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和宣传,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厚氛围。
(二)、扎实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提高服务群众的理论素质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8次,重点学习了党的有关政策、《党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兵团党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师党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中央、兵、师等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及先进典型事迹学习等,对党员普遍进行党性教育,并在党课中增加一些先进的管理和人生哲理性文章,丰富了党课内容。在“七一”党的89岁华诞到来之前,还组织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座谈会、文艺表演等“迎七一”活动;组织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准则》知识测试2次。
(三)、完善党员设岗定责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
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内容和具体要求,制定了《博赛畜牧公司开展创造争优活动党员设岗定责实施方案》,12名党员共设定岗位16个,并对党员设岗定责情况在机关、饲料场、养殖场分别进行了公示,每名党员都与支部签订了责任书,领取了设岗定责记录本。在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活动中,严格按照职工代表全程参与监督,支部带头进行公开承诺及“党员承诺、支部审诺、公开承诺、认真履诺、严格考诺”的程序,全体党员根据党员责任区情况,对自己在学习、工作、履行岗位责任情况等方面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了公开承诺,其中支部书记伍芹波同志除了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
降低了4.7个百分点,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7号养殖员孙文成、龚厚润夫妇连续三次荣获“养殖明星”称号,获得奖金600元,老党员陈理同志连续三次获 “优秀管理员”称号,获奖金240元。
4、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促进和谐发展新局面。8—10月开展的“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再创辉煌”活动中,支部以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载体,以推进公司各项管理工作为宗旨,通过大讨论活动,查摆问题,分析问题,整改问题,理顺了发展思路,统一了思想认识,促进了公司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五)、创先争优活动助推经济发展
公司党支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提高生产能力”这个中心,广泛征求意见,开展技术革新,助推经济发展。
5月,对不合生产要求的料槽进行改造和更换,不仅改变了浪费饲料的现象,也有利于生猪的吸食和成长;6月,新的仔猪保健项目实施,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7月,对猪场9号圈舍进行改造,全部废物利用,由维修班自己完成,节约材料、人工费3万余元;8月,为改善公猪不发情的现状,邀请专家会诊,开出调整公猪饲料喂养的配方,有效提高公猪发情率;9—10月,针对一线员工反映的饲料问题和母猪流产率偏高的问题,着手开展“母猪流产问题大检讨大分析活动”,加强了饲料采购、加工、监测、技术服务和饲
检、妇检、饲养员住宅区自来水管道改造、2009年度职工补助发放等职工反映突出的问题。劳保福利也按规定进行了发放,增添了职工对公司及领导班子的信心。组织了向兵团贫困党员专项基金捐款活动,共捐款500元。组织了贫困党员中秋、“十一”双节慰问走访活动。
(八)、抓宣传,提高对外宣传报水平
通过横幅、板报、宣传栏、座谈会、学习班等宣传平台,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党中活动,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同时加强对外报道工作,5月以来,在天山网、五师门户网上共发表稿件10篇。
二、存在的问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大部分党员都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公司支部组织开展的各项学习及实践活动,但少数党员还存在着消极、被动参与的现象;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条件受多种因素制约,难以提高生产效益,因此民生问题的解决存在很大困难;由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定位不能明确,干部员工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资金周转上的困难,为未来的管理和发展也造成了影响;对外宣传单一,缺少力度。
三、下一步打算和明年的思路
创先争优活动是支部建设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个平台,在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及明年的工作中,公司支部将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第二篇:搭建平台促竞赛开展
搭建竞赛平台,促“千万”行动深入开展
9990.1吨,是一个数字,是一车间一季度完成的生产产量。9990.1吨,更是一个高度,是一车间人用激情与智慧攀越的高峰。2012年,是工厂持续盈利攻坚之年,面对动能涨价、原材料市况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工厂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为缓解经营压力,工厂开展了“5个千万”行动,一车间作为工厂生产经营的主战场,自然也是“5个千万”行动的主阵地,车间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以提升产量、降低能耗、提高投入产出比、现场质量改善为切入点,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强化工序管理,创新活动内容,有序推动了“千万”行动在一车间的的开展。
开展劳动竞赛 突破瓶颈工序 提升产能
月平均3500吨的生产计划对于的一车间来说完成这个产量不是什么问题,但今年的一季度与以往不同而语:一是有效的工作日与产量之间的矛盾,二是熔化炉改造期间熔化能力不足与生产组织相对困难,三是“千万行动”工厂对于一车间寄予的厚望等等这些都是摆在车间面前的现实,面对这些难题,一车间不等不靠,从内部挖潜入手,从一月份开始,在全车间轰轰烈烈开展了比产量、比质量、比安全,争能手,突破熔化瓶颈的“三比四争一突破”劳动竞赛,车间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竞赛活中。
如果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倒不如说是一车间人同设备、时间的抗争:在生产组织方面创新优化,强制实行单位小时效率提升计划,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实施10+10工作制,减少班与班衔接等铁
水时间,每班挤出一个小时对装备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停工,生产安排上大小搭配、难易结合,保证生产的流畅性;车间成立CF团队围绕瓶颈工序进行改善,在提高铁水合格率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强员工技能培训,一方面通过作业观察,减少加料环节浪费,缩短加料时间,同时加强了熔化炉维护保养,延长熔化炉使用寿命,班出铁水由1月份的135吨提高到3月份的148吨,有效保障了自动线生产需求;各班组结合劳动竞赛指标层层分解,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班组小指标竞赛开展的如火如荼,造型班、落砂班围绕产能提升分别开展了“降低型废率,提高班产量,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降两提高和“技能优、质量优、安全优,降低打坏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的三优一降一提高小指标劳动竞赛,他们加强了过程衔接,严格质量“三不”原则,加强4M变更管理和重点工序监控,产品实物质量稳中有升,保证了高质高效生产;维修班组加大了红班检修和现场巡视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预检修计划,积极解决设备发生故障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消除或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为高效高产创造条件。一季度车间在四台熔化炉生产,保证熔化炉改造时间的前提下,完成了铸件入库计划,季度入库铸件9990.1吨,保证了工厂大指标的达成。
关注重点工序 狠抓过程控制 提高质量
2月份一车间片综合外废率为0.97%,3月份为1.21%,同比去年下降了36%,在这组光鲜数据的背后,一车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年初车间导入质量实效模式分析这一方法,对重点工序易产生的废品的典型案例、操作中的错误做法、工序控制的相关工艺参数等制作图版悬挂重点工序,为营造了人人抓质量,个个保品质的浓厚氛围,车间在现场悬挂标语、关键工位设立质量警示格言、关键岗位启动了质量承诺,并有计划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本岗位工艺规程,修订完善标准作业指导书,同时车间加大工艺执行稽查力度,严厉打击“两违”作业。在生产中按照全数品质保障的要求,现场抓实、抓细铁水出炉、浇注温度;铁水成分控制;型砂含泥量、破碎指数;夹/模具点检和完好率;HWS造型线“四点一线”。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传递,一切用数据说话,各工序严格标准,精心操作,细化了过程管理,加快了对现场质量问题的快速处理和外部反馈问题的响应,推行岗位质量问责制,做到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不良品,在“三比四争一突破”竞赛中,把执行工艺纪律、过程控制、4M变更、材质、浇注温度、型砂含泥量等纳入竞赛范畴,并在竞赛日报中将各班的情况每日进行公示,经过全体员工努力车间综合废品率不断下降,外废率由元月份的1.29%下降到1.21%,其中神龙缸体内废率由1月份的9.5%下降到4.15%,外废率由2.89%下降到1.86%,双双创产品投产以来最好水平,为工厂质量降损做出了突出贡献。
强化成本管理 抓好点面监控 提高收效
车间把成本管理作为车间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12年初在去年的基础上对车间每个工序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在员工中宣降成本的意义,把成本管理真正覆盖到生产、质量、管理的各个点面,让员工明确降成本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强力营造做事讲成本、人人节约成本的好氛围,进一步严明纪律,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不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谋划提高,努力提高成本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健全成本管理机制,降低管理漏洞,理顺成本管理流程,完善分析、改善预案,让管理有据可查,考核有据可依。基于此12年车间在成本管控上突出精益管理思想,坚持效益至上的原则,对项目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既抱“西瓜”又捡“芝麻”,做到“重细节,精细算,讲节俭,严管理”。为实现目标车间抓好进口-过程-出口三个环节,建立原材料(生铁、废钢、贵重金属、各类合金、回炉料)领用、投入台帐;灵活调整生铁、回炉料的使用比例,贵重金属实施专人管理,延用包内加入方式,抓好品种衔接、规范回炉料分类管理,减少流失,在辅料管理坚持合金称量加入,减少浪费,抓好回炉料的回收,理顺回炉料回收流程(回收、交接),量化不同品种回炉料的数量(品种、班次、地点、数量),回炉料的回收率要达到95%以上,在辅料管理上同样要建立领用、投入票制度,制作出、入库记录表、使用传票,不定期的对运送辅料的车辆进行跟车过磅,确保辅料重量与入库重量一致,减少环节浪费和流失。通过一系列举措,今年车间投入产出比稳定在95以上,为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做出了贡献。
2012-4-9
一车间
第三篇:松江区残联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促和谐推进创先争优
松江区残联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促和谐推进创先争优
信息来源:松江区残联党总支、松江区叶榭镇大庙村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1-03-07 点击量:641
叶榭镇大庙村是松江区残联党总支结对共建单位之一。在区机关党工委的指导和区残联党组的领导下,松江区残联党总支与大庙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凝聚民心民力,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这个主题,创新理念、优化举措、注重实效,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在探索实践中创新理念,把残疾人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大庙村共有村民3219名,其中残疾人159名,且多为困难残疾人。针对这一情况,村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贴近工作实际、突出实践特色、扎实有序推进”的原则,反复酝酿制定实施方案。一是坚持把对标定位与深化残疾人事业发展思路相结合,把创先争优实践活动中确定的“深入学习贯彻三个文件精神,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思路具体化、规范化、目标化,明确全村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和目标,党员“献一计”、部门“树一品”、残联整体工作“创一流”,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的创先争优目标法,通过层层分解,人人对标,亮牌承诺,狠抓落实等环节,激发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二是坚持把集中攻坚与推进整改落实相结合,制定《大庙村残疾人工作攻坚计划》,确定扶贫帮困、劳动就业、康复、助学4个惠民项目作为推动该村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事工程,以调动党员干部和广大残疾人共同参与的热情。三是坚持把调研问计与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深入调查研究、问计于民,形成了“以残疾人呼声为第一信号,以残疾人利益为第一追求,以残疾人满意为第一标准”的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长效机制和创先争优常态机制。同时,根据岗位特点,为每名党员明确成长进步的目标和衡量评估的标尺,通过结合具体任务,以残疾人的公认度和满意度为核心,分阶段组织考核评估、阶段性总结,提出下一步目标,使党组织和党员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高昂劲头。
二、在服务残疾人中优化举措,使党员真正成为残疾朋友的贴心人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组织一方面加快构建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志愿服务等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为社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便捷服务。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服务举措,使社区真正成为残疾人的“娘家”,党员真正成为残疾朋友的贴心人。一是制定为残服务的管理目标。按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五个好”要求,党组织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实行目标管理,把实现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的要求通过完成具体的目标任务来落实,推动组织争先进、工作创一流。按照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带头”要求,党组织围绕目标任务,根据党员个人的能力、特长和意愿,为党员个人设岗定责,把实现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的要求通过设岗定责来落实,做到每个党员有责任、有任务,亮出身份,兑现承诺,在残疾人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推行为残服务五步工作法。第一步,征求意见。在制定目标前,广泛征求残疾人意见,为实行目标管理、设岗定责提供依据。第二步,任务分解。采取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将目标管理任务分解到党组织、村委会、卫生服务站、助残服务社等各类组织,同时,围绕任务对党员干部实行设岗定责。第三步,公开承诺。通过公开栏、宣传栏等方式,将各类组织所承担的任务、党员将岗位职责向残疾人公开承诺。第四步,组织实施。在党组织领导下,各类组织和党员认真抓好任务和岗位职责的落实。第五步,考评奖惩。采取季度小评、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的方法,由党组织牵头,对各类组织和党员任务落实情况作出评议。党组织和党员是不是先进、是不是优秀,一切以工作成效来检验,以残疾人认可来评价,考评结果作为党员干部业绩考核奖励、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完善为残服务的工作机制。把社区作为为残服务的主阵地,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医生、助残员、社工、志愿者组织网络,积极拓展社区为残服务的内涵。制订区、镇残联、镇卫生院、村“两委”组织为残服务的内容、职责,形成创先争优共同为残疾人服务的合力。
三、在创先争优中注重实效,让广大残疾人真正得到实惠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组织把服务残疾人、方便残疾人、让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确保广大残疾人得实惠、生活质量有新提升。一是大力实施帮困工程。坚持把富村裕民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最大实践,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困难残疾人为重点加大帮扶救助力度,制定并落实重残无业、一户多残帮扶救助政策,重残无业人员全部得到托底保障。采取“带、包、扶”等措施,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仅2010年就捐赠资金8万元支持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每逢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该村残疾人特困家庭,送上一份温暖。二是大力实施就业工程。坚持把促进和谐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想方设法帮助残疾人就业、扶持村扶贫基地开展种、养殖等生产劳动,解决本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79人,吸收邻村残疾人68人,带动其他村民15人。采取基地安置等有利措施,确保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99%。三是大力实施康复工程。坚持把改善民生、服务残疾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村卫生康复站建设,使残疾人就近得到康复训练。全面推行志愿者、社工、助残员、康复医生与服务对象捆绑式结对服务承诺,进一步扩大康复服务的覆盖面。加大康复器具投入力度,为村肢体残疾人赠送电动轮椅车、全自动洗衣机、电动床,向困难家庭残疾人提供拐杖、助听器、更换假肢等辅助用品用具,残疾人的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四是大力实施助学工程。坚持把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重要内容,使农村残疾人享受到与城区孩子同等的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春雨助学”行动,大庙村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学生共34人次,享受到7.8万元学习补贴。出台《考取全日制普通高校残疾学生奖励办法》政策,进一步激励了该村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精神,为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提供了保障。
第四篇:搭建服务平台 做好法律服务
搭建服务平台 做好法律服务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卧龙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群体日趋壮大,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群体的迅速扩展,各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摩擦日益增多,随之出现的经济矛盾和各类纠纷也多了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卧龙区工商联与全区知名律师事务所、2家法律服务所及公证处和5个乡镇分会、3个行业商会结对成立了卧龙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法律服务中心。以独特的功能,便利的形式,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有力地推动卧龙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一、完善自身制度,保障法律服务
为保证非公有制经济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转,卧龙区工商联结合实际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经常与事务所律师共同研究探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有关法律需求,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法律支持;二是经常联络沟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收集整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对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具体的法律需求,及时向服务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三是工商联主席和事务所律师能及时协调和解决会员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法律事务问题;四是积极为法律服务中心出谋献策,协调法律服务中心与其他法治单位的关系,改善法律服务中心的服务环境,使得法律服务中心更好的服务于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二、立足本职岗位,认真解答咨询,努力为非公有制企业排忧解难
自卧龙区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能经常积极主动地为非公企业解难答疑。就国家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法律服务中心深刻意识到这三部法律颁布必将对民营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于是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律宣传的力度。一是举办了法律知识讲座培训会。由卧龙区各行业商会负责人、工商联会员单位约有100多人参加了这次培训会,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重点就劳动法规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风险规避进行了详细阐明的讲解。在培训会现场还一一回答了民营企业家们的法律疑问,会上还向参会人员发放《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宣传单页共200多套。二是及时走访会员企业和行业商会,上门宣传法律知识,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自2008年底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我国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大批中小企业倒闭,我区的民营企业也受到深刻影响。针对这个新情况,工商联和法律服务中心积极行动起来,在配合机关深入企业进行专题调研的同时,走访了20多家会员企业和行业商会,如我们走访了丰园禽业、宛蒲建材、南方木业和温州商会等单位,上门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并向他们发放了法律宣传资料100多份,有效的控制了企业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发生的违法裁员的现象。三是法律服务中心先后协调会员企业之间、会员企业与非会员企业之间、会员企业与其他单位、个人之间处理涉及合作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类问题73起,帮助会员企业协调外部关系、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部分困难和问题。
三、提高学习,不断探索工商联法律服务的新途径
法律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很突出,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知识,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法律知识来充实。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着力抓好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和谐型的服务机构,把作风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突破口来抓,加强法律服务中心同会员单位的紧密联系。针对会员的逐年增多,纠纷的不断出现,求助于工商联法律服务的会员也越来越多这一现象,法律服务中心应进行提前介入,引导企业和会员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法律风险。同时做好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工作,对带有普遍性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和存在问题,用法律手段给予呼吁和力争,并有重点性的突破。并积极通过法律服务中心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尽可能采取调解等多种方式解决法律纠纷问题,不要只考虑怎样打官司,而是要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卧龙区法律服务中心坚持为全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依靠法律和社会的力量,及时有效地为非公企业提供规范化和专业化服务,及时有效地保护非公经济的合法权益。引导、教育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正确处理由经济行为产生的各种关系,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降低进行经济行为的法律风险,积极促进卧龙经济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卧龙区工商联 2010-3-12
第五篇: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理念
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理念
构建便利、快捷、高效的乡镇便民服务通道 ——樟树市刘公庙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的调查与思考
杨林峰刘峰杨艳平
刘公庙镇地处江西省樟树市西北部,区域面积8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67个村小组,全镇人口18910人,其中农业人口17010人。近年来,该镇以便民办事为出发点,以提升服务水平为切入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积极探索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路径,努力构建便利、快捷、高效的乡镇便民服务通道,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主要做法
该镇通过“123”工作法,转变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的新机制。
“1”,即完善一个平台,打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验田”。一是强化硬件建设,完善为民服务设施。在硬件上做到“十有”,即:有固定的办公用房、有明显的中心标牌、有群众熟知的热线电话、有办公电脑和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有办公经费、有群众办事座椅、有明显的窗口指示牌和事项办理公示牌、有窗口办事指南、有公示栏。二是合理设置岗位,落实“一站式”便民措施。按照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把各站所中工作相似、业务相近的职能部门合并归类,把便民服务中心精简为信访接待、综治与法律咨询、农业科技、土地服务、1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民政残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8个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受理、窗口运作、统一收费、限时办结。三是精心选调人员,建强为民服务队伍。对进入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的人员,该镇严格把关,择优调配,挑选了一批作风正派、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干部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对工作人员就《行政许可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等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挂牌服务,动态考核,优胜劣汰,同时发现人才,培养后备干部。四是完善各项制度,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值班制度,每周由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带班,每个窗口保证两名工作人员按AB岗轮流值班;建立便民服务考核机制,把便民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纳入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表彰、干部评先选优、确定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建立服务监督机制,公开设置意见箱和监督电话,设立岗位监督栏、岗位监督牌、意见簿等,对工作人员实行编号挂牌上岗,定期不定期对便民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2”,即畅通两条渠道,架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一是在畅通便民服务渠道上突出“三个做到”,即:只要符合办证条件,立即可以办理完毕,做到“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农民群众关心的粮食生产政策、病虫害防治、农产品流通、新品种推广、政策法规等问题,在便民服务中心有专业人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释;专门设立一个信访接待室和诉求室,每天安排一名镇领导坐班,负责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化解矛盾,将问题解决在服务中心,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民意畅通。二是在畅通监督管理渠道上突出“两个发挥”,即:加强对考勤、值日、项目运作、管理考核、评先创优等日常工作
2方面的监督管理,并将便民服务工作纳入民主测评和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发挥便民服务中心自身的内部监督管理作用;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定期向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和建议,以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工作成效,切实解决以往办事不公开等问题,发挥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的外部监督作用。“3”,即寻求三个结合,开拓创建乡镇“三民”好班子的“示范地”。一是与规范基层干部行政行为相结合。充分利用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制度化运行这个平台,严格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承诺制、责任制、定期约谈制、内部快速协调制等四项制度和值班日记、公开办事、优质服务、督查考核、廉政建设等五项管理制度,促进他们始终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质量。二是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克服以往办事推诿、拖拉、效率低的现象,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出击,积极转变职能,在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亲民“一线连通”,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便民“一张卡片”,把工作人员的分管业务内容和联系电话制作成“便民服务卡”,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把服务送到家中;爱民“一支队伍”,成立专门服务队伍,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扶贫解困等各种服务;利民“一份记录”,进村入户,掌握民情,针对群众实际情况,提供就业岗位、致富信息等服务。三是与转变干部作风相结合。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群众监督制度,切实约束干部行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造就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高素质服务中心干部队伍。
二、主要成效
便民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坚持“便民、公开、依法、高效、无偿”的原则,为群众办理证照、核报补贴、资源交易等各项服务3600余件,受理政策咨询260余人次,调处林业、民事纠纷52起,共受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69例,印发各种宣传资料500余份,调解民事纠纷32起,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事故6例,避免了群众越级上访8起,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630余件,做到了服务效果“零投诉”。
一是方便了群众办事。便民服务卡将驻点干部及村(居)干部的姓名、职务、职责、联系号码等信息公开方便了群众,并通过一站式服务,使群众办事省时又省力。
二是优化了发展环境。规范的办事程序,优质的服务承诺,明确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促进了工作协调,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力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成效。
三是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服务承诺、限期办结等制度,做到“急事先办、难事尽办、特事特办”,有效化解了群众因该办的事情没办或未及时办理而产生的积怨,避免了“小事久拖积大患”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维护了稳定。
四是规范了干部行为。便民服务中心,将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岗位职责公布于众,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通过实施阳光运作,避免了暗箱违规操作,不仅增强了镇干部依法行政、勤政廉政意识,还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从源头上推进了治腐工作。
五是密切了干群关系。对群众前来办事和反映问题做到“一
4张笑脸、一杯热水、一颗热心、一句问候”,通过干部“零距离”服务,加强了干群之间的感情沟通,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发生,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
三、几点启示
通过几年的努力,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在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启示之一:运行好便民服务中心的出发点是做好宣传工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注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重点向群众宣传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改变群众认为中心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看法。
启示之二:运行好便民服务中心的着力点在加强中心队伍建设。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一般都有包村任务,乡(镇、街道)中心工作又较多,中心工作人员经常进村或承担其它工作,造成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工作时断时续。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宗旨意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才能充分发挥中心的服务作用。
启示之三:运行好便民服务中心的关键点在延伸基层服务触角。搞好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是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平台向村组的延伸,是农村基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窗口,整合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村民监事会、廉政监督员队伍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工作队伍等资源,重点监督村级公共权力的运行,接受群众对基层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以最快的方式、最优质的服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启示之四:运行好便民服务中心的根本点在提供严格的制度保障。一套好的机制可以坏人无法犯错误,一套不好的机制同样可以使好人犯错误。运行好便民服务中心,必须配套以一套好的运行机制。该镇镇便民服务中心实施“四制度”及取得的成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借鉴。
作者系中共樟树市委办公室干部 邮编:3312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