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考点之商品的相关知识

时间:2019-05-12 02:0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原考点之商品的相关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原考点之商品的相关知识》。

第一篇:马原考点之商品的相关知识

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

马原考点之商品的相关知识

(1)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首先,他能交换,其次,他是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A.使用价值 B.价值,商品不是自然的东西,是劳动产品,施加劳动在自然物上,开发出商品的有用性,创造出使用价值,但凡劳动产品,一定具有使用价值。另外,商品不是自给自足的,需要交换,要交换,就有价值,这就是商品的二因素。看使用价值。接着看价值,价值表达的是为什么两种不同的东西能交换,因为不同的东西之间具有共性,因为价值的关键点,是所有商品的共性,所有商品的本质属性,所有的商品中都凝结了人无差别的一般劳动,价值就体现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劳动。看到的是物和物的交换,实际是劳动的交换,是人和人的关系。

总结 :

A.使用价值

商品的有用性;商品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商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

商品的共性、本质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的交换实际上是无欲无的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交换价值,看讲义.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可以比较。商品的价值尸体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一定的社会关系。

(2)三个关系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那里的是分离的,对于商品生产者,只拥有使用价值,要想实现价值,对于商品消费者而言,只拥有价值,想获得使用价值,解决这一矛盾只有经过交换。

一个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付出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如果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付出劳动,也没有价值(太平洋里的鱼)

B.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使用价值有交换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第二篇: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考点二:意识观

1.意识产生的条件:(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考点三: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考点四: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考点五:实践和认识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考点六: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考点七:认识的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

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考研政治里的那些“第一”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894年11月孙中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新的阶段。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之革命。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会议推选陈独秀为书记。

1920年11月,上海党的组织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这个刊物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大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

1920年11月,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公会——上海机器公会宣告成立。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会议文件上写上了“抗日”的字样;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亲密合作,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的专门机构。

1949年,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人大一届通过第一部《宪法》。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大汇总

1.党的一大

时间:1921年7月

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贡献:

(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2.党的二大

时间:1922年7月

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

(1)主观上:马中结合;国情认识

(2)客观上: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党的三大

时间:1923年6月

成就:(1)国共合作,党内合作,(2)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

(3)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

贡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4.党的四大

时间:1925年1月

讨论问题:

(1)无产阶级领导权;

(2)工农联盟

成就:

(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2)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

(3)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党的五大

时间:1927年4月

成就:纠正陈的机会主义;

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

6.党的六大

时间:1928年6月

成就: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意义:(1)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①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发反帝反封建;③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④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⑤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3)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认识的估计和政策

(4)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7.古田会议

时间:1929年12月

讨论问题: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8.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成就:(1)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

(2)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

(3)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9.瓦窑堡会议

时间:1935年12月

成就: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0.洛川会议

时间:1937年

成就: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1.党的七大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2.党的八大

时间:1956年9月

内容:(1)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3.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

成就:(1)纠正了“左”倾错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

(2)把党的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提出改革开放的思想。

14.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1981年1月

成就:审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15.党的十二大

时间:1982年9月

成就:(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2)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

16.党的十三大

时间:1987年10月

成就: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党的十四大 时间:1992

成就:(1)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提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之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党的十五大

时间:1997年9月

成就:(1)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2)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党的十六大

时间:2002年11月

成就:(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0.党的十七大

时间:2007年10月

成就: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21.党的十八大

时间:2012年11月

成就:(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第三篇:马原的常规考点(范文模版)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导论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几个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及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体现出马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6.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7.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既有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存在和思维没有同一性,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应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9.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及其内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物质作为本源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客观实在看作世界本源。

10.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11.意识的起源、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起源这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体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1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5.联系的涵义、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

16.联系的普遍性的三层含义。

联系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

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17.发展及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涵。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涵。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20.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21.适度的原则。

度就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度不是一个点,是个范围。这个范围的极限,也就是这个范围的两极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成为了他事物,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在度的范围内活动,才能保证我们做的事情不变质。这就是适度原则。适度原则即是度的方法论意义。

2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4.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25.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基本特征: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的形式:一是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政治实践。三是科学文化实践。四是虚拟实践。

26.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7.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29.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学习把握这一规律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启示及意义。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30.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复完善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3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坚持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即对于我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意义)。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他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他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因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的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4.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及具体内容。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5.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具体构成。

社会存在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式和非意识形式之分。

26.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历史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和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39.生产力、生产关系含义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及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最基本),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4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4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措施。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4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因。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3.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科技革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44.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

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45.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原理。(其方法论意义: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和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46.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的表现。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4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8.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政治经济学

49.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特殊的具体活动、一般抽象劳动

50.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1.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5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量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5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4.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5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涵义和基本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基本形式:第一种: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在生产过程。第四种:宏观调节。第五种:微观规制。

5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一,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第二,贸易全球化。第三,金融全球化。第四,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57.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第三,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58.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第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59.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出不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

60.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61.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

第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6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63.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1.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64.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首先,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其次,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最后,从范围来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第四篇:《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新莱茵报》

马《资本论》

《法兰西内战》

《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

派别

划分标准

基本思想

代表人物

唯物主义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可知论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

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人的意识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不可知论

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古希腊怀疑论者

皮浪,唯物史观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辩证法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形而上学

3、物质观(物质的含义、意识的含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运动观(运动的含义、运动与静止、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时空观(时间的含义及其特点、空间的含义及其特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答:(一)物质观

物质的含义: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觉得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二)运动观

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与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对立统一关系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三)时空观

时间的含义: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的含义: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一)意识统一于物质。

(二)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谋取物资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联系的含义、特点;发展的含义、实质等)

联系的含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的含义: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6、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

原因与结果:这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因果关系就是包括时间先后顺序在内的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普遍联系

现象与本质:这是揭示事物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内容与形式:这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必然性与偶然性:这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趋势。

现实性与可能性:这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性包括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7、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等范畴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两边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向旧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8、如何理解“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P53(五大思维)

一、思维能力包括: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

二、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树立大局意识,放眼未来。善于观大势,把握工作主权。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

三、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知道现实工作的能力。

(善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的思想观点。加强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把握认清规律,更好的走向未来。)

四、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卖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要勇于进取,稳扎稳打。发展的眼光,全面,普遍联系)

五、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满足现状。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积累经验。)

六、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锋线上,做好对策,争取最好结果。

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9、实践观(实践的含义、特点、类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基本

性质和面貌。

(2)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关

(3)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非理性因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Ⅰ.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不能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③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是能动的反映论。

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非理性因素: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具体局限性。

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具备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基础。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也包括不自觉、非逻辑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

(1)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2)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人是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我们应当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Ⅲ.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认识到实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3)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11、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价值评价的含义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2)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者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具有正确性,真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其具体含义有:其一,就真理的内容而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就真理的发展而言,其前景是无限的。由于人类依其认识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所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三,就真理发展的最终结果而言,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为绝对真理。所以,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有条件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把握具有近似性。其含义有三层: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其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其三,从认识的进程看,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价值评价的定义:

价值评价即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的要素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分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社会存在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社会存在的要素: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Ⅰ.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其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其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Ⅱ.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和永恒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Ⅲ.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3、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构成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

根据其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低级的自发的社会心理和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社会意识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占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反映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包括语言学、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其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其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其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其具体表现有:

其一,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步性。

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其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式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生产力的含义:是人类在生产事件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Ⅱ.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即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上层建筑的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辩证统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有:

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反对和排除与自己性质不一致的生产关系。

14、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学说

Ⅰ.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含义: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作用:(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3)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5)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Ⅱ.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学

答:(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发展。“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2)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5、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条件、特点

含义: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产物。

产生条件:(1)存在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特点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6、商品的含义、商品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商品的价值量

含义: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因素或者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关于使用价值:(1)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关于价值:(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2)价值是商品所特有地位社会属性。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辩证关系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其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3)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1)首先,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2)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3)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饿关系。简单劳动书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17、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有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8、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9、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

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是劳动者家属的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20、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

其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途径

途径:第一,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v+△v+m/x)=Ⅱ(c+△c)

第二,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c+v+m)=Ⅰ(c+△c)+Ⅱ(c+△c)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2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

23、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选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制度运行中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机制。

24、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的过渡。

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地对待它。

2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态的约束。

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巨大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的平等。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后,进攻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一和平演变为主。一是通过军事、政治压力盒有限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二是通过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政治、思想等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2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辨析题)p286

(1)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发展与更替的规律是一般的历史规律,是只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的规律。

(2)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而旧的社会形态走向没落并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3)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它不是具体制度的更新,而是整个社会的根本改造,因而必然是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27、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75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第五篇:马原之材料分析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

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二、材料1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2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刺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加强文化领域智力、人才、技术引进工作。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鼓励文化单位同国外有实力的文化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先进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

试卷答案 第 1 页(共 7 页)——《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

请回答:

(1)指出材料1、2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2)阐述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1)还用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展为主题的时代,各种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

四、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为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敢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就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试卷答案 第 2 页(共 7 页)(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3分)(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分)(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4分)

五、材料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材料2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迭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3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恩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请回答:

(l)结合材料3所反映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人生命力的根源。(2)结合材料1、2,说明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六、领导干部应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同时,搞调研要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现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因为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和商讨问题,对领导干部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不同的。领导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 试卷答案 第 3 页(共 7 页)工作,都应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2011年11月16日在出席中央党校2011年秋

季学期

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请回答:

(1)如如何理解“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2)从认识论上讲,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沦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七、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人口爆炸,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已使其伤痕累累;生态失衡,已使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物种灭绝危及整个生物圈。面对无穷无尽的污染,河流在恶泣,泉水在呻吟,海水在怒号。森林匿迹,溪流绝唱,草原退化,流沙尘杨。我们的地球,正超负荷运转;我们的家园,正走向衰亡,人类的警钟,是自己把她敲响,挽救自然,挽救生态,挽救环境,挽救地球已刻不容缓!否则,人类的末日将是自己酿造的一杯毒酒!请回答:

(1)用矛盾对立统一性质原理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努力才能避免喝下这一杯“由人类酿造的毒酒”?

八、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收入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九、下面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一位资本家与一位产业工人的对话材料资本家:你们工人对我们这些老板应常抱感恩之心,因为没有我们投资的厂房、机器、原材料,你们即使有力气和技术,也生产不了任何产品,结果只能,失业,饿死。工人:胡说八道!没有我们工人的劳动,你们的厂房、机器、原材料都将是一堆死物。是我们用智慧和体力生产出各类劳动产品供你们享受。没有我们的劳动,你们将破产倒闭,直至饿死。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剖析以上资本家和工人的对话,到底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2.请用正确理论阐述厂房、机器、原材料,以及工人的劳动各自在生产产品中的不同作用。

十、材料1 试卷答案 第 4 页(共 7 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走复兴。

——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习近平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

话 材料3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党最早提出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两手抓”;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请回答:

(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

十一、下面是一个对园林布景的不同看法的有关材料题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一番。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试卷答案 第 5 页(共 7 页)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现代女报》2004年2月13日,作者:农先安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建筑师“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十二、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十三、材料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走复兴。

——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习近平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

话 材料3 试卷答案 第 6 页(共 7 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党最早提出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两手抓”;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后来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请回答:

(1)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这些发展变化提供了哪些启示

十四、材料1 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材料2 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有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 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材料4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试卷答案 第 7 页(共 7 页)

下载马原考点之商品的相关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原考点之商品的相关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知识总结

    1、马克思主义:(狭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广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

    马原考试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

    马原--我读经典之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的灵魂 ——之我读经典 【题记】: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前言: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

    马原课知识要点总结

    1. 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2. 对立统一规律 3. 质量互变规律 4. 辩证否定 5. 认识运动规律 6.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 资本原始积累......

    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五篇范文)

    政治材料马原分析题十大重要考点 教材考点1 意识观 意识产生的条件;意识的本质: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教材考点2 运动观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特性。 教材考......

    遥感考点之简单知识总结

    一、名词解释1 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段来探测目标。2 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比。黑体......

    马原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

    马原简答题

    马原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