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有感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有感
我觉得《马克思基本原理》是一本实践性与实用性兼备的书,它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等。让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能够沉着冷静的用最好的办法解决,在与朋友闹矛盾时要辨证的看待„„
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中,我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与总结,真正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以下几点:
一、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幽默风趣。老师对大家要求严谨,相比之下我们的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有些同学甚至上课做其他门课的作业,这是需要改正的。
二、课程设置合理,讲课详略得当,程度适中。原本厚厚的一本书,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PPT进行讲解,帮助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三、讲课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老师上课时经常举实例,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例子,能够更好的调动大家的兴趣,引导同学主动思考
四、课后的拓展布置得当,注重让学生边学边理解。单纯的被动接受理论是无用的,只有这样通过写下自己感想的方式,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因此,恰当的关于论文写作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知识,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制定的基础。老师们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时,深入浅出,语言幽默,并联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加以阐述,这种讲课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并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进行分析。
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政治并听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在大学中系统学习了这门课后,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与大学生确立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矛盾的观点,联系的、发展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的相关方法论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给予指导,有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了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公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说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再说说冷暴力。记得课上老师说到了冷暴力,我对它很感兴趣,并且,我对冷暴力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以下就是我对冷暴力的研究结果。
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冷暴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是职场冷暴力,实际上都是一种精神虐待。
定义
冷暴力,顾名思义,它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是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其表现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等,直接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可以说冷暴力的过多出现与人心的冷漠、情感的淡化有这直接的关系的,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观及不断完善自我的情感修养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我们的生活被冷暴力所破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还有就是当你跟对方说了很多话,而对方只用一个嗯或者是哦之类寥寥几个字回复你。还有就是你不联系对方,对方一定不会联系你这种情况,也属于冷暴力的范畴。
表现类型
主要表现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等,直接造成了许多的社会悲剧,可以说冷暴力的过多出现与人心的冷漠、情感的淡化有这直接的关系的,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观及不断完善自我的情感修养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我们的生活被冷暴力所破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职场冷暴力一直是职场人的难言之隐。冷暴力以一种无法言说的压力将我们孤立起来,让人感觉不寒而栗,上班如同坐牢。
存在状况
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办公室中受到类似贬低性评论、持续批评、对资源垄断之类的冷暴力,对雇员造成的危害很大。研究发现,受过职场冷暴力的雇员更有可能辞去工作,他们心理失衡,工作满意度降低,愤怒和忧虑的程度也变得更高,其后果更加严重。
冷暴力
此前智联招聘也曾做过职场冷暴力调查,近七成(67%)被调查的白领表示自己曾经遭遇过职场冷暴力,而这一暴力的主要实施者是上司。遭遇职场冷暴力后,只有16.9%的人表示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38.1%的受害者表示自己会整日郁闷,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20.9%的职场人则以冷制冷。将近2成受害者则选择了黯然离职,只能以这种方式解决。流行症状一:被老员工拒之千里
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总会抱怨公司里的前辈给自己脸色看,明明一起搭档做事,可是前辈总是不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当回事,新人把一些新鲜的想法告诉前辈,前辈一脸的不屑,给新人着着实实地浇了一盆冷水,时间久了,新人再也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前辈也缺少了一个得力干将。两代职员之间也有了鸿沟,很难融洽相处,都是只跟自己同时进来的员工一起,形成两个独立的圈子。
原因解析 职场冷暴力,在这种现象里,前辈就是冷暴力主动的一方,新人则成为被动的一方。冷暴力的源头源于老员工,他们对于新人有着两种态度,一个是新人没有经验,于是老员工抱着经验主义的思想,对新人视而不见,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老员工的不自信,新人的势头总是很强劲,而且工作积极性更高,知识面也更为广泛,老员工害怕新人的风头盖过自己,因而开始用不合作、不理睬的方式向新人施暴。
如果不能正确应对,新人的挫败感会越来越强烈,工作的积极性下降,而老员工呢,也并不是这场暴力争斗的胜利者,相反,老员工失去了新人的尊重,如果有一天新员工成长起来,这个老员工也许将成为新员工的施暴对象,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老员工也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以及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的机会。
难定性
心理学家刘吉吉博士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的调查,发现有93%的家庭对自己的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有过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不同于肢体暴力,取证难,界定难,定性更难,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没有有章可循的维权流程,妇联等机关只能以协调为主。
法律专家认为,对待家庭“冷暴力”最好不要从法律的角度约束,而应从道德的角度解决,因为这是夫妻间的“家务事”。外人一旦介入可能会激化矛盾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家庭冷暴力
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工作等非正式暴力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
这种暴力一般表现在夫妻之间矛盾虽不诉诸武力,但却通过暗示的威胁、言语的攻击,在经济上和性方面进行控制。彼此有意用精神折磨来摧婚姻处于一种长期的不正常状态。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甚至比肉体伤害更可怕。
处于家庭冷暴力中的女性大多有委屈感、被控制感,感情变得脆弱易激动,心理上常常处于孤独状态。
看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观众都会同情梅湘南的遭遇,痛恨安嘉和的暴戾。其实,在现实婚姻生活中,一些家庭暴力正是由“冷暴力”肇始,日积月累酿成悲剧。据统计,八成离婚案件存在着家庭冷暴力。
一个本该是避风躲雨的“港湾”竟然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冰窖。试问,有多少婚姻能在这样的低温下生存呢?
家庭暴力可以由警方介入,那么“冷暴力”呢?消除“冷暴力”,靠外力强制介入显然不现实,此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理建设。
自古以来,人们就爱用“夫妻本是同命鸟,病苦来时相扶持”来形容“家”的重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就是家庭。所以,“家庭暴力”不仅危及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
职场冷暴力
职场人就自己对于“职场冷暴力”的理解进行了描述,其中比较集中的包括:精神虐待、心理战、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自尊的伤害、“穿小鞋”、逼人自动辞职的一种手段等。调查显示,职场冷暴力主要来自于上级,这一部分的选择超过了四分之三,可见,上级是职场中相对强势的一个群体。遭遇“冷暴力”后,劳动者容易出现焦虑、迷茫、信心大幅受挫、疲惫不堪的感觉,但只有两成劳动者表示会主动争取正面沟通,其他的则以坚持忍耐,直接离职,以冷制冷、以暴制暴等手段“反击”。可见,无论何种形式的“冷暴力”,不仅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会对单位产生负面影响,内耗着实不小。
流行歌曲----关于冷暴力
蔡依林-冷暴力
收录于蔡依林2007专辑《特务J》
作词:陈镇川/Wonderful/李宗恩
作曲:Nik Quang/Thea Hall/Lars Quang/Rng
【歌词】
你说我很爱讲手机 可疑
我想去朋友家打Wi 不行
你老爱乱发神经 常常偷看我简讯
考验我的耐心 小心 小心
对付你让空气 冻成 北极
吃饭时我故意耍自闭 沉默不语
我使出冷暴力 换你神经兮兮
耍心机不理你 看看谁先赢
你说这是合理的怀疑 oh ya~
你说这是爱我的证明 oh ya~
超强占有欲 别自己骗自己
我要用冷暴力冷冻你 OK?!
别让爱情喘不过气
阿司匹林给你(别自己骗自己)
冷暴力是最后武器 oh ya~
冷却你的火力 今天穿短裙 不行 不行
一直打喷嚏 是谁 想你
简单的问题 不需要疑心病
冷暴力搞定你 治好你的病
冷却你的火力(冷暴力搞定你)
看完这些,我想你对家庭冷暴力和职场冷暴力有一定认识了,我想谈写自己的亲身体会。
冷暴力真的是个可怕的东西。那是发生在宿舍的事,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忽然就不理你,搞的我一头雾水,心里还特别的烦,可是出于个性原因,又不能说什么、做什么。真的是就像歌中说的一样‘我使出冷暴力 换你神经兮兮、我要用冷暴力冷冻你冷暴力是最后武器,冷却你的火力’。冷暴力太可怕了,希望大家能够远离它!
第二篇: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3350121
姓名:吴波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自2月份以来,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已经有3个多月了,从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正确树立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升华。通过以一个阶段的学习让我对马克思产生了深入的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学习中我得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为我们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教会我们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应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同样我们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也应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认为这门课的所学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 ,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 ,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而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给学生一次意义非凡的头脑风暴。
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 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160年的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 90多年的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深入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 ,我们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观和主观世界观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的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中国家融和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台的责任感,努力学习班,提高警惕本领。
对于我自身来说,我也定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为指导。树立远大志向,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我也相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国家定会更加繁荣,祖国更加昌盛。
第三篇:马克思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有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的4、唯心史观的缺陷是什么?
答: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
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群众观点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
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想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V)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
削的实质。(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
据。(3)为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7、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
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是:
(1)克服了社会化在生产和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国家调节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
界限。
(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再生产的要求。
(4)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
(5)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协调和发展
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
答: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0、简述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的对社会主义的思考。
答:(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2、简述苏联模式的功过。
答: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
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
导机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力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二、辨析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
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有些事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
反映或者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们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的反应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
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
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的精
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内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
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
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
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就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
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5、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
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
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即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寡
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6、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应为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
物主义的。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
吸收,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时才
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住,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
科学社会主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辩证否定观的及其意义。
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一是否定式发展的环节,二是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
留。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2)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有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2、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
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
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的。
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在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了160多年的实践证实的真理,因而它具有
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
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
对性,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
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
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做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
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如何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
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3、试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基本
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
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它是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
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说单纯的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能自动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 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调节生
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的生产率‘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但价值规律在调节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
二战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欲值得变化是:一是国家资本所有
制形成并发挥作用;二是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
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二战后,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避免社会冲突和**,先后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变。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高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
增加,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二是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
趋势;三是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四是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力量。
(2)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作用是退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
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
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6、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一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
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
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建立了“以按劳分
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即民民主
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四篇: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感想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感想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前。我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只知道是马克斯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他带领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的解放,也引导着我们国家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我们现在如此美好的幸福生活。然而通过几周的学习,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观有了很大的改变。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让我对无产阶级有了更深的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现真理的品质教会了我做事要见他实地实事求是,多用眼睛去看用世界去检验。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我做事的基本准则。通过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我学习到了很多科学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我认识到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事物是普遍联系与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要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认识运动不断重复与无限发展。潜移默化的扩大了我的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对我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事物,认清事物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及思辨能力。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生活中任何一条真理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也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是我们打学生成长与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增强对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及理论水平,从而更好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上原理课,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坚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念。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管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具生命力的理论体系。
第五篇: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而我们学习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更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哲学理论,该书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开始入手,先开始让我们了解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社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及物质的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从中了解到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并从物质的客观规律性与人意识的主观能懂作用,明白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 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显然,自觉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决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们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同宿舍的同学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其实我觉得,当我们走上社会后,这个问题的体现将更为突出),因此人际关系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当我们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产生这种阻碍的原因,我们就应当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的这个就业问题,也是同学,学校,家长乃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我觉得其解决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思想活跃,人脉好,时机对,很可能造就一个成功人士。这一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社会在关注,并将持续。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 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显示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表为客观的事实。
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内容,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