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

时间:2019-05-14 13:2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

第一篇: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

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

凌晓宇

环工131 1304100093 应老师的要求,我们将开展一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主题的辩论赛,辩题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我做为这场辩论赛的主持,对此我做了一些研究和学习。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对马克思基本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我有了一些见解,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技术提到“先进生产力”的高度,是我们党自觉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即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曾有人估算,截止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的9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余年获得的。到200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知识翻了一番。现代物理学中90%的知识是1950年以后取得的。现在全世界每天发表科技论文6000-8000篇。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3年至5年增加一倍。现在全世界每年批准的专利数量达120万件。当今,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是5年,即5年内有一半知识已过时。近10年内,一个工程师所掌握的知识的90%与计算机的最新发展有关。由于科技知识的加速增长和更新,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点。当代科技发展的突出形式就是突破与融合。突破即以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科技成果取代原有的一代科技成果;融合是组合已有的科技成果发展成为新技术。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战略解决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了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最终结成了具有确定的特有概念和方法论的新学科和新领域,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系列。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还表现有研究的完整性、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性、学科的多对象性、科学研究的信息化等认识论特征。三是科学技术与人文杜会科学的结合。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技术提到“先进生产力”的高度,是我们党自觉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第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识形态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即一种精神生产力,而当其与生产力其他要素相结合 即构成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即将科学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马克思、恩格斯把后一个方面视为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根中途径。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五,科学作为生产力,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机器的发展则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恩格斯也曾指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恩、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不断演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的会议上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进人21世纪,面对科技进步更加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江泽民把科学技术提到了判断先进生产力标准的新高度,对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新的概括。江泽民的这一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丰富的科学内涵。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走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新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只有下大决心、花大气力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中,在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中,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把经济搞上去,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人民群众真正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第四,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速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和奉献,要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共识,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这样才能使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三)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决定着先进生产力的性质、方向、结构和水平。首先,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是一个由劳动者、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过程的组织管理等各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某一时代特定生产力的先进性质要通过系统中每个要素的先进性质反映出来。劳动者由”体力型“转变为”知识型"标志着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提高。其次,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在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是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的,即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当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科学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方面,使得生产力向越来越广的先进领域发展。第三,科学技术决定产业结构的层次。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设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教育业、商业与眼务业等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这种升级是以科技知识在产业中的密集程度为标志的。第一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农业国,第二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工业国,第三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后工业国。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70年代末就超过50%。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更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第四,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先进水平。产业的高科技化程度、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密集程度、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时间周期、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是衡量生产力先进水平的重要因素。

我认为,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理由有二。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对人类生活的改善给予影响的力量既不是政治和宗教,也不是思想,而是‘机械技术上的发明’。”也就是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回顾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提高的历程,正是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蒸汽机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电的发现和使用改善了交流环境便捷了人类的沟通;青霉素的使用改善了医疗环境,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信息技术革命再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诚然,在人类利用科技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造成了诸如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人类在利用科技提高生存环境的同时也逐步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980年以来,可持续发展原则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人类从企图征服自然的狂妄自大心态放下姿态认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预见,在未来,科技将被更好地用于人类提高自身的生存水平。

第二,科学技术所引发的社会变革让人类解放了双手,人文精神使人类逐步摆脱了思想上的枷锁,促进了社会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文艺复兴以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精神也日益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布鲁诺的日心说,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从中世纪的黑暗统治下解放出来;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平等、自由等西方近代民主理念的传播,进而引发了荡涤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变革,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由此可见,一次次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善的直接影响因素都是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解放了人的双手,使人类一次次向内追寻人的价值、探寻生命的真谛。种种这些,都给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改善,使人能够真正成为“人”。

以上就是我对马克思基本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见解,希望我们的辩论赛能带给我更大的思想上的冲击,预祝辩论赛顺利、精彩地进行!

第二篇: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能源学院 ***18 陈哲豪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角,对时空、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诸范畴进行了解释与辨析,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规律和基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领分为1.以人为本

2.全面

3.协调

4.可持续 从科学发展观的这几方面在马克思基本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较为全面的讨论分析。

那么如何用马克思的相关基本原理论述可续发展观,下文中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几个基本原理来浅谈下科学发展观。

关于“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

1、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依据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揭开了宗教神学和唯心史观披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神秘的、唯心主义的 面纱,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 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对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去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奥秘。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认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马克思就指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 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 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对对象、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 想的目的。实践活动的前一特性要求人们讲以人为本、讲价值论、讲人文精神,实践活动的后一特性要求人们讲客观存在、客观规律,讲认识论、科学精神。实 践活动两方面特性的统一就是以人为本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发 展观中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特定内涵的原因。把我们 的发展观理解为不包含科学规定的纯人文发展观,或理解为排斥人文精神的纯科 学发展观,都是片面的理解。

2、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洒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 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 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本主义,也不能简单地 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当今一切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最高 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 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 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 的。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 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3.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主要涵义,是指应当“如何发展”,即是发展自身的本质特点和指导发展的方法论要求问题。十七大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一、关于全面发展的哲学思考

全面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思考。首先,从社会层面即全社会的各个方面 的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片面发展而言的。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达到这种发展要求,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就其方法论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在指导建设中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同任何其他社会一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条件和根本动力,是“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础”。而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道德,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和繁荣起来。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仍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在注重经济发展、重视历史唯物论时,忘记了历史辩证法,既忽视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和道德因素的能动作用。社会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就是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各维度的发展,强调发展的整体性,谋求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保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

另外,要从社会发展主体层面即人的全面发展。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 物质和精神多方面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二:关于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特征。恩格斯曾经 说过:“当我们深思热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 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辩证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相对平衡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社会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是一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各城乡、各区域、各系统等方面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贯彻方法是坚持统筹兼顾,即发展必须做到“五个统筹”,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则,是我国长期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引导和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为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方法。

因此,要协调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关系,要统筹好这个发展的战略全局,要把握住这种复杂多变的关系结构,就客观地需要借助唯物辩证法这门“普遍联系的科学原则”,需要哲学思维,需要坚持发展的重点论与发展的均衡论的统一。

第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可持续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无视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搞只 顾眼前的竭泽而渔、激化人与自然关系的那种难以为继的“跨越式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必须协调、有序的发展。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有效运用社会辩证法与自然辩证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哲学课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称为“天人关系”,或“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它认 为,人来自于自然又依存和反作用于自然,人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但前提是人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那会使“自然界对我们进 行报复和惩罚”。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并错误的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人征服自然的 能力也是无限的,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和主宰。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沙尘暴、各类温疫、许多物种灭绝及濒临灭绝等事实表明,人类在自然面前并不能为所欲为。那种极端开发自然资源以至生态透支,无疑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自毁地球家园。人类必须不断地深入认识并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限的资源,与之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一代又一代人永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蕴,就是人在自然界面前,是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求发展过程的永续性,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谋求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发展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三篇:马克思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有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的4、唯心史观的缺陷是什么?

答: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

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群众观点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

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想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V)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

削的实质。(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

据。(3)为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7、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

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是:

(1)克服了社会化在生产和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国家调节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

界限。

(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再生产的要求。

(4)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

(5)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协调和发展

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

答: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0、简述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的对社会主义的思考。

答:(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2、简述苏联模式的功过。

答: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

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

导机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力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二、辨析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

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有些事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

反映或者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们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的反应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

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

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的精

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内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

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

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

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就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

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5、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

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

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即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寡

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6、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应为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

物主义的。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

吸收,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时才

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住,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

科学社会主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辩证否定观的及其意义。

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一是否定式发展的环节,二是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

留。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2)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有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2、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

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

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的。

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在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了160多年的实践证实的真理,因而它具有

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

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

对性,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

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

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做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

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如何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

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3、试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基本

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

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它是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

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说单纯的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能自动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 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调节生

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的生产率‘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但价值规律在调节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

二战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欲值得变化是:一是国家资本所有

制形成并发挥作用;二是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

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二战后,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避免社会冲突和**,先后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变。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高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

增加,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二是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

趋势;三是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四是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力量。

(2)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作用是退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

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

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6、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一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

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

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建立了“以按劳分

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即民民主

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四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论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材料专业

一、与时俱进的具体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具备充分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符合人性发展要求,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也就是反映时代精神。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抓住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且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从空间上体现时代精神,长期性的问题从时间上体现时代精神,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认识主体方面体现时代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性的科学理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的科学。既然它是一种来自实际又要在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而客观实际又是错综复杂、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的,那么,反映客观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的发展,不断地用适合于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经验、新知识和新原理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当着时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应当随之改变;当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具有民族差别、国家差别的各个不同场合的时候,就必须把这些原理的某些具体细节加以适当的改变;而当马克思主义某个原理所反映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必须用反映新的条件的新的结论来取代反映以前条件的过时的结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如果列宁不运用反映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新理论,而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反映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革命要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动和陆续取胜的理论,十月革命怎

么可能取得胜利?从列宁到毛泽东,如果毛泽东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运用反映中国具体情况的,首先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动农民组织革命武装、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而固守“左”的教条主义者所照抄照搬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中国革命怎么可能从严重挫折乃至绝境中挣脱出来而取得伟大胜利?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要是邓小平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理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怎么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在他们前赴后继地推进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辉历程中,时时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光芒。

三、共产党人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要求共产党人要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战士,必须自觉地站在时代前列,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到这一点,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并在实践活动中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史,证明它是科学,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理论武器。尤其是我们党经过80多年的历程,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事实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突破前人,创立符合时代潮流的理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实践中创造出正确的崭新的理论。第二,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前提,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无从谈起与时俱进。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我们不断调整思路,要求人们的思想要与客观实际相统一。思想是人们实践的指南,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工作中如果不思进取,不勇于创新,不善于突破前人,不敢冲破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规框框,就不可能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

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思想统一于国家建设大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三,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做到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关键是创新。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和市场经济时代,如果思维不敏捷,思路不清晰,工作无新意,是不可能应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的,也不可能使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不断地分析、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提炼具有划时代标准的、正确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理论创新,才能促进各项工作创新,只有各项工作及其制度创新,才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产生至今164年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理论;是10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中真理性最突出的社会历史理论;是引起并造成东西方长期分离,对抗和严重危机的理论;是敲响资本主义丧钟,塑造社会主义制度并引起这两种制度激烈竟争的理论;是震撼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心灵围绕利益追求因而无法保持宁静的理论。因为是这样一种理论,所以,它成了这个时代不可超越的理论,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也不管人们是否喜欢它,这种理论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参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企图绕开它而孤立的行走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致力于掌握这种理论的基本精神,不仅是心灵的消极颓废,而且肯定是一种重大的损失,无论这种损失是个人的还是整个社会的。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主义的内涵:

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和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女权主义等等。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准,刑罚不准,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则必言之,言之则必行之”。

——定性分析是任何科学的开端和起点。

(2)西方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一元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持征是批判”,“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经验科学”等等,都是从定性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

(3)中国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表述(见教材第2页)第一、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第二、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通规律的学说。

第三、从它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构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是由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主义学、历史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伦理学等10多门学科构成的,在这众多学科中,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头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具体展开和详细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心脏;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必然结论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底线体系的双脚,本书介绍的内容恰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

第二、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日趋不满和强烈反对,客观上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第三、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创造性的批判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表观在:

1、自然科学自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开始到达于文1859年提出生物进化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论据。

2、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要代表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保证,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谦·佩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的批判性的继承,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材料。

4、对英国的殴文、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者的借鉴,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宝贵历史材料。

第四、马克思、恩格斯良好的个人素质、崇高的理想责任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密切关注以及积极参与,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主观条件。

基于以上诸多条件,所以,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并不是马、恩 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杜撰出来的,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对前人、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扬弃并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学说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它的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源泉。

第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最为深刻和响亮。

第三、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上最为直接。

第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在理论上特别在实践上最为深刻和辉煌。

第五、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教条化,必然导致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走向贫血症。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与技术的任务

科学→认识世界→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获取信息 技术→改造世界→解决做什么、怎么做→获取能量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实践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是至高无上的桥梁和途径,人间一切秘密都存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所有问题都无法解释,与人和人类社会相关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加以说明。

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及其统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哲学上,它实现了两大统一,克服了两个脱节,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二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规律,特别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表明资本的主义存在是有限的。三是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不仅是要科学的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二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和反映,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即公开自己学说的阶 级性和党性;三是对一切错误思潮和派别作坚决的批判和斗争,决不做任何妥协和让步。

第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和灵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论与归宿。只有科学性,没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说教;只有革命性没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就会误入歧途、盲目蛮干,就会丧失自觉性、原则性、预见性和系统性。所以,为了防止这两个极端现象,必须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力量把它们统一起来。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塑造了中国人的革命气概和革命风度,使中国的优秀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重大任务,终结了中国人民对内受封建势力压迫,对外受列强欺辱的历史。

第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的。往后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抗西方势力、适应世界节奏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第三、全中国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和引导。没有统一的意志和行为就意味着乌合之众的泛滥,没有创造性思维与行为就意味着死亡。

第四、对于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能够使大学生确立宽广的理论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区别是非、真伪的能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成为有所作为,充满活力,顶天立地的优秀人才。

2、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第一、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和技能都要有一定的付出,要下功夫,梦想不用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达到目标是不可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第二、先保持继承性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以批判性的态度审视,进而具备创造性→真理性→价值性;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任何教条主义态度。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

必须反对:

1理论上的——教条主义 ○2经济上的——平均主义 ○3政治上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4外交上的——封闭主义 ○5生活上的——禁欲主义 ○

第三、要具备为兴趣而学习,为理想而学习,为个人素质提高和人格完美而学习,为热爱知识本身而学习,决不能带着急功近利的态度而学习,克服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

第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为什么? 理论

实践

↓ ↓ 眼睛明亮的瘸子←→身体强壮的瞎子

第五、要克服、消除浮躁的心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在直观上判断就是阐述哲学中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世界是什么、世界状况怎么样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是什么,又正确地回答了世界状况怎么样,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的唯物论和科学的辨证法,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与哲学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社会后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世界观就其内涵来说,就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整个世界形成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说:“哲学中的最高分裂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近代哲学的全部兴趣就在于和解它们的对立。”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费尔巴哈说:“神是否创造世界的问题,就是精神对感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兜圈子。”

恩格斯在吸取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概括了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的内容

其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即世界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划分出哲学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其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该问题回答态度不同,区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3)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第一、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不能回避因而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否则就丧失了哲学家的资格。

第二、如何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规定着哲学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其它一切哲学问题都是围绕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第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客观标准。

第四、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哲学中的理论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人们实践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最高问题。

3、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3)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形态: A:古代朴素辩证法; B: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C: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

(4)形而上学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中国独有)

二、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缺陷

旧唯物主义用人们的感觉器官所能够达到的程度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认为世界要么是金木水火土即五行说、要么是元气说、原子论。这至少有两大成就:

一、是用物质现象来说明世界本身,为唯物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基本合理的通道,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是克服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

但也有严重缺陷:缺陷

一、它们用个性来代替共性,把个性当成人类认识的最终界限,看不到人类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缺陷

二、它们提出的个性要素是万物的根源,万物产生于具体要素,又回归 于具体要素,免不了导致循环论,最终导致宿命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1)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只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突出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但他还没有解释什么是物质。列宁在其《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次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对物质作了科学的规定,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对物质的高度精辟的概括,把哲学中各种派别共同面对的焦点和分歧都囊括了,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物质是标志客观的哲学范畴,这就把纷繁复杂、五彩缤纷、无限多样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加以规定了,把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真正确立了,坚持了彻底的唯物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的根本缺陷。

第二、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并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从而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一切形式的不可知论。

第三、物质及其客观实在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在而存在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批判并克服了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第四、科学的物质范畴不仅在自然领域是物质的,在人类社会领域也是物质的,把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统一了起来,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领域的统治局面。

第五、列宁物质范畴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奠定了牢固坚实的基础。

三、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的物质是不可能存在的。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是没有的。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1)物质世界是以绝对运动表现出它的属性的,但物质世界在绝对运动中还有它静止的一面。

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承认 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承认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运动的参照系,才能真正理解运动,进而才能理解物质;第二、才能正确把握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多样性;第三、才能区别、改造和利用事物。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它们在关系上也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承认运动并把运动绝对化,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只承认静止并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所以,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要求我们既要随着运动着的物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又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注意保持稳定性,防止朝令夕改,变来变去,以致让人们无所适从。

3、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时间空间的含义、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不会倒转,不可重复出现。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或左右、前后、上下。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①它们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才能进行。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实际内容。离开物质运动,无论是时间数值还是空间数值都是神秘莫测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此外,时间既是绝对的即客观的,又是相对的即可变的,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可变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物质运动的特性制约着时间空间的结构。关于这一点可以完全通过非欧几何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来加以科学的说明。

②割裂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要么会导致牛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空观的错误,要么会导致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③正确地处理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树立科学的时空观,防止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而且更加特别的要求我们抓住时机和机遇,快马加鞭,更好更快地发展国民经济,切勿错失良机。

4、世界统一于物质

(1)具体科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第一、天体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三、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理论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第四、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既包括了无机物,又包括了有机物,同样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2)哲学对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证明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哲学命题,证明这一命题是非常需要具体科学的,但还需要哲学的证明。哲学能够从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等辩证思维中来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3)全面理解并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以这一问题为根据并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这一问题也是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的活动是实践的活动。实践是人类在世界上能够立足并保持自我存在的根本途经,是人最深层而又最广泛的保护伞,是界定一切真伪的无私的审判官,也是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客观尺度。

1、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1)实践定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对实践含义的具体展开。实践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性。④实践具有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实践

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三是科学实验

三者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实践,它决定着其它实践形式,其它实践形式为生产实践服务。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为什么?

第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人的生命、人的存在和发展寄托在实践活动之中。实践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实践所规定的。人是一种由外界各种关系包围着的客观存在,与人相关的一切秘密之所在都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

第三、人的意识的产生、发展以及确证也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的。所以,实践是人存在的主要方式,人离不开实践。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什么?

实践是把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实践又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现实基础。脱离实践的社会生活就会成为莫名其妙的神秘的社会生活,也就在根本上没有社会生活。自然社会化和社会自然化,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归根到底是实践活动推动的结果。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本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开始回答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物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物质世界的状况是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永恒性

1、联系的含义及其特点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复杂性)、具体性。

2、联系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改变联系的某些环节和结果,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才能在联系问题上坚持唯物论。

(2)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联系看作是随心所欲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态度。

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及坚持这一观点的重大意义(1)普遍联系观点主要是指:

①任何事物都跟周围其它事物处在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任何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就是由无数具体事物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事物是没有的。

(2)承认联系的普遍性的意义

①理论意义:只有联系、事物才能存在、才能发展、也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承认联系,才能坚持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和偏执观点。

②实践意义:第一、以改革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调整好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个行业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内部结构,使每个要素及其环节在最佳联系中发挥作用,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防止顾此失彼。

第二、以积极稳妥、大胆有序的姿态永远坚持对外开放,并以开放为必要条件,勇于参加到国际发展舞台,从外部吸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 大能量,充实自身力量,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防止闭关锁国,夜郎自大。

第三、用科学发展中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造性地构建好和谐社会,防止社会在倾斜中出现动荡。

第四、运用联系的观点努力塑造好个人的素质,使个人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个人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理论修养、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健康的体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等,防止个人畸型发展。

“与智者为伴,必得智慧;同愚者为伍,必将毁灭”。

4、发展的科学内涵

发展不是事物在其内部的简单重复,不是原地踏步,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不是下降和倒退。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运动,是质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是指能够经得起历史发展考验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历史发展必然性,因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5、怎样正确对待新事物?

6、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为什么?

第一、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内部,以旧事物为母体,同时又是旧事物无法排除的异已力量。

第二、新事物继承、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健康的东西,在新的环境又吸容纳了新的内容,比旧事物更有优越性。

第三、新事物在社会领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是我们保持乐观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在社会生活中,这一规律往往表现的异常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历史的确发展、增强人们为美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和必胜信念,具有重要的人生观和方法论意义。

7、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世界发展的思想也就是过程论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过程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面的内容: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存在即是过程。每个事物既有现实存在的暂时性,又有稳定的相对性。整个世界就是无数事物的生成和消失的过程相互衔接,彼此结合所构成的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

第二、前进的发展是事物和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没有发展,就没有真实的过程。唯物辩证法把肯定发展的前进方向性作为过程论思想的核 心。

第三、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思想贯彻到底,就要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现象。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的三大规律及其各自任务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的任务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怎样发展的问题,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如何发展的问题。

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这一规律是贯彻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钥匙;

第三、这一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3、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实

(1)辩证矛盾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对立统一。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然而我又不能离开你。

(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1)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你能变我,我能变你。

(2)矛盾斗争性的含义: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趋势。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没有区别、对立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条件,离开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是左的错误,只讲同一性不讲斗争性是右的错误。因此,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割裂二者的结合关系,单独考察它们,谁也对事物都不能起推动作用。

(2)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三点:①②③(3)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点:①②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①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之中,即处处有矛盾

②每一事物自始自终都存在着矛盾,即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指每一事物的矛盾以及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矛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其不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的就是矛盾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①二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只是概括了矛盾特殊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并没有概括矛盾特殊性中的所有的东西,因此,矛盾普遍性单纯深刻,而矛盾特殊性比较丰富、生动。

②二者又相互联系,一方面矛盾普遍性即共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即个性之中,离开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就成了空洞的抽象,所以,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另一方面,矛盾特殊性即个性包含着矛盾普遍性即共性,离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也不可能存在。同时,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不仅是科学的认识主法,又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哲学理论依据。

7、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的含义及它们各自的意义

①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把握质是一切认识的开端和起点,是对事物的定性分析;

也是制定正确的实践政策的基础。②量是指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结构分式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把握量是对事物认识的继续和深化,是对事物认识的精确化,是定量分析;达到了对事物量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制定具体可行的对策。

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和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把握了度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事物;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胸有成竹;才能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2)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事物微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②质变是事物显著的变化,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③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质变的维系者,规定着质变的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无论做人做事都可以受它的启发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做出富有成效的收获。

8、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其关系

①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趋势和力量。

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没有肯定,事物就不能达到自我规定,事物是什么无法说明。

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没有否定,事物就不能展望自己,事物的多样性就无法体现。

②肯定和否定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联系来看,肯定离不开否定,离开否定的肯定是不存在的肯定;否定离不开肯定,离开肯定的否定也是不存在的否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都是没有的。

(2)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的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①科学否定观的内容来自于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其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外力所强加的;

其二,辩证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否定是联系环节,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其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保留又变革,既继承又抛弃,体现了新旧事物之间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②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否定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无论对人对事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简单的肯定一切,也 不能简单的否定一切,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这样才不至于走向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轨道。

(3)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前进性的根据: ②事物曲折的表现:

③把握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意义。第三节

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物质世界在联系、发展中是有规律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规律是指事物在运动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特点有: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客观性、可变性、多样性等等。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人们要尊重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支配着人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人们要有所作为,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要想改造自然界及其社会,必须首先学会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规律面前并不等于人可以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1)它们都是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它们之间有区别:自然规律是通过其本身无意识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无需人的参与。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要通过人的目的、理性、意志的介入才能表现出来,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规律。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

①从无机构的反映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 ②从低级生物的刺激适应性到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出现;

(2)意识主要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标志和前提基础的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 的决定性环节,对意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第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三、劳动的迫切需要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了语言,然后语言和劳动结合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两个最强大的动力。

第四、劳动不断丰富着意识的内容,改变着意识的形式。

2、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③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通过实践能动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具体表现是:

其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其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其三、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其四、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中最重要的表现。

4、怎样才能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要对意识作用有一个正确估计,即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第二、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正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前提基础。

第三、要明确发挥意识作用的基本途经是实践。理性有多么强大,就多么狡猾。

第四、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认识世界是这样,改造世界也是这样。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2)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要求人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大胆解放思想,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努力。

第二章 实践、认识、真理(认识论部分)

本章在第一章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回答了什么是认识、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认识的发展动力是什么、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详细展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

(1)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意识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客体是指纳入主体活动范围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历史性、变动性等特

点。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区别在于:主体是主动的方面,客体是被动的方面。

联系在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依赖、相互制制、相互转化。具体表现在 ①主体认识客体,具有认识关系; ②主体改造客体,具有实践关系; ③主体鉴赏客体,具有审美关系; ④主体利用客体,具有价值关系; ⑤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

(3)把握主体与客体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认识论上来看,认识论的基本矛盾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从实践活动来看,全部实践活动就在于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背离或脱节,必然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不良后果。苏联解体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此。人的自我分裂、人的异化就是主体与客体没有达到统一而造成的恶果。人本身的悲剧、人与社会关系的悲剧、人与自然关系的悲剧,说到底是没有协调、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发生的。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变化发展着的实践活动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为解决新课题准备实际材料和手段。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产生于实践,依赖实践,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反作用。

3、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表现 ①考察认识的前提来源不同。

②对认识的来源内容所采取的态度不同。③在认识上对立的实质不同。

4、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区别

一、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则是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

区别

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离开实践来考察认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区别

三、旧唯物主义不懂辩证法,不了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辩证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揭示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提高和发展。

2、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形式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到的对于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形成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的特点是具体性、直接性和形象性。(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及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在感性材料的基础,通过抽象思

维所达到的对于事物本质、规律及内部联系的认识。

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抽象性,间接性和概括性。(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它们是认识过程中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存在着低高层次的差别。

其次,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懒感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承认这一点,就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包含、渗透。

最后,割裂二者关系,就会在理论上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在实践中就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

条件

一、必须深入实际,搞调查研究,拥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条件

二、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理性加工,也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实际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4、非理性因素在的含义及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非理性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直觉、灵感、想象、热情、顿悟、本能等。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的作用

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黑格子说:“如果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伏尔泰说:“热情是一切伟大的标志”。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①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照作用。②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③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5、从认识到实践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切实的检验和发展。

6、理性认识怎样才能飞跃到实践中去即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是什么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第三、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进行具体的试验。

7、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的依据

①从主体方面看,主体认识事物要受到地位、立场、生理、思维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②从客体方面看,主体的认识要受到自己所处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历史的限制;

③从客观事物自身来看,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的依据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事物由一种质态的转化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不可能是简单的完成或封闭状态,而是一个无限递进的过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及在此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在于: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在真理面前必须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

40(3)唯心主义在真理面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鼓吹“有用即真理”,提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1)绝对真理是指: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②人就其本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相对真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①从微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事物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结构、一定特点的近似的认识,承认对微观事物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②从宏观上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宏观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某一范围的认识,还有更多领域没有认识到,承认对宏观世界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扩展,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具有各自的规

定性。但它们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离开相对真理就没有绝对真理;

另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颗粒,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是不存在的。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真理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而相对真理是这条长河中的水滴、河段。

(4)把握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就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教条主义,又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过时的无用的说教。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中两种相反、两种对立的不同认识,前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

(2)真理与谬误是统一的。表现在:它们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要做真理的卫士,决不做谬误的宠儿。通过发展真理、捍卫真理来繁荣生活,实

现自由。

二、真理标准及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胡说八道

(1)主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人的言论

②伟人的言论

③多数人的意见

④是否有用

⑤经验形式等

(2)客观唯心主义标准观

①圣经

②上帝等

(3)旧唯物主义的标准观

①生活

②事实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这是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这是唯一的,除了实践再没有另外的客观标准。

第二、实践是指能够最终对一切认识的真理性做出判定的。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第一,一切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所有认识;

第二,实践是发展的,认识也是发展的,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知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4、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1)价值的含义及其特点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存在的意义。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甚至有害。

价值的特点有: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遵循两个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

第一,它们是有区别的。

①真理体现客观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价值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②真理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则是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③真理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则是社会中的多样性原则。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第二,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二者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①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和包含。一方面,真理中渗透包含着真理的成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运用真理来改造世界的过程。

②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和转化。真理对价值的引导,表现为真理的发现和利用必然创造巨大的价值,价值引导并且制约和促进真理性认识的深化。

③实践既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又是实现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基础。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是价值的实际确定者。另一方面,实践既是认识真理的基础和决定因素,也是达到改造世界、实现价值的唯一手段。实践的特点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当人们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中直观自身的时候,往往发现自己是行尸走肉一般,人在无可奈何中苟延残喘。但人不甘心以这种方式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开始致力于认识所处的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过去了,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终于找到了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本章——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因而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精神决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认为社会是按照其本身固有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物质资料的产生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所以,在围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历史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

第一、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产生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原因;

第二、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没有考察甚至抹煞、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历史唯心主义一直在社会历史领域独霸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人类社会领域首次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而且唯心史观开始逐渐丧失统治地位。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关系

(1)社会存在是指人类赖以存在的各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称,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产生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主要的内容。

(2)社会意识是指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中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

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有具体的、历史的。

③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直接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尽管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依赖于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①社会意识正确的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就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否则,就必然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被人们群众所掌握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落后的社会意识欺骗、愚弄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1)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是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机械的反映社会存在,而是有它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2)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都属于思想、意识方面,但二者又不是完全等同。社会意识包括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而精神文明则只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精华的方面,所以,发展精神文明成为极为重大的现实任务。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5、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湖泊、矿芷资源、动物、植物等等。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必要条件,离开地理环境,生产劳动就无法进行,人类社会就不可想象。

第二、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提供了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物质资源。

第三、地理环境的优劣,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通过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下载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马克思基本原理与科学技术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考核知识点 哲学(定义: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

    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 一、A型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单选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标注其相应字母】 1.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许多问题,我们必须以煤为......

    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一、2006年科技发展情况 2006年,贵阳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结合建设大贵......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班级:10级理工基地班 学号:1010712030 姓名:杨锦栋 指导教师:刘轶飚理工分院 一、调查背景: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有感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有感 我觉得《马克思基本原理》是一本实践性与实用性兼备的书,它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年级:2011级学号:20113350121 姓名:吴波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自2月份以来,我们学习《......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一、调查题目:家乡平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对于县的总体基本情况以网上调查为主,辅之以实地任务采访!各村情况以实地走访为主。 手段:网络文......

    科技局年度科学技术发展工作总结大全

    科技局年度科学技术发展工作总结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和地震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