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第二章(含答案)

时间:2019-05-15 08:3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第二章(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第二章(含答案)》。

第一篇: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第二章(含答案)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2.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全面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

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9.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满足和被满足的价值关系 D.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0.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A.它是否有用 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

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D.是否清楚明白

11.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12.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3.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 论。这犯了()

14.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1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16.“ 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

A、经验论 B、唯物论

C、不可知论 D、反映论

17.“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种观点是()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19.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 “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二、多选题

1.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具体性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A.唯心主义认识论 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C.经验论 D.唯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承认()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5.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D.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6.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

C.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7.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

8、“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象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知识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是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

A.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B.哲学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先进思想力量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D.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是哲学发展的动力

E.哲学为科学提供理论指导

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的思想。

(1)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2)就真理的本性而言,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要判明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只在主观范围内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同时,客观世界本身也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能够充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沟通起来的“桥梁”,即社会实践。(3)就实践的特点而言,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其中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主要根据。2.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关系:(1)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生活动的两大目标。(2)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凡有真理的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不应与真理相悖。(3)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侧重点有所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4)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其是生动的、形象的,为深入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两者关系:首先,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 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然而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真实性的特点,能够把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从而使人的认识与认识指导下的结果能够进行对照。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思想及其意义。

(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6.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③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④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1)反作用的表现:

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反作用的性质:

① 科学认识(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② 错误认识(理论)把实践引向失败。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反对错误: ① 经验主义: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② 教条主义:轻视、脱离实践。

(2)学习、掌握科学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①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②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的意义:

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是批判和防止各种错误的思想武器;

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

7.简述认识的本质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1)从本质上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从本质上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现实的、具体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求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第二篇:马克思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有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的4、唯心史观的缺陷是什么?

答: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

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群众观点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

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想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V)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

削的实质。(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

据。(3)为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7、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

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是:

(1)克服了社会化在生产和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国家调节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

界限。

(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再生产的要求。

(4)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

(5)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协调和发展

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

答: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0、简述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的对社会主义的思考。

答:(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2、简述苏联模式的功过。

答: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

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

导机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力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二、辨析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

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有些事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

反映或者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们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的反应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

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

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的精

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内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

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

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

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就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

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5、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

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

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即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寡

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6、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应为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

物主义的。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

吸收,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时才

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住,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

科学社会主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辩证否定观的及其意义。

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一是否定式发展的环节,二是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

留。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2)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有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2、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

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

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的。

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在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了160多年的实践证实的真理,因而它具有

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

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

对性,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

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

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做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

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如何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

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3、试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基本

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

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它是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

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说单纯的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能自动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 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调节生

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的生产率‘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但价值规律在调节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

二战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欲值得变化是:一是国家资本所有

制形成并发挥作用;二是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

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二战后,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避免社会冲突和**,先后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变。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高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

增加,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二是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

趋势;三是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四是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力量。

(2)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作用是退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

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

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6、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一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

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

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建立了“以按劳分

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即民民主

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三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资料

绪论

引言

1.“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是(马克思 爱因斯坦 牛顿 达尔文)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从阶级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什么P2-3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广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P3 从狭义来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来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P3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生平P7-8 :1818-1883,1820-1895 普鲁士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P8-10 :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3.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P9 :辩证法思想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P10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P11-14 1.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 :没有,原因:马克思主义是在(发展)发展起来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在当代中国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什么P14 :它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9 一,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满足,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4 4.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7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P21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一章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7-29

1.哲学是什么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式、各形式的代表性观点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性观点,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实在当做本质】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性观点:理生万物,天不变 道不变,绝对精神等【把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质和主宰】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30-31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管形式的统一,意思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地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利地批评了不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同辩证法的统一 —— 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之一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 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实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2-34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以外,什么也没有 3.赫拉克利特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6.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8.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要求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1.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根本因素是社会实践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表现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发展的根本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纯在和作用

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39 联系和发展

3.因果联系P49 :客观世界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5.“科学发展观”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 事物的普遍联系P40 1. 联系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联系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P41

1.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了新 的结构和功能,他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就,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

就新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 对立统一规律P42-45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含义、两种基本属性

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属性:对立和统一

3.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P44前两段)4.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6.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和谐是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7.关于矛盾问题精髓

精髓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现实意义: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质量互变规律P46 1.适度原则 一定条件下把握质和量的相对稳定状态 2.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否定之否定规律P46-47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知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析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行新的阶段。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停顿和倒退。规律P54-56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哲学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收规律的支配。

3.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性,但社会规律又不同于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P30 意识是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P31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56-57 第一,意识是能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P58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能够反映物质,并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二章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3-66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 2.客体的含义: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P66-67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事物,它有两个严重缺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中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5.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实践在主体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8-70

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2.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4.经验论的错误

5.实现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P72-75

1.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4.利用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检验标准P77-78 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3.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4.实践标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原因: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或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实践使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的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犹豫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P83-85

1.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未必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真理)和人文精神(价值)

3.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 “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P94-98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4.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的内容,地理环境的作用: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地理环境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5.如何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6.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同步性 2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 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0-104 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3.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4.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P105-108 1.上层建筑的两个部分,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核心是国家政权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2.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其重要作用。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P112-126 1.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3.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因为,这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4.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实质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5.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革命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26-135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关于历史创造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1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因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2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决定作用。3.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4.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民群众: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结论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坚持这一观点和路线的重要意义

9.“科学发展观”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0.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1.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 级分析方法

第四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P142 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新兴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的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资本原始累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2)两种商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消耗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 19 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有使用价值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选)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价格总以价值为基础;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但其平均水平与价值一致;有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有的则相反,但社会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基本一致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6.价值规律的作用及消极后果(多选)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比例.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7.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8.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性学说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解释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和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到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4.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2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P157 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7.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 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是一个可变的量P158 8.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为了让工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增加剩余价值。

9.生产自动化条件下,技术和科学并不是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其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观点是正确的。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将一部分转换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 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就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1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1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正确,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表现的“劳动价格”。

13.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正确。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P169-171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立法权、行 政权、司法权(制衡)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P188-193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2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在生产过程 4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 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更好的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范围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 三是商品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

5.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262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P259 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乡村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P143 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4.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5.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6.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P262-268

1.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 实现的

2.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两个必然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忍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相互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的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这个条件具备只欠绝不会成为现实。

第四篇: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论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材料专业

一、与时俱进的具体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具备充分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符合人性发展要求,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也就是反映时代精神。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抓住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且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遍性的问题从空间上体现时代精神,长期性的问题从时间上体现时代精神,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认识主体方面体现时代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性的科学理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的科学。既然它是一种来自实际又要在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而客观实际又是错综复杂、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的,那么,反映客观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的发展,不断地用适合于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经验、新知识和新原理来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空间、条件为转移。当着时代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也应当随之改变;当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具有民族差别、国家差别的各个不同场合的时候,就必须把这些原理的某些具体细节加以适当的改变;而当马克思主义某个原理所反映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必须用反映新的条件的新的结论来取代反映以前条件的过时的结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如果列宁不运用反映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新理论,而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反映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革命要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动和陆续取胜的理论,十月革命怎

么可能取得胜利?从列宁到毛泽东,如果毛泽东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运用反映中国具体情况的,首先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动农民组织革命武装、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而固守“左”的教条主义者所照抄照搬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中国革命怎么可能从严重挫折乃至绝境中挣脱出来而取得伟大胜利?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要是邓小平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理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怎么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在他们前赴后继地推进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辉历程中,时时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光芒。

三、共产党人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要求共产党人要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战士,必须自觉地站在时代前列,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到这一点,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并在实践活动中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史,证明它是科学,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的理论武器。尤其是我们党经过80多年的历程,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事实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突破前人,创立符合时代潮流的理论;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实践中创造出正确的崭新的理论。第二,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前提,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无从谈起与时俱进。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我们不断调整思路,要求人们的思想要与客观实际相统一。思想是人们实践的指南,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工作中如果不思进取,不勇于创新,不善于突破前人,不敢冲破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规框框,就不可能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

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思想统一于国家建设大局。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三,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必须做到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关键是创新。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和市场经济时代,如果思维不敏捷,思路不清晰,工作无新意,是不可能应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的,也不可能使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不断地分析、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提炼具有划时代标准的、正确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理论创新,才能促进各项工作创新,只有各项工作及其制度创新,才能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考核知识点

哲学(定义: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为研究内容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哲学具有下列特点

(1)最高的抽象概括性,是“最深沉的思维”。

(2)最大的普遍性,具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和智慧的启迪作用,但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作出具体结论。

(3)哲学属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哲学派别(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论与唯心论)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从三点来看:

1.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①资本主义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②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

2.实践基础:无产阶级的斗争已经有了实践的源头(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

马克思注意创立: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集成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①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实践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②其后,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具体结合,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理论体系

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识记与理解

(1)哲学的概念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也就是说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第一,意识依赖于物质。

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就是唯心主义。也就是说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一、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1.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分歧从根本上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蕴含于其理论内容体系之中,而其内容体系的基本点有三点:精髓——实事求是精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发展规律学说);精蕴——群众史观。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意义1.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人类正确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探索出科学的方法

2.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共产主义由空想变为具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崇高理想

(8)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鲜明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之引领中国人民进行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而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萌生初始思想到明晰科学概念,由实践探索积累经验到认识升华形成理论形态,由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到领导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是一个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

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逐渐有了深刻、完整的认识。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之后,1939年—1940年,毛泽东同志接连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精辟地阐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重要基础。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转折。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在这场伟大变革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以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指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作出新的阐述,强调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初步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述,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同时,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涉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下载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第二章(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第二章(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产生至今164年来,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影响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理论;是10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中真理性最......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有感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有感 我觉得《马克思基本原理》是一本实践性与实用性兼备的书,它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一、调查题目:家乡平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对于县的总体基本情况以网上调查为主,辅之以实地任务采访!各村情况以实地走访为主。 手段:网络文......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报告 班级:10级理工基地班 学号:1010712030 姓名:杨锦栋 指导教师:刘轶飚理工分院 一、调查背景: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年级:2011级学号:20113350121 姓名:吴波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心得体会 自2月份以来,我们学习《......

    马克思复习

    道德最重要功能:调节功能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根本要求:公义胜私欲 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中最基本要求:遵纪守法 法律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复习

    马克思复习重点注意:次份资料只是从中制同学的书上笔记所得,准确度有待考察~ ▲为最重点内容,△为次重点内容 其他为重点内容没写进来的为了解内容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

    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合集五篇)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