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4: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篇: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深入。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认识和实践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2.简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所以,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周转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总之,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在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就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首要因素。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周转持续时间,也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从大的方面说,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本身又有许多组成部分。不同的资本,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具体包括:第一,劳动期间,是指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工作日时数。劳动期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我国目前许多教材将劳动期间改成劳动时间,这是不准确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计算劳动时间时要包括劳动者人数,而计算劳动期间不考虑劳动者人数。)第二,非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的另一部分。非劳动时间包括劳动过程正常中断的时间即正常停工时间、自然作用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要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不仅要尽可能缩短劳动时间,而且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距。第三,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应改变运输条件、加强市场信息搜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4.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5.为什么认识运动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它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天文观察不可能突破可见光的界限;在宇航事业开创之前,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不可能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立场和观点的局限性,对人们的认识有重大的影响。【认识过程的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6.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一般的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恩格斯阐发的大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主要有:(1)关于社会主义客观必然性原理。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原理。(2)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理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4)阶级斗争的理论。(5)统一战线的理论。(6)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7)马克思主义权威观的思想。(8)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9)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10)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11)自由人联合体的原理。上述这些理论观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得出的。15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了这些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7.试述20世纪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20世纪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起到了巨大的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其经济、社会、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的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迫害人民,推动者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也显示出不足.8.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1)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是同步性b.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f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恩格斯的这个论断主要说明社会意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属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9.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被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0.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商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第二,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第三,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1.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12.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13.联系实际论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一、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内涵着中国特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自己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第二,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切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只有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和根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两者有不同的规定性,是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就矛盾存在和性质而言,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就具体矛盾的表现形式而言,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其次,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二、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矛盾关系,即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是因为,这种关系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事物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指导线索。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矛盾的基本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第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是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医学理论与具体病例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14.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反应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5.简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1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时间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三,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第四,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7.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趋势: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

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 1.贸易自由化.2.生产国际化.3.金融全球化.4.科技全球化.18.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反应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

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9.简要说明商品的二重性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及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二、辨析题

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正确。(请注意: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一个著名命题,体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当然,作为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思想还是朴素的。)这个命题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不息的。

河水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我们刚才踏进这条河流,但等一下再踏进去,原来的河水已经流走了,我们踏的(即接触的)是另外一些河水,因而河流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河流了。这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但是要注意: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正因为如此,人才能够有一次踏进一条河流,如果取消这种静止,人就连一次也不能踏进一条河流。这其实就是赫拉克利特一个学生的观点。被认为是诡辩。)

2、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错误: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含下来。

3、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正确。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是空想的、无法实现的东西,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多有论述:“在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时代以前,空想社会主义本身包含着这种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些人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4.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已“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错误的,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他们在本质上依然是劳动或不变资本实物形式。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是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结晶,他的普遍使用会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率,是资本家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内容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从宏观上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此要给企业自主经营权,由市场调节价格,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从微观上说,企业要注重产品质量,注重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2.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答:资社之间既相互连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成分、属性、方面、趋势等之间的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事物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把对立双方联结为一个统一体,提供了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了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进行量变积累并把量变积累的成果巩固起来的条件。第三,矛盾的同一性提供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桥梁,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第四,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矛盾双方对立和斗争的对象、内容、范围、性质和形式。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发展的量变阶段,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各自发展和壮大自己,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事物的质变进行量变的积累。第二,在事物发展的质变阶段,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从而引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相互转化,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的决定力量。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资和社是一对儿矛盾,他俩斗争,又有同一性。斗争性和同一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资里头有很多社能利用的东西,社利用资的好的方面,发展自己,

第二篇:马哲考试复习重点1

马哲考试复习重点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2、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4、阶级、阶层、等级关系

5、科学与技术(区别与联系)

6、科技的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7、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一对范畴)

8、社会形态的更替

9、认识的本质

10、认识活动的结构

1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对范畴)

12、辩证思维的特点

13、结构与功能(一对范畴)

14、真理、价值、价值形态

15、社会进步的含义

16、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7、代价的含义,以及代价为什么不可避免

18、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一对范畴)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1、概念解释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两个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从静态上看,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三项内容;从动态上来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的统一体。

2、矛盾运动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3、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1、生产关系式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即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经济关系。生产活动总是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某种生产关系进行的。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2、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生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

变革。

3、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个社会往往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但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1、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内部的矛盾运动。

2、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地产生而又解决,解决而又产生。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贯串着一种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作用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不适合,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才能形成效果,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情况,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决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

四、阶级、阶层、等级关系

1、阶级

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从本质上讲,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共同体。阶级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层

各个阶级内部还有阶层的划分。阶层一般是指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同一阶级中不同阶层的人在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上是共同的,但是在经济地位、职业上又有明显差别,并由此必然反映为政治上、思想上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别。还有些社会阶层存在于社会的基本阶级之间。

3、等级

地位、身份、门第、职业的标准

五、科学与技术(区别与联系)

1、技术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操作性手段。其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即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2、区别

A、与自然关系不同,科学是认识关系,技术是实践关系; B、追求目的不同,科学是追求“为什么”,技术是追求“如何做”; C、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的成果是新知识,技术的成果是新产品; D、评价标准不同,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求真程度,技术是获利程度; D、更新速度不同,科学更新慢,技术更新快。

3、联系

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科学化。

六、科技的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A、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B、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

C、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2、消极作用: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这些问题因程度不同地触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利益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具有全球性质,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科学技术广泛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

七、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一对范畴)

1、社会革命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先进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社会革命作用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社会发展的障碍,从而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换言之,社会革命使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

同时,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社会改革

如果说革命使社会形态的质变,那改革则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从跟不上说,改革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新举措。

4、社会改革作用

改革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如果说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经不能容纳它的旧的

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改革则适用于解决原有的社会体制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情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换言之,改革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历史规律的途径。

八、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即标志着“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历史就是这些阶段的一次更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决定性、统一性、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尤其内在的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队人类历史行程的根本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从纵的方面来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在人类总体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一次更替;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有共同的本质。

3、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的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九、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掌握

十、认识活动的结构

在认识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客体以及联结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构成了认

识活动的基本要素。

1、认识主体,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主动、积极态势,居于能动支配地位,具有主导性、自决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即从事认识的人。其社会构成形式包括人类认识主体、社会认识主体、集团认识主体、个人认识主体。

2、社会客体,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被动、消极态势、居于受动、受控地位,具有非主导性、受动性、依附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认识客体即进入主体的对象性认识活动领域,同主体的认识活动发生功能性联系,为主体认识活动所现实指向的客观事物。

特征:对象性:即它对主体的功用性和可知性。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思想意识客体也有客观性。

社会历史性:有历史演变过程。类型: 自然客体。最基本、最初。

社会客体。人对人的自我认识。

精神客体。作为认识的对象的精神成果。

3、认识中介,指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认识工具、认识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

十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对范畴)

1、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联系—(1)从认识的内容和顺序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既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

区别—感性直观认识客体的外部形态,理性思维认识客体的内部本质;

感性直观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特点,理性思维具有抽象性特点;

感性直观是低级的认识形式,理性思维是高级的认识形式

十二、辩证思维的特点

1、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揭示思维形式的内在矛盾而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辩证法或辩证逻辑是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

2、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

3、特点: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而不仅仅停留在某些方面、某些要素上。

十三、结构与功能(一对范畴)

结构——功能方法是用事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来分析事物的方法。其中,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结构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层次性的特征。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复制事物的方法。功能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周围事物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功能作为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体现着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转换关系。

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通常把结构方法称为“内描述法”,把功能方法称为“外描述法”。实际上,事物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总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要完整地把握事物,就要把“外部描述”与“内部描述”、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统一起来。

十四、真理、价值、价值评判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它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凡是那些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才是正确的,才是真理。真理作为一种认识,是通过语言、思维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因此,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价值性。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2、价值,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不是某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方面,人即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事物或现象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或反映人的主体性的内容。表现在:(1)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2)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它是在人的客观需要痛快人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客观的现实关系。

价值的相对性有两种情况造成:(1)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属性、本质、结构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2)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需要也是具体的有限的,他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利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3、价值评判即价值评价,是指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十五、社会进步的含义

作为哲学范畴的“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合乎必然性的前进发展,是社会由旧的历史时代向新的历史时代的转变。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对人类历尽曲折但总是在前进这样一个事实的承认,是进步的社会力量所固有的历史乐观主义的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呈现为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行程。但社会进步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进步的信念本质上是人类改善自身状况的需求,是人类发展和实现其本质力量的内在要求在观念上的反映。

十六、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这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个人没有

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民将在自觉调节的丰富而又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十七、代价的含义,以及代价为什么不可避免

1、代价的含义,代价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的概念,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

2、代价的不可避免性

第一,人类发展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的满足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越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阶段,人类的发展越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在社会发展仅能满足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时,人们不得不放弃其他方面需要的满足。

第二,无论社会或人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推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必然会抑制或延缓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使社会和人的发展片面化,由此而在某些方面做出牺牲即付出代价。

第三,合理的社会发展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活动主体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价值选择上的盲目性或片面性,最后活动的结果难以达到这种统一,因而难免付出代价。

十八、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一对范畴)

一切社会成员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将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一方面,自由时间具有了生产劳动的性质,人在自由时间内的发展同时也

就是劳动力在扩大规模上的再生产人运用自由时间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是自己成为新的主体。在自由时间内获得新发展的人投入社会生产过程,会更有力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劳动时间也具有了自由的性质,劳动成了自由发挥和发展人的才能的场所。尽管物质生产劳动仍是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由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事情,但这种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做人自我提出的目的。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成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原)期末复习重点主观题笔记整理

马原主观题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最鲜明的政治立场?why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why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什么?why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如何理解实践概念?

6、简述普遍联系原理。

7、简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8、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9、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试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把抓”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简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什么是相对真理?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批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怎么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

展。

2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性的标准?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当代大学生面对未来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怎么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的构成。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何理解国家的实质? 国体、政体及其辩证关系。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一原理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掌握这一规律有何意义?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推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

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43、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44、集合当前我国社会上人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第四篇:马哲期末试题

马哲期末试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A)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A)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B。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 D。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3.生产关系体现了(C)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C)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5.国家是代表(B)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D)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D)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的本原问题 D。实践的本质问题

8.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B)

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B。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 D。认为一般就是个别 9.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B)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B)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阶级关系 D。人的理性 1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会导致(A)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1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A.机器设备 B。原材料 C。燃料 D。辅助材料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A.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经济加强的结果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两重性,它是(C)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力价值转移和剩余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1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银行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金融资本

1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C)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C)A社会化大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19.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D)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比例 C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2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B)

A全国人民的政党 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C农民阶级的政党 D被压迫人民的政党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把它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题2分,共10分)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BD)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B)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3.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CD)A.单位商品的数量增加 B。价值总量增加

C.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4.下列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是(AC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语言学 C。文学 D。道德 5.垄断利润是(ABD)

A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最终来源于本国劳动者和世界其他各国的劳动者的劳动 D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

三、辨析题(先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共20分)1. “仁者见仁,智者见着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当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侧重于强调由于知识构成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反映,但有一点“仁”和“智”都是正确的;指一个人看待某件事物,从自己的认知体系出发,以自我客观的方式,得到某种结论。2. 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3.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 正确。资本指的是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意味着货币要能够产生剩余价值

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所以货币只有购买到了劳动力才能产生剩余价值从而成为资本 要购买到劳动力必须要劳动力成为商品 4. 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就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错误。资本主义工资:其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四、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能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只有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2、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1)原因:实践规律转化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式”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

(2)表现: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一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

(3)地位: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2. 什么是生产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定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主要内容: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

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3. 什么是价值规律?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定义:其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表现形式: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4.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什么?

定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可以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无论采取国有经济的形式和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形式,还是国家在私人垄断企业外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总之,所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五、论述题(10分)

试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来说明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第五篇:马克思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践计划

2010—2011第二学期

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据我校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计划的规定,此课程除必须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外,还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努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对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的深入把握和感性认识;

2、使学生能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评价某些社会现象或政策;

3、提高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时间安排: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教学安排,本学期安排4学时为实践教学学时

一、教学实践总体规划

为了更好地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在教研室全体同仁的多次讨论和多方努力下,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决定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和深度。具体安排如下:

1、统一规定4课时(2次)作为课外教学时间,保证师生完成课外教学任务。

2、严格课外教学各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则、有过程、有结果、有成效。(五有)

二、课外教学实践具体内容

1、原著选读(可以包括好书、好电影等)

要求教师列出书目,制定实行细则(读书形式、交流方式、考核方式),严格组织实施。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推荐读书书目

原著类

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页—30页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19-760页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

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6、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7、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

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哲学类

1、《敬畏生命》

2、《寂静的春天》

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著,商务印书馆200

2*

4、《共生的理想》尾关周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5、《哲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6、《金黄色的麦浪》

7、《哲学与人生》台湾:傅佩荣

8、《逻辑学》

9、《精神现象学》

经济、政治和其他社科类

1、《资本论》节选

2、《国富论》亚当·斯密

3、《银行家》

4、《货币战争》

5、《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上海世纪集团,[德]维尔纳.桑巴特

6、《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等,人民文学出版社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注意:

1、请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每组5-15人;每个人或者每小组自由选择书目,读书、写心得;

2、读书心得必须每人一篇,字数2000,书面提交,不得用电子版;

3、各小组请推选一名小组长,由组长负责召集、组织活动和小组考核;

4、小组的内部交流不考核,但每小组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课堂汇报;

5、小组课堂汇报的形式可以是读书报告,论文,演讲等文艺表演;

6、以读书报告、论文或演讲等形式汇报的小组,须提交读书报告或者PPT以供备案;

7、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参与情况打分,最高为10分,小组长签名后交给老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2011.3.8

下载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期末复习

    认真看看前四章,第五章可能出选择题,考第六七章的可能性小◆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习第二章(含答案)

    第二章 一、单选题1.“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

    马哲大题重点1

    一、 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义。(重要)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指南 一、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考试要用机读卡,所以必须带铅笔、橡皮 二、复习思考题: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范文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自发产生的。 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是货币重量单位,是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的,通常由国家法律规定。......

    马哲哲学部分复习参考

    马哲哲学部分复习参考通用版本08.6 马哲哲学部分复习参考 ByBNU灬没没(做斜线处理仅作复习参考,可选择不答,仅仅是个人建议)所有页码都是按新教材写的,内容也是新教材中的,可能与......

    马哲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选五篇)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指导教师 谢老师系 别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电子(1)班 姓名(学号) 卢海军(1105011024) 童亚强(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