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0619中哲期末复习3
【周敦颐】:
一、定位与佛老的关系:与《周易参同契》的关系
(1)有许多学者考据《太极图说》源自于道教经典,但是《太极图说》真正的意义取决于对图式的解释。《太极图说》实际上是由《周易》的一些观念发展出的一个宇宙论模式。它的基本思想史把《系辞》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演变为一个以“太极”为最高范畴的宇宙论体系。
(2)“无极而太极”:太极是指未分化的混沌的原始物质,无极是指混沌的无限。“无极而太极”的意思是太极作为原始物质本身是无形的、无限的。周敦颐的宇宙论是一种“气一元论”,太极元气演化出二气五行,一气表现为各自差别的万物——“一实万分”。宇宙的多样性中包含着统一性,统一性表现为差别性。(3)太极动静:太极的显著运动产生了阳气,太极的相对静止产生了阴气。宇宙运动的过程就是运动和静止不断交替循环的过程,宇宙的生成本质上是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合。动静循环没有极限,两者相互转化。
(4)人极论:“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人时宇宙间最灵秀的气构成的,这种灵秀之气构成的形体自然地具有了知觉能力和思维能力,而由此也就有了善与恶。圣人以“仁义中正”为道德原则,又以主静的方法进行修养。人与天合,突出了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提升了人的主体性。
(5)诚神几:“寂然不动,诚也”诚是人的本性,是至善的,又寂然不动,就是说本性没有活动。当人与外部事物发生接触,本性决定思维活动作出反应。本性为静,发而为精神,知觉是动,精神活动刚刚萌发而尚未明显时叫做“几”。性本没有善恶,但到了“几”的状态就可能有善恶,周敦颐认为人必须在欲念萌动时审慎地加以检查。
(6)境界论:指出理学学以成圣的宗旨,提出“寻孔颜乐处”的命题。“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认为一个士应该把诚圣成贤当做一生希望达到的理想,更具体的说也就是“志伊尹之所志,学颜渊之所学”。
(7)虽然周敦颐经常借引佛老经典,少言孔孟,但其本质上仍是儒家理学的代表人。《太极图说》从儒家经典《周易》的一些观念发展出的一个儒家的宇宙发展观纲要,倡导寻考研了出的人生理想,深刻影响了二程与道学的发展。
二、与二程的关系:周敦颐是二程的老师吗?
【张载】:
一、问题:用白话解释“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客形是什么意思,本体是什么意思?传统中国哲学所谓本体的特殊所指?(1)本体:气的本然状态,是不可见的
(2)客形:暂时寄居的状态,终归要回归气的本质
(3)无形的太虚是气不可见的本然状态,它的聚合离散都是其气暂时寄居的状态,最终将回归气本身。
二、谈谈变化气质
(1)变化:张载将宇宙变化的种种问题称为“气化”。他将气化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变”,一种是“化”。“变言其著,化言其渐”,著变是指食物的显著运动,渐化指的是食物逐渐而细微的变化。“变”与“化”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宇宙的运动是由于气本身具有内在的运动本性,其根源在内部而不在外部。(2)“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虚就是天,气化的过程就是道,虚和气构成了性,性和知觉构成了心。太虚之气就是宇宙的本性,太虚之气聚而为气,气聚而为人,人的本性根源于太虚的本性。
(3)太虚聚而为气,太虚之性也就为气所具有,气的这些属性在构成人物之后也要成为人的属性。天地之性就是太虚之气的本性,体现在人表现为仁义礼智。(4)气质之性是指气积聚为形质而后具有的属性,主要是指人的秉性如刚柔缓急等。
(5)“成性”:张载认为虽然每个人都具有天地之性,但是也都具有气质之性和善恶之习,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到了“成性”——即充分实现了自己的本性。只有以理制欲和修养工夫才能真正做到实现自己的本性。如何生长出仁义礼智,这是张载思想的内在困难。
(6)“变化气质”:张载提出“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强学以胜其气习”,气质是先天的,习是后天的,两者都会妨碍尽性,所以人的为学不仅要穷理,还要克胜气习。(7)人性之中既有天地之性,也有气质之性,道德意识若不能驾驭由气决定的欲望和脾性,就叫做“性命于气”;若道德意识能够驾驭,统率欲望和脾气,就叫做“性命于德”。
(8)大心:不能把思维限制在个体感官直接接受的现象范围之内,要对宇宙万物有所了解,必须努力扩展自己的思维,超越感官的局限,以彻底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这就是尽心,也叫做“大心”。
(9)诚明两进:自诚明,先尽性以至于穷理;自明诚,先穷理以至于尽性。
三、谈谈太虚即气
(1)“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之气聚而为气,气聚而为万物;万物散而为气,气散而为太虚。太虚、气、万物都是同一实体的不同状态,而这两个相反方向的运动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过程。
(2)“太虚”并不是虚无的意思,而是一种无法直接感知的极为稀薄的气体,它是气本然状态的样子,不能被人直接感觉,但并非是真正的无。
(3)可见的气是太虚凝聚而成可以看到象状的暂时状态,但其最终将回归气的本质太虚。
(4)所以虚气是统一的,万物和气之间是一种聚散的关系。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实在,宇宙任何角落都被气充塞,并不存在真正的虚无。
(5)张载的“太虚即气”理论是针对佛老而建立的一种儒家本体论。因为气的任何一种状态都是暂时的,所以道教追求的“肉体长存”是无法实现的。又因为宇宙并没有真正的虚空,所以佛家追求的“空”、“虚”也是虚妄的。
(6)张载的“太虚即气”把宇宙的统一性毫不犹豫地归结为物质性的实在的“气”,所以是一种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哲学。
【二程】:
一、为什么说二程认为“天理二字是自家体贴出来”。(天理观)
(1)程颢认为自然规律、社会规范、人性及其理性虽然各有其范围但是确是统一于普遍“天理”之下的。
(2)程颢:在天理说中对“形而上”“形而下”进行了区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普遍的、抽象的东西。形而下:物质的、具体的东西。感性存在的东西,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的是形而上的。所以,哲学的把握首先就要区分抽象的和具体的,但又必须了解道不离器,器不理道。(3)程颐:
A、对“一阴一阳谓之道”进行解释,一阴一阳指的是气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道是指一阴一阳开合往来过程的内在根据,将其解释为理与气的关系。程颐认为一切事物莫不有其所以然,事物的所以然就是事物的“理”,人穷理就是要穷事物之所以然。
B、“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理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是理的表现,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的。程颐以理为事物内部深微的原理,把事物看做是理的表现,以理为体,以事为用,认为体与用是统一的,强调本体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认为体用都是实在的,体就在用之中,体与用相即不离。
C、程颐认为就宇宙构成的材料说,不是循环的,而是生生的,具体的气都是由产生有消亡的。“道则自然生万物”“道则自然生生不息”,他把生生不穷的作用归之于道,而认为气是不断产生又不断消灭的。
(4)二程虽然受到了周敦颐和张载的影响,但周、张两人还是停留在以宇宙意识高度讨论人的意义上,没有将理当做核心。二程首先提出以“理”作为核心,将天理自然法则与人的道德法则贯通,关注现实道德生活,并影响了整个宋明理学。
二、识仁、定性。【识仁】:
(1)“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先秦儒学强调的博施济众和克己复礼的道德修养只是仁的“用”还不是最高境界。仁的“体”最高境界就在于“浑然与物同体”的精神追求。
(2)“仁”的这种精神追求的基本特诊是要把自己和宇宙万物看成息息相关的一个整体,把宇宙每一部分看做与自己有直接的联系,甚至就是自己的一部分。(3)识仁,实即体(认)仁,要去感受。仁的本质是生命流行的生意,与万物息息相通。本质上是一种悲悯的情怀。它是以情感和心理体验为基础的,由此会产生“乐”境,从容、自得、活泼泼地。【定性】:
(1)定性的实质是定心,即保持稳定,安宁、主体的心境。
(2)保持心以我为主,顺理而动,不将不迎。主张“内外两忘”,超越自我,不仅自然无滞,而且合于自然。
(3)“廓然大公”,不能有主观内外的界限,尤其不能厌恶外物,实质是主张大心,无私。主张要有,情感的心,仁心。
(4)不从个人利害出发,主张无私,与庄子、王弼的根本区别。
三、性即气,气即性
程颢:(1)“性”是天所赋予人的,传统性善论把恶完全看成是后天的,程颢却认为人性是由气禀决定的。骑兵有善有恶,从而人也有善有恶。
(2)性之善恶是气禀先天造成的,但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人努力修养,也可以改恶为善。
(3)程颢与其弟相比更加注重内向的体验,而轻视外在的知识。程颐:
(1)“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性”本来是指人的族类本性或事物的本质属性,“理”是指事物的必然法则和社会的道德原则。程颐认为性即理,实际上是以社会的道德原则为人类永恒不变的本性。
(2)程颐认为决定人的善恶的除了“性”之外还有“气”。
(3)“性”狭义是指性之本,人之为人的本质,也即是孟子说人性本善的性,它是无有不善的。
(4)“气”即是告子说的“生之谓性”,其意义是指所禀受,也就是生来如此的,它是有善有恶的,只能叫“才”,但有时气禀也被认为是一种性,被称为气质之性。
(5)“论性不论气(气质之性),不备;论气不论性(本质之性),不明”,讨论人性不能割裂本性之性和气质之性。四、二程异同:颢说简易,颐说缜密;颢说圆融,颐说笃实。(1)天理观:
程颢:对道的“形而上”“形而下”进行区分;不主张对天理心性的过度区分,强调一体、一本;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强调生生;强调两者的统一。
程颐:对体用的关系进行区分;强调对理气心性的区分;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强调所以然。(2)论性:
程颢:强调定性
程颐:强调与性即理,气质之性与本性之性(3)功夫论:
程颢:诚敬和乐,不要过分把持,避免过于拘束而妨碍了安乐,强调自然活泼。
程颐:涵养须用敬,庄整严肃,外在规范的约束,主敬涵养。
格物致知。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格物实质就是穷理,知识与道德的统一。
【朱熹】:
一、朱子理气观的基本内容。【理在气先】:
(1)理是物的规律和道德的原则,气是构成事物的材料,理气绝是二物,一切事物都是由理和气构成的。
(2)论事实,理气无先后,论本源,则有先后
(3)“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一类事物的理作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规律体现在此类事物之中,不为此类事物中某个个别事物所私有,也不以个别事物产生和消灭为转移,所以说“理在气先”,体现了法则、规律的一般性和普遍性。
(4)“理在气先”是逻辑在先,是逻辑推论,实际上仍然是认为理是本、体,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气动静】:
(1)太极是形而上者,是理,是无形无状的,其本身是没有动静之说的。动静是现象世界的表象,是指阴阳二气的动静,而不是太极自身的动静。
(2)动静的主体是阴阳,动静的根据是理。理自身没有动静,但是理存在于气之中,气是可以有动静的,理存于气中就像人骑在马上一样,这样一来理虽然无动无静,但是却拥有了相对动静。【理气变异】:
(1)从本源上将,先有理然后有气;从具体层面讲,现有气,然后才有特殊的理。
(2)气虽然是由理派生的,但是气一旦形成理就无法再规定气,而存在于气之中的理如何运用都要依赖于气本身。
(3)“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似而理绝不同。” 【理一分殊】:
(1)缘起:程颐在回答杨时有关《西铭》问题时认为张载在西铭中贯彻了理一分殊,即对不同对象承担不同义务,而墨家则是无差别的兼爱,这是两者的根本差别。朱熹发展了程颐的理一分殊理论。
(2)在伦理层面:个人在宇宙之中处于一定关系之中,并由于所处关系位置的不同,对他人他物承担不同的义务。所以,仁爱的原则在实施上呈现出亲疏有别。但是期间所体现的道德原则又是一致的,即道德基本原理表现为不同的道德规范,具体规范中又贯彻着普遍原理。“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3)性理上的运用:“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天地万物都作为一个总体来看,其中有一个太极,是这整个宇宙的本体、本性,这个太极是一。而就每一个事物来看,每一事物都禀受了这个宇宙本体的太极(理)作为自己的性理。在性理意义上,理一分殊的意义是指宇宙本体的太极与万物之性的关系。总的来说,宇宙万物的本体只是一个太极,而每一事物中也都包含着与那本体的太极完全相同或的太极作为自己的本性。
(4)功夫论层面:理一分殊在功夫论上就要求下学上达,从具体事物中体察统一的普遍规律,要求格物致知,弄清事物不同理之间的差别。
(5)在与佛老的区分上:有理一无分殊,体用殊绝。与华严宗(没有本末关系)思想的差别。
二、格物补传
(1)格物:“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所理解的“格物”有三个要点:第一点是“即物”,就是接触食物;第二是“穷理”,即研究物理,第三点是“至极”即“极至”。朱熹认为格物的基本意义是要穷理,但穷理要到具体事物上去穷,穷理又必须穷其极至。
(2)致知:格物是指努力穷锁事物之理,当人们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就完备了,致知只是指主体通过考究物理在主观上得到的知识扩充的结果,致知作为格物的目的和结果,并不是一种与格物并行的、以主体自身为对象的认识方法或修养方法。致知知识就认识实践在主体方面获得的知识成功而言,没有即物穷理,主体自身是无法扩充知识的。(3)格物的对象:宇宙中一切事物
(4)格物的目的:达到对事物的“所以然”和“所当然”的了解——即是理、事物的普遍本质和规律。
(5)格物补传:格物的目的在于认识宇宙的普遍之理,不可能只格一物便能把握万物之理,也不需要把天下万物逐一格过。根据理一分殊,具体事物的物理、伦理是各个差别的,同时也是普遍、统一的宇宙原理的表现。只有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反复积累,在某一阶段上人的认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即“豁然贯通”,这样人的认识才会从个别中发现普遍,逐步认识一切事物共同的普遍规律。
三、朱子的已发未发说。早期思想:
(1)“心为已发,性为未发”:人只要生存着,心的作用就从不停止,所以心永远处于“已发”状态。“未发”不是指心而是指心之体——性,性才是真正寂然不动的未发。
(2)反对“未发之前”的说法,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实际上是以性为体,以心为用。
(3)强调心为已发,功夫以察识为主 晚期思想:
(1)不像早期主张心都是已发,而把心分为“已发之时”和“未发之时”。已发,思虑已萌动时的状态;未发,思虑未萌动时心的状态。
(2)无所思虑的时候,此时思维作用没有主动发挥,相较于显著活动的状态属于静;主客体互动思虑意念产生,这种状态属于动。朱熹这种关于已发未发的观点是为了给静中涵养功夫一个地位。他将修养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未发功夫,即主敬涵养,一种是已发的功夫,即格物致知。
(3)朱熹关于已发未发的使用还可以指性与情之间的体用关系。性使一个本质范畴,深微不发,只能通过现象的意识活动来表现,情则是一个仪式现象的范畴,情是性的表现,性是情的根据和根源。以未发为性,以已发为情。
(4)是对湖湘学派和道南学派的扬弃,有回到道南学派的趋势,但又有所不同。朱子“中和之悟”的最大收获,是祛神秘化,对崇实精神的突显,确立了下学上达,涵养与穷理兼顾的为学纲领。
四、朱子的其他概念 【心统性情】:
(1)“心主于身,其所以为体者,性也;所以为用者,情也”
(2)心兼性情。心是总体,内在道德本质是性(理),心的具体情感活动是情。性情互为体用,性为心之体,情为心之用。性无不善,情或有不善。
(3)心主性情。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心对情的主宰作用,即意识主体和理性对情感的主导、控制,也包括道德意识对于非道德观念的裁制。(4)性必发为情,情必以性为本。(5)大大突出了情的地位。四端即是情。
【陆九渊】:
一、简述心即是理
(1)“仁义者,人之本心也”,陆九渊的本心学说继承了孟子。本心就是先验的道德性,即良知,它是每个人心本来状态,它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是普遍和永恒的。本心说肯定人的自主性。
(2)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根源于“失其本心”,这并不意味本心失去,而是意味本心被蒙蔽,指功能的丧失,人一切为学功夫都是为了不失本心。
(3)陆九渊认为本心自身即是道德原则的根源,因而本心即是理,本心之理同时与宇宙之理是同一的。就伦理生活而言,成熟的人都有自己稳定的良心结构,良心与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4)陆九渊承认宇宙之理的客观性,认为宇宙之理不受人的思维和行为影响,认为理具有普遍必然性,人与自然万物都后搜到理的制约。理并不是由人心所生,而是理既存在于人心,又普遍存在于天地之间,内心的道德准则和宇宙普遍之理是同一的。对理和宇宙的理解更突出人化的一面,特别强调理的普遍性。(5)修养观:以本心说为基础,人人都具有天赋的本心,道德境界的提高在于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道德完善只能是每个人的自我实现,要求人要在自己内心中建立起道德自觉性。“自主”、“自立”、“自信”:人应该树立真正的道德自觉,让良心成为意识的主宰,任何邪说都不能动摇。“六经注我”:不迷信权威。“收拾精神”:把精神收摄向内,不外求,不要把精神花费在对外部事物包括古人传注的追求上面。“自作主宰”:不要依赖外在圣贤的经典,而要以自己的本心作为判断和实践的准则。
二、以陆学本心说而批评其为禅学,是否合适?(1)本心的本质是 道德意识 良知 天理流行
(2)外在特征有相似之处 ex:反对朱子“理一分殊”“下学上达”,强调发现本心、以我为主
【王阳明】:
一、心外无理
(1)王阳明通过“龙场悟道”得出“心即理”“心外无物”。理本来不是存在于外部事物,而完全地内在于我们的心中。
(2)“理”是一种道德原理,而道德法则是纯粹内在的,事物的道德秩序只能来自于行动者赋予其道德法则。
(3)“心即理”与中国哲学传统强调的大心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心与天地宇宙般大,天地意识,心与天地一体,没有超越心之外的客观世界,也就不存在心外之理。
(4)心外无物强调有我之境,强调外物是一体化并非对象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心外无物强调真实情感是至善的核心,只有从真实的内心出发才能求得真正至善的道理。
二、知行合一(1)知行本体:发展了宋儒“真知必能行”的思想。“本体”是指本来意义,即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一切知行分裂的现象都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
(2)“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首先,道德评价上的知必然联系包含着行(不行孝的人不知孝)。其次,“知”是和行相关的,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经历过痛才知道什么是痛)(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知是行的主意(头脑),行是知之功夫(贯彻)”,主张没哟与脱离行的独立的知,也没有脱离知的独立的行的工夫,强调知以行为实现自己的手段。(5)如何理解“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不正确,要分成为善、为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一念发动不善便是行恶了,但是一念发动善并不意味就是行善,只有把善的意志落实为善的行动,才是真正的知善。从为善方面,有行才是知,但是从为恶方面,不善便是行恶了。王阳明的知行观是重“行”的,这样概括就抹杀了他这一特点。三、四句教
(1)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强调的是心作为情绪——心理的感受主体具有无滞性、无执着性。人心本然状态也具有纯粹的无滞性,与太虚一样,人虽然有七情六欲,但是却应使其过而化之,不使任何一种留滞心中。并不是对性善的否定,而是强调性善所显示的清空、无杂质的状态。
(3)“良知”不仅是知善知恶的道德主体,还是具有“无善无恶”的情绪主体,拥有清空、无滞的特质。
(4)四句教讨论的是一个与道德伦理不同面向的问题,指心对任何东西都不执著的本然特性是人实现理想的自在境界的内在根据。
(5)表明了阳明思想内部的矛盾,预示着王门后学分化的可能性。
四、王守仁对朱熹思想的扬弃,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心外无理】: 朱熹——理一分殊 【心外无物——格心vs格物】:
(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实际意思是“从心上说物”,事物作为人意向结构的一个极是不能脱离主体的,物只有作为人的对象才有意义,一切活动都是一时参与下的活动,离开主体的事物是没有的。
(2)“物”主要不是指现实的东西,而是指意向之物,即呈现在意识中的东西。(3)“心外无物”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归结为意念从而把“格物”解释为“格心”。(4)王阳明把“格”解释为“正”;“物”则定义为“意之所在”;“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格物即是格心。
(5)将朱子学中格物的认识功能与意义完全取消,代之以简易直接的方法把格物纠正克服非道德意识,否定了经典研究和对自然事物的考察,完全转向内心,反智识倾向。
【知行合一vs知先行后】:
王阳明和朱熹对于“知行”的不同观点,首先是由于两者对于“知”“行”不一样的定义。王阳明知的范围窄行的范围宽,朱熹反之。
朱熹(宋儒):行仅仅指人们对既有知识的践行,知不仅指主观的知识,也指求知的行为,致知格物亦属于知。
王阳明:知仅仅指良知,纯粹主观的范畴,而行的范围更大,可以包括人的心理行为。
【王夫之】:
一、王夫之的道器观
来源:程朱理学以“理”为万物的根本,其认识论的根源在于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世界,以形而下的世界为形而上世界的现实化,认为“道”比“气”更根本。王夫之在同理学的辩论中,为了从根本的思维方式上解决问题,也研究了“道”和“器”的关系,批判了两个世界的理论,却承认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分。
王夫之认为,“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无形的看不见,称为隐;有形的看得见,称为显。“器”指个别存在的东西,“道”指规律、规范或本质的东西。“道”作为一物之所以然或规律,不是感觉的对象,但存在于可以感觉的形体之中。可以看出,王夫之区别了形上与形下,同时又论证了形而上不脱离形而下而存在,认为本质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即存在于个体事物之中。
王夫之进一步论证了形上和形下的关系,认为二者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其统一的基础是“形”。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本来统一在一个形体之中,并非人为硬合在一起,自然也不能人为地使它们分离。所以形上形下之间本无固定的界限,只是人们考虑和谈论问题的角度不同,才给予了不同的名称。“道器无易体”,即道只能以器为其存在的实体。就是说,形下乃形上的基石,形而上的东西必须依赖于形而下的东西,道的内容是由器决定的。这表明世界上从来没有脱离个体的无形之上,王夫之并不否认有形而上的道,但却否认有形而上的世界,因为在王夫之看来,客观存在的世界只是有形的世界,即“器”的世界,有此世界方有形而上的“道”。这个论点表明,个体是唯一客观存在的实体,有个体方有形象,有形象方有数量,而后方有“道”和“理”。
王夫子否定了程朱学派道本气末的本体论,他指出充满天下的实体只是“器”,“器”是唯一存在的实体,而道不能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所以“道”只能是“器”的道,不能说“器”是“道”的“器”,就是说,有器方有道,没有器便没有道。这表明抽象的原理原则依赖于具体的事物,个体事物改变了,事物的原理原则也随之改变。“道”作为法则或一物之所以然,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器”才是唯一存在的实体,而道不是实体,只能依赖于器而存在。所以“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同时他提出“圣人治器”,认为只有充分研究了具体事物,才能把握其中的规律——道。
王夫之的“道器”之辩,就理论思维说,属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他坚持个别和一般的统一,不仅肯定规律性的东西、一般的东西以及抽象的原则寓于有形有象的个别事物或事件之中,更为重要的是,指出没有个体便没有规律,没有个别便没有一般,没有现象,便没有本质。
二、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
三、王夫之的能所论
四、王夫之的乾坤并建思想
【刘宗周】:
一、简述刘宗周对意和念的分别
在理学的心性论中,朱熹曾提出意为心之所发,即以意为意识活动中的现实意念。王阳明也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在阳明学说中,意亦指人的意念,良知则被规定为意念的本体,即本然的、未受人欲干扰的道德理性。
刘宗周反对把意看做“心之所发”,而强调意是“心之所存”,认为身之主宰是心,而心之主宰是意。因此,在刘宗周的学说中,意是一个比心更重要、更基本的范畴,也是他的心性论中的一个根本范畴。刘宗周认为《大学》本文以好恶讲诚意,他认为这个好恶不是指已发的对于某一具体对象的好恶,而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好恶的意向,这个意向并不等于已发的意念,而是决定意念的、内心深层的一种本质的倾向。所以他说意不是心之所发,而是心之所存。同时他认为,这个内在的、本质的意向是好善恶恶的。这也就是说,他所理解的心之本体是指意识主体的一种原始的意向,所以它不是已发;意,是人心的内在意向,因而它是决定心的方向的主宰。无论意念是否产生,这种意向始终存在,所以“意无存发”“意无起灭”。他坚持他所说的,意不是心的德行,而是心的本体,朱子、阳明讲的已发之心对于他来说只是意之用。由于意不是已发,所以说意无存发;意不是念,故说念有起灭而意无起灭。刘宗周的这些说法,都是强调意与念的区别,他认为从前的思想家把意当成了念,实际上意不是念,不是心。由于刘宗周把“意”看做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范畴,他又常把这个意称为“意根”。
刘宗周之所以提出以意为心体,把意置于良知之上,把诚意置于致良知之上,一方面是由于他看到王门后学以意念为良知、任心而行的弊病,认为这是由于从已发之心上看良知造成的。所以他认为,良知的“良”不仅是一个先验性的概念,而且在心理结构上必须具有终极、原初、原始的意义。另一方面,从意识和心理体验的经验来看,我们的意念的发生和活动实际上常常根源于我们具有的深层的心理意向。从未发已发的观点看,正如阳明指出的,不能笼统地说思虑未发就是中,人的思维念虑即使未曾发作,意向有所向,这就是静而未静;而意向偏倚,思虑未发仍不是中。修养的功夫必须从这个意根做起,使这个意根不偏不倚而止于至善,也只有这样,意念层次的活动的道德化才能充分实现。
刘宗周认为《易》中的“几”也就是他所讲的意。几作为意不是指发动的初始状态,而是制约整体的内在深微的意向。在他看来,周敦颐所说的几者动之微,并不是指初动时的状态,而是指动的根据,动是显,几是微。如果几是动之初,则几前有静,几后有动,把整个过程割裂为无关的三截,只有把几理解为深微的意向,而这一意向始终存在并主宰过程,才是一贯之道。315
二、刘宗周合一论的具体体现
三、心无本体
四、黄宗羲的民主思想。
【戴震】:
一、戴震是如何论述“形而上”与“形而下”的?
宋明道学在宇宙论上提出三种主要的本体,即张载的气、程朱的理、陆王的心,戴震在宇宙论上继承了张载的气本体论,认为气的运行变化就是道。戴震讲的气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而道则是气功运动变化的过程,道和气是结合在一起的。由于戴震把道解释为气化过程,那么他的道实际是运动中的实体存在物,这一点集中表现在他关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论述中。
按照戴震的说法,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只是在于不定形的气化过程和定形的具体气化产物的区别,形而上和形而下都是物质性的实体存在。戴震的说法合道与器、形而上与形而下为一体,维护了实体性的气的地位。
二、戴震的理欲关系论
与宋明道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基本价值观不同,明清思想家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要求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建立合理的伦常道德原则。戴震的理、欲关系直接继承明清之际诸大家的观点,但他又有新的发挥,这就是他坚持理存于欲、人的自然感情与道德原则的一致性,又对宋明道学所说的理论本身的实质内容提出质疑,批判宋明道学“以理杀人”,从而对传统宗法等级社会的不合理制度提出了政治上的抗议。戴震的理、欲关系已经突破宋明道学的藩篱,有追求个人权利的近代精神。
戴震把人心中天赋的知、情、欲直接等同于至善的人性,这样的知、情、欲得到自然、完善的发展就是天然合理的。虽然他认为人心中的知、情、欲是天然合理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知、情、欲都是合理的,实际上戴震也认识到人心、人性中有恶,他把这归结为知、情、欲的过失。戴震所理解的理就是知、情、欲的适宜状态,但这个理是形而下的、具体的,而不是宋明道学中超越的天理。戴震认为,欲和理是一致的。他对作为人性实体的血气心知加以剖析,血气产生情欲,心知认识义理,人的欲望是人性的自然,而人对欲望的理性认识就是必然,自然之欲与必然之理是一致的。人的自然欲望得到完善发展就是合理的,也只有合理的欲望才符合人的本性,合理的欲望就是有所节制的欲望,欲望不加节制就会丧失其自然本性。除此之外,戴震认为情和理也是一致的,合情的才合理,情的适度表现就是理。在这里戴震讲的是情理,就是说理的一句不再是宋明道学所讲的宇宙本体、人性本体,理的依据就在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的情感认同,它是经验的、具体的、现实的。虽然宋明道学也讲情与理的一致,但立脚点是超越的天理、人性,是从上往下讲的,重本体、整体;而戴震所讲的情、理一致的立脚点却是现实的、感性的情感,是从下往上讲的,重现实、个体。虽然同主情理一致,两者含义却根本不同。
戴震提出情作为价值标准,它可以和程朱理学的天理、陆王心学的良心鼎足而三,成为传统社会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这是戴震哲学思想的精华。以情为标准,戴震反对请外之理,对宋明道学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条主义提出激烈批评。
三、戴震对理学的批判。
戴震在关于理的论述上的创建,就是他提出了“分理”的概念,认为理就是分,理总是具体事物的理。“分理”说的理论意义是极为重大的,他根本动摇了宋明道学核心价值观的本体论基础。
从气化分理的立场出发,戴震揭露宋明道学家所讲的理来源于佛、道二教,是脱离现实事物的抽象精神。戴震进一步批评宋明道学所讲的离开事物的抽象精神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最终只能归结为个人的主观意见。戴震站在气化、事物的立场上,认为理在气中、理在物中,这样的理就是经验性的、具体的“分理”,所以,他竭力批评宋明道学家所讲的那种超越于具体事物之上的本体之理,认为那只是道学家自己的悬想、意见而已,所以他要“发狂打破宋儒家中太极图”。戴震还提出,宋明道学所讲的理从事实判断上讲是错误的,从价值判断上讲则是有害的,道家把特殊当成普遍、把意见当成天理,不知反思,不知人是有限的存在,把自我与天理合一,养成一种天人合一式的傲慢,以意见杀人而自以为替天行道、以理杀人。
戴震对于宋明道学的批判既有理论深度,也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宋明道学所提倡的理本身已经不合理了,而就是这种不合理的理在等级制度下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在理面前也不是人人平等的,理成了等级制度社会中上层压迫下层的工具。理本身的不合理导致人与人主体间性的第一重不平等,而这种不合理的理在运用过程中又受制于等级制度,进而导致人与人主体间性的第二重不平等。戴震对传统宗法等级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同时提出了批评,在处于传统社会核心的士大夫阶层出现这样明显的追求人的个性、平等的思想,这标志着漫长的中国传统宗法等级社会已经到了自我解体的阶段,戴震就是旧时代价值观的解构者和新时代价值观的探索者。
【王艮】
作为阳明后学,王艮提出了一种有异于师门的格物说,人称“淮南格物说”。在王艮看来,格物首先要了解何谓物,他认为“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惟一物而有本末之谓”。这就是说,万物都是物;或从万物一体的观点看,万物为一体,万物为一物。294
第二篇:马克思基本原理(马哲)期末复习重点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深入。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认识和实践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2.简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与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所以,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的大小以及它们的周转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总之,生产资本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在资本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固定资本越大,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就越快。生产资本的构成是决定资本周转速度的首要因素。资本周转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资本周转时间,即资本周转持续时间,也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从大的方面说,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本身又有许多组成部分。不同的资本,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是不同的,会影响资本运动速度。具体包括:第一,劳动期间,是指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产品所需要的相互联系的工作日时数。劳动期间的长短,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我国目前许多教材将劳动期间改成劳动时间,这是不准确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计算劳动时间时要包括劳动者人数,而计算劳动期间不考虑劳动者人数。)第二,非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的另一部分。非劳动时间包括劳动过程正常中断的时间即正常停工时间、自然作用时间和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要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周转速度,不仅要尽可能缩短劳动时间,而且要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距。第三,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影响流通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市场供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以及交通和信息条件等。为了缩短流通时间,应改变运输条件、加强市场信息搜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4.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5.为什么认识运动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说来仅仅经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循环,是不能达到的,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在于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
其一,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并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它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有一个过程。
其二,受到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例如,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天文观察不可能突破可见光的界限;在宇航事业开创之前,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不可能看到月球背面的情况。
其三,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性格特征等主体因素,也影响和限制着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阶级立场和观点的局限性,对人们的认识有重大的影响。【认识过程的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认识运动就基本完成了。然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言,人的认识又没有完成。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客观世界存在的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层次和联系是没有穷尽的;在时间上,事物发展的这一过程向另一过程的推移转变也是无限的,旧过程结束了,又开始新过程,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扩展和深化认识。人类认识运动是永无止境的。】 6.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一般的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恩格斯阐发的大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主要有:(1)关于社会主义客观必然性原理。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原理。(2)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理论。(3)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4)阶级斗争的理论。(5)统一战线的理论。(6)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7)马克思主义权威观的思想。(8)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9)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10)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11)自由人联合体的原理。上述这些理论观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得出的。15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了这些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7.试述20世纪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20世纪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起到了巨大的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其经济、社会、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的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迫害人民,推动者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也显示出不足.8.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1)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是同步性b.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f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2)恩格斯的这个论断主要说明社会意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属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9.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被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0.论述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商品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第二,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第三,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1.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其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个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在某种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社会主义”提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包含了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共同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规律、基本国情,是矛盾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国情无论多么特殊,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又必有考虑中国的国情,把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12.简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13.联系实际论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一、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内涵着中国特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自己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第二,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切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只有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和根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两者有不同的规定性,是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就矛盾存在和性质而言,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就具体矛盾的表现形式而言,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其次,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二、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矛盾关系,即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是因为,这种关系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事物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指导线索。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矛盾的基本方法。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第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是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医学理论与具体病例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14.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反应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5.简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1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全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时间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三,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第四,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7.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趋势: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
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 1.贸易自由化.2.生产国际化.3.金融全球化.4.科技全球化.18.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反应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
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9.简要说明商品的二重性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及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二、辨析题
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正确。(请注意:这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一个著名命题,体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当然,作为古代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思想还是朴素的。)这个命题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不息的。
河水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我们刚才踏进这条河流,但等一下再踏进去,原来的河水已经流走了,我们踏的(即接触的)是另外一些河水,因而河流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河流了。这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但是要注意: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正因为如此,人才能够有一次踏进一条河流,如果取消这种静止,人就连一次也不能踏进一条河流。这其实就是赫拉克利特一个学生的观点。被认为是诡辩。)
2、垄断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垄断统治形成后可以消除竞争。错误: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含下来。
3、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正确。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是空想的、无法实现的东西,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多有论述:“在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时代以前,空想社会主义本身包含着这种社会主义的思想萌芽”“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些人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4.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已“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
错误的,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他们在本质上依然是劳动或不变资本实物形式。现代社会技术和科学是人类社会科学进步的结晶,他的普遍使用会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率,是资本家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内容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自发地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从宏观上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此要给企业自主经营权,由市场调节价格,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从微观上说,企业要注重产品质量,注重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2.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答:资社之间既相互连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成分、属性、方面、趋势等之间的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事物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把对立双方联结为一个统一体,提供了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了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进行量变积累并把量变积累的成果巩固起来的条件。第三,矛盾的同一性提供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桥梁,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第四,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矛盾双方对立和斗争的对象、内容、范围、性质和形式。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发展的量变阶段,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各自发展和壮大自己,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事物的质变进行量变的积累。第二,在事物发展的质变阶段,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从而引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相互转化,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的决定力量。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资和社是一对儿矛盾,他俩斗争,又有同一性。斗争性和同一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资里头有很多社能利用的东西,社利用资的好的方面,发展自己,
第三篇:马哲期末试题
马哲期末试题
(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
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A)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A)A.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B。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否认了精神的作用 D。否认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3.生产关系体现了(C)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4.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C)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5.国家是代表(B)A.统治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D)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D)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的本质问题 C.世界的本原问题 D。实践的本质问题
8.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B)
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B。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 D。认为一般就是个别 9.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B)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唯一动力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B)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阶级关系 D。人的理性 1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会导致(A)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1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D)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A.机器设备 B。原材料 C。燃料 D。辅助材料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A.国内市场竞争激化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经济加强的结果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两重性,它是(C)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生产资料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力价值转移和剩余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1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银行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金融资本
1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C)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C)A社会化大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19.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D)
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 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比例 C 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2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B)
A全国人民的政党 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C农民阶级的政党 D被压迫人民的政党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并把它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题2分,共10分)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BD)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B)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3.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CD)A.单位商品的数量增加 B。价值总量增加
C.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4.下列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是(AC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语言学 C。文学 D。道德 5.垄断利润是(ABD)
A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最终来源于本国劳动者和世界其他各国的劳动者的劳动 D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
三、辨析题(先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共20分)1. “仁者见仁,智者见着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当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同的看待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侧重于强调由于知识构成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反映,但有一点“仁”和“智”都是正确的;指一个人看待某件事物,从自己的认知体系出发,以自我客观的方式,得到某种结论。2. 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3.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要前提 正确。资本指的是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意味着货币要能够产生剩余价值
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所以货币只有购买到了劳动力才能产生剩余价值从而成为资本 要购买到劳动力必须要劳动力成为商品 4. 资本主义工人的工资就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错误。资本主义工资:其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四、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能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只有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2、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1)原因:实践规律转化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式”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
(2)表现: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一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
(3)地位: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2. 什么是生产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定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主要内容: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
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3. 什么是价值规律?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定义:其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二,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表现形式: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4. 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是什么?
定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可以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无论采取国有经济的形式和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形式,还是国家在私人垄断企业外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总之,所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五、论述题(10分)
试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来说明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第四篇:中哲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一、先秦哲学
1、“五行”范畴在文字上见于《尚书》的《甘誓》和《洪范》。五行:水、木、金、火、土
(一)孔子
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 ①以“爱人”为“仁”。这种爱人、同情人、关切人,包括爱、同情、关怀下层百姓,是“仁”的主旨。爱是有差等的爱。②以“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内在性的道德。其第二义是修己,通过实践礼而有教养,同时不拘泥于礼,努力体认礼之内核,达到实现仁德的自觉、自愿、自律,挺立道德的主体。③“忠”与“恕”接近于“仁”。“忠”就是中,讲的是人的内心“忠”又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讲的则是接人待物,是推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忠恕未足以尽“仁”,是为仁之方,所以说为道不远。④孔子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
⑤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仁者的境界,以至善至美的“圣”(圣人)为最高。第二层次的仁叫“成人”(全人、|贤人)。第三层次的仁人叫君子,是超越于自然人的道德人,即与小人儒相区别的君子儒。
2、什么是中庸?
在一般方法论上,孔子主张“中庸”。“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中庸”又是普遍的方法学。“庸”有三义,一是“不易”,二是“用”。“中”是指中和,适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文质关系、哀乐情感表达、和性情、仪表上)。中庸之道不是不要原则,不是迎合所有人,那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时中”的要求是指与时偕行,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孔子提出了“权”,即通达权变的思想,强调动态的平衡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其“中和”、“中庸”的原则在美学和艺术学上也有反映。
孔子有“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子罕》),即不断地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启发问题,又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统一的契机,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辩证综合。
(二)老子、庄子
1、无为
2、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老子认为,道的变化、功用有一定的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老子看到事物相互依存、彼消此长的状况。
(三)墨子
1、“三表法”
墨子提出了检验认识的三条标准:“何为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古代圣王的历史记载、老百姓的亲身经验和实际运用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2﹑墨子否认“天命”却承认(主张)“天志”,原因是什么?
墨子肯定意志之天的存在,认为天是自然、社会和人民的主宰,能赏善罚恶。墨子在这里把高贵而全知的“天”作为“义政”或“善政”的根源。
①墨子的天志主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平民意志的外化;
②墨子的论证方式,是以“利”为枢纽的。墨子以“天”为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以“天志”为最高准则和尺度,用以衡量天子、王公大人、卿、大夫、士的刑政和言论。在天志面前,人人平等。他试图借助于天志迫使为政者心存敬畏,随时警戒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给予天下百姓以生存的可能和起码的利益。(墨子所提出的兼爱学说,没有像孔子的仁爱思想那样具有心理基础。势必从外在寻一保证。这个保证就是“天志”。)
3、儒墨并称显学
(四)孟子
1、性善论中的“四端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心,既是理,又是情。这种“四端之说”本身即涵有道德价值感,同时又是道德判断的能力和道德践履的驱动力,成为现实的道德主体自我实现的一种力量。没有这些东西人就会成为非人。
(五)名家
1、名辩思想
2、代表人物
(1)惠施:合同异派 十大命题:其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其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其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其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其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其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其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其八,“连环可解也” 其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其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2)公孙龙:离间白派
不同的感官,经过思维抽象,产生不同的名,反映事物不同的属性和共性。但他认为,首先必须把事物(石)与其属性(坚白)区分开来,而不是混淆起来。不同的属性是相互独立的,不是相互包容的,所以是分离的,也就是“藏”起来。
如何理解公孙龙的坚白论呢?他表现出这样一种既离又合的智慧,即现象或性质总是在特定的关系中显现的。
二、汉至唐代哲学
(一)董仲舒
1、独尊儒术形成的原因:
(1)汉武帝与董仲舒君臣撮合而成的(2)为了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需要(3)出于争夺学术地位的需要 深刻的社会原因
(1)治民之术的需要:独尊儒术是改善治民之术的需要。对于如何统治人民的问题,汉代统治者认真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秦统治者在取天下时是成功的,但在守天下、治天下时却是失败的,这是由于不懂得逆取顺守的道理。(2)无为之治的终结:阶级矛盾逐渐加剧,使汉代统治者意识到 清静无为政治已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了
(3)儒家地位的肯定:儒家关于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的理论,符合我国封建社会的实际状况,这是它被定为一尊的重要原因。
(4)汉代儒学特点:汉儒除重视天道之外,还重视人情因而儒家的教义很容易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挥 一民心,齐民俗 的教化作用。(5)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董仲舒针对当时统治阶级集团内的尖锐矛盾,提出了 大一统 说。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独尊儒术 是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帝国的需要。所以,儒学能够定于一尊,和它提倡的人生哲学得以满足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帝国的需要直接有关。
2、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董学继承和改造了孔孟的天命思想,又糅合道、法、名、阴阳等各家,精心构制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经学神学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1)三纲、五常思想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2)天人感应
(3)“天不变道亦不变”:
①治世之道奉天法古,不得变更; ②论证朝代迭替,更发改制的合理性(4)顺命、成性、防御
3、性三品说
一是“圣人之性”。
此类情欲很少,不教而能善,是天生的教化者; 二是“中民之性”。
“中民之性”为数最多,它处在其中,是可上可下、能善能恶的,它也是董仲舒人性论关注的核心。
三是“斗筲之性”。即贫贱之性,其特征是只能为恶,而不能为善。“圣人之性”即孔子所说的“上智”之性,“斗筲之性”即孔子所说的“下愚”之性,这让两种人性是稳定的,不会改变的。
(二)、桓谭
1、形神关系:
在反对谶纬迷信和神仙方术的斗争中,桓谭系统考察了形与神的内在联系,并以“烛火”为喻,提出了形神关系的新见解。所谓“形”,指的是人的肉体存在;“神”则是指灵魂,是人的精神存在。桓谭的形神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是近取譬。巧妙地选取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蜡烛与火焰为喻体,以烛火关系来论证形神关系。桓谭立论的起点是形神相依不可分离,正如烛火相随,互依而存。(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在桓谭看来,人的精神附着在形体上,正如火焰依附于蜡烛上。
桓谭也承认修身养性对于形体存养的积极意义。桓谭不暂停一些修真之士通过断灭情欲来养身的偏激主张。修身养性只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发挥作用,它只能在速度上减缓形体衰
老的进程,在时间上尽量延长寿命;但是,从本质上看,它并不能丝毫改变“形体必老,生命必亡”的客观事实。
桓谭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于纠缠人们已久的“形神”问题给予了自然哲学的解释,这一问题的探讨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三)王充 1.形神关系(“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读之精”)2.自然元气论—— 引发王充对性命的认识。
王充认为元气是宇宙的本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禀元气而生。王充的“自然元气”论的关键是论证“天也是自然的”。禀气而生的人和万物也都是自然而然的。天是自然的,那么天的运行也就成了“施气自然”。元气的本性就是“恬淡无欲,无为无事”的,禀元气而生的天然万物同样是“无为”的。
3.王充批判谶纬谴告之说(谶纬是封建神学与庸俗经学的混合物)王充集中了批评了当时甚器尘上的谶纬谴告之说,对于这种谴告之说,王充表示了极大的怀疑,他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思想展开了批驳: ①谴告之说违背了天道的自然本性。②谴告之说也与常识不合。
“天”其实是一个符号,一个人们借以钳制暴君、宣泄情感的符号。这才是谴告现象的真正实质。
4.王充把人禀气而受的“命”分为三类: ①正命(吉命):禀受了这种“命”的人不需要努力,成功机会自然实现,不须求福而吉善就会自己到来,正所谓“不求而得”、“不为而成” ②随命:它的结局是随着它的行为得失而改变的。
③遭命:禀受了遭命的人,无论如何行善积德、努力奋斗,结果都是一无所得、身遭横祸。(王充哲学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他的“命定论”上,“自然”仍旧是王充的命运思想的理论起点。)
魏晋玄学
1.魏晋玄学的各个时期: ①第一个阶段(正始时期):是魏晋玄学的形成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②第二个阶段(竹林时期):是玄学的拓展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③第三哥阶段(元康时期):是玄学的成熟时期,以裴頠、向秀、郭象为代表 ④第四个阶段(玄佛合流时期)2.魏晋玄学代表人物:
何晏、王弼(魏晋玄学最重要的奠基人)、阮籍、嵇康、裴頠、向秀、郭象 3.王弼的“得意忘言”说(到了魏晋时期,“言”、“意”之辩成为玄学家们讨论的主题之一,并先后形成三派有代表性的观点,即:“言尽意”论、“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
王弼是“得意忘言”说的典型代表。在《周易略例》一书中,他提出了“寻言以观象”、“寻象观意”、“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 的全新的解《易》方法。他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着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周易略例·明象》)
“得意忘象”说是王弼在摈斥象数之学“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传统解《易》方法之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解《易》方法,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玄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王弼认为,作为万物之本的“无”是无言、无形、无名、无象的;如果人们只停留在言辞、概念的层面上去追索本体之“无”,结果是不可能达到对“无”的体认和把握的。要想真正把握“无”的意涵,就必须通过直观的“形象”才能实现。从方法论上来说,也就是必须“寻象以观象”,进而“忘象以求意”,因为“有生于无”,“象生于意”。王弼的这一思想包含有重视直觉体认的合理因素。在言、象、意三者的关系上,重在体会意,即透过言而明象,透过象而观意。当然,这并不是抛弃言与象。4.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
“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嵇康哲学的核心主题。
“名教”指的是社会的等级名分,伦理仪则、道德法规、制度典范等的统称; “自然”指的是人的本初状态或自然本性,同时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
直到嵇康时期,才明确地把“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的主题,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主张。他将“名教”和“自然”对立起来,认为名教是违背自然本性的,是对大道的陵迟。针对时人推崇名教的风尚,嵇康提出要“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名教对大道的分剖和对人性的戕害,从而超越名教,使人的自然真心本性得以彰显。(名教束缚人心,呼吁人们超越名教而任自然)5.范缜《神灭论》基本思想 ①形神相即 ②形质而神用
隋唐佛学
1、佛家“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2、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的“四法界” 一是事法界,指的是具体的有生有灭的事物现象。
二是理法界,就是洁净的本体世界,是一个无差别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真理,也就是真如佛性或法性,它是一切法所依的最高真理。
三是理事无碍法界,华严宗认为理是事物的根据,事是理的具体体现。既然理是无差别的,不生不灭的,那么事物现象从理性所反映出来的差别性、一刹那生灭,就不是真实的,而只是一种幻相。但是这种幻相,这种非真实的现象毕竟是依赖着理而存在,所以理事是无碍的。四是事事无碍法界,这就是指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既然事物都是幻相、假相,都是人心的产物,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本体所显现出来的虚幻现实,每一现象又都包含本体,所以各种现象彼此也都互相包容,圆融无碍,没有差别和对立。这种无碍也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宋明理学(此节大家自己参照书本理解)
(一)朱熹
1、理气观(p270)
(理先气后—理气相即—理主气从)
2、什么是理学? 又被称“新儒学”、“道学”,把“理”视为最高范畴,世界本体,南宋之后被视为“官方哲学”,明清之后“理学”分化
(二)王阳明(王守仁)
1、“致良知”是什么?“良知”是? “良知”不依赖于环境、意识、教育、,是自然的道德情感。
良知的特点:先验性、直觉性、先天具有 “致良知”:①扩充自己的良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②把良知付诸行动,内外兼修
(三)王夫之
1、知行观
(1)王夫之即批判了程朱“知先行后”的思想也反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他坚持“行在先知在后”,认为“行难知易”,“行’可以检验‘知”,但“知”不可以检验“行”。(2)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知行合一观。
2、行、神、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知觉的产生是形神物三者相结合的产物,新的作用依赖于五官即“形”,耳目感官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而我们的心则可以透过表象认识本质。(形,感官。神,精神。物,客观对象、条件。)
(四)宋明理学的特点
1、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为发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提供宇宙观、本体论的论证。
2、都以儒家圣人为理想人格,以实现理想的精神境界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3、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根本道德原则,以“存天理灭人欲”为道德实践的基本准则。
4、为实现人的精神全面发展而提出并实践各种“为学功夫”(即修养方法)。
第五篇:中哲考研心得
考研心得(北大中国哲学)<转>
答应过不少一同考哲学的朋友说五月份会写一个自己考北大中国哲学的心得体会,也算是为以后考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毕竟去年考前,很多师兄和研友也给了我许多的建议和帮
助。
首先说一下个人情况,我本科并非哲学专业,也不是北大的学生,这次考北大中国哲学,算是“双跨”,准备的时间从去年八月某日开始,大约持续了五个月,大家在阅读帖子的时候,可以结合个人的实际加以体会。而最后的考试成绩专业课平均分过了130,这点论坛里许多的朋友也知道。所以我想我的复习方法和思路中,或许有和北大哲学研究生入
学考试相符合的地方。
下面说一下复习的主要情况,我大致看了一下我的考研备忘录,专业课总共是过了7
轮,后面几轮我就不说了,关键打根基做笔记是8、9、10三个月。
当时我还不知道其中的门路,结果一直到11月份,我还是按那个书目来复习,结果在西方哲学现代部分等不需要准备的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提醒大家,在考研信息的收集上,一定要作到十分的准确。
下面我大体列一下我第一、二轮复习时选用的书目。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这书大家普遍用新版的,我也推
荐新版的)
中国哲学史(1-4册)任继愈 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大辞典 方克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哲学史 张文儒 郭建宁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智慧 向世陵 人大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明理学 陈来
理学范畴体系 蒙培元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新编 苗力田
西方哲学史(复旦版)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 刘放桐 人民出版社(这书也有新版的)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象学运动 施皮格伯 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史 梯利 商务印书馆(增补修订版)
西方哲学史 罗素 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大辞典 冯契
以上是凭记忆写的大概,下面具体的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以及取舍的原因。
首先在中国哲学参考书的选择上,北大哲学系自己编写的那本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本,这点已经被许多研友所认可,希望大家在复习的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本教材。而任继愈或者肖捷夫的哲学史,大家可以作为北大版的补充,毕竟人家北大的就一本,任老的有四本,肯定要详尽一些的,而且有一些知识点和人物任老的书里写的稍为多一些,时间允许并且希望取得高分,同时又老是对自己没信心的朋友,可以花一定的力气去读任老的四
本,但最好以北大版为核心。这个主次关系一定要明确。
至于我没有选择的中国哲学资料选辑,有我个人的原因,因为我曾经花过不少时间去读四书五经诸子等等,所以自己感觉还好,而且我复习的时间并不是很宽余,所以放弃了这本。另外,北大版的教材中已经有了不少的原文,大家对这些原文一定要好好掌握。就我个人的感受,纯粹从应试的角度来看,北大版的原文已经差不多够了,当然如果大家时
间比较宽裕,而且希望研究的更加深入一些,那去读读原文一定是好的。
而中国哲学的现代部分,尽管理论上是要考的,但实际看来,考到的概率比较低,据说只是在某年考到过冯友兰的一个知识点。所以时间比较紧张的朋友,可以考虑放弃这部分,但时间宽裕的朋友,可以翻一翻,毕竟人家没说不考。而如果要考,最可能考冯有兰、熊十力、金岳霖三位先生,其他的我感觉可能性不大。
大家可以注意到,北大陈来老师的宋明理学是参考书中没有的,但当时一个师兄曾经告诉我,这本书是他们考试时非常强调的。现在我也可以理解,毕竟理学是中国哲学中的重点,而北大版在一些方面论述的不够详尽。比如曾经考过的“孔颜乐处”和“程颐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 两题,北大版教材中说的不是很多,但陈来的宋明理学中都有独立的小标题来阐释。而且理学的不少范畴比较复杂,区分也不是很明显,陈来老师的这本书,在阐释上做的很不错,读一读可以加深理解,加之陈来老师现在是北大中国哲学教研室的老师,所以(以下省略五百字)。
至于蒙培元的理学范畴体系,这本书读的人相对较少,这是我大二时老师让我替他讲朱子哲学时使用过的一本书。蒙老师本身是现在做宋明理学比较突出的一个学者。他的这本书和陈来的宋明理学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陈来是以人为纲,而蒙的书是以范畴为线索,对于理气等几十个核心的理学范畴,往往就其因循沿革阐释的比较清楚集中。大家可以对
比着陈来的书看。当然时间不够的也可以不看。
而中国哲学智慧,我的一个老师是其中的作者之一,所以当时他给我们上课就是使用这本教材,我不向大家推荐,毕竟北大没有列它为参考书,而且这本书也确实写的简易了些。当时我看的时候也是出于休息,而且一些问题这本书换了一个角度来描述,读了可以加深印象和理解。这么说的意思是,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不见得要盯住那些教材,有时候休息的时候,翻翻一些简易的哲学简史,里面或许有那么一两句话,就能加深你对某个哲
学家或者范畴的理解,至于这样的书的选择,可以随意些。
最后要强调的一本书可能很多人都不认同,就是中国哲学大辞典。当然,这本书并不容易找,我自己也是托的旧书商才给找到。推荐这样一本大砖头,或许在许多人看来是费力不讨好,对应试不见得有效果。但考过北大的朋友都有一个体会,就是北大的试题有相
当一部分比较偏,而作为一本大辞典,搜罗的词条自然比较广,我对比过以前的一些试题,比如“五德终始说”“天爵”“三理”等等,教材都不是很重视,而在辞典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词条。就我自己的使用来看,可能我从小就有读辞典的习惯,所以这本书用起来很顺手,前后大约看过四遍,状态最好的时候,大约能有四五百条的词条我能大体背诵下来,因为里面最核心的词条我都摘录到我的笔记里,所以读的次数可能更多一些。能借到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看看后面的一个索引,即使不完全看这本辞典,也可以借后面上千个词条来检验自己复习的全面性,如果里面大体的词条能说个大概,那说明复习的比较全面了,如果看到基本或者大半不清楚,就要加快进度和调整复习范围了。但这本书确实不容易找,我后来三月份的时候,才替一个安徽研友找到第二本,而且里面有800页,复印起
来又不太方便,所以一般的朋友可以考虑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来代替。
下面说说西方哲学部分,一开始我并不清楚报考中国哲学方向的考生并不需要考现代西方哲学,所以浪费了许多的时间,当然如果从学习的角度而不是应试来看,收获还是很多的。
先说赵敦华老师的西方哲学简史,这本书尽管很多人对其学术价值有看法,但从应试的角度看,非常重要,而且赵老师现在是北大的系主任,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而且这书有一个比较好的优点,就是小标题,大家复习的时候可以按这些小标题进行掌握。但这本书也有不足,就是太过简略。前边古希腊部分的还好,到了后边德国古典哲学,就明显不够了,所以这时候大家要正确找别的哲学史著作来加以补充。当然,如果从应试的角度看,这个补充的范围也不需要太广。以黑格尔哲学为例,历年的考题中,直接考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某一大块的概率不高,倒是屡屡考到黑格尔哲学的几个特点。毕竟从应试的角度看,黑格尔哲学体系不太方便出题目。
至于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本,今年的考题虽然不能很好的体现这本书在复习中的作用,但我曾经问过靳希平老师,他就非常强调在复习的时候要抓紧这本书。但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于一些哲学命题的阐述,可能一些教材的思路和原著有所区别,大家就要多进行补充和综合了。这书可能一般的书店都不见得有,北京倒是在个别小书店里能见到,现在开始准备复习,时间还是比较宽裕,大家最好能抽空好好研究一下这
些原著选读,这对大家以后入学也有好处。
苗力田老师的西方哲学史新编是我当时针对赵版的不足而读的,在国内学者写的西哲史中,苗老师本身的学问根基恐怕是最深厚的,这是我当时选择这本并不在北大范围内的参考书的主要原因。而西方哲学史(复旦版)很多人可能觉得有一些“政治”色彩,所以并不重视。而这本书有他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很多哲学问题,或许在别的书里阐释的很晦涩,但这本书里就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说明问题,尤其是其现代部分。当然,这本书
里对某某哲学家的评价和生平,大家可以不用费时去看。
至于刘放桐的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个人觉得远比赵老师那本好。实际上我在复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时候,就是赵版、复旦版和刘版同时比对进行的。因为中哲方向并不考现代西
方哲学,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剃利罗素等人的哲学史,从应试的角度,并不是很突出,但可以考虑作为补充。而我买西方哲学大辞典,其用意其实和反复阅读中国哲学大辞典一样,就是图个全,而且一些词条解释的很权威和简明,但这本西方哲学大辞典,使用起来并不如中国哲学大辞典好,至少从应试看来是如此。所以大家可以另外选择别的西方哲学大辞典。
下面提一下历年试卷的问题,建议大家尽自己所能去收集三年以上的试题,这个对一些尤其是考过两次的朋友来说,不是很难。一定要仔细分析。比如大家看中国哲学的考题,就会发现每年的试题分布是有一些特点的。比如几乎每年都会考一道佛教的题目,而佛教可以出题的时期又只有两个时期,人也是那么几个反复考过的,如果大家把那么几个点掌
握了,就能确保这个分数了。相应的,其他的也是这个道理。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就是教材要看几遍。其实教材是不好按遍数来计算的,有时候你复习的第一轮就能看几遍,或者你可能某一个章节看了好几遍。但一位师兄曾经告诉我,哲学复习必须超过五轮。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尤其是前三轮,一定要十分的扎实。同时,北大和其他学校哲学系入学考试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北大喜欢出偏题,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他们的考察面比较广,大家千万不要有侥幸的心理,不要轻易放弃某一块,尤其在时间允许的时候。这点只要大家看到往年的试题,就能很深刻的体会到。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总结和比较,这点在中国哲学的复习中尤其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