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工作总结报告
九江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工作总结报告(送审稿)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08年4 月13日至18日,以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为组长、郑州大学宋毛平教授为副组长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一行13人,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面考察。教育部专家以严谨务实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认真地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材料、座谈走访、听课测试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九江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考察意见》,并在我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上作了反馈。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评估专家的反馈意见,我校认真研究和落实了整改工作。现将为期一年的本科教学评估整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育部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形成的办学特色。专家组认为,九江学院自2002年合并组建以来,努力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以合并促发展,以评建促融合,已成为一所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等学科初步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地方综合性大学,改写了九江及周边地区高等教育滞后的历史。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以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促进地域文化繁荣与发展为己任,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积极拓展教育资源,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推进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使学校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显著成绩,为江西省特别是九江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以评估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评建方针,把评建工作与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规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措施得力,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办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九江学院在继承前身四所学校所形成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构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积极弘扬以庐山为地标的优秀文化,不断厚实九江学院人文精神,在这两个方面不断凝聚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专家组在充分肯定我校办学水平与成绩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注重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
2、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新办专业的建设力度,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对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整改工作的基本情况
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完全符合我校的实际,对我校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估结束后,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整改工作重要性认识,明确整改工作任务和具体目标,保证整改工作取得最大的成效,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整改工作大讨论活动,召开了不同层次的专题座谈会,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九江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整改方案》。2008年5月14日,学校召开了“规范管理、推进整改”活动动员大会,结合整改工作的要求全面部署学校开展“规范管理年”的工作。6月17日,学校召开了评估整改实施动员大会,整改工作在全校全面展开。
(一)对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整改工作是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评建成果的重要环节。我校升格本科院校时间不长,本科教学与管理水平虽然通过近年来的评建工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获得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成绩是就自身纵向发展而言的成绩,是就新办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的成绩,与兄弟学校特别是与名校相比,与建成“高水平的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目标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深化对整改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使命感,自觉地把整改工作与学校长远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全符合我校的实际,对我们今后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整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要求全校师生员工要抓紧抓实整改工作,不走形式,务求实效。必须以对待评估的态度对待整改,以对学校未来负责的精神对待整改,确保通过一年的整改工作,有效地巩固在评建工作中取得的成果,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的评估目的。
(二)整改工作的基本情况
1、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把近期整改工作与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发展的长期建设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整改重点,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为目标,继续推行“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凝聚特色”的战略举措,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内涵建设,实施整改工作方案,巩固评建成绩,扩大评建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加快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步伐。
2、整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在整改工作中重点做到“三个结合、两个立足、一个确保”,即:把整改工作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结合起来;把整改任务与正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整改措施与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成果。立足具体,着眼全局,把整改工作放到本科教学工作的全局来思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整改工作放到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察。继续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确保整改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任务明确,成效显著。
3、整改工作的基本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文件为指导,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巩固成果,整改问题,促进工作”为目标,全面梳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全力推进整改工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4、整改工作主要任务根据专家组考察意见和学校自评的实际,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题,我校整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是:加大培养力度,尽快提升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育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立重实绩、重贡献、重优秀人才、重教学科研的分配激励机制。
(2)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重点是:尽快改变本专科比例倒挂的结构;整合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打造品牌。
(3)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重点是: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调整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优化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实施“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4)进一步开源节流,加强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重点是:对外寻求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对内节俭办学,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设,加强实验室资源整合,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5)进一步理解和贯彻九江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不断充实丰富我校办学的两个特色。
5、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整改期间,学校决定继续保留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建办公室,工作重点转入评估整改阶段,全面负责学校整改工作的整体部署和落实。针对学校整改阶段的主要任务,建立了责任制,明确了相关的责任部门和参与部门。要求各级领导深入一线,指导和组织好整改工作,并组织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整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
6、整改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工作步骤专家组到校考察结束后,学校党委和行政立即召开了整改工作专题会议,对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确定了整改工作的原则是:对于能够在短时间解决的的问题限时整改;对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则分步整改;需要在长期建设中逐步整改的问题,则与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制定整改计划。学校评建办公室按照党委和行政的要求,认真研究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和各位专家的个人意见,并广泛征求各二级学院和部门的意见,草拟出学校整改工作初步方案,提交学校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专题讨论,最后形成了《九江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明确了评估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基本思路和工作步骤等。
为将整改工作落在实处,学校随即组织了为期两周的全校性整改工作大讨论,召开了学校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全校中层及以上干部会和教师、学生和基层教学管理干部座谈会。各职能部门通过认真学习和讨论,根据学校的总体方案,结合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发现的具体问题,结合实际和工作职责,突出重点,制定了本部门的整改意见和措施;各二级学院结合实际找差距,明确任务,专项推进,在教学改革深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制定出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内容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整改工作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2008年4月—5月为研究部署阶段。主要任务是明确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整改工作机构,全面总结评建工作成绩,开展整改工作大讨论,研究部署整改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2008年6月—2009年2月是整改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各部门和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整改工作方案和本部门的整改任务,逐项完成整改工作,学校适时组织进行整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2009年3月—4月是验收总结阶段。学校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完成整改工作报告,报送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三、整改工作中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从2008年6月开始,学校评估整改工作全面展开,通过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过程监督等举措和全校师生员工近一年的努力,整改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整改期间,学校十分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采用稳定与引进并重、培养与使用并举的方针,努力建设一支队伍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
1、进一步推进人才引进计划,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为了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需要,有效引进专业亟需的高学历高质量人才,我们在人才引进上采取的措施是:一是调整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2008年6月,学校颁发了《九江学院引进博士待遇及有关问题的规定》(九院字[2008]82号),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尽力创造和提供优惠条件吸引人才;二是注重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结合。学校对全校现有各专业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进行了认真疏理,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本着急需优先,宁缺勿滥的原则有目的地向重点高校和社会公开引进人才;三是注重弹性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从专家考察组离校至今,我校新增博士38人,通过青年教师学习进修获硕士学位和引进一些急需专业硕士共22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6.3%,与2008年4月相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进一步优化了我校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和努力,在全国知名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为学校增聘了12名兼职教授、19名客座教授。
2、进一步改善在职教师学历结构,提高教师整体学历水平
针对学校在职教师中高学历比例偏低的现状,学校积极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形式来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学历水平。学校颁发了《九江学院在职人员获得博士学历学位有关待遇问题的规定》(九院字[2008]83号),为在职硕士生教师进一步提高学历创造条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扎实推进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严格执行《九江学院专职教师硕士化工程实施方案》,引导青年教师原则上到非第一学位取得学校攻读与第一学位专业(或现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的硕士学位。2008年我校有20名教师考取了在职博士研究生,53名教师考取了在职硕士研究生。
3、多渠道并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水平
一是外送学习。整改期间,学校以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为契机,选派了7名教师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做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深造。安排了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旅游学院等9个学院的24名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了国家精品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研修。学校与上海同济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先后两批选派了4 名中层干部和4名教师到同济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和专业培训。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选派了3名教师参加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各二级学院也将教师外送学习列入单位培训计划,组织了100余名教师到重点高校进行了短期专业培训和教学观摩。
二是内部培训。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和教学能力,2008年7月6日至8月10日,学校利用暑假在庐山培训基地举办了五期教师培训班,以双语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能力培养为重点对210名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旅游学院还安排2名青年教师到星级旅游饭店挂职锻炼;商学院安排10名青年教师到实验室工作、3名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
扎实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2008年5月11日至31日,举办了2008年九江学院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班,对100名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在提高参训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求相关二级学院对青年教师进行了教学实践培训。要求新进教师至少要进行三次试讲,由评议组鉴定试讲合格后,方可上讲台讲课。
三是积极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了督促二级学院将青年导师制落到实处,增强导师制的实效性。2008年,对有青年教师帮教任务的9个二级学院的导师进行了导师制实行情况的考核。各二级学院对2008年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全部配备了导师。
四是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加速青年教师成长,鼓励青年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成绩,学校在2008年确定了28项青年教师“建功立业”示范项目,资助经费7.4万元,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热情。为了激励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009年初,在全校开展了“优秀主讲教师”评选工作,给入选者予以一定的奖励。通过近一年来的整改,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有了明显的优化,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2名教师被确定为2008年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有3名教师被确定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1名教师被确定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了7名2008年享受国家及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候选人和3名“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候选人。
3、加强梯队建设,培育教学团队
学校切实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学校制定了《九江学院“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关于开展2008年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意见》和《九江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在“质量工程”项目实施中,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确定了“国际贸易教学团队”等7个团队为2007年度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团队”等10个团队为2008年度校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09年,又计划评选10个校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整改期间,学校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要务”的办学理念,根据评估专家组的意见,并结合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使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有针对性,学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首先,组织二级学院调查了解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的实际,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其次,由校领导带队,分别到长江大学、三峡大学、嘉兴学院、宁波大学等高等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兄弟院校高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及如何服务地方经济等好做法、好经验,以指导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定工作。同时,学校教务处还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在充分调研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教务处组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进一步的修订。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大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教学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使我校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在完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学校教务处对教学计划也进行了修订,完善了2008级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并建立了课程库。对本科专业课程试行“本科课程验收制度”,制定《九江学院课程验收标准》、《九江学院课程设置与课程管理规定(试行)》等相关文件。
(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整改期间,在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我校的学科专业进行再次梳理,调整和整合了部分学科专业。根据校长提出“围绕独特资源山江湖,引领学科建设大发展”的思考,依托优势学科,凝练了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群,提升了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2008年,我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1、整合办学资源,加快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协调发展。2008年5 月,在全校上下开展“规范管理,推进整改”之际,学校根据评估专家的意见,为更好地整合医学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和协调医学教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将原来的医学院更名为基础医学院。在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院三个二级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了医学部,形成“一部三院”办学体制,使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2008年底,我校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顺利通过了江西省等级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三甲医院”称号。标志着我校医学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6月,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合并,组建了政法学院;将机械工程学院与材料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通过整合或调整,使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布局更加合理。
2、以申硕为契机,狠抓学位点的申报和加强对重点学科的指导、检查、督促。2008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江西省教育厅对我校6个省级重点学科的中期检查,各重点学科均能依照学科发展的规划顺利完成目标。其中“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两重点学科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为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成为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学校抓住地方独特资源“山江湖”(庐山、长江、鄱阳湖),根据庐山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利用、九江沿江开发、鄱阳湖区域生态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需要,培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有发展前景和区域优势的特色学科群。注重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强化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繁荣学术研究。
(1)依托庐山为地标的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学科群。以江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以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为核心,做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动中国古典文献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高等教育学(书院研究)、人文地理学、旅游文化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等学科的发展,巩固以中国古代文学为核心的学科群。
(2)根据九江沿江开发工业园区建设战略以及九江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学科群。利用学校现有优势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工商管理等,带动和促进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与生物分子学、生物化工、应用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与信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巩固以工学为主体的学科群,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根据九江市“宜居宜业城市建设”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规划构建学科群。以江西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为平台,通过做强生态学学科,带动植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工等学科的发展,巩固以生态学为核心的学科群。
(4)重视基础学科对学校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的研究领域或方向,为学校学科体系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已构建基础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语言文学、艺术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基础学科群。通过提升这些学科的层次和水平,切实保障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4、按照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师资、教学设备及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进行专业建设。特别是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补,集中力量建设我校的优势专业。与此同时,学校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情况,为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增强学校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结合专业申报,进一步调整了专业结构,优化专业构成。2008年,学校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增设了物流管理、园林和医学检验3个本科。目前学校正在进一步努力,优化本专科生的比例结构,争取在本科招生中扩大比例,并逐步减少专科生的比重。
整改一年来,学校依托重点学科积极开展特色专业项目建设。2008年,在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学校申报的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艺术设计等四个专业被评为江西“省级特色专业”。为进一步推动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整改过程中,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二级学院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鼓励老师申报各类教改课题。并把教研任务完成情况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2008年度,共有52项省级、58项校级教改课题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立项。课题内容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质量监控等方面。为确保教改课题研究质量,学校对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采取会审制度。这一做法得到省派专家组的高度评价。通过对教改课题的严格管理,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8年,我校党委书记陈绵水教授主持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和体育学院吕冬生副教授主持的《江西省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课程的普及推广试验研究》获江西省第十一批高等教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年来,学校在开展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学校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研究”科研课题,已获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这是我校人文科研课题首次获得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基础医学院汪鑫教授《农村社区适用型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外语学院项莉老师《新课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分获2008年度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生命科学学院廖亮教授的《禺毛茛复合体四倍体同倍体杂种(Tetraploid Homoploid Hybrid)物种形成与辐射进化》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吴维勇博士的《逆向工程中基于第二代小波的数据配准与细分曲面造型方法研究》两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共获资助经费41万元。这些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必将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进一步规范了实践实验教学管理
为加强实践实验教学管理,学校将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和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管理部进行合并,成立实践教学管理科,统一划归实验中心管理,进一步理顺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
1、重视加强与改进实习、实训教学规范管理
学校修订并完善了实习、实训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改进了实习、实训教学管理流程。着重从计划落实、过程监控、总结考核等方面强化全过程管理和监控。同时改革实习教学经费分配方案,加大投入,从经费上保障了实习、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学校非常注重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和优势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如建设庐山实习培训基地、白鹿洞书院、湖口青阳腔、瑞昌剪纸等实习实训基地。特别是学校依托风景名山、地质名山、历史名山——庐山这一特色资源,建设的庐山实习培训基地,2008年至今已安排了旅游、生物、药学、艺术、园林、建筑等专业2600余人次的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大大增强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2、加强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学校修订并出台了《九江学院实验教学规范》,从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2008年暑期,开办了实验教学人员培训班。同时,实验中心加强了实验教学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力度,建立了各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各实验室主任听实验课制度。2008年10月至11月间,实验中心对各二级学院开出的所有146门本科实验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限时整改要求。
3、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针对评估专家提出的有关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新组建的实践教学管理科,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大了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力度。
(1)加强选题环节的管理,严把选题关。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选题多样化,加强选题与生产、科研、相关性,拓展选题范围。所有选题须经学院组织学术委员进行论证并填写审题意见,通过上述审核的课题才能组织开题,确保选题科学合理。
(2)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后期检查、答辩检查工作,并增加了答辩评分表和评分细则,保证答辩评分公正、合理。
(3)规范毕业论文格式,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严格执行九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对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进行统一规范要求。针对评估专家提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不足的问题,在08年教学计划时予以纠正,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由原来的4-8周增至8-12周,论文工作时间的延长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通过有针对性地整改工作,我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断规范,质量稳步提高。
4、加大投入,充实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
2008年,学校共计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2700余万元,用于新建或完善各类实验室,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至2008年底,我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79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6169元,较评估前增长850元,我校数控技术实验室、社区护理综合实验室、会计实践仿真实验室共获2008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资助500万元。会计学院的“现代会计实验教学中心”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六)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规范
为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学校将2008年确定为“规范管理年”,并精心组织实施“质量工程”,促进整改深入开展。同时切实加强了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加大了日常教学督导的力度,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
为建立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学校进一步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文件共14个。其中主要有《九江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九江学院关于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意见》、《九江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九江学院教学工作质量标准》、《九江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九江学院实验教学规范》、《九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九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质量监控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加强教学管理的文件。并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确保教学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2008年4月,评估专家进校考察一结束,学校立即召开了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院长、教学管理科长、教学秘书等座谈会,就评估整改工作进行研讨。为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学校利用暑期开办了2期教学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共有120人次接受培训。培训班上,组织教学管理干部认真学习学校教学管理文件及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还组织了教学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教学管理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3.加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完善主讲教师授课制度。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进一步落实《九江学院关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意见》,制定工作细则,明确工作任务,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对主讲教师资格采取审批制度。
(2)加强教学检查工作。为了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进一步加强期初、期中、期末集中教学检查及常规教学秩序的检查工作。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教学档案、听课、召开教师及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学院本科教学状况,并及时向各学院领导和教师进行反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整改期间,学校认真落实党政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师听课制度,积极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活动。对教学反映差的教师采取减课甚至停课的措施。整改一年来,已有10名教师的授课因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被停课或转岗。
(3)加强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评估专家进校考察结束后,学校相继开展了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设计)、毕业(教育、专业)实习、课程考核、实验教学等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与评估。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008年,学校继续开展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双语教学比赛、多媒体技术教学及实验教学等竞赛活动。开展了校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成果、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等评选。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规范了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根据评估专家的意见,学校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组成进行合理调整,对课程成绩中的平时成绩的比例由过去40%调整为30%,而且要求对平时成绩判定的依据要科学合理,保证平时成绩评定的严肃性。加大了对考试及试卷的管理,使考试试卷命题、评分进一步规范,试卷分析从形式到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改进。
(5)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加大教学督导力度。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健全了教学督导组织机构。2008年,学校进一步健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网络,对各二级学院课堂教学、教学秩序、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督导。同时完善了专职教学督导员机制,充分发挥校级教学督导组的作用。学校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听取专职督导员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和讨论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通过教学督导,有力地推动了“规范管理年”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七)大力实施“质量工程”,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质量观念,大力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整改期间,为了加强对“质量工程”建设的管理,推广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水平和质量,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学校开展了对2007年度立项的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的中期检查。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进2008年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学校下发了《九江学院“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关于开展2008年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通知》(九院字[2008]29号)和《九江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2007年投入150万元基础上,2008年又投入150万元专款资助“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先后开展了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建功立业”示范项目;大学生自主创新建设等共17个大项申报、评审、立项。全校共申报285个项目,涉及到22个单位及部门,参与人数达2532人,其中学生310人,评审立项建设164项。目前,我校2009年度的“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正在实施,预计投入经费200万元,从经费上有力地保障了质量工程建设。
通过开展“质量工程”建设,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也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科研能力,特别是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有重大作用。“质量工程”已经成为我校从大规模的扩招向教学内涵建设及提升教学质量转变的一项标志性的建设工程。
(八)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
为了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对外影响,促进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的不断进步,学校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学术交流。整改期间,学校共计派10批31人次赴美英法日等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教育访问和学术交流,接待了13批次国外代表团近100人次,接待国侨办海外学生游教团学生147人次。
2、合作办学。学校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不断加强与英、法等高校的合作。2008年,学校中英合作办学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已招收在校学生近200名;与法国高校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和协议,开辟了留学生绿色通道,已有5名学生被法国高校录取;与泰国清迈大学进行了互换留学生工作,已派出3名学生赴清迈大学为期1年的学习;与美国知名高校在庐山设立庐山学堂的工作进展顺利;与爱尔兰合作办学计划已获上级教育部门的批准。
3、汉语教学。学校积极开展创建国外孔子学院工作,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筹建的柬埔寨金边孔子学院工作进展顺利,即将获得国家汉办的批复。
4、科研合作。学校积极利用作为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在国内受援学校的条件,加强与CMB的科研合作和项目立项工作。2008年学校承办了CMB受援学校管理项目工作会议,新获批了社区实践基地建设、社区护理、鄱阳湖地区血吸虫的防治和干预的策略性研究等3个项目,获得资助资金50万美元。
(九)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进一步凝聚办学特色
整改期间,学校继续围绕依托以庐山-鄱阳湖为地标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和发挥庐山文化研究中心、沿江产业开发研究中心、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的功能作用,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育和提升办学特色。
1、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策应九江沿江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我校区域优势和智力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学校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集中整合相关二级学院人才,成立了沿江产业开发研究中心、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为地方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为加强对鄱阳湖地区水文地理、经济、旅游、生态环境等方面研究,2008年7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流域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且于12月挂牌运行。
2、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
2008年8月,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与九江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对环鄱阳湖周边的各县区进行实地调研,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鄱阳湖水域的生态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专题调研考察,提交调研报告30余篇,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相关部门联合主办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暨共青城发展研讨会”和以“流域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第二期鄱阳湖高层论坛,为推进鄱阳湖生态保护及治理、鄱阳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出谋划策。沿江产业开发研究中心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对接活动,先后与九江地区各县(区)政府、共青城开发区签订了对接合作协议书,分别组织机械、材料、商学、电子、医药等20余名专业博士和教授到当地企业,就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新产品研发、校企人才培养、联合申报科研课题等展开调研和提供咨询活动,深受企业的欢迎。
3、发挥学科优势,与企业展开密切合作。2008年7月,与省有关部门联合申报的“流域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至今已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与鄱阳湖企业合作项目3项。沿江产业开发研究中心在船舶、新材料与绿色再制造技术研究、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研究、生物医药、土地与矿产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六大方向与企业开展了项目合作,目前与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弘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正式签订了研发合同,合同金额100余万元,另有7个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当中。
4、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各层次的文化交流。为把高等教育与博大精深的书院文化相结合,2008年11月,我校作为牵头单位与郑州大学联合举办以“嵩阳——白鹿书院文化之旅”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合作开展对传统国学的研讨,河南电视台、九江电视台、浔阳晚报等媒体进行跟踪报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回访,九江学院于2009年4月12至16日,组织了“白鹿——嵩阳书院文化之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龙狮文化高层论坛,与白鹿洞书院合作举办了为期半年的白鹿洞国学讲习班。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作为九江本土文化的瑞昌剪纸艺术,我校与瑞昌市签订了“瑞昌剪纸”合作协议,在瑞昌剪纸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筹划建立瑞昌剪纸艺术陈列馆、组建剪纸艺术课题研究小组和出版学术专著、开展艺术采风等形式多样活动。《光明日报》以我校与瑞昌市合作共同挖掘传承传统剪纸艺术为题进行了报道。我校在传承保护湖口青阳腔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了对地方剧种的深入发掘,组织专家对修水、武宁打鼓歌和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考察,与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申报的科研课题“青阳腔研究”获国家文化部立项。
(十)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
为了巩固评建成果,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从2009年新学期开始,结合江西省“机关效能年”和教育系统“创新发展年”活动,学校在全校范围内隆重开展了“校风建设年”活动。针对当前校风存在的问题,学校颁布了实施方案,力求在教风、学风和作风上有明显好转,形成严谨敬业、修德育人的良好教风,勤奋好学、求真创新的良好学风,高效务实、优质服务的良好作风,实现“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潜心读书”的良好校风。全校各部门和二级学院积极响应党委号召,按照要求制定了活动实施细则,层层进行了动员。目前,校风建设的各项活动正在积极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总之,近一年来,我校积极采纳评估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学的投入,采取多项措施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我们深知在新的形势下,我校面临的挑战更艰巨,任务更繁重,必须继续发扬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牢固树立质量观念,狠抓质量工程和校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风、学风、作风的不断改善,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下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第二篇:广州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广州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一 评建过程与现场评估的基本情况
广州大学“以评促建”工作,主要经历了启动准备、全面评建、检查整改三个阶段。在启动准备阶段(1996-2002),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合并前1996年原广州师范学院就已经开始的迎评建设工作、合并后学校立即成立了新的迎评机构组织学校的迎评个做;在全面评建阶段(2003.1-2005.9),广州大学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加强迎评领导机构建设、按照迎评计划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开始自查自评、促建促改促管工作;在检查整改阶段(2005.10-2006.12),广州大学完成的主要工作有:确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迎评办公室力量、迎评总动员和落实责任制、查漏补缺、接受省教育厅预评、做好全面准备接受教育部评估等。经过上述三个阶段,广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办学特色获得彰显,做好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切准备工作。
教育部赴广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于2006年12月9日至12月14日对广州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期间,专家组认真审阅了学校自评报告以及相关支撑材料;听取了广州大学庾建设校长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汇报;考察了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间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及图书馆、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馆等主要公共设施;走访了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所有的22个学院(部),以及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教务处、评估中心等15个职能部处(单位);召开了校领导、知名学者、老教师等8个专题座谈会;观摩了学术科技节闭幕文艺晚会;考察了学生公寓、食堂并巡视了学生晚自习等情况;随机抽选105名学生进行了计算机、英语、师范生和大学物理等基本技能测试,听课43节,抽查了33门课程的1309份试卷,审阅了25个专业的822份毕业设计(论文),审阅了71份实习报告。
二 专家组的评价:总体印象与主要成绩
教育部专家组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讨论,形成了如下考察意见: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州大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五校合并以来,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和发展全局,秉承“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明显增强,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势头很好。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方针,把迎接评估的过程作为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建设、系统总结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三年来的评建工作,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专家组认为:1)广州大学办学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明确;2)教学中心地位突出,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深入;3)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和培养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4)办学条件优越,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经费持续增长;5)教学管理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6)校风、学风良好,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同时认为,广州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秉承博学笃行优良传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专家组的建议,广州大学在评建过程中的不足和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巩固和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尤其要加大新专业的建设力度。二是要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创新团队、学术梯队和新教师的培养。四 整改指导思想
整改工作是以教育部〔2005〕1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点建设”的二十字评估方针,以解决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问题与建议为重点,继续巩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项成果,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自我评估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 具体整改措施
(一)学科专业建设
整改关键:紧紧抓住学科建设龙头,拓展优势,彰显特色,重点加强新专业的建设。
1.巩固和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在既往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学校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策略,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办学层次与实力大幅提高,拥有12个省、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重点学科配套建设,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同时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学位点,大力推进名牌专业建设,积极建设一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名牌专业,并通过名牌专业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全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以此为基础,学校要进一步紧紧抓住学科建设龙头,在巩固已有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基础上,根据学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大力培植和发展新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通过整改,为形成高度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群和学科专业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整改期内,学校需要完成的整改任务是:
(1)进一步拓展省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的覆盖面,争取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5个左右的省重点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和一批市重点学科,进一步形成优势学科群,重点培育一、二个实力强影响大的学科,为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完善《广州大学名牌专业评估方案》,进行新一轮校级名牌专业与特色专业的建设与遴选,制订十一五期间拟新增的名牌专业的发展规划,尤其做好拟申报国家及省特色专业的发展规划,建设长效的名牌专业与特色专业的激励机制,以整体提升广州大学的专业建设水平;
(3)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出台相应措施,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规划,分期分批实施,部分亟待加强的新专业的实验室建设优先实施,为学科与专业发展提供优良的实验条件平台,为申报国家、省重点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4)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基础,加大投入,进一步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增建一批省市校级精品课程,争取国家级精品课程有大的突破,重点进行各类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网络化建设与营运管理,进一步推出一批特色课程及其相应的特色教材。
2.进一步加大新专业的建设力度
学校自2000年以来,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办学定位的变化,先后在原有多年专科办学历史及本科专业方向基础上新设置了41个本科专业。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类专业,积极发展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金融、贸易、法律、管理类专业和与地方支柱产业关系密切的应用型专业,同时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基础专业,尤其是依托传统学科和基础学科的优势,创建了一批高新技术及应用类专业,总的看来,这些专业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有相应的重点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支撑,具有多年的专科办学历史或原为本科专业方向,已经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新办专业的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高。从已有毕业生的20个新办专业来看,毕业就业率达到100%。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由于新专业增加得较快,其各方面建设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根据教育部专家组的意见与建议,学校在整改期内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部分新专业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目前学校各类新专业教师核心骨干配备基本上能保证一正两副的框架与格局,专业教师队伍能保证在6——10人左右,这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少数专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新办专业教师的学科背景问题;二是交通工程、日语、广告学、动画等四个新专业还存在缺乏学科带头人的现象,学校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争取在上述专业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大的进展,争取在整改期内使新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优良;
(2)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重点抓好培养过程的执行,保证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进一步改革各专业尤其是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新专业的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彰显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4)以正在启动的全国专业教育评估为契机,全面加强新专业的内涵建设,强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与质量监控,使新办专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国家专业评估的要求。
(二)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
整改关键:规划落实创新团队建设,完善学术梯队建设,着力进行新教师的培养,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力度
1.创新团队的建设
“人才强校”是广州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始终坚持把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为骨干的师资队伍作为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服务水平,实现进入强校行列目标的关键,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从实现学校中长期目标的角度看,我们的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仍然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承接重大科研课题的竞争力不够,还难以适应学校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要求。今后,学校要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培养一批学术大师、教学名师,打造更多的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提升科技开发与服务能力,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进军,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整改期内,学校将着力开展以下工作:
(1)深入调研,进一步确定学校在近期与中长期建设中创新团队建设的数量、条件和学科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出台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办法,重点建设6——8个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2)将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学校提升科技开发与服务能力紧密结合,瞄准国家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领域凝练学科方向,积聚学科力量,规划建设2个左右能承担国家及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创新团队。
2.学术梯队的建设
几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积极引进学科专业建设所需优秀人才,师资队伍的结构、规模、素质都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还得到地方政府的褒奖。教育部专家组提出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从学校的长远目标看,进行大规模高水平高质量及的学术梯队建设已经成为广州大学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办学水平的关键条件。整改期内,学校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完善广州大学学术梯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术梯队建设激励机制。对已有相当基础的学术梯队,做好梯队的整合工作,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学术梯队,作好带头人和梯队成员的遴选认定与补缺工作,对于缺少相应基础的学术群组,做好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培养工作;
(2)以申报新的博士点与硕士点为契机,以国家级研究项目及省市级各类重大研究项目及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为纽带,加强学术梯队的合作,强化学术梯队建设。
3.新教师的培养
学校本着“教学立校”的办学理念,素来重视新教师的培养,有较完善的新教师岗前培训等一系列培养培训制度,制订有《关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指导意见》,实行青年教师培养指导制度,指定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实行“传、帮、带”,采取得力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规定每个新教师和45岁以下教师都必须接受教育技术培训等,这些都为新教师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很多青年教师经过数年的锻炼已经成为非常优秀的教师,但由于学校近年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引进的新教师数量多,如何从整体上使这批学术基础好、学历层次高的新老师迅速成长为合格以至优秀的高校教师,是广州大学在今后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着力关注的事情。整改期内学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执行《广州大学主讲教师资格认定与复查办法》,进一步完善新教师培养指导制度,使所有新教师在主讲课程之前,不仅要获得资格,而且要接受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和教学全过程的听课、辅导、试讲、指导实习等方面的训练,达到相应的教学水平;
(2)通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在新教师中普遍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要求所有青年教师在入校三年内至少参加一次校或院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使其钻研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追求教学艺术、熟悉教学规律,教学水平能够在三至五年内达到较高层次。
4.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经过长期的队伍建设,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深化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干部竞争上岗,一批高学历、高职称、年富力强的人员调整到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的关键岗位,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教学行政管理水平和和本科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整体看来,教学管理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强,爱岗敬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管理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教育部专家组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基于此,学校在整改期内继续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培养、引进和调整等各种渠道,整体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学历,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培训与学习,全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2)对于新近走上院系教学管理领导岗位的教师进行教学管理业务培训,使他们注重敬业投入,注重规范管理,全面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学校在整改期内将以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为契机带动学校整个本科教学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在全校形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管理文化,进一步完善领导重视教学、制度保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舆论关注教学的机制,保障学校办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六 整改实施阶段与期限
根据教育部评估中心的要求,广州大学的的整改建设工作时间为期一年,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12):调整成立评估整改工作机构,梳理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考察意见与整改建议,提出学校总体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确定学校整改的工作进程与工作抓手。
第二阶段(2007.1——2007.2):组织校院两个层面的评估情况汇总与调研,召开专题座谈研讨会,细化整改方案,将每项整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院(部)教学单位及有关职能部处与教辅单位,各教学单位、机关部处及教辅单位形成各自的整改方案,学校领导与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整改责任书,确定整改进度,明确整改目标,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启动整改提高年活动。
第三阶段(2007.3——2007.10):整改方案全面推进落实,建立整改汇报反馈通报机制,整体推进,分片整改、分片落实、分片检查,推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第四阶段(2007.11——2007.12):校院全面进行整改总结与检查验收,包括教学单位、机关部处及教辅单位自评自查和学校整体验收评查两个环节,形成学校整体整改工作报告并向教育部汇报。
广州大学有着“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服务荣校”先进办学理念,有着“重基础、重实践、重质量、严管理”优秀办学传统,有着博学笃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办学特色,在整改期内,广州大学一定能够在既往评建工作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现场考察意见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向国家与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的整改答卷。
2006年12月
第三篇:河南中医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河南中医学院
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的报告
教育部:
自教育部评估专家莅临我校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十分重视专家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院实际,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制定了整改方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现予以呈报。
附件: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二OO七年一月六日
附件:
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整改方案
从2003年起,我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迎评促建”工作。通过以评促建,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各项工作前进了一大步,整体办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6年12月3日-8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评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评估,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组反馈意见认为:河南中医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全校师生统一认识,目标一致,同心协力,积极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认真总结办学经验,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增加教学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将中原文化与优良传统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立德铸魂、培养德术兼备的中医药人才的办学特色。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对我校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新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后期临床教学;加快新校区建设,完善新校区教育教学功能等。专家组离校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研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通报了专家组评估意见,向省教育厅汇报了评估专家组在校考察情况和评估意见。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认为,整改工作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巩固和发展评建成果的重要措施,必须高度重视,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抓紧抓好。
为了使我校的整改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深刻领会办学思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新办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新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整改工作的原则是:认真学习、领会专家组反馈的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在自评自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理清整改工作思路,梳理、确定整改工作任务,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切实做好整改工作。
二、整改内容与措施 按照创建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突出的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要求,根据专家组反馈的意见,结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办学思路
经过三年多的评建工作,我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已经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学校的办学思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将办学思路贯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和学院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一流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现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优化师资培养环境,完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基金”,强化激励机制,吸引、培养、造就一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提高我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在全校牢固树立“人才兴校”、“人才是学校发展第一要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增强服务意识,定期了解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让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加大人才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在住房、安家费、配偶安置、工资待遇、科研启动资金和职务评聘等方面提供更优惠的条件。继续发挥省(校)级特聘教授、创新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作用,实行特岗特薪,稳定并培养校内高层次人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以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依托,明确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加强短期培训,通过岗前培训、专业进修、聘请外校名师、现代教育技术轮训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拓宽知识面,积极提高业务素质;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等一系列培养培训措施,通过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扎实的授课能力;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拔优秀人员,予以重点支持,培育新生骨干。
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认真落实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学科三级师资培训体制,完善三级师资培训制度,促进师资培训工作的整体指导与分类落实。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逐步完善“有制度、有组织、有经费、有考核”的师资培训体系,开展形式多样、多渠道、全方位的师资培养、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师资队伍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运行机制,加强教师引进、培养、晋升、考核、奖惩等制度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充分保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顺利实施。认真落实《河南中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意见》,深化专业技术人员定岗、定编、定责,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保障体系,促进师资建设与管理。
(三)加强新办专业建设
稳定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建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培养方案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教学质量及专业建设、改革、管理具有较高水平的优势专业。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设标准,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力争在五年内创建3-5个省级名牌专业,全面提升我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实现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围绕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新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规划。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开设比例。按照“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新增专业办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标准”对新办专业进行检查和评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按照新办专业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各专业的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大专业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新办专业建设经费满足使用。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图书建设、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效保证各专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依托相应学科对现设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专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促进各专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加强直属附属医院后期教学建设,进一步完善医教结合体系,严格管理和监督,保证后期临床教学质量。
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完善非直属附属医院后期教学功能。一是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二是加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充足的带教教师数量。三是扩充非直属附属医院数量。严格按照部颁标准进行遴选与建设,争取在三年内增加3-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使生均床位数得到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加强非医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外语、人文、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实习基地开发和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及评估考核标准,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良好环境。
(五)加快新校区建设,完善新校区办学条件 尽快完善新校区教育教学功能,做好老校区向新校区整体搬迁的各项工作。
加强新校区图书馆建设,尽早开通校园网,全面提供各类型文献信息服务。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根据专业需要加强数据库和电子文献建设。加强新校区体育设施建设,尽快完善体育教学条件。增加体育维持经费,购置必备的器材与设备,满足体育教学、训练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加强新校区实验室建设,尽快投入使用。改善实验室环境和条件,建设一定数量的开放性实验室,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三、时间安排
整改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2月):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专题研讨会,认真学习领会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形成学校和各部门、各单位整改方案,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2007年3月-10月):全面整改,把各项整改任务落到实处。期间组织整改工作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2007年11月-12月):总结、验收整改工作,提交整改报告。
四、组织领导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加强对整改工作的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分工和整改任务分解情况,各司其职,统筹安排,把握进度,抓好落实。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督促各项整改工作的进行,保证整改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认识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快完成整改任务,把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四篇: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2006年12月3日至8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为组长、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教授为副组长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学校高度重视评建整改工作,评估结束后,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立即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计划,巩固评建成果。
一、专家组对哈工大实地考察的反馈意见(根据考察意见反馈大会录音整理)
(一)总体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所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教育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20年。经过86年的建设,现已成为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办学传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依托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精英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具有高度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校紧紧抓住教学评估这一历史机遇,严格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加大教学投入,加快学校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学校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良好发展态势,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主要成绩
1.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实施有效。学校从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为国家发展建设输送杰出人才,为科技创新贡献高质量成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学校科学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突出成果。近年来,学校又制定了“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分别制定了“十一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本科专业“十一五”建设总体规划、“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这些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
2.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教学工作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制定了“厚基础、宽口径”与“强工程实践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强化基础教育的同时,保留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模块,突出工程实践教学,基本构建了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这一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以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得以有效实施。“十五”以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达1.6万人次,学生在国际和全国性的科技竞赛中共获奖300项。近三年,本科生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61篇,申报、获准专利23项。
3.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吸引高水平师资;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立了教学带头人制度,促进了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构建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积极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有序竞争和激励机制,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形成了“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高,发展态势好。学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勤勉敬业,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涌现出以马祖光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
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努力拓展办学空间,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十五”以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文体活动中心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图书馆、校园网、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力度,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
4.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及时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充分发挥发挥科研优势,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方针,通过以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及时地转化为教学和教材内容以及实验教学设备等途径,为学生创造了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条件,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充分发挥了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对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作用。
5.加强教学研究,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学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显著。“十五”期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以及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学中心)。学校高度重视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了教学督导、学生评教、院(系)评价、教与学沟通、教师培训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学管理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建立了一整套健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并得到了有效落实,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6.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风建设,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逐步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模式;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行为习惯。广大学生继承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涌现出以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杨振岭和刘建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学生工作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表彰。学校以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为基础,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坚持加强就业指导、拓展就业市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三)办学特色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86年的办学过程中,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世界,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内涵丰富的哈工大精神;“严”、“实”结合的办学传统;开放办学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办学风格。
学校始终坚持以国家的需要、国防需要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形成了“爱国、奋进、求实创新、团结协作”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哈工大精神。这一精神已经成为学校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学校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在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中,“严”字当头,“实”在其中,始终坚持从国家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中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开放风格,吸取前苏联、俄罗斯、日本和欧美高等教育有益的经验,走有特色的自主发展道路。
(四)问题与建议
1.建议学校从长远发展着想,稳步加强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建议学校从整体发展着想,进一步加大威海校区建设及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二、整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扎实做好评估整改,巩固发展评建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推进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整改任务与措施
第一项任务:进一步统筹协调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在保证强势学科继续领先发展的前提下,稳步加强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扬工科优势,大力加强理科和生命学科建设,提高人文社会学科的实力和水平,明确学科建设层次,完善学科建设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研究领域和高水平学科,形成与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结构,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更坚实的学科基础。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注重理工结合,切实提高理科整体水平。理科建设是工科发展的基础,一流的工科必须有实力雄厚的理科为后盾。通过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培养年轻学术骨干,尽快建设一支与理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术队伍。通过建设理学研究中心,设立基础研究基金,全面促进理工结合等措施,大力加强理学学科建设,切实提高理科的整体学科水平,以使我校理科得到迅速加强和发展,为工科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坚实的支持。
3.大力加强理学类基础学科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平台上的教学与科研,提高学科的整体实力,培养、引进高水平师资,提升全校基础课教学质量。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在专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诸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力争达到国内高校先进水平。
4.进一步加强理学研究中心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建设。发挥理科建设工作委员会和学科建设办公室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理科和文科发展规划,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各项建设计划。
5.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博士点学科建设为目标,努力建成重交叉、有特色、入主流的文科学科群。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学术团队,进一步提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整体水平。切实做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设;实施人才引进的特殊政策,做好文科师资队伍建设;突出重点、合理规划,加快文科学科博士点建设;加大力度改善文科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
6.着力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办学实力。依托工科优势,文融理工,突出特色,加快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建设,迅速提升专业在国内的位置和影响力,提高专业办学实力。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加强文理结合的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质,建设好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第二项任务:稳定规模,增加内涵,提高质量,进一步加大威海校区建设及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1.威海校区内涵建设
(1)坚持哈工大品牌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办学。进一步整合资源,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凝炼特色。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积极采取措施启动人才工程战略,逐步完善学术梯队建设,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力争在学历、学缘等结构方面有较大改善。
(3)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目前威海校区的精品课程数量较少,只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下一步将加大优秀课程建设力度,实现学校课程建设的“十一五”计划。同时,加大选修课建设力度,在2007年秋达到150门以上的全校选修课,以满足本科教学的基本需求。
(4)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目前威海校区有本科教学实验室105个,主要存在问题是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不足,实验室面积偏小。对此,将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改善教学计划安排与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以期更好地满足本科教学的要求。
(5)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继续坚持青年教师助课制、导师制,加强教研室层面的教学研究活动,坚持开新课、新开课教师的教学试讲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评审、教学优秀奖评选等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进行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6)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与执行力度,细化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向精细化管理过渡,为本科教学的正常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7)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威海校区将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技术研究工作,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8)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威海校区将加大对学生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研讨,完善创新活动立项、论证、指导、评比体系,创造良好的创新活动氛围,使学生创新活动再上一层楼。
2.校本部和威海校区优势特色互补
进一步加大校本部与威海校区的互动与互补。充分利用校本部和威海校区的社会资源、人才优势、优秀生源和办学基础,实现校本部和威海校区的协调发展,增强优势特色的互补。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整合课程资源,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发挥校本部教学名师和教学带头人的作用,利用暑假安排教学名师和教学带头人赴威海校区培训青年教师;选派威海校区的青年教师到校本部进修课程,进行科研合作,提升青年教师的水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规格,加强校本部对威海校区教学管理的指导,积极探索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办法。
第三项任务:以评估整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完善以优秀教师培养一流本科生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投入本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讲台准入制度。新开课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技能培训,走过助课全过程,写全全部教案,上讲台前经过试讲,上讲台后接受教学督导专家跟踪听课,经过3~5年任课资格考核合格者,方能取得主讲教师合格证。对于教学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技能培训,重走主讲教师资格审核程序,仍不合格者必须转岗。
(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组织开展教学法研究,举办各类教学培训班。通过教学带头人传帮带,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过好教学关。通过教学技能培训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3)强化教师岗位职责。加强教学过程监督,严格质量控制,对于教学质量不合格的教师在聘岗晋升中切实实行一票否决。受聘教学岗位的教授、副教授每年必须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上一门课或开设一门创新研修课程。
(4)实施名师工程。完善教学带头人制度,实施“教学名师”计划,设立校教学名师奖,培养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候选人。
(5)加大教学优秀团队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优秀团队支持计划,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材建设、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目标,打造一流的教学师资队伍。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习马祖光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7)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加强学习动机引导,深化班主任导师制建设,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自我教育平台建设,制定“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完善入学、毕业和国防教育体系,继续拓展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渠道,继续挖掘典型,继续调整辅导员队伍结构,继续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打牢杰出人才的思想道德基础。
2.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经验,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召开第十三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深入研讨“哈工大如何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
(2)优化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创新教育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体现哈工大学科专业特色,突出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模式。
(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广泛开展研究型教学。扩大创新研修课程覆盖面,改造传统课程为研究性的学习课程,设置综合的研究性课程,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进一步推进研究型教学的开展。
(4)加强实践教育。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扩大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开放,依托科研优势,深入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加大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调动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将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为教学环节,设立创新学分,大力推进创新教育。
(6)营造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继续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7)加强实验学院建设,进一步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按类培养、加强基础、严格分流、突出创新”的培养原则,完善高起点、全过程的本硕连读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8)继续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适应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要求,不断改进学生评教、专家督导和院系教学工作状态评价制度,加强教与学联络制度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保障能力。3.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管理,充分挖掘潜力,提高利用率
(1)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力学、数学、机械基础3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物理、化学、机械基础、工程训练中心4个世行贷款实验中心模式,组建实验教学大平台,建设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一批学生创新活动中心。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力度,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营造优良环境。
(2)进一步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加强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3)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教学现代化中的作用。
(三)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整改任务的完成,学校成立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树国 郭大成
副组长:周 玉 李绍滨 孙和义 崔国兰 邓宗全 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雪梅 马家辰 王建文 王明秀 王桂芝 王淑滨
王锡仲 付石友 冯吉才 任南琪 安 实 朱 宁
齐晶瑶 何明升 吴松全 吴林志 张中华 张兰威
张姗姗 李 旦 李一军 杨 韬 杨庆海 邹超英
姚 郁 赵希文 赵海峰 徐晓飞 徐殿国 谈和平
崔令江 崔福义 梁迎春 梁国伟 游 宏 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整改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教务处。主 任:周 玉 李绍滨 副主任:李 旦 崔福义 王明秀 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建文 王淑滨 朱 宁 齐晶瑶 吴松全 张中华 赵希文 崔令江
(四)整改任务分工
第一项任务:进一步统筹协调学校各学科的发展,在保证强势学科继续领先发展的前提下,稳步加强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
负责人:丁雪梅、游 宏、杨 韬,各院院长(系主任)2.理科学科建设
负责人:丁雪梅、游 宏,有关学院院长(系主任)3.理科专业建设
负责人:李 旦、齐晶瑶、游 宏,有关学院院长(系主任)4.理学研究中心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建设
负责人:丁雪梅、游 宏、杨 韬,各院院长(系主任)5.文科学科建设
负责人:丁雪梅、杨 韬,有关学院院长(系主任)6.文科专业建设
负责人:李 旦、齐晶瑶、杨 韬,有关学院院长(系主任)第二项任务:稳定规模,增加内涵,提高质量,进一步加大威海校区建设及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1.威海校区内涵建设
(1)坚持哈工大品牌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办学 负责人:李绍滨(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负责人:李绍滨 马家辰,威海校区各院院长(系主任)(3)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负责人:马家辰 崔令江,威海校区各院院长(系主任)(4)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
负责人:马家辰 崔令江,威海校区各院院长(系主任)(5)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负责人:马家辰 崔令江,威海校区各院院长(系主任)(6)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负责人:马家辰 崔令江,威海校区各院院长(系主任)(7)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负责人:付石友 马家辰 崔令江,威海校区各院院长(系主任)(8)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负责人:马家辰 崔令江,威海校区各院院长(系主任)2.校本部和威海校区优势特色互补 负责人:李 旦 崔令江
第三项任务:以评估整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完善以优秀教师培养一流本科生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投入本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建立讲台准入制度
负责人:李 旦、崔福义、赵希文、朱 宁,各院院长(系主任)(2)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负责人:李 旦、崔福义、齐晶瑶,各院院长(系主任)(3)强化教师岗位职责
负责人:李 旦、崔福义、朱 宁,各院院长(系主任)(4)实施名师工程
负责人:李 旦、崔福义、齐晶瑶,各院院长(系主任)(5)加大教学优秀团队支持力度
负责人:李 旦、崔福义、王明秀,各院院长(系主任)(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负责人:李 旦、崔福义,各院院长(系主任)(7)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 负责人:吴松全 李 旦
2.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经验,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负责人:李 旦、齐晶瑶,各院院长(系主任)、教学副院长(系副主任)
(2)优化培养方案
负责人:李 旦、齐晶瑶,各院院长(系主任)、教学副院长(系副主任)
(3)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负责人:李 旦、齐晶瑶,各院教学副院长(系副主任)(4)加强实践教育
负责人:李 旦、张中华,各院教学副院长(系副主任)(5)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
负责人:李 旦、张中华、齐晶瑶,各院教学副院长(系副主任)(6)营造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
负责人:王淑滨、李 旦、吴松全、张中华、齐晶瑶(7)加强实验学院建设 负责人:李 旦、齐晶瑶(8)继续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负责人:李 旦、赵希文,各院院长(系主任)
3.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管理,充分挖掘潜力,提高利用率
(1)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负责人:李 旦、王明秀、张中华,各院教学副院长(系副主任)(2)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负责人:王锡仲、王明秀(3)校园网建设
负责人:杨庆海、李 旦、朱 宁
(五)整改工作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7年3月),启动阶段:各院(系)、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教育部专家组的考察意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整改方案,于2007年3月23日前报学校本科教学整改办公室。
第二阶段(2007年4月~11月),整改阶段:各院(系)、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整改计划,全面落实各项整改工作。
第三阶段(2007年12月),整改复查阶段:各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总结一年整改工作,形成整改工作总结报告。学校本科教学整改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形成学校整改工作总结,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二○○七年一月十七日
第五篇:湖南理工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模版]
湖南理工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院政发„2006‟44号
关于印发《湖南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我院的考察评估意见,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经学院党委、行政专题会议研究,制订《湖南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予以印发。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贯彻,确保整改有效实施,全面提高学院本科教学质量。
二OO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湖南理工学院本科教学整改方案
2006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我院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考察评估,专家组对我院的办学成绩与特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分析,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巩固评建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改,特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2004]2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为依据,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考察意见为指导,认真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全面贯彻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坚持整改工作与学院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相符合,坚持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具体的整改工作相结合,坚持重点整改与长期建设相结合,坚持加强管理与改革创新相结合。通过整改,更加牢固地确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更加牢固地确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更加牢固地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使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基本思路
1、充分认识评估整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评估整改工作作为巩固和扩大评建成果的重要环节。做到整改工作有方案、有措施、有期限、有目标,努力体现评估整改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2、在整改中要保持和发展在评估过程中形成的重视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评建成果的影响力,把评建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好、提炼好、巩固好,并制度化、常规化,不断发挥其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
三、整改内容与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1、整改目标
进一步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合理调整教学单位机构设置,促进学科专业协调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和突出的学术研究方向,推进优势专业和新办专业建设。
2、整改措施
(1)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细化学科建设方案,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资源整合的制度,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学科梯队,凝炼学术研究方向,选准学科突破口,形成特色品牌研究方向。对照省重点学科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文艺学、基础数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规划,并切实组织实施。
责任单位:院办、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 完成时间:2007年8月(2)以学科为依托,切实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成立专项工作组,充分调研、论证,拟订湖南理工学院学科专业调整方案,合理调整、配置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符合学校定位、学科相互支撑、文理工经管法教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突出加大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美术学、应用化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为创建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单位:教务处、科技处、招就处、计财处 完成时间:2007年7月
(3)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产学研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责任单位:科技处、人事处 完成时间:2007年8月
(4)更紧密地结合岳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和提高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平台,着力加强专业特别是新办专业的内涵建设,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性提高。
责任单位: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 完成时间:2007年12月
(二)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力度,不断提升新办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1、整改目标:
贯彻落实《湖南理工学院2006年—2010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切实做好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的建设工作,形成有影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充实教师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2、整改措施:
(1)积极完善校内优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 完成时间:2007年8月
(2)完善人才引进的考察机制,对于名符其实的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学科带头人潜力的人才,不拘一格,全力引进,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 完成时间:2007年8月
(3)加强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使新办专业教师的数量、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结构,通过引进和培养,保证每个新设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有相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主讲,从而确保新设专业的教学质量。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 完成时间:2007年12月
(4)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使青年教师在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在学科梯队中健康成长,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于没有高校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必须指定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进行传帮带,并签订指导责任书,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任务和报酬,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责任单位:人事处、教务处 完成时间:2007年7月
(三)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力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整改目标
切实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尤其是工科类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充实实验技术人员力量,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整改措施
(1)要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实验室面积,进一步改善理工类专业,尤其是新办工科专业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整合仪器设备资源。加快按一级学科搭建实验平台的工作步伐,提高仪器设备的共享率。责任单位:教务处、资产处 完成时间:2007年8月
(2)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硬件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实验室开放的各项措施,大力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开放度、仪器设备利用率、学生参与实验室开放和效果考核制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责任单位:教务处、资产处 完成时间:2007年7月
(3)进一步提高对实验教学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通过引进、培养、调整,大力充实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力量,为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健全理工科专业新进青年教师先进实验室进行锻炼的工作制度;有计划地选送一批青年实验教学人员到重点大学的重点实验室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师资的待遇,稳定实验教师队伍。
责任单位:教务处、人事处 完成时间:2007年7月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健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1、整改目标 进一步加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针对性,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整改措施
(1)加强对各教学环节和教学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促,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一般,进一步加强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学科专业针对性。
责任单位:教务处 完成时间:2007年7月
(2)进一步健全专业、课程质量标准的建设,并完善其监控评价体系,各个专业要根据学校总的质量标准制定具体的针对本专业的质量标准,切实促进专业、课程建设整体质量的提高。按照专业类或专业进一步细化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责任单位:教务处 完成时间:2007年7月
(3)进一步发挥学校考试中心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深化考试改革的制度,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考试工作质量。
责任单位:教务处 完成时间:2007年7月(4)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切实加强教学基层组织教研室建设,进一步改善教研室工作条件,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改革、研究、教学管理上的基础性地位和特殊作用。把学校的制度、质量标准乃至于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定位等落到实处,努力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和效果。
责任单位:教务处、计财处 完成时间:2007年7月
四、整改阶段安排
(一)研究部署阶段:2006年12月
学院在总结自评自建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专家组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湖南理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召开动员会,传达教育部专家组对我院的评估意见,对整改阶段的工作进行部署。同时,各教学系(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总结自评自建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专家反馈的意见和学院的整改方案,结合本部门实际,落实整改措施,并上报院评估办公室。
(二)整改实施阶段:2007年元月—2007年11月 学院以及各有关部门根据整改方案将整改任务逐项落实,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全院各教学系(部)、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学院整改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情况,把整改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统筹兼顾,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整改任务。为促进工作,抓好落实,院评估领导小组将强化整改督查。院评估办公室将定期和不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抽查或检查,在整改实施阶段的中期和后期组织两次全面检查。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7年12月
整改阶段结束后,学院将对整改工作进行逐项检查验收,进行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完成学院《整改工作报告》,经学院党委审定后,上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五、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领导小组,在党委行政领导下,负责统筹推进整改工作,由评估办负责各项工作的督促落实,各责任部门、相关部门及教学系部负责整改工作的具体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