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药对比总结

时间:2019-05-12 02:5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中药对比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中药对比总结》。

第一篇:重点中药对比总结

麻黄VS桂枝

相同点:二药辛温,入肺膀胱经,均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常相须为用。同中之异:麻黄发汗力强,桂枝发汗力弱,然桂枝甘兼补,又宜于风寒表虚有汗证。不同点:麻黄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风寒犯肺之咳喘及风水水肿等,为桂枝所不俱。桂枝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治疗寒凝血脉证,胸阳痹阻证,蓄水证和奔豚病等,为麻黄所不备。

荆芥VS防风

相同:均能解表散风,祛风止痒,用于风寒感冒、风疹瘙痒等。

同中之异:荆芥发汗解表之力大于防风,风寒风热之邪俱可发散,可用于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不同点:荆芥质轻,善透善散,又可疏散血分风热,透邪外出,具有透疹与疗疮之功。治疗麻疹外出不畅,疮疡初期等,炒炭能止血,治疗产后血晕等,为防风所不俱备。防风治风通用药,外风可祛,内风可息,又能治痉,胜湿止痛、止泻,治疗破伤风,风寒湿痹痛及肠风泄泻等,为荆芥所不具。

羌活VS藁奔

相同:均能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等。

1发散表邪,羌活之力更大。同中之异:○2治疗头痛:羌活长于治疗外感风寒之头项强痛,藁本长于治疗外感风寒之巅顶头痛。○3除湿止痛:羌活优于藁本且善治上半身之痛,以此为异。○

桑叶VS菊花、相同点: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潜阳,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期,肝热目赤,视物昏花,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目眩等。

同中之异:疏散风热,桑叶优于菊花,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菊花优于桑叶。

不同点:桑叶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治疗肺热咳喘,肺燥咳喘,血热证。菊花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是二者之异。

柴胡VS葛根VS升麻

相同点:均能发表解热、升举阳气,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及阳气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等。

1发表解热柴胡为优,葛根次之,升麻又次之。同中之异:○2升阳举陷升麻最优,葛根次之,柴胡又次之。○3葛根与升麻都能透疹,用于麻疹不畅,升麻优于葛根。○不同点:柴胡又擅和解少阳,疏肝解郁,治疗少阳病、疟疾,肝气郁结证等。葛根又能生津、治疗消渴病,且善解肌以治疗项背强痛。升麻又能清解阳明热毒,治疗阳毒发斑、胃火牙痛等。

大戟VS甘遂VS芫花

相同点:三要有度,均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治疗水肿、腹水实证,以及疮痈肿毒等,均反甘草。

1毒性:芫花为最,大戟次之,甘遂再次之。同中之异:○2泻水强度:甘遂>大戟>芫花。○3泻水部位:甘遂主泻经遂之水,大戟泻脏腑之水,芫花泻胸中之水。○不同点:甘遂又治风痰,治癫痫;大戟又消瘰疬;芫花又祛痰止咳、杀虫,治疗寒痰咳嗽,虫积腹痛。(芫花性温,甘遂、大戟性寒)

羌活VS独活

二药性味均为辛苦温,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痛风寒表证夹湿者。独活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下部寒湿者为宜。

羌活气雄而散,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且作用部位隔上,故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

海风藤VS青风藤

均能祛风湿,通经络,应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青风藤又能利小便。

豨莶草VS臭梧桐

相同点:药性均寒凉,同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降血压,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病等。

不同点:豨莶草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臭梧桐外洗又能治皮肤瘙痒、湿疹。

藿香VS佩兰

相同点:均能化湿解暑,同治暑湿中阻证,暑湿感冒。

同中之异:藿香发表之力大于佩兰,治暑湿感冒效捷;佩兰性平,化湿之功优于藿香治湿滞中焦尤佳。

不同点:藿香兼能止呕,佩兰又能辟秽浊,除中焦陈腐之气,治疗秽浊中阻之口甜口腻等。

砂仁VS白豆蔻

同:均善化湿解气,温中止呕。

不同:砂仁兼止泻安胎,又善治湿滞或虚寒泄泻,妊娠气滞恶阻、胎动不安等证(白豆蔻多用于湿温初起)。

车前子VS滑石

同:二药均性味甘寒、质滑利,均能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为治湿热淋证之常药。

不同:车前子:对湿热下注于膀胱之小便淋沥涩痛者尤为适宜;并能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肝肾亏损目暗昏花、痰热咳嗽。

滑石:善利窍、除湿热淋证外,善治石淋及尿闭,并能清热解暑,治暑湿、湿温、祛湿敛疮(外用)、治湿疹、湿疮、痱子。

川乌VS草乌VS附子

同:三药均为毛莨科植物、来源相近,均有毒,功能散寒止痛,祛风湿,活风寒湿痹痛及寒凝疼痛。

同中之异:毒性:草乌>川乌>附子,功用:草乌、川乌祛风散寒、止痛优于附子。不同:附子又为回阳救逆要药,尚可补火助阳,治疗亡阳证、阳虚证为他二药所不及。

香橼VS佛手

相同:疏肝和胃,理气化痰,治疗肝胃气滞证,痰湿咳嗽等。不同:佛手疏肝和胃理气优于香橼,香橼化痰优于佛手。

神曲VS麦芽VS山楂

均有消食和中之功,均治疗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证。

其中:神曲消导之力较强,消食兼能解表,多用于食积兼外感表邪者,并能助金石药物的消化吸收。

麦芽:善消米、面、薯、芋等淀粉类食积,又能回乳。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等证。

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且能活血化瘀,用于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尽。

陈皮VS青皮

同:二药均为芸香科植物,性味辛苦温,均能理气,治食积气滞,脘腹疼痛证。

同中之异:陈皮主治寒湿阻中之气滞,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尤佳,兼职外感风寒、脾虚气滞之腹痛。青皮能疏肝理气,尤益治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乳房肿痛,寒疝疼痛。不同:陈皮性较温,行气健脾,还能止呕,温化寒痰,治湿痰咳嗽,治胸痹疼痛证。青皮破气之力较强,能破气散结,治癥瘕证。

(说是老师上课时说了4组对比,这里的陈皮和青皮的对比是我自己弄的,仅供参考。)

地榆VS槐花

相同:二药均能凉血止血,常相须为用。治疗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尤常治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所常用。

不同:地榆兼有酸味,能收敛止血,又能解毒敛疮,可治水火烫伤、湿疹及疮疡痈肿等,为治烫伤之要药;槐花又能清泻肝火,治疗肝火上炎的头痛目赤及高血压病。

生姜VS干姜VS炮姜

三者同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治疗脾胃寒证。

不同点:生姜为姜之鲜品,辛味最重,辛散力强,长于发散表散,又能止呕,为治风寒表证及胃寒呕吐的常用药。

干姜为姜中之干燥品。辛味有所散失,辛散力减弱,长于温中散寒,为治脾胃寒证之要药,并能回阳,温肺化饮。

炮姜经过炒黑,辛味全无,辛散作用大减,味变苦涩,以温经止血见长,多用于虚寒性出血证。

故: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守能走,炮姜守而不走。

乳香VS没药

相同:均为树脂类药,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止痛要药。治疗跌打损伤、淤血疼痛及疮疡肿痛等证,常相须为用。入煎剂均需包煎,胃弱者慎服。

不同:乳香长于活血行气伸筋,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故行气舒筋方中多用乳香,活血散瘀方中多用没药。

五灵脂VS蒲香

相同点: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均治疗淤血腹痛、产后腹痛等,以及瘀阻经脉之出血,均需包煎,常相须为用,如“失笑散”。

同中之异:活血化瘀五灵脂为优,止血蒲香见长。

不同点:五灵脂又能解毒,治疗毒蛇咬伤等,不可与人参共服;蒲香又能利尿通淋,治疗小便不利、血淋等。

桃仁VS红花

相同:活血祛瘀、调经止痛,治疗淤血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

同中之异:桃仁苦泄下行,善治淤血蓄于脏腑之如狂或发狂,小腹硬满等;红花辛温通经,善治淤血滞于经络之身痛腹痛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不同:桃仁又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治疗肠燥便秘,咳喘。(藏红花甘凉,活血之力大于红花,又能凉血解毒。)

穿山甲VS王不留行

相同点:二药均能去瘀血,通经络,下乳汁,治疗淤血闭经、痛经、癥瘕、积聚、产后缺乳等。

同中之异:穿山甲祛瘀通络优于王不留行,又治顽痹症;王不留行祛瘀通经优于穿山甲,又治跌打伤痛等。

不同点:穿山甲能消痈排脓,治疮痈肿痛,瘰疬痰核等,王不留行尚能利尿通淋,治疗石淋、砂淋等,也常用耳穴贴压剂。

三棱VS莪术

相同点:二药均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常相须为用。治疗癥瘕积聚、经闭、产后瘀痛及食积气滞之证。

不同点:三棱破血力较强,莪术长于行气消积。

竹茹VS竹沥VS天竺黄

竹茹、竹沥、天竺黄均来源于竹科,性寒,均可清热化痰,治痰热咳嗽。

竹沥、天竺黄又可定惊,用治热病或痰热而致的惊风、癫痫、中风昏迷、喉间痰鸣。

天竺黄定惊之力尤胜,多用于小儿惊风,热病神昏;竹沥性寒滑利,清热涤痰力强,成人惊痈中风,肺热顽痰胶结难咯者多用;竹沥长于清心除烦,止呕,多用于痰热扰心之心烦失眠。

海藻VS昆布

相同:二药均咸寒,功能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治疗痰热结聚之瘿瘤、瘰疬、痰核、水肿、小便不利等。脾胃虚寒者慎用。

不同:海藻治疗瘿瘤、瘰疬作用优于昆布;昆布利水消肿优于海藻,海藻不宜与甘草同用。

紫菀VS款冬花

相同: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治肺燥咳嗽,痰饮咳喘等,常相须为用。

同中之异:款冬花质润不燥,治疗肺燥咳嗽优于紫菀,紫菀味甘微温,寒热咳嗽皆宜。

马兜铃VS枇杷叶

相同:清肺化痰止咳,治疗肺热咳喘、燥热咳喘等。

同中之异:马兜铃性寒,平喘优于枇杷叶,枇杷叶性微寒,止咳优于马兜铃。

不同:马兜铃又能清肠疗痔,治疗痔疮,枇杷叶又能降逆止呕,治疗胃热气逆之呕吐。

葶苈子VS桑白皮

相同点: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肺热、咳热咳喘以及水肿、腹水。

1桑白皮甘寒,药性较缓,长于清肺热,降肺火,多用于肺热咳喘,痰黄以及皮肤水不同:○肿等症。

2葶苈子力峻,重在泻肺中痰延水气,○,邪盛喘满不能卧者尤宜,因有较强的利水作用,又能治疗臌胀,胸腹积水诸症。

磁石VS朱砂

磁石、朱砂均为重镇安神常用药,二药质重性寒入心经,均能镇心安神。

磁石益肾阳,潜肝阳,主治肾虚肝旺,肝火扰心之心神不宁;朱砂镇心,清心而安神,善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

酸枣仁VS柏子仁

相同:养血安神,用于心肝血虚之心悸失眠、健忘等。

同中之异:酸枣仁治失眠优于柏子仁,柏子仁治心悸优于酸枣仁。

不同:酸枣仁味酸兼能敛汗,治疗阴虚盗汗,柏子仁质润多油,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

牡蛎VS龙骨

均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作用。均可用于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症。

但牡蛎平肝潜阳功效较优,又能软坚散结,制酸止痛。而龙骨长于镇惊安神,收敛固涩作用强于牡蛎。

天麻VS钩藤

相同点: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治疗肝风内动之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等,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等。

同中之异:天麻息风用于诸内风证,钩藤偏寒,则长于清热,治肝热生风证;天麻治头晕,虚实咸宜,钩藤则长于治肝火上攻之头晕头痛。

不同点:天麻又能祛风通络,治疗痹证,钩藤降血压不宜久煎。

僵蚕VS全蝎VS蜈蚣

相同点:僵蚕、全蝎、蜈蚣皆为虫类息风药,均能息风止痉,应用于惊风、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均能解毒散结,用于疮痈肿毒或痰气互结之瘰疬、痰核以及虫蛇咬伤等。

不同点:僵蚕尚有祛风化痰之功,可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痛及皮肤瘙痒。全蝎、蜈蚣二药相须有协同增效作用,但全蝎性平,息风止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如蜈蚣;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止痉功效较强,又攻毒疗疮,通痹止痛效佳。

苏合香VS安息香

相同:均为树脂类药,气芳香,功能开窍醒神,辟秽止痛,治疗闭证神昏,胸腹疼痛等,皆宜做丸散剂。

同中之异:开窍醒神,苏合香性温,主治寒闭证,安息香性平,寒闭热闭皆宜;辟秽止痛,苏合香治疗寒凝、痰阻、血瘀之胸痛见长,安息香治疗气滞血瘀之心腹疼痛见长。

人参VS西洋参

人参与西洋参均有补益元气之功,可用于气虚欲脱之气短神疲,脉细无力等。

但人参益气救脱之力较强,单用即可收效,且可用于病情较重者,西洋参偏于苦寒,兼能补阴,较宜于热病等所致的气阴两脱者。

其次二药又皆能补脾肺之气,又用于治脾肺气虚证,其中以人参作用较好,而西洋参多用于脾肺气阴两虚兼热之证为宜。

此外,二药还可益气生津,均用于津伤口渴和消渴症,人参尚能补益心肾之气,安神增志,还可用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及肾不纳气之虚喘。

人参VS党参VS黄芪

三药皆具有补气之功,且唱相须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

人参作用最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益气救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之功。党参补气力平和,专于补益脾肺之气,兼能补血。

黄芪补气之力不及人参,但作用广泛,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尤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证。

白术VS苍术

二药均具有健脾与燥湿两种主要功效。

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要,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此外,白术还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苍术尚有发汗解表,祛风湿及明目作用,分别用治风湿证、风湿痹症及夜盲证。

刺五加VS绞股蓝VS红景天

相同点:均能益气健脾。

不同点:刺五加又能补肾安神;绞股蓝又能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红景天又能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淫羊藿VS巴戟天VS仙茅

相同点: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治疗肾阳虚之腰膝冷痛,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白带清稀等,以及筋骨痿弱,风寒湿痹,半身不遂等,阴虚火旺慎服。同中之异:补肾壮阳淫羊藿优于巴戟天,仙茅,祛风湿巴戟天优于淫羊藿,仙茅性温燥有毒,善除寒湿痹痛,能温脾止泻。

肉苁蓉VS锁阳

相同点: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虚,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等,以及肠燥便秘。

同中之异:肉苁蓉有沙漠人参之称,质润,润肠通便优于锁阳,锁阳为陕甘宁补益圣品,兴阳固精优于肉苁蓉。

补骨脂VS益智仁

相同点:均能温补肾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主治肾阳虚之腰膝冷痛,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以及脾肾阳虚之久泻等。

1药性之异:2归经之异:同中之异:○补骨脂性热,兴阳之力大于益智仁;○二药均归脾肾经,3归脾经之异,补骨脂入脾经善走下,主治然补骨脂色黑偏入肾经;益智仁气香偏入脾经;○脾寒泄泻,益智仁入脾经兼走上,功能摂唾涎,治疗脾虚多涎症。沙苑子VS白蒺藜

相同点:明目,治疗视物昏花。

同中之异:沙苑子主治肝肾之不足之视物昏花,白蒺藜主治风热上攻之视物昏花。

不同点:沙苑子善补肾固精,治疗肾阳虚证;白蒺藜善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证,又可疏肝解郁,祛风止痒,治疗肝郁证,风疹瘙痒等。

海狗肾VS海马

相同点:补肾壮阳,用于肾阳虚衰之腰膝冷痛,阳痿早泄,不孕不育,遗尿尿频等,研末服每次1-2g,阴虚火旺慎服。

同中之异:海狗肾补肾壮阳优于海马。

不同点:海狗肾兼能补精髓,治疗精气清冷,头晕耳鸣,海马兼活血散结消肿,治疗郑家积聚及跌仆损等。

玉竹VS石斛

均味甘性寒,皆归胃经。同具养阴,生津止渴之效,共治胃阴亏虚所致的口渴,咽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等症,常相须配伍。

然玉竹又归肺经,养肺阴,润燥止咳,常用于肺阴虚诸证。另外,玉竹甘而不敛邪,若与疏散风热药配伍,可治阴虚风热表证。石斛还入肾经,滋肾阴,降虚火,多用治肾阴虚诸证。此外,石斛尚能养阴明目,用治肝肾阴虚,目暗不明等症。

黄精VS山药

均性味甘平,主归肺、脾、肾三脏,均为气阴双补之品。

然黄精滋肾之力强于山药,兼益气,多用于肺脾肾阴虚诸证。山药长于补肺脾肾气,兼有涩性而益阴,常用于肺脾肾气虚诸证。

由鉴于此,凡肺脾肾气虚证为主,阴虚为次者宜选山药;凡肺脾肾阴虚为主,气虚为次者宜选黄精。

此外,宜视患者答辩情况定夺。

女贞子VS旱莲草

相同点:补益肝肾,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视物昏花,牙齿松动等。同中之异:女贞子补肾明目强腰膝优于旱莲草,旱莲草补肾乌须黑发优于女贞子。

不同点:旱莲草兼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尿血,便血,崩漏等,女贞子兼清退虚弱,治疗五心烦热等。

(红色的对比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大家参考一下)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等14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 熟悉生姜、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蝉蜕、升麻、蔓荆子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 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 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  熟悉:龙胆、苦参

 掌握:生地黄、玄参、赤芍药、牡丹皮

 熟悉:紫草、水牛角

 掌握: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射干、蚤休、白头翁、鱼腥草、贯众

 熟悉:青黛、穿心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鸦胆子、红藤、败酱、白花蛇舌草

 掌握:青蒿、地骨皮  熟悉:银柴胡、胡黄连  掌握:大黄、芒硝;

火麻仁、郁李仁;

甘遂、大戟

 熟悉:番泻叶、红大戟、牵牛子、巴豆

 掌握独活、威灵仙、白花蛇、木瓜;秦艽、防己;五加皮、桑寄生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豨莶草、徐长卿、雷公藤、狗脊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苍术、厚朴、藿香、砂仁等4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白豆蔻、佩兰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石韦;金钱草、虎杖、茵陈蒿;  熟悉猪苓、海金沙、萆薢、萹蓄、瞿麦、垂盆草等。

 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

 掌握橘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等8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青皮、化橘红、佛手、乌药、甘松等5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莱菔子、山楂、鸡内金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麦芽、神曲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雷丸、鹤草芽、南瓜子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小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三

七、蒲黄、仙鹤草、白及、艾叶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大蓟、槐花、苎麻根、茜草、五灵脂、棕榈炭、血余炭、灶心土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益母草、红花、乳香、牛膝等药;

 熟悉姜黄、泽兰、三棱、没药、桃仁、鸡血藤、骨碎补、穿山甲、水蛭、斑蝥等药;

 掌握半夏、天南星、贝母、瓜蒌、桔梗、杏仁、苏子、葶苈子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白附子、白芥子、竹沥、海藻、黄药子、胖大海、白果、桑白皮、款冬花、紫菀、枇杷叶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朱砂、磁石、酸枣仁、远志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龙骨、琥珀、柏子仁、合欢皮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麝香、冰片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苏合香、石菖蒲、蟾酥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葚、龟甲、鳖甲。

 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全蝎、地龙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珍珠母、刺蒺藜、蜈蚣、白僵蚕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麻黄根;五味子、乌梅;肉豆蔻、赤石脂;山萸肉、莲子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熟悉五倍子、浮小麦、诃子、禹余粮、罂粟壳、芡实、桑螵蛸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掌握常山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

 熟悉瓜蒂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以上是每一章节可能重要的药,大家参考)

第二篇:重点中药对比总结

麻黄VS桂枝

相同点:二药辛温,入肺膀胱经,均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常相须为用。

同中之异:麻黄发汗力强,桂枝发汗力弱,然桂枝甘兼补,又宜于风寒表虚有汗证。

不同点:麻黄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风寒犯肺之咳喘及风水水肿等,为桂枝所不俱。桂枝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治疗寒凝血脉证,胸阳痹阻证,蓄水证和奔豚病等,为麻黄所不备。

荆芥VS防风

相同:均能解表散风,祛风止痒,用于风寒感冒、风疹瘙痒等。

同中之异:荆芥发汗解表之力大于防风,风寒风热之邪俱可发散,可用于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不同点:荆芥质轻,善透善散,又可疏散血分风热,透邪外出,具有透疹与疗疮之功。治疗麻疹外出不畅,疮疡初期等,炒炭能止血,治疗产后血晕等,为防风所不俱备。防风治风通用药,外风可祛,内风可息,又能治痉,胜湿止痛、止泻,治疗破伤风,风寒湿痹痛及肠风泄泻等,为荆芥所不具。

羌活VS藁奔

相同:均能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等。

同中之异:发散表邪,羌活之力更大。

治疗头痛:羌活长于治疗外感风寒之头项强痛,藁本长于治疗外感风寒之巅顶头痛。

除湿止痛:羌活优于藁本且善治上半身之痛,以此为异。

桑叶VS菊花、相同点: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潜阳,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期,肝热目赤,视物昏花,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目眩等。

同中之异:疏散风热,桑叶优于菊花,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菊花优于桑叶。

不同点:桑叶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治疗肺热咳喘,肺燥咳喘,血热证。菊花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是二者之异。

柴胡VS葛根VS升麻

相同点:均能发表解热、升举阳气,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及阳气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等。

同中之异:发表解热柴胡为优,葛根次之,升麻又次之。

升阳举陷升麻最优,葛根次之,柴胡又次之。

葛根与升麻都能透疹,用于麻疹不畅,升麻优于葛根。

不同点:柴胡又擅和解少阳,疏肝解郁,治疗少阳病、疟疾,肝气郁结证等。

葛根又能生津、治疗消渴病,且善解肌以治疗项背强痛。

升麻又能清解阳明热毒,治疗阳毒发斑、胃火牙痛等。

大戟VS甘遂VS芫花

相同点:三要有度,均能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治疗水肿、腹水实证,以及疮痈肿毒等,均反甘草。

同中之异:毒性:芫花为最,大戟次之,甘遂再次之。

泻水强度:甘遂>大戟>芫花。

泻水部位:甘遂主泻经遂之水,大戟泻脏腑之水,芫花泻胸中之水。

不同点:甘遂又治风痰,治癫痫;大戟又消瘰疬;芫花又祛痰止咳、杀虫,治疗寒痰咳嗽,虫积腹痛。(芫花性温,甘遂、大戟性寒)

羌活VS独活

二药性味均为辛苦温,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痛风寒表证夹湿者。

独活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下部寒湿者为宜。

羌活气雄而散,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且作用部位隔上,故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

海风藤VS青风藤

均能祛风湿,通经络,应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青风藤又能利小便。

豨莶草VS臭梧桐

相同点:药性均寒凉,同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降血压,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病等。

不同点:豨莶草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臭梧桐外洗又能治皮肤瘙痒、湿疹。

藿香VS佩兰

相同点:均能化湿解暑,同治暑湿中阻证,暑湿感冒。

同中之异:藿香发表之力大于佩兰,治暑湿感冒效捷;佩兰性平,化湿之功优于藿香治湿滞中焦尤佳。

不同点:藿香兼能止呕,佩兰又能辟秽浊,除中焦陈腐之气,治疗秽浊中阻之口甜口腻等。

砂仁VS白豆蔻

同:均善化湿解气,温中止呕。

不同:砂仁兼止泻安胎,又善治湿滞或虚寒泄泻,妊娠气滞恶阻、胎动不安等证(白豆蔻多用于湿温初起)。

车前子VS滑石

同:二药均性味甘寒、质滑利,均能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为治湿热淋证之常药。

不同:车前子:对湿热下注于膀胱之小便淋沥涩痛者尤为适宜;并能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治肝热目赤,肝肾亏损目暗昏花、痰热咳嗽。

滑石:善利窍、除湿热淋证外,善治石淋及尿闭,并能清热解暑,治暑湿、湿温、祛湿敛疮(外用)、治湿疹、湿疮、痱子。

川乌VS草乌VS附子

同:三药均为毛莨科植物、来源相近,均有毒,功能散寒止痛,祛风湿,活风寒湿痹痛及寒凝疼痛。

同中之异:毒性:草乌>川乌>附子,功用:草乌、川乌祛风散寒、止痛优于附子。

不同:附子又为回阳救逆要药,尚可补火助阳,治疗亡阳证、阳虚证为他二药所不及。

香橼VS佛手

相同:疏肝和胃,理气化痰,治疗肝胃气滞证,痰湿咳嗽等。

不同:佛手疏肝和胃理气优于香橼,香橼化痰优于佛手。

神曲VS麦芽VS山楂

均有消食和中之功,均治疗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证。

其中:神曲消导之力较强,消食兼能解表,多用于食积兼外感表邪者,并能助金石药物的消化吸收。

麦芽:善消米、面、薯、芋等淀粉类食积,又能回乳。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等证。

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且能活血化瘀,用于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尽。

陈皮VS青皮

同:二药均为芸香科植物,性味辛苦温,均能理气,治食积气滞,脘腹疼痛证。

同中之异:陈皮主治寒湿阻中之气滞,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尤佳,兼职外感风寒、脾虚气滞之腹痛。青皮能疏肝理气,尤益治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乳房肿痛,寒疝疼痛。

不同:陈皮性较温,行气健脾,还能止呕,温化寒痰,治湿痰咳嗽,治胸痹疼痛证。青皮破气之力较强,能破气散结,治癥瘕证。

(说是老师上课时说了4组对比,这里的陈皮和青皮的对比是我自己弄的,仅供参考。)

地榆VS槐花

相同:二药均能凉血止血,常相须为用。治疗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尤常治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所常用。

不同:地榆兼有酸味,能收敛止血,又能解毒敛疮,可治水火烫伤、湿疹及疮疡痈肿等,为治烫伤之要药;槐花又能清泻肝火,治疗肝火上炎的头痛目赤及高血压病。

生姜VS干姜VS炮姜

三者同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治疗脾胃寒证。

不同点:生姜为姜之鲜品,辛味最重,辛散力强,长于发散表散,又能止呕,为治风寒表证及胃寒呕吐的常用药。

干姜为姜中之干燥品。辛味有所散失,辛散力减弱,长于温中散寒,为治脾胃寒证之要药,并能回阳,温肺化饮。

炮姜经过炒黑,辛味全无,辛散作用大减,味变苦涩,以温经止血见长,多用于虚寒性出血证。

故: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守能走,炮姜守而不走。

乳香VS没药

相同:均为树脂类药,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止痛要药。治疗跌打损伤、淤血疼痛及疮疡肿痛等证,常相须为用。入煎剂均需包煎,胃弱者慎服。

不同:乳香长于活血行气伸筋,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故行气舒筋方中多用乳香,活血散瘀方中多用没药。

五灵脂VS蒲香

相同点: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均治疗淤血腹痛、产后腹痛等,以及瘀阻经脉之出血,均需包煎,常相须为用,如“失笑散”。

同中之异:活血化瘀五灵脂为优,止血蒲香见长。

不同点:五灵脂又能解毒,治疗毒蛇咬伤等,不可与人参共服;蒲香又能利尿通淋,治疗小便不利、血淋等。

桃仁VS红花

相同:活血祛瘀、调经止痛,治疗淤血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

同中之异:桃仁苦泄下行,善治淤血蓄于脏腑之如狂或发狂,小腹硬满等;红花辛温通经,善治淤血滞于经络之身痛腹痛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不同:桃仁又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治疗肠燥便秘,咳喘。

(藏红花甘凉,活血之力大于红花,又能凉血解毒。)

穿山甲VS王不留行

相同点:二药均能去瘀血,通经络,下乳汁,治疗淤血闭经、痛经、癥瘕、积聚、产后缺乳等。

同中之异:穿山甲祛瘀通络优于王不留行,又治顽痹症;王不留行祛瘀通经优于穿山甲,又治跌打伤痛等。

不同点:穿山甲能消痈排脓,治疮痈肿痛,瘰疬痰核等,王不留行尚能利尿通淋,治疗石淋、砂淋等,也常用耳穴贴压剂。

三棱VS莪术

相同点:二药均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常相须为用。治疗癥瘕积聚、经闭、产后瘀痛及食积气滞之证。

不同点:三棱破血力较强,莪术长于行气消积。

竹茹VS竹沥VS天竺黄

竹茹、竹沥、天竺黄均来源于竹科,性寒,均可清热化痰,治痰热咳嗽。

竹沥、天竺黄又可定惊,用治热病或痰热而致的惊风、癫痫、中风昏迷、喉间痰鸣。

天竺黄定惊之力尤胜,多用于小儿惊风,热病神昏;竹沥性寒滑利,清热涤痰力强,成人惊痈中风,肺热顽痰胶结难咯者多用;竹沥长于清心除烦,止呕,多用于痰热扰心之心烦失眠。

海藻VS昆布

相同:二药均咸寒,功能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治疗痰热结聚之瘿瘤、瘰疬、痰核、水肿、小便不利等。脾胃虚寒者慎用。

不同:海藻治疗瘿瘤、瘰疬作用优于昆布;昆布利水消肿优于海藻,海藻不宜与甘草同用。

紫菀VS款冬花

相同: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治肺燥咳嗽,痰饮咳喘等,常相须为用。

同中之异:款冬花质润不燥,治疗肺燥咳嗽优于紫菀,紫菀味甘微温,寒热咳嗽皆宜。

马兜铃VS枇杷叶

相同:清肺化痰止咳,治疗肺热咳喘、燥热咳喘等。

同中之异:马兜铃性寒,平喘优于枇杷叶,枇杷叶性微寒,止咳优于马兜铃。

不同:马兜铃又能清肠疗痔,治疗痔疮,枇杷叶又能降逆止呕,治疗胃热气逆之呕吐。

葶苈子VS桑白皮

相同点: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肺热、咳热咳喘以及水肿、腹水。

不同:桑白皮甘寒,药性较缓,长于清肺热,降肺火,多用于肺热咳喘,痰黄以及皮肤水肿等症。

葶苈子力峻,重在泻肺中痰延水气,邪盛喘满不能卧者尤宜,因有较强的利水作用,又能治疗臌胀,胸腹积水诸症。

磁石VS朱砂

磁石、朱砂均为重镇安神常用药,二药质重性寒入心经,均能镇心安神。

磁石益肾阳,潜肝阳,主治肾虚肝旺,肝火扰心之心神不宁;朱砂镇心,清心而安神,善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

酸枣仁VS柏子仁

相同:养血安神,用于心肝血虚之心悸失眠、健忘等。

同中之异:酸枣仁治失眠优于柏子仁,柏子仁治心悸优于酸枣仁。

不同:酸枣仁味酸兼能敛汗,治疗阴虚盗汗,柏子仁质润多油,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

牡蛎VS龙骨

均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作用。均可用于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症。

但牡蛎平肝潜阳功效较优,又能软坚散结,制酸止痛。而龙骨长于镇惊安神,收敛固涩作用强于牡蛎。

天麻VS钩藤

相同点:息风止痉,平肝潜阳,治疗肝风内动之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等,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等。

同中之异:天麻息风用于诸内风证,钩藤偏寒,则长于清热,治肝热生风证;天麻治头晕,虚实咸宜,钩藤则长于治肝火上攻之头晕头痛。

不同点:天麻又能祛风通络,治疗痹证,钩藤降血压不宜久煎。

僵蚕VS全蝎VS蜈蚣

相同点:僵蚕、全蝎、蜈蚣皆为虫类息风药,均能息风止痉,应用于惊风、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均能解毒散结,用于疮痈肿毒或痰气互结之瘰疬、痰核以及虫蛇咬伤等。

不同点:僵蚕尚有祛风化痰之功,可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痛及皮肤瘙痒。全蝎、蜈蚣二药相须有协同增效作用,但全蝎性平,息风止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如蜈蚣;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止痉功效较强,又攻毒疗疮,通痹止痛效佳。

苏合香VS安息香

相同:均为树脂类药,气芳香,功能开窍醒神,辟秽止痛,治疗闭证神昏,胸腹疼痛等,皆宜做丸散剂。

同中之异:开窍醒神,苏合香性温,主治寒闭证,安息香性平,寒闭热闭皆宜;辟秽止痛,苏合香治疗寒凝、痰阻、血瘀之胸痛见长,安息香治疗气滞血瘀之心腹疼痛见长。

人参VS西洋参

人参与西洋参均有补益元气之功,可用于气虚欲脱之气短神疲,脉细无力等。

但人参益气救脱之力较强,单用即可收效,且可用于病情较重者,西洋参偏于苦寒,兼能补阴,较宜于热病等所致的气阴两脱者。

其次二药又皆能补脾肺之气,又用于治脾肺气虚证,其中以人参作用较好,而西洋参多用于脾肺气阴两虚兼热之证为宜。

此外,二药还可益气生津,均用于津伤口渴和消渴症,人参尚能补益心肾之气,安神增志,还可用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及肾不纳气之虚喘。

人参VS党参VS黄芪

三药皆具有补气之功,且唱相须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

人参作用最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益气救脱,安神增智,补气助阳之功。

党参补气力平和,专于补益脾肺之气,兼能补血。

黄芪补气之力不及人参,但作用广泛,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尤宜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等证。

白术VS苍术

二药均具有健脾与燥湿两种主要功效。

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

苍术以苦温燥湿为要,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此外,白术还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苍术尚有发汗解表,祛风湿及明目作用,分别用治风湿证、风湿痹症及夜盲证。

刺五加VS绞股蓝VS红景天

相同点:均能益气健脾。

不同点:刺五加又能补肾安神;绞股蓝又能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红景天又能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淫羊藿VS巴戟天VS仙茅

相同点: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治疗肾阳虚之腰膝冷痛,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白带清稀等,以及筋骨痿弱,风寒湿痹,半身不遂等,阴虚火旺慎服。

同中之异:补肾壮阳淫羊藿优于巴戟天,仙茅,祛风湿巴戟天优于淫羊藿,仙茅性温燥有毒,善除寒湿痹痛,能温脾止泻。

肉苁蓉VS锁阳

相同点: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虚,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等,以及肠燥便秘。

同中之异:肉苁蓉有沙漠人参之称,质润,润肠通便优于锁阳,锁阳为陕甘宁补益圣品,兴阳固精优于肉苁蓉。

补骨脂VS益智仁

相同点:均能温补肾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主治肾阳虚之腰膝冷痛,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以及脾肾阳虚之久泻等。

同中之异:药性之异:补骨脂性热,兴阳之力大于益智仁;归经之异:二药均归脾肾经,然补骨脂色黑偏入肾经;益智仁气香偏入脾经;归脾经之异,补骨脂入脾经善走下,主治脾寒泄泻,益智仁入脾经兼走上,功能摂唾涎,治疗脾虚多涎症。

沙苑子VS白蒺藜

相同点:明目,治疗视物昏花。

同中之异:沙苑子主治肝肾之不足之视物昏花,白蒺藜主治风热上攻之视物昏花。

不同点:沙苑子善补肾固精,治疗肾阳虚证;白蒺藜善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证,又可疏肝解郁,祛风止痒,治疗肝郁证,风疹瘙痒等。

海狗肾VS海马

相同点:补肾壮阳,用于肾阳虚衰之腰膝冷痛,阳痿早泄,不孕不育,遗尿尿频等,研末服每次1-2g,阴虚火旺慎服。

同中之异:海狗肾补肾壮阳优于海马。

不同点:海狗肾兼能补精髓,治疗精气清冷,头晕耳鸣,海马兼活血散结消肿,治疗郑家积聚及跌仆损等。

玉竹VS石斛

均味甘性寒,皆归胃经。同具养阴,生津止渴之效,共治胃阴亏虚所致的口渴,咽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等症,常相须配伍。

然玉竹又归肺经,养肺阴,润燥止咳,常用于肺阴虚诸证。另外,玉竹甘而不敛邪,若与疏散风热药配伍,可治阴虚风热表证。

石斛还入肾经,滋肾阴,降虚火,多用治肾阴虚诸证。此外,石斛尚能养阴明目,用治肝肾阴虚,目暗不明等症。

黄精VS山药

均性味甘平,主归肺、脾、肾三脏,均为气阴双补之品。

然黄精滋肾之力强于山药,兼益气,多用于肺脾肾阴虚诸证。山药长于补肺脾肾气,兼有涩性而益阴,常用于肺脾肾气虚诸证。

由鉴于此,凡肺脾肾气虚证为主,阴虚为次者宜选山药;凡肺脾肾阴虚为主,气虚为次者宜选黄精。

此外,宜视患者答辩情况定夺。

女贞子VS旱莲草

相同点:补益肝肾,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视物昏花,牙齿松动等。

同中之异:女贞子补肾明目强腰膝优于旱莲草,旱莲草补肾乌须黑发优于女贞子。

不同点:旱莲草兼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尿血,便血,崩漏等,女贞子兼清退虚弱,治疗五心烦热等。

(红色的对比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大家参考一下)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等14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o

熟悉生姜、香薷、藁本、苍耳子、辛夷、蝉蜕、升麻、蔓荆子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o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o

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

o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

o

熟悉:龙胆、苦参

o

掌握:生地黄、玄参、赤芍药、牡丹皮

o

熟悉:紫草、水牛角

o

掌握: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射干、蚤休、白头翁、鱼腥草、贯众

o

熟悉:青黛、穿心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鸦胆子、红藤、败酱、白花蛇舌草

o

掌握:青蒿、地骨皮

o

熟悉:银柴胡、胡黄连

o

掌握:大黄、芒硝;

火麻仁、郁李仁;

甘遂、大戟

o

熟悉:番泻叶、红大戟、牵牛子、巴豆

o

掌握独活、威灵仙、白花蛇、木瓜;秦艽、防己;五加皮、桑寄生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豨莶草、徐长卿、雷公藤、狗脊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苍术、厚朴、藿香、砂仁等4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白豆蔻、佩兰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石韦;金钱草、虎杖、茵陈蒿;

o

熟悉猪苓、海金沙、萆薢、萹蓄、瞿麦、垂盆草等。

o

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

o

掌握橘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等8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熟悉青皮、化橘红、佛手、乌药、甘松等5味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莱菔子、山楂、鸡内金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熟悉麦芽、神曲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熟悉雷丸、鹤草芽、南瓜子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小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三七、蒲黄、仙鹤草、白及、艾叶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熟悉大蓟、槐花、苎麻根、茜草、五灵脂、棕榈炭、血余炭、灶心土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莪术、丹参、益母草、红花、乳香、牛膝等药;

o

熟悉姜黄、泽兰、三棱、没药、桃仁、鸡血藤、骨碎补、穿山甲、水蛭、斑蝥等药;

o

掌握半夏、天南星、贝母、瓜蒌、桔梗、杏仁、苏子、葶苈子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熟悉白附子、白芥子、竹沥、海藻、黄药子、胖大海、白果、桑白皮、款冬花、紫菀、枇杷叶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朱砂、磁石、酸枣仁、远志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熟悉龙骨、琥珀、柏子仁、合欢皮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麝香、冰片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熟悉苏合香、石菖蒲、蟾酥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葚、龟甲、鳖甲。

o

o

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全蝎、地龙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熟悉珍珠母、刺蒺藜、蜈蚣、白僵蚕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麻黄根;五味子、乌梅;肉豆蔻、赤石脂;山萸肉、莲子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熟悉五倍子、浮小麦、诃子、禹余粮、罂粟壳、芡实、桑螵蛸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掌握常山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o

o

熟悉瓜蒂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

(以上是每一章节可能重要的药,大家参考)

第三篇:中药化学重点总结

强极性溶剂:

亲水性有机溶剂:与水任意混溶(甲、乙醇,丙酮)

亲脂性有机溶剂:不与水任意混溶,可分层(乙醚、氯仿、苯、石油醚)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石油醚—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苯丙素

二、提取分离

1.苯丙烯、苯丙醛、苯丙酸的酯类衍生物具有挥发性,是挥发油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可用水蒸气蒸馏。

2.苯丙酸衍生物可用有机酸的方法提取。

香豆素

二、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游离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大多具香味。

小分子的有挥发性和升华性。苷则无。

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蓝色或紫色荧光。

(二)溶解性

游离香豆素----难溶于冷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乙醇。

香豆素苷----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香豆素遇碱水解

与稀碱水作用可水解开环,形成水溶性的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

酸化,又可立即环合形成脂溶性香豆素而析出。如果与碱液长时间加热,将转为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的盐,酸化后不能环合。与浓碱共沸,往往得到的是裂解产物——酚类或酚酸。

(三)成色反映

1.异羟肟酸铁反应

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络和成红色。

内酯[异羟肟酸铁反应、盐酸羟胺(碱性)、红色] 2.酚羟基反应

FeCl3溶液与具酚羟基物质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

若酚羟基的邻、对位无取代,可与重氮化试剂反应而显红色至紫红色。 含酚羟基的化合物[三氯化铁反应、FeCl3、绿色] 3.Gibb‟s反应

Gibb‟s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在弱碱性条件下,与酚羟基对位活泼氢缩合成蓝色化合物。6位无取代的香豆素显阳性。

 Ph-OH对位无取代[Gibb‟s反应,Gibb‟s试剂,蓝色] 4Emerson反应

Emerson试剂2%的4-氨基安替比林和8%的铁氰化钾。其余同Gibb‟s。

 Ph-OH对位无取代[Emerson反应,Emerson试剂试剂,红色] 三.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利用香豆素的溶解性、挥发性及具有内酯结构的性质进行提取分离。游离香豆素一般可以用乙醚、氯仿、丙酮等提取(香豆素苷可用甲醇、乙醇或水提取)。

碱溶酸沉法提取。

1.溶剂提取法

常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提取。

乙醚是多数香豆素的良好溶剂。苷则在正丁醇、甲醇中被提出。

2.碱溶酸沉法

0.5%氢氧化钠水溶液稍加热提取,冷后用乙醚除杂质,加酸调PH到中性,适当浓缩,再酸化,则香豆素或苷即可析出,也可用乙醚萃取。

对酸碱敏感的香豆素不可用。3.水蒸气蒸馏法

小分子的香豆素具有挥发性,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和分离。如受热时间过长,则结构可变。

四.香豆素类化合物检识

(一)理化检识

1、荧光:紫外光下一般显蓝色或紫色。

7-羟基蓝色荧光较强

加碱后更强

羟基甲基化荧光减弱。

2、显色反应

常用异羟肟酸铁反应、三氯化铁、Gibb‟s反应 及Emerson。

(二)色谱检识

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

 展开剂:

游离香豆素: 正(环)已烷:乙酸乙酯(5:1~1:1)

氯仿:丙酮(9:1)

苷类:

氯仿-甲醇不同比例

 规律:

母核上羟基取代数目愈多(极性增大),则Rf值愈小

羟基变为甲氧基(极性减小),则Rf值增大。

 显色:紫外光下观察荧光----蓝色或紫色 

异羟肟酸铁试剂

木脂素

理化性质 1.物理性状

木脂素多为无色结晶

游离木脂素偏亲脂性,难溶于水,能溶于苯、氯仿、乙醚、乙醇等 与糖成苷后,溶解性增大。

提取与分离

游离的木脂素----亲脂性的,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溶剂,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极小。具内酯结构可按碱溶酸沉法。

 一般采用甲醇或丙酮提取后,浓缩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等萃取,再用色谱柱进一步分离纯化。

 注意!

与大量树脂状物共存,在溶剂处理过程中容易树脂化。

碱溶酸沉:具有酚羟基或内酯。注意异构化。

四、木脂素的检识 Labat反应

具有亚甲二氧基—O—CH2—O—的木脂素加浓硫酸,再加没食子酸,可产生蓝绿色。

对象-亚甲二氧基[Labat反应、浓硫酸+没食子酸、蓝绿色] 以变色酸代替没食子酸,保温70~80度,产生蓝紫色-Ecgrien 对象-亚甲二氧基[Ecgrien 反应、浓硫酸+变色酸、蓝紫色]

黄酮

广义的---两个苯环通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C6-C3-C6 狭义的: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一、性状

1、性状

苷元为结晶性固体,苷为无定形粉末。

2、颜色

与交叉共轭体系及助色团(羟基、甲氧基)等的数目、类型以及位置有关。

在4„-或7-位引入供电子基,因形成P-π共轭,具有推电子作用,促进电子转移,使化合物颜色加深。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灰黄~黄色

查尔酮---黄~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不显色

异黄酮----微黄色 花色苷及苷元

PH<7 红色

PH 8.5紫色

PH>8.5 蓝色

二、旋光性

苷元只有二氢黄酮(醇),黄烷醇有。

苷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三.溶解性

1、游离苷元易溶于甲,乙醇,醋酸乙酯,乙醚及稀碱液中,不溶或难溶于水。

其中在水中的溶解度

花色苷>二氢黄酮(醇)>黄酮(醇),查耳酮

原因:

平面型分子

包括黄酮醇、黄酮、查尔酮。分子为平面型结构,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不易溶于水

非平面型分子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半椅式结构,排列不紧密,引力降低,利于水分子进入。

花色苷为离子型化合物。

2、黄酮苷类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难溶或不溶亲脂性有机溶剂中。

一般多糖苷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单糖苷。3-羟基苷水溶性大于7-羟基苷

四.酸碱性

1、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

酸性强弱顺序:7,4„-二羟基>7或4‟-羟基> 一般酚羟基 > 5-羟基

5%碳酸氢钠

5%碳酸钠

0.2%NaOH 4%NaOH

五.显色反应

与分子中的酚羟基及γ-吡喃酮环有关。

1、还原反应

(1)HCl-Mg 方法:将样品的甲醇或乙醇液,加入少许镁粉振摇,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即可。

现象:泡沫处呈红色。

应用: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橙红——紫红。B环(1’—6’)上有-OH或OCH取代。颜色加深。

花青素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等在浓盐酸下会发生色变,故预先需对照排除。(2)钠汞齐反应

乙醇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或数小时,过滤,用盐酸酸化,则……

试剂:钠汞齐

结果: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红色;二氢黄酮醇类---棕黄色(3)四氢硼钠反应

方法:样品的甲醇液,加等量2%NaBH4的甲醇液,加浓盐酸或硫酸,成紫色或紫红色。

应用:二氢黄酮类专属反应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分子中具有:3-羟基,4-羰基 或5-羟基,4-羰基 或 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1)三氯化铝显色

应用:定性及定量分析

方法:样品的乙醇液和1%三氯化铝乙醇液,通过纸斑反应观察。

现象:鲜黄色荧光

(4„-OH或7,4‟-OH显天蓝色荧光)

(2)锆盐-枸橼酸反应

应用:区分3-OH或5-OH黄酮

方法:加2%Zrocl2/MeOH +样品的甲醇液,产生:黄色锆络合物

加2%枸橼酸,仍呈鲜黄色(3-OH,或3,5-二OH)黄色溶液显著褪去(5-OH)(3)氨性氯化锶

检识---具有邻二酚羟基的黄酮。

试剂----氯化锶的甲醇液和氨气饱和的甲醇液。

结果----产生绿~棕色~黑色沉淀。

3.硼酸显色

具有5-羟基黄酮和6„-羟基查耳酮结构。

试剂:草酸条件下,与硼酸反应(枸橼酸-丙酮)现象:黄色并有绿色荧光。

(黄色无荧光)

4.与碱的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碱水中显黄色、橙色或红色,化合物类型不同,显色情况不同。

黄酮—黄-橙

查耳酮或橙酮—红-紫红

二氢黄酮类在冷碱性条件下—黄-橙

放置后开环变成查耳酮---红-紫红

黄酮醇类---黄-棕

三个OH相邻—暗绿-蓝绿 5.与五氯化锑

鉴别查耳酮,生成红或紫红色沉淀。

条件:无水 第四节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一、提取

黄酮苷和极性较大的苷元:甲醇,乙醇,甲醇-水(1:1),丙酮,醋酸乙酯。

多糖苷:沸水

花色苷:0.1%盐酸进行提取。

苷元:氯仿,乙醚,醋酸乙酯。

注意:苷类提取防止酶解。

(一)乙醇或甲醇提取法

(二)热水提取

冷后

苷类 沉淀析出 除杂:石油醚除去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水溶液中加入浓醇,除去蛋白质,多糖.(三)碱提酸沉法

常用碱水:石灰水,Na2CO3,稀NaOH,碱性稀醇。酸沉:盐酸

注意:酸碱浓度不宜过高。

碱性过强,破坏黄酮母核;酸性过强,生成烊盐,影响产率。

石灰水:可除去鞣质,果胶,粘液质,有利于纯化。但浸出效果不及NaOH,且有些黄酮可与钙结合成不溶性沉淀。稀NaOH:浸出效率高,但杂质多。

二、分离方法

分离的基本依据:极性差异、酸性强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

(一)溶剂萃取法:自浸膏中先用乙醚萃取苷元,再用醋酸乙酯反复萃取苷,最后用正丁醇萃取极性较大的苷。

(二)PH梯度法:用不同浓度的碱分离。

(三)硼酸络合法:具有邻二pH-OH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与硼酸络合生成易溶于 水的化合物。

(四)柱色谱法

(1)聚酰胺柱色谱

适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规律:A:与酚羟基的数目有关,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

B:与酚羟基的位置有关,如果酚羟基所处的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C:分子内芳香化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

查耳酮>二氢黄酮,黄酮>二氢黄酮

D: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

E:苷元相同,以含水移动相洗脱,被吸附的强弱顺序为:苷元>单糖苷>双糖苷>双糖链苷。注意:以含水移动相(甲醇-水)作洗脱剂,苷比苷元先洗脱。

用有机溶剂(氯仿-甲醇)作洗脱剂,苷元比苷先洗脱。

后一种是因为聚酰胺具有“双重色谱”性能之故,分子中既有非极性的脂肪键,又有极性的酰胺基团。

当用有机溶剂洗脱时,苷元比苷的极性小,在类似正相分配色谱柱上,苷元更易洗脱 F:与溶剂介质有关

由弱到强:水<甲醇或乙醇<丙酮<稀氢氧化钠或氨水<甲酰胺<二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注意:聚酰胺色谱常常存在流速慢及低分子杂质混入的问题。通常可通过预先过筛除去细粉或与硅藻土混合制粒,而低分子杂质的干扰,可在装柱时用5%甲醇或10%盐酸预洗除去。

(2)硅胶柱色谱法

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醇)和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

分离苷元时:氯仿-甲醇混合溶剂洗脱。

分离苷时:氯仿-甲醇-水或醋酸乙酯-丙酮-水(3)葡聚糖凝胶色谱法

凝胶类型:Sephadex LH-20和Sephadex G两种类型的凝胶。

分离苷元时:利用吸附作用,游离酚羟基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越难洗脱。分离苷时:主要靠分子筛,洗脱时按苷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被洗脱出柱体。第五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

一、理化检识

HCl-Mg——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四氢硼钠——二氢黄酮(醇)五氯化锑——查尔酮

锆盐-枸橼酸——区别3-OH、5-OH黄酮 氨性氯化锶——邻二酚羟基黄酮

二、色谱检识

1、纸色谱:双向展开,少用。

2、硅胶薄层色谱:主要用于检识极性较小的黄酮。氯仿-甲醇或正丁醇-醋酸-水等系统展开。

3、聚酰胺薄层色谱:各种黄酮

游离黄酮——氯仿-甲醇、氯仿-甲醇-丁酮 黄酮苷——甲醇-乙酸-水、甲醇-水

第四篇:中药鉴定学考试重点横向精华总结

中药鉴定学趣味记忆

1、含有石细胞的药材有26种

从前,有个大地主叫吴茱萸。他的大老婆为人厚朴,没人巴结(巴戟天)她。新讨的二房(防己、防风),人称辛姨(辛夷),因生了两个儿子,叫栀子和杞子,就备受宠爱,有四个丫环(叫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照顾她。她每天要吃五味东西:1.豆砂包(豆蔻、砂仁);2.炒肉,当时肉贵(肉桂),就杀了两猪(苍白术);3.鸡血藤上长出的木瓜;4.寄生在杜仲树上的槟榔;5.二参麦冬汤。

这26味中药即:吴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风、辛夷、栀子、杞子、黄芩、黄连、黄柏、黄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苍术、白术、鸡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槟榔、党参、玄参、麦冬。

2、伞形科的13味药

‚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藁芎‛。

通过这句话可以把教材里伞形科的13味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全都记住。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3、菊科13种药材 ‚木香2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4、药用部位为块茎的药材

即‚两天三泻胡半白‛。该句可这样拆:两天(天南星、天麻),三(三棱),泻(泽泻),胡(元胡),半(半夏),白(白芨)。我们可以这样联想:‚快禁(块茎),两天泻了三回,胡子都白了一半。‛

5、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

‚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抢)活、威灵仙、丹参。

6、含有油室的药

‚芎归木丁香油室,吴萸二术泽泻枳‛。即川芎、当归、木香、丁香、吴茱萸、苍术、白术、泽泻、枳实。

7、血竭的性状鉴别可归纲为:‚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腔,香像苯甲酸‛。

8、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可归纳为:‚倒卵似花瓶。顶端有花萼,棕色赤小点。拨开花托后,内有小瘦果。包有黄绒毛,美人把衣脱‛。

9、蕲蛇的性状鉴别为:‚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连珠佛指甲‛。

10、何首乌有云锦状花纹,我们可以联想到‚乌云‛。

11、商陆有罗盘纹,联想到‚商人用罗盘,不然没方向‛。

12、银柴胡有珍珠盘,联想到‚银色的珍珠盘‛。

13、十字花科植物含有芥子苷,联想到圣经中的‚十诫(芥)‛。14樟科植物肉桂,可联想‚獐肉‛。肉桂主产广西,广西的简称不就是‚桂‛吗?

15、水龙骨科植物石韦,想到‚水滴石穿‛。

16、山东(鲁)、河南(豫)主产金银花,不妨想想‚路遇(鲁豫)金银,好爽啊!‛

17、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参环毛蚓,联想‚广东——深(参)圳‛。

18、含有分泌细胞的红花,想到‚分红‛。

19、藿香含有间隙腺毛,会想到‚物理学家‘霍金(间)’‛。20、白芍为毛茛科植物,想到‚白毛女‛,并据此推断赤勺也是毛茛科植物

21、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的是双子叶植物,想到《神雕侠侣》中的‚陆无双‛。

22、呋喃香豆素:包括补骨脂内酯(呋补谐音‚互补‛)

23、芦荟苷:属于碳苷。(联想到‚炉碳‛)

24、麻黄碱:能产生铜络盐反应。(麻铜即‚马桶‛)

25、Molish反应的试剂:α-萘酚、浓硫酸(莫奈为印象派大画家)

26、Pettenkoler(别等咖啡)反应的主要试剂有:蔗糖、浓硫酸(别等咖啡了,用蔗糖酸吧!)

一、药材性状“习称”

1.“云锦花纹” 何首乌

2.“罗盘纹”

商陆

3.“珍珠盘”

银柴胡

4.“车轮纹”

防己

5.“菊花心”

甘草、黄芪

6.“疙瘩丁”

白芷

7.“朱砂点”

羌活 苍术

8.“蚯蚓头”

防风

9.“狮子盘头” 党参

10.“金包头”

知母

11.“鹦哥嘴” “红小辫”

天麻

12.“过桥”

黄连

13.“起霜”

茅苍术

14.“火炬头”,“连三朵”

款冬花

15.“钉头”

赭石

16.“怀中抱月” 松贝

17.“通天眼”

羚羊角

18.“铁线纹”

“珍珠疙瘩” 山参

19.“马牙柱”

合成朱砂

20.“乌金衣” “挂甲”

牛黄

21.“虎牙”

砍茸

22.“莲花”

马鹿茸

23.“血片”

“蛋黄片”

鹿茸饮片

24.“当门子”

麝香

二、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 牡丹皮 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 杜仲

7.形似毛笔头 辛夷

三、药材显微特征

1.草酸钙簇晶(鉴定簇晶18种,大首太白栀人芎,蓼香牡丹金洋参,寄山三地茱萸丁)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

七、川芎、山楂、牡丹皮、槲寄生、吴茱萸、小茴香、栀子、蓼大青叶、丁香、金银花

2.草酸钙砂晶(砂晶七种牛枸麻,秦皮细钩洋金花)牛膝 麻黄

细辛 枸杞子 钩藤 秦皮 洋金花

3.草酸钙针晶(14针晶白术白及,巴戟苍天龙桂儿,冬夏商药广藿香)(束)麦冬

商陆(及方晶、簇晶)、巴戟天、苍术、半夏、麦冬、龙胆、山药、天麻、儿茶、广藿香、肉桂 白术 白及

4.草酸钙方晶(方晶11有黄柏,麻辛苦甘石菖蒲,厚壳红栀鸡血藤)麻黄

细辛 甘草 苦参 石菖蒲、枳壳 栀子 鸡血藤 厚朴、黄柏、红花 陈皮 砂仁

5.草酸钙柱晶 补骨脂

沉香、肉桂

6.草酸钙棱晶 五倍子 陈皮

7.草酸钙结晶 防己(细小杆状)

猪苓(双锥八面体形)、西红花 豆蔻

浙贝母

8.晶纤维 鸡血藤、黄柏、番泻叶

苦参

石菖蒲

9.晶鞘纤维 番泻叶、甘草

10.树脂道 人参、三

七、西洋参

11.石细胞 乌头、附子、黄连、延胡索、苦参、黄芪、防风、黄芩、玄参、巴戟天、党参、苍术、槲寄生、鸡血藤、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秦皮、麦冬、辛夷、五味子、木瓜 山楂 吴茱萸 连翘 枸杞子 栀子 槟榔 砂仁

12.油室 当归

川芎

枳壳 吴茱萸 丁香、木香、苍术

13.油管 小茴香、防风、柴胡 14.油细胞 厚朴 肉桂 辛夷 五味子 砂仁 豆蔻 石菖蒲 15.乳管 桔梗、党参

16.淀粉粒 大黄、何首乌、商陆、太子参、乌头、附子、防己、葛根、板蓝根、甘草、人参、西洋参、白芷、川芎、黄芩、半夏、石菖蒲、川贝母、浙贝母、山药、钩藤、牡丹皮、肉桂、山楂、五倍子 豆蔻

17.糊粉粒 五味子 葶苈子 苦杏仁 补骨脂 小茴香 豆蔻

马钱子 砂仁

18.菊糖 桔梗、苍术、党参、木香

19.钟乳体 穿心莲

20.薄壁细胞含核状物 地黄

21.薄壁细胞含糊化的淀粉团块

白芍、延胡索、22.气孔不定式 细辛

金钱草

青蒿 川贝母

23.气孔不等式 金钱草、大青叶

24.气孔平轴式 补骨脂、蓼大青叶、番泻叶

25.气孔直轴式 广藿香 穿心莲

26.气孔近环式 枳壳

26.气孔内陷 麻黄

27.菌丝 茯苓、猪苓

28.保卫细胞哑铃 麻黄

29.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 薄荷

30.硅质块

砂仁

31.蓝黑色色素颗粒

蓼大青叶

32.薄壁细胞含紫色素

紫草

第五篇:中药鉴定学考试重点横向总结

一、药材性状“习称”

1.“云锦花纹” 何首乌

2.“罗盘纹”

商陆

3.“珍珠盘”

银柴胡

4.“车轮纹”

防己

5.“菊花心”

甘草、黄芪

6.“疙瘩丁”

白芷

7.“朱砂点”

羌活 苍术

8.“蚯蚓头”

防风

9.“狮子盘头” 党参

10.“金包头”

知母

11.“鹦哥嘴” “红小辫”

天麻

12.“过桥”

黄连

13.“起霜”

茅苍术

14.“火炬头”,“连三朵”

款冬花

15.“钉头”

赭石

16.“怀中抱月” 松贝

17.“通天眼”

羚羊角

18.“铁线纹”

“珍珠疙瘩” 山参

19.“马牙柱”

合成朱砂

20.“乌金衣” “挂甲”

牛黄

21.“虎牙”

砍茸

22.“莲花”

马鹿茸

23.“血片”

“蛋黄片”

鹿茸饮片

24.“当门子”

麝香

二、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 牡丹皮 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 杜仲

7.形似毛笔头 辛夷

三、药材显微特征

1.草酸钙簇晶(鉴定簇晶18种,大首太白栀人芎,蓼香牡丹金洋参,寄山三地茱萸丁)大黄、何首乌、太子参、白芍、地榆、人参、西洋参、三

七、川芎、山楂、牡丹皮、槲寄生、吴茱萸、小茴香、栀子、蓼大青叶、丁香、金银花

2.草酸钙砂晶(砂晶七种牛枸麻,秦皮细钩洋金花)牛膝 麻黄

细辛 枸杞子 钩藤 秦皮 洋金花

3.草酸钙针晶(14针晶白术白及,巴戟苍天龙桂儿,冬夏商药广藿香)(束)麦冬

商陆(及方晶、簇晶)、巴戟天、苍术、半夏、麦冬、龙胆、山药、天麻、儿茶、广藿香、肉桂 白术 白及

4.草酸钙方晶(方晶11有黄柏,麻辛苦甘石菖蒲,厚壳红栀鸡血藤)麻黄

细辛 甘草 苦参 石菖蒲、枳壳 栀子 鸡血藤 厚朴、黄柏、红花 陈皮 砂仁

5.草酸钙柱晶 补骨脂

沉香、肉桂

6.草酸钙棱晶 五倍子 陈皮

7.草酸钙结晶 防己(细小杆状)

猪苓(双锥八面体形)、西红花 豆蔻

浙贝母

8.晶纤维 鸡血藤、黄柏、番泻叶

苦参

石菖蒲

9.晶鞘纤维 番泻叶、甘草

10.树脂道 人参、三

七、西洋参

11.石细胞 乌头、附子、黄连、延胡索、苦参、黄芪、防风、黄芩、玄参、巴戟天、党参、苍术、槲寄生、鸡血藤、厚朴、肉桂、杜仲、黄柏、秦皮、麦冬、辛夷、五味子、木瓜 山楂 吴茱萸 连翘 枸杞子 栀子 槟榔 砂仁

12.油室 当归

川芎

枳壳 吴茱萸 丁香、木香、苍术

13.油管 小茴香、防风、柴胡

14.油细胞 厚朴 肉桂 辛夷 五味子 砂仁 豆蔻 石菖蒲 15.乳管 桔梗、党参

16.淀粉粒 大黄、何首乌、商陆、太子参、乌头、附子、防己、葛根、板蓝根、甘草、人参、西洋参、白芷、川芎、黄芩、半夏、石菖蒲、川贝母、浙贝母、山药、钩藤、牡丹皮、肉桂、山楂、五倍子 豆蔻

17.糊粉粒 五味子 葶苈子 苦杏仁 补骨脂 小茴香 豆蔻

马钱子 砂仁

18.菊糖 桔梗、苍术、党参、木香

19.钟乳体 穿心莲

20.薄壁细胞含核状物 地黄

21.薄壁细胞含糊化的淀粉团块

白芍、延胡索、22.气孔不定式 细辛

金钱草

青蒿 川贝母

23.气孔不等式 金钱草、大青叶

24.气孔平轴式 补骨脂、蓼大青叶、番泻叶

25.气孔直轴式 广藿香 穿心莲

26.气孔近环式 枳壳

26.气孔内陷 麻黄

27.菌丝 茯苓、猪苓

28.保卫细胞哑铃 麻黄

29.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 薄荷

30.硅质块

砂仁

31.蓝黑色色素颗粒

蓼大青叶

32.薄壁细胞含紫色素

紫草

下载重点中药对比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点中药对比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药资源学资料重点总结(合集五篇)

    石河子大学2012级中药学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特点,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 2.民间药:也称草药。是指在局部地......

    中药鉴定学重点药材总结讲解

    中药鉴定学重点药材总结 根及根茎类药材 【黄连】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药材分别称为味连、雅连和云连。 [性状鉴别] ⑴味连:①多簇状分枝,常......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

    药剂科2012年度中药制剂重点专科总结(五篇范文)

    2012年度中药制剂重点专科总结2012年,在集团领导、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制剂室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药剂科中药制剂重点学科圆满完成了2012年学科的工作目标和计划,现总结汇报......

    中药重点药的功效总结(含五篇)

    辛:挥发油 酸:有机酸、鞣质 甘: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 咸:无机盐 苦:生物碱 解表药 麻黄:发汗(麻黄碱),平喘(麻黄碱),利尿,解热 抗炎,镇咳(萜品烯类)祛痰 ◇感冒,支气管哮喘,低血压状态,鼻......

    中药总结

    中药总结 1.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四气。 2.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对而言的中药性能是:升降浮沉。 3.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中药性能是:归经。 4.反映药物作用安全程......

    中药总结

    第一单元 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 要点: 1.中药化学的概念 2.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单元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细目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要点: 1.溶剂提取法 1-1 溶剂......

    中药的对比记忆法(中医医师考试)

    中药的对比记忆法(中医医师考试)中药对于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来说很难记,下面是医学教育网论坛学员颜之推敲整理的中药的对比的记忆方法,提供给大家,助大家顺利通过中医助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