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老年大学的规模化和优质化
浅谈老年大学的规模化和优质化
浅谈老年大学的规模化和优质化
今年是**市老年大学成立20周年。20年老年大学的发展有目共睹,成绩斐然。展望未来,老年大学如何进一步更加健康持续稳步的发展,老年大学的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从事老年大学服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所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在未来发展中,老年大学的发展必将呈现六大趋势,即规模化、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制度化和国际化等。笔者结合我市老年大学20年的发展历程重点就如何实现规模化、优质化谈点初浅的感受和想法。
一、坚持贴近实际、整合资源,实现老年大学办学的规模化。
老年大学的规模化是发展中一种外在的变化和提升,体现的是教学场所、硬件设施、参与对象和覆盖领域等,比较具体实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永恒的,老年大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推进的。当前,老年大学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位难求”的现象,它说明老年大学还不能满足当前广大老年人学习的要求。要解决和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老年人进老年大学学习的愿望就必须重视和解决老年大学的规模化建设。
1.加大投入,不断提升老年大学硬件发展水平。办学场地和设施是老年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规模的主要因素。办学场地和设施建设依赖于政府资金投入,其水平往往与当地经济、文化、老龄工作重视程度相联系,也与办学主体的积极有为、主观努力相联系。校舍的面积和布局,教学设施的配备和维护,都要能适应老年人的特点、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县(市、区)老年大学必须要有独立校舍,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都应能适应这个阶段老年大学发展的需要。而设施的现代化是满足现代老年人不断提高的精神需求的举措。老年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课程现代化,应优先考虑信息技术在课程领域的渗透。在学校建设中,不但要重视场地设施的建设,也必须同步抓好教学设备的建设。学校的教室必须配有相应的电教设备,让老年人充分地体验和享受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成果。**市老年大学建校2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2年投入1300万元的老年大学新校一期教学大楼启用。学校场所从原来的900平方米、5个教室发展到3100多平方米、15个教室。并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学校各项先进教学设备的采购和添置,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包括教学中控、讲课电脑、投影仪、电视机、扩音系统,校园的网络系统、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等设备全部配备到位,这些都为老年大学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同时,今年4月市政府第7次市长办公会议通过了老年大学(活动中心)二期建设的方案,将投入近2000万元进一步提升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届时**市老年大学的功能将更趋完善,办学设施更为先进,可以满足更多老年人求知求新的需求。
2.面向社会,不断实现老年大学办学对象大众化。从实现教育公平均等、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理念出发,应大力提倡老年大学面向社会、服务全社会的办学方向。老年大学要扩大招生范围,变原来主要招收离退休干部为面向社会全体老年人,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老有所学”的机会。只有这样,老年大学才能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实践和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同时,要解决老年教育更好地发展、平衡地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县级老年大学的辐射带动作用,让老年教育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办好基层老年大学分校和教学点,让全社会更多的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市老年大学的招生对象从1994年刚开始时的全体离休干部、副科以上退休干部,到目前扩大到一般退休干部和全市老年人。学员从刚成立时的110人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人,办班从原来的保健、书画5个班发展到目前的书画、保健、歌舞、文史、家政、体育等6大专业66个班和团队。同时,按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形成网络”的原则,积极探索向基层镇(街道)、村(社区)拓展和延伸老年大学网络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全市共有镇街道和系统老年大学分校10所、教学点132个,班级257个,学员8803人,很好地满足了全市老年人上老年大学的需求和愿望。
二、坚持服务为先、强化管理,努力实现老年大学办学的优质化。
优质化是老年大学发展中一种内在的必然要求和自我提升,是时代发展形势和学员需求的结合和体现。体现在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师资力量和素质的提升完善、教学管理的规范等。老年大学不是一般性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是实现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健、求为”的重要平台,是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为此,老年大学必须要通过优质服务和科学管理不断提升优质化。
1.老年大学优质化的内容和标准。老年大学是一所既没有入学门槛、又没有考试压力的特殊学校。它既不看“考试分数”,又不看“升学率。那如何衡定其办学质量呢?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判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一是从老年学员的满意度来看办学质量,这是最重要的质量评判依据。二是从老年学员展示和发表的各种学习成果,他们在各种等级和规模上进行的表演,获得的奖励显示我们办学质量的高度。三是从社会对老年大学功能、作为的反应来看办学质量,社会包括领导、群众和媒体如何评价老年大学是又一个重要评断视角。
2.实现老年大学优质化的途径和措施。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师资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师资的管理是老年大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老年大学作为由老干部部门办的老年大学,没有专职的教师编制,师资来源除了从离退休老同志中选聘外,还要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的在职人员中临时聘请部份教师。师资的总体要求是:师资结构相对合理,年龄以中年为主,职称以中高级为主;建立有较完备的教师进入、培训、考核、退出机制;教师有团队精神,能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会议、培训等各种活动。多年来,**市多渠道拓展选聘教师的渠道,现有外聘任课教师39名。在今年召开的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会上,市领导专题研究分析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并把老年大学校务委员会成员单位扩大到嘉兴学院、**电大等师资力量较为充足的教学机构。近几年,还结合争创省级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师个人的学期教学计划、教学备课、教学听课和点评、教师测评等制度,为各班学员日常教学提供规范化的教学。同时,每学期举办校公开研讨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公开课活动、教师培训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每年征求听取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建议。加强关心关爱,在教师节开展走访慰问老师活动;春节举办迎春慰问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教师外出参观考察活动;并对生病住院、家有突发重大变故的及时上门走访慰问等。
二是加强教学管理,丰富教学课堂。教学,始终是老年大学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主要从质量管理、教学程序、教学层次、教材建设、现代化的教学和管理设施、特色办学和品牌战略等方面提出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传统课程(养生保健、书画)与现代课程相结合(电脑制作、瑜珈、时装排舞、钢琴古筝),不断开发新课程。在教学途径上,做到“三个课堂”协调发展,即搞活第一课堂(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丰富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开拓第三课堂(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在教学模式上,朝着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学生自动方向发展,在肯定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重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员能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学习。
三是积极发挥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学校坚持鼓励广大师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和专业特长,学用结合,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广大老年学员走出校门参加公益和文化活动,宣传老年大学的办学成果,扩大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艺术团和文艺专业类班级经常活跃在部队军营、机关学校、农村社区、市老年公寓、镇(街道)敬老院和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上。许多老年学员还经常深入到学校、社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老少结对”、“老少联谊”、“老少同乐”等活动,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的好评和欢迎。同时,注重学校的“文化养老”建设,依托老年学员骨干和团体,通过举办各类书画展览、摄影、讲座、文体比赛、社区演出等活动,丰富活动、扩大影响。学校每年参加全市性老人节文艺汇演、迎春团拜会慰问演出等。艺术团、书法学会、越剧之家每年春节前及重大节庆期间去乡镇社区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等开展送春联、送戏和书画展等活动。)
第二篇:通过农业规模化景区化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通过农业规模化景区化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学院班
姓名:
学号:10921240108
指导教师:
日期:2011年7月
摘要:我国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现在只有11%了。而在就业中的比重仍然占到了41%,这两个数据告诉我们一个道理,41%的人创造并分享了11%的财富,这是中国农民收入问题、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基本的根源,而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分散化,小规模的阶段,导致我国农民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使贫富差距日益增大,而我国农业环境分为平原和山区丘陵,通过在平原地区实行规模化,通过机械化方式,解决农民收入,而作为最为棘手的山区丘陵地区,我们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环境优势,通过规模景区化,方式,通过副业分散农业园区发展成本,从而改善并提高我国农民收入。
关键词:农民收入、环境优势、规模化、机械化、规模景区化
引论:近段时间来,山东、陕西、上海等地的白菜、卷心菜等价格,都比去年同期大幅下跌。4月24日,记者走访山东昌乐、青州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发现当地白菜、菠菜等几种蔬菜也出现了收购价格过低的现象,昌乐有的地方白菜每斤只卖3.5分钱,菜农血本无归。绝大多数农产品在中间商的收购价都是极低,导致我国农民收入极低。相对于国外,典型的规模化的美工农业:2000年农业总产值为812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粮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农产品出口外汇收入每年达400亿美元。美国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以家庭农场方式,使中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
一。是什么导致这样情况,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一、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和困难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3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03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03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
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2.56:1,1983年缩小到最低,为1.82: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年达到了一个新高,为2.86:1;然后降低到1997年的2.47:1;从1998年开始,逐年显著扩大,2003年扩大到3.23:1。近几年来,尽管诸多因素都很有利,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可能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二、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
(1)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总体看,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还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还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化经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级原料生产比重大,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从农田到市场,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高科技含量产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结构调整还只是停留在规模扩张上,缺乏在内在质量提高上下功夫。以蔬菜为例,近两年来,有的地区蔬菜种植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连年快速增长,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如不抓紧研究对策,将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结构过剩,应引起高度重视。
(2)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手段缺乏,不能及时给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和致富信息,使农民无所适从,组织生产难,进入市场难。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原因是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上门服务意识差,其结果是科技人员得不到实践,农民得不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3)农业园区分散,信息不对称。园区分散导致集中费用增大,导致运输条件改善难度加大。相对与美国的规模,使我们农业生产力效率远远不能与之相比。由于规模较小,对于农业产品价格控制较小,绝大多数获利由中间商通过囤积,压价,提价等一系列方式获得。在城市农业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同时,而由于农民出售产品途径简单,不易改变,容易收到中间商的价格打压,导致农民收入持续处在较低的水平。小规模农户之间的同步调整行为,不易产生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由于每个农户生产规模太小,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产品生产成本难以降低。为数众多的分散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不仅难以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风险。由于农户众多分散,生产规模小,农民无法在市场流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等。
三、提高农民收入的方法和具体分析
我们把农业环境分为两类,第一类,平原,第二类,山区丘陵。根据不同的环境,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改善和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1)农业规模化。我国农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民人口过高,人均效率很低,农业规模分散较小,通过农业规模化,减少我国的农业人口,作为规模化,会产生一
系列的相关服务业,可以有效的解决多余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增多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如何实现规模化,解决多人农业人口就业,我们可以学习加拿大的模式:加拿大只有3108万人口,但农业产业就容纳了190万个就业人口,包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农产品的供应商、加工商、运输商、零售商、餐馆等与农业和食品相关的行业,就业人口在全国各业中排列第三。我们可以通过规模机械化,复制美国模式,添加加拿大的相关产业的元素,西德的发展方式,在我国第一类地区,平原,有效改善农民的收入。而却改善难度不大。分散农业人口在规模化后产生的,供应,加工,运输等一系列的产业里,多方面的提高农民的收入。
(2)农业景区化。而对于第二类,山区丘陵地段,一直是我们的难题,规模化中的机械很难在这些地区使用,所以通过景区化升级,完全以景区副业收入来改善机械化难导致的成本增加,而景区化的具体过程我们可以简单分成一下及部分。首先,以旅游为导向的主题策划与规划设计,必须明确山区,丘陵农业园景区的旅游发展思路与理念,通过主题策划形成发展目标,解决如何配置“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疗、悟”十要素的问题,并结合定位思路在不改变生产种植结构与园区性质的前提下对农业园区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然后,基础设施完善与服务设施配套。依据容量分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解决游客进入与停留的问题,同时前期必须按照景区化运营的需要,将大门、围栏、集散演艺广场、游客中心、餐饮购物节点、特色商铺商业街、游乐体验空间等设施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针对部分农业园区进行功能调整,形成基本接待的能力。最后,主题农业园区强化与项目招商,围绕主题引进符合农业园区餐饮休闲、体验游乐、康体拓展的特色项目,利用游线串联形成的节点或预留空间进行项目招商,形成农业本底与旅游内容互动的持续发展结构。通过旅游带动,原有的农业基地或园区,将能够大大提升地块及区内农副产品的附加价值,不仅自身蔬菜瓜果等产品能够实现就地销售,更能够通过旅游项目的带动,促进园区产业机构的优化,解决更多农民就业与农民致富的问题。
(3)需要政府对农业规模化、景区化的一系列的保护,和鼓励政策。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网
[2]中国人民网强国论坛
[3]中国农垦信息网
[4]中国新闻网
[5]吾喜杂志网
[6]《西德的农业现代化》裘元伦著
[7]《三农中国》季刊
第三篇:老年大学2012
老年大学2012-2013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发挥“五老”作用,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中心,以创建教育管理先进单位为目标,把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建设教师、学员骨干队伍,优化教学,营造良好文化作为工作要点,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镇老年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1、深化学习,坚持政治建校理念,加强思想政治建设(1)通过各学科教学活动、校内各类活动、创优评优活动,不断加强思想教育。
(2)加强各教学班开展的课前读报制度。(3)落实本学期政治大课活动一次。
2、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老年大学辅导站争创教育管理先进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导站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辅导站稳定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使辅导站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教学管理,发扬严谨治学精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老年大学辅导站的中心工作,“以学为主”是老年大学辅导站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加强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辅导站的办学水平。
(2)坚持“学、乐、为”相结合,促进三个课堂协调发展,搞好第一课堂的中心任务,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
(3)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增强班级管理力度,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具体工作安排
1、每月坚持召开班组长会议,老年大学每月上课8次,时间在8学时以上。每月保证各小组自学一次,时间在2学时以上。
2、文体队,特别是歌舞队要坚持每周星期
六、星期天下午的2次练习时间,以上学习时间不得缺席。
3、坚持慰问困难老年人、低保户、残疾人、老年住院病人等工作。坚持在九九重阳节对广大老年人进行慰问。
2012年9月
第四篇: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
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退休后的老龄人口更是缺少娱乐活动。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20世纪八十年代,老年大学在中国许多地方兴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创办于法国。1983年6月4日,山东省率先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1984年3月1日,广东省建立了中国第一所民办老年大学———广东领海老年大学;中国的第一套老年大学教材于1987年秋出版发行。老年大学的办学方式非常灵活,既有固定场所集中授课,也能远程授课。老年大学的授课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饪、艺术等方面。
“空巢”老人即一代户或独居户老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结构的明显变化,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以及年轻一代价值观念的改变,中国“空巢”家庭骤增。资料显示,到2005年,“空巢”家庭已超过老年家庭的一半。而老年大学的学员中,大多数均为“空巢”老人或准老人。
“空巢”老人的出现到快速增长,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现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空巢”老人的需求具有老年人完整的养老需求即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特点,但在精神慰藉上,要求更高,表现为求知、求康、求乐、求友、求为等方面。满足“空巢”老人上述五种需求,老年大学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她是“空巢”老人的温馨家园。
老年大学是适应社会老龄化、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时代产物。随着生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了,中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面对社会老龄化.党和政府以及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老年人的工作。胡锦涛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尊重历史。党和政府多年来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老年人也要继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老年大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终身学习”最恰当的体现。
老年大学面对老年群体.但是老年教育却是最年轻的教育。所以,办老龄大学还缺乏经验和理论的总结。要不断探索,认真总结,提高对老年大学办学规律性的认识。老年大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达到帮助老年朋友“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的目的,使清华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办老年大学,搞教学、抓管理.都要遵循教育的共同规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发挥学员的教学主体作用。教师和管理人员既要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又要依靠学员来办学。
作为常安干部党校 老干部学校
杭州老干部大学简介
杭州老干部大学(杭州老年大学)成立于1985年1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校长,是浙江省创办最早的老年大学,隶属中共杭州市委老干部局。学校先后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省委老干部局、杭州市政府授予“全国先进老年大学”、“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校”、“市级文明单位”“杭州市国际旅游访问点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校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遵循“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融入社会”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政治化建校、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办学方向,学校实行“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庆春路校区(庆春路50-1号)为提高研究部,解放路校区(解放路101号)为教学基础部,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教学设备齐全、设施先进,可容纳老干部学员8000人次。学校设有书法国画、保健养生、外语文史、摄影技能、声乐舞蹈等五个系,以及艺术团、书画院、讲师团、摄影研究会、菊圃诗社组成的老干部金秋艺术院,为老同志提供学习、活动和服务社会的平台的。学校合理设置课程,聘请优秀教师任教,精心组织教学,不断完善管理,推行“校-系-班”三级管理模式,实行各系负责下的班主任带班制度,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着力推进“文化养老”。学校依托“杭州老干部党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时政教育活动,不断丰富老同志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同志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学校将教、学、乐、为融为一体,业已成为一所“质量上乘、规模适度、专业广泛、层次齐全、特色鲜明”的老年大学。学校春色满园、硕果累累,每年在各类演出和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许多学员大器晚成,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书法家、国画家、诗人、摄影家。学校先后在国内外老年教育学会上,发表60多篇老年教育研究论文;接待了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友人和港、澳、台地区同胞500余批、8000多人次。
杭州老干部大学(杭州老年大学)已成为展示夕阳风采的“银发窗口”,已成为展示幸福美丽和谐杭州的一张新名片,受到了广大离退休老干部和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赏。
第五篇:老年大学参考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们:
我局的老年大学经筹备,今天终于开班了,感谢大家
各位学员、各位老同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美好季节,**老年大学新的学年又开始了。在此,我谨代表县委老干部局向各位学员、各位老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再过几天就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了,也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女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下面我讲三 点意见:
一、关于老年教育工作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龄问题已成为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在老年人生理的和心理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生存的和发展的需要中,“老有所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它能够丰富“老有所养”的内涵,增进“老有“老有所医”的效果,开发“老有所为”的能力,提升“老有所乐”的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共有老年大学29所,学员2800多人,其中县老年大学1所,学员376人;乡(镇)老年大学14所,学员900多人;村老年大学14所,学员1000余人。县老年大学自1991年5月创办以来,至今已走过了15个年头。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多元化的办学形式。学校规模由小到大,学员人数由少到多,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日益增强,现今已结业学员千余名,现有学员376名,开设16门课程,18个班级,下设有腰鼓、乐器队、文艺团、门球协会和摄影协会,先后四次被评为市级优胜老年大学,2003年还被评为省级优胜老年大学,老年学员的书画、摄影、文学等作品大量被报刊、电视台录用和编入大辞典。应该说,我们老年教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也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好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县老年教育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还不能完全符合形势的发展,还无法满足老年人学习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要在观念上创新,在体制上突破;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学习型社会这一载体对老年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通过各种新的举措和方法,比如课程开设要有多样性,教学内容有要针对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体系要有开放性。同时,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老年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来大力推进我们老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老年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公众演讲
作者:本站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06-9-20 11:41:52 发布人:admin 各位老同志、各位新学员: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龙港镇老年大学第八届的开学典礼,这是我们老年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在此,我代表中共龙港镇委、镇人大、镇政府对你们参加老年大学学习致以热烈的祝贺!对为这届老年大学开学积极备课、奔波辛劳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镇老年大学自创办以来,在大家特别是老年朋友的共同努力下,规模不断扩大,学科更加齐全。为老年人丰富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再效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使每一位学员为推进龙港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发挥余热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效地丰富了老年人生活,增强了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使老年人更好地享受到身心健康的乐趣,更好地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新的一届又开学了,我们镇委、镇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老年事业,办好老年大学,并想方设法发动全社会力量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使我镇老年大学越办越好,为老年大学创造更宽阔、更美好的办学空间。
在这里,希望龙港老年大学坚持勤俭办学、学以致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使老年大学办出成效、办出特色。也希望新的学员要以老学员为榜样,认真参加授课学习,不断增进知识,增强体质,更好地为龙港新一轮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愉快、万事如意!
他要求老年大学要结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采取人性化管理,牢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办校宗旨,将市老年大学办成“增长文化的课堂,陶冶情操的熔炉,老有所为的阵地,健康长寿的乐园”。他同时希望,参加学习的老同志要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投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在老有所乐中充分展示我局老年人“老有所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学有所为中为兴平的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余热。通过各种新的举措和方法,比如课程开设要有多样性,教学内容有要针对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体系要有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