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时间:2019-05-12 02:3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第一篇: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应用;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往往是抱怨的多,鼓励的少;说教的多,身教的少;教书的多,育人的少。这样造成了学校教育的畸型发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不适应学生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最近读了董诗明、王安龙主编的《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感受颇深。本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是贴近现实。本书的内容来源于当今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现场,根植于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事例典型,贴近生活。学生读后如置身于高中的校园生活,生动真实;教师读后如临教育教学的生活场景,情趣盎然。第二是指导性强。本书注重实践性,材料的选择均是通过师生亲自实践,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特别是在如何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生活信心、展示自主自我、发展实践能力等方面给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操作性强,便于学习运用。第三是论述全面周密。理论的论述有理有据,事例的举证真实典型,教育故事、成长故事、班会实录生动感人,体会心得人心人魂。全书从概述到理论研究、过程展现,再到故事、心得、后记,涉及面广,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什么是能行教育,董诗明这样认为,“能”就是坚持和谐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遵循教育规律,顺应人的本能;“行”就是强调教育者身体力行,引导学生自主践行,不断提高。能行就是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我能行。能行教育,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信心,诱发学生志趣,催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发展的教育。

能行教育就是打开正处于青春期学生闭锁心灵的钥匙。能行教育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教育理念。能行教育是发掘孩子生命潜能的教育,是打破传统功利色彩注重生命发光放彩的教育,它追求的是生命的自信与尊严,它倡导的是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第二篇: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在参加嵊州市领雁工程培训期间,我得到了一本很好的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莱文撰写的堪称优秀的代表作。该书描述的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心理学,但其中所论及的基本理念、规律与方法等对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极具参考价值。斯莱文教授在美国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并置身于教育实践。他在合作学习、预防和救助学业困难、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我作为身处教育变革浪潮中的一名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更为清醒、透彻的认识,进而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通过通读斯莱文教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让我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合作学习这一章节的论述让我受益匪浅。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它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的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据此,我将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感受和大家聊聊。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

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赖以开展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时,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即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个性特点,思维活动程度都要均衡,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组间同质”即小组间的水平要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开展。

教师应在新学期一开始就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将合作学习分组情况确定下来。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的需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适当应用各种类型的小组学习形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合作学习习惯的形成

任何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四人一组,其中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差生),课堂纪律很难维持,学生会读的一下就读完了,读完就开始玩:不会读的学生要么就坐着不吭声,要么就吵个不停,老师让停下来,学生就好象没有听见一样。合作学习方法虽然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老师热情耐心的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于是我决定采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首先,我制作了一张以小组为单位的表格,用橡皮制作了一个五角星的印章,并买来了很多小贴纸,哪个小组若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合作就能够得到五角星的印章一枚,达到十颗星,小组成员每个人得到贴纸一张,单个学生表现突出的也可以得到小贴纸,集到十张就可以到老师处领取奖品一份。这样就将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合作与竞争紧密联系起来。这次合作学习我提出了第一个要求:合作学习时人人都得发言(由经民主推选,竞争上任的小组长具体负责)。经过一断时间的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友好合作习惯。小组长告状的内容也由:“老师,他一直在玩。”“老师,他们说闲话。”变为“老师,他说不来。”由反映学习以外的事转为是否加入学习的问题上来了。这时,我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老师这时候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找学生单独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自信心,给予更多的关爱,鼓励,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让弱势转化为优势,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

总之,老师必须科学,合理,耐心地引导学生,采用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合作学习的目标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他将传统的教师十分重视学术性目标而往往忽略学习合作交往技能培养与训练转变为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合作交往技能。如,在教学在教学Unit 5“What do you like?”时(人教社PEP Book1),我准备了一些食物的表格材料,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创设一个餐厅情景)。我拿出Frenchfries图片。问:“I like Frenchfries, What do you like?”一名学生答:“I like hamburgers。”我就在投影器的Name栏写上他的名字,并在hamburgers一栏打“√”。同样方式采访另两名学生,待同学明确目标后,提出要求:问答时必须用英语,2分钟内完成,看看哪个组配合最好,评出优胜组,谁采访的人数最多,评出最佳采访员,分别给予奖励。这时候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都很高。两分钟后,教师放音乐结束采访(以学生熟悉的英文歌曲结束合作,既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能使学生马上安静下来)。请几组同学上台演示采访结

果,并评选出优胜组及最佳采访员。这样做既体现了小组合作精神,又促进了个体学生的进步(由过去的学生之间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

四、合作学习的师生观(集体讲授→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是从教学主要矛盾的分析入手来建立其师生观的。教学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属于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因此,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教师要当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处理集体讲授与小组合作的关系是关键。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以教学Unit 1 let’s learn(人教社PEP Book2)为例,在学生对watermelon peach pear orange有一定程度掌握的情况下,我就用“Tounching game”加以巩固。首先,将这四种水果的单词卡片贴到黑板上,叫两个学生到前面,每人一个苍蝇拍,下面的学生根据教师发音的口型,说出老师所说的单词(体现全体性),前面的同学看谁先将苍蝇拍拍对单词,即为获胜者。在几组集体合作,同学们明确规则后转入小组合作。总之,讲授过程应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高效低耗,能为后来的小组活动作铺垫并留有足够的空间。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巧妙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分离与分工,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总之,合作学习生生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好品质,培养帮助别人、共同进步的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兴趣。它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实验都不会尽善尽美,如何在教学初中中处理好班级授课与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别指导的互动性及相关性,如何中整体发展的情况下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等等,都有待于我们教师随着教学的深入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但可以确定我们不能处处、什么问题都用小组合作解决,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就像对鲜美的菜肴,吃多了也会厌恶一样。

合作学习生生互动,若将师师互动作为教学的前导因素纳入教学系统,扩大教学系统的外延,效果将更佳。

如果大家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一下,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和最基本的的教育心理学规律有关系。让我来分析一下,首先,我应用了从教育心理学中学到的许多动机策略,比如,今年我第一次进行英语小短文教学时,我读了几篇由其他班级的学生写的比较优秀的小短文引入,通过让他们学自己想写的东西,通过举行“写作表扬会”,给全班同学读自己的作文以赢得赞许和好评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写作。斯莱文教授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经常谈到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我也是这样做的。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大家从事写作活动、完成许多常规的课堂活动,这也解决了我的课堂管理问题。大家只要做个有心人不难发现:其实教育心理学在平时的教学中确实非常有用,教育心理学书上觉得有些理论化的、抽象化的概念实际上有助于自己对教学问题的思考。

斯莱文教授《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确实值得一看,希望大家通过读斯莱文教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对大家的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第三篇: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胡翠红

厚厚的一本《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刚接到手中时,一有空就拿出来研读几页,现在终于在零散片段的整合下看完了。静静地合上书想一想,这是一本多么及时的书呀,它犹如雪中送炭,给我这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点亮了一盏明灯。

虽然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工作前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真理。区新教师培训和我园教师业务学习时曾强调过,要变过去的教育目标为发展目标,变教师的主导性为孩子的主体性„„。这些教育理念谁都知道,但是具体到教育活动设计时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看完这本书,特别是关于活动设计的案例分析,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教育观念上的一种转变,现在自己已经尝试着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引下,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及对孩子游戏、生活等内容的指导也会有一个新的转变。

一、课程设计遵循理论框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1)课程目标以幼儿为主体。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设计的终点,既是课程内容选择、编排和具体教育活动组织的依据,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标准。在系统教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制定生成性目标,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我园特色活动——项目活动时,教师更多地是制定表现性目标。它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我们班刚刚进行了《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活动,由于中班孩子对于情感的领悟还不是太深,所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延伸出项目活动就比较难。于是我们老师就把教室里的小阁楼分隔了一下,隔成了厨房客厅、宝宝房间和爸爸妈妈房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共同装扮。这时,孩子的兴趣就有了差异,同时这个活动分成了三个项目小组,分别由三位老师指导完成。

做一个前思考,即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哪些想法,如需要变更的材料、增加的细致提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等。

(5)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评价主体的局限性。课程评价只是少数权威人士的事情,处于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大多只是课程评价的局外人和旁观者,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课程评价的对象而被评价,很少有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课程评价的机会。但是我园却为一线教师参与课程评价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在这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上完后,我都会在晚上将上午的课作一个活动评析或反思,将课堂上认为比较好的和还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分析其原因,这对我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每个星期四我园还会有一个半天的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上完后,首先是执教老师的自我反思,然后才是听课教师各抒己见,对这节课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发现现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对课程计划作出调整,而且有助于教师领会课程变革的目标,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以各种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

幼儿游戏的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并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它没有强制的目的,是在一种愉悦、假想的情境中进行的;幼儿自主控制活动;它是幼儿对成人世界的模仿和迁移;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是一种感知和操作活动。幼儿每天晨间锻炼和角色游戏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遵守游戏规则,教师可以以平行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

(1)晨间锻炼中,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孩子共同游戏。

在晨间锻炼的时候,我一开始是漫无目的地指导。看到孩子们没有按照规则玩时,就跑过去告诉她们该怎么玩,但是往往效果不是太明显。锻炼结束时,自己也不知道今天到底指导了哪些项目,而且自己也很累,满场地跑个不停。现在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练习游戏的规则,孩子们很喜欢而且很期待和老师一起游戏。她们甚至会邀请老师和她们一起游戏。

(2)角色游戏中,教师作为平行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我一开始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每次游戏前,怕她们记不得自己的游戏牌插在哪,我都会一个一个地请孩子到自己的游戏区域,并且提醒她们的,是为了不让老师批评而约束自己的。通过前几天的业务学习,我知道了可以用“找小领头羊”(即请个别不遵守规则的孩子示范)的方法约束孩子的行为。以前午睡时,我会站在床边催促孩子快快脱衣服、睡觉。后来我有了一个好办法,并且孩子们很喜欢。那就是孩子们在睡觉前,老师给睡得好的孩子摸摸头,说句悄悄话。孩子们听后,脸上都会露出甜美的笑容,安然入睡。

对照书本上对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我还存在很多差距。如:还不能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或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课堂上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师幼互动的形式过于单调„„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乐于钻研,乐于思考,乐于学习,这些问题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漫长的教书育人之路,我刚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住前走。多读书、多学习、多请教„„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2007.4.21

第四篇: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李炳亭的《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有感

赫山实验学校刘国珍

接触高效课堂一年半了。虽然,学校领导时常为我们相关的培训、指导,但因为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在我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平常接触到的相关理论比较零,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比较浅显,还掺入了很多个人的片面理解,一直难以转型。寒假里,我细细拜读了李老师的《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发现李老师的话语虽然锋利,对传统教育的抨击不留余地,但对高效课堂的课改理论阐述得确实很到位,也很形象,很好理解,指导性很强,让我对高效课堂的课改理念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首先,我明白了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和卢梭的自然教育及杜威的儿童中心,即新的教学理念“人”学。意思是教育必须“从儿童出发”,尊重儿童的天性、权益、成长规律,对儿童(包括儿童的身体)负责。当前课改不是改方法,而是改观念,变“惟教”为“惟学”,变“惟师”为“惟生”,明白学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高效课堂是要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快乐,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及健全人格,分数成了高效课堂的附属品。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所提到的四个“新”概念: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新课堂。四个“新”让我看到了课改的新面貌。

李老师把课堂比喻成一个教育的生态环境,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意思就是要要平等、和谐地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生命负责。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构建三个组织——学校、班级、小组,三个组织的主核是学生,学校的一切发生都是围绕学生而存在的。

“新教师”由“二传”变成了“一传”,让学生与知识直接对话。“新教师”应该扮演四个者:一是教育专业者;二是学校生态的建构者;三是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四是信念的传播者。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唤醒、激励学生,20%是掌握课堂教学流程。教学的全部艺术是“利用学生”,即如何调动、点燃、激励学生的学,并通过发展学生来成就自己。教育要回到“人本”、“学本”、“生本”,“新教师”应具有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

“新的好学生”不再定义为成绩优秀、循规蹈矩、遵守纪律、老实听话,而是身心健康、敢于担当、具有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新学生”代表着“新人类”,他们“族群”和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性质和品质。

“新课堂”不再是“知识课堂”、“能力课堂”,而是“智慧课堂”。好课必须具备六大共性:学生的课;动静结合的课;注重展示的课;遵循流程要求的课;师生相生的课;注重情感的课。大凡好课普遍具有这样的流程共性: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评价好课的关键是:看状态、看参与、看流程、看效果、看师德。

“四新”的关键在于“新教师”、核心在于“新课堂”,有了“新教师”才能有“新课堂”;有了“新课堂”才能有“新学校”;有了“新学校”才能培养出“新学生”。

说到课改,当然离不开课改的四步路: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李老师对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的阐述,让我对课堂组织、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五篇:读《我能行》有感

读《我能行》有感

每天晚上妈妈给我讲故事,我都非常开心,因为我最喜欢听故事了。现在,我会自己读故事并给别人讲故事了。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能行》这个好听的故事。

春天来了,小乌龟木木想去环游世界,它把这个梦想告诉了小青蛙、小鸭子、小白兔......可是,这些好朋友们都笑话它,因为他们想都不敢想去环游世界。而小乌龟木木却不怕困难,勇敢地出发了。一路上,它欣赏了美丽的风景。见到了他的好朋友——小乌龟“美美”,并和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小乌龟回到了自己的家,它实现了它的梦想,开始了长长的冬眠。

下载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合集5篇)

    读《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曹甸镇中心小学华生松 曾经听过很多专家的讲座,凡说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的,必会提到教师要善于反思,刚开始工作的几年,没有时间反思,所有的......

    读魏书生教育理论有感

    在实践中提升 读魏书生教育理论有感 “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这是盘锦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恪守的 座右铭和价值观。我初读感悟不深,再读感觉意蕴深长。在......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推荐5篇)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贺尔祥 关键词:校本研修,专业素质,领导集体,主管部门。 校本研修,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到学校,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以教师为研修的主体,以课程......

    读《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教学艺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呼唤 ——读《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唐马路小学刘琪 关于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施行启发......

    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有感

    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有感 继续学习,努力工作,是我当好一名教师的意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一旦停止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

    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有感

    文/杨松林人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才能有发展。要进行自我更新,唯有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在读书中,我们汲取了营养以滋润自己的精神,这个自我就会一天一个新模样。因此,我觉得我......

    读教学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读教学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读教学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

    读《告诉世界,我能行》有感[定稿]

    读《告诉世界,我能行》有感 记得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前,因为家里到处都是繁琐的事情,弄得心情非常不爽,我随意的拿起暑假前买的书《告诉世界,我能行》,看着看着,我让这本书吸引住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