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概述教案[推荐]

时间:2019-05-12 20:5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底盘概述教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底盘概述教案[推荐]》。

第一篇:底盘概述教案[推荐]

底盘概述(一}选择题

1、汽车传动系最终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了()。A.甲离合器B.甲变速器C.差速器D.驱动轮

2、汽车半轴套管折断的原因之一是()。A.高速行驶B.传动系过载 C.严重超载D.轮毅轴承润滑不良

3、()在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可中断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以满足汽车短暂停车和滑行情况的需要。A.离合器B.变速器C.差速器D.主减速器

4.()可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的联系,便于变速器顺利换挡。A.差速器B.甲主减速器C.离合器D.半轴

5、()能在变速器的输出轴和驱动桥的输入轴之间有一定夹角和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的两轴之间传递动力。

A.甲离合器B.差速器C.万向传动装置D.主减速器

6、发动机纵向传出的转矩经驱动桥后,使其改变()方向,横向传出。

A.60° B.90° C.120° D.180°

7、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四大部分组成。A.起动系B.润滑系C.冷却系D.制动系(二)判断题

1、()汽车最小离地间隙是汽车在空载时,底盘部分最低点与地而间的距离。

2.()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各车轮。3.()发动机纵向传出的转矩经驱动桥后,使其改变60°后横向传出。第二节 离合器(一)选择题

1、离合器的功用不包括()。

A.保证汽车平稳起步B.便于变速器顺利换挡 C.防止传动系过载D.承担整车的大部分载重

2、汽车上所使用的摩擦片式离合器基本结构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部分和()四部分组成.A.压盘B.从动盘C.操纵机构D.离合器盖

3、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压盘(),热容量大,不易产生过热。A.较大B.较小C.较薄D.较厚

4、以下属于离合器发抖原因的是()。

A.离合器分离杠杆内端面不在同一平面内B.压紧弹簧弹力均匀 C.摩擦片表面清洁D.从动盘表面平整

5、桑塔纳轿车的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mm。

A.15-25 B、25-35 C.35-45 D.45-55

6、离合器传动钢片的主要作用是()。

A.将离合器盖的动力传给压盘B.将压盘的动力传给离合器盖 C.固定离合器盖和压盘D减小振动

7、汽车离合器压盘及飞轮表面烧蚀的主要原因是离合器()。A.打滑B.分离不彻底C.动平衡破坏D.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8、当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从动盘磨损,压盘前移,膜片弹簧对压盘的压力

将()。

A.减小B.增大C.不变D.消失

9、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分离杠杆的平面度误差不得大于()mm。A.0.1 B.0.3 C.0.5 D.0.7

10、如离合器间隙太大,离合器将出现()的故障。A.打滑 B.分离不开 C.发抖 D.异响

11、从动盘摩擦片上的铆钉头至其外平面距离不得小()mm。A.0.1 B.0.2 C.0.3 D.0.4 12.汽车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漏油或有空气,会引起()。A.离合器打滑B.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C.离合器异响D.离合器结合不柔合

13、离合器的从动部分不包括()。

A.从动盘B.变速器输入轴C.离合器输出轴D.飞轮 14.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膜片弹簧可兼起()的作用。A.压紧机构B.分离机构C.分离杠杆D.分离套

15、离合器从动盘钢片破裂造成()异响。A.离合器B.变速器C.驱动桥D.万向传动轴

16、分离轴承缺少润滑油,造成()异晌。A.离合器B.变速器C.变速器壳D甲驱动桥

17、东风EQ1090离合器异响的原因有很多,下列()故障不会造成离合器异响。

A.分离轴承损坏B.从动盘松动C.分离轴承缺油D.传动片变形

18、汽车上所使用的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发动机的()相连。

A.曲轴B.飞轮C.压盘D.拉杆

l9.汽车上所使用的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不包括()。A.飞轮8.压盘C.离合器D.离合器输出轴

20、离合器踏板的(),是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处间隙的体现。A.全部行程B.自由行程C.最大行程D.最小行程 21.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会造成离合器()。A.打滑B.分离不彻底C.起步发抖D.半结合状态

22、以下不属于离合器摩擦片异晌原因的是()。A.摩擦片硬化 B.从动盘毂歪斜 C.摩擦片铆钉露出 D.从动盘表面平整

23.膜片弹簧离合器通过()将离合器盖与压盘连接起来。A.传动销B.传动片C.传动螺栓D.传动块

24、()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结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A.离合器B.变速器C.主减速器D.减速器(二)判断题

1、()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分离时,膜片弹簧会产生反向锥形变形,使压盘与从动盘分离。

2、()膜片弹簧离合器在高速旋转时,压盘的压紧力不会产生变化。

3、()离合器压盘产生裂纹应焊修。

4、()离合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摩擦片式离合器和液压式离合器。

5、()离合器从动盘表面有油污时,应用汽油将其清洁。

6、()离合器摩擦片沾油或磨损过甚会引起离合器打滑。

7、()离合器盖与压盘松动不会有异响发生。

第三节 手动变速器(一)选择题

1、东风EQ1092型汽车变速器共有()个挡位。A.3 B.4 C.5 D.6

2、下列因素造成变速器乱挡原因之一是().A.轮齿磨成锥形B.自锁装置失效C.互锁装置失效D.倒挡锁失效

3、变速器上的()是用于防止自动脱档。A.变速杆B.拨叉C.自锁装置D.拨叉轴

4、变速器自锁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防止()。

A.变速器乱挡B.变速器跳挡C.变速器误挂倒挡D.挂挡困难

5、手动变速器换档锁止装置磨损,不会导致()。A.异响B.挂不上挡 C.脱档D.变速器过热

6、变速器()装置可防止同时挂上两个挡.A.互锁B.自锁C.倒挡锁D.锁止销

7、下列选项不属于汽车普通变速器组成的是()。A.液力变矩器B.拨叉C.拨叉轴D.变速器盖

8、当发动机与离合器处于完全接合状态时,变速器的输入轴()。A.不转动B.高于发动机转速C.低于发动机转速D.与发动机转速相同 9.变速器通过不同的传动比啮合副改变(换挡),达到变换转速得到不同的(),保证汽车克服不同的道路阻力。A.扭矩B.力矩C.转速D.传动比

10、变速器在换挡过程中,必领使即将啮合的一对齿轮的()达到相同,才能顺利地桂上挡。

A.角速度B.线速度C.转速D.圆周速度

11、装备手动变速器的汽车,可安装()来减小换挡所引起的齿轮冲击。

A.同步器B.差速器C.离合器D.制动器

12、东风EQ1092型汽车变速器便用的是()同步器。

A.惯性锁销式8.惯性锁环式C.自动增力式D.强制锁止式

13、变速器挂入传动比大于1的挡位时,变速器实现()。A.减速增扭B.增扭升速C.增速增扭D.减速减扭

14、变速器的组成部分中用于传递转矩并改变转矩方向的是()。A.壳体B.同步器C.齿轮传动机构D.操纵机构

15、()具有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汽车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

A.离合器B.变速器C.差速器D.主减速器

16、()的作用是将两个不同步的齿轮连接起来使之同步。A.同步器C.差速器C.离合器D.制动器

l7、变速器操纵机构有()、拨叉、拨叉轴、锁止装置和变速器盖等组成。

A.变速豁操纵杆B.输入轴C.变速器壳体D.控制系统

18.根据《汽车变速器修理技术条件》(GB 5372-85>技术要求,变速器壳上各承孔轴线的平行度公差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mm。A.0.01 8.0.02 C.0.03 D.0.04

19、根据《汽车变速器修理技术条件》(GB 5372-95)技术要求,各齿轮的啮合印痕应在轮齿啮合面中部,且不小于啮合面的()。

A.55% B.60% C.70% D.75% 20、根据《汽车变速器修理技术条件》(G8 5372---85)技术要求,变速叉端面对变速叉轴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mm。A.0.20 B.0.15 C.0.10 D.0.08

21、用百分表测量变速器输出轴的径向跳动量要求不大于()mm,使用极限为0.06mm A.0.020 B.0.025 C.0.030 D.0.035

22、用百分表测量变速器输入轴的径向跳动量要求不大于()mm,使用极限为0.06mm。

A.0.020 B.0.025 C.0.030 D.0.035

23、用百分表测量变速器输入轴的径向跳动量要求不大于0.025mm.使用极限为()mm。

A.0.03 B.0.04 C.0.05 D.0.06

24、用百分表测量变速器倒挡轴的径向跳动量要求不大于()mm,使用极限为0.06 mm。

A.O.020 B.D.025 C.0.030 D.0.035

25、变速器验收时,各挡噪声一般均不得高于()dB。A.83 8.85 C.88 D.90

26、变速器常啮合齿轮齿厚磨损不得超过()mm。A.D.20 B.0.25 C.0.30 D.0.35

27、变速器接合齿轮齿厚磨损不得超过()mm。A.0.20 B.0.25 C.0.30 D.0.40

28、变速器竣工验收时.应进行()试验。

A.有负荷 B.无负荷 C.热磨合 D.无负荷和有负荷

29、手动变速器中某常啮合齿轮副只更换了一个齿轮,可导致().A.异响 B.挂不上挡 C.脱挡 D.换挡困难 30、汽车变速器新更换的齿轮啮合相互不匹配会造成()。A.跳挡 B.乱挡 C.发响 D.过热

31、变速器无负荷试验时,()轴的转速应在1000-1400r/min范围内。A.第一 B.第二 C.中间 D.倒挡

32、在任何挡位和车速条件下,均有咝咝声说明()。

A.变速器缺油B.中间轴弯曲C.第一轴变形D.啮合齿轮间隙过大

33、变速器的直接挡的传动比为()。

A.n=0 B.n=1 C.n>0 D.n<l

34、变速器内同步器的作用将两个不同步的()连接起来使之同步。A.齿轮 B.输入轴 C.输出轴 D.输入轴和输出轴

35、变速器的输出轴线与驱动桥的输入轴线通常是()的。A.在同一个平面 B.不在同一平面 C.平行 D.垂直

36、拆装变速器油底壳的放油螺栓通常选用()。

A.内六角板手 B.方扳手 C.钩形扳手 D.圆螺母扳手

37、同步器依靠()来实现动力的传递。A.摩擦 B.啮合 C.链条 D.齿带

38、发动机不运转,空挡释放手制动,晃动第二轴凸缘,若其晃动量大,则说明()。

A.第二轴轴承松旷B.齿轮松动C.啮合间隙过大D.壳体变形

(二)判断题

1、()汽车变速器中所有常啮合齿轮均为斜齿轮。

2、()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没有倒挡锁装置。

3、()变速器常啮合齿轮齿厚磨损不得超过0.25mm。

4、()普通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变速操纵机构两大部分组成。

5、()变速器在验收时,各挡均不允许有噪声。

6、()变速器第一轴的轴向间隙不大于0.15mm.其他各轴的轴向间隙不大于0.20mm。

7、()变速器壳体变形是变速器异响一个重要原因。第四节 自动变速器(一)选择题

1.自动变速器内()的作用是制动。

A.单向离合器 B.离合器 C.制动器 D.手动阀 2.自动变速器内的离合器的作用是()。A.连接 B.固定 C.锁止 D.制动

3.()用于控制油路,使自动变速器油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A,主调节阀 B.手动阀 C.换挡阀 D.单向阀 4.进行自动变速器()时,时间不得超过5s。A.油压试验 B.失速试验 C.时滞试验 D.手动试验 5.进行自动变速器失速试验时,时间不得超过()s。A.5 B.10 C.15 D.20 6.自动变速器内的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是().A.连接 B.固定 C.锁止 D.制动

7.自动变速器试验后,应让发动机怠速运转()s左右,以使自动变速器

油温正常。

A.l0 B.20 C.30 D.60 8.变速器验收时各密封部位不得漏油,润滑油温度不得超过室温()℃。A.40 B.50 C.80 D.90 9.()的作用用于检测自动变速器油温度。A.自动变速器油温传感器 B.空挡开关

C.车速传感器 D.输入轴转速传感器 10.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中不包括()。

A.液力变矩器 B.油泵 C.制系统 D.拨叉

11.()为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自动变速器油。A.油泵 B.变矩器 C.油底壳 D.行星齿轮机构(二)判断题

1.()自动变速器手动阀的作用是控制阀板内油压,使之不高于某压力。2.()自动变速器内的离合器的作用是将某于执行元件固定.3.()进行自动变速器失速试验后,发动机应立即熄火。第五节 万向传动装置(一)选择题

1.汽车传动系应用最广泛的是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其允许相连两轴的最大交角为()。

A.1O°-15° B.15°-20° C.20°-25° D.25°-30° 2.汽车万向传动装置的十字轴万向节主要由十字轴、万向节叉和()组成。A.套筒 B.滚针 C.套筒和滚针 D.双联叉 3.汽车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和中间支撑组成。

A.变矩器 B.半轴 C.传动轴 D.拉杆

4.装传动轴时,十字轴轴颈如有压痕,压痕不严重且不在传力面时,可将十字轴由原装配位置旋转()装复。A.30° B.10° C.80° D.90°

5.对传动轴总成进行动平衡,要求在传动轴两端的最大不平衡值不大于()g.cm。

A.4 B.6 C.8 D.10 6.中间支承的检查,当传动轴中间支承的轴向间隙大于()mm时,应解体中间支承总成。

A.0.1 B.0.3 C.0.5 D.0.7 7.检查传动轴轴管的最大径向跳动量,其值应不大于()mm。A.0.2 B.0.4 C.0.6 D.08 8.解放CA1092万向传动装置异响,下列()是异响现象。

A.起步发抖 B.车速变化发抖 C.高速挡小油门发抖 D.金属撞击声 9.汽车万向传动装置中,单个普通刚性万向节在有夹角的情况下,不能传递()运动。

A.等圆周 B等转速 C.角速 D.等速

10.汽车万向传动装置中间支架固定螺栓松旷,会导致()。A.“咔啦”“咔啦”的撞击声 B.金属撞击声

C.明显的异响并伴有震抖 D.明显的异响但无震抖 11.前驱动桥的半轴上均安装()万向节。A.普通 B.十字轴 C.准等速 D.等速(二)判断题

1.()检查传动轴花键轴与滑动叉花键的配合间隙,最大不得超过0.4mm。

2.()半轴花键与半轴齿轮及突缘键槽的侧隙不大于原设计规定0.30mm。3.()半轴花键与半轴齿轮及突缘键槽的侧隙不大于原设计规定0.15mm。4.()汽车传动系应用最广泛的是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其允许相连两轴的最大交角为25°。

5.()等速万向节只能用于转向驱动桥的半轴上。

6.()万向节轴承壳压得过紧是万向节传动装置异响的原因之一。7.()传动装置一般由万向节、传动轴和中间支撑组成。第六节 主减速器(一)选择题

1.下列零件中不属于单级主减速器的零件是()。

A.调整垫片 B.主动圆锥齿轮 C.调整螺母 D.半轴齿轮 2.神龙富康轿车的主减速器属于()结构。A.单级圆柱齿轮式 B.单级圆锥齿轮式 C.轮边行星齿轮式 D.单排行星齿轮式 3.单级主减速器由()齿轮组成。

A.一对圆锥 B.二对圆锥 C.一对圆柱 D.一组行星 4.单级主减速器()齿轮安装在差速器壳上。A.主动圆锥 B.从动圆锥 C.行星 D半轴

5.桑塔纳2000型轿车主减速器的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为()mm。A.0.15 B.0.20 C.0.25 D.0.30 6根据《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GB 8825-88)技术要求,圆锥

主动齿轮与突缘键槽的侧隙不大于()mm。

A.0.10 B.0.20 C.0.25 D.0.30 7.根据《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GB 8825-88)技术要求,圆锥()齿轮与突缘键槽的侧隙不大于0.20mm。A.从动 B.主动 C.锥 D.双曲线

8.根据《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GB 8825-88)技术要求,圆锥主、从动齿轮()为0.15一0.50mm。

A.长度 B.宽度 C.厚度 D.啮合间隙

9.根据《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GB 8825-88)技术要求,圆锥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为()mm。

A.O.15-0.25 B.0.15-0.35 C.0.15-0.45 D.0.15-0.50 10.根据《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GB 8825-88)技术要求,圆锥主、从动齿轮接触痕迹的长不小于齿长的()%。A.50 B.60 C.70 D.75 1l.根据《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GB8825-88)技术要求,圆锥主、从动齿轮按触印迹的()不小于齿长的50%。A.长 B.宽 C.高 D.厚

12.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可通过()来调整。A.增减主动锥齿轮前端调整垫片 B.增减主动锥齿轮后端调整片 C增减从动锥齿轮前端调整垫片 D.增减从动锥齿轮后端调整垫片 l3.正确的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应位于()。A.齿长向偏向大端,齿高方向偏向顶端 B.齿长方向偏向小端,齿高方向偏向顶端

C.齿长方向偏向大端.齿高方向偏向底端 D.齿长方向偏向小端,齿长方向偏向底端

14.正确的主减速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应位于齿长方向偏向()端,齿高方向偏向顶端。

A.小 B.大 C.中 D.小、大、中都不正确

15.正确的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应位于齿长方向偏向小端,齿高方向偏向()端。

A.底 B.顶 C.中 D.底、顶、中都不正确

16.当汽车主减速器()折断时,会导致汽车行车中突然出现强烈而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

A.圆锥齿轮轮齿 B.行星齿轮齿 C.半轴齿轮轮齿 D.半轴花键 17.主减速器()损坏,可引起汽车在转弯时产生异响,而在直线行驶时没有异响。

A.圆锥齿轮 B.行星齿轮 C.圆柱齿轮 D.轴承

18.汽车主减速器圆锥主动齿轮轴承()会致后桥异响,并随后桥温度升高而变大。

A.损坏 B.过紧 C.过松 D.磨损

19.主减速器按参与减速传动的()不同可分为:单级主减速器和双级主减速器。

A.齿轮个数 B.传动轴个数 C.轴承个数 D.齿轮副数目 20.解放CA1092型汽车采用的双级主减速器,其第一级为()。A.锥齿轮 B.斜齿圆柱齿轮 C.人字齿轮 D.曲齿轮(二)判断题

1.()对于双级主减速器,一般第一级为斜齿圆柱齿轮,第二级为锥齿轮。

2.()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要求是正车面较倒车面要高。

第七节 差速器(一)选择题

1.当汽车左转向时,由于差速器的作用,左右两侧驱动轮转速不同,那么转矩的分配是()。

A.左轮大于右乎 B.右轮大于左轮 C.左、右轮相等 D.右轮为零 2.汽车转弯对,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

A.只公转 B.只自转C.既公转又自转 D.既不公转又不自转 3.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差速器()。

A.起减速作用 B.起加速作用 C.起差速作用 D不起差速作用 4.差速器壳上安装着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从动圆锥齿轮和行星齿轮轴,其中不属差速器的是()。

A.行星齿轮B.半轴齿轮C.从动圆锥齿轮D行星齿轮轴 5.当汽车正常行驶时,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时,两半轴()。A.转速相同 B.差速 C.速度趋于零 D.速度等于零

6.差速器具有转矩平均分配的特点.因此当左轮打滑时,右轮获得的转矩()。

A.大于左轮转矩 B.小于左轮转矩 C.等于左轮转矩 D.等于零(二)判断题

()差速器可保证两侧驱动轮在任何道路条件下均能保持纯滚动和等角速

转动。

第八节 汽车行驶系——车轮和轮胎(一)选择题

1.轮胎应当定期做动平衡检查,用()检查。

A.静平衡检测仪 B.动平衡检测仪 C.扒胎机 D.测功机 2.有内胎充气轮胎由于帘布层的结构不同可分()。A.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 B.高压轮胎和低压轮胎 C.子午线轮胎和普通斜交轮胎 D.普通花纹轮胎和混合花纹轮胎

3.轮胎的尺寸34×7,其中×表示()。

A.低压胎 B.高压胎 C.超低压胎 D.超高压胎

4.汽车轮胎尺寸规格标记在胎侧,比如9.00R20,其中R表示()。A.无内胎轮胎 B.普通斜交轮胎 C.子午线轮胎 D.混合花纹轮胎 5.轿车的轮辋一般是()。

A.深式 B.平式 C.可拆式 D.圆形式

6.二级维护前检测桑塔纳LX型轿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前轮()kPa,后轮190kPa;车轮动不平衡量为零。A.180 B.200 C.300 D.400 7.二级维护前检测桑塔纳LX型轿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前轮180kPa,后轮()kPa:车轮动不平衡量为零。

A.190 B.200 C.300 D.400 8.二级维护前检测桑塔纳LX型轿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前轮180kPa,后轮190kPa:车轮动不平衡量为()g.cm。A.0 B.2 C.3 D.4 9.汽车左右侧轮胎气压不一致不会导致()。

A.转向沉重 B.车身倾斜 C.轮胎磨损 D.制动跑偏 10.()是汽车轮胎中央磨损的原因。A.轮胎气压过高 B.轮胎气压过低 C.车轮转向角不正确 D.车轮前束不正确 11.()是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A.减振器性能减弱 B.连接销松动

C.减振器损坏 D.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 12.()不是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A.减振器性能减弱 B.主销后倾角改变 C.轮胎气压不平衡 D.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 13.最大爬坡度是车轮()时的最大爬坡能力。A.满载 B.空载 C.<5t D.>5t 14.EQl092F车的普通轮胎前束值应为()mm,子午线轮胎的前束值应为1~3mm。

A.1~5 B.6~10 C.11~15 D.16~20 15.EQl092F车的普通轮胎前束值应为l~5 mm,子午线轮胎的前束值应为()mm。

A.1~3

B.6~9

C.11~14

D.16~29 16.()是外胎帘布的根基。

A.胎圈

B.胎颈

C.胎肩

D.缓冲层

17.若行驶中轮胎爆破,不正确的做法是()。、A.尽可能保持直线行驶

B.用力踩制动踏板 C.轻踩制动踏板

D.使汽车缓慢减速 18.汽车轮胎换位应在()时进行。

A.日常维护

B.一级维护

C.二级维护

D.季节性维护 19.充气轮胎的内胎尺寸应比外胎内壁尺寸()。A.略大

B.略小

C.相等

D.无规定 20.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层线与胎面中心线成()角。A.0°

B.30°

C.60°

D.90°

21.9.00—20表示轮胎断面宽度9英寸,轮辋直径为20英寸的(A.高压轮胎

B.低压轮胎

c.超高压胎

D.超低压胎22.轮胎胎面不包括()。

A.胎冠

B.胎肩

C.胎圈

D.胎侧 23.轮胎缓冲层位于胎面和()之间,质软而弹性大。A.帘布层

B.胎肩

c.胎侧

D.胎圈 24.低压充气轮胎的胎压是()MPa。

A.>0.5

B.0.5~0.7

C.0.15~0.45

D.<0.15 25.高压充气轮胎的胎压是()MPa。

A.>0.5

B.0.5~0.7

C.0.15~0.45

D.<0.15 26.()是外胎的骨架。

A.胎面

B.帘布层

c.缓冲层

D.胎圈(二)判断题

1.()若在良好的路面上出现侧滑,应检查车轮定位。)。

2.()EQl092F?车前轮外倾角为1°。

3.()二级维护前检测桑塔纳LX型轿车,车轮轮胎动不平衡量为0。4.()二级维护前检测桑塔纳LX型轿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前轮180kPa,后轮190kPa。

5.()车轮平衡有静平衡和动平衡之分。

6.()两前轮胎气压差过大或磨损程度不一致是行驶跑偏的原因之一。

7.()车轮平衡机是用来检测和调校汽车车轮的动静平衡,保证车轮运转安全平稳

第九节 汽车行驶系——悬架

(一)选择题

l汽车悬架一般都由弹性元件、()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A.离合器B.减速器C.减振器p.差速器 2.前悬是汽车最前端至()中心线的距离。A.前轴 B.后轴 C.前轮 D.后轮 3.桑塔纳2000型轿车前悬架采用()。A.双叉式B.撑杆式C.拖动臂式D.非独立式 4.悬架属寸()的组成部分。

A.传动系B.行驶系C.转向系D.制动系

5.对于独立悬架,弹簧的〔)对乘客的舒适性起主要影响。A.强度B,刚度C一自由长度D.压缩长度

G,对于非独立悬架,()是影响乘员舒适性的主要因索。A.钢板弹簧B.轴C.车轮p.轮胎

7.汽车正常行驶时,总是偏向行驶方向的左侧或右倒,这种现象称为()。A行驶跑偏B制动跑偏C.制动甩尾D车轮回i} 8。()不是导致汽车钢板弹簧损坏的主要原因。A汽车长期超载B.材质不符合要求

C.装配不符合要求D.未按要求对轮胎进行换位 9.()不是悬架系统损坏引起的常见故障。

A.轮胎异常磨损B.后桥异响C.车身倾斜D.汽车行驶跑偏

10.关于总架系统损坏引起的常见故障,甲认为:轮胎异常磨损是恳架系统损坏引起的。乙认为:车身倾斜是其中之一,丙认为:汽车行驶跑偏是其中之。认为正确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n.均错

11.根据《汽车前桥及转向系修理技术条件》(GB 8823-88)的技术要求。前轴钢板弹簧座U形螺栓承孔及定位孔的脚损报不得大于()。A.0.5 8.1 C.1.5 D.2 l2.甲说:对减振器性能的检查应该在普通工具L.进行,乙说: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外观检杏有无}}II的地方。你认二者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二者都正确D.二者都不正确

13.拆卜减扳器,双r紧握减振器的两端,缓缓拉伸和J!、缩,感觉卜}力的人小,甲说:如果快速拉仲和压缩,阻力明显减小,说明减振器的减振性能良好。乙说:如果快速拉伸和J卜缩,阴la依然如故,说明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已损坏。你认为飞者中正确的足(),A.甲B‘乙C.几者都11了确D.二者都不[}I确

l4.汽车后桥壳上钢板弹簧中定位孔磨损偏移量不得超过()mm。

A.1 B.2 C.3 D.5 15.采用()时,车桥都是断开式的。

A.独立悬架 B.非独立悬架 C.单级主减速器D.双级主减速器 16.根据()不同车桥可分为整体式和断开式两种。A.车轮个数 B.传动形式 C.半轴 D.悬架结构(二)判断题

1.()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是制动跑偏、甩尾的原因之一。2.()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是车身倾斜的原因之一。3.()前悬挂移位只是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

4.()装备非独立悬架的汽车,加装钢板弹簧不会影响汽车的性能。5.()悬架主要用于轿车.第十节 汽车行驶系故障、前束、内倾角、外倾角

(一)选择题

1.()的作用是使汽车直线行驶时保持力向稳定.汽车转弯时前轮自动回正。

A.主销后倾B,主销内倾C.前轮外倾D前轮前束

2,关于引起高速打摆现象的主要原因,甲认为车架变形是打摆现象的主要原因,乙认为前减振器失效是其中原因之一,丙认为前束过大是其中原因之一。以上看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D.均错 3()不是引起高速打摆现象的主要原因。

A.前轮胎修补、前轮辆变形、前轮毅螺栓短缺引起动不平衡 B.减振器失效,前钢板弹力不一致

C,车架变形或铆钉松动

D.前束过大、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变小 4.下列()不是引起低速打摆现象的原因。

A.前束过大、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变小B‘车架变形或铆钉松动 C.转向器啮合间隙过大D甲转向节上销与衬套间隙过大

5.关'J.引起低速打摆现象的主要原因,甲认为前束过大、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变小就是打摆现象的主要原因,乙认为转向器啮合间隙过大是其中原因之一,丙认为转}J销与衬套间隙过大是其中原因之一。以上看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D.均错

6、下列()不是行驶中有撞击声或异响的原因。A弹簧折断B.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 C.连接销松动D.减振器损坏

7.下列()是汽车行驶中有撞击声的原因。A减振器性能减弱 B.前悬挂移位 C.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 D.弹簧折断

8关于汽车行驶中有撞击声或异响的原因,甲认为减振器拙坏是其中之,乙认为弹赞折断是其中之一:丙认为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是其中之一。以匕看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甲 D.均错 9.下列()是行驶中有异响的原因.A.减振器性能减弱 B.前悬挂移位 C.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 D.弹簧折断

l0.()不是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A减振器性能减弱B,前悬挂移位 C.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D.车架变形 1l.越野汽车的前桥属于()。

A,转向桥B甲驱动桥C转向骄动桥D.支承桥

12.关于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甲认为车架变形是行驶跑偏的直接原因,乙认为前悬挂移位是其中之一,丙认为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是其中之一。以上看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D.均错

13.关于行驶跑偏的原因,甲认为两前轮胎气压差过小或磨损程度不一致是行驶跑偏的原因,乙认为前桥变形是其中原因之一,丙认为前轮前束过大或过小是其中原因之一。以上看法不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均对

14.当汽车直线行驶时后桥无异响,转弯时后桥发出异响,可能是()有故障。

A主动锥齿轮B,从动锥齿轮C.后桥内的轴承D,差速器内

15一当汽车在行驶中后桥出现连续的“嗽嗽”声响,车速加快声响也加大,滑行时稍有减弱,说明()。

A.[}l]锥卞从动齿啮合间隙过小B卜圆锥主从动齿啮合间隙过大 C.圆锥主从动齿啮合轮齿折断D,半轴花键损坏

16.汽车行驶时,变换车速,如出现“咔啦、咔啦”的撞击声,多半是()。

A.轴承磨损松旷B,传动轴排列破坏

C螺栓松动D.万向节轴承壳压得过紧

17.行驶中,突然改变速度时,出现一种金属撞击声,一般是〔)。A.f-轴轴承松旷B.连接螺栓松动 C.传动轴等速排列破坏D.中间支承轴承散架

18.汽车起步,年身发抖井能听到嚓啦的撞击声是()异响。A万向传动装置B变速器c.离合器D驱动桥

19.「列选项‘牛‘可以承担椎车大部分载币的是()。A离合器B.变速器c万向传动装段n.驱动桥 2U.解放CA 1 U92 ?}'1.汽终卜销内倾角为().A_ G0 B.1U0 C.800.40 21.」般主悄内倾角不人J‘()。

A.50 8.80 C.100 D.120 22.EQ 1092F'车fi'J前轮外倾角为(),1-:销内倾角为60 A.!‘#3.20 C'..3“ D.4”

23.EQ1092F车的前轮外倾角为L“,工销内倾角为〔)。A.30 B.4”C50 D.6} 2A.汽车的前束ill·般都小J;()mm A.S B.8 C.1U D.12 25.东风EQ 1092 }`l.汽车的前束值为()mm 0 A.3---5 B.】---5 C.S }--G D.4--6 2G.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前束值为()m引比。

A一1'--3 B.2^'A C.5^-8 D,一1 ^-1

27.前轮、前轴、转向节与()的相对安装位置,称为转向车轮定位。A悬架B.半轴C甲车架D,车桥 28.转向桥和()属于从动桥。

A.驱动桥H甲转向驱动桥C.支持桥D,后桥

29东风EQ 1092型汽车的转向桥主要由前轴、转向节、主销和〔)四部分组成。

A.轮毅)3车轮C.转向轴D.横拉杆

30.根据《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CrB 8825-88)技术要求,驱动桥钢板弹簧座〔)减少不大」= 2.Ommo A_长度B.宽度C厚度D.粗糙度

31,根据《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C GB 8825-88)技术要求,驱动桥钢板弹簧座厚度减少不大于()翔m。

A.l.0 B.l.5 C.2.0 D.2.5 32汽车后桥某一部位的齿轮啮合间隙过小,会使汽车在()时发响。A.坡H._r.坡C..}:.}F坡D.起步

33.汽车后桥某部位的齿轮啮合间隙过大.会使汽车在()时发响。A,下坡B..);坡e.]:-、下坡D起步

34.根据《汽车前桥及转向系修理技术条件》(GB 8823-887的技术要求,前轴主销孔端面修理后,俘度减少量不得大于()~。A_ I.0 B.1.5 C.2.0 D.2.5(二)判断题

()一般主销后倾角越人,行程的稳定力矩越大,故后倾角可任意放人。第十一节 汽车转向系

〔一】选择题

1.()转向器毛要由壳体、转向螺杆、摇臂轴、转向螺母等组成。A.循环球式B.齿轮一齿条式C蜗杆指销式a.双指销式

2.()有利于转向结柬后转向轮和转向盘自动回正.但也容易将坏路而对车轮的冲击力传到转向盘.出现“打手”现象。

A.逆式转向器B.不逆式C.极限可逆式D.ihi轮条式

3当作用力很容易地山转向盘经转向器传到转向摇储,而转向摇臂所受路面冲击也比较容易地经转}{.]盘器到转向盘,这种转向错被称为()转向器。

A可逆式B不可逆式C.极限.nf逆式t)齿轮条式

4.桑塔纳20Q0、一汽奥迪、神龙富康轿车的转向系均采用()。A.液压助力B.循环球式C齿轮齿条式I7.指销式

,前轴与转向节装配应适度,转动转向节的力一般不大于()No A.20 B.15 C.l0 D.5 6.汽车转向时,其内轮转向角()外轮转向角。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

7()转向器采用齿轮齿条传动原理传递动力。

A.曲柄指销式B.循环球式C.蜗轮蜗杆式D.齿轮齿条式

8.EQ1092型汽车采用蜗杆指销式转向器时,内轮最大转向角应为〔)。A.370 30 B.300 3D' C.340 D.380 9中型以上越野汽车和自卸汽车多用()转向器。A.可逆式B.不可逆式C‘极限可逆式D.齿轮条式 i0一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原始动力来自()。

A.蓄电池B.马达C.发动机D.油泵 1l.转向节各部位螺纹的损伤不得超过()。A一牙B.二牙C甲三牙n.四牙

12.为避免汽车转向沉重,主销后倾角一般不超过()。A.20 B 40 C.50 D.30 13.汽车动力转向系统转向器滑阀内有脏物阻滞会导致汽车(〕。A不能转向B.左右转向力小1致 C.转向沉重D.转向发飘

l4动力转向液压助力系统缺少液Lt油会导致(),A.行驶跑偏B,转向沉重C制动跑偏D不能转向!5动力转向液压助力系统转向助力泵损坏会导致()口 A.不能转向B.转向沉重C.制动跑偏D‘行驶跑偏 I6.()足装备动力转向系统的汽车方向发飘的原因。A.油泵磨损B缺液旅油或滤油器堵塞

C.油路中有气泡D.分配阀反们习弹簧过软或损坏 17.()不是动力转向系统方向发飘或跑偏的原因。A.分配阀反作)ray弹簧过软或损坏 B.缺液压汕或滤油器堵塞 c.流t控制阀被号住

D.}i习体与阀体台阶位咒偏移使滑阀不在中间位铆

I8.关于装备动力转向系统的汽车方向发飘或跑偏的原因,甲认为分配阀反作用弹簧过软或

损坏就是方向发飘或跑偏的根本原因,乙认为流量控制阀被卡住是其中之

一,丙认为阀体与阀体

台阶位置偏移使滑阀不在中间位置是其中之一。以上看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p.均错

l9.〔)是装备动力转向系统的汽车方向跑偏的原国。A.油泵磨锁B‘缺液从油或滤油器堵塞

C油路中有气泡。‘分配R}反作用弹簧过软或损坏 20.〔)不是汽车动力转向左右转向力不一致的原因。A_缺液压油或滤油器堵塞 B.分配阀的滑阀偏离中间位置 C.分配阀的滑阀虽在中间位置但与阀体台阶的间隙大小不一致 D.滑阀内有脏物阻滞

21.()是汽车动力转向左右转向力不一致的原因。A,分配阀作用弹簧过软或损坏B.缺液压油或滤油器堵塞 C.滑阀内有脏物阻滞n,油泵磨损

2z.关J一汽车动力转向左右转向力不一致的原因,甲认为分配阀的滑阀偏离中间位置是左右转向力不一致的原因,乙认为分配阀的滑阀虽在中间位置但与阀体台阶的间隙大小不一致是其中

之一,丙认为滑阀内有脏物阻滞是其中之一。以匕看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D,均错 23()不是转向沉重的原因口

A.转向梯形横、直拉杆球头配合间隙过小B.转向器转向轴弯曲或管柱凹瘪相互摩擦

C甲前轮前束过大或过小D转向器摇臂与衬套间隙过小 24.()是转向沉重的原因口

A.前桥变形B.前悬挂两侧弹簧挠度不-C.转向器转向轴弯曲‘j管柱凹瘪相互摩擦D.前轮前束过大或过小 25.关};转向沉重的原因,甲认为转向器转向轴弯曲或怜柱凹瘪相互摩擦就是转向沉重原因.乙认为转向器摇竹与衬套Li.}l隙过小是其中原因之一,f认为转向梯形横、直拉杆球头配合间隙过小是其中原因之一。以__仁石法止确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n.均错

26.()不足动力转向液压助力系统引起的转向沉重的原因。A.汕泵婀损B.缺液压油或滤油器堵y C‘汕路中有气泡D.分配阀反作用弹簧过软或损坏

27.()足动力转向液1}:.助力系统引起的转I}}] IJt.T_的原I}:I A汕液脏B.缺液压油或滤油器堵塞

C,分配阀反作}1!弹簧过软或损坏D.流Ii控制阀被卡住

28.转向盘()转动垠足指将转向盘转动而车轮不随之摆动这一过程转向盘所转过的角1ST。

n.最小B甲自山c.琅大D.极限

2}J.EQ 1092E车的转向盘()转动峪应为150}-3d0 A.最小B.自山C.最大D.极限

3Q.EQ1U92F车的转向盘自由转动量应为〔)e A.1。~15们B.15.一30OC甲300 ^-450 D.450-}-5fl0 31.机动车转I}}1盘的}t人}1 }}I转动鼓对J-最大设计车速小十1 QUkmlh的机动车不得人J;()。

A.S0 B.】U0 C.150 D.2fl0 32,机动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童对于最大设计车速等一】OOkmTh的机动车不得大于()。

A.50 B.1d0 C.50 D.200 33.机动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对于最大设计车速大于】001anTh的机动车不得大于()。

A.5 B.i00 C.l50 D.200 34.东风EQ 1092型汽车转向盘由中间位置向左向右转动的自由量不得超过〔)。

A.150 B.25 C.3D0 D.200 35转向系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机械式转向系和()转向系两种。A.电液式S.电控液压式C动力式D.以卜均不对

36.()转向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敏、维修方便等特点,且被现代轿车)一泛应用。

A.循环球式B齿轮一齿条式C.蜗杆指销式D单销式

37下列选项()的功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轮的转向力矩,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口

A转向万向节B.转向传动C.转向横拉杆D.转向器 38.〔)是导致转向沉重的主要原因。

A.转向轮轮胎气压过高B.转向轮轮胎气压过低 C汽车空气阻力过小D.汽车坡道阻力过小

39甲最小转弯半径是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中心平面移动轨迹的半径。

A车身B外狈叮转向轮C.内侧转向轮D,以上均不对 40.转向失控时,需要检查的项目是()。A.两前轮胎压B.钢板弹簧是否折断 C.两侧轴距是否相等D.以仕均正确

4l.循环球式转向器中,一般有()级传动副口 A.一 B.二 C.三 D.四

42.蜗杆指销式转向器按指销的数目不同可分为()。

A.单销式和三销式B.双销式和三销式C,单悄式和双销式D.单销式和多销式

(二〕判断题

1.()EQ l 092E车转n盘自}i转动缝应为l 5 0---}2D。

2.(>转向器转向轴}3曲或管柱凹瘪相互摩擦是转向沉重的原因之一。3.〔)流f控制阀被卡住是动力转向方向发飘或跑偏的原因之一。4,()分配阀反作用弹簧过软或损坏就是动力转向方向发飘或跄偏的原因。

5.〔)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装置!}l }I It漏人、消耗功率高,故日前应用较少。

fi〔)转向操纵机构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装配齐全、紧固可靠。7.()电控式动力转向系是在原有机械式转向系组成基础卜增设,套液几助力装置。

8()分配阀的滑阀偏离中间位置是汽车动力转向左石转向力不致的原l阅之

9.()转向器是转向操纵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0.C)转向器按结构不同]二要有循环球式、}l轮一齿条式和螺母螺杆式。

11.()机动乍转向盘的最人自由转动最对J几最大设计车速大}}} tont}m的机动介I;得人 7' 200。

Iz.c)所有汽车的转向轮前束值不能为负值。

13.()转向器按结构形式分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器和Ii杆曲柄指悄式转向器。

l4()机动车转}LT,盘的最人转动鱿对J、最大设计车速大」几f DUkmlh的机动乍不得&7大于100。

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间隙过大只是引起低速打摆现象的原因。第十二节 汽车制动系——驻车制动(一)选择题

1.对于允许挂接挂车的汽车,其驻车制动装置必须能使汽车列车在满载状态下能停在坡度()%的坡道上。

A.2 B.5 C.8 D.12 2.捷达轿车驻车制动器是()。A.气愿式$.综合式C.液力式D.人力式 3桑塔纳轿车驻车制动器是()。A.气压式B.综合式C液力式D.人力式 4.驻车制动器多安装在(〕或分动器之后。A.离合器B‘变速器C.差速器D.主减速器

5_用脚施加于驻车制动操纵装置_}几的力,对于座位数小于或等于9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一J二()N。

A.l00 B.200 C.5Q0 D.700 6.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胃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为ear、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一的坡道L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min a A.2 B.3 C.4 D.5 7.在空载状态卜,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为()%、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匕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Smino A.1a B.2D C.3a D.4a 8.小}u汽车的驻车制动器大多与()行车制动器共用一个制动器。A.前轮B.后轮C.前轮或后轮D.前轮和后轮 9.解放CA 1091型汽车采用的是〔)驻车制动器。A.盘式B.鼓式C.带式D.后轮

10.东风EQ l 092型汽车采用的是()驻车制动器。A.盘式B.鼓式C.带式D.自动增力式

(二)判断题

1.()驻车制动装置通常由驾驶员用手操纵。2.(GUON。)用脚施加少]’.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卜的力,对于座位数小于9的载客汽车应不大停}r坡度

用脚施加i..驻车制动操纵装置L的力,对J._座位数大]:9的载客汽车应

不大)对于允许挂接挂车的汽车,其驻车制动装置必须能使汽车列车在满载状态下时能

vas的坡道匕 5()在空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机动车在坡度为ao}、轮胎与路面间的附

着系数不小于D.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应少于5mino 第十三节 汽车制动系——行车制动

(一)选择题

1.关于行车制动性能的要求,甲说:汽车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的各系统应以某种方式相连;乙说:各种制动系统在其中之一 A.甲正确B.乙正确

失效时,汽车应能正常制动。对于以上说法〔〕。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不正确

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时的踏板力,对于座位数小于或等于()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SOON a 3.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时的踏板力,对于座位数大于9的载客汽车应不大于()No A‘laD

4.总质迸不大于350Dkg 载检验时制动距离要求C(B.2D0的低速货车,C.500

D.700 在3Dkmlh的初速度下采用行车制动系统制动时,满 A.9 B.19 C.29 D.39 5.乘用=}# 501an1h的初速度下采用行车制动系统制动时,空载检验时制动撇离要求共

A.9 B.19 C.29 D.39 b.()制动器可以在行车制动装置失效后应急制动。A.平衡式B.非平衡式C.行车n.驻车 第十四节 汽车制动系——真空增压制动

(一)选择题

I对J飞真空增压制动传动装置,解除制动时,控制油压下降,(互相沟通,又具有 定的f空度,膜片 A.辅助缸、推杆、辅助缸活塞都在[n1位弹簧作用下各自回位。B控制阀C.加力气室 D.-}缸

2,对于真空增压制动传动装置,解除制动时,控制油}:.F降,加力气室互相沟通,又具有

定的(),腹片、推杆、辅助岔活塞都在Itil位弹簧作用下各自回位。^.大气压力B.压力C.真空度

3.真空助力式液压制动传动装置,加力气室和控制阀组成一个整体,A.直空助力恭B,真空增r}=

4.空助力式液压制动传动装置,(A。加力气室和控制阀 C.主缸和控制阀 C空气增压器 D.推力 }u}做()。D卜空气助力器

组成个粮体,叫做真空助力器。B.加力气室和主缸 D.真空单向阀和控制阀

真空增压制动传动装置比液压制动机构多装了1套真空增压系统,下列 不是真空

G69;增压系统组成部分。

A.加力气室B辅助缸C.控制阀D.主缸

fi真空增压制动传动装置比液压制动机构多装了一套真空增压系统,下列()是真空增 压系统组成部分.A.加力气室 B.进气总管 C.进气歧管 D.卞缸

第十五节 汽车制动系——气压制动

(一)选择题

1()是气压低引起气压制动系制动失效的原因。A.车轮制动器失效B.制动器进气阀打不开 C.制动气室膜片破裂D.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打滑

2.()不是无气压或气压低引起气压制动系制动失效的原因。A.空气压缩机损坏或供气量小B制动气室膜片破裂 C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打滑D单向阀卡滞或制动管路堵塞

3当汽车气压制动系统贮气筒内的气压高于某·值时,气压不足报警灯报警开关触点(〕,报警灯()。

A.分开不亮B.分开亮C_闭合不亮D.闭合亮

4当汽车气压制动系统贮气筒内的气压低于某一值时,气压不足报警灯报警开关触点(),报瞥灯()。

A分开不亮B.分开亮C.闭合不亮D.闭合亮

5.当汽车气压制动系统贮气筒内的气压高于()MPa以上时,气压不足报警灯报警开

关触点分开,报警灯不亮。

A.0.D5 B.0.15 C.0.30 D.0.45 6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机动车,发动机在75%的标定功率转速下,〔)min内气压裘的指示气压应从零开始升全起步气压。

A.1 B.2 C.3 D.4 7.〔)不是气压制动系统制动不良的原因.A.制动总泵、制动踏板行程调整不当

B.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打滑 C制动阀调彼不当

D.制动蹄摩擦片沽有油污、水,表而结焦炭化或摩擦片碎裂,磨损过大

g.采川`'i, LI制动的机动车当气压升至b00kPa.f}.不使用制动的情况h,停if:空't仄缩机

(〕min 1‘斥.其,i, J i::的降低41`Lls}l }f、大J}-10k1'ao A.】B.3 C.5 D.7 9.采用气压制动的机动车当产·}f〔升全()1cPa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

3min后,其''s,J} E}!降低Ti't应不人于IOkPae A.200 B.40D C.b00 D.800 ra } lo.〔)是无气压引起气压制动系统失效的原因。A,车轮制动器失效B甲制动器进气阀打不开 C.制动气室膜片破裂D.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打滑 11.()不是气压制动跑偏的原因。

A,制动I}调整不当B_两前轮车轮制动器间隙不一致 C.车架变形,前轴位移D.两前轮直径、花纹不一致 12‘气压制动系统中的气压调节器上的螺钉旋入时()。A‘气压降低B,气压升高C.气压小变D.不’[][一调 l3()不会导致气压制动系统制动不良。A.空气压缩机损坏B.制动软管破裂 C.制动气室膜片破裂D,制动踏板行程过小

14.东风EQ I 092 f1'1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传动装置由()和控制装置两部分组成。

A.气泵B.制动踏板C制动杆D.制动气室

15装备气压制动系统的汽车气压不足报警灯报警开关安装在(〕Lo A贮气简B.制动踏板C.制动气室D.制动器 16()是气压正常,但气压制动系制动失效的原因。A空气版缩机损坏或供气娥小B.空气}.1.缩机传动带打滑 C一制动气室膜片破裂D.单向阀卡滞或制动管路堵塞

17.关J几无r.}压或气压低引起气压制动系制动失效的原因,甲认为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打淆就

是引起_I::述故障的原因,乙认为空气j「缩机损坏或供}L量小是其,},之,丙认为.}1.向阀卜滞或制动管路堵塞是其「!一之口以_L看法止确的是〔)。

A.甲和!乙B乙和[I}!C.丙和甲D.均错

is关J:气压i.f.:常,to气几制动系制动失效的原因,I I-r认为制动软怜、制动气室膜片破裂足

_L述故lsr.}r的原因,乙认为制动器逃气阀打不开是工r l-,之,丙认为制动阀丰作产毛阀卜滞、关闭不严是其中之。以匕石法i1确的是()。A.aLi和乙s.乙和丙C.1}1 }}甲D.均错

l9.关1.气压制动系统制动不t}的原1}1,甲认为制动Mkl i}n9不'-_`-i是其,}。之·,乙认为制动总

%f#、制动踏板宁Jv }a }}}i小’r1就足I.述故}}fif }}} }}1:因,内认为制动蹄摩擦片YI}ITI VIII污、水,衣I}I1结}i

炭化或摩擦片碎裂,肺损过大是其中原因口以卜石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B‘乙和ICJ C内和甲D均错

20关)_气压制动跑偏的原因,甲认为If}1轮制动'}} `之一膜片破裂、老化是引起1几述故h }}(I'7 原因,乙认为两前轮车轮制动器间隙不致是其中之一,丙认为!y.架变形、前轴位移是}..}rl,之 以i..石法正确的是〔)。

八.1料才fl乙B.乙和内C卜内和甲ro均对 2f.造成汽!t=' LIJ、制动拖滞故降的原Ill足().A甲制动I'tkJ排,C间I}}1过人B.车轮制动器f}}IT妇}f}.簧折断或过软

C.制动i} }i轮轴或制动蹄`+911配合I'}}J I索过大D.' }l:a、过.渐

22在(),},.空气助夕〕厂屯室制动II寸产牛的推力.也同踏板力,样八接作川在制动k翻!活寨推利二{。A.真空助力器B_真空增压器C空气增压器D.空气助力器 23()不是气压正常.但气压制动系制动失效的原因。

A制动器排气阀卡滞,关闭不严B.制动软管、制动气室膜片破裂 C.制动器进气阀打不开D.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打滑 24()是气压制动系统制动不良的原因。

A空气压缩机损坏B.制动软管破裂C.制动气室膜片破裂D.制动阀调整不当

25()是气压制动跑偏的原因.A制动总泵、制动踏板行程调整不当H.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打滑 C.制动阀调整不当D.两前轮轮胎气压不一致

2b汽车气压制动时有“哑噢”异响或车身发抖应()。A.更换摩擦片,光磨制动鼓B.调整蹄片和制动鼓间隙 C.检查制动气室D‘检查制动阀

27.汽车气压制动排气缓慢或不排气,应检查〔》。A制动凸轮轴的配合间隙B。制动操纵机构 C.制动阀D。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阀 第十六节 汽车制动系—液压制动

(一)选择题

1.在制动时,液压制动系统中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的油压是〔)。A.胜缸高于轮缸B.主缸低于轮缸C.轮缸主缸相同D.不确定 2.--F列()是液压制动系制动不良的原因。

A.总泵旁通孔或回油孔堵塞B.制动蹄网位弹簧过软、折断 C.液压制动系统中有空气D,制动管路凹瘪堵塞 3.列()不是液压制动系制动不良的原因。A.液压制动系统中有空气B.总泵旁通孔堵塞 C.总泵密封胶圈老化D.制动蹄片磨枷过傲 4.汽车液压制动个别车轮制动拖滞是由于()。

A.制动液太脏或勃度过大B.制动踏板自f.l.l行程过小 C.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小D_制动般缸旁通孔堵塞

5.液压行车制动系在达到规定的制动效能时,对于座位数大]飞9的载客汽车踏板行程应不得

超过()mm a A.80 B.IUU C.120 p.ISU G液JI沂了车制动系在达到规定的制动效能时,对r=座位数小1=9的载客汽车踏板行程h}i.不得 超过()mma A.80 B.100 C.t20 b.1411()是液压制动系统卡死的原因,液压制动系统中有空气

B,总泵旁通孔或}}'}汕孔堵塞 C.总泵皮碗、密封胶圈老化、发胀或翻转D.制动蹄片磨损过量

8.〔)不是液压制动系统卡死的原因。

A.总泵皮碗、密封胶圈老化、发胀或翻转B.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

C.总泵旁通孔或回油孔堵塞D.制动管路凹瘪或老化、堵塞 9.〔)不是真空助力式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组成部分。A.加力气室B.轮缸C控制阀D.主缸

l0关于液压制动系制动不良、夫效的原因。甲认为:总泵皮碗、密封胶圈老化、发胀或翻转是引起L述故障的原因。乙认为:制动蹄片磨损过量是其中之。丙认为:液压制动系统中有空气是其中之一口以上看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D.均错

11.对液压制动的汽车连续踏儿次制动踏板后,踏板能升高但踩制动踏板感觉有弹性,则足

由于()。

A.主缸皮碗破坏、顶翻B液压系统有空气或制动液气化 C.液压系统有渗漏D.制动液牌号不对

12.对液压制动的汽车连续路儿次制动踏板,始终到底且无力是因为()。

A.制动主缸皮碗损坏、顶翻B,制动蹄片和制动鼓间隙过大 C制动系统渗入空气或制动液气化D.制动液牌号不对 13.车用液压制动系统中控制制动蹄的液压元件是〔)。

人制动总泵B.制动分泉C.制动踏板D_推杆 f4.双回路液服制动系统中任回路失效,此时C)。

A主腔不能上作B.踏板行程减小C.踏板行程不变D.制动效能降低 l5,关J几空}L液}}i制动传动装lyl`.甲说空气液压制动传动装搜有增压式。乙说空气液振制动

传动装置有助力式。你认为以仁观点()A.}}-'.1}.确g.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17甲、乙都小Ll确 16.液l I::行车制动系在达到规定的制动效能时,踏板行程不得超过踏板全行程的〔)。

A.l14 B.2l4 C.314 D.718 17.液J-t行车制动系在达到规定的制动效能时,对J:r倒动器装有自动调榷间隙装胃的乍辆的踏板斤J几程不得超过踏板全行程的(),A.114 B.214 C.3l4 D.4l5 】s.液J日水}11泵的安装程序是:安装真空助力器、制动1=.}f I.()和制动踏板

A.制动传动装置s.拉杆c.制动分泵D,制动软竹

】9空气液振制动传动装置分为<)两种。

八助Jl、aC和增力式B.增

11、式和n力式 C‘增压式和增力式D.助压式和助力式

20.卜列囚素{},分致汽车液环制动不良的是()。

n.制动1几}I.l}}l nJl阀密封小良}s.制动}}:}iC出汕Hkl i'}!过软

C.制动t班I旁通孔堵寨v.制动踏板自山行程过小 下列(桑塔纳

不装备真空助力式液压制动传动装JYL n 2000轿'I a.奥迪100 ?}j轿车C.捷达轿弃 0跃进IDGI Y't!i 2]A zz.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双回路液压制动装置采用的是()配合。A.前独立式B.后独立式C交叉式B非交叉式 z3.下列〔)不是液压制动系制动失效的原因。A.液压管路中有空气B.总泵回油孔堵塞 C总泵皮碗老化D制动鼓磨损过量

24.关于液压制动系统卡死的原因,甲认为总泵旁通孔或回油孔堵塞就是引起上述故障的原

因,乙认为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是其中之一,丙认为制动管路堵塞是其中之一。以上

看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D.均错.}._l.!r1州一„]七i-_iyI L> >(第十七节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制动跑偏的原因。

A.前悬挂弹簧弹力不足B_轮胎异常磨损 C.减振器性能减弱D。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

2关于制动跑偏、甩尾的原因,甲认为车架变形是制动跑偏、甩尾的原因,乙认为单

簧 }力不足是其r}i之·,丙认为前悬挂弹簧弹力不足是其中之一。以f:看法1 }_确的 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甲D均错 3.卜列()不是制动跑偏、甩尾的原因。A.车架变形B,前悬挂弹簧弹力不足

C.单侧悬挂弹簧弹力不足D.一侧车轮制动器制动性能减弱 4_()不是制动甩尾的原因。

A.制动阀调整不当3.两后轮制动间隙不一致

C,两后轮制动气室之一制动管路或插头漏气D.后桥悬架弹簧弹力不一致

5(〕足制动甩尾的原IAI。

A.制动阀调核不当B.两前轮车轮制动器间隙不一致

C车架变形,前轴位移D.后桥悬架弹簧弹力不致

G关J几制动甩尾的原因,甲认为后桥悬架弹簧弹力不一致就是引起上述故a}的原因.乙认为

两后轮制动气室之·制动竹路或插头漏气是其中之·,丙认为两后轮制动间隙不致是其中之 以「石法正确的兄()。

A.甲和乙B.丙和甲C乙和内Cl.均错 7.列()是制动甩尾的原因。

人.前忌挂弹簧弹力个足B轮胎异常磨拟 C减振器性能减弱1}.单侧愚挂弹簧弹力不足 8.()足制动拖滞的原因。

A制动踏板轴一片滞B.两后轮制动间隙不一致 C.两后轮制动气室之一制动管路或插头漏气 D.后桥悬架弹簧弹力不一致

。.关于制动拖滞的原因,气口是引起上述故障的原因.板轴卡滞是其中之一。A.甲和7 甲认为制动阀排气阀间隙过小或排气阀门橡胶老化、乙认为制动蹄回位弹簧折断或弹力不够是其中之一,以上看法正确的是()。B,乙和丙C.丙和甲 变形而堵塞排

丙认为制动踏

10.〔)不是制动拖滞的原因。A制动踏板轴卡滞 B,两轮制动间隙不一致

C.制动阀排气阀间隙过小或排气阀门橡胶老化、D.制动蹄回位弹簧折断或弹力不够 D.均错

变形而堵塞排气口

第十八节 汽车制动系统其他知识(一)选择题

1()的助力源是压缩空气与大气的Ii.力差。A.真空助力器B 2在汽车制动系中,(上作,以获得所需的制动力矩。A.制动蹄B.真空增压器 C空气增压器

将驾驶员或其他动力源的作用力传到制动器,空气助力器 同时拎制制动器 制动鼓

3重型汽车的制动传动装置多采用 A.真空助力式液压装置

C.空增Iii式液压装置 C.制动传动装置 D.}iJ动缸 解放CA 1092 】0}-15 g.空气增压装置 D.助力式液压装置

型汽车制动鼓l:作表面粗糙度Ra为()阿 $.5^-10 C.]0^-12 的作用是使澎〔筒的浓}I-f::T}-待在规定范围内,D.2^-5 以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二 4.<5.A.}'IH}压阀$.i}'-Ih7阀C 6.安装好制动o,}轮+111后,应使两轴轴In1 I'nJ隙不大J A.U.6 B.0.7 C.7‘制动钳体}r.}}〔》误差应不大t-O.U2mme A幽度B圆杜:度C.8.制动钳体盯筒圆柱度误差应不大一于〔)mm e 限压!}平面度 D.栩糙度

真空动力器

总成,在FIAT650刑汽车制动传动装}` i妇装备有此装置。B.真空增l E:器C.空气增压器)在30kmlh的初速度厂采用应急制动系统制动时,D.空气助力器 A.货乍 B.客车 C.乘用午

制动距离要求}20me D.特种车

1751;_货车鑫}Q}的}JJ.速度下.裹.男产应.会制砍荞纷御!动对,{动距漓要劣芍犷〕二二

A.In s.2o C.3o D.4n 12.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过小,不应调整()。A.制动踏板高度 B.制动气室压力 C.储气筒压力

D.制动踏板高度、制动气室压力、储气筒压力都对 13.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过小,将导致()。

A,车辆行驶跑偏8.无制动C.制动时f}l变长n.制动距离变长 14二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过大,应调链()。A‘制动踏板高度B。制动气室压力 C.储气筒压力D.制动底板上的偏心支承

御.15.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过大,将会导致()。

A.车辆行驶跑偏B.制动不良C.制动时间变长D.制动距离变长 16.两前轮车轮制动器间隙不一致会导致汽车()。A.制动失效B.制动跑偏C..制动过热D.轮胎异常磨损 17甲东风$Q 1092型汽车采用的制动控制阀是〔)。A.单腔式B.串联双腔活塞式C。并联双腔活塞式D.往复式 18.解放CA 1092烈汽咋娜越动系统内的r砚l:.规定值为()kPao A.800---830 B.700^-740 C.700^840 D.800--850 19.东风H} 1092 ?S汽车的制动气压为()kPa口

A.700一740 B.760 C.750 D_ 80n 2D.关犷亚型车采用的制动增压装置,甲说重型汽车易采用空气增压装置,乙说重型汽车易

采月J助力式液f1:_装段。你认为以卜观点()。

A.甲II:确B.乙II:确C.甲,乙都’1l确D.甲、乙都不I Ian z}.制动鼓失圆.将不能导致〔)习

八.车辆行驶跑偏s.无制动c.制动时间变长n.制动1tI离变长 22.汽车制动蹄支r1}$P`i孔f}支承悄}}1;合}I i}隙不超过()mrn A.0.S F3.0.05 C.4, l5D。a】a z},川游标片尺分别测峨制劝蹄支承销’对寸仑,儿配合n引象不应超过()mm A.U.3a B.U.25 C.U.35 U.U.4U 24.解放CA 1092型汽乍制动蹄支承销’j制动底板的配合间隙不人」几()mm e

第二篇:底盘教案

汽车底盘教案

一、传动系统

(一)离合器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给解释出摩擦式离合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离合器的检修与拆装、更换。

情感目标:学生可以提高在工作中的耐心和责任心。2.重、难点分析

重点:摩擦式离合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难点:扭转减震器的工作过程。

关键:采用动画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摩擦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演示。3.教学内容

(1)离合器的安装部位: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分离或接合前后两者之间动力联系的部件。

(2)离合器的作用 ①平稳起步 ②换挡平顺 ③中断动力(3)摩擦式离合器的形式

①按从动盘的数目分:单片式

双片式

②按压紧弹簧的形式分:膜片弹簧式 中央弹簧式 多簧式 ③按操纵方式分:机械式

液压式

气压式(4)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

①主动部分:飞轮、离合器盖、压盘、传动钢片 ②从动部分:从动盘、从动轴 从动盘包含的扭转减振器: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会使从动盘毂相对于动盘本体和减振器盘来回转动,夹在它们之间的阻尼片靠摩擦消耗扭转振动的能量,将扭转振动衰减下来。③压紧机构:膜片弹簧或压紧弹簧 ④操纵机构:膜片弹簧(或分离杠杆)、分离轴承、分离套筒、分离叉、回位弹簧等分离机构和离合器踏板及传动机构、助力机构等(5)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①工作过程

当需要切断动力传递时,驾驶员车只要踩下离合器踏板,踏板就回带动拉杆,从而使拨叉旋转压下分离轴承,通过分离杠杆的杠杆作用,杠杆内端受到分离轴承的压力,外端从而压起压盘,压盘客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向后移动,是从动盘于飞轮脱离接触,于是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动力输出被中断。

相反,实现动力结合。②调整 a.自由间隙

离合器自由间隙:离合器在正常情况下,在分离杠杆内端和分离轴承之间应留有一个间隙,一般为几个毫米,这个间隙称为离合器的自由间隙。b.自由行程 踏板自由行程:为了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和操纵机构零件的弹性变形所需的离合器踏板行程,称为踏板自由行程。

(6)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①离合器打滑

a.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太小或没有。b.压盘弹簧过软或折断。

c.摩擦片磨损变薄、硬化,铆钉外露或沾有油污。

d.离合器和飞轮连接螺钉松动。②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a.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b.分离杠杆内端不在同一平面上,个别分离杠杆或调整螺钉折断。c.离合器从动盘翘曲,铆钉松脱或新换的摩擦片过厚。

d.双片式摩擦片中间主动盘限位螺钉调整不当,及分离弹簧过软或折断。e.从动盘毂键槽与变速器第一轴键齿锈蚀,使从动盘移动困难。③离合器异响

a.分离轴承磨损严重或缺油,轴承复位弹簧过软、折断或脱落。b.分离杠杆支撑销孑L磨损松旷。

c.从动钢片铆钉松动,钢片碎裂或减振弹簧折断。d.踏板复位弹簧过软、脱落或折断。e.解放CAl091传动销与孔磨损松旷。

f.从动盘毂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磨损严重。④起步时发抖

a.分离杠杆内端高低不一。

b.压盘或从动盘翘曲,或从动盘铆钉松动。c.压紧弹簧力不均。

d.变速器与飞轮固定螺钉松动。4教学小结

通过课堂考核,每位同学均能说出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超过半数同学均能够对完成离合器的检修、拆装与更换。总体来说,本节课程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二)手动变速器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说出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及挡位传递路线

技能目标:可以独立进行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排除。情感目标:学生可以提高在工作中的耐心和责任心。2.重、难点分析

重点: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难点:手动变速器的构成及齿轮传递关系。关键:采用动画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示。3.教学内容

(1)变速器的功用

①实现变速变矩②实现倒车③实现中断动力传动(2)变速器的类型

①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有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综合式变速器

②按操纵方式: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一体变速器(3)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普通齿轮变速器是利用不同齿数的齿轮啮合传动来实现转矩和转速的改变。变速、变矩及变向原理:

传动比:主动齿轮转速与从动齿轮转速之比值或从动齿轮齿数与主动齿轮齿数之比。传动比:i12=n1/n2=z2/z1,i12>1,减速;i12<1,增速。对于多机传动:

i=所有从动齿轮齿数的乘积/所有主动齿轮齿数的乘积

=各级齿轮传动比的乘积

i >1,减速档,且i 越大,档位越 低;i =1,直接档;i <1,超速档。(4)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普通齿轮变速器组成: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变速操纵机构组成。变速传动机构:改变转矩的大小 变速操纵机构:操作实现换挡

变速器按照工作轴的数目可分为三轴式和二轴式。以三轴变速器为例,其结构简图为:

组成:变速器壳体、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倒挡轴、各挡齿轮、支撑轴承、同步器等。

(5)同步器

①功用:使接合套与待啮合的齿圈迅速同步,缩短换档时间;且防止在同步前啮合,减少换档冲击。

②分类:锁环式惯性同步器、锁销式惯性同步器 a.锁销式同步器

组成:结合齿圈、锥盘、锥环、定位销、锁销、结合套、花键毂、钢球、弹簧

工作原理:挂档时,接合套带动定位销及摩擦锥环,顶压在摩擦锥盘上,由于不同步产生摩擦力矩,此时锁销与接合套倒角相对,无论驾驶员施加多大的力都无法挂上档。同步后,摩擦力矩消失,再F1产生的拨环力矩作用下,锁销被拨动一个角度,顺利挂档。b.锁环式同步器

组成:结合齿圈、锁环、滑块、定位销、结合套、花键毂、弹簧、卡环

工作原理:挂挡时,结合套顶压锁环,由于锁环与齿轮结合齿圈产生摩擦力矩,此时同步器结合套的花键与锁环花键以及结合齿圈的花键错位相对,无法挂上挡位。直到锁环、结合套、齿轮齿圈的转速相接近,利用花键顶端的切薄齿切入,顺利挂入挡位。(6)普通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①功用:保证驾驶员根据使用条件,将变速器换入某个档位。②类型:

按操纵杆距离变速器的远近分:直接操纵式、远距离操纵式 ③主要组成

直接操纵式:变速杆、拨块、拨叉、拨叉轴及安全装置等 远距离操纵式:变速杆、支撑总成、壳体、换挡操纵杆、换挡离合器、操纵支撑杆等组成。④变速操纵机构的锁止装置: a.自锁装置

组成:自锁弹簧 自锁钢球

作用:防止变速器自动换档和自动脱档。b.要有互锁装置

组成:互锁销、互锁钢球

作用:防止变速器同时换入两个档位。c.要有倒档锁装置

组成:弹簧、倒倒档拨块 作用:防止误挂倒档。

(7)各挡位工作原理演示:(投影动画)

(8)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①变速器的异常声响: a.空挡发响

(a)曲轴与变速器第一轴中心线不同心,或变速器壳变形。(b)第二轴前轴承磨损、污垢、起毛。

(c)常啮齿轮磨损,齿侧间隙过大,或个别齿轮牙齿破裂。(d)常啮合齿轮未成对更换,啮合不良。(e)轴承松旷、损坏、齿轮轴向间隙大。(f)拨叉与接合套间隙过大。b.挂档后发响

(a)轴的弯曲变形,轴的花键与滑动齿轮毂配合松旷。(b)齿轮啮合不当,或轴承松旷。

(c)操纵机构各联接处松动,变速叉变形。(d)主从动齿轮配合间隙过大。②变速器跳档

a.变速器齿轮或齿套磨损过量,沿齿长方向磨成锥形。

b.变速叉轴凹槽及定位球磨损,以及定位弹簧过软或折断,使自锁装置失效。

c.速器轴、轴承磨损松旷或轴向间隙过大,使轴转动时齿轮啮合不好发生跳动和轴向窜动。d.操纵机构变形松旷,使齿轮在齿长位置啮合不足。③挂挡困难

a.变速叉轴弯曲变形;

b.自锁或互锁钢环破裂、毛糙卡滞; c.变速联接杆调整不当或损坏; d.同步器耗损或有缺陷;

e.变速器轴弯曲变形或花键损坏。④变速器乱档

a.换档杆与换档杆拨动端松旷、损坏或换档拨动端内孔磨损过大。b.变速控制器弹簧压缩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c.换档滑杆互锁销与小互锁销磨损过大,失去互锁作用。⑤变速器发热 a.轴承装配过紧。

b.齿轮啮合间隙过小。

c.缺少齿轮油或齿轮油粘度太小。⑥变速器漏油

a.变速器各部密封衬垫密封不良、油封损坏,或紧固螺栓松动 b.变速器壳破裂。c.齿轮油过多。

d.变速器放油螺栓或通气孔堵塞。4.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课程的学习,每位同学均能讲出手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80%以上的同学均能够对独立完成手动变速器的拆装、检修与排故。总体来说,本节课程已经达到预期目的。

(三)万向转动装置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描述出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技能目标:独立完成万向传动装置在车辆上拆解与装配。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的耐心和责任心。2.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根据万向节的工作原理进行拆装与更换。难点:学习万向节的工作原理

关键:采用动画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示、学习与拆装练习。3.教学内容

(1)功用、组成与应用:

①功用:在轴线相交且相对位置及轴间夹角经常变化的转轴之间传动力。②组成: 万向节

传动轴

中间支承 ③应用万向传动装置的地方:

变速器——后桥之间;变速器——分动器之间;分动器——驱动桥之间;断开式驱动桥;转向驱动桥;转向轴

(2)万向传动装置结构 ①普通万向传动装置

a.类型:可分为:不等速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

b.结构:由3个万向节、中间支承、及中间传动轴、后传动轴

注意事项:对于刚性十字轴式万向节为了达到等速传动,在装配上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a)第一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度α1与第二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 α2相等。(b)第一万向节的从动叉与第二万向节的主动叉处于同一平面内。②等速万向传动装置:

a.原理:从结构设计上保证万向节在工作时,传力点总是位于两轴交角的平分面上。b.主要类型有:球叉式、球笼式(a)球叉式等速万向节: 组成:由两个万向节叉、四个传力钢球和一个定位钢球组成。(b)球笼式等速万向节: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等速万向节

组成:由外万向节、内万向节和花键轴等三部分组成。③中间传动轴和中间支承

中间传动轴上装有中间支承。其前端焊有万向节叉,后端焊有花键轴,通过支架总成和轴承等安装在车架的横梁上。(3)万向传动装置的常见故障 ①异响

a.万向节异响:钢球的异常磨损或传动轴花键磨损过度 b.传动轴异响:没有按照万向节的装配要求进行装配。②震动

万向传动装置造成的震动通常是由传动轴不平衡造成的,通过做动、静平衡可以解除。4.课堂小结

本堂课程主要完成了对万向传动装置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万向传动装置的传力原理。通过独立的动手操作,均可以按照标准进行万向节、传动轴的装配与调试。本次课程完美结束。

(四)驱动桥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可以准确讲解出驱动桥的组成及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技能目标:能够完成对差、减速器的拆装练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的耐心和责任心。2.重、难点分析

重点:独立完成驱动桥拆装。

难点:掌握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关键:采用动画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与拆装讲解。3.教学内容

(1)功用及分类:

①功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扭的作用;并将牵引力、制动力及其它载荷通过悬架传递给车架。

②结构类型:非断开式驱动桥(与非独立悬架配用)、断开式驱动桥(与独立悬架配用)③驱动桥的组成: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等。(2)主减速器 ①功用及类型:

a.功用:减速增扭,改变转扭方向。b.类型:

(a)按齿轮副:单级主减器、双级主减器(b)按位置:中央主减速器、轮边主减速器

(c)按传动比档数分:单速(1个固定的传动比)、双速(有两个传动比)(d)齿轮副结构形式分:圆锥齿轮式(螺旋齿)、准双曲面齿轮式、圆柱齿轮式(斜齿)②单级主减速器

a.结构组成:通常由一对主、从动圆锥齿轮及主减速器壳组成。

b.特点:结构简单,质量轻,制造容易,成本低,维修方便;但i不能太大(i≤7)。c.应用:广泛用于传递转矩不大的车上:轿车(桑塔纳2000)、轻、中货车。

d.注意:现在广泛应用的单级主减速器必须用含防刮伤添加剂的准双曲面齿轮油。e.安装及调整:根据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决定其安装需注意主减速器的主动锥齿轮在壳体上的轴向移动间隙及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

(a)轴向移动间隙:利用调整主动锥齿轮的两支撑轴承间的距离,来调整其轴向的可移动间隙。

(b)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利用从动锥齿轮在壳体上两侧的大凹形螺母,调整从动锥齿轮的横向移动,从而调整了与主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③双级主减速器:

a.结构:通常由两组齿轮传动副进行动力传递。

b.特点:但结构较复杂,尺寸、质量较大,制造维修难度上升,成本较高。c.应用:主要用于中、重型货车、越野车、大客车。d.分类:大体可以分为整体式和分开式。④贯通式主减速器

主要用于多轴驱动的越野车上。(3)差速器 ①作用:使左右车轮可以不同的车速进行纯滚动或直线行驶。将主减速器传来的扭矩平均分给两半轴,使两侧的车轮驱动力相等。②分类:普通差速器 防滑差速器 ①差速器的运动特性是: a、差速器不起作用时,两半轴转速均等于差器壳的转速。即

n1=n2=n0 b、差速器起作用时,一侧半轴增加的转速等于另一侧半轴减少的转速。c、左右半轴转速之和永远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即 n1+n2=2n0 ②差速器的扭矩特性: 普通锥齿轮差速器在无论何种工况下,都具有扭矩等量分配的原则。(4)半轴与桥壳

①半轴:实心轴,内端有花键,与半轴齿轮相连,外端有凸缘,与轮毂相连。支承形式:全浮式支承形式、半浮式半轴支承。

②桥壳:安装承载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毂、悬架,并保护其不受外界的损伤。

分类:整体式桥壳 分段式桥壳 4.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每位同学都独立完成了驱动桥的拆装练习。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主减速器、差速器的拆装并讲解其工作原理。本次课程完成了预期的目的。

(二)行驶系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2.重、难点分析 重点: 难点: 关键: 3.教学内容

(1)行驶系概述: ①行驶系功用: a.接受由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转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作用,产生驱动力,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b.支承汽车的总质量。

c.传递并承受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反力及其所形成的力矩。

d.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并衰减其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在轴线相交且相对位置及轴间夹角经常变化的转轴之间传动力。

②类型:轮式、履带式、车轮——履带式

③组成:车架、车桥、车轮、悬架(2)车架

①结构类型:边梁式车架(应用最广泛)、中梁式车架(脊梁式车架)、综合式车架、轿车一般采用的无梁式车架的承载式车身。(3)车桥 ①分类

按照用途的不同: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支持桥 按照结构分:整体式车桥、断开式车桥

a.转向桥:分为整体式转向桥和断开式转向桥两种。

b.转向驱动桥:越野汽车、前轮驱动汽车和全轮驱动汽车的前桥,既起转向桥的作用,又兼起驱动桥的作用,故称为转向驱动桥。分为整体式转向驱动桥和断开时转向驱动桥两种。②转向轮定位 转向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与车架的安装应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种安装位置关系称为转向车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转向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

a.主销后倾:在纵向垂直平面内,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γ称为主销后倾角。作用:是当汽车直线行驶时,保持其方向稳定性,当汽车转向时能使前轮自动回正。

b.主销内倾:主销安装在前轴上,其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现象称为主销内倾。在垂直于汽车支承平面的横向平面内,主销轴线与汽车支承平面垂线之间的夹角β称为主销内倾角。作用:使转向轮自动回正,转向轻便。主销内倾角一般为5º~ 8º,过大易导致方向不稳定,前轮易摇摆

c.前轮外倾:转向轮安装在转向节上时,其旋转平面上端向外倾斜,这种现象称为转向车轮外倾。车轮旋转平面与垂直于车辆支撑面的纵向平面的夹角a称为车轮外倾角。d.前轮前束:使转向轻便和提高前轮工作的安全性。转向轮外倾角一般为1º左右

前束:转向轮安装在车桥上,两前轮的中心平面不平行,其前端略向内侧收束,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两前轮后端距离A大于前端距离B,起差值称为前轮前束值。

作用:消除因前轮外倾使汽车行驶时向外张开的趋势,减少轮胎磨损和燃料消耗。(4)车轮:介于轮胎和车轴之间承受载荷的旋转组件 ①组成:轮毂、轮辋、轮辐 ②车轮类型

结构型式:辐板式车轮和辐条式车轮(铸造辐条和钢丝辐条)③轮辋类型

(1)深槽轮辋(一件式):结构简单,质量小刚度大。适用于轿车上小尺寸大弹性的轮胎。多用于轿车、轻型车

(2)平底轮辋(两件式):一边的凸缘与轮辋制成一体,另一边安装挡圈及锁圈,多用于货车、中型车

(3)对开式轮辋(三件式): 内外两部分组成,两者用螺栓联成一体。多用于越野车、重型车

④国产轮辋:

深槽轮辋(DC)深槽宽轮辋(WDC)半深槽轮辋(SDC)平底轮辋(FB)平底宽轮辋(WFB)全斜底轮辋(TB)对开式轮辋(DT)(5)轮胎: ①类型:

胎体结构:充气轮胎(有内胎 无内胎)实心轮胎 用途:载货车轮胎(轻型 中型 重型)

轿车轮胎 胎体中帘线排列方向:普通斜交轮胎 子午线胎 按胎内气压大小分:高气压胎

0.5~0.7Mpa

低气压胎 0.15~0.45 Mpa

超低压胎

0.15Mpa以下 ②普通斜交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 a.高压胎

一般用D×B表示。D为轮胎名义直径,B为轮胎断面宽度,其单位均为英寸,“×”表示高压胎。例如,轮胎规格34×7表示为该轮胎外径为34in。b.低压胎

低压胎一般用B-d表示。B为轮胎断面宽度,d为轮辋直径,单位均为英寸,“-” 表示低压胎。c.超低压胎

表示方法与低压胎相同。③子午线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 子午线轮胎用BRd表示。

B:为子午线轮胎的断面宽度。对于国产轿车B以mm作单位,而货车B有英制和公制两种表示方法,单位与d一直为in。R:表示轮胎为子午线轮胎。D:表示轮辋直径。

例:205/55 R16 91V,205为轮胎断面宽度B为205mm;60表示扁平率60%(即轮胎高宽比,横断面高度H与断面宽度B的百分比,国产轿车有80、75、70、65、60、55六个系列,即80%、75%、70%、65%、60%、55%);R表示子午线轮胎;16表示轮辋直径d为16 in;91为此轮胎的载重等级代号,经查表为615kg;V为此轮胎的速度等级代号,经查表为240公里/小时。

④常见轮胎的磨损形式及原因 a.胎冠中央磨损:常为胎压过高 b.双侧胎肩磨损:常为胎压过低 c.胎冠间歇性匀称磨损:车轮发卡

d.单侧胎肩磨损:悬架变形或定位参数不准确

e.胎冠部分严重磨损:强制动或紧急刹车造成车轮骤停磨损(6)悬架

①作用:弹性连接车桥与车架或车身,把路面作用到车轮的各种力传给车架(或车身); 迅速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起导向作用,使车轮按最佳轨迹相对车身运动。②组成:弹性元件、减振器、导向机构、横向稳定器

③分类

a.按控制形式不同:被动式悬架、主动式悬架 b.按汽车导向装置: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

④常用弹性元件: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气体弹簧和橡胶弹簧等。

a.钢板弹簧:由多片长度不等的弹簧钢片叠加而成,广泛应用于非独立悬架(货车)。b.螺旋弹簧(轿车前轮独立悬架)

c.扭杆弹簧:当车轮跳动时,摆臂便绕着扭杆轴线摆动,使扭杆产生扭转变形,以保证车轮与车架弹性连接。d.气体弹簧

(a)空气弹簧:有囊式和膜式两种(b)油气弹簧

e.橡胶弹簧:橡胶弹簧主要用作辅助弹簧,其单位质量的储能量较多,隔音性好。多用作悬架的副簧和缓冲块。⑤减振器

按工作原理分:单向作用减振器、双向作用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阻尼可调式减振器 ⑥独立悬架:

按车轮运动形式分:横臂式独立悬架、纵臂式独立悬架、车轮沿主销移动的独立悬架(烛式悬架和麦弗逊式悬架)、多连杆式悬架。4.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讲解了汽车行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本次课程的学习之后,能够对车轮的定位及轮胎的选择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认知。本次课程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三)转向系统 1.转向系的功用

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和保持汽车稳定的直线行驶。2.类型

按转向动力源的不同分为:

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液压式、电动式和电动--液压式)3.转向系常用术语

①转向中心:转向时所有车轮的轴线相较于一点,这点被称为转向中心O。②转向半径:由转向中心O到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的距离R称为转向半径。③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a.定义:转向盘在空转阶段的角行程。

b.要求:一般为10º∽ 15º,超过25º∽ 30º时必须调整,如桑塔纳2000为7.7° 4.机械转向系

组成:转向盘、转向轴及转向轴套管等。①转向盘

转向盘由轮缘、轮辐和轮毅组成,一般用花键和螺母安装在转向轴的上端,其上装有喇叭的按钮。装有安全气囊的车型,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的一些部件。②转向轴

转向轴从转向柱套管中穿过,为转向盘和转向器的传动件。转向轴套管安装在车身上,支撑着转向盘。轿车转向轴要求为安全型,通常分为上、下两段。③转向器

转向器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其功用是将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矩放大,并减低转速,传给转向传动机构。

常见的转向器有齿轮齿条式和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a.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简单、紧凑,质量轻,制造方便,操纵灵敏度高,但传动比较小,属于可逆式转向器,适用于轿车转向系中。b.循环球式转向器

循环球式转向器分为循环球一齿条齿扇式和循环球一滑块曲柄销式两种。其中循环球一齿条齿扇式应用较广。它有两级传动副,第一级是螺杆螺母传动副,第二级是齿条齿扇传动副。

c.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的传动副(以转向蜗杆为主动件,其从动件是装在摇臂轴曲柄端部的指销。转向蜗杆转动时,与之啮合的指销即绕摇臂轴轴线沿圆弧运动,并带动摇臂轴转动。

④转向传动机构

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到转向桥两侧的转向节,使两侧转向轮偏转,且使二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关系变化,以保证汽车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相对滑动尽可能小。一般可分为与独立悬架配用的和费独立悬架配用的两种类型传动机构。5.动力转向系 ①动力转向类型

按力源的不同:液压式、电动—液压式、气压式、电动式 按传能介质的不同:气压式、液压式 按转向控制阀阀芯运动:滑阀式、转阀式 ②动力转向系部件

a.转向油罐及转向液压泵

转向油罐的作用是贮存、滤清和冷却助力油。一般转向油罐单独安装,也有和转向油泵安装在一起的。

转向液压泵的形式有3种:叶片式、转子式和齿轮式。b.转向控制阀

转向控制阀是在驾驶员的操纵下控制转向动力缸输出动力的大小、方向和增力快慢的控制阀。按阀体的运动方向,转向控制阀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两种。6.电控动力转向系统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EPS),低速时使转向轻便灵活;中高速时,转向得到最优的转向动力放大倍率和稳定转向手感,提高行驶操纵稳定性。①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液压式EPS、电动式EPS ②电控动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a.良好的随动性:即转向盘与转向轮之间具有准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时能保证转向轮可维持在任意转向角位置。

b.有高度的转向灵敏度:即转向轮对转向盘应具有灵敏的响应。

c.良好的稳定性:即具有很好的直线行使稳定性和转向自动回正能力。

d.助力效果能随车速变化和转向阻力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低速时,有较大的助力效果,以克服路面的转向阻力;高速时,要有适当的路感,以避免因转向过轻而发生事故。4.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讲解了汽车的转向系统。学生从机械式转向系统、动力式转向系统及电控式动力转向系统的学习,充分的了解了现代汽车不同种类型转向系统应用在汽车上的优劣性。学生通过对转向系统的拆装练习,基本掌握了转向系统的基本构成及转向原理。本次课程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四)制动系统 1.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2.重难点分析 重点: 难点: 关键: 3.教学内容 ①功用

a.根据需要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b.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c.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②类型:

按制动力的来源不同分为:

人力制动系,动力制动系、伺服制动系

按照制动系统的操纵系统不同分为: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 ③制动系统的组成:

a.制动操纵机构:操纵制动系统 b.制动传动机构:传递操纵制动力 c.制动器:产生制动力

d.制动调节机构:调节制动系统间隙 ④液压制动系统 a.组成:

制动主缸:将踏板力转变成液压力

制动轮缸:将制动主缸传来的液压力转变为使制动蹄张开的机械推力。

真空助力器:利用真空能(负气压能)对制动踏板进行助力的装置,对其控制是利用踏板机构直接操纵。

制动器:产生制动力 b.类型:

单回路式、双回路式(前后分开式、交叉式)c.制动器:

(a)鼓式制动器

主从领蹄式制动器(非平衡式制动器):由主、从领蹄组成,双向制动力。双领蹄式制动器(平衡式制动器):分为单向双领蹄和双向双领蹄两种,单向双领蹄反向式制动力很小。增力式制动器:分为单向增力和双向增力两种。单向增力式制动器反向工作时几乎没有制动力。增力式制动器制动效能高,制动力矩迅猛。凸轮式制动器:只要应用于气压式制动系统。由制动臂带动凸轮的旋转,使领从蹄进行制动。楔块式制动器:操纵楔块可为液压或是气压。(b)盘式制动器

分为全盘式和钳盘式制动器,先主要应用的为钳盘式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钳体在制动的过程当中要发生移动,带动制动块对制动盘进行制动。

定钳盘式制动器:由两个制动液压缸,分别对制动块进行液压操作,使两端制动块同时对制动盘进行制动。⑤气压制动系统

a.功用:利用压缩空气作动力源的动力制动装置,驾驶员通过控制制动踏板的行程,便可控制制动气压的大小,得到不同的制动强度。

b.分类:单回路气压制动系统、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

c.特点:操纵轻便省力,但其制动起作用时间长,结构复杂,尺寸、重量大。广泛用于中、重型汽车。⑥驻车制动系统

a.功用:使汽车可靠地驻留原地,不致滑溜,便于上坡起步。在行车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同时使用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使汽车紧急制动。

b.类型:中央制动器(盘式和鼓式)、车轮制动器

第三篇:课程标准底盘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课 时 数: 136

建议学分:9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所属系别:汽车工程系

一、课程简介

(一)专业课程体系描述

本专业课程体系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按照典型工作 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 行教学化处理,根据职业成长和认知递进规律进行重构,形成了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课程体系以汽车维护、汽车维修、系统故障诊断排除、综合故障诊断 排除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丰田 T-TEP 培训项目和博世汽车检测诊断培训项 目为依托,建立的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由职 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组成。课程体系中充 分体现校企合作开发,并且坚持工学交替,深入实践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另外坚持素质培养,构筑职业 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的教学体系。

(二)课程定位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岗 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识图》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维护综合实训》、、、《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汽车底盘机械系统 拆装、检修、调整、故障诊断、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 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并为后续《汽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系统故障诊断与修 复》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使 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在掌握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的同时培养专 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又突出实

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研讨,确定了检修离合器、检修变速器、检修自动变速器 等 10 个典型的单元作为教学项目。通过十个项目的学习,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 的训练有机的贯穿在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的工作任务中。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底盘机械系统各总成或和系统的功用; 2.掌握汽车底盘机械系统各总成或和系统的结构、组成; 3.熟悉汽车底盘机械系统各总成或和系统的基本原理; 4.掌握汽车底盘机械系统各总成或各系统的拆装、检修的方法

5.掌握汽车底盘机械系统各总成或各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合理利用工具进行汽车底盘机械系统各总成或和系统的拆装、检修、调整;

2.能够对汽车底盘机械系统各总成或和系统各部件进行检测; 3.能够对汽车底盘机械系统各总成或和系统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态度,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团队协作意识和 敬业精神;

2.具有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和服从意识; 3.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4.具有 5S 素养。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学习内容

1.离合器拆装 2.离合器检修

能力要求

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离合器,并能进行相关故障 的诊断与排除。

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手动变速器,并能进行相关 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学时 检修离合器 20 检修手动变速器

1.手动变速器拆装 2.手动变速器检修

序号 学习内容

1.自动变速器拆装 2.自动变速器检修 1.万向传动装置拆 装

2.万向传动装置检 修

能力要求

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自动变速器,并能进行相关 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万向传动装置,并能进行相 关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驱动桥,并能进行相关故障 的诊断与排除。

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车桥,并能进行相关故障的 诊断与排除。

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车轮和轮胎,并能进行相关 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悬架,并能进行相关故障的 诊断与排除。

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转向系统,并能进行相关故 障的诊断与排除。

能够使用常用和专用工具拆装、检修制动系统,并能进行相关故 障的诊断与排除。

学时 检修自动变速器 18 检修万向传动装 置 检修驱动桥

1.驱动桥拆装 2.驱动桥检修 检修车桥

1.车桥拆装 2.车桥检修 检修车轮与轮胎

1.车轮与轮胎拆装 2.车轮与轮胎检修 检修悬架系统

1.悬架系统拆装 2.悬架系统检修 检修转向系统

1.转向系统拆装 2.转向系统检修 检修制动系统

1.制动系统拆装 2.制动系统检修

四、课程考核方式和标准(一)考核方式

两次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数的 35%与两次实习考试成绩平均份数的 35%与平时成绩的 30%之和为总评成绩。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两个阶段的笔试时间均为 60 分钟,考查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训考核为随机抽题考核,考 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平时包括课堂表现成绩、考勤成绩、网 络平台使用成绩。

(二)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考核方法 权重

平时考核

一阶段考核 1.根据考勤记录

2.根据资源上传的数量与质量计 1.到课情况 1∕3

分(包括资料上传、视频制作、2.网络平台使用情况 1∕3 PPT 制作与讲解等)3.课堂表现 1∕3

3.根据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实

习表现等综合计分 知识考核 50% 笔试:标准试卷

技能考核 50% 实训:实践操作

30%

35% 70%

二阶段考核 知识考核 50% 技能考核 50% 笔试:标准试卷 实训:实践操作

35%

备注 理论考核要求:注重各系统的组成、构造、工作原理及维修内容 实训考核要求:注重实践操作的规范和能力培养 网络平台使用情况:上传资料的数量和质量

五、课程实施条件

(一)师资队伍

本课程专任教师应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并取 得高等教育教师任职资格。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应具备“双师”资格(具 备相近专业技师职业资格、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三年以上企业经历)。

本课程实施要求聘请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汽车维修行业的能工巧 匠、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兼职教师授课不少于本课程总课时的 10%-20%。

(二)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

本课程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按满足 50 人同时上课需求,每工位最多容纳 7-8 人来配置。

本课程实施需要在一体化教室进行,该教室需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底盘实 验台架(至少包含两种不同车型台架)、各种汽车维修加工设备和零件检验设备 及各类专用工具等。

2.校外实习环境

本课程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让学生了解真实的

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六、项目教学设计

项目一:检修离合器 能力目标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离合器的拆装; 能够对离合器进行检修;

能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对离合器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学时:20

工作任务 1.离合器拆装 2.离合器检修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二: 检修手动变速器 能力目标

学时:18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手动变速器的拆装; 能够对手动变速器故障进行检修;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手动变速器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手动变速器拆装 2.手动变速器检修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三: 检修自动变速器 能力目标

学时:18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拆装; 能够对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进行检修;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自动变速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自动变速器拆装 2.自动变速器检修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四: 检修万向传动装置 能力目标

学时:8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离合器的拆装; 能够对万向传动装置故障进行检修;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万向传动装置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万向传动装置拆装 2.万向传动装置检修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五: 检修驱动桥 能力目标

学时:16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驱动桥的拆装; 能够对汽车驱动桥总成故障进行诊断与修复;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驱动桥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驱动桥拆装 2.驱动桥检修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六: 检修车桥 能力目标

学时:8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车桥拆装; 能够对车桥故障进行诊断与修复;

能够独立完成四轮定位的操作,并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和修复;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车桥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车桥拆装 2.车桥检修 3.四轮定位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七:检修车轮与轮胎 能力目标

学时:8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车轮和轮胎的拆装; 能够对车轮与轮胎进行检修。

能够独立完成轮胎动平衡检测与调整。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车轮与轮胎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车轮与轮胎拆装 2.车轮与轮胎检修 3.轮胎动平衡试验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八: 检修悬架系统 能力目标

学时:4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悬架系统的拆装; 能够对汽车悬架系统进行检修;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悬架系统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悬架系统拆装 2.悬架系统检修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九: 检修转向系统 能力目标

学时:16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转向系统的拆装; 能够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修复;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转向系统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转向系统拆装 2.转向系统检修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十: 检修制动系统 能力目标

学时:20

能够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诊断设备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制动系统的拆装; 能够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检修;

能够正确记录、分析各种检测结果并做出故障判断; 能够对制动系统的故障进行测试,检查和评估修复质量;

能根据环保要求,正确处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辅料、废气液体和损坏零部件。

工作任务 1.制动系统拆装 2.制动系统检修 教学方法与策略

采用任务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资源

教材、学生手册、工单、实训指导书、信息化(网络)课程资源、教师手册、教学课件及 教学场地和相应的工具、设备。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上课出勤、表现、团队的合作、工单的填写及实操考评及期末理论试卷考评来完 成对学生的评价。

第四篇:工程机械底盘设计

工程机械底盘设计

第二章传动系设计概述

1.传动系的类型、特点、适用 ①机械传动

优点: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传动准确、利用了惯性; 缺点:负荷冲击大、有级变速、换挡动力中断、操纵费力;

适用:常用于小功率的工程机械和负荷比较平稳的连续式作业机械。②液力机械传动

优点:操纵方便、自适应性强、负载冲击小、寿命长、生产率高、起步平稳快速; 缺点:效率低、零部件成本高、行驶速度稳定性差; 适用:常用于功率较大、负荷变化剧烈的工程机械。③液压传动

优点:可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简单、可实现原地转向、利用液压系统制动、易于过载保护; 缺点:元件制造精度高、工艺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低、元件易发热、工作噪声大。适用:主要用于大中功率的工程机械传动系。④电传动

优点:传动效率高、便于控制、便于布置、易于实现多轮驱动等优点; 缺点:笨重,成本高;

适用:电传动主要用于大功率履带挖掘机、装载机(电动铲)及重型载重车辆等机械中。

2.传动比

传动系的总传动比iΣ是变速箱的输入轴转速与驱动轮转速之比,iΣ=n’e/nK

各部件传动比的分配:iiKioif

ik变速箱的传动比;i0中央传动的传动比;if最终传动的传动比 传动比分配的基本原则:由于发动机一般为机器中转速较高的部件,所以为了减少传动系中零件所承受的转矩,根据动力传递的方向,后面的部件应该取尽可能大的传动比。也就是说,先取尽可能大的if,其次取尽可能大i0,最后按iΣ的需要确定ik。

中间传动比的确定:

①速度连续原则:发动机应该始终工作于设定功率Ne′以上的范围,当由于工况变化使机器工作于设定范围的端点时换档,换档后机器立刻工作于设定范围的另一端点,而且换档前后机器的理论速度应该不变。

按速度连续原则确定变速箱中间档传动比时,应该使各档位的传动比成等比级数。②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原则: 其思路是:在换档时机恰当的条件下,机器在全部工作范围内应该获得尽可能大的平均输出功率。按照这一原则确定中间档的传动比的方法是,通过调整中间档的传动比,使所有档位曲线下面的面积最大。

(1)速度连续原则:在确定了最高档、最低档的传动比和档位数后,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中间各档的传动比,而且结果比较理想,在新产品设计的初级阶段使用较好。

(2)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原则:结果相当理想,设计时还需要知道发动机的功率特性曲线,需要采用计算机的专门程序,可以用在机器改进完善阶段。

第三章主离合器

1.主要参数:

①离合器的摩擦力矩Mm:

MmMZkPRpZk,若认为压紧力P在摩擦面上均匀分布 :P=qA,对于工程机械来说,由于离合器使用频繁,而且载荷较大,一般取较小的[q]值。

②摩擦片直径:摩擦片的内径系数

C=R1 / R 2 22R13333Mq(R2R1)qR2(13)33R2 23qR2(1C3)3

由于减小C值对M的增大作用不明显,而且过小的C值还会导致摩擦片内外线速度差值加大,造成温升不一致和翘曲现象。通常,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取较大的C值;干式离合器一般为0.55~0.68,湿式的为0.71~0.83。③转矩储备系数β:

为保证离合器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必须使离合器的摩擦转矩有一定的储备量,这个储备量的程度用转矩储备系数β 衡量

MmMemax

第四章人力换挡变速箱

1.平面三轴变速箱:用于倒退不太频繁的机械(如汽车),以及液压驱动的传动系(其后退一般利用液压马达的反转来实现,变速箱不需要布置倒档,如稳定土拌和机)

2.空间三轴变速箱:

1、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呈三角形布置

2、这类变速箱的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都直接支承在变速箱箱体上,刚度好。由于换向齿轮可以布置在档位齿轮的前面,可以方便地获得多个倒档。

2、适用范围:空间三轴式变速箱在频繁倒退的机械上使用较多,如推土机。

3.轴在变速箱中的布置

布置时要充分考虑整机布置的需要和它前后连接部件的关系。为了便于换档,换档齿轮轴的位置要有利于布置拨叉; 为了降低机器的重心,输入轴应布置于变速箱的上方; 尽量避免在箱体中间布置支承;

倒档惰轮轴、过轮轴、空间三轴的中间轴等零部件,应尽量布置在齿轮啮合力在轴上的合力小得一侧。即从变速箱前面看,输入轴顺时针转时,这类轴布置在右边合理。

4.档位齿轮在轴上的布置

各档位齿轮应按由高档位到低档位的前后顺序排列,将啮合力最大的齿轮靠近箱体布置。采用斜齿轮时,如果同一轴上既有齿轮输入动力又有齿轮输出动力时,同时工作的两个轮齿的倾斜方向应相同,以抵消一部分轴向力。

为了减少变速箱轴向长度,应该尽量采用重叠的轴向空间,有利于缩小变速箱的轴向尺寸。

5.倒档齿轮的布置 两种布置形式:1)在输出轴之前布置倒档齿轮,平面三轴;2)在输入轴之后布置倒档齿轮,空间三轴。

对一种类型的变速箱,倒档也可以有多种的不同方案,设计原则是在保证所需倒档传动比的条件下,方便操纵,尽量减小轴向尺寸。

第五章液力传动

1.循环圆:通常把液力传动器件轴向断面构成(使液体循环流动)的环状空腔,称为循环圆。由循环圆所构成的回转体空间则是变矩器内油液进行循环的空间。循环圆的最大外径叫做有效直径。

2.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

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是指在泵轮转速nB一定的条件下,变矩器的输入转矩MB、输出转矩MT、效率η与变矩器涡轮转速nT的关系。液力变矩器的外特性也称为涡轮输出特性。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类型:a)向心涡轮式b)轴流涡轮式c)离心涡轮式

3.透穿性:液力变矩器的泵轮转速nB一定时,载荷MT的变化引起泵轮转矩MB变化的性能称为液力变矩器的透穿性。

如果MT增大时MB也增大,则称该变矩器有正的透穿性。如果MT增大时MB减小,则称该变矩器有负的透穿性。如果MT变化时MB不变化,则称该变矩器没有透穿性。

4.液力变矩器的输入特性:输入特性是变矩器泵轮转速nB与泵轮转矩MB的关系。对于给定的λB来说,MB与nB的关系是一条抛物线;变矩器输入特性是许多抛物线组成的曲线族。

5.向心涡轮变矩器:当变矩器涡轮进口处的半径大于出口处的半径时,涡轮内的液流是流向变矩器轴心的,这种型式的变矩器称为向心涡轮变矩器。与其它型式比较,向心涡轮变矩器有以下优点: ①、正透穿性:负荷增加时,涡轮转速减小,涡轮离心力对液流阻力减小,循环圆流量增大,使泵轮负荷增加;反之亦然。空载功耗小,也有利于操纵控制。

②、能容量大:泵轮、涡轮均在最大半径处,工作液的动能最大;传递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向心涡轮变矩器的体积小。

③、最高效率ηmax高:涡轮叶片工作面积大,能量转换彻底;传动比增加时,循环圆流量减少,变矩器内部能耗减少,于是效率增加,最高效率时的传动比增加。最大缺点是起动工况(i=0)的变矩系数K0较小。

6.相 —— 液力变矩器工作轮的工作状态数。

级——泵轮与导轮之间或导轮与导轮之间刚性相连的涡轮数目称为变矩器的级。变矩器的涡轮被泵轮和导轮分为几个部分,变矩器就有几个级。

7.液力变矩器的选型

①结构型式:采用向心涡轮变矩器。对于类似于推土机的机器,行驶速度低,行驶阻力大,变矩器工作于传动比 i 较大的时候不多,优先选用单相变矩器。如装载机这样的机器,行驶时速度高,行驶阻力也不大,工作于传动比 i 大的时候较多,在铲掘过程中牵引力大,而且变化剧烈,最好选用多相变矩器。

②变矩性能:为了便于机器起步,液力变矩器应有较高的起动工况变矩系数。但实际上,配有动力换档变速箱后,向心涡轮变矩器的变矩系数能满足大多数工程机械的需要。

③透穿性能:液力变矩器应有正的透穿性。为保证柴油机不熄火,变矩器与发动机工作时的工作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宜越过柴油机的最大转矩点。

④效率:从理论上讲,液力变矩器的效率越高、高效区越宽,变矩器的质量就越好。多相变矩器的高效区宽,但成本高。⑤速度变化:涡轮转速变化范围应该有一个限制,通常涡轮的最高工作转速应该小于最高效率时转速的1.5倍。

8.液力变矩器与柴油机共同工作特性分为共同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发动机与变矩器的合理匹配。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将柴油机的调速外特性曲线与变矩器的输入特性曲线画在一起,就得到了液力变矩器与柴油机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它反映了柴油机的工作点与变矩器传动比的关系。

用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来评价二者的匹配是否合理,要从共同工作区的大小及其位置所处柴油机特性的区段是否合理来综合考虑。

影响因素:变矩器透穿性影响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范围大小。变矩器有效直径影响共同工作输入特性的位置高低。

9.发动机与变矩器的合理匹配原则

①、最大牵引功率原则:为了获得最大牵引功率,要求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上,液力变矩器最高效率时的传动比(i*)所对应的负荷抛物线通过柴油机额定工作点MeH,这样机器可以获得最大的功率。

②、柴油机额定点与变矩器高效区中点匹配原则 ③、最高平均牵引功率原则

第六章动力换挡变速箱

1.单行星排传动的转速方程:单行星轮行星排取“+”号,双行星轮行星排取“-”号。

2.行星传动的闭锁: 在行星传动中如果某一行星排的太阳轮、行星架、齿圈三个元件任意两个的转速相等,第三件的转速也必然与前两个相等。实际设计中,常利用这个方法(闭锁离合器)实现直接档。

3.行星变速箱的传动分析(计算题,见课本)①、自由度分析

每组行星机构的自由度Y为:

Y=m-n m—行星机构旋转构件数(不计行星轮); n—行星机构行星排 ②、档位数分析

变速箱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只有一个自由度,每操纵一个操作件系统便减少一个自由度。所以,二自由度变速箱有几个操作件就可以实现几个档位

4.循环功率:应该指出:存在循环功率的方案,只要循环功率的数值与传递功率数值相比很小,方案和其他方案相比又有某些显著优点,例如结构布置方便,行星排特性参数合理,或者该档位不常用等,仍可采用。

特点:只在内部循环往复,对外不表现。与主功率同生同灭。存在及大小仅取决于行星排结构。

危害:使齿轮传动负荷增大,啮合损失增加,传动效率下降。使某些零件负荷增大,导致机构尺寸、重量加大,成本增加。引起的机械能损失转换成热能,导致系统温度上升。

5.行星传动的配齿条件: ①传动比条件

②同心条件:为了保证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的轴心线相重合,太阳轮与行星轮的中心距应该等于齿圈与行星轮的中心距。Rq-Rt=2*Rx

即Zq-Zt=2*Zx ③装配条件

装配件条公式:(Zq+Zt)*θj/360=N

或(Zq-Zt)*θj/360=N 为了使行星传动各构件所受径向力平衡,在结构布置上一般使行星轮均匀分布,这是装配条件公式为:(Zq-Zt)/n=N n—行星排上行星轮的数目 ④相邻条件:为保证不干涉并减少搅油损失,一般相邻两行星轮的齿顶间隙应大于5~8μm。

ntnq(1)nj0

第七章万向节与传动轴

1.十字节传动轴:

主动轴以等角速ω1匀速转动,而从动轴的角速度是在ω*cosα,ω1/cosα之间变化,变化周期为180度。单个十字轴万向节在有夹角传动时的不等速性。夹角越大,传动的不等速性越严重。

当两个十字轴在同一平面时,传动的等角速条件为:

1)主动轴1与中间轴的夹角a1与从动轴2与中间轴的夹角a2相等;

2)当主动轴、从动轴在同一平面时,中间轴两端的万向节叉应该在同一平面。

当主动轴、从动轴不在同一平面时,第二条应为:中间轴上和主动轴连接的万向节叉在中间轴和主动轴组成的平面内时,中间轴上和从动轴连接的万向节叉在中间轴和从动轴组成的平面内。

注:①、当输出轴与输入轴有夹角α时,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不等。

②、夹角越大,使用单个万向节时传动的不等速性越严重,成对使用时附加弯矩越大,传动效率、使用寿命减小。故总体布置时应该尽量减少α。

第八章轮式驱动桥

1、主传动器又叫中央传动器。履带式机械的中央传动一般只有一对弧齿锥齿轮;轮式机械的中央传动往往与差速器做成一体。

2、锥齿轮传动简述

由于弧齿锥齿轮、双曲面齿锥齿轮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容易实现大传动比的优点,广泛用在汽车、拖拉机和工程机械主传动上;

差速器齿轮由于相对运动少,而且同时啮合的齿轮数量较多,通常采用直齿锥齿轮。

3、常见几种锥齿轮的特点(P140)

4、克服普通差速器当一边车轮陷入泥泞时另一侧车轮也失效的缺点,目前有许多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采用差速锁使差速器失效;二是增大差速器的内部阻力,限制滑动。差速锁原理:当一侧车轮打滑时,利用离合器将一个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体连接一起,从而限制行星轮的自转。这样两侧驱动轮便可以得到由附着力决定的驱动力矩,从而充分利用不打滑侧车轮的附着力,驱动车辆前进。优点:结构简单,可传递全部转矩;但操作时需要停车,在行驶到良好地面时,要及时分离。不宜接合过早或分离过晚,否则转向沉重甚至造成某些构件损坏。

5、功率循环

理论行驶速度vT=wKrd;理论上,车辆直线行驶时,vT1=vT2=v;实际上,各车轮的动力半径与设计值不同vT1≠vT2;由于前、后车轮的实际速度v1=v2;前、后车轮的滑转率不等;因此前、后轮的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滑转、滑移现象。

循环功率(又称寄生功率)是由于前后驱动轮一个滑转,一个滑移引起的。因此,功率循环不仅是在前后车轮的理论上速度不等时才可能产生,当机械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直线行驶时,即使前后驱动轮的理论速度相等,但由于在相同时间内前后轮的行程不同,或机器转弯时,前后轮到转向中心的距离不相等,也可能在相同时间内前后轮行程不同,使前后轮实际速度不同,引起功率循环。

循环功率是有害的。它增加传动零件的载荷并产生附加的功率损失。

6、消除功率循环的方法

①在传动系统中布置脱桥机构 :在轻载、路面坚实的条件下工作时,利用脱桥机构分离某一车桥的传动,采用单桥驱动。在重载或松软地面上工作时,接合脱桥机构采用全桥驱动。②采用轴间差速器:在两个驱动桥之间安装轴间差速器,利用轴间差速器来调节前后桥上驱动轮的转速,保证前后桥的驱动转矩相等而转速不相等,从而解决车轮的滑移、滑转问题,以达到减小或避免循环功率的产生。

7、半轴的型式:可分为全浮式和半浮式两种型式。半轴与驱动轮毂在桥壳上的支承形式决定了它的受力情况。全浮式:桥壳通过两幅相距较远的轴承支承在轮毂上。半轴两端只承受驱动转矩而不承受任何其他反力和弯矩。广泛使用在工程机械等各种自行式车辆上。

半浮式:半轴通过一个轴承直接支承在桥壳外端。半轴外端除传递驱动转矩外,还承受地面反力产生的弯矩和轴向力,内端仅承受来自差速器齿轮的转矩。用于反力弯矩较小的车辆。

第九章履带驱动桥

1.转向半径:从中心O到机械的纵向对称平面的距离R,称为履带式机械的转向半径。

B'2'1R'22'1

第十章轮胎式工程机械转向系

1.三种转向方式:

①偏转车轮转向(包括偏转前轮式、偏转后轮式、全轮转向式、斜行/蟹行转向):整体式车架,其转向是通过车轮相对车架偏转来实现。

②铰接转向:铰接式车架,其转向是通过前、后车架相对偏转来实现。

③滑移转向:整体式车架,其转向是通过改变左右两侧车轮的转速来实现。

2.转向方式定义

①偏转前轮式:前外轮的转向半径大于后外轮转向半径。只要前外轮避过障碍物,后外轮便可以顺利通过,便于避过障碍、估计运行路线,是一种常用转向方式。

②偏转后轮式:后外轮的转向半径大于前外轮转向半径。估计运行路线、避过障碍较前轮转向困难。驾驶员多根据工作装置外缘通过障碍物情况来估计后轮通过情况。

③全轮转向式:转向时前后轮同时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反。转向半径小,车辆机动性好;前后轮转向半径相等,易于避让障碍物。后轮驶于前轮车辙,滚动阻力小。④斜行(蟹行)转向:斜行转向为全轮转向的另一种形式,前后轮偏转的方向相同。⑤铰接转向:铰接式车架,其转向是通过前、后车架相对偏转来实现。

⑥滑移转向:整体式车架,其转向是通过改变左右两侧车轮的转速来实现。

3.转向方式应用

①偏转前轮式:常用形式。

②偏转后轮式:用于工作装置前置的机器。有利于简化结构,提高作业性能。(叉车、翻斗车)。

③全轮转向:一般用于机身较长,常在狭窄场地工作的机器(如大型轮胎起重机等)。④斜行(蟹行)转向:机器可以斜行,即运行方向与机器纵向轴线之间偏斜一个角度,可以使车辆从斜向靠近或离开作业面,给车辆在受结构物或地形限制的作业面作业时带来很大方便。当机械横坡作业时,采用斜行法,可提高作业时的整体稳定性。⑤铰接转向:

优点:可用非转向桥实现全桥驱动;结构简单,转向灵活。

缺点:行驶稳定性差;转向后不能自动回正;转向过程可能产生循环功率;前后车架间的传动布置困难。

铰接转向一般用于驱动力较大、速度较低的工程机械上。如装载机、压路机等。⑥滑移转向(速差转向):

特点:整体刚性车架;转向时两侧车轮角速度有速差。

优、缺点:转向灵活,可原地转向;转向时轮胎有侧滑现象。滑移转向一般用于要求结构紧凑的小型工程机械上。

4.单个从动轮转向时的受力分析(P180)

P=Zμ时的β角应该为车轮偏转角的极限值,在β>βmax时,增大驱动力P车轮将不再滚动,而是沿P力的方向滑动。

实际设计时,考虑到急速转向时的离心力会使机器严重失稳,高速机械的βmax值一般为30°~40°,不宜超过45°。

5.转向阻力矩计算

转向系统的设计是按照原地转向阻力矩进行的。

6.偏转车轮转向系设计

①、基本设计原则:偏转车轮转向时,要保证所有车轮都作纯滚动,即应使转向时所有车轮均绕一个共同的瞬时中心作弧形滚动。

②、转向半径:距转向中心最远的一个车轮在转向时其轨迹的曲率半径。偏转车轮的最小转向半径:

RminLsinmax

NBNcotL,L 车轮偏转角:

cotBL 车轮偏转角关系:为了满足左右车轮偏转角关系,在两侧车轮之间需要一个联动机构。常用的是转向四连杆机cotcot构和对顶曲柄机构。

7、①、转向梯形结构:又叫转向四连杆机构(P184)转向梯形的结构设计采用相似理论和优化理论。

对于B与L比值相同的一类机械,α与β的关系是相同的;根据几何相似原理,这一类机械只要知道一组横拉杆长度a、梯形臂长度c的最优值,其它情况可以按比例得出。

LkL轴距系数:B akaB横拉杆长度系数: ckcB梯形臂长度系数:

主销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kb=1)的轮式机械,其轴距为kL,求横拉杆长度ka、梯形臂长度kc。

cot'cotB1LkL

理论偏转角β:由偏转角关系式计算得到。

实际偏转角β’:由转向梯形结构的平面几何关系得到。

实际偏转角-理论偏转角=

优化目标:在梯形臂长度系数kc给定时,调整横拉杆长度系数ka,总能找到一个ka值,满足△βmax最小,也就是该kc下的最优ka值。

实际设计中,四连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不能太小。传动角γ越大,有效分力越大,径向压力越小,对机构的传动越有利。在机构运动过程中,传动角的大小是变化的;为了保证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设计时应使γmin ≥30°。②、对顶曲柄机构:近似机构

第十一章轮式工程机械行驶系

1.通过性的主要几何参数

概念:工程机械底盘上各种部件的外形轮廓与地面之间形成的几何关系。作用:直接影响着车辆越过障碍物的能力。内容:

①最小离地间隙h:底盘由车轮支承在地面上时,整机除车轮外的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②接近角α 和离去角β:整机侧视图上,自车身前、后最低突出点向前、后车轮引切线,切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前方称为接近角,后方称为离去角。③纵向通过半径ρ1:整机侧视图上与前、后车轮及它们之间机器的最低点相切的圆弧半径。④横向通过半径ρ2:整机正视图上与左、右车轮内侧及它们之间机器最低点相切的圆弧半径。

⑤最大涉水深度h1:保证机器正常行驶时所能通过浅水滩的最大深度。单从某个指标讨论,要提高机器的通过性,最小离地间隙h、最大涉水深度h1、接近角α 和离去角β愈大愈好;纵向通过半径ρ

1、横向通过半径ρ2愈小愈好。但实际机器性能有许多指标综合形成,不能只追求某个指标。(P206)

2.铰接式车架:由两段(或两段以上)采用销轴铰接的方法连接成车架。①、铰点的位置:

总体布置时,应该首先考虑将铰点布置在前后桥的中间。稳定性好,前后车架的转弯半径相等,采用全桥驱动时也能有效防止转向时传动系的功率循环。铰点布置应首先满足机器的作业性能。(P208)

布置铰点时,也要考虑结构的可能性和维修的方便性。②、铰销的结构设计:

加大铰销的长度可以减小铰销的受力,因此实际设计应该尽量加大铰销的长度,也可以将销轴设计为两段。不过,铰销太长会使其他构件布置困难,相应构件的工艺性也会变差。3.轮胎式工程机械悬架:

悬架也成为悬挂,轮式机械的悬架是指车架与车桥(车轮)之间的连接部件。作用:通过连接车架与车桥(车轮)将各种工作阻力、重力、侧向力通过车轮传到地面上去,并保证车轮的受力基本稳定,弹性悬架还可以缓和、衰减振动与冲击。工程机械的悬架大致可分为刚性悬架和弹性悬架两种。

4.摆动桥

车桥与车架铰接, 能够相互摆动, 可保证车轮始终良好接地。摆动桥应选取对工作装置影响较小的车桥。摆动范围限制在±8°~10°左右。

5.转向桥的车轮定位四个定位参数

转向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主销内倾、转向轮外倾及前束。①主销后倾:车辆纵向平面内,主销上端略向后倾斜。

作用: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并力图使转弯后的转向轮自动回正。后倾角越大,车速越高,转向轮的稳定性越强,但角度过大会导致方向盘沉重,一般小于3°。采用钢板弹簧悬挂的机器,主销后倾一般是通过改变钢板弹簧前后悬挂点的高度来实现的。

②主销内倾:车辆的横向平面内,主销上端略向内倾斜。作用:减小转向阻力矩,使转向操纵轻便;使转向轮自动回正。内倾角越大,车架抬起越高,自动回正作用越显著,但转向费力,轮胎磨损加剧。一般5°~ 8°。内倾角是由转向轴制造时使主销孔轴线上端向内倾斜而获得。主销后倾 VS 主销内倾:

共同点:使车轮转向后自动回正,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别:主销后倾的回正作用靠离心力产生,与车速有关,适于高速车辆。主销内倾的回正作用靠车辆本身重力,与车速无关,适于低速车辆。③转向轮外倾:车轮旋转平面上方略向外倾斜。

作用:防止车轮内倾,使轮胎磨损均匀和减轻轮毂外轴承负荷,提高转向轮工作的安全性和操纵的轻便性。外倾角大虽然对安全和操纵有利,但角度过大会使轮胎横向偏磨增加,油耗增多,为1°左右。外倾角是通过转向节轴颈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而得到的。④转向轮前束:在通过车轮轴线而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内,两车轮前端略向内束缚。(前束值=A-B)作用:消除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车轮外倾而使两转向轮前端向外张开的影响。转向轮前束可通过改变横拉杆长度来调整,为0~12mm。

第十二章履带式机械行驶系

1.悬架的功用:用来把机架与支重轮连接起来,并传递机器的重力。悬架机构是用来将机体和行走装置连接起来的部件,它保证车辆以一定速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和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有刚性悬架、半刚性悬架、弹性悬架。

第十三章制动系

1.车轮制动过程分析(P248)

制动前:Mj,PjMf,Pf

制动时: Mr,PB

有效制动力:PBGd

X0YM0oPfPBPjGdZ

0MrMf(PBPf)rdMj0

PB不仅取决于制动转矩的大小,还取决于地面的附着条件。

当PBGd时,抱死的临界状态,最佳制动状态。车轮的最大有效制动力等于附着力。

2.工程机械的行车制动性能

行车制动性能是指工程机械在行驶状态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止的能力。制动性能通常用制动距离来衡量,制动距离是从操纵制动机构开始作用到机械完全停止所行驶的距离。

制动距离不是越短越好。制动距离缩短会造成制动减速度的增大,制动力增大,操纵力增大,进而导致机器稳定性变差。设计机器时,制动性能只要符合相关标准即可。

3.工程机械的停车制动性能

工程机械在一定倾斜度的坡道上停放,除了必需备有合适的停车制动器使机械的车轮不在坡道上滚动之外,还应保证制动车轮与地面之间具有足够的附着力。

停车制动器制动转矩在车轮上产生的制动力应能平衡工程机械的总重力沿坡道方向向下的分力。

工程机械设计

上篇

1.工程机械的设计特点与要求

①工程作业环境条件复杂多变,要求设计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地理特点。②以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为基础,要求发动机、行走机构与工作装置的特性之间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

③工作介质性质复杂,要求工作装置结构设计形式多样。

④工作介质的状态在作业中发生不断变化,要求工作参数调节方便。

⑤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产品具有较高的作业质量控制水平,普遍应用机电液一体化和现代控制技术。

⑥现代工程机械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日益密切,要求产品设计人性化,造型美观。

2.所谓模块就是一组具有同一功能和结合要素(指联接部位的形状、尺寸、联接件间的配合或参数等),但性能和结构不同,却能互换的单元。

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核心是将系统功能分解为若干功能单元,即模块,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以获得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

模块化设计就是将产品具有同一功能的单元设计成具有不同性能、可以互换的模块,选用不同模块,即可组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产品。

模块化设计的原则是力求以少数模块组成尽可能多的产品,并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基础上使产品精度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3.虚拟设计是以计算机仿真为基础的现代设计方法与技术,其核心是虚拟样机技术。

4.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是指以造型艺术、色彩、人际关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工业产品系统性设计,是关于产品功能、结构、材料、视觉传递、审美价值、宜人性以及商品化等方面的综合性创造活动。

通过工业设计可以使产品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人机质量达到充分和谐,使所设计的产品尽善尽美,从而实现产品的最大效益。

下篇

第一章振动压路机

1.四种压实方法: ①静压:依靠机器自身重量产生的静压力迫使土壤颗粒相互靠近。由于土壤的内摩擦阻力使得这种静作用力无法向更深处波及,这种作用力所能影响的深度是很有限的。静作用压实有一个极限的压实效果和影响深度,无限地增加静载荷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压实效果,反而会破坏表层土的结构。

②冲击:非圆滚轮在滚过突角的一瞬间将产生坠落,犹如利用自由落体原理所产生的一次冲击,将对土壤产生一个压力波,使得土壤颗粒处于运动状态,其内摩擦阻力减小,从而为压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冲击能量大,具有较高的压实厚度、深度和影响深度。

③振动:连续高频冲击载荷所产生的动态作用力,使土壤颗粒处于高频振动状态,它们之间的内摩擦力几乎完全丧失,由压路机的静作用力迫使这些振动的颗粒重新排队而得到压实。

④揉搓:柔性滚轮特有的压实效果。揉搓力能使轮胎触及区域的土壤在一个封闭空间内相互揉搓,犹如蒸馒头时和面一样,从而使材料均匀的压实。振荡压实是对材料产生一种高频率的水平揉搓,会使材料表面产生很好的密实效果。

2.总体技术性能(评价压路机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的主要依据)①、作业性能反映压路机在一定铺层材料和作业环境下完成压实作业的适应能力,是评价压路机技术水平的特定性能。压实性能、压实质量特性、牵引性能、机动性能、越野性能。②、技术经济性能反映压路机在使用中的成本和经济效果,即投入----产出关系。压实生产效率、燃料经济性、可维修性能、运营经济性。

③、一般技术性能是指除上述作业性能和技术经济性能之外的其他性能。制动性能、坡道稳定性能、工作可靠性、驾驶舒适性、防公害性能。

3.驱动轮从动轮在压实质量上的差异?

4.压路机技术参数的确定

压路机主要技术参数是决定压路机基本技术特性的整机参数;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通常应用类比法寻求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 压路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大致可分为四类:主参数(工作质量)、工作极限、参数、工作速度、设计参数。

工作质量是压路机的主参数,我国压路机的质量规格以吨为单位。

5.主要工作参数包括工作质量、压轮尺寸、转弯半径、振动参数、工作速度及发动机功率。①工作质量概念:工作质量是压路机的主参数,它是按规定加入油、水、压重物、随机工具,并包括一名司机(65kg)在内的压路机总质量。

压路机的重量分布主要是前、后轮以及上、下车之间的重量分配比例。

对于单轮驱动的压路机,驱动轮较大的分配质量能保证压路机产生足够的附着力和制动力矩,转向轮较小的分配质量可以减少从动轮的拥土现象,但转向轮较轻将导致压路机转向不稳定。

花纹轮胎单驱动压路机的驱动轮分配重量虽然可以小到40%以下,但考虑到不致使从动轮产生过多的拥土现象,所以应控制在45~50%为宜。对于全轮驱动的压路机,双钢轮串联振动压路机前后轮等同的分配重量。轮胎驱动单轮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分配重量可取整机的60~65%,以增大其压实能力。

经验表明,振动压路机上、下车的质量分配近似相等时,可以兼顾振动压路机对地面的作用力和冲击能量。

③压路机的最小转弯半径:压路机以最大转向角转向行驶时,压痕外缘到回转中心的距离。压痕外缘的回转半径取决于压路机的轴距、转向角及压轮宽度,并且与压路机的转向型式有关。

④压路机振动参数的选择 ²振动频率:

压路机振动轮在激振力的作用下产生受迫振动,振动频率 f(Hz)和角频率(rad/s)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fnn2f60 30

²工作振幅和名义振幅;所谓“名义振幅”,是指把振动压路机用支撑物架起来,振动轮悬空时测得的振幅,也称为“空载振幅”,用A0表示。振动压路机的工作振幅一般比名义振幅大。

²振动加速度

²激振力和动作用力

6.压路机的工作速度:应考虑作业工况的碾压速度和运输工况的行驶速度。碾压速度应存在一个最佳值,这个最佳值就是在不降低压实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高的碾压速度,以保证压路机有较高的生产率。

第五章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的主要性能是额定生产率,它是指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在标准工况下的生产能力,即标准工况下,每小时生产沥青混合料的重量(t)。

标准工况是指环境湿度20℃,标准大气压,矿料集料的规格符合规范要求,且矿料集料的平均含水量为5%,沥青混凝土出料温度为140℃。

第六章沥青混合料摊铺机

1.摊铺机主参数指最大摊铺宽度、最大摊铺厚度和最大摊铺速度。设计时常常是首先确定最大摊铺宽度和最大摊铺厚度。①、最大摊铺宽度一般根据市场需求、技术性能等级、产品系列型谱、销售价格等因素确定。摊铺机的基本摊铺宽度受车辆行驶及运输空间的限制,一般在2.5m~3m之间。②、最大摊铺厚度应根据中国现行路面施工规范和压实机械的压实能力确定,摊铺沥青路面不超过12cm为宜,摊铺稳定土不超过30cm为宜,也可达到50cm左右。③、最大摊铺速度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摊铺速度对摊铺后路面压实度的影响。压实度是摊铺机最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之一。理想的摊铺速度是5m~6m/min。

第二,摊铺速度对摊铺后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第三,由摊铺速度、宽度和厚度所决定的生产率应与配套搅拌设备的生产率相匹配。综上所述,液压传动的摊铺机其最大摊铺速度不宜超过20m/min,机械传动的摊铺机其最大摊铺速度不宜超过12m/min。

2.摊铺机压实度:对摊铺机摊铺后的铺层,在碾压前实测其密度,与标准标密度相比,所得到的比值称为摊铺机压实度或预压实度。

3.振捣参数:

①振捣频率:根据经验,摊铺机的最大振捣频率不超过25Hz(1500r/min)为宜。当振捣频率大于25Hz时,除了产生不良的夯实效果外(如过振,将石料振坏),机械噪声会大增,结构件损坏严重,安装在熨平装置上的自动调平仪器振动会过大。

③振捣质量:振捣质量指振捣件的质量。振捣件包括振捣梁及随动连接件。根据经验,一般振捣质量为每米摊铺宽度40kg~80kg,压实度高取大值,压实度低取小值。

④振捣梁间相位角

熨平板加宽时,应注意振捣器连接中形成相位角;当左右基本段振捣相位角为60°,推荐加宽段相邻振捣器相位角应设定为120°,可保证振捣器不平衡惯性力较小。

4.熨平装置设计 熨平板的比压:熨平装置底板上单位面积的质量称为熨平板比压,其大小影响着预压实度和平整度,因此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有效范围内。在熨平装置设计时,应尽量使各个熨平板组件的比压趋于相等,保证在全宽度上比压的均匀性。

熨平装置的刚度:纵向变形位移、垂向变形位移

熨平板越宽,刚度越差。

熨平装置的设计,除了应具有理想的功能外,还应具有相当大的刚度,以避免熨平板扭曲变形,保证熨平板仰角的衰减对平整度的影响在允许的范围内。这一点对于大宽度熨平装置尤其重要。

熨平装置的几何参数包括静态几何参数及动态几何参数。静态几何参数指熨平装置的外形尺寸。

动态几何参数是指熨平装置(包括大臂)与主机、螺旋(包括导料板)在运动中相互匹配、相互关联的位置尺寸。

第五篇:底盘下主观题

1、一辆轿车在行驶中发现转向沉重,且转向后不能自动回正,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解决思路。202、一辆汽车低速直线行驶时前轮摇摆,感到方向不稳。转弯时大幅度转动方向盘,才能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解决思路。203、某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现随着车速的提高,出现摆振现象并伴随方向盘抖动,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解决思路。214、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必须紧握方向盘才能保持直线行驶,稍微放松方向盘,汽车便自动向右偏驶。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解决思路。225、某车因为爆胎现需要更换备胎,说说更换备胎的步骤与注意事项。386、在检查某车的轮胎时发现,胎肩的磨损明显大于胎面中心,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检修思路。407、在检查某车的轮胎时发现,胎面外侧的花纹磨损明显快于内侧花纹,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检修思路。418、在检查某车的轮胎时发现,胎面花纹发生了羽状磨损,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检修思路。

9、某车司机反映该车的悬架系统可能工作不良,汽修厂接车后首先对悬架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说说悬架维护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0、说说你了解的电控悬架系统,有什么功能?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11、鼓式车轮制动器有哪几种类型,说说每种类型的结构与性能特点。9112、某车在更换完制动液之后需要对制动系统进行放气,说说放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1913、某车行驶中,踩下制动踏板,车辆不减速,即使连续踩几脚也无明显制动效果,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检修思路。12814、某车制动时发现制动效果明显变差,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明显变长。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检修思路。12915、某车在制动时,行驶方向发生偏斜,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检修思路。13016、某车制动时发现,在抬起制动踏板之后,制动效果不能马上解除,导致重新加速受到影响。试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检修思路。132

下载底盘概述教案[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底盘概述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底盘实习报告

    实习工作报告(底盘拆装) 班级:08机械2班 姓名:李创 学号:200811053212 实习目的: 1.实习与课本理论相结合,巩固和加强汽车构造和原理课程知识。 2.使学生掌握拆装方法和步骤,了......

    底盘实验指导书

    《汽车底盘》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技术教研室 实验一 传动系构造认识(4课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传动系的主要组成 2、掌握传动系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设备 1、拆散的传......

    底盘工程师岗位职责范本

    底盘工程师岗位职责范本5篇1、对存在重大底盘零部件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攻关工作,确保质量问题按时完成。2、开展底盘零部件优化改进工作,应确保产品......

    珠算教案--珠算概述

    珠算教案——珠算概述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珠算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2、掌握算盘档位的识别和置数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 算盘档位的识别和置数的方法。三、教学......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教案

    课题序号 授课时间 授课章节名 称 1 9.3 第一章第一节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授课班级 授课形式 三(6)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掌握不正当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2、 理解不正当竞争的基......

    信息加工概述教案

    信息加工概述 实习生---胡蕊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信息的编程加工”,是属于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里的......

    底盘拆装实习心得

    篇一:汽车发动机与底盘拆装实习个人心得 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 汽车服务工程 b09061061班 学号:200906106131 胡中浩 汽车发动机与底盘拆装实习个人心得 发动机篇 一、实......

    底盘实训总结

    底盘实训报告 这周是底盘实训,汽车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数量最多、最普及、活动最广泛、运输量最大的交通工具。而底盘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