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通过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和诗意,背诵古诗。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难点分析:
1、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理解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看看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吧。
二、初读感悟,自主识字。
1、“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u”,“疏”是翘舌音。
2、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
味-未
三、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再自由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一径深:一条小路长长的急走:快跑
3、多媒体出示,找出文中的景物。
4、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长长地伸向远方。“树头花落未成阴”:树上的花落了,树叶还未长得茂盛,还未形成树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儿童匆匆忙忙地跑着追赶一只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飞入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5、这么美的春天该怎么读呢?
(诗的前两句,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轻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碟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的较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2)抽代表朗读,评价。
(3)体会诗人情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4)读了这首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四、背诵诗歌。
第二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 铁岭中心校
李宗瑞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园佳作。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 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个美丽。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课题,师读课题)
师:宿--住宿,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 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学生汇报)师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宝、词宝宝的名字。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课件第一、二句闪烁,谁愿意来读一读前两句,师:谁能试着来说一说这两句话中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师补充: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阴。
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数头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阴)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象?课件显出春末初夏图,这给你怎样的感受?课件显出“静”。
你觉得怎样读能显出它的幽静?(学生回答,师范读),请你根据老师的停顿画出节奏,(出示课件节奏)请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读,生评价)
2、课件第三、四句闪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后两句(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诗讲的是什么?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又出现怎样的景象?划分节奏
3、学生汇报学习方式和收获,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孩子们使劲的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到菜花当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其他小组评价
4、提问:寻,寻找的意思,为什么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5、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三、创新练习
(一)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古诗(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色?)学生汇报(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在打开课件中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二)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绿、黄)
3、学生动手绘画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四、课外延伸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题目为《捕蝶》。
今天这堂课(指板书)同学们学会了读诗读会了诗,还朗读好了诗,并且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你们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牢记在心吧。配乐集体朗读古诗。下课。
第三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二、教学课题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情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中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诗人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四、教学方法
本课是一篇诗作,短短二十多个字便向我们呈现了在美好春色中儿童捕蝶的快乐情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为了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图文结合,从图悟文,感悟图文相通之处,理解诗意,进入意境。并采用自由读,范读,全班齐读、小组齐读、赛读、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再到提高的认知过程。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相信学生一定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乡野春色之美与儿童之趣,更深层的去领会与体味。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诗人。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找春天》后知道了哪些春天的特征呢?谁能给大家说些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呢?(学生回顾旧识,积累词语)
师:春天实在是美呀,不但我们喜爱,我们的一位诗人朋友也十分喜爱春天还特地为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情景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他是谁,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吗?
教师出示诗人图像及名称,教师介绍诗人。
杨万里_(学生会记起上学期学习的《小池》是他的诗作。)
二、看图说话,出示课题
1、教师展示课题图片,问:谁来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中的景和事,肯定学生并将图中事物板书出来。)
(通过看图说话,学生既能初步感知《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的事物,便于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又能加强说话的能力。)
2、你们又知不知道,诗人是在哪里看到到这美景的?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理解。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杨万里是怎样用诗来描写当时的情景的。出示古诗,学生自由朗读,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全班认读“宿、徐、篱、疏、未”五个生字,学写“宿、徐、店、未、菜”五个生字。
3、全班朗读古诗。
三、再读感悟
1、学生听范读,思考杨万里是在哪里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中诗人描写的景物并用“—”标出来。
3、指名回答,诗人描写了哪些事物?(教师肯定学生答案并有序地板书出来。篱、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4、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诗人是如何描写这些事物的。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古诗,使古诗完整。
(这种从点到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记住重点,易于浮现诗中景物,从而忆起全文。)
5、四人小组齐读古诗,再小组交流诗句的意思。
6、汇报交流结果(按每行诗句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7、指名示范朗读,教师肯定学生,并适时进行点拨:孩子在捕捉蝴蝶时是怎么样的心情呢?我们读的时候语气该怎样呢?当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找不到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8、学生小组内比赛诵读。
9、各小组代表表演诵读。
四、作业
1、把古诗背诵给家长听。
2、把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拓展
欣赏其它描写春天的句诗名句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附教学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树 头 花 落 未 成 阴。
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第四篇:《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情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材分析】
《宿新市徐公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诗人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三、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四、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五、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六、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下册《宿新市徐公店》知识
点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前两句写农村景色,是静态描写;后两句写儿童和蝴蝶,是动态描写。这首诗除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外,还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
zhùsù
xúxíng
zhuīgǎn
()
()
()
èilái
ūhuáng
xúnzhǎ
()
()
()
二、组词。
店
未
枯
站
味
姑
三、默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
zhùsù
xúxíng
zhuīgǎn
(住宿)
(徐行)
(追赶)
èilái
ūhuáng
xúnzhǎ
(未来)
(枯黄)
(寻找)
二、组词。
店
未
枯
站
味
姑
三、默写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