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班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_2(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20:5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班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_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班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_2》。

第一篇:浅谈中班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_2

浅谈中班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

菜园幼儿园

张优梅

一等奖

【摘要】

在中班通向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发现我班部分孩子不能理解数学概念,需要较多练习与操作的机会。因此,有效地创设与指导中班数学活动区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主要从精心创设数学活动区环境,投放具有目标性、多样性、层次性、跟进性的数学操作材料,耐心观察幼儿的操作行为,有效地进行介入指导等几方面进行尝试,从而促进我班孩子的数学水平得到发展。【关键词】

中班 数学活动区 创设 指导 【正文】

我园引进奕阳教育开发的通向数学课程已经有三年了,这套教材编写得非常具有系统性、配套的操作材料也非常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但在中班通向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发现孩子对数学学习的两级分化现象较严重,有的孩子一点拨就通,能够很快且正确地完成数学操作内容、理解数学概念。但也有部分孩子,在短短几十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还不能理解数学概念,他们需要较多练习与操作的机会,不断与材料和环境互动,以建构相应的数学概念。针对孩子们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差异,我认为在通向数学课程的指引下,有效创设中班数学活动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数学活动区既可以为通向数学教学活动作前期经验准备,也可以作为教学活动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针对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那么,应如何有效地创设与指导中班幼儿数学活动区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精心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兴趣 1.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活动空间

数学活动区主要是让幼儿能获得更多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需要幼儿进行独立地思考和探索。因此环境应该相对要安静和独立,便于幼儿养成专注活动的良好习惯。在设置数学区时,我们把它和美工区相邻,并用玩具柜作为分隔物相互隔开,柜子里的每个格子中都摆放着相应的操作材料,每个格子上都贴有相应的标签,幼儿在拿取材料时也比较方便,同时数学区内还摆放了一张桌子,便于幼儿活动时使用。

2.投放适合中班幼儿探索学习的数学操作材料

在数学活动区中操作材料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应该结合活动的要求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选择最佳的操作材料,使操作材料在活动中发挥最大效应。

(1)操作材料的投放应围绕近期的通向数学活动目标

我们对本学期的通向数学活动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考虑设计达到某个目标的数学活动区。把教育意图贯穿到数学活动区内容,创设一个与数学目标相一致的良好环境。比如中班下学期第二周通向数学活动的目标是:“1.感知8—10的数量,初步理解其基数意义。2.能按数量给物群卡分类。”那么,我们在当周设置数学活动区时,就围绕这个目标提供材料,例如,自制了2套物群卡(6—10)共10张,同一数量的排列形式不同。幼儿两人结伴游戏,每人一套,进行目测物群6—10的游戏。并提供了了印章,让孩子根据作业单上的数字进行相应数量的敲印,还把本周通向数学集体活动中操作过的“整理橱窗操作材料”继续投放到数学区中,这样一来,不仅让幼儿在活动区活动中复习巩固本周的数学活动内容,而且,教师还能够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做到个别教育与指导。(2)操作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多样性

心理学家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应力求多样性,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首先是利用中班通向数学课程配套的操作材料,主要有串珠、插钉、磁贴、印章、骰子、数棒、卡片、拼插组块、数棒等,我们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排序、数物拼板、认识图形等活动。比如用印章按一定的数量要求进行敲印、用插钉、数字骰子、多用插板等进行占地盘游戏,感知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其次是教师自制的数学操作材料和一些开放性、游戏性强的成品材料。比如在孩子学习序数时,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图形序数棋游戏材料,包括大棋盘一块,不同颜色的色子四块(每一面画有提示图形加数字)。幼儿在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通过下棋的方式感知6以内的序数。

教师还可以更多地去发现和选择一些现成的纸牌、棋类等玩具。如我们利用纸牌进行10以内数字比大小活动,这些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游戏性和开放性,幼儿在用这样的材料操作时往往更轻松、更自由、更多元。

再次是利用幼儿熟悉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比如石子、树叶、水„„我们利用树叶引导幼儿开展数数、分类、比较大小、多少等活动。用纸盒、饮料瓶、果壳、冰糕棒等材料引导幼儿开展比较高矮、胖瘦活动。

(3)操作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层次性

幼儿间存在着个性、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为了真正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教师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就要预先作思考: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设计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的操作活动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层面幼儿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合理使用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和发展。1.同一区域材料的层次性

如:在中班上学期,为让幼儿掌握“认识7以内数字的基数意义,能按数字取物。”,我们设置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操作材料:

层次一:提供了数物拼板1—5,数字拼板1—5,把数量1—5的物品在方框里按数字从少到多排序,再按物品数量匹配数字。

层次二:提供了数物拼板3—

7、数字拼板6、7;把数量3—7的物品在方框里按数字从少到多排序,再按物品数量匹配数字。

层次三:提供多用插板、底卡《占地盘》、任意两色的插钉,双方轮流掷骰子、根据掷得的数字取插钉比多少。

材料不同,难易不一,才能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幼儿参与数学区活动。

(2)同一活动材料的层次性

材料提供时,我们会针对每一种材料的价值和玩法,精心的分析和研究,对目标要求逐步提高,并使操作难易程度逐步加大,将操作材料分成几个层次,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操作材料,教师也便与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以中班数学区活动《绷图形》举例。

在数学活动区,教师投放了多用插板、范例卡—三角形、梯形,范例卡—有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组合的图形、彩色橡皮筋若干根等。主要是加深幼儿对三角性、梯形等图形空间方位的变式的了解和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层次一:(难易等级为☆)从范例卡入手,绷出各种单个的三角形和梯形。

层次二:(难易等级为☆☆)从范例卡入手,绷出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组合的图形。层次三:(难易等级为☆☆☆)把范例卡反过来,发挥想象绷出各种组合图案,并进行记录。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重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设计、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操作材料,或对同一操作材料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

(4)操作材料的投放应具有跟进性

游戏材料的设计与投放都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材料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否便于幼儿操作?是否能达成预设的教育目标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做判断。比如在“比比谁最长”的测量活动中,第一次我们在记录单上有用回形针进行波浪线、折线、直线进行测量,但是发现孩子们无法用回形针进行波浪线测量和记录,因此便把波浪线测量改为了长城形状的线进行测量。还另外还设计了折线密度不同的线进行测量,增加孩子测量的兴趣。

二、有效地观察与指导,促进幼儿数学水平发展

数学活动区活动发挥作用,固然离不开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材料,但更离不开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教师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与指导,是数学区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1.耐心观察幼儿的操作行为。

观察是了解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操作方式,观察幼儿对材料的认知程度。观察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投放的材料是否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活动的兴趣点是什么?

(2)投放的材料难易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添加辅助材料?

(3)哪些材料幼儿已不感兴趣?为何不感兴趣?

(4)幼儿是否正确地使用数学区的材料?

为了有效地进行观察,我们还设计了观察量表,内容包括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幼儿参与活动的持续时问、幼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幼儿之间的对话、师幼之间的互动,等等。一段时间后,我们归纳和汇总这些观察记录,这样,每个幼儿都有了一个数学能力发展小档案。通过这些小档案,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数概念发展轨迹,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有效地指导,促进幼儿数学水平发展

(1)尽快分解指导任务。

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区操作材料的作用,同伴的作用。当同时面对几个需要指导的幼儿时,要迅速确定:哪个幼儿需要直接语言指导;哪个幼儿可通过调整他的活动材料来解决;还有哪几个幼儿,可建议他们去找某个同伴商量等。

(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适时介入,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我们进行介入指导。

积极等待,仍没结果时

当幼儿在数学区活动出现困难时,不要急于介入,而应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但长时间探索没有结果,幼儿的探索兴趣逐渐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如:在数学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

孩子们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失去兴趣,转移关注点;另一种求助,将“球”抛给身边的同伴或老师,因此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如:我在数学区中投入了各种颜色的橡皮筋和操作板,鼓励幼儿绷图形。幼儿根据底纸上已画好的三角形和梯形,绷出了三角形和梯形这两种图形,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我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幼儿将底纸反过来,启发幼儿将橡皮筋组合绷出更多的组合图形图案。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绷出了房子、汽车、小轿车、卡车„„。在这里,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创意,对于幼儿只是模仿底板上的图案进行绷图形给予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而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展。

(3)教师在进行个别指导时要注意方法。

当幼儿对某种材料束手无策时,教师不要急于将所谓的正确方法抛给幼儿,而要通过提供帮助或通过同伴的协助引导幼儿思考;当幼儿的操作方法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提问让幼儿产生认知冲突,使他们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思考,通过探索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不要只关注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习品质的培养;不要知识让幼儿“记住”,还要引起它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总之,我们能精心为幼儿创设数学区环境,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在数学区活动的进行过程中,能进行认真观察记录,并给予指导,但对孩子微观指导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在数学操作材料层次性和变化性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还将继续总结、反思,相信通过大家一起的努力,我们班数学区活动能够开展得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钱震:《幼儿教育》.浙江教育报刊社,2011年第7期 2.金红萍:《素质教育论坛》.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5期 3.《通向数学教师指导手册》

中班

奕阳教育研究院

第二篇:中班阅读区创设及整改

幼儿园中班阅读区的创设

幼儿园的阅读区是幼儿发现语言“魅力”、产生阅读兴趣的地方,阅读区的环境创设与幼儿的阅读成效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区适宜性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持续的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中班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区。

我班的“阅读区”设置在活动室西南角靠窗处,在光线明亮而又安静的地方,为了吸引幼儿来到阅读区,使阅读区成为教室里最舒适、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我们两个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①铺上一层色泽柔和的地垫,柔软而舒适;②准备几个干净美丽的抱枕,如可爱的动物造型、柔软的爱心抱枕;③放上与教室里桌椅不同的可爱的小桌子和小椅子;④提供能够充分展现图书封面、与幼儿身高相符的书架;⑤根据图书的不同性质与种类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或挂、或平铺、或垒高、或排列等,保持视觉的美感。

因为我们幼儿园最近又添置很多的图书和幼儿绘本书,为了扩大幼儿的图书量,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我们班的图书架上新摆了许多图文并茂的故事书、绘本等等,有些幼儿园不能提供的图书我们会发动家长把图书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我们班还制作借书表格,借阅记录等让小朋友之间互相借阅,这样每个幼儿的阅读量就不仅限于幼儿园的图书和自己家里的书了,使他们感受到了阅读的无限魅力和趣味,从而激发其继续阅读的兴趣。

针对部分幼儿不识字,对自己不熟悉的书兴趣不太大这一现象,我们中班教师准备了以下几种方案:

①在阅读区内贴一些图片供幼儿欣赏、交流,而这些图片可以是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到的。②其次我们还可以发动家长的力量,收集幼儿外出旅游的照片,让幼儿对着照片以讲故事的形式,跟同伴讲述照片的内容。③也可以提供一些废旧图书和画报,让幼儿做小作者,自编图书,通过剪剪、贴贴和讲讲,孩子们会从中体

会到学做小作者的快乐和自豪。④教师可配备笔和纸张,以鼓励幼儿将阅读活动拓展到绘画、书写活动中,进行故事的续编、仿偏、创编或自制图书;⑤教师可提供幼儿复述故事用的头饰和场景,吸引幼儿看看、讲讲、记记。最后,我们准备在阅读区墙角增一个修补区,可以提供一些修补图书的剪刀、双面胶等,便于幼儿及时修补破损的页面。

总之,利用好阅读区,既可激发幼儿读说的兴趣,又可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愿在我们的努力下,阅读区的环境创设会越来越好,使每个幼儿都在书的海洋里得到充分的发展!

崔家峪中心园

袁静

2015年11月27日

第三篇:创设活动区总结

活动区总结

我们小博士班一共建立了六个活动区,在本次区域评比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建构区,音乐表演区,数学角,阅读分享区被评为优秀活动区。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和班级的几位老师经过反复的研究,终于将活动区很好的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增长了经验。

初试失败,从头再来。

在接到园里的通知后,班的几位老师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查了一些适合我们班级活动区的素材。第二天大家通过讨论,决定做美工区,音乐表演区,益智操作区,和一个角色扮演的欣娴茶餐厅。但理论和实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因各方面的经验不足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但我并没有灰心,就当做是第一次的小试牛刀,试出的问题越多,反而学到的越多。

园长大概看出了我们的难处,延长了活动区的验收时间。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和谋划。还安排我们去老园参观学习活动区。于是我们又重新刷洗思路,重新开展了工作。

换种方式去做家长工作。

家长资源一直是班级活动中最广阔的资源。如何争取家长的配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我向家长介绍了活动区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了家长的理解。活动区的材料大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家长为我们带来了所需的材料,姚金池的爸爸妈妈,一直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除了带一些废旧材料外,还主动把家里的促销架和不用的窗帘盒带来,看到家长对工作的支持,极大的鼓舞了我对工作的热情。我们相应的在家园见面会上也重点表扬了家长,肯定了家长的付出。

园里对活动区工作的支持。

园里也为活动区提供了很多材料,并安排了“结对子”活动,“结对子”工作的开展,大大的缓解了我们的困难,对应班的陈雁老师多次到班级指导,任娜老师用一天半的时间帮助我们做活动区的材料,安排活动区的位置,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活动区的组建过程中,朱园长给了我们班很多建议和启发,比如,表演区的舞台设计,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舞台,却为整个区域增色不少,这让我收益很多。既要考虑活动区的材料丰富,又要实用,在此基础上,怎样让区域成为一个亮点是值得我去学习和思考的。

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构建活动区。

我班幼儿男孩占了很大一部分,男孩喜欢搭建类的游戏和交通类的游戏,家长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男孩喜欢的车,飞机等玩具,材料来源便利,让我们投其所好的建立了建构区。,投放了搭建材料罐类、盒类、积木类等。交通游戏材料:各种用途的车,交通标识,还在地垫上贴上了模拟的大马路。深受我班孩子的喜爱。建构区的建立,不仅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让幼儿获得自由和快乐,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力。了解了各种建构材料的性质,促进了幼儿感知觉、思维的发展。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积极策划,根据材料做“材料。

家长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材料,于是我想到用爽歪歪瓶和娃哈哈瓶做沙棒,用奶粉桶做腰鼓,用露露瓶做沙瓶。舞台的制作,把装满废旧材料的多个鞋盒拼接起来做舞台,用我小的乳饮料瓶做了话筒,看上去效果很好。一根窗帘盒正好立在音乐表演区的旁边,我想到做个规则牌。这样一个音乐表演区所需要的部分材料就做好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真是太高兴了。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表现自己,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打击节奏的悦耳和美感,探索神秘的音乐世界。

为了激发班级幼儿的阅读兴趣,司雨老师想到了用建昌风景的台历做了一个建昌风景赏析的识图识字版面,我用废旧纸壳和泡棉做了一个古诗成语学习展板,又填充了很多的字卡和图书。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增长了识字量,培养了幼儿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

由于时间的关系,材料的局限,我们在区域上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完善,我对区域的工作还不会结束,会一直去更新,去增添,努力让幼儿玩的更好,学的更多。

第四篇:大班阅读区区域创设及指导

浅谈大班阅读区的创设与指导

发布时间:2013-07-31 来源:河北省直机关第七幼儿园 作者:秦彦 浏览次数:965

字号:T|T|T

更多 2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生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幼儿来说,阅读是将要伴随他一生成长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的简单标记和文学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而现在幼儿园活动区域中语言区多数只停留在图书区,大多摆放一些图书或者卡片,供幼儿阅读,图书区的环境创设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教师指导,这种阅读形式很难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充实、丰富阅读区内容,创设良好的环境,教给幼儿阅读的技巧,是势在必行的。根据两年来在小中班进行早期阅读的经验,在大班,我着重对阅读区进行创设创新,向幼儿提供含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所开设的阅读区中不仅仅有为幼儿提供的书籍,还包含了更广方面的内容,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区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的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

一、丰富阅读区内容,为幼儿营造愉快的阅读氛围

阅读必须从幼儿的认识特点出发,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具有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1、为幼儿阅读提供丰富的书籍,适时调整书籍内容,保证每名幼儿的需要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幼儿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所以,选择适合幼儿的书籍是幼儿阅读的前提,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筛选:(1)图画色彩鲜明,主要感知对象突出,减少无关刺激物对幼儿注意的干扰。(2)文字正确优美,语言浅显生动,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如《谁在敲大鼓》通过青蛙与几个小动物的对话“‘是你在敲大鼓吗?’‘不是。’”来展开故事内容,幼儿易掌握。为幼儿提供的图书,每本书6——10页,文字简单,每本书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不是一些故事的罗列组合。

将图书区的图书根据内容分为简单、较简单、难三种层次,我们根据难易程度分别用了蓝、黄、粉三种颜色的书皮,每个层次的图书有4——5种,每种5——6本,以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阅读的需要。图书每月更换一次,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

在图书的摆放方面,摒弃了图书不是随意摆放的做法,而是根据难易程度有秩序的陈列。比如为幼儿提供的三个层次的图书依难易程度从左至右依次摆在图书架上,每个层次的图书按照书的不同依次摆放在图书架上,这里所说的摆放,是封面在上,封底在下,一本一本陈列在书架上,这样做是因为幼儿能清晰的看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方便在短时间内能尽快的选择,另外,图书架上一些标志:如、等,与此书架相对应的图书也有此标志,这样,幼儿归放图书时能根据标志找到相应的位置,大大减少了教师整理图书的时间,同时,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鼓励幼儿自制图书,丰富图书区材料,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所谓自制图书,就是幼儿个人或集体制作的小书,让幼儿尝试做小画家、小作家,把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或者几名幼儿共同创编、续编故事等。幼儿口述后,请教师或者父母帮忙配上文字,加上页码,再设计封面、封底,然后订成一本图书。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体验图书创造的由来与过程,尝试使用适宜的画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从而逐渐懂得画面与文字的表达作用和对应关系。幼儿自己创作的图书《趣味运动会》、《海底世界》、《快乐的五一》等等,这些自制图书极大丰富了图书区的内容,阅读自己制作的图书,孩子们充满了感情,备感亲切,既增强了对图书的兴趣,也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提升了幼儿的自信心,并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

3、利用情景剧、故事大王等表演活动,提升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促进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交流的乐趣”。在图书区投放动物服饰、手偶、头饰等材料,我们每月进行一次情景剧或者故事大王交流活动,幼儿通过选择服饰或者自己制作一些头饰等表演道具,加上手势、动作、表情等,将本月在图书区阅读的图书内容通过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故事《小熊医生》、《牙刷的一家》等,不但展现了图书的原有内容,而且扩展了许多情节,受到家长和老师的一致称赞,这种活动幼儿非常喜欢,从而能激励幼儿更多的阅读图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会幼儿阅读技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

1、知道书的基本结构,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如让幼儿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封底和目录,阅读时要按页码顺序翻书,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在看书过程中,幼儿亲自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故事是由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理解画面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帮助幼儿试着独立看书和讲述。在进行图画书的阅读时,能否准确把握画面内容,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图书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成人用适当的语言主动引导幼儿观察,通过比较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区别,使幼儿更好地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会用口语来描述画面内容,能将听到的字、词、句与图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鼓励幼儿联系讲述图书上的文字,引导幼儿大胆使用多种词汇进行讲述。

3、制作阅读卡和书签,幼儿可以自我调控阅读进度。

由于书架上的书比较多,幼儿对每本书的阅读教师不可能详细了解,我们就采用了阅读卡的方式进行阅读活动,阅读卡由幼儿自己填写,我们分为三个层次,不会阅读的图书为,阅读不熟练的图书为,能熟练阅读的图书为,幼儿可以有目的的选择图书,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调整图书,这样,幼儿和教师非常清楚地了解对书籍的理解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往往区域活动结束时,有一些幼儿还没有阅读完图书,我们针对此状况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出用书签的方法,幼儿自己设计书签,这样,当他们遇到没有阅读完的图书这种状况时,就会主动使用书签,不同的书签也为阅读活动增添了无限乐趣。

三、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阅读活动

图书区的阅读活动不仅仅停留在幼儿单独阅读上,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在阅读中采用单独阅读、小组交流阅读、操作阅读、借阅阅读等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1、单独阅读

每名幼儿都有自己不同的阅读能力,我在图书区提供不同层次、主题的书籍,这样幼儿的选择性比较大。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时应注意,不强制幼儿看这本或那本,也不规定长时间的阅读,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从简单的或已讲述过内容的书看起;阅读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挑战一下自己,选择难度大一些的图书。

2、小组交流阅读

交流阅读是指幼儿之间通过交流各自感受,讨论情节,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分为两种类型的交流:一种是能力相当的幼儿之间的交流,幼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画面上的文字内容,从而能互相启发将文字内容阅读出来;另一种是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交流,通过参与讨论,能力弱的幼儿聆听能力强的幼儿阅读,从而读懂故事内容。

3、操作阅读

通过自制图书、图片排图讲述等一系列操作活动,鼓励幼儿感知理解画面,模仿运用语词,想象迁移经验,连贯进行语言讲述,让幼儿在操作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及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4、借阅阅读。

通过参观图书馆,幼儿懂得了借阅制度、借阅规则,我们在班级里也开展了小小图书馆活动,幼儿喜欢的图书,可以通过借阅的形式带回家阅读,并填写借阅表,及时登记,看完后主动归还,借阅式阅读一是丰富了幼儿的阅读经验,幼儿在幼儿园没有阅读过的图书可以带回家阅读,增大了阅读量,二是影响并带动家长更重视阅读活动,从而积极的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刚开始很多家长对幼儿的阅读活动并不在意,可以孩子极高的阅读兴趣感染了他们,这样,家长能够在家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幼儿阅读能力增强了,识字量增大了,能自主阅读的图书逐渐增多,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更加喜欢把图书借阅到家里阅读,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四、引导幼儿自觉遵守阅读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阅读规则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保障,同时,也能促进阅读活动顺利进行。

1、强化了“三轻”原则:即走路轻、说话轻、拿书轻,给幼儿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育幼儿看书时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打扰别人,对于遵守纪律、保持安静、认真看书的幼儿则及时给予表扬。

2、书归原处,爱惜图书。引导幼儿看完书后要懂得放回原处,放时封面向上,封底向下;看书时不折书、不抢书、不在书上乱图乱画等,对有破损的图书及时组织幼儿修补。

3、开展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由幼儿将图书分类并合理摆放,再附上与书架相同的标志,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检查图书的分类摆放是否正确,并负责借阅与登记。

总之,阅读区开展以来,大部分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的兴趣与日俱增,阅读区内图书丰富,陈列整齐,幼儿或自己安静的阅读图书,或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讨阅读,而且,幼儿能够用表情、手势、动作等以情景剧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图书的理解,并能有所创新。小小的阅读区使幼儿学会了学习,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这种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参考资料

1、张明红 《早期阅读教育改革趋向前瞻》 幼儿教育 2005

2、张明红 《关于早期阅读的几点思考》

3、张杏如 《多元阅读的世界》 早期教育 2002

第五篇: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泗洪县曹庙乡中心幼儿园

陈静

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活动区内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特征的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学前儿童的组织构建必须由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活动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儿童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让他们的心灵真正得到满足。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确定的区域活动目标,制订计划创设适宜的活动条件,并在活动中影响儿童的行为,激发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究,促进幼儿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

前言

近年来,活动区域已成为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对活动区域的理解不够深入,区域环境创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如有的幼儿园设置活动区机械地照搬别人的做法,幼儿不感兴趣,活动区流于形式,有的则一味追求装饰漂亮,教育价值不强,成为摆设,有的则设置不当,相互干扰未能充分发挥各区的功能,有的随意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品种单一缺少变化等等,因此幼儿活动区域的创设,要从多种角度去思考,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区域活动的特点

(一)儿童自选活动内容

活动区的活动多为儿童的自选活动,教师的直接干预较少。这样就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儿童的个别化的需要。区域活动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操作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区域活动材料多样,内容丰富,它为儿童提供了自由自在的选择的余地,儿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擅长的或对自己带有挑战性的项目操作。通过操作赋予每位儿童成功感。所以这种既适合儿童能力又有挑战性的区域活动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二)儿童的自主性活动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以区域活动为手段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是非常恰当的。儿童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玩做做,生动、活泼、自主、愉快地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习,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由教师直接教会的,而只能通过儿童自由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通过积极快乐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发展起来。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儿童的活动态度上,在儿童的活动过程中,去关注儿童的一点一滴进步。教师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儿童,而是尽量让儿童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这就使儿童在随意自在的气氛中,个性得到显现和张扬,充分调动和激发其自我潜能。

(三)小组和个体活动

区域活动儿童可以个体活动,但一个区域的环境自然构成一个小组,所以区域活动更多是小组活动,这就为儿童提供更多地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了解,尤其是对同伴在集体活动中所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优点的了解。有时小组也可通过教师与儿童共同活动来实现。

二、创设区域活动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活动区域的创设应遵从教育性原则,要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来设计区域环境。教师要以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合格的内容和主题,创设合适的活动区域环境。这一原则在以《纲要》规定的五大领域划分的活动区域内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整体性原则

1、整个活动室的空间布置应是一个整体

我们应考虑的是整个活动室的布局、摆设与装饰,而不仅仅是某一个区域内环境的创设。因此活动区域内的墙面设计,家具摆设,在色彩和造型上要统一、协调起来,形成整体感,充满童趣而又整洁有序。

2、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活动区域的设计应涵盖幼儿发展的每一个方面。

活动区域应包含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各活动区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

(三)共同发展原则

共同发展原则要求,在活动区域的设置以及活动的开展上,应符合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区域的设置上,应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在小、中、大班的区域环境创设中要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构建适合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的区域环境;其次,要注重个别差异。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每个幼儿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我们必须承认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区域活动内容及材料的呈现要体现出分层、递进、多样的特点,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都能获得自信与成功。

(四)动态性原则

区域环境设置应体现出动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活动区域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是动态的。教室内活动区域的创设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种类和数量应体现出动态性。其次,材料的提供应该是动态的,幼儿是在与不断丰富的物质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学习和发展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材料会影响幼儿的发展。

三、区域活动材料选择与投放要点

(一)材料应具有操作性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材料是否具有直接操作性对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活动有很大影响,如果教师能给幼儿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材料,会激发幼儿产生操作的愿望,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材料应有启发性,投放要有目标性

具有启发性的材料才能够保证教育目标的充分实现。材料的启发性是指材料内部应该有一定的结构,隐含着一些线索,这些线索对幼儿顺利地操作材料进行活动有所启示和帮助。同时,材料和材料之间也应该有一定的关联。也就是说,材料应隐含着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同时也规定了材料的操作范围和操作性质,保证了将探究活动取得的结果控制在预期范围内。

(三)投放材料应丰富多样,把握比例适度 学前儿童主要是依靠感官来认识外部世界的。不同的材料使用促使学前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感官认识,积累不同的经验,幼儿正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发展的,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就是给幼儿创设出丰富适宜的学习情境,就能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每一个活动区域内都应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材料,既可以是成型的,也可以是未成型的,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既提供幼儿单独玩的游戏材料,如拼图,也提供幼儿合作玩的游戏材料,如玩水、玩沙等,满足幼儿独自探索和与人交往的不同要求。

(四)投放材料要有针对性

1、要求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投放不同的材料。

幼儿园三个年龄班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需求和兴趣也不断变化,相应的,每个年龄班投放的材料也应各具特点,不断调整,小班幼儿活动区材料更应充分体现出操作性这一特性,使幼儿在与材料的充分作用中获得发展。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小班幼儿所投的材料应具备通过简单的直接操作就可以达到预定目标的特点。而中大班,教师可提供比较多的半成品材料,同时提高操作的复杂程度,选择一些需要反复地探究比较、操作复杂的材料。

2、要求根据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幼儿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性要求我们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真正适合每位幼儿的发展特点和不同需要。教师应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为他们设计、提供多层次不同要求的材料。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总是有新鲜感。

(五)注意材料的安全性

幼儿在操作材料、和材料互动的过程中与材料有着直接的接触,因此,安全性是教师选择材料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保证材料的无毒、无害、无污染,清洁卫生,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消除安全隐患,才能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四、区域活动的指导

活动区虽是幼儿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场所,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教师对活动区活动的积极关注,细心指导,才能使其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介绍和引导

对于刚进入活动区的幼儿来说,活动区是一个新鲜刺激,幼儿很愿意进区活动,但往往不清楚该怎么做,于是出现到处乱跑等现象,因而,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向幼儿介绍各活动区的内容、材料和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建立起活动规则,促使他们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从而使幼儿认识并适应活动区这种教育环境,顺利过渡到活动阶段。

(二)开放和练习

活动区应逐步开放,介绍一个区,开放一个区,以提高活动区的功效,增强有序性。即使进入了自主阶段,当在某区投放一些新材料、新工具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行事。开始最好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每位幼儿都能熟悉各区的内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每天每组只介绍一个区,循序渐进,介绍的同时,提供给幼儿练习的机会。

(三)教师的主要任务

1、教师应评估各个活动区的使用频率,了解目前的设置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及时调整;还要评估活动材料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以此来考虑材料的投放或变换问题。

2、教师要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状况,主要包括:幼儿间的冲突与环境关系、事故与环境关系、幼儿的兴趣,看他们经常选择哪些活动区和活动材料,经常从事什么活动,活动参与情况,社会交往水平,认知发展水平,遵守规则情况。

3、教师指导的方式(1)以自身为媒介

教师可以两种身份指导幼儿游戏,即“游戏者”或“指导者”。游戏者是指教师以与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进入游戏,可采取平行式或合作式两种方法。指导者是指教师以特定的角色参与幼儿游戏,无论教师采取哪种身份,都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包括言语的方法和非言语的方法。言语方法主要有描述、询问、重述、提问等。非言语的方法主要有表情、眼神、手势、动作、身体运动等手段。(2)以材料为媒介

它指教师通过提供材料的方法来支持和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学习。(3)以幼儿伙伴为媒介

游戏是幼儿学习与伙伴交流、互动的很好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伙伴互动这一因素,支持和引导幼儿学习。

结论

总之,区域活动是学前儿童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开展区域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发展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共同参与设置各种活动区。同时,教师应特别重视在各区域活动中为儿童提供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渐进性的活动材料,充分发挥活动材料对儿童的发展作用。引导儿童与材料“对话”,让儿童与材料和同伴的“对话”中不断积累有关活动经验,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枫主编,《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 张琳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3】 郑健成主编,《学前教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 【4】 刘电芝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下载浅谈中班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_2(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班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_2(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班数学区域活动指导(精选5篇)

    浅谈中班数学区域活动中幼儿个别化指导时间: 2011-12-12 作者: 张依群 单位:奉贤区绿叶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教育的形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

    幼儿园中班语言区环境材料创设14例

    幼儿园中班语言区环境材料创设14例 1、内容:我与书是好朋友 目的:让幼儿能够仔细认真的进行阅读。 材料:提供各类书籍,包括图画书、资料性的书、数字的书、童话、儿歌、幼儿杂等......

    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与材料投放(五篇材料)

    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与材料投放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实

    启润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实施方案 区域活动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正规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

    幼儿园区域创设与指导方案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比起正规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利地促进了新《纲要》有......

    区角活动创设心得体会(全文5篇)

    区角活动创设心得体会 幼儿园区角活动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设置各种区域,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意愿选择内容,宽松、......

    中班数学活动

    中班数学活动《学做小工人》 活动目标: 1. 正确地按数取物,复习6以内数的数量,巩固数物匹配。 2.通过游戏学做“小工人”,学习按量归类。 3.积极参加学做“小工人”的游戏活动,增强......

    中班数学活动

    中班数学活动 《数字宝宝》 设计教师:丁凤环单位:阿克塞县幼儿园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