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生活前言教案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课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歌曲导入《翻身农奴把歌唱》
二、出示目标:1.知识目标:国家的含义,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本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2.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性质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三、自学指导
(一): 请同学们阅读前言的内容,用6分钟的时间完成,回答问题: 1.阅读教材4—6页,完成探究与共享1、2题。
2.从历史上看,国家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样的作用?阅读教材P5专家点评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3.阅读教材P5我国宪法如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它与其它类型的国家最大的区别?
学生回答,学生补充,教师归纳: 自学指导
(二)1.请同学们看教材P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 2.请同学们看教材P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
四、先学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并注意纠正不良习惯。提问检测,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五、后教
1.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他同学更正和补充。先由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同学讨论,教师点拨,结合板书:
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一)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的产生: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因此国家是历史范畴,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政治根源于经济)
2.国家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政治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
3.国家性质,又被称为国体,是指社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4.国家类型: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新型的)。从政体意义上分为专制型和民主型,专制型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民主类型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二)我国的国体
1.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是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阶级基础)
2.最大的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3.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三)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的广泛性体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的真实性,①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③在人权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的真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①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②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③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④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专政的对象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作用是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五)民主与专政
1.民主含义;民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与专制相对,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在一定阶级的范围内,即统治阶级的范围内。民主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专政是主要是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①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②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④任何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思想都是片面的。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宪法,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实行依法治国。③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④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⑤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小结: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真正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六、当堂训练
第二篇:教案前言
前 言
为进一步提高南疆初中双语汉语教师解读及使用汉语教材的能力,推进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结合南疆地区初中双语汉语授课现状及教师特点,编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初中双语汉语教案》,该系列教案紧扣《九年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新修订)要求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着重提升学生汉语应用能力及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具体体现以下特点:
一、教学设计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该教案设计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每课结合具体的内容设置不同的三维目标,重视汉语的应用实践,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汉语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除此之外对于每篇教材的教授注重词语学习与课文学习及口语表达的结合;课文学习与句型、句式学习的结合;课文理解与课后练习的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总之依托每篇课文,通过听说读写的有机训练,在理解、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整体提升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
二、教学思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教学思路秉承着“学生是汉语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理念设计,使汉语教学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按照“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学生在小组中学习、交流、讨论—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组织教学。如对于每课的教学板块(词语学习、课文理解、综合训练、交际活动、写作训练等)力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相辅相成。
三、教学资源注重从课内拓展至课外
教学设计首先凸显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如词语学习部分采用课前预习、课始检测、创设语境联系等教学节点;课文理解部分把理解课文、句型学习、课后练习、真实交际及写作部分有机结合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教学设计中能根据课文文体特点适时引导学生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转变文章叙述方式,内化课文语言,如设计《蚂蚁》这课时,引导学生搞清楚“为什么说蚂蚁是个大力士”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同位学生合作进行真实交际,一生扮演蚂蚁,一生作为旁观者。交际内容预设为:
(旁观者)亲爱的小蚂蚁,有人说你是大力士,我还不信,今天我可是服你了。瞧,你和大象、骏马、黑熊以你们单位体重托运货物重量大小作为负重比赛的标准,结果大象只能拖动比自身重四五倍的货物,骏马只能拖动相当于自身体重五倍的东西,黑熊所能拖动的东西不到自身体重的五倍,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扛走了超过自身体重十几倍的东西,你太了不起了!
(蚂蚁)你过奖了,这算是我们蚂蚁家族的特点吧,有句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嘛”,所以能赢他们也在情理之中了。
由此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学习表达,内化语言。其次在充分利用课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推荐阅读文章;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报刊、视频等方式搜集资料;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改编为课本剧、情景剧进行模拟表演等;引导学生将学习成果补充到作文角(或班级角);引导学生进行演讲、办手抄报等。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将课内对汉语的学习迁移至课外,扩大汉语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
总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初中双语汉语教案》倾注了编写者的智慧和心血。但由于编写者能力有限,加之地域不同,对于教材的解读和处理将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诚恳希望广大一线教师在使用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新疆双语教育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编者 2013.8.2
第三篇:体育教案前言
体育教案1 一. 健康的标志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所产生的压力。2. 乐观开朗,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5. 抗病能力强,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等。6. 体重适宜,身体匀称而挺拔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 8. 头发具有光泽,头屑少。
9. 牙齿清洁,无蛀牙,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10. 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活动感到轻松。二.课堂常规
1. 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事因故不能上课时向任课老师请假。2. 上课铃响后,到指定地点站队,做到快、静、齐。
3. 上课时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穿胶鞋,不带铅笔、小刀等硬物。4. 上课认真听讲,刻苦操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5. 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离开上课地点。6. 上课不讲话,不打闹,按时完成课内、课外作业。
三.体育锻炼能增强你得自尊和自信
自尊:是你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和体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你的自尊心,集体项目有利于从同伴关系方面发展你的自尊;个人项目会从体能,身体魅力、教师期待等方面影响你的自尊。当然,体育锻炼对自尊的影响要经过一定强度的持续锻炼才能体现出来。只有当你感觉到体育锻炼的效果时,你才会体会到自尊心的增强。所以,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你的自尊水平,则需要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
自信: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着同一条成功的密决:自信!自信是你对自身能力的信任程度,是你学习生活的重要心理动力。因为有了自信,你才会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有了自信你才会扬长避短,走向胜利。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你的自信,体育锻炼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精神的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并获得成功,有助于增强你的自信心。
第四篇:政治生活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全课概述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让学生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可分为3个框题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三、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第一课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去揭开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请大家看教材p4的三个镜头,思考它材料后提出的两个问题。
镜头一主要表现新中国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农村妇女也享有了选举权。
镜头二主要表现出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我国人民都享有选举权。
镜头三主要表现出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农民工人大代表可以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请大家思考讨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我国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材料: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近年来我国人权取得事业取得显著进步的事实,说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的人权,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除了对人民实行民主外,还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民主与专政
(1)民主及其阶级性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同专制独裁制度相对立的。其次,民主具有阶级性,他的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共同管理国家,都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只能是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不能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靠暴力进行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教师活动:请大家看课本p7页观点一、二,并加以辨析。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是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点上,一切民主制的国家是一样的,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观点一只看到它们的相同点,观点二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点,都是片面的。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师活动: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人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三)课堂练习
[例1] 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不正确地是(b)
a.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国家是为社会谋利益的工具 c.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d.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的这一规定直接表明了我国的(c)
(1)国体(2)国家性质(3)民主的广泛性(4)民主的真实性 a.(2)b.(3)c.(1)(2)d.(3)(4)[例3]下列对民主与专政关系的理解不正确地是(a)a.对一定阶级既有民主又有专政 b.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c.民主与专政互为前提 d.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例4] 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d)
a.人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方面的民主权利
b.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都是国家的主人 c.对社会的大多数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四)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学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课余作业
复习并预习下一框题的知识。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请大家阅读课文7---8页图文并思考。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的两个观点,并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3)监督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的政治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总结讲评。(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看课本p9---10页材料,说说它们反映我国公民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呢?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
表现: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的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对公民的要求: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三)课堂练习[例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说明(b)
a.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不能放弃的 d.我国全民民主的国家 [例2] 下列对政治自由的理解正确地是(c)
a.法律约束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民主 b.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自由以法律为前提,超越法律无自由 d.自由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例3]在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表明(a)
a.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同样的权利义务 d.要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
[例4]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表明:(c)
(1)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2)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3)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4)既要享有权利,又要履行义务 a.(1)(2)b.(1)(2)(3)c.(1)(2)(4)d.(1)(2)(3)(4)
(四)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有关常识,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遵循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课余作业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应该如何正确地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第三框题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教学难点
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问题。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政治生活呢?
(二)进行新课
一、置身于政治生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1-12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学生以热情的态度,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就要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事务,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素质,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生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13页内容,说明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从个人生活的内容来看,我们具备参与政治生活的条件。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规定了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国家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因此,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该成为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从社会公共管理来看,我国有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等基层自治组织及管理制度,有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服务。政府工作的改进,决策的完善,政风的廉洁,效率的提高,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因此,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重要的政治生活内容。
3、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应对着严峻的挑战。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利益,关注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是我们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内容。
三、我们要参与 我们会参与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页图表,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政治生活直接影响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影响人民利益,也会影响我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必须关心国家大事,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2、学习有关政治知识
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有助于紧扣时代脉搏,开阔眼界;有助于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有助于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贵在实践
教师活动:同学们参加过什么政治活动?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参与的政治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方式,重要的是参与,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例1]许多地区和部门在推行政务公开活动中,创造出公开监督、执行公示、公民评议等一些较好的办法。这些办法(b)
a.表明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b.表明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c.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例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d)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依法治国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例3]有人说:“政治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地是(d)
a.错误,政治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b.错误,这样必然损害全体人民的利益
c.错误,这是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表现 d.正确,因为公民有自己的自由 [例4] 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助于:(d)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维护国家利益(4)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a.(1)(2)(3)b.(2)(3)(4)c.(1)(2)(4)d.(1)(2)(3)(4)
(四)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途径,这对我们今后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等,证明了奋斗方向。
★课余作业
列举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第五篇:政治生活前言及第一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政治生活-前言教学设计
主备:高一政治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的关系。(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教学方法及教具
1.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必修一所学的内容是《经济生活》,经济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家还记得什么是经济吗?
经济: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师:同样的,政治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必修二是《政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呢?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 『讲授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政治事件。师提出问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干部,又不搞政治,所以政治与我无关,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婚、育、学、工、商等一切活动都与政府的组织和管理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与政府和政治有着密切联系。
从日常生活看,新生婴儿要向派出所登记户口,行人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居民遭遇盗窃可报警查缉,学生升高中、大学要参加政府组织的考试等,这都与政治有关;从整个社会看,社会秩序的好坏,生活环境的优劣,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也都涉及政治。
所有这些均表明政治并不是远离于我们的生活,而是同每个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国家应当如何组织,社会应当如何管理,权力和利益应当如何分配,这些都是政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可以这样说:“任何人都不能‘超脱’政治”。师:那么究竟什么是“政治”呢? 2.政治的科学含义
我们先从政治与经济的联系中认识什么是政治。设问: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怎样的?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对这一结论性的观点,我们应如何理解? 实例探究1:
日本是二次大战中的战败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日本经济于60年代末期崛起,成熟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就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三,相当于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的总和。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正在世界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注:比如说:日本要求进入联合国安理会,成为常任理事会的成员国,参与世界大事的处理;又如:日本通过了海外派兵法、钓鱼岛事件等等。它正力图改变自己是一个“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现状。)
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师:日本强烈要求成为世界军事、政治大国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正是为了保护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在全球的经济利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决定政治。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所以政治不能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是根源于经济,并为实现和维护一定阶级和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的。实例探究2:
材料一: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收回了对澳门的主权。随着“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实施,港、澳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更加发展。
材料二: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岛内政治运动和经济发展诸方面的倒行逆施,使岛内民众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岛内经济一片萧条,失业率屡创新高,民生痛苦指数飙升,百姓怨声载道。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现象,又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归纳:
②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必然会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情形:一是适应经济基础的政治,对其起巩固、维护、加强的作用。二是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政治,则是对其破坏、阻碍的作用。
师:从以上事例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最根本的利害关系。也正因为如此,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的。
师:接下来,我们从政治与阶级的关系认识什么是政治。――从政治与阶级的关系看,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
2)在阶级社会,政治的实质是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政治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
师:在阶级社会中,每个阶级都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而进行斗争。然而,如何有效的实现和维护经济利益?――最关键、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必须通过国家政权。所以,政治与国家政权也是紧密联系的。
4)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阅读思考:
1905年,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下的俄国,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工人罢工,农民夺取土地,黑海舰队中的装甲舰“波将金”号水兵举行起义,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工人、士兵或工农代表苏维埃组织,着手酝酿武装起义。面对此起彼伏的革命浪潮,统治阶级惊惶失措。10月3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对全国颁布了一个“诏书”。他在诏书中说:“你们要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人身等自由权利我都可以给你们。你们要求什么,我就答应什么。不过,请你们保留我的权力。除了国家政权,一切我都给予。”
在强大的革命风暴面前,沙皇为什么不肯把政权交给人民呢?
师:列宁针锋相对地揭穿沙皇虚伪的诺言,一针见血地告诉俄国的广大劳动人民:“除了政权,一切都是幻影。” 果然,后来在他利用欺骗手段得以缓过劲来以后,就运用手中的国家政权对人民进行疯狂的屠杀。师:同学们是否还能举出近代历史上的典型事例,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政治斗争围绕政权问题?(学生举例)[资料备用]:重庆谈判:国共两党斗争的焦点
在1945年8月至10月的重庆谈判和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政治斗争,斗争的焦点有两个问题:军队问题和政权问题。国民党反动派扬言:“你先交出军队,我再给你民主。”中国共产党郑重指出:“什么时候中国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中国解放区的军队就交给它,必须坚持要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核心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所作的正确论断,并给政治赋予的新的内容,是对“政治”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阶段,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当然是政治。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矛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是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又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
3.《政治生活》课程的的主要内容
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金额义务,如何参与政治生活)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如何组织、管理,通过政府执行)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体、国体、宗教政策)4)当代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责任)4.学习方法及要求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现实性、实践性); 2)坚持历史的、辨证的观点和比较分析方法; 3)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4)课前一定要预习,并在预习中归纳知识点和找出疑难问题,做好标志、记号。
5)同学们课堂上要主动参与,认真思考,与老师的讲析同步理解,做好重要知识点的笔记,决不能只是一架录音机,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6)希望大家课后用一定的时间复习,通过练习实践巩固知识的理解。
7)还要多关心时事(通过阅读新闻报纸、书刊和收听新闻录音等途径获得),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时事问题。
作业:1.收集两条时政新闻
2.预习第一单元序言、第一课的导言、第一框的内容。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学设计
主备:高一政治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2.难点: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专政。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详细材料参见教材P4“探究与共享”)
1.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仙居县一个童养媳参加选举的真实事例:陈奶奶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参加选举的情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的春风吹进了她所在的小山村。乡里的工作人员到她家进行选民登记时,这位旧社会的童养媳,不相信自己也有选举权。因为在旧中国,妇女是没有政治地位的,而现在像她这样的农村妇女也享有民主权利。
2.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同票同权”的事实: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是2010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修改《选举法》最重要的内容。首次实行城乡“同票同权”选举人大代表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最大特点。
3.农民工当选为人大代表的事实:2011年1月12日中午,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到公司所在的宿舍区走访调研。让她引以为自豪的是,在工会帮助下,他为89名农民工讨到了欠薪,并且为一名受伤的农民工要到了应有的6万元赔偿。
分组合作探究:1.镜头一的内容反映中国国家政权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 2.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上,城乡实行“同票同权”的意义是什么? 3.农民工当选为省、市、全国人大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4.通过分析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结合教材P5-6,说一说我国的民主有什么样的特点? 参考:
1.人民当家作了主人。2.实现“同票同权”,一是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体现人人平等;二是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体现地区平等;三是保障各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体现民族平等。
3.一是农民工是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当选为人大代表,农民工能在国家权力机关上畅所欲言反映民生,反映自己的期望,参与国家的重大决策,共议国家大事计,共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发展;二是中央对农民工问题高度重视。地方人大和全国人大增加农民工代表,意味着对农民工权益的关注和保护正由经济权利的层面向政治权利的层面递进;三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在内的各项基本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农民工长年游走于城乡之间,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工作地分离,他们的政治权利既难以在原籍行使,也无法在实际居住的城市行使。在人大代表中吸纳农民工代表,是把农民工的法定政治权利真正从纸面上落实到政治生活当中。四是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性质
1)从阶级性质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性质也是国体(参见P5专家点评)3)我国的国体,即我国的国家性质: 多媒体展示我国国徽图案,设问:我国国徽图案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整个国微图案表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抢答 结论: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突出特点: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1)最大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与以往的剥削阶级国家不同,它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统一。2)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新型的民主—人民民主的特点:(一)广泛性
①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财产权····· 材料一:
《宪法》第二章的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思考: 材料体现了何政治学道理? 材料体现了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87名,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侨代表35名;连任代表1027名,占代表总数的34.38%。妇女代表699名,占代表总数的23.4%,与十一届相比提高了2.07个百分点;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提高了5.18个百分点,其中农民工代表数量大幅增加;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占代表总数的20.42%,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降低了6.93个百分点。思考:材料体现了何政治学道理?
材料说明了我国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二)真实性
①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保障: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②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保障——我已经制定了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如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一千多件。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物质保障——公民选举所需要的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体现了人民真实地拥有自由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可以实现的。⑤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重要表现。
人权——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享有的各种自由和平等权利。如生存、健康、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文化教育、政治参与等权利。其中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我国我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人手。◇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全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区分:人民与公民 4)新型的专政
①专政对象:人民民主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②依据: 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国内: 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受国内外因素影响,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某种条件下可能激化。
国际: 国际环境复杂,社会主义制度会遭到国际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防御敌对势力侵略、颠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
③区分:专制与专政
专制:是少数人说了算,是独裁.。
专政:是在某种国家制度下的一种统治方式或手段,其对象是被统治阶级。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必要性
1、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②坚持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二)怎样坚持
3、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要求---怎样坚持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实行依法治国;
强化政治的服务职能;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习感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朝政治家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巩固练习
1.我国的国体是(D)A、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当家作主
C、无产阶级专政
D、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是(D)A.广大劳动者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
B.它与专制制度不同
C.它是我国的国体
D.它是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人权。”下列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不正确的是(D)A.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B.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D.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权是绝对的、不受约束的 4.真实性用A表示、广泛性用B表示
1、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我国将首次在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2、参加人大会议的代表们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保障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体现出 真实性
4、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不作为,国家确保选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其罢免,这反映了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5、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广泛性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看,其政治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A)
①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温家宝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有的一切无不体现着我国政府关注民生这一执政理念。
请从国家性质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何高度重视民生 参考答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民生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关注民生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等都得到保障,这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