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语言活动:父亲和他的儿子们
活动五: 父亲和他的儿子们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父亲和他的儿子们》的涵义。
2.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活动重点:
能理解故事《父亲和他的儿子们》的涵义。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活动准备:
1.课件《父亲和他的儿子们》。
2.筷子一把。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你的家人吵过架吗?最后和好了么?你觉得吵架好吗?为什么?
2.教师:今天,我要讲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一家人也吵架了,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和好的吗?
二.听讲故事:《父亲和他的儿子们》
1.教师点击课件【故事欣赏】,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2.讨论:故事里父亲为什么要拿一把筷子给儿子们折?儿子们开始的时候能把筷子折断吗?最后他们是怎么折断的?父亲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话?你觉得这话对吗?
3.教师可再次播放故事。三.小实验:撕纸
1.教师出示一本书,请几个幼儿逐一来试,看看谁能把它折断。
2.教师出示一张纸,请幼儿撕破,就能轻易撕破 四.总结
教师总结:一把筷子在一起,我们都折不断它,可是分开后就容易被折断了。同样,一张之在一起,我们也撕不烂它,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许多人在一起,团结起来,就有强大的力量。《父亲和他的儿子们》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不管是家人也好,小伙伴也好,都要和睦相处,不要争吵,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强大,才能生活得开开心心。五.【资料包】: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谈谈生活中因为“团结”而顺利完成的事情,让大家评一评。
附录
故事:父亲和他的儿子们
从前有一位父亲,年纪大了,看到他的几个儿子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吵架,很难过。父亲劝他们和好,可是谁也不听。
有一天,父亲把儿子们都叫过来,拿了一把捆得紧紧的筷子给他们看。“喏”,父亲说:“这里有一把筷子,你们谁能折得断?”儿子们一个个把那把筷子接过来,使劲折了又折,大家都试过了,可是谁也折不断,只好把它放下来。父亲对他们说:“现在把筷子拆散,你们每人拿一根,再试试能不能折断?”他们每人拿了一根,一折,都折断了。这时候父亲就说:“你们看见了吗?筷子捆在一起多结实,谁也折不断它,可是拆散了,一折就断了。要是你们大家团结在一起,你帮我,我帮你,就像捆在一起的筷子那样,谁也欺负不了你们,要是不团结的话,可就如同这一根一根的筷子一样,一点力量也没有了。”
从此以后,他的儿子们再也不吵架了。
第二篇:读《农夫和他的儿子们》有感
读《农夫和他的儿子们》有感
暑假里,我阅读了《农夫和他的儿子们》这则寓言。读完后,我受益匪浅,更明白了人生的一个道理。
语言讲诉了一个农夫临死前,告诉儿子们他在葡萄园里藏了财宝。农夫死后,兄弟们翻遍整个葡萄园也没有找到财宝。但泥土经过深翻细耙,那年的葡萄长得格外好并且大丰收了,他们酿造的葡萄酒卖了好多钱。兄弟们因此发财了,同时也明白了父亲的真实用意。
读完后,我大脑U盘里忽然又浮现出《金子》一课。文中的彼得·弗雷特随众人到萨文河畔找金子,大家都空手而归,他不甘心落空,继续埋头苦干。最后他在没找到金子的土地上培育了各种魅力的鲜花,人们都来买花,他成功了。
我想。农夫的儿子们和彼得·弗雷特最终都找到了同样的生活真谛:勤劳是开启财富大门的金钥匙。同时也教育我们:勤劳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心存侥幸,有不劳而获的念头。要发扬勤劳好学的精神。
江苏镇江丹阳市丹阳市实验小学四年级:赵严毅
第三篇:儿子们 教案
第二单元:妈妈
儿子们
教材分析:
《儿子们》是一个故事,故事的前半部分写妈妈们垮孩子,后半部分写妈妈们的孩子的表现。整个故事的内容简单明了,学生读起来容易理解,其中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的,愿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
教材安排了认字9个:歇、巧、莺、嗓、痛、累、沉、甸、喏。写字8个: 巧、呢、提、桶、痛、累、像、吧。
课后有个思考题: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到一个儿子?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怎样做才是妈妈真正的好孩子。教学目标:
1、认读16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会到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
教学建议:
1、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最好与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务必给自己的孩子表现爱心的机会。
2、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的,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妈妈。爱是相互的。特别通过后半部分理解三个儿子的表现都给妈妈带来了快乐,但他们的行为却是有区别的,翻跟头与唱歌也许是表演给妈妈,也许是得到妈妈的称赞;帮妈妈提水桶却是出于关心妈妈、体谅妈妈和帮助妈妈,所以从母子情的角度看,只有第三个儿子才称得上真正的好儿子。
3、在处理课后思考题: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象只看见一个儿子?要引导学生不要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外两个,着重引导学生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
4、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反复朗读有关三个孩子表现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拓展练习: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提()像()累()是()象()田()
二、选字填空。
1、像 象
我怎么好()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我很喜欢大()。
2、呢 吧
喏,看见了()!有啥可说的()?
三、照样子写句子。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第二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起歌来,向黄莺一样,真好听!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位爱我们、疼我们的妈妈。他们为了我们含辛茹苦,奉献着无私的爱。作为儿女的我们,能为我们伟大的妈妈做些什么呢?
估计学生会有下面的想法“
1、帮妈妈做饭。
2、帮妈妈打扫卫生。
„„
教师小结:你们都能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很为你们高兴,今天我们来学习《儿子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试着读课文,努力把字音读准,读通课文。最好把文中的生词画下来,多读几遍。
2、把生词读给读给同桌听一听,不理解的词语在小组中交流。
3、请几名同学当小老师,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方法由小老师自己选。也可以介绍自己的识字经验。
例如:“啥”,口字旁和“舍”合在一起就读“啥”
“提”提东西用手,所以用“扌”。
“痛”“桶”对比记忆。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课件放插图)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例如:我看见一个儿子帮妈妈提着水桶往家里走,有一个儿子在唱歌,还有一个儿子在翻跟头。
2、在课文里有三段话是写三个儿子的表现的,找一找,并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愿读,生生互评。
4、课件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用“像”说话。
第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旋转,真好看!第二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感情朗读有关三个儿子表现的句子,重点体会第三个儿子爱妈妈的情感。
5、提到自己的儿子,妈妈们会说些什么呢?再读课文读读有关句子,说说读明白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有关妈妈说的话,理解前两位妈妈那种骄傲自豪的语气,并有感情地读出来。第三个妈妈为什么不夸奖自己的孩子呢?是因为她的孩子不好呢?还是她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呢?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讨论。
7、引导学生质疑。
例如: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孩子?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明白,只有关心妈妈,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才是妈妈最喜欢的好孩子。
(课件播放歌《好妈妈》)师: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让我们一起唱这首儿歌——《好妈妈》。师生随音乐边唱边跳。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表演课本剧。
小组内表演
推荐全班表演
随机评价
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想为妈妈做些什么?
五、指导书写,巩固识字。1、观察在田格中的位置。2、师重点指导“痛”“桶”“累”“像”。3、学生自主书写 4、小组评价、反馈。
六、拓展作业,表达情感。
请做一件事情,表达自己对妈妈深深的爱。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1、字、词卡片。
2、一桶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位爱我们、疼我们的妈妈。她们为了我们含辛茹苦,奉献着无私的爱。而作为儿女的我们,能为我们伟大的妈妈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回忆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热爱之情。)
2、你们都能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老师听真为你们高兴。今天我们来《学习儿子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在小组几何学习生字,然后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老师检查词语的认读情况。
4、教师检查生字的认读。
5、同学们已经和字宝宝交上了朋友,把这些字宝宝放到课文中去,再读课文,一定会读更通顺、流利。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表达。
1、出示图画,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三个妈妈、三个儿子)
2、这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孩子的?你读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吗?第三个妈妈说“有啥可说的?他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4、三个妈妈提着水桶往家走,这三个儿子有什么表现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同学们读的真有感情,谁能像这样说一说?(用上“像”说话)
6、老爷爷为什么说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学生充分说明理由。
师小结:好孩子,不光是让妈妈高兴,更重要的是在妈妈遇到困难的能尽的能力去帮她,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最懂事的孩子。
7、读了这个故事,你今后会怎么做?
8、妈妈爱我们,我们更妈妈,让我们一齐来唱唱《好妈妈》吧。播放歌曲《好妈妈》。
四、联系国实际,拓展延伸。
同学们都是展懂事的孩子今天回家后想为妈妈做件什么事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字形。
1、认读要求写的字。
2、交流这些字怎样写好看。
3、自己书写,同桌评价。
板书设计:
翻着跟头
真好看
儿子们
唱起歌来
真好听
接过水桶
提走了
第四篇:《儿子们》教案
儿子们
学科:语文
姓名:于秋兰
一、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性的小故事,整篇课文围绕三个儿子看到提水后的不同表现,引导学生懂得如何为人子女,如何去爱自己的妈妈。这个故事的内容并不复杂,却说明了比较深刻的道理:真正爱妈妈的孩子是心疼妈妈的,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妈妈,爱是互助的。
二、学习者分析:
本篇课文并不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可以独立识字,读文。因此,应当给学生广阔的自学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演自悟,再通过有趣的游戏去 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
2、认识并会用10个生字,以“沉甸甸”一词为例,能够了解一些ABB式词语。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爱并不是单纯的口头表达,需要用实际行为体现。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哦,有三个儿子”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体会它的含义,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关心妈妈,爱妈妈。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课件: 播放儿歌《 好妈妈》)
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来,我们上课。
刚才在大家的耳边,回响着一首好听的歌儿,有孩子知道歌曲的名字吗?
在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亲的人,是——妈妈,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爱,就是——妈妈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又应该怎样来爱妈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题目是——《儿子们》。
2、题目
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伸出右手的食指,在左手心写题目。(写好了吗?)读题目,不光要用嘴、用眼睛,还要用心。当你看到这三个字,特别是题目当中的“们”,知道了什么?(1)说明有好几个儿子。(2)大家看,“子”和“们”的声调都是轻声,要读的轻一点儿,短一点儿。
(3)读题目时,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就是用心。来,我们再次齐读题目。
3、初读
当大家走进课文的时候。老师有两个要求:1。好好读读这个故事,没读正确、没有读通顺别停下来。2。仔细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中出现了“儿子”这两个字,读完以后,把这样的句子都画出来。(自由朗读,开始。)
4、生字
课文读完了吗?句子画出来吗?不过这时候,课文中的字词宝宝也来到我们的教室,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读出它的名字。
(课件:出现课本插图中的水桶,词语“水桶”覆在桶壁上)生:水桶。
师:对,这就是过去的水桶。第二个生字宝宝很调皮,藏在水桶里了。(课件:“提”自桶内缓缓上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师:来,咱们一起做一做“提”的动作。对,弯下腰去,使劲往上,这个动作就叫“提”,提东西离不开手,所以它的偏旁是——“提手旁”。(课件:“沉甸甸”从水桶里溢出随后慢慢落下来。指导学生读好“甸”的变调,个别读,齐读)
师:难度加大了,一下子来了三个词语宝宝,你们还会读吗?(课件:从桶里放射状迅速出现“嗓子”“胳膊”“跟头”,生读词语)
师:非常好,三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声调都是——轻声。它们都是轻声词,我们再来读一读。(生再读)
师:中间这个词读—— 生:胳膊。
师:拍拍你的胳膊。看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
师:月字旁在过去又叫肉月旁,也就是肉字旁。所以,很多月字旁的字都和我们的——
生:身体有关。
师:对,比如,大脑的“脑”,洗脸的“脸”,肚子的“肚”等等,这些月字旁的字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这些词语宝宝交上了朋友,我们再一起来读读它们吧。
(课件出示所有词语:水桶
提
沉甸甸
嗓子
胳膊
跟头)
师:大家真厉害!读对了所有的词语。现在我们把它们再送回课文当中去。
5、朗读指导
课文题目是《儿子们》,同学们说,课文中带有“儿子”这两个字的句子多不多?
1.谁来读读第一句?(课件出示:“我那儿子灵巧,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A. 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B. 在第一个妈妈眼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你能用这句话中的两个词
来说说吗?
(板书:灵巧
有力气)
C. 这句话其实是妈妈对儿子的——夸奖。谁来当这位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 D. 有这样的儿子,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E. 谁能高兴的、自豪的来夸夸儿子?
F. 听听,妈妈的声音里都透着骄傲,这么棒的孩子,我们一起来夸夸吧!(齐读)
2.第二个带有“儿子”的句子,谁来读?(课件出示:“我那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他嗓子好。”)A. 说这句话的人,是第二个孩子的——妈妈,这同样也是妈妈对儿子的一种——夸奖。
B. 在第二个妈妈的眼里,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你能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
(板书:
嗓子好)C. 歌声比黄莺还好听,真不简单,咱们也来夸夸他吧。3.第三个带有“儿子”的句子,是谁说的?
A. 我们一起来读:“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B. 这句话当中的“你”指的是谁?也就是说,这句话是老爷爷对——第三个妈妈说的。
4.第三个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有啥可说的,他没什么出奇的地方。”)A. 你能给“出奇”换一个词吗?
B. 引导:在第一个妈妈眼里,儿子出奇的地方是——灵巧,有力气;在第二个妈妈眼里,儿子出奇的地方是——嗓子好;这些优点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所以我们说,出奇就是指——很特别的,一般人都没有的。C. 在第三个妈妈眼里,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又灵巧又有力气?有没有一副好嗓子?就是
一个平平常常的孩子。用妈妈的话来说——他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板书: 没什么出奇的)D. 想想看,还能用夸奖的语气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吗?谁来读给大家听? E. 真好,我听到了妈妈的平静,大家一起来。(齐读)
5.虽然妈妈眼里的儿子各不相同,但一样都是她们心爱的宝贝。所以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妈妈们不约而同地对老爷爷说了同一句话——(课件出示:“您看见了吧,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A. 这个句子中也出现了“儿子”,请所有的女生一起读——
B. 这句话前边有一句提示语——三个妈妈 得意 地对老爷爷说,再来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妈妈们的“得意”。
6.文中第五次出现“儿子”这个词,是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也找到了,看看和你找的一样吗?——(课件出示:“哦,有三个儿子?”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到一个儿子呢!”)
这一次,我想请所有的男生来读——(板书
一个儿子)
6、点拨
1.课文中究竟写了几个儿子?
(1)我们来看课文中的插图:三个儿子分别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文中插图)(2)请你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这样的词语来介绍。
(板书
翻跟头
唱歌
帮妈妈提水)
(3)介绍三个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我们可以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能把意思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
2.老爷爷说他好像只看到一个儿子,你认为他说的是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
(1).找出有关第三个儿子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沉甸甸——
(3)这个词告诉我们什么——这桶水很沉很重,再找找看,还有哪些句子也告诉我们,这桶水很沉很重?
(4)“一桶水可重啦!”(指导读出语气——好像不太重哟,你读得很轻松的嘛,能再读读吗?)
(5)还有吗?
(6)真会读书,现在大家就是提水的妈妈,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一会儿走,一会儿停呀?
(7)水桶很重,妈妈们提得手都——痛了,腰都——直不起来了,这说明妈妈们提水很——辛苦,很吃力。
(8)大家一起读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提水的妈妈们有多累,有多辛苦!
(课件出示: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
(9)就在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呢?(引读9——11自然段)
(课件出示:
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翻着跟头,像车轮子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唱起歌来,像黄莺一样,真好听!
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10)我就请一个孩子上来,演一演第三个孩子。现在,我就是妈妈,这是水桶。(手提包)我打完水正往家走,就在这时,我的儿子来了——
生:妈妈,您辛苦了,我来帮您提水吧!
师:水太重了,你提不动的。
生:不要紧,天天都是您提,现在我长大了,该我提了。
师:我都累得腰酸胳膊痛,会把你累坏的。
生:我不怕。
师:真是妈妈的好儿子。来,亲一个。
(师把水桶递给生,生艰难地提水行走)你支持耀辉的做法,把掌声送给他好吗?这一切,老爷爷在旁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现在你知道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了吗?
生:只有第三个孩子去帮妈妈提水。
生:他很勤劳。
生:他很爱自己的妈妈。
(12)翻跟头,唱歌都能给妈妈带来快乐,更重要的是在妈妈需要的时候,尽自
己的力量去帮助妈妈,这才是真正的爱妈妈,才是一个真正的儿子。说到这里,我想起前些日子我们一起阅读的《弟子规》上面的一句话:亲有疾——药先尝,《三字经》上也说:香九龄——能温席。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很想知道,你认为怎样做是真正爱妈妈?或者说,你帮妈妈做过什么事?
(13)原来,爱妈妈就是心疼妈妈,就是帮妈妈做点事儿。不光是人,小乌鸦也很爱自己的妈妈。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 视频《小乌鸦爱妈妈》)
(14)你们喜欢这只小乌鸦吗?愿意做像小乌鸦一样的好孩子吗?(15)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附板书设计:
儿子们
一个儿子:翻着跟头
一个儿子:唱起歌来
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
} 只有一个儿子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内容不深,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这种程度的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能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适宜的,因此我决定放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困难,课堂上我通过学生自学生字词后,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二是儿子们是怎样做的?并指导学生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来学习。学生很容易地理清课文的脉络将课文学懂了。
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眼睛发光,小脸上充满了喜悦,我也显得异常激动。于是,我又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三个儿子里你最喜欢谁?”目的是为了达到教育学生懂得“孝顺是一种美德”这一学习目的。同时也为让学生理解课文里老爷爷说的话:“有三个儿子?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于是,我将这一问题彻底地交给了兴致勃勃的学生们,让他们先在小组里谈.在进行汇报交流。
学习这篇课文,从识字、读通课文、质疑到讨论解疑,我只是扮演了一个共同学习者的角色。因为我相信他们能行。在课文的学习中我加入了“语文天地”中的金话筒“照样子说一说”这一内容。因为只有把“语文天地”中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与课文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训练的目的,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天地”的作用。课后我仔细琢磨了这堂课,认为学生读的机会较少,特别是细读、精读环节。这是以后需要注意的。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法
使用效果
亲情
图片 课件
播放 感受亲情,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爱,就是妈妈的爱。
词语
课件图片
边出示课件边
学生直观的感受“提”、“沉
重点句子
重难点句子
的学习
课件图片
课件图片
甸甸”等词语。
演示 出示课件,分
体会当妈妈的自豪、骄傲。
角色读,反复
妈妈对孩子的爱。
读,教师范读 老师范读,学生
理解老爷爷的话,学生
认识到孝顺是美德,爱 齐读。
妈妈不是单纯的口头上 要体现在行动上。
自由读,指名读
第五篇:父亲说,儿子说
父亲说,儿子说
水一天一天流,故事一代代传。
父亲说三岁时,母亲去河边洗衣服,我跟着去,我坐在河边,小手小脚激起水花,全身都湿透了。
儿子说3岁时,母亲在家中用自来水洗完衣服后带我去公园。那里有人造池塘,我们靠在栏杆上看池水。
父亲说五岁时,下大雨,我跟着父母去网鱼,我能看见游动的鱼。父亲捉了许多鱼,那晚我们吃的很香。
儿子说五岁时,我们一家去水族馆看鱼,雨在假花假草中穿梭,然后,我们去市场买鱼,那晚我们吃的很不开心,因为鱼有异味。
父亲说七岁时,我去河里游泳,在岸上猛跳入水里。
儿子说七岁时,我去游泳池游泳,在跳台上跳入水中。
父亲说九岁时,我和父亲去挑水,挑回了一桶桶水,回家后,拿着碗舀了水猛欢。
儿子说九岁时,我从学校回来,和饮水机的纯净水。
父亲说十一岁时,对河里游的鱼习以为常。
儿子说十一岁时,我问父亲:“鱼真的在水里游吗?我怎么没见过!”
父亲说十三岁时,学校要求写关于流水的文章,我写道:“河水清清,小鱼欢跳!”
儿子说十三岁时,学校要求写关于流水的作文,素材种写道:“小河清清,歌声悠悠!”可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
„„
父亲说„„
儿子说„„
水奔腾不停地流走,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