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复习提纲
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
教育的形态:1.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2.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3.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代社会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1.先导性2.感染性3.权威性4.针对性5.终生性 社会教育类型:1.社会举办型2.学校举办型
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开放性2.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5.融合性
学校教育的特点:1.职能专门性2.组织严密性3.作用全面性4.内容系统性5.手段有效性6.形式稳定性
在一个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是主导教育形态。
教育的本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1.永恒性
2、相对独立性
3、历史时代性
中外教育史上对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这个基本点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规律:规律具有层次性,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
1、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得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
2、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得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外部关系规律的表述:教育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所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古代学校教育表现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宗教性。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提出者是孟子。“教育过程”最优化是由巴班斯基提出的。“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孟禄。
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米兰米丁斯基、凯洛夫。
古代学校的萌芽:成均。最早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儒家—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主张学习与行动想结合 墨家—墨翟及其后学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 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道家—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回归自然。法家—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秦—文化教育专制,颁“挟书令”、焚书坑儒、推行吏师制度。
汉—教育规范化、定型化。帛、纸作为书写工具出现,汉武帝开始主张独尊儒术。魏晋时期—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时期,“九品中正制”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严士庶之别”“魏晋经学”对教育影响颇大。隋唐—更加制度化。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缩为《诗经》《礼记》《春秋》《周易》《尚书》《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考科举的固定形式。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吠陀》是其主要教育内容,其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佛教形成了寺院学府特色。古埃及:文士学校。古希腊古罗马: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七艺”指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战国后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从正反两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学校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建国君民,教学为学”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课外相结合。《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塌等”强调循序渐进。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讲座中讲授的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不足在于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教育本质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传递人类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社会化,进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的功能与本质密切相关且相互制约。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个体的社会化主要包括:1学习生活技能2内化社会文化3完善自我观念4学会承担社会角色。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统一。
对青少年来说,教育既是社会教化的主体,又是促进个体内化的有效手段,因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1学校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使个体社会化有了充分的保障2学校教育为个体社会化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有利环境。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人接受教育与获得幸福得关系上。“骑士七技”指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分为: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新特点:1终身化2全民化3民主化4多元化5现代化。
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法国人保罗.朗格朗首先提出。教育学的萌芽: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古希腊苏格拉底—雄辩、问答法。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其中后者是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其著作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洛克—《教育漫画》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认为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卢梭—《爱弥儿》认为人性本善却被现存环境和教育破坏了,认为应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远离社会影响。其自然主义思想对德国康德影响较大。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他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儿童中心主义代表。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归纳法为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深受卢梭和康德影响,主张遵循自然。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其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提出“四段教学法”,“四段教学法”包括: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五段包括应用。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斯宾塞—《教育论》
乌申基斯—《人是教育的对象》
实验教育学代表: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人。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代表人物有杜威《经验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我国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苏联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阿普尔《教育与权力》1982和法国的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79.制度教育学产生于法国,代表人物有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划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作用性质可划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1.培养社会治理人才2.培养合格公民3.传播政治意识。
教育的经济功能:1.将可能得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创造、保存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3。通过自身运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
教育的文化功能:1.具有文化传递功能2.具有文化选择功能3.具有文化更新和创造功能。4.现代教育开放性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教育的人口功能:1.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2.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3.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教育功能的限制在现实中的表现:1.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2.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思维模式3.强化种族中心主义4.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的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因此,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
生产力对教育社会社会功能的影响:1.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制定2.生产力状况影响着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3.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1.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
科学技术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3.科学技术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文化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1.文化类型影响教学目标2.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3.文化观念影响着人的教育观念。
人口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1.人口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教育的固有功能是个体功能。
教育中受教育者出现了预料之外的发展,这属于教育的隐性功能。使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是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表现在:能够保持、选择、整理、活化文化。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1,个人本位论2.社会本位论3.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1.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2.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3.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等。
个人本位论的积极意义在于:1.它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要,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否定了传统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压抑和知识灌输等弊端,在文艺复兴时间有反对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2.提出来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其不足之处在于:1.以“人性”代替对社会的理性分析,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这是不现实和行不通的2.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和社会影响的作用,导致自然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倾向。社会本位论观点:1.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2.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3.教育是国家事业4.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纳托尔普、孔德等。
其不足之处在于:否定个体的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容易造成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2.要求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指: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以及道德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他们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替代,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德育是实施其他各种教育的思想基础,智育是其他各种教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其他各种教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其他各种教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德育。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育目的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教育改革的依据
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这也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
教师的角色:1.传道授业者2.知心者3.管理者4.协调者5.研究者6.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扮演的新要求。
教师的基本素质:1.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我国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中提出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项要求。2.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3.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4.良好的教育理论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5.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1.专业精神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拓展3.专业能力的提高4.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强调“服务性”硬标准,即“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教师专业化的途径:1.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2.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3.制定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4.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5.进行教育研究 6.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7.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学生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师工作的对象。
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2.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又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3.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觉能动的人。
学生发展的规律:1.不平衡性2.顺序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
学生中心论:代表人物卢梭、杜威,他们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发展学生个性。
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凯洛夫,他们主张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具有绝对的权威。师生关系得内容:1.教育关系,即授受关系,主要体现在从教育地位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育的目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2.道德关系,即师生间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合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的平等。学生与教师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良好师生关系作用:建立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人格的形成。良好师生关系得影响因素: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起着主导的作用。
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学生的“向师性”和对教师的尊重是由教师的传道授业者的角色决定的。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指的是教师应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素养。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1918年,美国博比特出版了《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其作者泰勒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他认为要对教育目标作出明智选择则必须考虑三个因素:1.学科的逻辑2.学生心理发展逻辑3.社会的要求等。
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又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学校教育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理论是要素主义(巴格莱)永恒主义(赫钦斯)范例方式课程论(瓦根舍因)发展主义课程论(赞科夫)和结构主义课程论(布鲁纳)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其核心观点在于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特点是:1.主张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中去2.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杜威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可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同时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奈勒认为课程最终应该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结构课程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布鲁纳提出的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也称结构主义课程论,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
课程的类型:1.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核心课程和综合课程3.从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来划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5.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课程的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
课程目标的分类:1.生成性课程目标2.行为取向性目标3.表现性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
课程内容:学校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物化形式,其中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程的具体表现。
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的构成:1.教学科目的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课程标准:指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老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科课程标准的构成:1.前言,主要是为本门学科的教学明确指导思想,为理解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2.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附录。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教科书: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课程实施的含义: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可传播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和谐性和相对优越性2.交流与合作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4.教师的水平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与结构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课程评价: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这一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A.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B.根据行为和内容来解说每一个目标C.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D.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E.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F.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G.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课程原理可概括为:A.确定课程目标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2.目的游离评价方式,是由美国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课程评价模式相对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但他的不足是它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所掌握4.CSE评价模式,分为A.需要评定B.方案计划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等步骤。其特点主要有:这是一种旨在为教育改革服务的评价模式,评价的形成性职能和总结性职能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全过程,该模式较为实用。课程管理:力求把“集权制”“分权制”的优势结合起来,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造方略,力求建立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第二篇:教育学复习提纲汇总
教学过程结构:
1.引导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上好课的要求:
1.目标准确2.重点突出3.表达清晰4.内容准确5.组织严密6.方法得当7.课堂气氛热烈 素质教育的含义: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等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素质。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方面经济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样可以使学生避免走弯路,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课程:
指课业及其进程。所谓学校课程:
是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势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学前教育重视与小学教育衔接2.强发展为教育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化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好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4.学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模糊5.越明显。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高等教育的类型逐渐多样化6.教育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一次工业革命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后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二十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1.教育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全民化2.教育的民主化3.教育的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终身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的现代化
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2.生产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内容:1.素质教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教育结构通常指基础教育,职业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及比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例构成)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实施的结构:
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1.制定课程表2.分析教学内容3.了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解学生学习特点4.规划教学单元、德育过程的规律:
课5.确定教学模式6.组织教学活动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7.评价教学过程,结果及时提出反一发展的规律(知、情、意、行之馈意见
间的关系及其发展)2.学生在活动教学过程结构:
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特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作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为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他们是按照学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教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的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3.学生思学校文化的特征:
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教育者要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或部分人员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习得且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力)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式。从形式上可分为精神文化,物和反复性的规律
质文化,制度文化。在文化的诸多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1.因素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特征: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和发展的个性的功能 班级管理的功能: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树立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产生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会自治自理
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形成:一个建立师生良好关系1.树立正确的育班从刚组建的群体发展为坚强的集人观。是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体,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分为三部分包括明确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什个阶段,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么样的人;明确学生的基本特征;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培养:明确学生在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1.确定班级发展方向2.建立班级核2.尊师爱生。学生应当尊敬教师,心队伍3.建立班级正常秩序4.组织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3.教学相长。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教师如何备课:
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制定教学这是教与学之间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进度计划
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这种现象,现代化教师的基本素质:1.教师的对于协调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学科知识的素养:教师必须精通所有着重大的意义 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教师的职业角色:
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内在联系要做到多走一步深入三多样化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分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3.教师的管理者4.父母与朋友5.研究者 教育专业素养(敬业、树立正确的教师如何上好课:
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好的教育能力)
容正确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启6.方法得当7.课堂气氛热烈 示:1.顺序性,要循序渐进2.极 端性,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 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 键期4.互补性,要注重培养学生 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同义语教学过程中。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法(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法(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锻炼法(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4.陶冶法(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5.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法(要注意: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
1.组织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巩固加深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及时巩固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的选择使用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 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的人2.人朝什幺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简答题
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认知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教育机制:
1.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包括:明确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明确学生基本特征;明确学生在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2.尊师爱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3.教学相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对协调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出了国家对每门学科的统一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它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教学: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给具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他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学策略:
可以理解为方法步骤,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大大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的与目标和德语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过程:
是指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陶冶法: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第三篇: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期末考试与复习概要
一、考试范围
李尚卫、吴天武《普通教育学》第一章→第九章。
二、考试命题
(一)基本原则:紧扣教材,注重基础,广泛覆盖,突出重点。
(二)题型构成满分100分。
1、单项选择(10题,每题2分,共20分)
2、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简答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
4、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案例分析题(1题,每题15分,共15分)
(三)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复习要点
在原《考纲》基础上,注意强调以下部分:
能简要概述本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主要内容)
分章复习提纲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是什么或曾是什么,为什么和
怎样教育,研究教育规律,教育价值和规范、根本任务:培养有独立人格可以适应社会,有良好道德情感,可以驾驭生活的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重视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教学)、《学记》、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尔》(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教育科学发展阶段特点
2、教育的本质特性: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基础,普及,义务,公平,教育要素及其间的关系:教育包括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和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的结构,促进教育体制的变革
3、教育的内在功能:自我保存(基础)自我更新(提高)、外在功能: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孟禄)劳动起源(恩格斯),需要起源(杨贤江),教育发展阶段及特点:原始社会(非独立性和原始性),古代(目标狭窄和对象的阶级与等级性)、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现状)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问题)教育决策欠科学,经费短缺教师队伍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试化倾向严重,教育发展不平衡
5、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需要,素质,能力,个性,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同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基本能力。形成基本态度,情感、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应试教育则是以升学为目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而应试以考试的分数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注重尖子,精英,升学率。认为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愉快的活动,增强能力和创造性发挥,而应试强调大量作业,频繁考试,标准答案。教学过程大量是非线性的,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水平,而应试教学过程只是线性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应试学生当作考试的机器。非智力因素,而应试忽视主动性,积极性。生存能力的培养,而应试分数万岁。(提倡素质教育,对于传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创造,示范,长期、教师基本素养及专业发展的途径:(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的教育智慧,良好的身心素质。(途径)提升专业发展自主性,积极参加教育改革,自觉从事行动研究,加强教育反思,主动参加进修培训,教师的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从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
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力等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判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提升师生交往的主体性,强化师生交往的人文性,构建和谐的主体间性
7、课程的概念;是指学校学生所以学习的学科知识与经验总结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的不同种类:学科与活动课程,分科与综合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显性与隐形课程,国家与地方以及校本课程。、活动性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学习的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现3级课程管理制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取向:课程目标应凸现人的价值促进整个人的发展,课程内容应回归生活再现不同文化特色,课程管理应促进民主参与,课程评价应促进和谐发展。
8、教学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知识的载体,师生交互影响的媒介,系统活动,教学过程的特点:特殊的认知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基本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协调,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道德统一,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互补、主要的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环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巩固性和启发式教学原则含义与应用:(巩固)
是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按照识记的规律,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达到熟练程度,需要时能及时准确的再现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知识奠定基础。(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规定的目的和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提出统一的目标与要求,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主要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以直接感知为主,以实践为主,以欣赏活动为主,以引导探究为主,教学方法的选择的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本身的素质,各种教学方法本身的功能,教学时间,设备等其他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贝尔——兰卡斯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分组教学,特朗普制,设计教学法,开放课堂、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学生身心发展。(缺点)过于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与教师作用
9、德育过程的特点: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是教育与自我教育合力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过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模式:主体参与德育,生活德育和方法:说服,榜样,陶冶,自我,实践锻炼,品德评价
第四篇:教育学复习提纲总结
绪论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论语》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理想国》——柏拉图
《学记》——我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我国儒家学派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出来的教育经验和理论的概括,它阐明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教育的目的、任务、制度、内容、原则、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等,体系比较严密,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专著)。②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在这本著作中,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贯穿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探讨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爱弥儿》——卢梭。一部小说体教育名著,系统阐述了卢梭的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
《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③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教育论》——斯宾塞。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生活作准备。
20世纪初,出现了“实验教育学”。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1916年出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只是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他从他的经验论原则出发,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民主思想。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④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教育过程》——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学与发展》——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其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最近发展区”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成分(目的、内容)、心理方面成分(动机、意志、情绪、思维等)和控制方面的成分(计划、组织、调整、控制)。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教育:
广义——凡事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是指专门组织对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关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育历史的发展三大时期:①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教育)
②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③未来教育
♠ 特征:①古代教育特征:A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B出现古代学校并曲折发展
C出现教育阶级性并不断强化
D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②现代教育特征:A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B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C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D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狭义——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
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①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③阶段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
④个别差异性:要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自由发展个性。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发展;个体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性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A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性质
B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C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D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E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③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
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教育的社会功能:
①经济功能: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②政治功能: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和完善
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队民主政治建设
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③文化功能:教育能传递文化; 教育能选择文化; 教育能发展文化 教育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
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②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③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1986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狭义——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4个层次结构: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三是课程目标;
四是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和制度的制约;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老驴受教育者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教育目的在选择上的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①个体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
②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托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
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方针是目前通行的教育目的最规范的表述。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①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②坚持全面发展
③培养独立个性 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
对于普通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上述五个组成部分,既各有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缺一不可;同时有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在事件中组成同意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其整体功能。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时需要针对某种倾向,着重强调或抓好某一方面的教育,担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其他方面的教育,否则就会出现重大的缺陷或失误。
第六章 课程
课程:是由一定的与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要反对传统教学常见的一种偏向:把课程内容与教学局限于教材的范围内和书本知识上。要防止出现另一种偏颇:即一味追求超越教科书。
泰勒原理:1949年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明确了课程编制的是个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课程改革
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第七章 教学(上)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同意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意义: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教学的任务:①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②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和态度 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孔子——把“学”“思”“行”看做统一的学习过程的思想。《学记》——“教学相长” 赫尔巴特——“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贯穿道德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对应学生心理活动:
注意、期望、要求、行动。杜威——探究的反省思维活动过程(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赞科夫——主张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
布鲁纳——教学过程应当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他依据皮亚杰的学说,把儿童智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认识说——教学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的性质:①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②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③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社会难过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①引起求知欲 ②感知教材 ③理解教材 ④巩固知识 ⑤运用知识 ⑥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几种关系: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③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关系
④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⑤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防止忽视学生积极行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第八章 教学(中)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学要注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历代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地巩固问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 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地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具有 目的性 和 双边性。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教学任务;学生情况;教师情况;教学环境„„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两种方法进行教学是有缺陷的。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讲授法可分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
♠ 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谈话法可以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和巩固知识的方法。读书指导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
♠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分:有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的进程分:有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
♠ 实验法:是在教师地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是整节课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短暂讨论;或是全班性的,或是小组讨论,还可以是将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起来进行。
♠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地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第九章 教学(下)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 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类课程。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
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新课的目的、内容要点与学习要求,讲授新课(主要部分),小结,布置作业。
技能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师讲解原理、范例或作示范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练习(主要部分),小结,布置作业。复习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复习(主要部分),小结,布置作业。
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与复习,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从教师教的方面来分析: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和教学评价等构成了教学工作流程的基本环节。
♠ 备课——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三个计划和三方面工作: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钻研教材(懂、透、熟三个阶段)、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 上课——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科学而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爱要注意下述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
5、组织好教学。
6、布置好课外作业。
7、检查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第十章 德育
德育:也即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
德育的功能:就是育德。即能满足学生的到的需要,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就是培养爱国、守法、明
德的公民;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第三个层次是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品德发展各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 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构 ② 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 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④ 品德的发展是具有阶段的连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品德发展为何要协调四个要素共同发展?(定义、作用、关系)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道德原则、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根据已经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别人、对自己的道德品质进行判断和评价。它是儿童品德自觉性的认识基础,对品德的各要素起着理性调节作用。道德认识不限于道德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它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去处理各种关系和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时所蕴涵的好恶情感,人们在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会体验到这种情感。它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支撑力量。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坚持精神,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时所做出的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外部活动,是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结合具体情境所采取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实际行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需要、道德动机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
组成品德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其整体构成一个人的品德面貌。品德各要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品德发展的质量和倾向。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儿童品德中地智、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②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③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德育原则:
①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的原则;②疏导原则;③长善救失原则;④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在集体中教育原则;⑦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基本要求:A尊重和信赖学生 B严格要求学生
♠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基本要求:A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B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一致
C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最佳状态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品德的方法。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和制度等。♠ 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 锻炼: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方法。
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
♠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 奖惩: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 制度:是指通过构建良好的学校制度来引导规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第十四章 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班主任素质的要求:①高尚的思想品德 ②坚定的教育信念 ③家长的心肠 ④较强的组织能力
⑤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⑥善于待人接物
培养集体的方法:①确定集体的目标 ②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
③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 ④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① 了解和研究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观察;谈话;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等。② 教导学生学好功课:注意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加强学习纪律教育;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③ 组织班会活动 ④ 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知道课余生活 ⑤ 组织学生的劳动 ⑥ 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统一校内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同意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要求 ⑦ 评定学生操行 ⑧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第十五章 教师
教师:是年轻一代的培养者,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被推崇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复杂性 ②示范性 ③创造性 ④专业性
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依法应当享有的各种权益。
我国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所享有的特殊权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 独立工作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评价的权利。B 自我发展的权利,即教师依法享有发展自己、提高专业文化水平的权利。C 参与管理的权利,即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D 争取合理报酬、享受各种待遇的权利。 教师素养的要求:“德、才、学、识” ① 高尚的师德:A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B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C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D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② 宽厚的文化素养 ③ 专门的教育素养:A教育理论素养
B教育能力素养(课程开发、良好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引导创新)
C教育研究素养 ④ 健康的心理素质: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乐观幽默的情绪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等
要培养教师的原因:①教师的分布和结构失调
②教师的质量不均衡
③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师资流失严重
④不少教师还缺乏现代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①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
②加强教师在职提高
第五篇:教育学复习提纲
简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2、培养目标的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或偏低;培养要求应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
3、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可比性
简述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1、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2、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
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3、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4、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简述高等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步骤
1、确定和表述所考课程的教学目标
2、编审试题
3、通过随机抽样编制试题
4、实施考试,取得信息
5、阅卷评分
6、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高等学校学制的内涵及其制度的依据:
高等学校学制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它是一国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有时空意义的概念又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制度的依据在于: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的发展水平。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对职业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2、创造性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3、群体性决定了教师的高度协作意识。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发展速度要适度
2、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
4、发展终生教育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教育关系
2、心理关系
3、道德关系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独立性增强;
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
3、学习的探索增强
高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1、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2、以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来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3、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
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5、支持未成名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
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的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2、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3、确立新的高等学校级结构,实施不同要求的管理;
4、确立各层次的比例和重点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处理好的诸种关系
1、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
2、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3、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4、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
5、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1、在高校师生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2、高校师生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的民主基础之上
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现代高等学校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这三项基本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始终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则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 离社会实际。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任何高校的都 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 三者的关系。
高等教育 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 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 会活动。
教学过程 是学生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
展智力的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结合实际,谈谈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学计划 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高校教师的聘用制度是根据教学和科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研任务的需要,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我国高通才教育 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校校教师职务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助教。聘任的方式通常采取契约的方式,它维能自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其实行的是体现了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定关系及彼此的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权利与义务。存在问题入解决途径: 冶。
1、宏观上:教师部门所有的局面还没有打破,高等教育目的 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高校人才流动的障碍。社会人才市场体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系还不够完善,教师的合理流动还缺乏机制高等学校的学制 即指各类层次高等学校的上的保障。主管部门对高校实施直接的指标系统,它是一国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控制,高校聘任教师自主权过小。
成部分。
2、微观上:因人设岗的现象比较普遍。工资教学大纲 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与职称挂钩,带来负面效果。任职资格评定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还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高导文件。
校竞争上岗的局面还没有形成,论资排辈的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是指高等学校直接为现象依然普遍。
社会服务
改革的根本在于打破教师待遇与职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挂钩的传统作法,实行按聘任职务发放工资、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出来,津贴和奖金。对于下岗的教师进行分流,鼓即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励校内或向校外流动。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仲裁机构,使教师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教育技术 就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与教育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教学改革的关系。
合完整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目前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少数毕业生由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的学习的所有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其制方面都有关系。
度的推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动作课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过程中对高层次人力资源要求以市场方式来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的地位和开设顺序配置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的教育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教学改革必需围绕这个原则来进行。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1、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性的一切努力。
发点。
2、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的原则。
3、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组织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加强与社会用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应反映当代人部门的联系,为毕业生牵线搭桥。最先进的科学思想,教学的思想性指教师应
掌握马克思的思想观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本原则要求教师在传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的思想和价值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体差观。
异是指学生个体间心理特征及发展水平的不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同。如个人的智力、气质、兴趣、性格的差(1)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异,思考问题的广度、浓度、灵活性、敏捷(2)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的不同。因材施(3)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教要求教师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发移默化的作用 展水平,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
进行教学。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结合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谈谈你对高等学校以下几方面: 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1、在教学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让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也就是教师在教育实学生选择,发挥各自特长。必须推选更加灵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确认,教师的活的学分制,允许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或推职业作为社会重要的专业得到确认,教师专迟毕业。
2、在教学中坚持按照大纲的要求和业发展的意义得到了确认的过程。其标准主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不随意迁就学生。
3、要包括:(1)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这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的根本体现与核性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形成他们心,是通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使教师在专业的智力结构。思想、知识技能和道德人格上符合教育专业
4、充分利用选修课程。指导拔尖的学生在深人员的要求。(2)保证教师专业地位和职能发度和广度上做文章,有条件的还可接授些科挥的客观环境。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5、不歧视学习上暂时有是要在确立一整套专门的制度之后,才会真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困难的关正获得专业地位。教师的专业性表现在:有键,以利于他们能迅速改变学习上被动状态。规定的学历要求,必要的教育知识和能力,特定的职业道德,相应的制度保证等言面。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清实践育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民获得教是从头获取真理的重要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师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它的全面推行,标唯一标准。使他们善于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志着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地运用所获得的知由此可见,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加识去理解实际问题,以便形成专门具才必备快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的技能和技巧,增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教适当的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获取一定的师专业化提供了保障。直接知识,运用和检验书本知识,两者是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要求教师具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要充分认识时间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 的重要地位,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通过学习、实验等教学环节适当安排学生参加必要 的实践活动。在理论教学中,在讲清基本理
论的同时,也要注意讲清它的实践基础以及它们在实际中有何作用、如何运用。
2、要注意把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车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实践性和教学环节成为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引导、点拔等方式发挥的,学生的主动性除了以积极、能动的学习表现外,主要是通过独立、自主地、带有探索性的学习得以实现。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授课、课外)
2、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
3、要激励学生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高等学校职能的形式和发展过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如何处理好高等学校各职能之间关系的认识。一般来说,大学职能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8世纪以前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2、19世纪初德国大学发展科学职能的产生。提出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3、19世纪末美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使大学成为社会的中心。
现代高等学校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这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使命,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则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离社会实际。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任何高校都应根据自自特点,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
结合自已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院校应该如何合理定位
大众高等常以普通教育的普及极为发达和比较开放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为前提,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科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这一阶段的大学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包括未来的国家的管理者。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振兴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大学不再是研究不同程度高深学问的机构,而是成为满足逐渐扩大的国民需求不可缺少的设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必然趋势。我国的高教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发展的过程。
1、发展速度要适度。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作好人才需求预测,结构性合理。(我校的专业能及时调整)
2、以内涵发展为主提高规模效益。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资源优化,提高效益。(我校的联合办学方式)
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工作,如公立大学里创建民办机制的学院。
4、发展终生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大力发展各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