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1:0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篇:2010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社会性是人类教育与动物“教育”的本质区别。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家庭教育的特点:启蒙性、随机型、经验性;社会教育的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

3、中国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4、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

1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中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据的一切事物的总合,具体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

第二章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主张有教无类;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仅1229个字,却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6、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启发式;柏拉图的《理想国》——追求完美;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全面发展;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论著;(英国)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的《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1632年写;(德)康德:1776年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学教育学专著,1806年出版,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7、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二)生产力教育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提供劳动者对生产过程要求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和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

3、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

4、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可以提高劳动者加强生产管理的渴望和能力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技生产力的经济功能,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中心环节的功能,现代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最有效的形式。

3、文化的五种形态: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观念形态文化、活动形态文化、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4、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5、学校文化的特征: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第四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 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3)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成熟、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4、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5、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育制约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教育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教育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考虑到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内部矛盾,要从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第五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穿早的可能条件(3)提出和论述了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4)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3、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

4、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5、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各自的思想感情;具有独特的个性);

(2)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2、学生享有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

3、教师的概念

接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专职人员,即是我们所称的教师。

4、教师角色的特点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示范者的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

6、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

7、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1)新的教育观: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2)新的学生观: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3)新的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具有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

2、良好的素质(1)科学文化素质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的美学知识(2)教育能力素质

加工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自学与研究(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

(3)职业道德素质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4)心理素质

积极乐观的情绪;豁朗开达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5)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教育人特征格

8、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教——学生学);(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亦师亦友);(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相长)

9、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2)爱生尊师;(3)教学相长

10、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冲锋发展的能力之上,建立在对学生坦率、开朗的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是提供利用的资料库,而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2)建立教师威信

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善与同学交往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手段的合理运用

(3)善与同学交往

师生交往经历的基本步骤:接触——亲近——共鸣——信赖(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对学生一视同仁,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满足学生正当要求。

第七章 课程

1、学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时数和学习期限);活动课程(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课程)。

(4)显性课程(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隐性课程(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

2、、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3、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课程计划所设置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2)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3)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的评价体系(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5、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国家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制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评价制度与要求,确定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组织编写教材编写指南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指导性意见,对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二度开发,规划地方课程,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

各地、各学校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减少教学科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衔接,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经验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建立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多样化。(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第八章 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和造就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

2、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即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3、我国普通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4、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特殊(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的认识过程

6、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间接经验的学习必须一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他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7、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的形成;(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8、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的独立性、创造性。

9、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也是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原则是反映教学规律的一般理论。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教学原则来源于教学实践,植根于教学经验。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逐步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因素,从而概括成教学原则,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

10、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教具或教师形象化语言描述,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而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期间以掌握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为主,但又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直观教学是向学生提供直接经验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效果,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用直观教具。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因此,必须从教学任务出发,选择和制作直观教具、幻灯片、电影片和电视片。对象不同,使用的教具等也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情况按学科的特点进行选择和制作。直观教具等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用适当的方式突出需要观察的部位及事物的动态变化,以便获得最佳的直观效果。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成学生鲜明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和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要把直观手段的运用和语言指导相结合。(3)直观要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相结合。

11、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知识、教学手段等是学习的外因,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内因。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凭借教师的主观愿望,注入、灌输,甚至强迫、命令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促进思考力和独创精神的发挥,才会既利于他们真正领会知识,又利于增长智慧,使各方面处于积极状态。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提倡过启发式教学。在我国,“启发”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I)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启发性原则的核心,是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法。

12、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主张“学”与“习”并重,认为教学中的巩固工作,不仅可以熟记已学的知识,还能起到知新的作用。

13、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国《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孟子以“揠苗助长”为例,说明不合乎规律的急进,无益而有害。

提出的依据:首先,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性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其次,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导,保证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理论知识和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并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15、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16、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历史上形成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根据其指导思想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启发式和注入式。

注入式,俗称“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并向他们灌输现成的知识,强迫他们呆读死记的教学思想。它违反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映。

启发式教学思想最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它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它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哲理在教学上的具体化。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时都不可背离的指导思想。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教学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活动,教学相长。

(2)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要靠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3)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加班加点等办法来提高考试分数。

(4)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创造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教学时突出重点、难点,主次有别。(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17、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4)学校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条件等;(5)教师自身素养、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方法的类型与功能。

18、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经验、传播文化的主要工具,教学活动中的语言传递以口头语言为主,因而讲授法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其他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讲授的配合。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四种具体方式。

19、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并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

一般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可分以下三类:

复习谈话——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检查、复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指导、总结谈话——教师在学生进行参观、实习、实验、练习等活动的过程中或结束时的谈话,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独立完成工作。

20、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补充或争论,由教师小结,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的形式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其中小组讨论可以同桌为一组,也可以相邻的几个学生为二组或专门组织讨论小组;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

21、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通过呈现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或通过示范性操作实验和电教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它常与讲授法、谈话法等结合使用。

22、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进行一定的操作,从而消化巩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是各年级、各学科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

23、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

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学生利用提供的结构性材料,对课题进行思考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相互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核实。

发现法的特点:(1)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2)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学中仍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服务。

发现法的优点:(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和能力;(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有利于因材施教;

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发现法的缺陷:(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究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24、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由湖北黎世法教授提出,其基本做法就是将教材分为若干单元,依次通过“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六种课型进行教与学。

第九章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环节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是教学活动的结构特征,也是教学活动各要素展开运行的外部形式。教育发展史上几种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等。

2、班级上课制,又称班级教学,或班级授课制。是指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 授新谈话——教师在讲述了有关的事实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事实,找出问题的答案,获得新知。书中总结了当时班级授课制的经验,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意义与特征。他认为:(1)学校教学应有学年规定,每年秋季开学;(2)上课应有一定目标,对学生每年、每月、每日所应达到的目标要作详细规定,使教学按计划进行;(3)由一名教师按相同的方法、统一的进度进行教学及布置相同的作业;(4)每个班级所有学生都以同一版本的课本为教材;(5)各门相关的课齐头并进;(6)每天上课时间不超过4小时,自学时间4小时,周末下午不上课,星期天放假。夸美纽斯为确立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做出了巨大贡献。到19世纪后半叶,班级授课制成为西方各国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我国采用班级教学形式一般认为是1862年,当时的京师同文馆首先使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

今天,我国学校的教学仍以班级上课为基本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仍能起主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特点与功能如下。

(1)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班级上课制能以周课表方式科学地安排各科教学,使之有条不紊地交错进行,确保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的系统科学知识,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并达到一定质量。

(5)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备课的内容:

(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

5、综合课的结构:一般说来,综合课大体包括如下五个组成部分:

(1)组织教学。是指教师在上课开始时,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并把它贯穿于课的始终。

(2)检查复习。是指教师通过口头的、书面的或实践性的检查方式,检查复习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必要的铺垫。

(3)传授新知识。是指教师运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它是课的主要组成部分。(4)巩固新知识。指教师通过复述、提问、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作当场理解、消化和巩固。(5)布置课外作业。是指教师通过课夕卜独立作业使学生对新知识作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

6、上好课的基本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6)组织严密。

7、课外辅导内容: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指导新课预习;给学习方面的后进生补差补缺;给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给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做个别指导,扩大其知识领域;给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

8、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它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学管理的评价和课程的评价。

9、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10、教学评价种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1、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教学方式和方法

12、教学艺术的基本表现:教学语言艺术、非言语信息传递艺术、教学环境调控艺术、教学方法优化艺术、教学活动应变艺术、课堂意外解决艺术、教学情境创设艺术等

13、教学活动应变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学规律和心理规律随机应变的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的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结晶。主要包括教学失误的处理艺术、课堂意外的解决艺术等。

14、教学失误处理艺术的内容:从容镇定、把握时机;妙语补失、体面就错;转化话题、巧下台阶;将错就错、自然得体。

15、课堂意外解决艺术的内容:及时冷静、主动积极;化弊为利、为我所用;控制情感、幽默解围;利用契机、巧妙施教。

16、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审美理想、艺术修养和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体现。

17、单一性教学风格的基本表现:

理智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内容的组织合乎系统的逻辑,层次清楚,线索分明,教学语言具有论证性和说服力,选择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自己理智优势的发挥。情感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内容组织富于艺术性效果,体现着艺术辩证法,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渲染,教学语言具有形象性、鼓动性和感染力,选择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自己情感优势的发挥。

表演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要以师长的姿态从事教学,注重塑造个人的讲台形象,讲究系统知识的价值和信息传递的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将这一类教学风格看做是传统型的教学风格。

导演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以挚友姿态从事教学,经常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擅长讨论、对话、问答和座谈。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将这一类教学风格看做是开放型的教学风格。

庄雅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强调教师的教学态度庄严郑重,教学语言典雅纯正,讲述内容深思熟虑,注意言谈举止的示范性和教育性。

谐趣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强调教师的教学活泼有趣、轻松愉快,教学语言幽默诙谐,富有趣味。该类型教学风格要求教师准确掌握适当、适度的分寸感,以保证教学风格的品位。

谨严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强调教学内容和课堂组织的周密合理,教学语言经过严密、谨慎的逻辑加工,教学过程层次清楚、条分缕析、首尾连贯、完整紧凑,给人以稳定、充实、整齐之感。

潇洒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强调教师的教学洒脱自然、气度豁达、英姿勃发、挥斥自如。潇洒常与个性有关。应注意潇洒得不落痕迹,陶然飘逸、自然大方才是上乘。

雄健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强调教师的教学气势磅礴、雄浑厚实、刚健有力、奋发向上,充满阳刚之气,给人以崇高之美。教学语言慷慨激昂、纵横捭阖、雄辩有力。此类风格更适宜于高年级。

秀婉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强调教师的教学内柔外秀、婉曲清丽,给人以阴柔悦舒之美感。教学语言声调柔和、抒情细腻、循循善诱、娓娓动听。此类风格尤其适宜于低年级学生。

蕴味型教学风格的表现:含蓄蕴藉,启发诱导意味深长,发人深思。教学语言含而不露、言近旨远,时有哲理的闪光与睿智的妙语,追求的是情感的浓缩、意趣的蕴藉、韵味的隽永、影响的深刻。

明快型教学风格的表现:活跃明朗、爽快通畅、深入浅出、不枝不蔓。教学语言节奏明快、流畅自如,教学过程脉络清晰,课堂气氛轻松和谐。追求的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信息畅通、教学策略的化难为易、教学方法的驾轻就熟、教学结构的前后贯通。

18、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基本因素:个性特征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础;学习模仿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必要途径;独立创新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标志

第十章 德育

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它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2、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政治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3、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5、心理辅导基本内容:

学习心理辅导:(1)听课方法辅导;(2)学习方法辅导;(3)考试方法的方法;

生活心理辅导:(1)生活习惯辅导;(2)娱乐方式辅导;(3)消费方式辅导;(4)自我意识的培养;(5)人际交往辅导

择业心理辅导:知道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从实际出发,选择自己擅长而又喜欢的高尚职业,做到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不要选择为害他人、社会的不正当的职业,也不可以眼高手低。

6、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同意发展的规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的统一性)

知、情、意、行的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在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促进,从而推动品德的发展。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按照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习惯的顺序进行的,但由于知、情、意、行四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的不平衡性等原因,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或从晓之以理入手,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7、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8、德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3)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原则(4)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与贯彻要求

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贯彻要求:①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②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③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④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10、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适当奖惩法、心里咨询法、参观、访问与调查法

11、各种德育方法的含义与贯彻要求

(1)说服教育法: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德育方法。具体方式有讲解、谈话、讨论阅读指导等。

(2)榜样示范法: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

(3)情感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用教育者的人格感化学生;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4)品德评价法: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德育方法。要求: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主,切忌体罚;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发扬民主、注重实效。

(5)自我教育法: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发展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要求: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影响要持久。

(6)实际锻炼法: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世纪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与评价。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

1、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种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关系。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2、班级管理模式

(1)常规管理;(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

3、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班主任工作基本内容

(1)全面了解研究学生;(2)建设良好的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认课教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和运用家庭与社会教育力量。);(4)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5)做好学生的操行评;(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5、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①明确积极的共同奋斗目标;②团结权威的集体领导核心;③活泼正常的班级活动;④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自觉纪律;⑤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

6、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二篇: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期末考试与复习概要

一、考试范围

李尚卫、吴天武《普通教育学》第一章→第九章。

二、考试命题

(一)基本原则:紧扣教材,注重基础,广泛覆盖,突出重点。

(二)题型构成满分100分。

1、单项选择(10题,每题2分,共20分)

2、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3、简答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

4、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5、案例分析题(1题,每题15分,共15分)

(三)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复习要点

在原《考纲》基础上,注意强调以下部分:

能简要概述本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主要内容)

分章复习提纲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是什么或曾是什么,为什么和

怎样教育,研究教育规律,教育价值和规范、根本任务:培养有独立人格可以适应社会,有良好道德情感,可以驾驭生活的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重视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教学)、《学记》、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尔》(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教育科学发展阶段特点

2、教育的本质特性: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基础,普及,义务,公平,教育要素及其间的关系:教育包括教育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和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的结构,促进教育体制的变革

3、教育的内在功能:自我保存(基础)自我更新(提高)、外在功能: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

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孟禄)劳动起源(恩格斯),需要起源(杨贤江),教育发展阶段及特点:原始社会(非独立性和原始性),古代(目标狭窄和对象的阶级与等级性)、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现状)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问题)教育决策欠科学,经费短缺教师队伍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试化倾向严重,教育发展不平衡

5、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需要,素质,能力,个性,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同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基本能力。形成基本态度,情感、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应试教育则是以升学为目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而应试以考试的分数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注重尖子,精英,升学率。认为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愉快的活动,增强能力和创造性发挥,而应试强调大量作业,频繁考试,标准答案。教学过程大量是非线性的,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水平,而应试教学过程只是线性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应试学生当作考试的机器。非智力因素,而应试忽视主动性,积极性。生存能力的培养,而应试分数万岁。(提倡素质教育,对于传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创造,示范,长期、教师基本素养及专业发展的途径:(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文化知识,深邃的教育智慧,良好的身心素质。(途径)提升专业发展自主性,积极参加教育改革,自觉从事行动研究,加强教育反思,主动参加进修培训,教师的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从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

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力等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判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提升师生交往的主体性,强化师生交往的人文性,构建和谐的主体间性

7、课程的概念;是指学校学生所以学习的学科知识与经验总结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的不同种类:学科与活动课程,分科与综合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显性与隐形课程,国家与地方以及校本课程。、活动性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学习的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现3级课程管理制度、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取向:课程目标应凸现人的价值促进整个人的发展,课程内容应回归生活再现不同文化特色,课程管理应促进民主参与,课程评价应促进和谐发展。

8、教学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知识的载体,师生交互影响的媒介,系统活动,教学过程的特点:特殊的认知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基本规律: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协调,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道德统一,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互补、主要的教学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环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巩固性和启发式教学原则含义与应用:(巩固)

是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按照识记的规律,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达到熟练程度,需要时能及时准确的再现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知识奠定基础。(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规定的目的和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提出统一的目标与要求,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主要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以直接感知为主,以实践为主,以欣赏活动为主,以引导探究为主,教学方法的选择的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本身的素质,各种教学方法本身的功能,教学时间,设备等其他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贝尔——兰卡斯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分组教学,特朗普制,设计教学法,开放课堂、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班级体的教育作用,学生身心发展。(缺点)过于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与教师作用

9、德育过程的特点: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是教育与自我教育合力的过程,具有塑造性和能动性,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过程,具有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模式:主体参与德育,生活德育和方法:说服,榜样,陶冶,自我,实践锻炼,品德评价

第三篇:音乐教育学复习提纲

音乐教育学复习提纲

一. 什么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学?

音乐教育,是教育与音乐两个领域都不可缺少的重要范畴,它包括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两部分。前者的目的在于将音乐作为审美和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后者的目的是学习音乐的专门技巧,从事音乐的各项理论研究,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教育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在我国的传统概念中,音乐教育一般被分为学校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四类。它还包括实施美育、传承文化、学习音乐三个目标。

音乐教育学,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的,并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它是一种人文社会学科。首先,音乐学是研究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的学术领域,包括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哲学等。分为体系音乐学、历史音乐学、应用音乐学。音乐教育学属于应用音乐学,它着眼于音乐在社会的教育实践方面,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其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原理和教育方法的一门社会学科。“音乐教育学”属于学科教育学范畴。总的来说,音乐教育学是研究有关音乐教育实践及其理论的科学,是研究音乐教育全部过程,揭示音乐教育性质与规律,从而全面指导音乐教育实施的学科。

二. 我国音乐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20C初的音乐教学法:1903年清政府正式将音乐列为学校的必修科,设立“唱歌”和“乐歌课”,这就是近现代中国以“学堂乐歌”为特征的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1917年陶行知先生提出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他认为“教授法”只强调教师如何教,而未注意到学生如何学。这成为了我国学科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

2.20C20、30t的音乐教材教法:从20C起,一些师范学校随着艺术课程的设置,开设了“歌唱教学法”课程,我国一些音乐教育家结合介绍一些国外音乐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继写出了一批音乐教学法研究的著作。50t中期苏联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法,翻译出版了一批音乐教学法著作,对我国音乐教育学科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0t以来,由于教育受到重视,教学法学科也重新受到教育界关注,相继出版了《小学音乐教学法》《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等著作,形成了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3.20C80t的音乐教育学:80t中、后期以来,随着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学术活动也蓬勃发展。如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八五”课题“学校艺术教育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等重大艺术教育科研课题的展开和成果,对音乐教育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80t末90初以来,还有大量的国外著作及文献引进,许多国内学者有关音乐教育学方面的专著、教材也相继出版。

从音乐教学法、音乐教材教法发展到今天的音乐教育学,不仅与我国学科

教育发展密切相关,还反映了音乐教育界对音乐教育事业任职的深刻变化,它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 三种不同的音乐哲学观

1.他律论:又称“反映论”。它认为:音乐总是标志着音响之外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主要是人类的情感,这就是音乐的内容。这种内容的性质决定着音乐作品的结构、整体发展,决定着音乐的“形式”。他律论哲学观引导学生充分注意到音乐与人的情感及其社会内容的密切联系,但他律论者把音乐的体验化成非音乐的术语,否定了音乐本身的内在价值,认为音乐是绝对“他律”的,从而使它走向了一个极端。

2.自律论:又称“形式主义”。自律论者认为:音乐中的音响及其作用本来就有着内在的意义,要领会它们的意义,就必须注意音响本身,而不仅仅是注意音响可能使人想到的音乐以外的东西。自律论哲学观,对于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体,启动音乐思维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但它否定了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任何音乐之外的内容,把音乐看成是绝对自律的,从根本上割断了作为精神现象的音乐同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3.实践论:它认为音乐首先是一种人类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对音乐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音乐作品上,而应把目光转向音乐产生、制作的过程。实践论认为音乐活动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普遍的有机联系,反对将音乐和实践音乐的人切割开来,将音乐本身当成纯粹的客体来认识。实践论超越了他律论和自律论的局限,又弥合了二者的裂痕,将音乐本质探讨转向了音乐的实践活动,对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具有实际意义。

四. 三种不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1.审美论:代表人:贝内特·雷默。代表作:《音乐教育哲学》

主要观点:审美论的主要内涵是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雷默将“感觉”与“思维”放在同一高度来谈,认为艺术教

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领会包含在事物的艺术品之中的感觉体验。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映

来进行的人的感觉教育。音乐教育最深刻的价值是通过丰富

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

2.功能论:代表人:保罗·哈克。

主要观点:哈克认为必须深思审美教育中许多尚未认识到的潜

在因素。如果音乐教育仅仅如审美音乐哲学那样是为艺术而艺

术,那就大大的限制音乐所能起到的功能,不能使音乐在广泛、多样、基本的功能方面表现出应有的作为。他还认为音乐教育

欲有所作为,必须严肃对待与音乐相关的严重社会问题,不能

固守为艺术而艺术的美育理想,回避社会的现实,而应该在音

乐教育中培养年轻人的“功能素养”。

3.美育论:主要观点: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健康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格。与

功能论不同,美育论认为审美不仅仅是教育手段,同样也是音

乐教育的重要目的;与审美论不同,美育论认为审美教育不能

止于感官审美能力的培养,还要提高学生全面的音乐文化素养

以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美育的性质可归结为两个层次,第一

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

力;第二是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完美人格。目前我国正提倡教

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美育被

确立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一,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五. 新课标

性质:人文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和智慧结晶。

审美性:“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相一致,是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方针的有机组成。

实践性: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通过

聆听、演唱等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六. 当代国际音乐教育发展动向

20c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不同层面的重大变化。许多国家开始重视起国民音乐素质,一些著名音乐家纷纷把注意力转向了国民音乐教育,其视角从集中于对少数音乐人才的培养,转向了呼吁提高全社会对音乐生活的参与程度;音乐教育也从纯粹的记忆传授转变成艺术的、审美的教育。

1.以“人”为本:20C4、50t以来,围绕着“人”这一主体而产生的各种关系,如“个性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这时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如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等。这些音乐教育体系的哲学基础都包含了重视国民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的、审美的教育。

2.以审美为核心:20C60t,音乐教育界收到美学家苏珊·朗格“音乐史情感的符号表现”观点的影响,呼吁把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来对待,并强调让学生获取美学经历的重要性。随后,美国以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为基础,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都有重大变动,以“感觉、感受、体验”为中心的音乐欣赏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引导70t及之后的音乐教育的整体走向。

3.教学资源扩充:随着流行偶像风靡世界和全球化意识的逐日形成,国际交流和大众传媒开始广泛影响文化和教育。而学校的音乐教学资源也受到影响得以进一步扩充。许多国家开始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提倡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音乐表演活动。60t后期,学校音乐教学内容得到扩展,其目标已逐步从“面向艺术作品”过渡到“引进到音乐文化”之中。现代主义音乐被引进音乐课堂是6、70t音乐教育的另一变化。80t,在德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另一观点是:教师应当到年轻人所在的水平上去引导他们,并努力满足他们的愿望。

4.重视学科基础:为了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美国在5、60t尝试

5.6.7.8.9.让一些当代作曲家进入学校课堂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推出《青年作曲家计划》和《当代音乐计划》。《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正是以上计划的体现和产物。同期,日本提出对音乐基本知识的精选和学习。除了原有对表现和鉴赏的学习还添加了以读谱、视唱练耳为主的“基础”学习。引入多元文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20C后半叶备受关注的焦点。音乐教育界相信学习多远音乐文化是理解音乐创作者的一种方式,并且能拓宽学生的听力基础,使他们的思想更为开放,对新的声音更为宽容。音乐课程改革:20C80t,国际音乐教育的政策改革、文化互动以及艺术合作等特征日趋明显。多文化和文化间的教育运动更深的影响了教育体系。各国在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如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相继颁发的各具特色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等。强调学科综合:学科综合的教育改革于20C最后10年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学科综合”要求音乐教育保持开放的态势,具有较宽的视野,从多个学科角度对音乐进行学习和研究。融进扩充的音乐素质:音乐教育实践是以当代的音乐和音乐素质的概念为基础的。21C音乐素质的扩充包括音乐知识、技能、实践和深入理解力的新内涵,它体现在创造力、学习风格的差异性、综合、标准及人物、音乐群体、全球化和多样性中。音乐教育的变化似乎与扩展音乐素质并驾齐驱,以上各方面已经成为新世纪转型的一部分,从而导致人们对音乐教育在定义的思考。转变与探索:新世纪开始,在教育改革浪潮推动下的音乐教育领域展现出新的态势。如,音乐教育显现一系列范式的转移:学习音乐的终极目标从“学习音乐知识”到“学习体验音乐”;从严肃音乐为主到在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取得平衡等。科技与网络在21C持续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教学资源、学习方式以及交流上的冲击,使得教育途径已不仅仅是多媒体视听,而已经拓宽到利用网络、电影、软件等。

七. 音乐教学基本原则

1.学生本位原则:是指“以学生的学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因此,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2.音乐本位原则:是指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将音乐至于音乐教育的本来位置或其职能位置。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展开和实施的,因此,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诸教学原则中的主导教学原则。

3.情感体验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注意教学与心理的联系,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体验性的感情色彩。

4.寓教于乐原则:是指要求音乐教育面向新的世纪、新的教育观念和要

求音乐教育要从内容方面给人以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使人情感净化,心灵升华。

5.主动参与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主动学习和知行协调过程,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的音乐经验。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一切情感体验,都必须在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

6.协同融合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不同学习领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学科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融合在一起,时限音乐教育的协同效应,达到一种整体效果。

7.创造发展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探索、发现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以利于创新精神的发展。音乐教育教学最能培养人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一切音乐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活动。

第四篇: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一、教育原理(教育与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及其关系)

二、课程论(课程及其分类;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论(教学及其意义、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特点—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

四、德育论(德育及其意义、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过程特点—规律、德育原则、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模式)

五、管理论(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及其模式、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及其领导方式、班级管理内容与方法;学校管理—教育管理及其改革导向、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记》:“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许慎:“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斯宾塞: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杜威:教育即生活。

1、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社会性是人类教育与动物“教育”的本质区别。

(1)动物的“教育”是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2)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3)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人类的教育则绝不止于生理的成熟。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使每个人能更充分、更真实地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及其特点

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大教育观的形成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应赞成终身教育的原则。“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终身教育”观念的形成使人一生受教育不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生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

“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他强调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落脚于提高人的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那种把人的前半期看成是教育期,后半起看成是工作期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1、依正规化程度分

非正式化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

形式化教育:定型的实体化教育,即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接受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即具有类型和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和知识、能力分级的教育。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2、依实施机构分

学校教育(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家庭教育(特点:启蒙性、随机型、经验性)

社会教育(特点: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

3、依存在方式分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三、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特点

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性质的变化我们可以把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无专门教育机构和教师,目的单

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3.教育具有同一性(全民性与无阶级性),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1、学校的产生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在官府—我国奴隶社会),森严的等级性(唐代的“

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具有鲜明的保守性(中国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雅典—文雅教育;西欧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斯巴达—军事教育;“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4)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5)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东汉末年—鸿都门学—我国最早专科学校—文艺专科学校)。

(三)现代教育形态

1、现代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1763年,普鲁士,强迫教育法令,世界最早教育法令)(3)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4)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逐渐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2)教育社会化;(3)教育生产化;(4)教育民主化;(5)教育国际化;(6)教育现代化(观念、功能、内容、手段等现代化);(7)教育多元化(教育研究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化、评价方式与标准多样化,、教育内容与形式多样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三)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

1)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2)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3)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构建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4)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

((1)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2)教育学必须为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3)教育学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的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孔子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主张有教无类。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仅1229个字,却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

西方古代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启发式;柏拉图的《理想国》——追求完美;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全面发展;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论著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阶段:

(英国)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的《大教学论》(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1632年写)

(德)康德:1776年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科学教育学专著,1806年出版,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

(三)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

–(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

–(俄国)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意大利)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法》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前苏联)赞科夫的《科学与发展》

–(前苏联)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思想 –(法国)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

(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研究方法

(1)类比、归纳、演绎(2)比较与分类(3)分析与综合(4)系统方法(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的针对研究目标、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借助于其他手段和仪器,注视事物的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2)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图书、作业、作品、试卷等,全面、准确掌握所要研究课题的研究情况,从而获得对所研究事物的新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3)调查法:研究者采用一定的手段获得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探求规律的研究方法。分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

(4)实验法:在人工控制因子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法:不再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而是研究者根据对解决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的条件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可分为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三种。

(5)比较法:根据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被比较对象的异同,以获得新认识的方法。

(6)个案研究法:将一个具体单位(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学生群体、一所学校等)作为案例,对它的若干

现象、特征和过程做全面、深入、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二)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三)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积极与消极的两重表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有限度的,政治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更不可以用政治代替教育。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1、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

2、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二)生产力教育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提供劳动者对生产过程要求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和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

3、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

4、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5、可以提高劳动者加强生产管理的渴望和能力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技生产力的经济功能,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中心环节的功能,现代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最有效的形式。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舒尔茨、贝克尔

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高知识技术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总之,教育不能无视生产力发展提供的条件而盲目发展,生产力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教育也不能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加速或滞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教育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改造的是教育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三)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一)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二)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三)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的五种形态: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观念形态文化、活动形态文化、心理行为形态文化。

二、教育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教育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呈现出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第一,文化内容和教育内容存在范围与形式上的区别。第二,文化活动和教育活动存在着活动对象与活动功能上的区别。联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1、社会文化发展 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2、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3、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和继承文化的功能;

2、交流和融合文化的功能;

3、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三、学校文化

(一)概念的界定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是一种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校园文化可细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核心)、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教职工亚文化、课程亚文化、活动亚文化等。

学校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存在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等现象的总称。它由认知、情感、价值、理想四种基本成分组成。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学校成员中最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代代相传且不易消散的特点。良好的校风能调节和规范学校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对新师新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它表现在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即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身体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2、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个体发展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受人的生理成熟机制的制约。典型代表——孟子(性善论)、弗洛伊德(性本能论)、格赛尔(成熟论)

(二)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等。典型代表——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论)、华生(环境决定论)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机制)和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发展关键期: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口头语言关键期:2—3岁;书面语言关键期:4—5岁。

(二)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

(三)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从实际出发

人的发展阶段: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

11、12岁;少年期11、12岁—

14、15岁;青年期14、15岁—

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缺失补偿、身心互补)——因势利导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素质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二)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片面夸大其作用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成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态,即生理与心理机能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包括主体的需要和动机、指向的客体对象、活动的目的、内容、手段和工具,行为程序、结果及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第三节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一)发现人的价值;

(二)发掘人的潜力;

(三)发挥人的力量;

(四)发展人的个性。

二、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三、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1、初中阶段是“心理断乳期”,也称为“危险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少年起飞”。

2、高中阶段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到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正

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任务。

四、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制约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教育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2、教育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考虑到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内部矛盾,要从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循序渐进。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对于人的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1、导向作用

2、协调作用

3、激励作用

4、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既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一)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二)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三)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

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穿早的可能条件

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4、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社会本位”(代表——柏拉图)与“个人本位”(代表——卢梭)

(一)古代的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目的——侧重于“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培养统治者的理想接班人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等反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美等方面)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

想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智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向数教育者传授健康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锻炼身体的能力与习惯的教育。

美育:运用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精神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目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五、当前我国中小学在实施贯彻教育目的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知识信息饱和等)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主观能动性;

2、具有各自的思想感情;

3、具有独特的个性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

2、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地位的传统认识——从属和附属地位;

(二)正确认识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1)学生的身份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公民;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青少年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的公民(2)学生的法律地位

学生享有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权、(3)学生的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遵守所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

接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专职人员,即是我们所称的教师。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示范者的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1)新的教育观: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生

动活泼的全面发展.(2)新的学生观: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3)新的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具有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

2、良好的教育能力

加工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自学与研究(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积极乐观的情绪;豁朗开达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教——学生学);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亦师亦友);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相长)

三、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1、民主平等;

2、爱生尊师;

3、教学相长

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1)教师要者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位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第六章

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它集中体现着现实世界对教育的各种要求,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必须转化为课程并通过课程实施,才能进入教学过程。课程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制约着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和教学管理方式。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我国学者将课程概念的左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它包括课程表中规定的课程与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就是教材。

二、课程的种类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三)学科课程——我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时数和学习期限);活动课程(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其优点和缺陷。

(四)显性课程(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隐性课程(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

三、课程的制约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二节

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基本依据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三)新课改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与感受)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目的性、科学性、发展性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和检查、衡量学校工作与质量的基本依据。因此,认真领会课程计划的精神,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重要职责。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规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二是规定学科设置顺序和课时分配。三是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课程计划所设置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

要标准。

3.课本。即教科书或教材(狭义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课本或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知识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是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当代教材发展新动向)

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安排课程表(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时;(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

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

2、课程评价的目的: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3、课程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

4、课程评价的过程:

(1)课程评价中的基本问题:评价概念是否合适;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2)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确定评价的对象和方法;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资料;报告结果。

5、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

6、新课改中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课程改革趋势

(一)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三)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课程的弊端:课程管理僵化、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1.从课程目标上看。原有课程体系是以知识为本的,它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了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难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是以升学为目标的课程,使相当多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吃力、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

2.从课程结构上看。原有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学术理性取向的,不符合课程整合的原则。并且因周课时总是安排过满,学科比例分配不尽合理,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权威性、逻辑性,致使科目林立,缺乏均衡性、灵活性、整合性和选择性。由于“升学中心”的倾向,加之“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影响,我国课程明显地重理轻文,缺乏人文精神。

3,从课程内容上看。原有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注重经典知识的选择,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学生生活缺乏联系;学科体系落后,不符合现代科技发展水平;课程内容陈旧,时代感、人文性、实用性相对不足;缺乏培养能力的切实措施,大纲规定的能力目标难以落实。计划、大纲、教材之间相互脱节,培养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4.从课程实施来看。原有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和被动模仿,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

个性特征,没能发挥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主动参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5.从课程评价上看。原有课程偏重于知识记忆和考试分数,片面强调了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注重分数结果,忽视学习过程,这极不符合现代教育和课程多元化、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6.从课程管理上看。原有课程仍然存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的倾向,尽管已提出课程分级管理的思想,但现实还不能真正执行,并且地方课程编制没有地方特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造成简单重复,质量不高,难以适应广大农村、老、少、边、贫地区的需要。学校课程更是有名五分,几乎还是空白。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改进课程管理。

2、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

3、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的评价体系(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国家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基本目标和政策,制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评价制度与要求,确定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组织编写教材编写指南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指导性意见,对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二度开发,规划地方课程,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各地、各学校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减少教学科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衔接,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经验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建立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方式。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和层次性、多样化。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知识传授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 教学(上)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和造就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全面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教学的作用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1、定义: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即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特点:(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教育本身包含着教学;教学只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一条途径,而教育除了教学之外;还可以借助于其他的途径对人实施教育影响。例如,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社会实践等。

教学与智育也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而发展学生智能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这一途径来实施的,同时还通过其他途径,如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等。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要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就是以智育为中心。

二、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二)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三、教学的任务

教学任务是教育目的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均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我国普通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智能、体力和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以上几方面的教学任务,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它们并不是具体的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但每一节课的任务都要据此及实际情况来确定,并且正是通过每一节课扎实具体地完成各自不同的任务,而最终达到教学任务的全部完成。

第二节

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孔子主张教学中要“多闻”、“多见”,这是我国最早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统觉理论”原理为基础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从做中学来地哦啊董学生的积极性,并依据其认识发展提出教学过程“五阶段论”,也叫:

1、发现疑难;

2、提出问题;

3、作出假设;

4、推断假设;

5、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概念的内涵:

1、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间接经验的学习必须一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知情意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因素,他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还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关。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还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2)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的形成;(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积极主动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在:(1)学生对外部信息具有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2)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体现的独立性、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含感知教材、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教学效果

二、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的,也是长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教学原则是反映教学规律的一般理论。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教学原则来源于教学实践,植根于教学经验。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逐步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因素,从而概括成教学原则,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直观教具或教师形象化语言描述,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而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期间以掌握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为主,但又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而直观教学是向学生提供直接经验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效果,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用直观教具。

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因此,必须从教学任务出发,选择和制作直观教具、幻灯片、电影片和电视片。对象不同,使用的教具等也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情况按学科的特点进行选择和制作。直观教具等要有典型性、代表性,要用适当的方式突出需要观察的部位及事物的动态变化,以便获得最佳的直观效果。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形成学生鲜明的表象,为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和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要把直观手段的运用和语言指导相结合。

3)直观要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相结合。

—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直观要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因此,在运用直观手段时,要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提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对观察和语言描述的事物进行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知识、教学手段等是学习的外因,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内因。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凭借教师的主观愿望,注入、灌输,甚至强迫、命令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促进思考力和独创精神的发挥,才会既利于他们真正领会知识,又利于增长智慧,使各方面处于积极状态。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提倡过启发式教学。在我国,“启发”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是强调启发教学。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I)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启发性原则的核心,是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法。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时能及时、准确地再现出来,并加以运用。

及时巩固知识是顺利接受新知识,积累所学知识,并运用于实际的必要条件。它既能反映学生学习内容、方式等特点,又体现了科学知识系统性的要求。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主张“学”与“习”并重,认为教学中的巩固工作,不仅可以熟记已学的知识,还能起到知新的作用。

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学习大量未经自己亲身感受的书本知识,而这些知识又不能全部地、及时地、经常地应用于实践,容易遗忘,特别需要不断地巩固。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又是运用实践和进一步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组织好复习和练习,方式多样。

3)教给记忆方法,发展记忆能力。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我国《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孟子以“揠苗助长”为例,说明不合乎规律的急进,无益而有害。

提出的依据:首先,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性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其次,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教学时突出重点、难点,主次有别。

3)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特点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

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采取有效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导,保证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理论知识和客观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并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密切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

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原则,是指教学既要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又要结合科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人生观教育。

科学性和思想性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性又是科学性的内在属性。但是,由于各门学科知识本身的性质和任务的不同,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教育也应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切忌牵强附会。

在贯彻这一原则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学实践中的两种偏向:一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不但不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教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作品也草草带过;二是聪离知识的传授,牵强附会地进行思想教育,这种教育显得是无本之木,显得苍白无力,不利于学生思想的提高,而且有害于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这两种偏向都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三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述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中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但二者绝不是机械地简单相加,而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教学方法只被看作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技能、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实践只重教而不重学,只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只重教法分析而忽视学法探讨,这有悖于教学的规律。因而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虽然在一定情况下只以一方面为主,但另一方面总是不可缺少的。

(二)教学方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方法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

2、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3.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4、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

5、教学方法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历史上形成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根据其指导思想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启发式和注入式。

注入式,俗称“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并向他们灌输现成的知识,强迫他们呆读死记的教学思想。它违反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映。

启发式教学思想最早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它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它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哲理在教学上的具体化。

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学习中,学生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传人的信息。有些信息能够同化,有些则不能。于是在能够同化与不能同化之间就有了矛盾,产生了认知结构内部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因。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激发他们新的认知需要,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向前发展。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时都不可背离的指导思想。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教学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活动,教学相长。

2.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要靠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3.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加班加点等办法来提高考试分数。

4.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创造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四)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它们各具特点、功能互异、要求不同。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恰如其分地选定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下效果最优的教学方法呢?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依据以下几方面进行慎重选择、正确决策。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4.学校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条件等;

5、教师自身素养、教学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方法的类型与功能。

二、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本身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因素,运用教学方法是要进行综合分析。因而我们从教师、学生、教育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把中学常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分成以下几大类;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经验、传播

文化的主要工具,教学活动中的语言传递以口头语言为主,因而讲授法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其他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讲授的配合。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四种具体方式。

2、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并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

一般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可分以下三类:

授新谈话——教师在讲述了有关的事实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事实,找出问题的答案,获得新知。

复习谈话——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检查、复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指导、总结谈话——教师在学生进行参观、实习、实验、练习等活动的过程中或结束时的谈话,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独立完成工作。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补充或争论,由教师小结,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教学方法。

讨论的形式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其中小组讨论可以同桌为一组,也可以相邻的几个学生为二组或专门组织讨论小组;可以是整节课的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教科书和参考书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培养读书能力的方法。

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间接知识来认识世界,独立阅读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进行终身教育的一种主要方法,是学习化社会中的一种必备技能。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类方法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种: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际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艺并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心智和技能。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练习法

三、当前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1、师生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自主和合作学习方法增加;

3、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一)发现法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

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以研究法为主,将实验、考察、讨论、自学等进行综合,强调学生是发现者,参与知识的建立过程,关心学习过程胜过关心学习结果。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发现事物的变化及内在联系,从而获得规律性的知识。

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学生利用提供的结构性材料,对课题进行思考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相互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核实。发现法的特点:

1、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

2、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学中仍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

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服务。发现法的优点:

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和小组形式进行,有利于因材施教;

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都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发现法的缺陷:

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究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范例教学法

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是对教材中关键性问题实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选择未来的生活。教学坚持基本性(重视基本知识)、基础性,(重视学生实际,难易适度)、范例性<精选的知识能起示范作用,便于学生迁移),做到知识与德育统一、解决问题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

第五篇:教育学复习提纲汇总

教学过程结构:

1.引导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上好课的要求:

1.目标准确2.重点突出3.表达清晰4.内容准确5.组织严密6.方法得当7.课堂气氛热烈 素质教育的含义: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等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素质。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方面经济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样可以使学生避免走弯路,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课程:

指课业及其进程。所谓学校课程:

是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势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学前教育重视与小学教育衔接2.强发展为教育提供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化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好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4.学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模糊5.越明显。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高等教育的类型逐渐多样化6.教育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一次工业革命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后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二十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1.教育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全民化2.教育的民主化3.教育的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普及终身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的现代化

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2.生产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内容:1.素质教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教育结构通常指基础教育,职业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及比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例构成)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实施的结构:

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1.制定课程表2.分析教学内容3.了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解学生学习特点4.规划教学单元、德育过程的规律:

课5.确定教学模式6.组织教学活动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7.评价教学过程,结果及时提出反一发展的规律(知、情、意、行之馈意见

间的关系及其发展)2.学生在活动教学过程结构:

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特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作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为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他们是按照学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教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的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3.学生思学校文化的特征:

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教育者要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或部分人员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习得且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力)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式。从形式上可分为精神文化,物和反复性的规律

质文化,制度文化。在文化的诸多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1.因素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特征: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和发展的个性的功能 班级管理的功能: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习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树立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产生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会自治自理

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形成:一个建立师生良好关系1.树立正确的育班从刚组建的群体发展为坚强的集人观。是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体,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分为三部分包括明确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什个阶段,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么样的人;明确学生的基本特征;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培养:明确学生在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1.确定班级发展方向2.建立班级核2.尊师爱生。学生应当尊敬教师,心队伍3.建立班级正常秩序4.组织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3.教学相长。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教师如何备课:

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制定教学这是教与学之间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进度计划

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这种现象,现代化教师的基本素质:1.教师的对于协调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学科知识的素养:教师必须精通所有着重大的意义 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教师的职业角色:

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内在联系要做到多走一步深入三多样化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分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3.教师的管理者4.父母与朋友5.研究者 教育专业素养(敬业、树立正确的教师如何上好课:

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好的教育能力)

容正确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启6.方法得当7.课堂气氛热烈 示:1.顺序性,要循序渐进2.极 端性,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 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 键期4.互补性,要注重培养学生 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同义语教学过程中。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法(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法(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锻炼法(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4.陶冶法(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5.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法(要注意: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

1.组织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2.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巩固加深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4.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消化,及时巩固可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的选择使用5.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 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的人2.人朝什幺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简答题

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认知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教育机制:

1.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包括:明确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明确学生基本特征;明确学生在教育过程的地位和作用2.尊师爱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3.教学相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对协调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出了国家对每门学科的统一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它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教学: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给具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他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学策略:

可以理解为方法步骤,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大大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的与目标和德语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过程:

是指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陶冶法: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下载2010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下期教育学复习提纲(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复习提纲总结

    绪论 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 教育学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教育学复习提纲[五篇材料]

    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 教育的形态:1.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

    教育学复习提纲(含5篇)

    简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2、培养目标的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或偏低;培养要......

    教育学复习提纲(五篇范文)

    绪论——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教育学对象是教育问题;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的性质是社会学科和基础学......

    湖南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一、教育原理(教育与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及其关系) 二、课程论(课程及其分类;课......

    山东省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

    七年级下期政治(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自强的表现: 自强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等。 什么是自尊?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

    1《美术教育学》课程复习提纲1

    《美术教育学》课程复习提纲 一、 复习参考书 《美术教育学》尹少淳主编,高教出版社,1998年 二、考试题型 1、 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1分) 2、 多项选择题(共7题,每题2分) 3、 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