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及

时间:2019-05-12 20:1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上)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上)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及》。

第一篇:四(上)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及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范文

一.明确要求

亲爱的同学们,你已经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呢,不然有可能会出现跑题的事情,后果很严重哦。那么,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蚂蚁的个头虽然不大,但是竟然能把比自己大很多的食物运走,这靠的是什么呢?是团结的力量。

范文二:黄狗

我家养着一条黄狗。

它全身长着黄毛,乌黑的眼睛锐利、明亮,尾巴蓬松跷起。

请同学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

1.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完成初稿后,写同一种动物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小动物的习性特点是多方面的————描写要全面

(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

1.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2.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静态)

3.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动态)4.也可以记录自己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趣事。

三.描写时必须做到“三要”。

1.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条理清楚;

3.要注意把静态写活,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描写,动物才能在纸上“活”起来。

4.要在写动物时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使读者受到感染。

范文一:小蚂蚁

今天,阳光明媚,我准备来观察蚂蚁。我首先看见了院墙边上有几只小蚂蚁,它们的身体就像三个小球连在一起,他的头比较大,顶着两只触角,嘴好像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长又细的腿就长在这儿;它的肚子圆鼓鼓的,就拖在后边了。它们全身黑色,就像披着一件黑衣服。我还发现一种头是黑的,身体是棕黄色的蚂蚁,它的头很大,比普通蚂蚁大3倍呢!

我觉得它们很好玩,就在墙边先放了一些糖,但是它们一点反应也没有。随后我又放了些米饭,可它们还是不领情,一只也不过来。我想了想,就去拿了些甘蔗,这下终于起了作用,一只蚂蚁爬了过来,它在甘蔗上爬了一下,马上就爬走了,接着我看它遇到了另外一只蚂蚁,碰了碰触角,就继续往前走去,但很快那另一只蚂蚁就爬到了甘蔗上„„五分钟以后,那段甘蔗已经穿了件黑色的衣服——蚂蚁服,还在不停地动,而且越来越快;其他的糖、米饭也被蚂蚁占领,他们一只头上一个白点,浩浩荡荡的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往洞口前进。他们把糖、米都看成了黄金,不费力气,就把他们搬到了洞口。可是洞口太小怎么办?他们还挺聪明,把甘蔗一块一块的咬下来,送到洞口里。我吃好饭,又去看他们的时候,甘蔗已经无影无踪了。

我家的黄狗很懂事、很机警。它白天总爱蜷着身子睡在家门口。每当我从外面回来,它总是摇着尾巴来迎接我,在说:“小主人,欢迎你。”

有一天,我背着小弟弟去玩,傍晚回家,弟弟的一只小凉鞋丢失了。妈妈骂我不中用,我连忙到处去找,找来找去找不着,只好空着手回家。当我束手无策、垂头丧气的时候,黄狗缓缓从门外进来了、嘴里叼着那只小凉鞋。它走近我,把凉鞋放在我面前,又摇身子又摇尾巴,伸出舌头舔我的手,好像说:“小主人,不用愁,我给你我回来了。”我真高兴啊!抱上黄狗亲了亲,几乎哭出声来。

黄狗不但懂事,还很勇敢。有一次,我去河边山上打柴,途中要过河,我座渡船过了河,正要向山上走去,猛地听见河水哗哗响。我转身一看,原来是我的黄狗游过来。它把头伸出水面,喘着粗气,不时发出汪汪地叫声,破浪而来。不一会儿,它上岸了,像个落汤鸡。它把身子抖动几下,甩去身上的水滴,地向我跑来,我又惊又喜,赞叹它说:“你真勇敢啊!简直成了游泳能手了!”

我喜爱我家的黄狗,它是我的好伙伴。

点评:

本文的小作者在开头交代了外形特点之后,就抓住了狗的活动进行描写。“弟弟的一只小凉鞋丢失了……将凉鞋放在我的面前。”把狗的乖巧、懂事写得栩栩如生。写小狗的过河,“把头伸出水面,喘着粗气,不时发出汪汪地叫声,破浪而来”,突出了狗的勇敢。语言朴实,叙事清楚。文中的两个过渡句子的妙用——“我家的黄狗很懂事、很机警。”“黄狗不但懂事,还很勇敢。”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范文三:小鸭子

我到乡下外婆家过暑假,看见外婆家养了一群小鸭子,它们真惹人喜爱。

小鸭子浑身上下都长着浅黄色的羽毛。圆圆的头上长着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它们那桔黄色的嘴巴扁扁的,嘴上还长着两个小孔,这就是它们的小鼻子。小鸭子背上长春一对翅膀。尾巴向上微微跷起,就像小木船的船尾。它们的脚掌是红色的,上面还有纹路儿,脚趾之间还有一层蹼。

它们走路时,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嘴里还不停地嘎嘎地叫着,在夸耀自己。虽然自己双脚上满是泥浆,却也满不在乎,你看它还洋洋得意呢。游泳的时候,它们一刻不停地拨动着有蹼的双脚。这双有蹼的脚就好像木船上的浆,使它们能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划动。小鸭子还常常撅起尾巴,把头钻入水中,敏捷地用嘴捕捉小鱼和小虾,并迅速地把小鱼和小虾吞进肚里,让自己美餐一顿。小鸭子最喜欢吃蚯蚓了,有几次,我捉了许多蚯蚓丢给小鸭子吃。小鸭子看见了,连忙一摇一摆地走过来,用它们那又扁又大的嘴,狼吞虎咽地吃。不一会儿,就把许多蚯蚓吃得精光。

小鸭常常结伴而行,一起下河戏水,一起觅食,不像公鸡那样好斗。它们从不争吵,友好相处,就像好朋友一样。

暑假快结束了,我要回家去了,望着这群可爱的小鸭子,真有点依依不舍。

点评:

小作者对小鸭子的形象特征描写得十分逼真有趣——小鸭子“总是挺着胸,拍着翅膀,一摇一摆地走着”,“还常常巴,把头钻入水中,敏捷地用嘴捕捉小鱼和小虾”等。通过形、声、色等描写,把小鸭子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生动现出来了。个性鲜明,写出感情,文章就与众不同了。

范文四:大白鹅

我家有只可爱的大白鹅。

大白鹅的羽毛洁白如雪。它有长长的脖子,扁扁的嘴巴,圆溜溜的金黄冠子,脚趾间脚蹼连着,很像划船的桨片。

大白鹅睡觉的时候,总是把头一偏,藏到翅膀底下,两腿收到肚皮下面的绒毛里,伏在地上。远远地看去像一堆白色的绒团。

有一次,我端着一盘食料、一盘水准备给大白鹅吃午饭。这时,大白鹅正在远处玩耍,我放开喉咙“鹅鹅鹅”地一喊,它听见我的喊声,就摇摇摆摆地向我走来。见它走起路来一颤一跛的样子,我随口唱起自己编的儿歌:“大白鹅,鹅鹅叫,走起路来逗人笑。摇摇摇,摇摇摇,快来喝水吃食料。我把食料放下来给它吃,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个问题。咦,大白鹅有没有耳朵?我急于寻找答案,就趁大白鹅吃食的时候,抓住它的头,细细地找起来。哈哈,我终于在大白鹅的头边的绒毛里找到了它的耳朵,真没想到,鹅还有跟鸡一样的小耳朵呢!

还有一次,我看见大白鹅带着院子里一群鹅向池塘边跑去,我就到池塘边看。原来它们在做下水前的准备工作:把尾巴分沁出来的油脂,用嘴呷了涂在身上,防止羽毛被水浸湿。我正看得入神,只听见“扑嗵扑嗵”几声,一只只鹅跳下了水。它们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因为池塘水清澈见底,我看见它们的脚掌在水里有节奏地前后划着。突然,大白鹅游了几步,猛地把头一扎,水面只留下一个毛茸茸的大尾巴。我吓了一跳,真想去把大白鹅拉上来。不一会儿,大白鹅把头往上一冒,吞下了什么东西。原来大白鹅在捕食呢!过了一会儿,大白鹅神气地游到岸边,抖了抖身上的水,大摇大摆地领着鹅群回家了„„

啊!我爱我家的大白鹅!

点评: 本文的小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写外形——“大白鹅,羽毛洁白如雪。它有长长的脖子,扁扁的嘴巴,圆溜溜的金黄冠子,脚趾间脚蹼连着,很像划船的桨片”。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了大白鹅的特点。写睡觉——“大白鹅睡觉的时候,总头一偏,藏到翅膀下面,两腿收到肚皮下面的绒毛里,伏在地上。远远看去像一堆白色的绒团。”这里,小作者细致地观察了大白鹅睡觉的状态,用了“偏”、“藏”、“收”、“伏”四个动词,把睡着的大白鹅写得惟妙惟肖。真实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啊!

范文五: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小花猫长得真让人喜欢。圆圆的小脑袋上,一对黄色的耳朵竖在上面,时时刻刻地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发光的眼睛,真像两颗小宝石。一张小嘴是那么小巧玲珑,嘴边的胡须一颤一颤,显得既聪明又可爱。小花猫的毛是黄色的,上面还有一圈圈黑色的斑纹。它那条长长的尾巴上,一圈黑,一圈黄,我给它起了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黄黄”。

黄黄吃东西的时候,它总是先闻一闻,看一看,然后就张开嘴吃了起来。每当我把鱼放到手心上,小花猫就跑过来很快地吃掉了。

黄黄还最喜欢趴在我的棉鞋上睡觉呢。一天晚上,小花猫睡到半夜三更,突然尖声叫了起来,大概在喊妈妈了。我从梦中惊醒,赶紧把它抱进窝,它又爬出来了。我给它吃了一点东西,它就乖乖地睡着了。原来它饿了呀!小花猫还好围着线团玩,把线团弄得乱七八糟,气得我打了它一下,它“喵”地叫了一声,又跑去玩去了。

黄黄捉老鼠可有趣了,一天晚上,一阵“嚓嚓”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鼠在啃桌腿儿。这时,我的黄黄蹿了出来,在距离老鼠一尺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猫着腰,弓着背,瞪大眼睛盯着老鼠。突然,黄黄猛地一蹿,一下子就把老鼠压在了爪子底下。过了一会儿,它松开爪子,老鼠刚想跑,就被它叼起来往上一摔。这样反复了几次,老鼠就被摔得半死不活。黄黄叼起老鼠,像打了胜仗的将军,神气十足地走了。

我看黄黄这番精彩的“表演”,心里赞叹道:黄黄的本领可真大啊!我的黄黄太棒了。

点评:

本文的小作者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抓住脑袋、耳朵、眼睛、毛色等等特点,具体地描写了小花猫的外形的可爱——“圆圆的小脑袋……黄色的耳朵竖……发光的眼睛,真像两颗小宝石。一张小嘴是那么小巧玲珑,嘴边的胡须一颤一颤,显得既聪明又可爱。小花猫的毛是黄色的,上面还有一圈圈黑色的斑纹。它那条长长的尾巴上,一圈黑,一圈黄。”多么逼真传神啊!写它吃东西的有趣,睡觉的可笑,捉老鼠的勇敢等等,有力表现了“可爱”这一中心。结尾的抒情之笔,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真是太棒了!

范文六:金丝雀

我家有一只活泼可爱的金丝雀。它也叫芙蓉鸟,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

它一身橘黄色羽毛,身长约有12至14厘米,身体比麻雀瘦一点,有一双又黑又圆的大眼睛,非常美。

它非常爱清洁。妈妈在鸟笼里放了一只小“浴缸”,它常在“浴缸”里滚动着身子,用它那尖尖的小嘴,梳理着羽毛,把全身上下洗得干干净净。它最喜欢吃青菜,我常常塞一根青菜给它吃。它叼起青菜,不一会儿工夫就把它吃完了。平时妈妈给我吃鸡蛋,我总是省下半个蛋黄给它吃。听说吃了蛋黄,它的羽毛会更有光泽。

它很乖,早上6点醒来,开始在笼里跳跃,非常活泼。它还十分聪明,学会了唱歌,它的那副金嗓子唱出的歌声,有时响,有时轻;有时长,有时短,就像一名著名的歌唱家的歌唱。它那优美的歌声常常使过路的人停下来,听上一曲。天一黑,它就停在树枝上睡了。

金丝雀真是既聪明又美丽的小鸟,我们把它当作家庭的一个成员,全家人都非常爱它。

点评:

这篇作文童趣十足,耐人寻味。本文小作者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先描写了鸟儿的外形特点,从羽毛、身长到“一双又黑又圆的大眼睛”,给读者一个整体印象。在描述金丝雀生活习性的过程中,选取了金丝雀爱清洁、喜吃青菜、好唱歌这三大特点,对金丝雀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小作者写到为了使“它”的羽毛更有光泽,总省下蛋黄给“它”吃,自然而巧妙地渗透进了作者的“爱雀之情”。

第二篇:2018学年四上一单元教学设计

1、观潮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教学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同桌对读生字词。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④总结学法:(课件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八、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课文重点:2、3、4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2、3、4自然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谈谈学完课文之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2.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预习设计:

1.文章给我们展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怎样的画面?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那些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1)师指名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③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交流汇报

2.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3.读说结合: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学法运用,创新练习: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限时作业: 1.读熟课文。

2.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课后反思: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互相交流。

五、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

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六、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小结课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课文重点: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

读说结合训练点:火烧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还有其他什么形状?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火烧云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预习要求:

1.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句子,并试着背一背。2.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火烧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出课件)

二、检查预习,展示成果 1.检查读课文。

2.思考文章写了火烧云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3.自由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有哪些收获?(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

小结: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发生了这么多让人惊喜的变化,真美!你们还有什么收获?

(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颜色、形状)

三、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一)颜色

1.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指名读)

2.课件出示文字,自由读读这一段,体会一下火烧云颜色有什么特点?(颜色多,变化快,板书:多,快)

3.火烧云有什么颜色?就这些颜色吗?你怎么体会到的?

4.天空中的火烧云不断变化它的颜色,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一下。(播放课件)

这是一幅多么绚丽多彩的画面,自己试一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达出来。(自由读----指读----范读----体会读----齐读)

(二)形状 1.我们通过读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那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读也能体会到。(形状多变)

2.作者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你喜欢哪种动物自己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喜欢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3.火烧云形状变化可真奇妙,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马,接下来会像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

(三)读说结合

说一说火烧云还有什么颜色?还会像些什么?

四、学法应用,创新练习

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喜爱的其他自然景象,并充分展开想象,然后记录下来。

五、质疑,释疑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确实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形状那么多,变化又那么快,这篇文章写得多么美啊,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好,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六、总结:

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火烧云美丽壮观的景色,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云彩、美丽的语言,永远的记在心中吧!

板书设计:

火烧云

颜色 多

形状 快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二、汇报交流

1.静心回忆或观察自己搜集的美丽景观的图片,运用课文中学过的方法对让自己感到惊奇的景观进行描述。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3.班内汇报

三、听众反馈

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四、教师总结,学生再次相互交流。

1.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2.根据教师的总结对自己的描述进行调整。3.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五、“选美大赛”

1.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要求所描述的景观要美,运用的语言要美,描述的形态要美。

2.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六、拓展延伸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一、导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二、充分交流,开拓思路

搜索你的记忆,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自然景观,想一想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三、自主习作

你准备怎样去写呢?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和老师的总结,对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3.要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4.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四、修改习作

1.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2.读别人的习作,大家共同修改。3.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五、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一、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指生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从他们的话中发现了什么?(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二、日积月累

1.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2.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句子是对联,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3.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4.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5.练习背诵对联。

6、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三、趣味语文

(一)辨析“好”字的读法

1.板书“好”字,请学生说出它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体会对联的意思。3.指生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读回文句

1.学生自己试着连读被盖上的字,想一想为什么把这几个字印在茶杯上? 2.再读,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话的体会。3.师点明回文句的含义和汉语的奇妙。

4.课下搜集其它类似的回文句,并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其中的意思和汉语的奇妙。

四、限时作业:

1.背会“日积月累”,并抄写在采集本上。2.搜集其它对联和回文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作文讲评

第三篇:四上语文第七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四小)

“成长的故事”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内容】

《一生永远的珍藏》“成长之路”部分(6篇),“深植心底的感动”部分(6篇),“一生永远的珍藏”部分(7篇),“弹响异域的风琴”部分(10篇);《慧眼观天下》“走近叶圣陶”部分(2篇:《父亲长长的一生》《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所选文章主要体现了中外名人、凡人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通过让学生读来细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以4篇课文和相关主题阅读内容为研究材料,寻找写成长故事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4、学会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发现语言特点的能力。

5、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6、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

【教学重难点】

1、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2、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4、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

5、通过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相关篇目,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积累好词、好句,学习写文章的方式、方法。【课时安排】

按传统教学,教参要求用11~13课时完成学习任务。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观念,现计划用10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课

【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4篇课文的单元导读 【教学目标】

1、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的知识形成联结。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感。

4、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了解单元学习目标,明确单元主题,激发深度阅读期待。【教学思路】

1、结合已有知识导入本单元新课。

2、自学本单元生字新词。

3、熟读4篇课文,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整体识字学词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正确读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准确运用。【教学思路】

1、自学生字词。

2、小组解决疑难问题。

3、分正音、识记、理解、运用、拓展五个环节,由小老师设计形式多样的闯关游戏。

4、听写检测。

第三课时 感受名人成长之路

【教学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 “成长之路”模块的《嗜书如命的孙中山》《居里夫人专心读书》。【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

2、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通过阅读《嗜书如命的孙中山》《居里夫人专心读书》感受中外名人的成长之路。【教学重点】

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了周恩来刚到沈阳时,伯父就告诉他没事不要到租界去玩,可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想知道为什么,于是伯父告诉他——打开书,自己读读伯父的话,伯父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啊?(板书:中华不振)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一)研读“中华不振”

1、为了解开这个疑惑,周恩来闯进租界,哪些地方让他看到了“中华不振”呢?请你用心读课文7、8自然段,作上记号。

2、交流反馈。

(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 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体会得意洋洋。这位洋人在什么情况下得意洋洋?

句式练习:这位轧死了中国人的洋人不但不()反而()。用表情来演示一下这位洋人当时的神态。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洋人?为什么敢得意洋洋?

●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周恩来看到后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朗读体会(板书:哭诉 得意洋洋)

(2)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巡警局本该怎样做?你为什么认为要这样做? 换词体会:“训斥”能改成“批评”吗?

想像:巡警局是怎样训斥的?注意语气和神态。那这些巡警又是怎样对待这位洋人的呢?

听了这几位巡警的训斥,你现在最想说什么?能把这种心情融入到朗读之中吗?朗读体会

小结:本该为民服务的中国巡警却成了洋人的走狗,真是中华不振啊!

(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这些围观的中国人应该怎样做?为什么不这样做?朗读:读出无奈。

3、导读:

这位被洋人轧死的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可这位洋人竟然还——生读(得意洋洋)

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可这些中国巡警不但不安慰,还要她对她进行——生读(训斥)

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可这些围观的中国人却只能——生读(敢怒不敢言)

4、补充资料。

(1)是的!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落后的旧中国,哪里只是这一件,两件啊——学生看资料。(2)交流感受。(二)研读立志

1、周恩来看了内心也很不平静,从租界回来后一直在沉思。你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吗?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

2、提笔写话。周恩来在沉思些什么?

3、交流。

4、引读周恩来的话。

引:(他决心拯救这个贫穷的旧中国,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齐读

引:(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生读:.引:(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当校长再次询问时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男生读:

3、看图感受。

(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出示一组图片:教师讲述。图一:这是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图二:这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周恩来。

图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周恩来,他在视察煤矿,一心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图四:这是身患癌症晚期的周恩来,他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离去时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逝世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正因为有了像周恩来这样的一代领导人的努力,如今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帝国主义再也不敢欺凌我们,那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

2、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中“成长之路”模块的《嗜书如命的孙中山》《居里夫人专心读书》中的一篇,感受一下孙中山如何嗜书如命的,居里夫人是怎样专心读书的。(抓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一个人物的一个特点。

2、课下继续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中“成长之路”模块的其它文章,感受名人少年风采。【板书】 妇女 哭诉

洋人 得意洋洋 中华不振

巡警 训斥

中国人 敢怒不敢言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四课时 浸润名家成长智慧

【教学内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慧眼观天下》“走近叶圣陶”模块的《父亲长长的一生》《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抓住“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待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3、通过阅读《父亲长长的一生》《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进一步感受叶老先生的名家风采带给人的成长启迪。【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1、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根据汇报,板书:修改、做客)

通过这两件事,作者认识了一位怎样的作家,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根据汇报,板书:人品作品 楷模)

2、出示句子,读读。

3、激疑:

同学们,叶圣陶老爷爷,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一生写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堪称楷模。既然是写这么一位人品和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那课文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看,这就是爬山虎(课件出示:爬山虎的录像)。看到这满墙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爬山虎?

(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了解读书情况。)2、学生汇报交流:

(“我”在叶老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哪两处呢?分别请两名同学读一读。出示课件:

⑴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⑵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

指名说: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

课件出示:夏日、黄昏。

4、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段话,其他同学注意比较其中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

⑴ 你认为这里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有哪些?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在书上圈划出重点词句。(学生自由读书。)

汇报交流:第一处描写中的重点词句有“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跳跃”“闪烁”“迷离的光点”等,第二处的重点词句有“沉郁”“浓浓的湖水”“摇曳”“虎虎有生气”等;

⑵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两段录像,比较一下:前后两处中爬山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课件:两种场景比较录像。)

第二处描写到的爬山虎比第一处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 ⑶ 从作者对爬山虎的两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这两段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

5、谁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两段话,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生读);谁来试试?(指名读。)

我们一边欣赏录像一边谁,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6、这确实是一种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画面,也可以说,作者在这儿营造着一种美的意境。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绿绿的美(师指课题)构成的呢?(生齐答:不是)师追问: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叶老人格的美)对!这美的境界是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的完美融合!那么,叶老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具体事例,划出直接写叶老人格之美的重点句子:

⑴ 学生自己读书,划记。

⑵ 你是怎样感受到叶老人格之美的呢?把自己刚才读书所得和本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⑶ 汇报:

① 师:体现叶老美的人格的具体事例有哪些呢?体现叶老美的人格的具体事例有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和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并与我亲切交谈两件事。

② 师:同学们找到了哪些直接写叶老人格美的重点句子呢?请有感情地读出其中的一句,再重点谈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A、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怎样的感觉?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板书:批改──认真、平和)B、我们的交谈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读好这段话吗?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品评后齐读。

C、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师相机板书:交谈──亲切、质朴)“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作者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我们的交谈;

7、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蕴含了更深的含义呢?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生齐读。)

⑴ 问:小作者对于作家极其作品的理解是怎样的?(指名说)作家是怎样做的,作家的作品是怎么写的,你知道吗?学生谈理解。齐读这一句。

⑵ 谁来读读最后一句?

(指名读,指导读──突出“绿”。)

“绿”说明了什么?(爬山虎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叶老的谆谆教诲使我懂得了许多,特别是对作文和做人方面有了具体的认识和标准,那就是像叶老那样一丝不苟地写作、真诚宽厚地待人。叶老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叶老的教导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8、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学到这儿,我想同学们一定都已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来赞美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的作品和人品!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给肖复兴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在他日后的成长中,他始终牢记叶老先生的鼓励,不断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看他的主要成就:

肖复兴,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的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课件出示)

2、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及他创办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巴金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

在叶老先生诞辰100周年会上,一位作家这样说:“谈起叶老,我觉得与他相对,永远如沐春风!他那谦和慈祥的言谈、态度和容颜,永远悬挂在我的面前。他的‘爱护后代就是爱护祖国未来’之类的发言,永远在我心中震颤。”

请同学们自由选择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慧眼观天下》中“走近叶圣陶”模块的《父亲长长的一生》《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中的一篇,进一步感受叶老先生的名家魅力。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法完成小练笔《我心中的叶圣陶》。

2、课下继续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慧眼观天下》中“走近叶圣陶”模块的其它文章,感受叶老先生的名家魅力。

【板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批改──认真、平和 交谈──亲切、质朴

第五课时 中外儿童成长对比

【教学内容】

《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中“弹响异域的风琴”模块的《不要为卑微的东西祈祷》,《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中“深植心底的感动”模块的《眼前要有一盏灯》。【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3、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4、通过阅读《不要为卑微的东西祈祷》《眼前要有一盏灯》进一步感受中外儿童不同的成长经历。【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以学定教

有这么一位小姑娘一人游历了这些美丽的地方,大家想认识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乌塔(齐读课题)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一)走近乌塔,赞美乌塔

1、一个14岁小姑娘独自浏览了这么多地方,你认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 ?

预设A: 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记张名片。(乌塔多么胆大细心!)

预设B: 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个国家的有关书籍。(乌塔多么坚定智慧!)预设C: 乌塔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助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里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乌塔多么独立自主!)

2、乌塔是一个多么让人佩服的孩子,当然由乌塔一人独游欧洲这么多国家这件事,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从中你想到了什么?(小组合作讨论并交流。)

预设A: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提炼出:我们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缺少乌塔意识。预设B: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她的美丽才深深地打动了我。

提炼出:我们中国的孩子缺少乌塔思想。

师:这篇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我想如果大家有了本领,等到羽毛丰满的那一天,一定会像乌塔一样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二)我看中国小学生

1、自读感悟

一个外国小女孩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而对我们中国小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下面让我们走进《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感受一下中外孩子不同的成长经历。这篇课文是由两封信组成的,一封问一封回,请按导读提示自读课文:(1)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2)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3)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4)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交流讨论。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后,教师作适当归纳。)(1)格式:

①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

②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

③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④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2)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请选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弹响异域的风琴”模块的《不要为卑微的东西祈祷》或《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深植心底的感动”模块的《眼前要有一盏灯》自由阅读,看能否从中受到成长启迪。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完成小练笔《我从乌塔想到的》。

2、课下继续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弹响异域的风琴”模块的其它文章。【板书】

27*乌 塔

我看乌塔:热情、活泼、有主见、独立、胆大心细

自立自强

正确认识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从自身找原因 回复: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第六课时 群文阅读课

【教学内容】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成长之路”模块的《伤仲永》《书法界的泰斗——王羲之》《我长大了要造桥》《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一生永远的珍藏”模块(7篇)【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感受名人成长之路,受到成长启迪。【教学思路】

“成长之路”模块的文章,描述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成长之路,阅读这些文章,会让我们少走弯路,会给我们以教训与启迪;“一生永远的珍藏”模块的7篇文章,描述了一些平凡的人们心灵成长的痕迹。让我们细细品读,走好自己的人生每一步。

第七课时 群文阅读课

【教学内容】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生永远的珍藏》“弹响异域的风琴”模块的 《鼓励》《小豆豆赶庙会》《奇迹》《少年侦探》《为警犬穿上防弹衣》《小石匠》《小淘粪工》《尊重》《还记得那只鸭子吗》,“深植心底的感动”模块的《爱你至深》《有一条绳子不宜放得太长》《德国父亲的教子术》《掌心向下》《父亲的三句箴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走近异国儿童生活,感受成长过程中父母带给自己的爱的鼓励。

【教学思路】

“弹响异域的风琴”模块的文章,描述了异国儿童的生活,阅读这些文章,会给我们留下别样的感动,让我们感受到同样的人间真情;“深植心底的感动”模块的7篇文章,描述了成长过程中父母带给自己的爱的鼓励。让我们细细品读,走好自己的人生每一步。

第八、九、十课时 综合实践课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习作”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教学目标】

1、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5、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教学思路】

一、口语交际

1、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2、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B、“从《乌塔》想到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4、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5、全班交流。

6、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二、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2、“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3、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学生交流,互相评议。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三、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A、内容充实具体。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1、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3、鼓励学生投稿。

四、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2、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各自的发现。

A、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B、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4、扩展练习。

A、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C、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五、日积月累

1、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2、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3、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4、背诵名言。

5、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6、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六、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2、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3、4、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第四篇:四上四单元母鸡教案

母鸡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猫》,谁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古怪、可爱)猫既古怪,又可爱,老舍喜欢它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2、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认真预习课文,让我们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们是否已经认识了。

出示词语1:一撮儿毛

这点儿

挺着脖儿

挺着身儿

汤圆儿

师: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语言就有着浓郁的“京味”,这也是他语言的风格。

出示词语2: 可恶

欺侮

狠狠

下毒手

如怨如诉

出示词语3: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读第二、第三组,这些词都是和母鸡有关的,对这样的母鸡,作者对它的态度是怎样的?(讨厌喜欢)看来词语也是能读出情感的,把情感带入词语中再读一遍。板书:讨厌 喜欢

2、课文哪一自然段将讨厌母鸡和喜欢母鸡这两部分连接在一起(第4自然段),这种段落叫做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什么原因让一向喜爱小动物的老舍先生那么讨厌母鸡呢?

三、品母鸡之短,体会讨厌

快速读一至三自然段,找找母鸡让人讨厌的原因。

1、没有什么理由的总爱乱叫,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病呻吟(到处乱叫)

2、不反抗凶猛的公鸡,却欺侮忠厚的鸭子,这就叫——欺软怕硬。

3、母鸡下了蛋后爱狂叫,恨不得让全世界的人知道它的这点成绩。爱炫耀

四、品母鸡之长,体会母爱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件出示中心句: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课文里哪些词句写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呢?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阅读方式用心地读读课文第二大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多读几次,读出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

2、交流反馈出示:

句一: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是呀,母鸡的高度警惕,目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儿女,此时哪怕是一只鸟儿,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都会——

母鸡的叫声和人类的语言一样,能向我们传达信息。请你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母鸡会说些什么?

出示: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 “

”(你关注了上下文,做了合理的想象)

(它是个多么负责的母亲啊,为了保护孩子,它真勇敢!)

句2: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每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多么慈爱,多么伟大的母亲啊!还有哪个句子也让你有这种体会的? 句3: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可是,在它还不是鸡母亲的时候却——永远不反抗公鸡。是什么力量让它变得如此勇敢呢?

句4: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了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句5: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小结:母鸡的这些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

出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老舍先生仅仅是在写母鸡,赞美母鸡吗?(母爱)师:是的,他还在赞美你们的妈妈,天下所有的母亲。因为天下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任劳任怨。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她们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取儿女活的希望,所以如果一定要给母亲下一个定义的话,我想你们一定会说——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作业:所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都能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你能写一写自己的妈妈为自己做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事?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身上具有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些美好的品质。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鸡母亲形象,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

第五篇:四上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 三 单元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3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 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组合体,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2、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接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观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课时安排:

观察物体(1)1课时 观察物体(2)1课时 观察物体(3)1课时 练习六 1课时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1)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书32-33页例题,练一练和第36页练习六1-4题。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感受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根据观察位置判别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简单物体相应面的形状。

2.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体会一些物体的相关基本几何特征,培养观察、比较、辨认物体的能力;体会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实际物体不同面的几何形状,培养观察、辨别物体的兴趣,形成探究学习的良好情感和态度。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物体形状。教学准备:

投票箱、书包、文具盒、长方体纸盒,两个正方体和3个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学习例1。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投票箱)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板书:前面、右面、上面。

出示三个面的形状图片:这三幅图各是从投票箱哪个面看到的?(2)指导观察方法。

提问:你觉得各要在哪个位置上、怎样观察,才能分别看到每个面这样的形状?

哪位能到前面做给大家看看? 能说说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吗?

指出:通过观察我们认识了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并且知道了这三个面不同的形状。在观察物体时,要对准要观察的一面,视线要在水平位置上,才能准确地观察这个面的形状。

板书:观察:对准面 水平观察 2.加深认识。(1)观察书包。

出示书包,要求学生说说书包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出示书包的三个面的形状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个面的形状。(2)观察长方体纸盒。

先让学生思考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哪一面,接着教师指不同的三个面,学生集体说出各是什么面。

把长方形纸盒按90度变换位置,让学生想想现在各个面在哪里。教师指不同的三个面,学生集体说出各是什么面。

提问:为什么现在说的三个面,不是刚才说的长方体上的同一个面呢? 你知道每次都怎样确定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说说你的认识。指出:观察物体时,一般把正对着我们的面叫前面,朝我们右面的面叫右面,朝上的面叫上面。(补充前面的板书:前面——正对的 右面——朝右的 上面——朝上的)

三、观察判断,加深认识。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观察文具盒,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前面、右面和上面。要求依次观察前面、右面和上面,看看各是怎样的形状。

2.做练一练第2题。

同桌先说一说正方体三个面各是什么颜色,再说一说长方体三个面各是什么颜色。

交流:正方体的前面、右面、上面各是什么颜色?长方体呢? 追问:观察正方体和长方体,一般哪一面是前面?右面和上面呢? 3.完成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先注明各是哪一面。交流

说明:如果有三个不同方向的面的形状,就很容易知道是什么物体了。4.做练习六第2题。

5.让学生拿出正方体摆在课桌上,从前面观察室什么形状。

交流:观察正方体的前面是什么图形?

看一看右面和上面,是什么形状?

追问:你发现三个面的正方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它还有哪三个面,这三个面各是什么图形? 你发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大小怎样?

说明: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正方体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2)让学生摆出长方体,观察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什么图形。

交流:你看到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比较一下,长方体每个面上的长方形完全相同吗?

指出:长方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每个面大小不完全相同。

6、做练习六第3题。

小结: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完全相同,这里从前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由两个正方形横排成的长方形,从右面看到的是正方形。

五、作业:练习六第4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 —正对的 右面 —朝右的 上面—朝上的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2)

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学内容:

书第33-34页例

2、“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6-37页练习六第5-7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图形,能辨认和判断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2.进一步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能感受和分辨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面的相应形状,体会观察物体时的位置关系,根据一个或两个面的形状分析和摆出简单的物体,培养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3.主动参观与观察、思考和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

观察、确定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的形状。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形状摆出相应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准备:

一个长方体、若干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方位、观察方法。

(1)出示长方体,让学生指出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哪一面。(2)提问:弄清了不同的面,那具体观察时又要注意什么?

2、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观察物体。

1、观察长方体。

出示例2,让学生照样子摆一摆。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物体。(1)观察前面。

提问,前面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形怎样摆的?这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分别是哪个小正方体的面?和同桌一起指一指。(2)观察右面和上面。

学生先观察右面,再观察上面,每次把观察到的图形用小正方形摆一摆。(指一名人上台摆一摆)

提问:右面和上面看到的是由几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什么图形?为什么都只有2个小正方形?看到的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3)连线。

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提问:请再观察一下,摆成的长方体三个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 指出:观察由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看到的三个不同面的图形都是由小正方形拼成的,这些图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板书:长方体的三个面可能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了解题意,弄清要求。

学生按条件摆出长方体,再指名学生示范摆一摆,同桌互相检查、校正。

要求学生从前面、右面和上面分别观察,在方格里画出前面、右面看到的图形。交流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都是怎样的图形?

指出:这两个面看到的都是两个小正方形横排成的长方形,所以有时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板书:不同的面的形状可能相同)

3、小结。

提问:上面观察的是小正方体摆成的什么形状的物体?三个不同面看到的可能是怎样的图形?

指出:由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每个面都是由相应的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体的面或者是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

三、巩固内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摆一摆,再观察连线。

交流:你是怎样连的?3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为什么前面看到的只是1个正方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不同在哪里?

2、做“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先摆一摆,再从三个面看一看,在方格里面画出看到的图形。全班交流。

3、做练习六第5题。

学生操作摆物体,观察以后画出不同面看到的图形。交流画出的图形,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提问:哪几个面看到图形相同,那个面图形不同?

4、做练习六第6题。

让学生了解条件,试着摆一摆。

提问:应该怎样摆?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相同吗?是怎样的图形?

5、做练习题第7题。

(1)让学生按第一题要求摆出长方体。

交流:怎样摆的?你能说说其余两面各是怎样的形状吗?(2)让学生按第(2)题要求摆一摆。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这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观察正方体三面,是什么形状?你有什么体会想说的?

小结: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三个面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观察物体(3)

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教学内容:

书第34-35页。例

3、练一练和第37页练习六第8-11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图形,能辨认和判断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能根据其中一个或两个面的形状,摆出相应的简单物体。

2.能感受和分辨观察简单物体时不同面的相应图形,体会观察物体时的位置关系,根据一个或两个面的图形分析和摆出简单物体,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主动参与观察、思考和操作活动,逐步形成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

观察、确定物体不同面的形状。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的形状摆出相应的物体。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3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连一连。

(1)学生在课本的34页上完成。(2)完成练一练第1题。3.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3第2幅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上面两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先摆一摆,再从三个面看一看,在方格里画出看到的图形。交流学生画出的图形,有错的订正。

三、巩固练习。1.摆一摆,画一画。(练习六第5题)注意:学生可以横着摆,也可竖着摆。

哪几个面看到的图形相同,哪个面图形不同? 2.摆一摆,比一比。(练习六第6题)

学生摆完后提问: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3.按要求摆一摆。(练习六第7题)

(1)让学生按第(1)题要求摆出长方体。

交流:怎样摆的:你能说说其余两面是什么形状吗?

(2)让学生按第(2)题要求摆一摆。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这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观察正方体的三个面,是什么形状?

指出:8个同样的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三个面看到的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四、作业:补充习题。

第四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

第37-39练习六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观察、判别从简单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看到的相应图形,能根据从某个面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

2、在观察、辨认不同图形及按要求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平面间的转换,体会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与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进一步感受观察对于了解事物的作用,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平面间的转换,体会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一个长方体,若干正方体、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六第12题,写出得数。交流得数,选择2-3题说说怎样算的。

2、引入练习。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你认识了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

二、观察物体。

1、回顾不同的面。(1)演示观察。

出示长方体纸盒,让学生说出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再把纸盒变换90度摆放,提问:现在这个长方体前面、右面和上面各在哪里?

提问:观察物体时,哪里的面分别是前面、右面和上面?(2)观察交流。

同桌用长方体摆一摆,互相说说前面、右面和上面,再像老师这样把长方体换个方向,互相说说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交流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3)观察思考。

提问:长方体除了前面、右面和上面,能想到它还有哪几个面吗? 想一想,我们观察长方体,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板书:一个物体,在同一个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它的三个面

2、观察正方体。(1)操作实践。

引导:用小正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还有哪几个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3、做练习六第13题。

(1)让学生观察第13题的物体,思考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在右边连线。

交流:你是怎样连线的?为什么右面看是只有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物体上的哪三个正方形?

(2)出示图形,摆一摆,交流:现在这个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各是什么图形?和原来物体比,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为什么不同?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变化各在哪里?

板书:观察面的图形:几个正方形怎样排列的图形。

4、做练习六第14题。

摆一摆,再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在方格纸上面画出看到的图形。交流: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物体上哪三个正方形?右面的图形是怎样看到的?

5、练习六第1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教师注意指导:从前面能看到几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从右面能看到几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6、练习六第16题。

(1)学生独立审题,小组合作,摆一摆。(2)讨论:你有不同的摆法吗?

7、练习六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练习。

第39页“动手做”。

四、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下载四(上)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上)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预设教学目标: 1.学会字词,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的方法; 2.采用引导对话的方法,运用联想、体悟等方法,感悟巨人的任性、冷酷,并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

    四上第六单元教学初探

    第六单元教学初探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目......

    五年级作文四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四单元《文明只差一步》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是一次看图想象作文训练。但是,跟过去学生接触过的看图作文相比所不同的是要引导 学生学会读漫画。孩子们是否会读漫......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9、泉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6、说勤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根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点:......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3、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苏教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23、雾凇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

    四上一单元作文

    奇异的自然景观-----九寨沟 提起自然景观,我会想到世界闻名的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九寨沟在海拔两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