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列竖式计算乘法1
1、列竖式计算 0.24× 0.15
0.38 ×0.25
2.1× 3.5
×0.4
0.46× 1.2
0.125× 0.6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7+(11.2-2.7)×0.4(5.2-2.55)×4-0.5
13.2×0.54+13.2×0.46
2.5×1.3×0.4
【7.5(0.14+0.54)】× 0.72
2、列竖式计算
0.24× 0.15
0.38 ×0.25
2.1× 3.5
×0.4
0.46× 1.2
0.125× 0.6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7+(11.2-2.7)×0.4(5.2-2.55)×4-0.5
13.2×0.54+13.2×0.46
2.5×1.3×0.4
【7.5(0.14+0.54)】× 0.72
第二篇:列竖式计算教案
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继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计算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知道怎样用竖式计算加法、减法和乘法吗?你能任意写一道加法、减法或者乘法的竖式算出得数吗?每种算法写一个。(同时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几个)
加法、减法和乘法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而且格式很相似,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除法竖式的问题)
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不过,除法竖式的格式和加法、减法、乘法完全不一样了。你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竖式。(板书课题)
二、教学写除法竖式
1、课外活动课上,小朋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出示例 题图)这些小朋友在跳绳,他们一共有几人?平均分成了几组? 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要求每组几人,你能列出除法算式算一算吗? 板书横式指名口算。
2、有谁会写吗?你们试着写写看。
交流学生写竖式的情况,讲述6÷2的竖式的写法及竖式计算过程、道理,着重讲清商在竖式上的位置,表示的意思,2与3的乘积6要写的位置,0的书写等。
3、学生自己写出完整的除法竖式,并跟同桌说说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思。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完成黑板上的板书,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思。
4、试一试:42÷7 学生独立在课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收集错误竖式及正确写法,让学生说一说哪一种写法正确,为什么?指出:商应该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写。
5、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除法,你觉得除法的竖式怎么样?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口算,把商填入表格。指名报得数,共同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4题。独立列式计算,交流列式理由。
4、做“想想做做”第5题。(1)独立完成第1个问题。
(2)指名口头提出其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集体列式计算。
5、完成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第三篇:乘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乘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李稳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由于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乘法的竖式计算和加法的竖式计算的书写规律大体相同,所以学生学习起来相对简单,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以后学习更复杂的乘法竖式计算做准备,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试着独立的完成乘法的竖式计算,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伊始,先从复习旧知导入,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加法算式,学生错误较多,有的忘记进位,并让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为学习乘法竖式做好铺垫。教学乘法竖式时,正是有了前面的铺垫,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出示横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自己写。我一边巡视,一边收集有价值的错误信息。我没有把乘法竖式的格式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一一说出,然后带着学生一起加以总结,然后出示让学生错误的练习本,让学生一一指出来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发现许多孩子做乘法竖式时,也写上进1的符号。再通过比较乘法竖式与加法竖式,这样一来,学生能清楚地明白乘法竖式的格式,比简单地讲授效果要好得多。从练习的反馈情况来看,效果的确不错。看来,错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本节课主要从知识技能,到数学思考,再到问题解决,最后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解决了简单的乘法竖式计算问题,使学生有了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兴趣。由加法竖式的写法迁移到乘法竖式的写法,引发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最终解决了乘法竖式计算的问题,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技能。
第四篇:竖式计算教案
4.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P30—32 教学目标:
1、通过尝试探究,掌握三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理解并掌握三位数的竖式加法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
4、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 点: 三位数竖式计算方法。
难 点:两位数竖式计算迁移到三位数竖式计算。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9+4= 6+7= 8+6= 4+7= 9+3= 8+509= 124+5= 560+30= 40+680= 500+130
2、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1、情景引入。
师:请同学们同桌两人,每人编一个两位数,然后把这两个数相加,组成一道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并依此呈现在黑板上。
2、分类整理。
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加法算式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从计算过程方法考虑。
不进位 进位 连续进位
3、挑选一道一次进位的加法算式进行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演。
小结两位数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师:竖式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竖式计算?(板书:竖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
1、从第三类连续进位加法算式中挑选一题进行探究。学生尝试练习,并观察与上一题的异同。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満十,向百位进1.10个十就是1个百。师:现在谁来完整地说说该算式的竖式计算方法?(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
师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X+X=1X,在个位上写X,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X+X+X=1X,在十位上写X,向百位进1,最后再将百位上的1 拖下来,在百位上写1.同桌互说。
2、模仿练习:
从第三类中任选1题,做一做,说一说。请学生板演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来做的同学的书写步骤。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从低位向高位写起。尤其进位时,先写低位上的答案,再书写进位的1.请同学们按正确的书写步骤完成剩余一道。
小结:我们发现个位相加満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満十,向百位进1。那么如果百位相加満十呢?也就是说不管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
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多层练习,巩固新知
1、改错: 3 6 4 8 6 4 + 8 3 + 5 2 + 3 8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小朋友的?
2、列竖式计算: 58+6= 89+28= 186+167=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教学乘法竖式
教学
内容书本第64-6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乘法的竖式写法,知道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用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2.探索乘法竖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
点重点: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难点:使学生明确积的个位应该和乘数对齐。口算:
16÷4 7×3 75+5 42-5 36÷6 7×4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每天中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会在教室里阅读图书柜里的图书,你们看!(出示场景图)这里有2组同学在看书,每组4人,已经有多少人在看书?
2、提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算一算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3、指名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提出: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乘除法也可以 用竖式计算。(板书课题:乘法竖式)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1、教学2×4的竖式
(1)尝试列式,指名板演,肯定正确的竖式。(1)提问:你能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2)讨论: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讨论发现: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格式相同,计算符号不同,计算时用乘法口诀算。
2、试一试:5×7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选择板书如下 5 5 5 × 7 × 7 × 7 3 5 3 5 3 5 辨析:你认为哪一种是正确的?同桌讨论,再在班里说说 你 想法。
学生全班讨论指出:积的个位应与乘数对齐。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导学生弄懂图意,后独立完成。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写在作业本上,后集体校对。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了乘法,你们觉得乘法的竖式好写吗?小朋友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集体订正交流。
你想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