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与反思(写写帮推荐)
“以学生理解为中心”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要:“以学生理解为中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宗旨。我们不能为了强调学生活动而对教学的基本内容“伤筋动骨”。这种做法严重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轨道,误导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达不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不但要坚持“以学生为主”,而且更要强调“以学生理解为主”,以达到理念、课标与课程三者的完美统一。本文将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进行“以学生理解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关键词:以学生理解为中心,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很多人认为“学生理解”是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达到的目标,因此反而在教学过程中忽略这一目标,而更多的去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百出”,当然不能否认好的老师是可以两者兼得的,但是,更多的教师最终却是既在形式上不伦不类又没有达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因此,对于《罗斯福新政》这一课的处理,我将注重“以学生理解为主”,同时辅助以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期望能够两者兼得,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课知识。
一、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罗斯福新政》主要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措施和影响。从教材内容来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 一次重要的改革,其创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后来资本主义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在必修二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因为本课属于经济史的内容,涉及一些经济理论问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是需要教师进行比较详细的引导和讲解,因此我确立了“学生理解”这一最终目标。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罗斯福新政相关史实,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初中和高中半年的历史学习,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有较大提高。但是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的掌握还未形成体系,对新政的具体内容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分析历史现象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本课教材的处理,我采用了最为简单的套路,也就是学生的思考套路来进行处理,即依次讲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之所以选择这种比较“规矩”的处理方式,有两方面原因,首先通过学情分析,我发现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还有很多欠缺,还有就是 因为我认为这一课是比较难的,无论是从本单元还是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史来看,都是不太容易很快代入到脉络中的,所以我想先让学生将史实理解透彻,再将本课放入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中进行深入讲解。
(三)教学目标
明确中学历史的教学目标是从事历史教师工作的首要问题,根据对本课教材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概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性质、特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探讨罗斯福新政对各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对创设情境进行分析探究,结合图片与文字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历史命运,关注社会发展,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历史情怀。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紧紧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希望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与能力,还能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确定教学目标,我都本着“以学生理解为主”的原则,这不仅是我本人的教学偏好,更多的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所选择的最优方案。
二、教法学法
对于本课教学,我将采用图片材料教学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探究法和总结归纳法,学生的学法是分析归纳法、问题探究法和自主学习法。
三、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特色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精选材料,论从史出;形式丰富,课堂活跃。
(一)新课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图片导入的方式,通过四张图片(等待就业的人、银行门口挤兑的人潮、农民倾倒牛奶、工人砸破工厂玻璃)创设经济危机下大萧条的情境,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危机中的美国急需改革,为罗斯福的上台设好铺垫。
(二)新政背景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其实在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所以在这里我的设计就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展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导致美国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加深;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经济大危机形势下美国人 民迫切希望改革的心情,同时暗示罗斯福就任总统将给美国带来转机。
(三)新政内容
在讲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前,我首先要帮学生解决的是理论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施行这样的政策。这里涉及的经济理论是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的,学生只有在这里理解透彻,才能真正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体现的是“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我定下的最终目标——“学生理解”。
首先通过一则小故事引出经济大危机下美国病态的经济形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才能实现健康经济。事实上罗斯福新政的施政核心就体现在下面这张图上:
在做好理论铺垫之后,就可以进行新政内容的讲授了。教材上将新政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这样的处理固然是条理清晰,但是却缺少深度的剖析。因此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罗斯福新政,并且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罗斯福新政又被称为“3R”新政,也就是将新政的内容分为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三个方面,因此我将新政的内容分成这三部分进行讲解,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 的记忆新政的内容,也能让学生在更加深入的层次上理解罗斯福新政。
复兴(Recovery):复兴方面的措施包括财政金融、工业和农业三方面。对这三方面内容的讲解我主要采用的是图片材料教学法和情境创设法。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创设经济大危机下美国出现的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样的危机,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在这三个领域所采取的措施。在这里也是采用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方略,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思考历史,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救济(Relief):救济政策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方面。在这一部分,我将采用图片和文字辅助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影响。
改革(Reform):改革措施实际上是体现在劳工和福利两个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进步,但是鉴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都没有达到要求,所以,在这里,我只会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先记住史实,但是,在日后,这里是需要进行一个专题讲解的,到时候会进行详细的整理。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既是需要学生重点记忆的知识,也是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的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固然能记住新政的内容,但是如果通过情境的引导和深入的思考以及教师的讲解,理解了这一项项措施为什么实施、怎样实施、实施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 果,我想,学生会更加享受这个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四)新政的评价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包括新政的特点、实质和影响三个方面。新政的特点:在讲授新政的特点时,我将展示三则材料,并让学生从中分析的出新政的特点,也就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然后我将对新政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讲授,在这里还将穿插进学生还不太理解的凯恩斯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概念,对于凯恩斯主义进行简单的介绍即可,但是对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将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以及资本主义演变历程的介绍使学生加深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定义,因此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会首先给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对资本主义演变历程的介绍让学生加深认识。
新政的性质:通过对一则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得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并引导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新政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综合评价罗斯福新政对 美国产生的影响。
这里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五)问题探究
通过一道题目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提升能力。
四、优化反思
本节课通过材料展示、学生讨论探究及教师总结讲解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有效性。本课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选择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背景材料组织学生的讨论探究活动,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情感体验。
通过教学实践,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从整体来看,我确定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理解”,所以免不了需要教师多讲解多引导,这样学生就变得有些被动,可能也会在某些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对于“3R”新政,学生的理解似乎有些困难,在我讲解的时候他们给我的反馈是“茫然”的表情。我认为这种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处理方式是科学的,而且具有深度,但是学生似乎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我想,在这个地方可能还需要进行一些改进,让学生“听懂”我在讲什么。还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用更加生动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如何将课堂设计得既有趣味性又有历史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对于罗斯福新政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给自己的评价是“中规中矩”。因为从一开始我所考虑的就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我说的话、理解教材上的知识,所以整个教学设计也都围绕着“学生理解”这一目标进行,在我上完这节课后,曾经有学生给我反映的是“你这节课讲的好清楚,我都记住了”,当时我听到这句话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的目的达到了。
当然,作为一个老师,“以学生理解为中心”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但却不是唯一最重要的,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篇:2016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落实课标很重要,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的学来作文章显得更加重要。具体来说,课标中的“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究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只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得出结论和认识的载体。
不管从考试或从其在历史上的影响来看,这一课都至关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完成课标要求,让学生牢记重要的、基础的知识,理解相关内容,这取决于教师对这节课的把握程度。对于这节课,我是这么处理的: 1.以清晰条理来方便、帮助记忆。
依据课本,明确要求学生记住罗斯福新政的五大方面措施:“第一,财政金融体系方面;第二„„”主要是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同样,新政影响:“第一减缓危机;第二„„”把重要的措施、法令、执行机构、作用等用填空的形式制作小黑板“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列表”,一方面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另一发面,通过这种形式将知识条理化便于学生记忆。2.以板书来巩固重要内容的记忆。如一边让学生看书说出新政内容,一边逐条快速板书。如“财政金融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 板书不要太杂,关键词要醒目,这样才能有助记忆;同时,板书可以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构建知识体系。3.精心设计合作探究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1)可以尽量用生动、浅显的语言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如在课堂衔接中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引出罗斯福为新政施行做的充分准备。穿插“炉边谈话”打造“智囊团”“提拔改革之士”推动改革。具体列出罗斯福为新政施行做了充分的准备,还在课堂上用医生号脉,开药方,施药,靠疗效等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的引入文字、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新政的每一项内容,如在讲实干家罗斯福时,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我用心设计了思考题。“罗斯福是如何击败胡佛成功当选的?”“谈谈你认为罗斯福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优秀品质?”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起到哪些作用等?以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以工代赈”比直接救济的好处,通过分析得出以工代赈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可以福泽万民,泽及后世,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经济政策;“蓝鹰运动”等课外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再比如在讲有关保护劳工权利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两点内容时设计了两个合作探究题目:“新政中有很多措施维护了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不是说明经过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就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了,为什么?”“你认为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对我们当今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提问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议古论今,现场运用,分析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还可以简要介绍一些史学界不同声音、不同看法,让学生看问题更全面,也有助于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和知识链接的资料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和知识链接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会从图片和史料中获取信息,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的引入文字、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新政的每一项内容,同时教师在借助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内容的过程中把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渗透其中,逐一分析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等五个方面,“自由放任”政策下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下的政府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区别和变化,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并从中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具体操作,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5.以小黑板展示相关资料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对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我精心制作了三面小黑板,让学生从小黑板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另一种形象的方式加强学生记忆,尽量避免课堂枯燥无味。
新课标之下,总感觉内容很多,要面面俱到,又要重点突出。因为学生底子很差,在课堂上没有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提问后给学生给思考的时间偏少,师生互动也不够深入。总之,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学无涯,教也无涯。对于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来说,要避免这些问题,必须不断的自我完善与提高。
今后的改进措施:
1.在上课过程中有点紧张,以后要多参加这种类似的賽教活动,积累更多的经验,克服紧张情绪。
2.平常上课时多精心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现实水平的思考题和活动;课后要在课堂活动后及时发现此次活动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从而积累设计和和引导学生课堂活动的经验。3.在课堂上要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不要操之过急;篇二: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反思一: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本课是我在2008年10月我上的一节许昌市优质课。既然是优质课,我就在对现行的人教版旧教材进行了一定的重新理解与整合,并在教学方法上以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首先,我备课时认真整理了教学思路。在人教版的旧教材与教参中,是以历史事件为主要的认知线索的,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是以模块为主的教学,更突出经济史的专题及对历史人物认识与评价。所以,我在教案设计中以罗斯福何以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总统?导入,以分析罗斯福实行全面改革为主要内容,以从罗斯福的身上收获一种精神为目标铺开教学。
其次,我在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我注重让学生能通过学习――亲近历史,即多元化历史文本阅读,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以网络、书报、影音等媒体形式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较之课本,更亲近了历史;理解历史,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课堂上提出和思考的许多相当有深度的问题,事实上是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和小组探究式讨论中已经提出来了的,如罗斯福是如何想到以国家干预的理念来实行新政的?我深深地感到,学生在与历史文献,与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感悟历史,也就是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思维是相当开阔的。我设计的大胆假设环节,让学生想像自己是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将如何向人们阐释自己的改革理念,以及让学生模拟总统幕僚来谈改革措施,这样的体验和感悟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此外,本课中设计的活动比较多,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辩论、各抒己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很积极,很踊跃,这说明开放性的问题情景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研究、探讨历史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特别的是在让学生通过一个或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来概述新政的理念时,学生的创造性实在令教者和听课者惊叹!在我课前的设计中,因为三r是能够在许多资料中查到的,我想学生答出这几个单词不成问题。可在后来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们有参照这一模式,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提出三a的,其中还有一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提出了rebuild这一单词,并解释这是重建、恢复的意思,也就是要通过新政来恢复人们对政府的信心,重建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当时赢得了课堂上所有听课老师和同学的掌声。这一个教案我在自己所上的三个班级中,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词汇说出来,这样思想火花的迸发,便是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潜能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每一次讨论或各抒己见之后,都能先倾听学生的想法,在鼓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不成熟的认识中归纳出一定的结论,这样避免了形式主义,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一堂课从学生的知识反馈及许多位听课的专家和同行的评价来看,是非常成功的。但我自己仍感觉有一些遗憾和不足。
为准备这一节课我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也进行了删减和取舍,制作的课件幻灯片也由四十多张精减到最后的二十来张,但三次授课都未能真正按教案设计完整地把课上完。我认真反思后认为原因有二:一则问题过多,课堂容量太大,从未开始上就注定了这是上不完的课;二则由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很难真正地把握住学生发言的时间,其中在一个班授课时有一名学生说到兴起时,干脆请求老师再给他时间多说一些。所以,如何在深度与广度之间、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间拿捏好尺度,还需要今后更进一步地探索和尝试。
另外,在教学中由于公开课对时间的限制,课堂上罗斯福新政的内涵――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介绍及评价过于简单,而这一概念又相对深奥,学生不易理解,难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今后在正常教学中无论如何还是要增加教学时间补充并讲透这一概念的。
再有一点,人格和教育的正常发展是课程的生命。我设计了通过对罗斯福新政中的表现及对其个人生平的了解,欲让学生从他身上获得一些对自己的品格形成有益的启示。这是历史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极好时机,但课堂上仍是时间因素,未能真正的拓展深入,罗斯福的身残志坚、锐意改革、勇于挑战等品质,对学生触动多大,能给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多少启发,我自己也在质疑自己,所以我想,历史教育,是一定要在课堂外延伸的。
反思二: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落实课标显得很重要,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的学来反思章显得更加重要。具体来说,课标中的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究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只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得出结论和认识的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的引入文字、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新政的每一项内容,同时教师在借助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内容的过程中把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渗透其中,逐一分析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等五个方面,自由放任政策下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下的政府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区别和变化,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并从中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具体操作,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同样在处理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的时候,借助适当的图表、图片,比如新政期间美国工业生产变化柱状图和失业率变化柱状图,由学生自己去读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变化,最终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得出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逐渐摆脱危机的困境。
在学习完新政的内容、特点、作用之后,为了引导学生站在全球史的高度用联系的观点来认识新政,避免学生孤立、静止的看待历史问题,我引入了3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关材料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部分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世界市场形成后,各国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会不断的借鉴和学习,让学生体会现代社会开放、包容、相互借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把中美两国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策略横向联系起来,从中体会各国在结合国情解决本国经济发展中体现出的人类智慧之光是同样难能可贵、同样会永留史册的,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抛弃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角度对罗斯福新政进行再认识、再体验、再反思,进而收获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一个个历史情境既能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和分析问
题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和提取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这样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满堂灌和一言堂,而是引领和指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的主导者、合作者,学生不再是旁观者和听众,而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主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慢慢培养学生勇于思考、主动探究、突破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效果。
本节课中对于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难点的突破是最需要用心琢磨的。新政的实施并不是使美国从完全放任的一极走向了国家干预的另一极,这一改革的过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转变。完全放任不是不能干预和没有干预,全面干预也不是放弃市场调节的全盘干预。要避免这种二元对立思想的出现就必须将新政出现前的美国历史发展脉络及其经济思想给学生交待清楚。
就自由主义理论而言,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解放个人潜力,本身并不排斥国家干预。自由主义确实是消极看待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也并不是完全放手。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执政的贵族不懂经济,只会把经济引入歧途。
美国人自建国以来一直警惕的是政府权力被滥用,对民主制度造成威胁。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他们发现威胁更多地来自于垄断资本,需要解决的是工业化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而能遏制这一巨怪的却只有政府,所以转向政府寻求解决矛盾的手段。20世纪初历时十几年的进步运动实际上就是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尝试和试验阶段,其中西奥多·罗斯福因为通过反托拉斯法案、拆分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等举措赢得了反托拉斯斗士的美称,此后的威尔逊总统在位时期也采取了许多联邦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政策。遗憾的是进步运动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断,一战结束后,美国又迎来了20年代的繁荣,但繁荣背后却是问题的不断堆积和矛盾的不断升级。
面对大萧条,新政在经济方面的动作比较大,政府全面介入了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但政府并不直接去接管经济,而是协调经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前提是承认美国的经济体制存在问题,所以新政的目的是治病,是要使美国体制重新恢复活力,而不是将其置于死地。罗斯福改革的目的不是将现行体制推翻,而是要让它运转起来,还要运行通畅。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历史>证明,罗斯福本人的说法也许更符合新政的实际。他说自己是在为现实的问题寻找答案,而不是将先验的答案强加在现实之上。新政的改革是通过确立政府的经济管理权,突破自由资本主义的一些定规,将其改造成有管制的资本主义。
新政使美国经济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得到加强而且不可逆转。有了以上这些背景知识的依托,学生在理解新政的影响时才会更客观、更清晰。
学习新政从现实角度来看是为了能更好地推进今天中国的改革,因此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主要不是教会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新政,而是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策略,因此每节课在确立了主题后,确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将决定一节课最后的立意和灵魂,所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否将决定一节课的厚度和高度,这也需要我们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去探究和实践。
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疑难和困惑,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激励、启发和推动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不断锤炼自己践行新课程理念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技术,不断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开展素质教育的艺术。
这条路,我们刚刚开跋------反思三: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今年五月,我参加双优课,讲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这一课,课标是列举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若按教学三维目标又可分为若干小点......不管从考试看或从其在历史的影响看,这一课都算是很重要的一课。而我班同学历史科基础普遍较差,绝大多数同学对初中阶段通史内容几乎没什么印象,现在上课几同于初中高中内容一起上,既要了解掌握最基础概念、知识,又要进行相对深入的分析,还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如何从班级实际出发,在45分钟里达成课标要求,让学生记住重要的、基础的知识,理解相关内容......我做了一点尝试。
在讲罗斯福新政五大方面措施的内容时,我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新政内容:篇三: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定
州
市
息
仲
中
学
王 少 华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一、教师平等,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给予学生的说话的权利,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也就是说要实现课堂民主平等,要构建一种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的角色感觉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变高高在上的“领导者”为平等交流中的“首席”。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带给学生如沐春风般的温暖。只有在这种暖洋洋的教育空气中,学生才会放开胆量发表言论。
二、巧妙引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兴趣,就会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即使老师讲得再多,学生也很难学到东西。我认为好的课前导入语就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罗斯福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呢?因为他实施了新政,关于新政,同学们就会有悬念,带着好奇心去学,学习的积极性高,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三、巧妙点拨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启发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思想:“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欲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巧妙的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
第三篇: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一种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关于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欢迎欣赏。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篇一
今年五月,我参加“双优”课,讲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这一课,课标是列举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若按教学三维目标又可分为若干小点……不管从考试看或从其在历史的影响看,这一课都算是很重要的一课。而我班同学历史科基础普遍较差,绝大多数同学对初中阶段通史内容几乎没什么印象,现在上课几同于初中高中内容一起上,既要了解掌握最基础概念、知识,又要进行相对深入的分析,还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如何从班级实际出发,在45分钟里达成课标要求,让学生记住重要的、基础的知识,理解相关内容……我做了一点尝试。
在讲罗斯福新政五大方面措施的内容时,我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新政内容:
首先质疑思辨:罗斯福当选总统以后,用什么药方来救治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做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角色扮演: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通过角色扮演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的组织能力,我觉得这一点是最可取的。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落实课标显得很重要,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的学来反思章显得更加重要。具体来说,课标中的“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究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只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得出结论和认识的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的引入文字、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了解新政的每一项内容,同时教师在借助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内容的过程中把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渗透其中,逐一分析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等五个方面,“自由放任”政策下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下的政府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区别和变化,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并从中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具体操作,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同样在处理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的时候,借助适当的图表、图片,比如新政期间美国“工业生产变化柱状图”和“失业率变化柱状图”,由学生自己去读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变化,最终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得出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逐渐摆脱危机的困境”。
在学习完新政的内容、特点、作用之后,为了引导学生站在全球史的高度用联系的观点来认识新政,避免学生孤立、静止的看待历史问题,我引入了30年代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关材料,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世界市场形成后,各国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会不断的借鉴和学习,让学生体会现代社会开放、包容、相互借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把中美两国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策略横向联系起来,从中体会各国在结合国情解决本国经济发展中体现出的人类智慧之光是同样难能可贵、同样会永留史册的,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抛弃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角度对罗斯福新政进行再认识、再体验、再反思,进而收获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一个个历史情境既能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和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和提取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这样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满堂灌”和“一言堂”,而是引领和指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究的主导者、合作者,学生不再是旁观者和听众,而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主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慢慢培养学生勇于思考、主动探究、突破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效果。
本节课中对于“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这一难点的突破是最需要用心琢磨的。新政的实施并不是使美国从“完全放任”的一极走向了“国家干预”的另一极,这一改革的过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转变。“完全放任”不是不能干预和没有干预,“全面干预”也不是放弃市场调节的全盘干预。要避免这种二元对立思想的出现就必须将新政出现前的美国历史发展脉络及其经济思想给学生交待清楚。
就自由主义理论而言,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解放个人潜力,本身并不排斥国家干预。自由主义确实是消极看待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也并不是完全放手。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执政的贵族不懂经济,只会把经济引入歧途。
美国人自建国以来一直警惕的是政府权力被滥用,对民主制度造成威胁。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他们发现威胁更多地来自于垄断资本,需要解决的是工业化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而能遏制这一巨怪的却只有政府,所以转向政府寻求解决矛盾的手段。20世纪初历时十几年的进步运动实际上就是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尝试和试验阶段,其中西奥多·罗斯福因为通过反托拉斯法案、拆分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等举措赢得了反托拉斯斗士的美称,此后的威尔逊总统在位时期也采取了许多联邦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政策。遗憾的是进步运动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打断,一战结束后,美国又迎来了20年代的繁荣,但繁荣背后却是问题的不断堆积和矛盾的不断升级。
面对大萧条,新政在经济方面的动作比较大,政府全面介入了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等各行各业,但政府并不直接去接管经济,而是协调经济。罗斯福实施新政的前提是承认美国的经济体制存在问题,所以新政的目的是治病,是要使美国体制重新恢复活力,而不是将其置于死地。罗斯福改革的目的不是将现行体制推翻,而是要让它运转起来,还要运行通畅。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历史证明,罗斯福本人的说法也许更符合新政的实际。他说自己是在为现实的问题寻找答案,而不是将先验的答案强加在现实之上。新政的改革是通过确立政府的经济管理权,突破自由资本主义的一些定规,将其改造成有管制的资本主义。新政使美国经济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得到加强而且不可逆转。有了以上这些背景知识的依托,学生在理解新政的影响时才会更客观、更清晰。
学习新政从现实角度来看是为了能更好地推进今天中国的改革,因此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主要不是教会学生一分为二的评价新政,而是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策略,因此每节课在确立了主题后,确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将决定一节课最后的立意和灵魂,所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与否将决定一节课的厚度和高度,这也需要我们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去探究和实践。
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疑难和困惑,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激励、启发和推动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不断锤炼自己践行新课程理念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技术,不断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开展素质教育的艺术。
这条路,我们刚刚开跋------
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篇三
本课是我在2______年10月我上的一节许昌市优质课。既然是优质课,我就在对现行的人教版旧教材进行了一定的重新理解与整合,并在教学方法上以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首先,我备课时认真整理了教学思路。在人教版的旧教材与教参中,是以历史事件为主要的认知线索的,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是以模块为主的教学,更突出经济史的专题及对历史人物认识与评价。所以,我在教案设计中以“罗斯福何以被称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总统?”导入,以分析罗斯福实行全面改革为主要内容,以从罗斯福的身上收获一种精神为目标铺开教学。
其次,我在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我注重让学生能通过学习――亲近历史,即多元化历史文本阅读,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以网络、书报、影音等媒体形式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较之课本,更亲近了历史;理解历史,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课堂上提出和思考的许多相当有深度的问题,事实上是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和小组探究式讨论中已经提出来了的,如“罗斯福是如何想到以国家干预的理念来实行新政的?”我深深地感到,学生在与历史文献,与同学和老师的对话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感悟历史,也就是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思维是相当开阔的。我设计的“大胆假设”环节,让学生想像自己是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将如何向人们阐释自己的改革理念,以及让学生模拟总统幕僚来谈改革措施,这样的体验和感悟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同时,本课中以CCTV热播的大型系列片《大国崛起――危局新政》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本课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且本课在讲课的过程中采用的大量真实照片,给学生创建了非常逼真的历史情景,大大增强了课程观点的说服力,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当时的历史环境,达到内化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备课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使用一个用电脑做影片剪辑的软件,可以将自己的需要的电影素材精确地剪到千分之一秒,事实上,在本课的多媒体课件中,我一共用了四段影片,有限的课堂时间决定了我只能剪成一两分钟的片断,所以尽管在电影剪辑软件的使用方面我是新手上路,但无疑这次的尝试已是一个可喜的意外收获。
此外,本课中设计的活动比较多,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辩论、各抒己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很积极,很踊跃,这说明开放性的问题情景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研究、探讨历史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特别的是在让学生通过一个或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来概述新政的理念时,学生的创造性实在令教者和听课者惊叹!在我课前的设计中,因为“三R”是能够在许多资料中查到的,我想学生答出这几个单词不成问题。可在后来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们有参照这一模式,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提出“三A”的,其中还有一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提出了“Rebuild”这一单词,并解释这是重建、恢复的意思,也就是要通过新政来恢复人们对政府的信心,重建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当时赢得了课堂上所有听课老师和同学的掌声。这一个教案我在自己所上的三个班级中,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词汇说出来,这样思想火花的迸发,便是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潜能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每一次讨论或各抒己见之后,都能先倾听学生的想法,在鼓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不成熟的认识中归纳出一定的结论,这样避免了形式主义,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一堂课从学生的知识反馈及许多位听课的专家和同行的评价来看,是非常成功的。但我自己仍感觉有一些遗憾和不足。
为准备这一节课我搜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也进行了删减和取舍,制作的课件幻灯片也由四十多张精减到最后的二十来张,但三次授课都未能真正按教案设计完整地把课上完。我认真反思后认为原因有二:一则问题过多,课堂容量太大,从未开始上就注定了这是上不完的课;二则由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很难真正地把握住学生发言的时间,其中在一个班授课时有一名学生说到兴起时,干脆请求老师再给他时间多说一些。所以,如何在深度与广度之间、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间拿捏好尺度,还需要今后更进一步地探索和尝试。
另外,在教学中由于公开课对时间的限制,课堂上罗斯福新政的内涵――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介绍及评价过于简单,而这一概念又相对深奥,学生不易理解,难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今后在正常教学中无论如何还是要增加教学时间补充并讲透这一概念的。
再有一点,人格和教育的正常发展是课程的生命。我设计了通过对罗斯福新政中的表现及对其个人生平的了解,欲让学生从他身上获得一些对自己的品格形成有益的启示。这是历史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极好时机,但课堂上仍是时间因素,未能真正的拓展深入,罗斯福的身残志坚、锐意改革、勇于挑战等品质,对学生触动多大,能给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多少启发,我自己也在质疑自己,所以我想,历史教育,是一定要在课堂外延伸的。
第四篇:罗斯福新政教学反思
俗话说:“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在备课过程中发现一些列难题,现予以总结反思如下:
一、主题定位问题:本课的主题应是突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而淡化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其特点,这样才能够节省时间,提升授课效率。
二、罗斯福新政突出特征的提炼问题。通过制定《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一系列的法案,得出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运用国家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一次划时代的转变,经济政策有自由主义过渡到了国家干预主义。
三、本课标题再加工,突出主题。教材标题为“罗斯福新政”,初中教科书是这样的标题,高中教材依然如此,过于平淡,很难对学生构成冲击,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需要再加工。在标题设计上采用“罗斯福新政——坐在轮椅上转动世界”。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兴趣。
四、讲与不讲的处理。经济危机的根源按照教材的说法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但过于学术性的话语学生难以听懂,这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可以结合当今现实——产能严重过剩,通俗地讲可以说是生产的无计划性同社会需求想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供大于求。这个问题需要通俗的讲,并且安排到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样既能为讲解《罗斯福新政》提供背景、也能够突显本节课的主题,节省时间。
第五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初三历史 张开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罗斯福新政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的第一节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战后的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斯福新政》也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2.实施情景教学,统合三维目标 3.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大家都有看病的经历,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看病的几个步骤,通过学生讨论简单得出以下几步:
1、查病情
2、找病因
3、开处方
4、看疗效
人会生病,国家也会生病,我们先来听一段材料: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天寒地冻,北风呼啸,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这么冷,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这段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生产的相对过剩,出现了经济危机
既然有病,那就要找医生,下面有两位医生,你认为美国应该找谁呢?在众多的医生中有两人脱颖而出,他们是?
胡佛pk罗斯福(由学生扮演),阐述各自的见解。
胡佛:“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组织生产是企业的事,政府不应该去管。”
罗斯福:“首先允许我表明我坚定的信念,我们唯一应该感到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我们不应该听天由命,而是应该让命运为我们服务,对于大家所赋予我的信任,我将用时代所要求的勇气和奉献作为回报。我将竭尽全力-----”
假如你的美国人,你会选择谁呢?
罗斯福以472:59票的绝对优势当上了美国总统。从而导入罗斯福新政 在经济危机冲击下的美国,千疮百孔。面对这么多的困难,罗斯福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有的人就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把学生分成四个委员会,分小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
假如你是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假如你是就业委员会成员,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假如你是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处理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假如你是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同学们刚才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下面是罗斯福为克服危机采取的措施,你的建议有没有被罗斯福总统采纳?你认为罗斯福总统的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又有怎样的局限性?
罗斯福虽然没能从根本说消除经济危机,但罗斯福总统为克服经济危机开出了很多“秘方”,并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以前的政策相比,这些“秘方(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
在罗斯福的带领下,美国人民渡过了最坚难的日子,所以在美国人心目中罗斯福是最受欢迎的三大总统之一。后人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及其你对罗斯福个人的了解,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老师提供一些材料和让学生结合课本指出)
敢于直面困难、身残志坚、自信、乐观、不断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小结:略
板书
一、罗斯福新政
1、内容:①整顿银行业(首要措施)
②实施失业救济和“以工代赈”(民生)③颁布了《国家产业复兴法》(基础和核心)④颁布了《农业调整法》 ⑤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
2、目的:直接目的: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作用:
4、局限性
5、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6、罗斯福的优良品质:敢于直面困难、身残志坚、自信、乐观、不断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练习
材料:
1、-------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2、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材料1演说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面对这种这种情况,美国采取了措施?结果如何?
3、材料2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