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0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第一篇: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 郑翠萍

教学内容: 第91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定解题思路,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策略:昨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画图、列表、倒推、替换

2.提出课题:利用这些策略可以方便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揭题)

二、新课:

(一)创设情景,提出假设

(出示例题)全班42位同学去划船,一共租用了10条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你知道他们分别租用了几条大船和几条小船吗? 提问: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一下子想不到提出假设,这时可提示学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什么策略?你打算怎么假设?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想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种假设:

1、假设10只都是大船

2、假设10只都是小船

师:你们的想法都是把船假设成同一种船。还有其他想法吗?

3、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

师:你和他们不同,是把船假设成不同的船。

(二)借助画图,初步感知调整策略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下面我们先来研究假设成同一种船的情况。(1)讨论画图:

1.如果10只都是大船,那我们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什么策略来帮助我们推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呢?(学生说不出来可以追问:想想,以前我们用过什么策略能把数量关系清晰的表达出来的?)学生回答:画图

2.你准备怎么来画呢?引导学生: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船和人(课件出示10只大船图,并给学生也提供10只大船图)

(三)研究调整:

1.发现矛盾引发思考:

问题1:假设10只船都是大船,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能多坐几个人呢?为什么会多出来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

反馈明确:当我们把10只船都假设成大船时,也就是把一些小船看成了大船;当一只小船被看成大船时,每条船会多出2人,所以会多出8人(板书:多出8人)

2.借助画图,研究调整:

问题2:那需要把几只大船调整为小船,才能使10只船正好坐42人呢?)(板书:大船→小船)

先想一想,然后再图上画一画。(学生在提供的图上画一画,教师巡视)集体交流:选择比较典型的2种画法,上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想法 追问:你是怎么想到把4条大船调整为4条小船的呢?

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调整策略:一条小船看成一条大船会多出2人,多出的8人正好是4个2人,所以要把4条大船调整为4条小船。

板书:5-3=2(人)

8÷2=4(条)

(四)借助列表,再次感知调整策略

谈话:刚才我们借助画图找到了调整的策略,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来寻找调整的策略呢?(列表)这位同学把10只船假设成5只大船和5只小船这样两种不同的船,那接下来我们就借助以前学过的列表的方法来试着推算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1、设计表格:(出示空表格)这张表格中需要哪些数量呢?完善表格项目

2、借助表格调整:

①.填入假设,发现矛盾: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板书少2人)

②.引导思考,表格调整: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坐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呢?先想一想,然后在表中填一填。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③.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学生展示方法:

方法优化:选取一次调整成功的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少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做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板书:小船→大船,2÷2=1(条))

(五)检验结果

刚才我们算出了有6只大船4只小船,那是不是正确的结果呢?你有办法检验吗?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6×5+4×3=42(人)

6+4=10(条)

(六)还有其它方法吗?想一想,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七)回顾整理,提炼策略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1.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先提出假设,假设后的总人数与实际人数不一样,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借助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我们进行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检验。(逐一板书:1.假设2.调整3.检验)

2.突破难点回顾:

①.在借助画图和表格进行调整时,我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算出假设与实际总数相差多少,再算算每一份相差多少,最后算出调整数量。(并逐一板书)

②.你是如何确定需要把大船调整为小船,还是把小船调整为大船的呢?(结合板书使学生明确:人数多了,需要把大船调整为小船;人数少了,需要把小船调整为大船。)

三、巩固练习:

1.运用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巩固画图调整的策略 谈话: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①.出示:练一练1的题目

②.要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样来假设呢?(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③.如果假设都是鸡,可以怎样借助画图进行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利用书上的提示来独立完成。

④.交流:谁来想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 让学生完整说一说,是怎样画图、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

2.渗透估计意识,优化策略——巩固表格调整的策略

谈话:刚才大家利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了非常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六年级的同学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他们解决。

①.练一练2,出示题目:估一估:可能会是各几块?你是怎么想的? ②.你估计的怎样?我们就把你估计的结果作为你的一种假设,你准备借助什么方法来帮助你调整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会出现画图和列表两种,这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并说说为什么你们都选择列表的方法?

通过学生的交流明白:数量多,画图起来不方便,用列表的方法比较方便。③.学生展示,集体交流,说说怎样通过列表、调整,来推算出结果。

四、小结反思,分享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呢?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反思: 1.用假设的策略可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

2.如何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如何通过画图、列表进行调整来推算结果呢?

3.怎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画图或列表的方法? 4.在本课的学习中还有什么其它的收获和体验?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七第3、4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①提出假设——发现矛盾

②作出调整:

与实际人数比

多出8人

少2人

(画图或列表等)

每只船人数比

5-3=2(人)

5-3=2(人)

调整数量

8÷2=4(只)

2÷2=1(人

大船→小船

小船→大船

③检验结果

第二篇:《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卜店学校

韩芳芳

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28~29页例2和“练一练”,第31页练习五第4~5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画图、列举、假设等多种策略的解题过程,能灵活地选择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说明应用策略的思考过程。

2.使学生在选择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和应用过程,提高应用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分析、综合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主动探索、回顾反思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策略。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题里的数量,选择不同的策略解决,而且进一步了解了不同策略的特点和作用。回想一下,用学过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交流:用学过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好处?

引入:利用学过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数量关系更清楚,方便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或者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应用策略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指名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提问:联系学过的策略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用你选择的策略可以怎样得出问题的结果?自己先用选择的策略试一试,看用你选的策略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策略分析、尝试。

2.交流策略。

提问:你选择的是哪种策略?你所选用的策略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按照不同策略交流相应的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过程。

(1)画图的策略。

提问:你是怎样画图来解决的?呈现学生画的示意图,让学生解释,引导理解:

先全部看成大船,10只大船一共坐了多少人,多出几人?为什么会多出8人呢?

多了8人,就要把大船换成小船,每只大船上去掉几人?(每只大船画掉了2人)这样小船是几只,大船是几只?

明确:当我们把10只船都看作大船时,其中的小船也成了大船,一共可坐50人,这样就多出8人;一只小船看成一只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8人正好画去4个2人,也就是有4只小船,这样就是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

(2)列举的策略。

提问:你是怎样用列举策略找到结果的?

呈现学生的列举过程或列举的表格,让学生解释,引导理解列举方法:可以从大船有9只,小船就有1只(或从小船有1只,大船有9只)开始列举。每次算出乘坐的总人数,到乘坐人数是42人为止。

提问:你也能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求出问题结果吗?(呈现书上列举用的表格)列举时要注意什么?(有序列举)

呈现课本上列举的表格,让学生说说列举过程,教师板书过程和结果。

明确:通过有序列举,也得出大船有6只,小船有4只时,乘坐人数正好是42人。

(3)假设的策略。

提问:用假设策略解决时,可以怎样假设大船和小船的只数?

呈现学生假设、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我们也用假设策略试一试。(出示课本上的表格)假设大船和小船的只数同样多,大船和小船都是5只,算一算可以坐40人,少坐了2人。想一想,要坐42人可以怎样调整?

提问:这里可以怎样调整?(在出示的表格里调整、填写)

说明:假设大船、小船都是5只,可以坐40人,这样少2人。把一只小船调整为一只大船就多坐2人,所以大船6只,小船4只。

3.列式解答。

提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选用了哪些策略?

用画图、列举和假设策略解决问题时,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先看成几只大船和几只小船,再按大船和小船每只相差2人思考、调整到有几只大船,几只小船。

谈话:如果要列式解答,你想看成几只大船或小船计算人数,再根据什么求问题结果?自己观察刚才的策略过程,想一想,在课本上列出算式解答,并且检验结果是不是正确。

学生解答、检验,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

这样解答是怎样想的?(指名学生说明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提问:如果把10只船都看成大船或小船,可以怎样解答?(板书算式,说明思考方法)

指出:列式解答比较方便的做法是先全部看成大船或小船,算出总人数;再用减法计算比42人多了或少了几人;然后按每只船相差2人,用除法算出另一种船是几只,从而得出结果。

三、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你对于应用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小结:画图、列举、先假设再调整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分析和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策略。

四、巩固练习,提升策略

1.完成“练一练”。

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选择一种方法找出答案吗?先独立填写在书上,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

全班反馈,分别呈现学生画的图和填的表格,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提问:这里各是用的什么策略?

如果列算式解答,可以怎样想?说说你的想法。(板书算式并计算)

说明:这里可以选择画图策略或先假设再调整的策略解决。如果列式解答,可以先全看成鸡,共有土6条腿,少6条,这6条是兔的腿。每只兔要多2条腿,所以有3只兔,5只鸡。

2.做练习五第4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用假设的策略通过调整解决问题,你能完成吗?

出示表格,说明假设两种展板的块数分别是5块和4块,让学生在课本上调整,填表完成。

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说说怎样通过假设、调整,得出结果。

3.做练习五第5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出示表格,让学生明确先看成几枚1元硬币和几枚5角硬币,要求接着想一想,填一填,并找出答案。

学生列举或调整,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通过列举或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教师根据交流在表格里板书)

五、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1.引导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新的认识或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列式解答第4、5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重点是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经历感知策略、体验策略、优化策略、提升策略、应用策略、内化策略的过程中完成学习活动。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策略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思考与设计:

1、通过画图、列表、一一列举、方程、计算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假设全部是一种量的时候,与实际情况比较结果或多或少,此时就需要进行调整然后用另一种对应量来替换,而替换的这种量正是先求出的量。以计算法为例:假设全是大船,首先是对结果的一个假设,10×5=50(人);第二步50-42=8(人),是把假设的人数与实际的人数进行比较,得出多8人;然后再调整,多8人,就要从大船上减人,一条大船只能减2人,8人正好需要从4条大船上减去,而大船减少2人后就要拿小船替换,所以8÷(5-3)=4(只)就是小船的只数。当全部假设成小船时,情况正好相反。算式列出后,让多名学生结合算式说一说,进一步理解算式的意义。

2、结合算式让学生理解意义,对于优等生来说容易接受,但对于后进生可能有所难度,考虑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有设计了一个动画演示的环节,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感知,深化理解。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我通过画图、填表格,鸡兔同笼、求出展板的块数等题目,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新知,建立了策略方法后,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感受策略的应用价值。

第三篇: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

六上教科书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第72页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感悟假设的策略,并能用策略解答一些问题。

2、使学生在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感受假设策略的价值,并会用假设的策略灵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完成书第72页第1题,小结复习题的共同点(把一种量转化成另一种量),并揭示课题。

二、探索策略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学生轻声读题后,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合作学习

(1)根据要求,先独立解决问题,后小组交流。(2)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全班交流。

(3)比较几种不同思路的相同点,初步感知通过假设的策略把两种量转化成一种量,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变简单了。3.完成练一练:1张桌子和4把椅子的总价是2700元,椅子的单价是桌子的。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1)独立练习后,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其中可抽取一些做错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该做哪些提醒。(2)围绕下面4个问题再次感悟策略。

①这题用了什么策略?②怎么假设的③根据哪句话想到假设的④这样假设有什么好处?

三、回顾策略

1、选择:下面哪些知识运用了假设策略?(有试商、画图策略、估算、一一列举策略相关知识的题目)

2、学生自主回忆以前还在哪里用过假设策略。比如鸡兔同笼,师引出检验也用到了假设策略。

四、运用策略 书第72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尝试,全班交流。

2、思考第二种假设方法

3、围绕下面4个问题再次感悟策略。

①这两种方法用了什么策略?③根据哪句话想到假设的④这样假设有什么好处?

五、课堂总结 1.学生说收获

2.听故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赠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15

第四篇:《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1

这一课是新教材中的比较有难度的一节课,以前策略的叫法是替换,现如今改成了假设,虽然叫法不同,但是课的本质是一样的,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假设这一策略将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使得原本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些。

选择这一节课也算是一种挑战,可以说,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觉得如果按照教案中的流程来应该来说还是比较清晰和流畅的。可是,预想的总归是和实际有一定得差距。接下来,就第一次磨课的感受来谈一谈。

首先,在新课教授前,有一个预习反馈,这一个反馈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因为转化是本节课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假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础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大多碰到的问题是解决一种未知量的题目。可是,在这一环节结束后,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小结过度,这就使得预习反馈的内容与新课没有联系起来。

其次,新授过程比较凌乱。原因很大程度上我被学生的思维牵着走了,并且回不到我之前预想的方案中。然后感觉是越来越乱,自己也没有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处理好,使得有时候自己的思路出现了混乱。课堂中对老师的考验还是很大的,对学生要会及时引导,对学生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及时利用和处理等等。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2

12月11日教研室成员来我校常规调研,汪主任听了我的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前我是这样思考的:学生在例题1中初步体验了替换的策略,教学例题2时要主动应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注意把握。如:提出的假设可以是多样的。教材呈现了两种比较典型的假设,即假设10只都是大船和假设大船和小船各5只。另外开展替换活动的载体可以是多样的,图画枚举和列表枚举等,这些都是已经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有能力应用这些策略。结合使用画图、列表、枚举,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综合而灵活的。

教学例题2时,一是组织猜想,引发假设,拓展思路。在创设情境后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10只怎样的船”。通过猜想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指出自己的假设,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营造解法多样化的氛围。二是验证假设,引导替换,有序思考。每一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假设进行验证,看这些船是否正好能坐42人。如果学生的假设多样了,那么大多数假设都不是问题的答案,需要调整,即进行相应的替换。学生的替换活动逐步进行,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三是交流解法,寻找共性,体验策略。可以先交流各种假设与替换的方法,以及采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发展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再寻找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题2是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难度高了。对于教材上出现的画图假设,列表假设,等等,都可以肯定,在教学中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每种方法,可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方法理解。并且要让学生体会到,例题2中介绍的画图假设、列表假设比较直观,利于学生的思考,但我们的思维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观的画图列表等具体方法,要逐步抽象,并用计算的方法体现假设的思维过程。

课后经过汪主任的评点,使我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特别是对假设这个策略,最后提炼出经典的4个词“假设——比较——调整——检验”4个步骤,这是我课上没有概括出来的。虽然我是按照这几步来做的。但没有概括出来,学生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上。学生还处于模仿状态。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新课程的一个创新,以前所没有涉及的,我在教学中也是努力在学习。往往是拿到教材,先翻阅教师用书,看看前人是怎样总结的,他的意图怎样,但往往会框住我们的思维,所以汪主任鼓励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新。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让我以三个“学”来勉励自己:“教——学也;始于自学——学也;终于教人,——学也。”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3

第一课时

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对照“真学课堂”的要求,精心设计了这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渗透“等量代换”思想

“等量代换”是假设策略的核心思想,我在课前让学生重温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意在让学生明白曹冲用石头的重量来替代大象的重量实际上就是蕴含了一种数学思想“等量代换”,为解决课上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在解决例1时,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大部分学生能很顺利的想到将大杯换成小杯,或将小杯换成大杯。

二、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认知冲突。

在学生口答完简单的只有一个未知量的题目后,出示例1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呈现对比强烈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问题的结构特点,形成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解决问题策略的欲望。

三、以学定教,教学中适时调整教案

在教学例1时环节,我的教学预案上,我预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三种思路:第一种是全部是小杯或全部是大杯,第二种是通过画图再解答,第三种是列方程解答。但是在课堂上学生都是采用了第一种假设方法,画图也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全班没有列方程解答的学生。这时,我就调整教案,展示了第一种思路。方程的解法,我选择是一带而过,只需要让学生了解这类题目也可以用方程解答,方程也是假设的思想,而且列方程解答,相对列式解答来说就复杂一些,既然学生能掌握列式解答的方法,就不必要求他们列方程。

四、自主尝试后小组活动

非操作类小组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的基础上。在解决例1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列式解答。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活动,说清楚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这样让组内学习较好的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对于后进生来说,在自主尝试的时候没有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他们可以听取组内其他成员的思路与方法,对他们理解题目起到帮助作用。个人认为在这些非操作类小组活动前,先由学生自主尝试,能培养学生面对难题时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有勇气去面对难题。如果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尝试的时间就进行小组活动,这样就会让学生对他人产生依赖,形成惰性,面对难题时也就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五、展示交流多样化。

真学课堂的要求指出: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主动交流的机会。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组内展示、全班展示,直观展示、口答展示等形式。在学生小组活动时,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路,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选取了两种不同方法的作业纸,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前面的白板上,让学生直观清晰的看清楚他人的作业,这时我并没有请被展示作业的学生进行自己作业的讲解,而是请全班同学共同思考这份作业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再指名回答。我认为被展示作业的学生已经在小组内展示过了,没有必要让他再讲解一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发言的机会,同时又给予了全班同学又一次理清算式每一步的机会,再指名回答,在倾听他人回答的时候,这时全班同学又进行了第三次思考。

在展示“试一试”解题过程时,我并没有在投影仪下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因为我通过巡视,发现全班基本都会做这道题,所以我只是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这样让学生一边倾听同伴的发言,一边思考同伴说的是否正确。既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同时在倾听的同时又思考了一遍,强化了解题思路。

不足的地方:

一、回顾总结不到位。

教材上安排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这一环节,而我只是把这些渗透在解决具体题目中,并没有作为一个环节,回顾解决了的问题。我应该启发学生从为什么假设、怎样假设、假设后怎样思考等方面展开交流,并作适时的提炼和概括,以提升认识。

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节课,可能由于后面坐了听课的老师,学生有些紧张,举手的.学生不多。我没能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发言积极性,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回答但是手却不举起来,这就需要我平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多鼓励孩子。

三、关注学困生还不够。

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阶段是比较有难度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时时的去关注他们,不能只考虑课堂的时间安排,而忽视了他们。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4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获取知识。

首先,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精心创设了两个复习题目,这两个复习题目是从例题改编过来的,为教学例题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养成寻找数量关系的习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着,出示例题,让学生比较例题与复习题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分析题意和找出数量关系,学生交流各自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学生会联系以前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也会根据复习题的铺垫想出一种新的思路。简单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两种方法,着重讲解第三种策略。这样教学,旨在让学生复习旧知,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且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找出假设策略的本质。从而真正理解假设策略,掌握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运用假设策略”的重难点时,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学会怎样从假设出发思考问题,根据这样的思路列出算式,并体会检验的好处。这样学生不但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练习内容回归生活, 桌子和椅子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事物、想身边的事情。联系以前曾经使用假设策略的地方,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领域。实践证明:结合生活,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应用价值,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体验、理解、吸收、内化等过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仍存在一些不足:

①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应力求规范,比如个别列算式不规范,不能很好的体现思考过程,所以应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②评价语言和方式过于单一等。总之,我将不断反思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5

对于新教材中“假设”的策略我是这样理解的:“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换”是为了实现“假设”的一种手段。策略的教学更强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充分地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本课,我带领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较充分地经历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

1.比较式渗透,自然过渡导入

课始我由易渐难,让学生抢答:(1)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大的杯子里,正好可以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2)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同样大的杯子里,正好可以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紧接着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继续抢答,当学生迟迟不举手、面露为难之色时,我忙上前关切地问:“怎么了?”生道:“有点儿难?”我顺势同时出示这3道题,说:“这题和前两题比,难在何处?”有了比较,学生立即反映出:“这题有两种杯子,两个未知量,而前两题只有一个杯子,一个未知量。”我顺势利导,装作恍然大悟:“噢,是呀,如果这一题也能像前两题一样只有……学生接过话茬说:“要是也只有一种杯子就简单了。”我开玩笑地说:“你们想得可真美!这个美好的愿望能实现吗?”抓住学生这一迫切地心理需要,我紧接着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展开了新授序幕。

正是因为有了比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才切身感受到运用假设策略的好处,才乐于运用这种策略。

2.步步逼问,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假设策略的本质是对于一个新问题通过对未知量进行假设,然后通过分析逐步逼近正确答案,最后把答案给“找”出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它体现了一种逐步逼近的思想。也就是对于假设的策略来说,假设只是一个引子,其根本应该是根据两种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假设,是通过“换”来“找”出答案。当学生分析完题中的条件时,我话锋一转:“还记得刚刚咱们许下的愿望吗?”“你想假设都是什么杯子?你的这个愿望能实现吗?怎么实现你的愿望?依据是什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在展示交流学生的解题过程时,我让学生互相提问,并对提问作出明确要求:“通过你的提问一步步逼出他说出具体的想法。”通过猜想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营造解法多样化的氛围。最后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列式解答。

有学生这样列方程:3X+X=720,立即有学生反对,我忙引导:“你来问他,通过你的提问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那学生立即问:“你是怎么设的?”答:“我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大杯是3X毫升。”问:“那你方程中3X表示什么?”答:“大杯的容量。”问:“X是什么?”答:“小杯的容量。”问:“X表示几个小杯的容量?”答:“1个小杯的容量。”问:“大杯的容量加1个小杯的容量等于720毫升吗?”生傻眼……

3.及时归纳提炼,形成策略。

虽然策略的学习关键在悟,要多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但这并不因此就否定或削弱总结与概括的作用。事实上,必要的总结、归纳与提炼对于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清晰的认识,建立策略模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当学生经历了铺垫渗透,探索感悟两个环节后,对假设的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就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提炼:回顾解题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解决例1时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通过和前两题的比较有了什么想法,怎样解决困难的,需要注意什么?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提炼,学生对假设的策略就有了整体的认识,从而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实际正确地运用假设的策略。

4.由形象到抽象,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整节课,我由扶到放,出示例题时结合情境图让学生理解题意,并画一画体现“换”的过程,这样更形象,更简单易懂。画图假设比较直观,利于学生的思考,但我们的思维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观的画图等具体方法,要逐步抽象,并用计算的方法体现假设的思维过程。所以当学生对“假设”的思想初步感悟后,在练习时我先是引领学生分析关键句,说一说解题思路,再完成,最后是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向指名汇报叙说自己的解题过程。

总之,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更重要,我想这也应该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的之一。

第五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91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教材简析:本堂课教学用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例2是一个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假设策略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特点和思考过程.在例1的基础上,本堂课在呈现问题后,直接提出: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想到假设的策略.然后分别通过画图和列表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假设方法.通过对假设后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推算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进一步明确应该如何来实施这个假设的策略。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定解题思路,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1.回顾策略:昨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画图、列表、倒推、替换2.提出课题:利用这些策略可以方便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揭题)[设计意图:这段谈话主要是帮助学生回想起一些学过的策略,以便在后面的学习中能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迁移。]

二、新课:

1、创设情景,提出假设(边描述边出示例题)上次秋游,我们去了黄山湖公园,五(1)班的42位同学去划船,他们一共租用了10条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能坐5人,每只小船能坐3人。你知道他们分别租用了几条大船和几条小船吗?提问: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想不到提出假设,这时可提示学生:在解决例1时,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怎样想?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想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各种假设:a、假设10只都是大船b、假设10只都是小船教师:你们的想法都是把船假设成同一种船。还有其他想法吗?c、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教师:你和他们不同,是把船假设成不同的船[设计意图:对假设策略的提出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帮助学生想到假设的策略,并且使学生明确可以从两个角度提出假设:可以都假设成同一种船,也可以假设成两种不同的船,这里需要老师作充分的引导。]

2、借助画图,初步感知调整策略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三种假设,下面我们先来研究假设成同一种船的情况。(1)讨论画图:a.如果10只都是大船,那我们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什么策略来推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呢?(学生说不出来可以追问:想想,上节课我们是用什么策略把数量关系清晰的表达出来的?)学生回答:画图b.你准备怎么来画呢?引导学生: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船和人(课件出示10只大船图,并给学生也提供10只大船图)(2)研究调整:a.发现矛盾引发思考:问题1:假设10只船都是大船,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能多坐几个人呢?为什么会多出来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反馈明确:当我们把10只船都假设成大船时,也就是把一些小船看成了大船;当一只小船被看成大船时,每条船会多出2人,所以会多出8人(板书:多出8人)b.借助画图,研究调整:问题2:那需要把几只大船调整为小船,才能使10只船正好坐42人呢?)(板书:大船小船)先想一想,然后再图上画一画。(学生在提供的图上画一画,教师巡视)集体交流:选择比较典型的2种画法,上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想法追问:你是怎么想到把4条大船调整为4条小船的呢?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调整策略:一条小船看成一条大船会多出2人,多出的8人正好是4个2人,所以要把4条大船调整为4条小船。板书:5-3=2(人)82=4(条)

3、借助列表,再次感知调整策略谈话:刚才我们借助画图找到了调整的策略,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方法来寻找调整的策略呢?(列表)这位同学把10只船假设成5只大船和5只小船这样两种不同的船,那接下来我们就借助以前学过的列表的方法来试着推算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1)设计表格:(出示空表格)这张表格中需要哪些数量呢?完善表格项目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总人数 与42人相比5 5 55+35=40 少了2人(2)借助表格调整:a.填入假设,发现矛盾:假设5只大船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板书少2人)b.引导思考,表格调整: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坐上船,那要让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呢?先想一想,然后在表中填一填。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c.集体交流,得出方法:学生展示方法:方法优化:选取一次调整成功的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学生:少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做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小船4条,大船6条。(板书:小船大船,22=1(条))

4、检验结果刚才我们算出了有6只大船4只小船,那是不是正确的结果呢?你有办法检验吗?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65+43=42(人)6+4=10(条)5.还有其它方法吗?想一想,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设计意图:如何进行调整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这里的调整与例1相比学生独立完成的难度比较高,所以在解决假设成同一种船初步感知调整策略时,需要老师适时地站出来引领学生进行探索,通过一些有效的追问,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个解决问题的台阶,使他们的研究有强力的后盾。在老师引导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在接下来的解决假设成不同种船的问题时,老师只需要帮学生开一个头,把关键的问题抛给学生去研究、完成。这样老师引导探索和学生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帮助很好地学生突破难点,掌握方法,体验成功。]

5、回顾整理,提炼策略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1)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先提出假设,假设后的总人数与实际人数不一样,这时就需要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借助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我们进行调整,从而推算出正确结果,最后还要对结果进行检验。(逐一板书:1.假设2.调整3.检验)(2)突破难点回顾:a.在借助画图和表格进行调整时,我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算出假设与实际总数相差多少,再算算每一份相差多少,最后算出调整数量。(并逐一板书)b.你是如何确定需要把大船调整为小船,还是把小船调整为大船的呢?(结合板书使学生明确:人数多了,需要把大船调整为小船;人数少了,需要把小船调整为大船。)[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假设的策略有了初步的体验,这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两个层次的回顾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提炼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针对学习难点如何调整的反思,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独立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练习:1.运用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巩固画图调整的策略谈话: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a.出示:练一练1的题目b.要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样来假设呢?(学生提出各种假设)c.如果假设都是鸡,可以怎样借助画图进行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利用书上的提示来独立完成。d.交流:谁来想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让学生完整说一说,是怎样画图、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2.渗透估计意识,优化策略巩固表格调整的策略谈话:刚才大家利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了非常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六年级的同学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他们解决。a.练一练2,出示题目:估一估:可能会是各几块?你是怎么想的?b.你估计的怎样?我们就把你估计的结果作为你的一种假设,你准备借助什么方法来帮助你调整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会出现画图和列表两种,这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并说说为什么你们都选择列表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交流明白:数量多,画图起来不方便,用列表的方法比较方便。c.学生展示,集体交流,说说怎样通过列表、调整,来推算出结果。[设计意图:画图比较直观,但是对于数量多的情况,画图就比较麻烦了,这时列表的方法就更有优势了,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在练习2中,先让学生对策略作出选择,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列表的方法更便于我们解决一些数据比较复杂的问题。]

五、小结反思,分享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反思:1.用假设的策略可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2.如何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如何通过画图、列表进行调整来推算结果呢?3.怎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画图或列表的方法?4.在本课的学习中还有什么其它的收获和体验?[设计意图:一节课下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对学生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但要养成反思的意识,更要学会如何去进行反思,这样一种能力是需要在老师一定的问题引领下,在一次次地反思与交流中培养出来的。]

下载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船小船假设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刘军兰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教学内容: 第28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五中习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

    六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共5篇)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陈文 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第72页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的问题......

    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

    优质文档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第72页第1-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过......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画线段图一、教学内容:教材P48~49例1、练一练相关习题。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常......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教材第68页-69页例2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有序、......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南京市九龙小学 胡歧强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P88-89页的例1和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十六的1-3题。 教学目标:使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数学第十一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解决关于面积计算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第89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