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社会教案《我爱家人》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
活动内容:社会活动《我爱家人》(人际交往)活动目标:
1.知道可以用很多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爱。2.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心愿树。活动指导:
1.出示一幼儿的全家福照片,请该幼儿介绍照片上有谁。2.请每个幼儿拿着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向旁边的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3.引导语:你们的家人爱你吗?你怎么知道的?他们做了什么让你感觉到他们爱你。
4.引导语:家人这么爱你们,你们爱你的家人们?怎样让他们知道你也爱他们。幼儿进行讨论。
5.制作心意卡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6.把自己制作的心意卡挂在心愿树上面。
第二篇:中班社会教案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爸爸妈妈
活动意图: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亲子的甜蜜和默契。
2、尝试用符号记录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了解,并大胆讲述记录内容。
活动准备:
一组亲子的照片,视频转换仪,记录卡,笔等。
活动过程:
一、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1、听录音引出爸爸妈妈。(内容见反面)
2、欣赏照片。照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二、我的爸爸妈妈。
1、教师记录自己的爸爸,主要内容是身高、属相、工作以及一起玩时最开心的事情。
2、教师和幼儿讨论记录妈妈的符号并加以记录。
谁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长得高吗? 爸爸(妈妈)的属相是什么? 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 爸爸(妈妈)最喜欢的人是谁?
3、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画下来的爸爸和妈妈。
4、个别幼儿根据记录卡有顺序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三、我爱爸爸妈妈。
1、大胆地将自己的甜蜜与他人分享。
2、倾听录音,体验温馨的亲子情感。
附:
我的爸爸妈妈是一棵棵高高的大树
我总是象小动物一样趴在他们的身上
我的爸爸是只老虎 我的妈妈是只老鼠
嘿嘿 别怕别怕 这是他们的属相
我的爸爸是篮球教练 还是个灌篮高手呢
我的妈妈是警察 专门抓小偷
„„
要说我爸爸喜欢谁 当然是我和妈妈喽
爸爸妈妈也爱我
搬礼物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社会综合活动。这次活动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礼物为刺激源,以探索和了解搬运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力图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实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且体验挫折及战胜困难所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收获。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尝试搬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2、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玩具
若干,工具材料若干:小推车、塑料袋、塑料筐等,小山羊布偶
活动过程:
1、谈话:、“前几天,我们小朋友过了一个自己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啊?开心吗?在‘六一’节那天你们肯定收到了许多的礼物,告诉老师你收到了什么礼物,好吗?(幼儿回答)小朋友收到的礼物可真多啊!今天,邵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你们看,是谁啊?
2、进入情境:教师出示木偶,由小山羊告诉幼儿礼物在哪里
小山羊:“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这些礼物被我藏在森林里的大树后面,如果你们能想办法一次把他们都搬完,这些礼物就送给你们玩了!”
3、师幼共同尝试搬礼物
《1》找寻礼物
《2》看看有些什么?
《3》幼儿尝试一次将礼物全搬走
4、请出小山羊,对幼儿的表现予以评价
《1》先请幼儿将自己搬来的礼物放在椅子前
《2》幼儿介绍搬运方法和策略(对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材料,运用的各种方法有创新表现的幼儿予以表扬,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
《3》小山羊结合“一次全搬完‘这一规则要求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大家
《4》教师鼓励幼儿再争取一次机会,不怕失败。
5、师幼共同讨论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6、再次尝试搬礼物
《1》运回礼物
《2》再次尝试
7、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
小山羊再次评价,决定是否将礼物送给幼儿
A请幼儿归纳方法
B再次按“一次都搬完”的要求衡量,决定是否送给幼儿
《2》
与现实生活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在搬玩具的时候时使用了很多巧妙的方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你们以后遇到了什
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你一定会成功的。”
《3》
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谢小山羊,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的把礼物搬回教室。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愿望强烈,玩具作为活动的刺激源,的确起到了恰当的作用。
2、整个活动过多的强调了礼物,而没有很好的让幼儿探索搬运方法,体验到一文档仅供参考
种合作精神。
团体合作要求太高,可降低为分组合作
第三篇:中班社会教案 妈妈爱我 我爱妈妈
妈妈爱我 我爱妈妈
设计思路:
延续三八节主题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设计了次节课。
一、活动目标
能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充分感受妈妈的爱。
难点:让幼儿懂得爱护妈妈。
三、活动准备
1、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各种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录像。
2、音乐《小乌鸦爱妈妈》。
3、邀请家长1—2名。
四、活动过程
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1)看妈妈怀孕时的照片与现在进行对比
(2)听妈妈谈一谈怀孕时的感受,知道妈妈怀孕时的不便与辛苦。
2、幼儿看录象,妈妈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很爱我们,我们出生后,他又细心的照顾我们,因为妈妈爱我们。
3、谈论如何关心爱护妈妈。
(1)孩子们我们的妈妈那么的爱我们,那么的辛苦,那我们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幼儿互相交流
(2)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爱妈妈的。
(3)自由谈谈妈妈和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关心。
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她爱她,帮助妈妈,听妈妈的话。
4、幼儿跟妈妈表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活动反思:
本节课邀请家长讲述自己怀孕以及哺育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们听的非常认真,同时更增加了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不足之处是以后对家长参与的讲话内容要进行商讨、研究,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搬礼物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社会综合活动。这次活动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礼物为刺激源,以探索和了解搬运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力图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实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且体验挫折及战胜困难所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收获。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尝试搬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2、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玩具
若干,工具材料若干:小推车、塑料袋、塑料筐等,小山羊布偶
活动过程:
1、谈话:、“前几天,我们小朋友过了一个自己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啊?开心吗?在‘六一’节那天你们肯定收到了许多的礼物,告诉老师你收到了什么礼物,好吗?(幼儿回答)小朋友收到的礼物可真多啊!今天,邵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你们看,是谁啊?
2、进入情境:教师出示木偶,由小山羊告诉幼儿礼物在哪里
小山羊:“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这些礼物被我藏在森林里的大树后面,如果你们能想办法一次把他们都搬完,这些礼物就送给你们玩了!”
3、师幼共同尝试搬礼物
《1》找寻礼物
《2》看看有些什么?
《3》幼儿尝试一次将礼物全搬走
4、请出小山羊,对幼儿的表现予以评价
《1》先请幼儿将自己搬来的礼物放在椅子前
《2》幼儿介绍搬运方法和策略(对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材料,运用的各种方法有创新表现的幼儿予以表扬,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
《3》小山羊结合“一次全搬完‘这一规则要求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大家
《4》教师鼓励幼儿再争取一次机会,不怕失败。
5、师幼共同讨论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6、再次尝试搬礼物
《1》运回礼物
《2》再次尝试
7、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
小山羊再次评价,决定是否将礼物送给幼儿
A请幼儿归纳方法
B再次按“一次都搬完”的要求衡量,决定是否送给幼儿
《2》
与现实生活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在搬玩具的时候时使用了很多巧妙的方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你们以后遇到了什
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你一定会成功的。”
《3》
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谢小山羊,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的把礼物搬回教室。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愿望强烈,玩具作为活动的刺激源,的确起到了恰当的作用。
2、整个活动过多的强调了礼物,而没有很好的让幼儿探索搬运方法,体验到一文档仅供参考
种合作精神。
团体合作要求太高,可降低为分组合作
第四篇:中班社会教案: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中班社会教案: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活动目标】
1.体会妈妈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2.尝试用多种材料为妈妈制作手镯。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邀请妈妈们来园参加活动。
2.木质串珠、各色塑料管、塑料绳、小剪刀各若干。
3.《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磁带。
4.幼儿小时候照片或生活用品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老师带领幼儿和妈妈们边听音乐边一个跟着一个开火车进入活动室。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歌曲里面唱的是谁?为什么说世上只有妈妈好?
2.师幼谈话: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启发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1)和妈妈一块儿活动小朋友高兴吗?你喜欢妈妈吗?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
(2)妈妈这么辛劳,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怎样做会让妈妈感到高兴开心?(鼓励幼儿说出更多可以让妈妈开心的做法。)
3.成长趣事:
请几位家长通过照片或小时候的生活用品等来介绍孩子的成长过程、趣事等,使幼儿更深刻体会妈妈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苦。
4.我给妈妈做手镯:
(1)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妈妈做一个手镯。指导幼儿如何把长的塑料管剪短,注意串珠和各色塑料管按规律串联,这样做出来的手镯会更漂亮。最后可以请妈妈帮忙系扣。
(2)手镯秀。请幼儿戴上自做的手镯展示给小朋友和妈妈们看。
(3)给妈妈带上,亲吻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5.游戏:我爱妈妈
玩法:幼儿和妈妈背对背坐,根据老师的提问,如: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做什么事情?妈妈先写出来,再请幼儿说出,看是否一致。
(注意:妈妈和幼儿不能互相交流泄密)
6.活动结束,小结:
妈妈每天为小朋友洗衣做饭,从各个方面照顾你,那都是因为妈妈爱你。可是妈妈也需要我们的爱。妈妈劳累时,小朋友帮一点小忙或者只是一句谢谢、一个亲吻,妈妈都会感到很开心。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帮妈妈捶捶背,洗洗脚。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第五篇:中班美术活动 我爱照顾我的家人
中班美术活动:我爱照顾我的家人
活动目标:
1.能够清楚地知道一家有几口人,并能准确地将人数体现在作品上。
2.能够正确地表述出几口人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
3.喜欢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示范画准备,手指游戏准备。
2.学具:蜡笔、手掌轮廓画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你家的人都有什么特征呢?(比如头发、眼睛等方面来叙述),请你们和旁边小朋友说一说。
二、过程。
1.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一家人有几口?有什么特征呢?(比如妈妈的头发怎么样呢??
2.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的家里有3口人,有的家里有4口人,大家相亲相爱一家人,我带来了一个手指游戏,让我们一起学一学。
3.今天我也把一家人请到教室里来了,让我们一起念儿歌来欢迎他们。
4.谁愿意说一说每个手指上住的都是谁呢?
三、幼儿操作。
小朋友们想去试一试吗?不过有要求哦。
1.要看清楚每个手指头所代表的人物。
2.每个小朋友的家人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画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特征。
3.手掌中心的小房子要画的大一些。
4.画完之后请小朋友们放在前面的板上,并和旁边小朋友说一说,你的家人是怎么样的呢?
四、欣赏作品。
小朋友的作品都在这里。请小朋友猜猜,作品上的小朋友家里有几口人呢?
有小朋友将爸爸妈妈的顺序画错了,爸爸应该画在第x根手指上,妈妈应该画在第X根手指上。
五、结束。
让我们在区角游戏的时候再完成作品吧。
《中班美术活动:我爱照顾我的家人》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能够能够清楚地知道一家有几口人,并能准确地将人数体现在作品上,对于家里有几口人这个问题对许多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有许多幼儿能够很快地说出自己家里的人口数。不过对于每根手指所表达的人物关系及人物的顺序对中等及以下的幼儿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一部分幼儿能够很好地画出家中几口人,不过对于家中人口的实际数量并没有几位小朋友表示在画纸上,大部分小朋友还只是根据老师黑板上的作品进行自我绘画,只有个别幼儿关注到家中可能只有3口人,可能是4口人,而不全是5口人。在作业完成之后要及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比如有些幼儿会把家长的顺序画错,或者画错人数等等,以加强幼儿的整体意识。
措施:对大部分幼儿来说,这节课是十分有趣的,而且通过手指游戏的导入,不仅很好地熟悉了家中的人数,而且潜意识中了解到了家中人物的顺序关系,分别是爷爷在前,奶奶在食指上,爸爸在正中间,妈妈在无名指上,我在小指上。通过手指游戏让幼儿了解到这种关系并能够根据儿歌进行绘画。在幼儿绘画时也应该及时提醒幼儿如果家里人口数不够,应该将那些人口空着,如果家里不止5口人,如果有弟弟或妹妹的话,可以在“我”的指头下方添加几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