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1教案 苏教版

时间:2019-05-12 20:0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1教案 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1教案 苏教版》。

第一篇: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1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2.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4.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1.这是谁的影子?

(1)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2)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2.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汇报。

(3)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3.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1)室外活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2)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3)小组交流。汇报。

--1--

(4)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影子是怎么形成的。2.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

--2--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 1教案 冀教版

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测影长装置测量出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能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能用自己的记录表定量记录一天中影子长度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能够从记录的数据中分析出一天中影长和温度变化与太阳的视运动的关系。

2.愿意从事较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活动,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观察和记录任务,在观测活动中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

3.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能说出太阳每天在空中运动的模式。

4.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在野外辨认方向的方法。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测影长装置,温度计,观测记录表。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课时安排:

用2课时,其中活动1用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 活动目标

1.找出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的各种变化。2.激发学生研究这些变化的乐趣。实施过程 1.用5—6分钟。

2.活动开始,先让学生自由地说出周围的变化哪些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教师将学生的发言简明扼要记在黑板上。

3.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变化是否真的和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变化的规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一、观察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活动目标:

1.能用温度计和自制测影长装置观测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以不同形式的图表记录下来。

2.能和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坚持较长时间的观测。3.在观测活动中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实施过程:

1.以四人为一组。课上活动约需35分钟。

2.明确活动任务后,根据本样的条件,安排学生参加观测影长变化的实验。3.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表。要提示学生注意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

4.观测时间安排在下午的第二节课,然后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进行记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组织三到五个人进行。

5.要求学生及时将观测到的数据记录在图表和表格中。教材第50页上半部分的图表供学生记录一天中温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将上午和下午观测的时间记录在括号中,在温度计标出相应时间观测到的温度,最后将各温度计上标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温度变化的情况。教材第50页下半部分的表格用来整理记录观测结果,为数据分析,找出变化规律做准备。用多种形式的图表进行记录、统计,有利于提高学生解读数据、从信息中获取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分析观测记录图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记录的数据发现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与太阳的东升西落的关系。2.能说出每天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3.能找出多种辨认方向的方法。实施过程:

1.这项活动在学生按要求切实完成了记录表的基础上进行。

2.太阳的东升西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通过与温度变化曲线较明显地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规律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学生对一些问题感兴趣的话,就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解释,然后再想办法证实自己的解释。同时,要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3.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变化的关系也比较容易被学生发现,这时就通过组织学生做模拟实验来验证这一些规律。

4.鼓励学生在结合观测过程提出记录表上没有体现的变化。

5.科学在线中提供的日晷资料,在学生阅读后鼓励他们独立地分析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意识到人们不但要通过实践发现规律,而且可以利用规律制作有用的工具体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

三、辨认方向 活动目标

能找出几种利用太阳辨认方向的方法,以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过辨不清方向的经历。也可让学生介绍自己到一个新的地方是如何判断方向的。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可能想出多种办法。待学生充分交流后,分析比较哪些方法比较方便实用。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会有更多的经验,所以不用太详细地作解释。

2.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要适时补充介绍一些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尝试、运用这些办法来辨别方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学生自制模型过程中,教师提供材料、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拓展知识

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

1.直接利用太阳东升西落: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抨击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则相反。中午时太阳在南方。2.利用带指针的手表辨别方向:

(1)教学设计将手表托平,表盘向上,转动手表,将表盒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这时,表的时针与表盘上的12点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长线的延长方向就是南方。

(2)教学设计将你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在表盘上找出商数的相应位置,然后将这个数字对准太阳,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如上午10点,除以2,商为5。将表盘上的“5”对准太阳,“12”的方向即为北方。北方一量确定,其他方向就一目了然。3.利用农村民居辨别方向:农村的住宅一般为南北方向建造。

4.利用树木、苔藓辨别方向:树冠的疏密反映树木被阳光照射程度的不同,植物体发育的不同。树冠茂密且枝梢较长的一面就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另外,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也可判明方向。年轮纹路疏的一面朝南方,纹路密的一面朝北方。

第三篇: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3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太阳和影子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3.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地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2.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2.根据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手电筒、铅笔、蜡烛、硬纸板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2.学生猜谜。生:谜底是影子。

3.师: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小组交流后汇报。

小组一:晴天时,大树有影子.篮球架也有影子。

--1--

小组二:有阳光时就有影子。小组三:有灯光时也有影子。小组四:阴天时没有影子。

小组五:有太阳的时候才能看到影子。„„

谈话: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影子和太阳确实有关系,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8.太阳和影子)

(二)探究新知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提出问题

谈话: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 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有光的情况下会有影子。)3.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后汇报。(利用灯光.透明卡片.不透明的卡片等材料做投影游戏。)4.实施探究

小组内探究,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

你在做游戏时,有哪些发现? 我的发现:“灯光越亮影子越黑”; “卡片离灯光近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 “透明的卡片没有影子,不透明的卡片有影子”; “关上灯就没有影子” „„

小结:有光,有不透明的物体是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

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提出问题

谈话:一天中,阳光下同一个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化?各是怎么样变化的?2.猜想假设

小组讨论后交流。(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早晨和傍晚长,中午短;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3.制定方案

--2--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小组交流后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形成方案: 把铅笔立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充当太阳的光,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分别在铅笔的左上方.正上方和右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观察铅笔的影子的变化情况并分别画下来。更换不同高度的铅笔重复做几次。4.实施探究

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分工合作试验。师巡视指导。5.展示交流

(1)各小组汇报实验发现及结果。

(2)师生总结:A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B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不同和长短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C 因为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一天中的气温不同,也与直射.斜射有关,中午直射气温高,而早晚斜射气温低。

探究太阳位置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各小组自由交流。

2.汇报交流。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或播放有关视频。

3.师生小结: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影子的长短变化,影子的方向变化,温度的高低变化,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及生活规律,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等。

(三)拓展创新

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计时的。我们下节课将进行交流。

--3--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1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言条件;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学重点:能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

教学难点:会提出种子发芽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导学生阅读P1上的文字。2.谈话引入。

师:“上学期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还记得种凤仙花吗?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好吗?”

二、探究内容: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让学生说说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2)归纳学生所说的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板书:要浇水,要种到土里,要有合适的温度。)3)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说说可以改变什么条件?(板书:少浇一点水行不行呢?不种在土里行不行呢?让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温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发芽呢?)

2.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让学生通过下面五方面进行讨论: 1)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做? 2)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 3)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 3.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出实验计划。1)小组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2)对学生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和平衡,使每个项目都有学生进行研究。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举例和表格,弄清内容要求,然后着手写实验计划。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种子发芽的资料。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计划。教学难点:修改实验计划。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每盒两格),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设计了种子发芽实验,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一下?”

二、探究内容: 1.交流实验计划。

①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②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简要板书: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③ 再请其他学生报告其他两项实验计划,教师板书。④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2.配备实验装置。

① 认识教材上的材料,让学生说说怎样做实验。

② 明确用哪一个实验盒做实验组,用哪一个实验盒作对照组。• 准备实验盒;

• 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的厚块,嵌入格子里; • 往纸巾上滴水;

• 用手按出一个小洞种进绿豆。3.猜测实验结果。

① 猜一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归纳成种子膨大、种皮开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项。)

② 猜一猜发生每项变化可能要多少小时,几天以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③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及时发现变化。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① 阅读观察记录表上有哪些项目。② 让学生说说怎样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坚持做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从实验中获得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汇集实验组获得的数据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准备:

汇集数据、得出结论用的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记录了哪些数据?”

二、探究内容:

1.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1)汇集各组数据。

(2)看看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3)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各实验小组报告实验数据,每人在表格中做记录。

(2)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3)“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吗?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4)综合说明光、温度和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3.扩展与思考。

(1)让学生说说P7的四项内容。(2)填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三、全课总结。

师生评价各小组的数据记录。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秋冬季的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2.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3.学习把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观察生物的生活。教学重点:观察动、植物怎样过冬。教学难点:会做资料收集,明确观察对象。教学准备: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春天,蝴蝶的卵变成了小毛虫,小树长出了嫩叶,嫩叶正好是小毛虫的食物。到了夏天,小树变了,小树开了花,小毛虫长成了蝴蝶。小毛虫、小树随春、夏季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 问:(1)一年中气候怎样变。

(2)春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3)夏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

(4)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

二、探究内容:

1.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1)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

(2)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3)别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

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观察秋冬季的生物。

(1)猜测这些植物、动物在秋冬季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2)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4)指导学生看教材上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常见的动物、植物进行跟踪观察。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气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

2.通过阅读资料,用科学家对待科学观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重点:会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和生活环境。教学难点:找出鱼和蚯蚓的是生活环境的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建立气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将要观察动物的生活,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对鱼和蚯蚓的生活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内容:

1.交流、讨论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

(1)让学生逐一列举生活在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2)小组活动: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3)让学生阅读资料,知道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物体就是它们的生活环境。(4)让学生说说生物和非生物同鱼和蚯蚓的关系。2.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讨论鱼和蚯蚓的身体构造与它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3.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准备。

(1)对照资料,在记录表的左栏中写出自然栖息地里有些什么,在右栏中写出建立栖息地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填写建立栖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4.了解科学家怎样观察动物。

(1)说说我们所了解的关于科学家观察动物的事情。(2)介绍法布尔、珍妮•古德尔等科学家研究动物的事例。

(3)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从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材料。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建立栖息地 教学目标:

1.经历建立和管理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过程;

2.通过观察栖息地内生活的鱼和蚯蚓,增强学生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3.学习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教学重点:会建立鱼和蚯蚓的栖息地。教学难点:选择观察内容制订观察计划。教学准备:

纸盒、水槽等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资料。动物观察研究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能说说你了解的动物园里大熊猫、猴子的栖息地、养鱼场、养虾池或学校附近的其他养殖场所,为了满足动物的生活需求采取的措施?这些地方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动物健康、鱼虾产量高说明什么?动物不健康、鱼虾产量不高说明什么?”

(我们要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并且要管理好,让动物在栖息地里健康生活。)

二、探究内容: 1.建栖息地。

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需要什么材料? 建好栖息地后,讨论以下问题:(1)怎样给本组的栖息地做上标记?(2)栖息地放在哪里?

(3)怎样进行每天不间断的记录?

(4)怎样分工合作给动物喂食、保持栖息地洁净、管理好栖息地?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察。

通过了解可以进行的观察活动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立动物栖息地目的。讨论:(1)你对哪一项观察内容感兴趣?(2)你还准备选择教材提示 以外的什么内容进行观察?

(3)猜测你准备观察的动物在你选择的观察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本组建立的动物栖息地的变化。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2.学习从动物的器官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动物; 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学重点: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教学准备:

几种动物的图画和文字说明、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让大家共享呢?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的。”

二、探究内容: 1.看科学家的记录。

(1)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科学家用图画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征,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的方法。

(2)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呈现的图画和文字进行阅读、思考。•科学家运用图画记录了动物的什么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科学家运用文字补充说明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文字补充说明动物的特征? 2.说说我们怎样学着科学家那样进行观察和记录。指导学生看教材上的举例,着重说明什么是动物的特征。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五篇:教学设计:小学科学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1 太阳和影子(陈老师)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太阳与影子》。

二、教材分析

《太阳与影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变化,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能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推测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使学生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的运动(视)造成的。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到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情意目标: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的关注身边的科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利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认方向。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透明的物体、手电筒、铅笔、硬纸板等。

学生准备:由于太阳位置变化而引起的气温、影子长短变化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导入 课件出示一则谜语,说出谜底是影子后,让学生思考: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太阳和影子确实有关系,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太阳和影子。(板书:太阳和影子)

2、交流观察,探究特点

出示有关太阳的知识,接着探究:,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情况?

出示课件太阳的运行轨迹图,学生观察后,回答,板书:(太阳的运行:自东向西),紧接着探究: 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变化情况? 出示课件,学生根据课件的图示,回答,板书:(高度 高 低)

(气温 高 低)

3、教学影子产生的条件时,课件出示手影图片,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总结出:不透明的物体和光是影子产生的条件。要看到清晰的影子,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

4、教学: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课下,让同学们观察了操场上旗杆早上、中午、傍晚影子变化的情况,小组汇报,老师总结,阳光下旗杆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正午,影子指向正北;

下午,影子指向东方。

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板书:(影子 短 长)

(自西向东)

得出结论后,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进一步验证,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的变化和长短的变化,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 子指向东方。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影子运动的方向跟太阳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五)总结延伸

我们真的要感谢太阳和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朋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欢乐和好处。那么古代人怎样利用影子计时的呢?

(六)板书设计

太阳 和影子

太阳运行 高度 高 低

(自西向东)气温 气温高 气温低

(东—南—西)影子 短 长

下载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1教案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和影子1教案 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 太阳和影子

    14. 太阳和影子 本课分析: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2、尊重通过实验......

    《太阳和影子》教案

    《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二)知识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

    四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 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 教学设计 www.xiexiebang.com 四年级科学上册《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能用温度计和自测影长......

    五年级科学上册 太阳钟1教案 苏教版(精选多篇)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2.太阳钟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 旗杆的影子 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旗杆的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一天中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2.能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

    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震 1教案 冀教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地表剧烈变化 19. 地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要:太阳和影子

    设计意图: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幼儿们忽视。一方面,幼儿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