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明文公开课教案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二.阅读技巧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5、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向沙漠进军》
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
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8、语言准确性: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例:“死海之变”中“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
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积增多。
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四)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五)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第二篇:说明文公开课教案
胶州市语文公开课
课题:中考阅读题专项训练 课型:复习课 学段:九年级 学科:语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批 阅 试 卷
2、找 准 错 因 能力目标:
1、探 究 题 型
2、积 累 技 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中考阅读题的信心和能力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找 准 错 因
2、探 究 题 型
2、难点:积 累 技 巧 [教学内容分析]
中考总复习需要经历3轮:第一轮复习跑课本,抓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进行专项训练:语言的实际运用、名著阅读、古文的课内外阅读、现代文课外阅读和作文阅读,其中现代文课外阅读和作文阅读既是复习重点又是复习难点。[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第二轮专项训练,特别是现代文课外阅读在中考中的失分率很高,因此加强考生的阅读语感的培养和答题技能的训练,以及增强考生答阅读题的信心尤为重要。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
合作讨论探究式教学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考阅读题分两道大题,共计35分,根据青岛市2005年、2006年两套中考试题的出题规律,结合青岛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信息,中考第一道阅读题是说明文阅读,第二道阅读题是散文阅读。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青岛市2005年、2006年两套中考试题的说明文阅读,共同探讨中考说明文阅读的技巧。
二、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1、批 阅 试 卷
2、找 准 错 因
3、探 究 题 型
4、积 累 技 巧
三、学生讨论回答说明文考查的要点,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1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说明文阅读能力考查要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3、分析、识别文章的说明方法,并弄清其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和识别各种说明顺序。
5、理清说明文的结构:
6、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语句。
7、具体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准确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
四、分析2006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绿色塑料》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说明文内容的概括一般包括(说明对象)和(它的特征)。
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2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抓住文题,弄清说明对象:
⑴标题是名词性的,一般是说明事物的,如《松鼠》和《北京立交桥》等;而标题是抽象名词的,一般是说明事理的,如《统筹方法》。
⑵标题是动词性的,往往是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操作过程或事理的,《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向沙漠进军》等。
⑶标题中带有疑问性的,常常是解释原因、说明事理的,如《什么是生态系统》。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后果十分严重)(共2分,“用具体事实”1分,说明“白色污染问题严重”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说明方法的作用包括(该说明方法自身的作用)和(在文中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即包括(共性作用)和(个性作用)。
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3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常用说明方法各自的共性作用:
作比较:更加突出强调说明了……
举例子:用具体事实说明了…… 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
列数字:用科学数据具体准确的说明了…… 分类别:条理清晰,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3、阅读第(2)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2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共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下定义比较常见的格式是(什么是什么)或(什么叫做什么),而且需要用最简明扼要、科学准确的语言提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4、仔细阅读第(5)、(6)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4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相同点:最终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不同点:
(1)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
(2)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
(3)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共4分,相同点1分,不同点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说明对象之间的异同点(宜全忌少)
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4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空间顺序:多说明建筑物的结构或参观的过程。
二、时间顺序:一般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三、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情况:
1、从现象到本质
2、从原因到结果
3、从概括到具体
4、从特点到用途
5、从主要到次要
6、从整体到部分
7、从特殊到一般
5、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4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答题要点:使用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绿色”塑料袋的特点;使用“绿色”塑料袋的意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共4分,每个要点1分)(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开放性题目一方面(从题干挖掘答案的要点),一方面(须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小文章。)
五、分析2005年青岛市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6、通读全文,请分别说说日本、澳洲、德国这三个国家“绿色住宅”的特点。(3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日本:节能(或节电)
澳洲:广种植物
德国: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节能
(大意正确即可)(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说明事物的特征根扎于文本,或(原文词句)或(提炼概括)
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5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抓准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1、有的标题就是对象或特征。
2、注意抓中心句。
3、看字面意思,找标志语言。
4、概括归纳法。
5、比较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
事物说明文的特征多在开头或前面。
事理说明文的特征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
7、“如果你是个„小气鬼‟,请不妨借鉴一下日本的„太阳能住宅‟。”句中“小气鬼”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的作用又是什么?(3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精打细算的人(或节俭的人),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大意正确即可)(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理解词语、短语、句子的含义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揣摩其在文本中的意义)。
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6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一、说明文语言风格有两种:简明平实和生动活泼,但都必须准确。
二、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通常考查词语的限制作用。
答题时要考虑如下步骤:
1、明确某词的含义,如“估计”表推测;“最主要”表重要的,首要的。
2、答出这个词在句中的含义。
3、答出若删去该词会有怎样的后果,如“改变句意”,“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表达……”等。
4、最后总结时扣到突出说明文语言要准确这个要点上即可。
8、从本文的第⑵段文字来看,在建设“太阳能住宅”方面,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有力措施?(2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与电力部门达成买卖电力的协议;
建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段落内容的概括一(数清句子数目),二(看准每句要点),三(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语句),四(扣问题组织答案)
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7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1、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
2、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过程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3、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逐层深入的。
4、总分式: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并列式结构多见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连贯式结构多见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递进式结构多见于逻辑顺序的说明文,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
9、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是什么?(4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举例子、列数字。
说明建筑物之高大,居住人口之多(或如何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考查(一种)还是(多种)说明方法,区分的关键是(看题干中的关键词)
10、本文是写绿色住宅的,而第(4)段文字中却提到了“摩天大楼”。你认为“摩天大楼”是否属于“绿色住宅”?请谈谈自己的见解。(3分)(多媒体课件展示题干)
是。
解决了人口居住拥挤问题(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节约了土地资源(或占地面积小)(大意正确即可)(多媒体课件展示参考答案)
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批阅自己的答案,并寻找错因、探究题型、总结技巧,同位或前后位之间交流讨论所思所获,然后全班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引导点拨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本道题的答题小窍门:考查文章内容是否正确题,属于连问题,应先(回答“是”),后(谈见解)。
六、学生思考回忆,讨论总结说明文阅读能力考查题型。教师引导点拨后,教师顺势送给学生第8张知识卡片(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小结:
说明文阅读能力考查题型:
1、概括文章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句子)。
3、给说明对象下定义。
4、说明对象之间的异同点(段落)。
5、开放性题目(写作目的与意义)
6、说明事物的特征(段或篇)。
7、句子的含义(说明语言)。
8、分析概括段落内容。
9、考查文章语言与内容正确性的连问题。
七、拓展课外作业: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做《中考语文复习指导》说明文专项阅读第6篇。
八、多媒体课件展示结束语:
共同的事业
共同的努力
共同的进步
感谢同学们的合作
感谢老师们的指导
九、教学反思:
本节公开课的容量过大,覆盖面过宽,小窍门过土,需要在日后的说明文阅读指导中弥补缺憾。
本节公开课在准备和出示的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抱着“上一堂毫无保留的、实实在在的、对学生对听课的老师有帮助的中考复习课”的想法,想法是好的,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未必尽如人意,甚望得到领导老师的批评指导。
第三篇:说明文教案
【备考指导】 1.分值与题型
从题型上看,多为简答题,次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从考点上看,考查的重点放在以上“能力要求”中的七点上
从分值分配上看,一般为6—14分,占试卷的5%—12% 2.热点与预测
说明文是三大文体之一,是中考阅读的必考文体
从选材上看,选用的说明文或介绍前沿科技,或介绍新的发明创造,或介绍自然灾害、医学健康、气候物种等科学知识,或关乎能源、环保、新材料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全面理解、掌握说明文知识,将这些知识细化到每一个最小的考点;熟悉说明文的行文规律,如“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规律;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来安排说明顺序的规律等;深入分析近年来各地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归纳考查点,熟悉题型,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结合具体的说明文训练题,多加训练,仔细分析,认真总结,探讨答题规律,以求答准、答全要点 【知识梳理及答题技巧】
一、弄清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解说事理,给人以知识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类;根据语言风格与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着重介绍说明事物的特点(如:形态、位置、结构、功能等)事理说明文:着重阐明事物内在机理(如:概念、特点、种类、原因、规律等)
二、把握说明对象
1.分两类:实体事物、抽象事理
2.表述形式: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3.把握说明对象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找准首尾的总结句,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4.考查说明对象:
A.若考全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在标题中表明,有时选文无标题或标题中没有直接表明,可在文中找到
B.若考段落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出现在段首的中心句,有时在段间的承上启下句中能找到
三、说明对象的特征
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软硬、冷热)、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方法:
1.看标题(修饰、限制成分)
2.抓关键句(即含有许多能提挈、收束全文或文段的语言信息,常出现在开头部分或结尾处,也有在承上启下的中间)3.若无关键句,归纳各段段意,总体分析后概括 4.借助说明方法的分析
四、说明顺序
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表现为从古至今、具体日期等的依次推移另:介绍制作过程的程序,一般用程序顺序(也属于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说明事物形状、构造或参观建筑物,表现形式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远近,表现为视线、方位的依次转移
3.逻辑顺序:阐释事理(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表现形式有:因→果,果→因,主→次,浅→深,现象→本质,简→繁,整体→部分,一般→特殊注:有的说明文不单一用一种说明顺序,答题时注意题目问法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五、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总-分,分-总)
2.递进式(各层意思逐步深入: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3.并列式
注: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结构,其中“分”的部分常按并列式安排;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
六、说明方法及作用
1.说明方法(10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常见)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说明 2.说明方法作用:
注意 ①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说清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应注意是为了说明本段中心句,还是全文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下定义与作诠释、打比方与比喻、作比较与对比的区别 答题格式: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充分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文章趣味性)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科学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了然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充实有力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同时引诗文还可增添文采)
七、说明文的语言
1.基本要求:准确性涉及词语类型:
①表程度、范围或推测、估量、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和数量词如:“目前”、“大约”、“也许”、“可能”、“一定”、“必须”、“之一”等
②表数量的词如:“左右”、“上下”、“不少”、“绝大多数”、“至少”、“不下于”等 ③其它一些短语如:“据说”、“相传”、“据介绍”等,表示材料来源的不确定性 2.语言风格:在准确性的前提下
平实(大多数说明文)
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生动描写)3.题型及答题模式:
题型A:问某词或短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答题模式:①判定“不能删”;②简单释义该词;③结合原文句意具体分析说明;④去掉后语义变化为××,不符合实际;⑤归结到“这里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上 题型B:问某词或短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该词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或××事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C:说说文章语言特色
答题模式:抓核心词“生动”,关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添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富有文采,增强表现力
题型D:自主寻找体现语言准确的词并简析
答题模式:①选例要典型,不自我为难 ②答题模式同题型A:②③④⑤
八、其它题型
1.标题作用:①点出说明对象;②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或作用;③(新颖、生动、有趣)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2.指代类——“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思路: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注意:有时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一部分 3.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4.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第四篇:说明文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复习说明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教 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说明文的一般常识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文是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功能等或阐明事理的文章。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常见的说明文有几种类型? a、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b、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点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
3、阅读说明文要抓住几个方面? a、指说明文对象及其特点。b、理清说明的顺序。c、掌握说明的主要方法。d、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4、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什么是事物的特点?
事物的特点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一事物区别另一事物的本质属性。
5、指出《中国石拱桥》、《核舟记》、《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a、《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b、《核舟记》:核舟:体积小、雕刻内容多、技艺巧。
6、我们学习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每种还有哪些小类?以学过的课文为例说明。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比如说明一件物品的 制作过程。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在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如《大自然的语言》
逻辑顺序具体包括: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注意:(1)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2)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等。
(3)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7、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1)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
(2)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
(3)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不能有从属或交叉关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如 人分为:男人、女人。
(4)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深入浅出,具体生动。
(5)作比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一定有两个方面。
(6)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
(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
(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10)配图表:使说明更简明直观。
注意:
1.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2.下定义和作诠释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前后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下定义,后一句是作诠释。)
8、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a、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b、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
c、配图表: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地认识,便于比较和记忆、理解。
d、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e、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条理清晰)。f、打比方:能够想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g、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更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h、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
二、复习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1、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体现在修饰、限制性的语言运用,同义词的选择上。
2、方法:(1)、修饰、限制性的语言:用删除法,去掉有什么不好?
(2)、同义词的选择:用置换法,换了有什么不好?
典型试题: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部分”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方法:1表态:不能删。2定性(什么上的限制)+解词或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就成了?不符合实际。
4、ⅹ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事例解析:
例①:“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大约”一词有何作用?
【“大约”表示估计,更切合实际的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大约”一词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②:分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几乎”表示程度,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例③: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句中的“极少”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极少”一词表范围,说明使用彩绘很少。如果删去,就表示全部,不符合实际。“极少”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试试你的身手
1、分别指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2、分别指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我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3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3)、松鼠是一种片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智。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5)、烧开水
洗茶壶
洗水壶 洗茶叶 泡茶()洗茶杯
拿茶叶
(6)、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愈强。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7)、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一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8)、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篇二:说明文教案
说明文写作
4月23日 星期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说出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写作技巧
2、选择身边熟悉的事物,运用写作技巧,写出一篇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探究说明文写作创新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写出一篇说明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写作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探究出说明文写作创新的技巧,并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说明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教学准备
作文范文材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谁能给老师介绍一下你有家庭情况?生介绍,可能包括家庭人口,人员的工作情况,教师评价后过渡:家是咱们避风的港湾,家也是咱们容纳咱们喜怒哀乐的地方,也是承载咱们亲情的地方。我们怎样把家成员介绍得准确、生动、形象并赋予自己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就是本节课咱们要写作的文体——说明文。一般说来,介绍性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的特征,让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新课
一、师生共同回顾说明文写作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一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等进行解释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主要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以知益人。
2、说明文写作的基础要求是:
(1)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能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适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明,在此基础上,可以生动,也可以引用诗词名言。
4、说明层次要清晰。
二、佳作赏读,发现亮点
教师:向学生发说明文范文,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范文,发现文章的亮点,并用笔勾画出来,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这些说明文精彩的奥秘是什么? 组内讨论,探讨技巧 教师:赏读完成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分别重点探讨文章精彩之处。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时,老师巡视并指导
学生讨论完成后,要求每个小组分别在组内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讨
论成果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文章亮点,并讨论这些亮点精彩的奥秘。
组内推选出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讨论结果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文章亮点,并讨论这些亮点精彩的奥秘。
组内推选出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归纳佳作精彩的奥秘
对说明文归纳总结
1、标题新颖
2、生动风趣
3、紧扣中心,妙引资料。巧妙地引述与说明《苏州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的显著特征。
4、描写精当,叙述简洁。寓说明于精当的描写或简洁叙述之中
5、讲究修辞,生动说明
6、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
7、恰当地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丰富内容,增添文采
三、让学生口头介绍校园。
春天的校园是很美丽的,有杏花,桃花,迎春花,还有已经欲破眼的柳,还有草
坪„„ 老师归纳点拨。
四、布置本次作文的题目及要求
1、作文题目:吸烟的害处
我的校园
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
2、作文要求:主题突出,材料科学准确。
语句通顺,感情饱满。
字数在500以上。
板书设计
说明文写作
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兼有记叙、描写和抒情。
说明文写作的基础要求是:
(1)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能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适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明,在此基础上,可以生动,也可以引用诗词名言。说明层次要清晰。
小结:本节课咱们回顾了一下说明文的常识,并赏析了一篇精典的说明文,希望大家的作文写的精彩!篇三:说明文阅读教案
说明文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和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
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
向。
教学难点
掌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教学方法
以例点拨、自主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现代文阅读中说明文会占据半壁江
山。说明文是最好拿分的,考来考去无外乎几个考点。请同学说
说,说明文一般考哪些内容?
一、掌握考点
(一、)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三、)说明文的语言
(四、)说明的顺序(五、)说明的结构
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那么先要弄清说明对象及特征。
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由题目确定
2、事物性说明文,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
事理性说明文,要弄清说明了什么事理。
3、由文章的中心句确定
三、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
物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其特点是说明详细,可以突出其各
自的特点。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的几种情况,便于读者理解。2.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
事物的特征。
通过xx与xx的比较突出xx事物的xx特征 3.举例子:举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这
种说明方法,会给人以通俗易懂之感。
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了xx 4.打比方: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有时候还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将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 5.列数字:运用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数量、规模等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xx的xx特征(事理)。
四、结合句子,试分析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小结:
一般方法是运用了 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形
象、突出)地说明了 的 特征
五、说明语言的特点:
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其准确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 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严密,表时间、空
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 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例如:基本上、大
约、左右、一般、大多数、极少等词语。(这些词语能否去掉?为
什么?)
六、说明文的语言常见考题样式:
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几乎”
是否能够删去,为什么?
答题要点:
1、先做出否定的回答
2、能释词的释词
3、找出矛盾点,即删掉后与以前有何不同
4、结论
七、练一练:
(1)现在,世界各大医院都设有重症监护病房,这是航天科技
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句中“之一”删去后,会影响表达的意思吗? 请结合文句简要说明。)不能删去,“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个,说明“重症监护病房”,只是航天科技在现代医学中的一项应用,航天科技在现代医学中
还有其他的应用。如果删去,就表明航天科技在现代医学中只有 这一项应用,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方法运用(品析加线词语作用)1200亿元。2 “至少” 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经济损
失之大,如果去掉这个词,意思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 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
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
八、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粗读文章
1.审题 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精读文章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理清说明顺序,找到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依据 3.分析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第三步:回答文后的问题,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楚。精 题 训 练
超级网银
沈而默
①“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查询、对账、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②如果你已开通网上银行,你会发现里面新增了一个“超级网银”功能。
③“超级网银”全称是“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实现“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理,是2009年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2010年8月30日正式上线。“超级网银”不仅能使用当前的网上银行服务,还可以跨行查询别的银行账户,甚至能跨行将其他银行账户内的钱汇入当前账户。“超级网银”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功能。
④一般来说,在使用“超级网银”前,用户首先需要成为签约客户。登录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主页,在“我的账户” →“账户管理” →“他行(互联)账户查询/签约”下面,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操作选项。
⑤使用传统网上银行系统时,如果想了解自己在各家银行的账户情况,需进行多次登录、查询操作。而“超级网银”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可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交易指令并完成操作,查询管理在多家银行开立的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一个u盾可以完成多家银行的网银登录。⑥对个人转账服务而言,“超级网银”比普通网银更为高效、快捷,甚至可以做到实时到账。对于公司而言,“超级网银”强大的资金归集功能,可在母公司的结算账户与子公司的结算账户之间建立上划下拨关系。
⑦目前“超级网银”的收费标准与普通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收费标准相差不大,只有部分银行宣布暂时不收取跨行转账手续费,而大部分银行公布的收费水平均不低于现有普通网银。..
⑧“超级网银”实现了实时跨行转账和跨行账户实时管理,将引领整个银行业进入一个更加
高效和便捷的时代。
(选自《半月谈》2012年第6期)1.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1分)2.文段③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超级网银”?(2分)
① ② 3.文段⑤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4.文段⑦加点词语“暂时”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2分)答案:
13.逻辑顺序(1分)14.①“超级网银”的含义或概念(1分)。②“超级网银”的各种功能(1分)。15.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突出了“超级网银”的优点。(1分)16.不能去掉(1分),“暂时”限定时间,表示部分银行短时间内不会收取“超级网银”跨行转账手续费,以后就不一定了,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十九、(2012年四川凉山州)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
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
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⑤??(摘自2011.10《读者》,有改动)1.请你指出第②语段的说明中心?(2分)2.请你从选文中找出一句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2分)3.综合选文信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2012末世论”的观点是错误的?(4分)
十九、1.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2.1986年到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3.(1)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至今人类还没有弄清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2分)
(2)地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是地壳自然运动的结果,地震频发是正常的(2分)。
第五篇:说明文教案
说明文写作
4月23日 星期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说出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掌握写作技巧
2、选择身边熟悉的事物,运用写作技巧,写出一篇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探究说明文写作创新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写出一篇说明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写作条理清晰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探究出说明文写作创新的技巧,并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说明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教学准备
作文范文材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谁能给老师介绍一下你有家庭情况?生介绍,可能包括家庭人口,人员的工作情况,教师评价后过渡:家是咱们避风的港湾,家也是咱们容纳咱们喜怒哀乐的地方,也是承载咱们亲情的地方。我们怎样把家成员介绍得准确、生动、形象并赋予自己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就是本节课咱们要写作的文体——说明文。一般说来,介绍性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的特征,让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新课
一、师生共同回顾说明文写作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一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等进行解释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主要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以知益人。
2、说明文写作的基础要求是:
(1)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能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适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明,在此基础上,可以生动,也可以引用诗词名言。
4、说明层次要清晰。
二、佳作赏读,发现亮点
教师:向学生发说明文范文,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范文,发现文章的亮点,并用笔勾画出来,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这些说明文精彩的奥秘是什么? 组内讨论,探讨技巧
教师:赏读完成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分别重点探讨文章精彩之处。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时,老师巡视并指导
学生讨论完成后,要求每个小组分别在组内推选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文章亮点,并讨论这些亮点精彩的奥秘。
组内推选出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讨论结果
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文章亮点,并讨论这些亮点精彩的奥秘。
组内推选出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归纳佳作精彩的奥秘
对说明文归纳总结
1、标题新颖
2、生动风趣
3、紧扣中心,妙引资料。巧妙地引述与说明《苏州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的显著特征。
4、描写精当,叙述简洁。寓说明于精当的描写或简洁叙述之中
5、讲究修辞,生动说明
6、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
7、恰当地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丰富内容,增添文采
三、让学生口头介绍校园。
春天的校园是很美丽的,有杏花,桃花,迎春花,还有已经欲破眼的柳,还有草坪……
老师归纳点拨。
四、布置本次作文的题目及要求
1、作文题目:吸烟的害处
我的校园
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
2、作文要求:主题突出,材料科学准确。
语句通顺,感情饱满。
字数在500以上。板书设计 说明文写作
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兼有记叙、描写和抒情。说明文写作的基础要求是:
(1)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能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适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明,在此基础上,可以生动,也可以引用诗词名言。说明层次要清晰。
小结:本节课咱们回顾了一下说明文的常识,并赏析了一篇精典的说明文,希望大家的作文写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