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

时间:2019-05-12 20:2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

第一篇: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

咏物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

4、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涵咏法和讨论法。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教学重点】

1、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诗谜导入)

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爆竹》明•黎淳

【简析】虽然我的身材瘦小,全身被扎得紧紧的,但是,我并不因而心灰意冷。等到适当的时节,我的心中就会引燃火焰,在万人头上发出如雷的声响。

二、关于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1、咏物诗: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2、咏物诗主要写作特点——托物言志

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3、咏物诗鉴赏要点:

①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②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③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④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⑤体会表达技巧。

4、咏物诗常用的写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拟人、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子规》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正音:啼血子规zhuó).xuè;著.(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三、品味赏析

思考:

(一)、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有何特点?

(二)、借所咏之物表达什么感情?

(三)、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分析:

(一)、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有何特点?

1、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

明确: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杜鹃却是花鸟同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

2、由一名学生讲杜宇传说。(传说为周时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鸟,啼声悲哀。)

(整体感知课文:“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从这两句诗中我们知道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血哀鸣,使人悲痛扼腕。

一二句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三四句俗中见奇,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 由此可见,历代的冤魂实在是太多了。三四句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是不是所有的冤魂都能像杜宇一样化鸟来鸣冤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幸运的。)

3、那么在顾况笔下“子规”有什么特点? 子规的特点:冤亡、积怨、啼血

(二)、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3、4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写历代冤魂之多,诗人对蒙冤屈死之人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三)、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①采用周时蜀国国君杜宇化鸟鸣冤的故事,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用典

②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反问

③表面写鸟,实际由鸟及人,托子规抒偾世之情。借物抒情

四、归纳主旨: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葡萄》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

葡萄原产西域,汉时由大宛国传人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状如马乳(马的奶头),味微酸,较甜。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三、赏析诗歌

1、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

新茎未遍半犹枯——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高架支离倒复扶——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2、本诗中“物”与“志”的契合点是哪几句诗? 若欲满盘堆马乳,——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莫辞添竹引龙须。——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多扶持

小结: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果实。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广东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五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所言之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四、归纳主旨:本诗借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

《赏牡丹》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牡丹花二首》)。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三、诗歌赏析

(一)、“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牡丹? 明确:作者先评芍药和荷花。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芍药的艳丽、妩媚之态。荷花的洁净。但通过芍药妖艳而格调不高,荷花洁而寡情,孤芳自赏来对比烘托出牡丹的高贵。

(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牡丹,表现了牡丹什么特点?

明确: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烘托出牡丹的高贵富丽。“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位置。“动京城”写出了时人对牡丹痴狂般的态度,反映了牡丹独特的美。【小结】

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两种名花的赞美之词;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两种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的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净)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四、探究主旨:诗人书写妖艳但格调不高的芍药和洁而寡情的荷花,将这两种花与牡丹进行对比,来表现牡丹的高贵富丽,继而表现自己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小松》

一、诗人简介

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二、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三、诗歌赏析

(一)、本诗描写了小松的哪些特点? ①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②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力。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二)、时人对小松是怎样的看法? 最初:时人忽略了小松。

后来:高耸入云后才称赞。

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讽喻世俗之人以貌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抒发了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

四、探究诗歌主旨

作者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第二篇:《咏物诗四首》教案

《咏物诗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过程与方法

朗读、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1、(1)导入: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传情,诗言志,文脉传承,曲韵流觞,诗历经岁月的洗礼,仍然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咏物诗。

(2)回顾我们学过的有哪些咏物诗?《鹅》《咏柳》《石灰吟》等

(3)猜谜语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赏析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2.教学目标:

二、(一)

1、介绍作者:顾况(?~约806后),唐代诗人。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其诗多为揭露现实黑暗为主。

2、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

(2)教师范读,抛砖引玉(正音:啼血子规zhuó).xuè;著.(3)学生试读,一显身手(4)全班齐读

(二)品味赏析

思考:1.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有何特点?

2.借所咏之物表达什么感情? 3.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分析:

1、(1)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明确: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杜鹃却是花鸟同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2)由一名学生讲杜宇传说。

传说为周时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鸟,啼声悲哀。

2、整体把握: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啼血所致。从这两句诗中我们知道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血哀鸣,使人悲痛扼腕。

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 由此可见,历代的冤魂实在是太多了。

三四句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是不是所有的冤魂都能像杜宇一样化鸟来鸣冤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幸运的。

3、齐读,完成品味赏析中的3个小题

4、(1)那么在顾况笔下“子规”有什么特点? 子规的特点:冤亡、积怨、啼血

(2)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3、4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写历代冤魂之多,诗人对蒙冤屈死之人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3)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采用周时蜀国国君杜宇化鸟鸣冤的故事,来说明杜宇冤亡、积怨之深。用典 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反问 表面写鸟,实际由鸟及人,托子规抒偾世之情。借物抒情

5、归纳主旨: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三、归纳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步骤:

1、意象分析:分析所咏之物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情感分析:揣摩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手法分析: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常见的技巧:

抒情方式:借物抒情、直抒胸臆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等

四、品味 合作 探究 《赏牡丹》 刘禹锡

(一)1.导入:世间万物纷繁芜杂,各具形态,各有情性,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刘禹锡笔下的牡丹有何特色?

2.齐读

(二)分组探究(3分钟)

一组:介绍作者刘禹锡,回顾学习过的有关他的作品 二组:意象分析:诗中写了几种花?它们的特点分别是? 三组:情感分析 四组:手法分析 检查学习情况:

第一组: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著有《刘梦得文集》

2、作品:《竹枝词》、《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石头城》、《陋室铭》、《秋词》等 第二组:

1、意象分析

芍药:艳丽、妩媚,但是格调不高 芙蕖:纯洁,但是寡情,孤芳自赏 牡丹:国色天香,高贵富丽。第三组:

2、情感分析:

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牡丹国色天香的独特魅力是诗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

第四组:

3、手法分析: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的“少情”,来反衬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 ,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写三种花都用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五、当堂背诵(1分钟)

六、作业:

1.找出写子规的诗,归纳子规意象在古诗中的常用寓意 2.背诵并默写《赏牡丹》

3.实战演练: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探究:梅花这一意象有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附:板书

子规

顾况(唐)

1、意象分析:子规——怨亡、积怨、啼血

2、情感分析:对蒙冤屈死之人的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3、手法分析:用典;反问;借物抒情

第三篇:原创精品教案 咏物诗四首

咏物诗四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过程和方法:

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采用“互动、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师引导点拨,共同归纳,形成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咏物诗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点;

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难点: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教读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咏物诗,认识咏物诗的来源和概念)

咏物诗的来源: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咏物诗的概念: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

咏物诗常用的写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对比、衬托等。

(二)整体感知四首咏物诗,朗诵诗歌。

(三)鉴赏《葡萄》

1、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a、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

b、本诗“物”与“志”的契合点是哪几句诗?

c、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2、小组自由讨论,回答问题,师补充或引导点拨。

(四)拓展陆游《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①该诗写了什么事物,它有什么特征? ②作者通过该事物寄托了怎样的情志? ③全诗在表达技巧有什么特点? 明确:(学生回答问题,师补充或引导点拨)

(五)归纳咏物诗步骤和方法:

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战实练: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秋蝉。

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八)布置作业:

请根据咏物诗的鉴赏步骤,自行选择鉴赏以下三首诗歌:

《子规》、《赏牡丹》、《小松》

《葡萄》相关补充资料: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无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技法探究:托物言志

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设计:黎艳芳

修改:郑康华

第四篇:11 咏物诗四首_教案(范文模版)

广东教育出版社 咏物诗四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4.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

5.从咏物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过程方法目标: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一个诗歌类型,学习鉴赏咏物诗,对于奠定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在高一阶段,在进行唐诗宋词元曲的选修课学习时,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是必要的。而咏物诗的鉴赏,从诗句的语言中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结合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将其两者相似点加以联系,感悟出作者通过诗歌要表达的情志。学生通过方法的掌握,学会鉴赏咏物诗,为诗歌鉴赏奠定基础。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3.教师引导,师生互动,总结分析感悟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涵咏法和讨论法。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

三、教学重点:

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和禅意诗境。广东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课时:

2课时完成四首诗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世界真美好!这个世界给我们很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时常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时常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想起了纯洁的爱情;看到杨柳,感受到惜别的情意;看到黑幕中悬挂的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楚楚心皎洁,盈盈清如晶。纤柔光似泉,斜移树影倾。”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

(二)课文简析

子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2.基本解读

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主旨)

前二句“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为啼血所致。

后二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著”,附着,栖息。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 广东教育出版社

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3.鉴赏要点

顾况的《子规》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作者由自然及社会,把杜宇和历代冤屈而死的人,通过子规巧妙地联系起来。矛头直指黑暗的社会,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

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葡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

韩愈以诗文著称,其诗长于铺陈,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雄伟,时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而近体诗却多亲切自然。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其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全唐诗》存诗十卷,三百余首。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广东教育出版社

葡萄原产西域,汉时由大宛国传人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状如马乳(马的奶头),味微酸,较甜。2.基本解读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主旨)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支离”,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添竹”,指在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

3.鉴赏要点

韩愈的《葡萄》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写春夏之交葡萄的生长之态:它的新生茎叶还未长满,葡萄藤不规则地缠绕在高高的葡萄架上,需要(种葡萄的人)为其搭起高架,将垂下来的藤条扶上高架,实际表达自己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思想感情。此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托物言志。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赏牡丹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牡丹花二首》)。2.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广东教育出版社

前二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艳丽,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溱洧》有句“赠之以芍药”,所以宋韩琦《北第同赏芍药》云:“郑诗已取相酬赠,未见诸经载牡丹。”但至唐,牡丹始贵,芍药地位渐不如牡丹,刘禹锡此诗也认为其格调不高,即“无格”。至于“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洁清静,或孤芳自赏,故刘此诗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

后二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正面写牡丹。“国色”,古代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以此比喻牡丹,写出牡丹姿色远远在其他诸花之上。“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唐中书舍人李正封咏牡丹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

3.鉴赏要点

刘禹锡的《赏牡丹》采用抑此扬彼和对比反衬的手法,以妖艳却无格的“芍药”和素净却少情的“芙蕖”,来反衬牡丹的“真国色”和不凡不俗,赞美了牡丹的独特魅力。

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这两种名花的赞誉之词;诗人并没有为了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松

1.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主旨)

“自小刺头深草里”,写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

“而今渐觉出蓬蒿”,写小松逐渐长大后,人们才发觉其已高出周围的蓬蒿了。广东教育出版社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而被忽视掉啊!3.鉴赏要点

杜荀鹤的《小松》写松树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引来“时人”的不同态度:小松树刚出土,“时人”忽略了它;当松树长成参天巨木时,“时人”才惊叹松树是栋梁之材。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讽喻世俗之人以貌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抒发了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

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寓意深长。

第五篇:11 咏物诗四首_教案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咏物诗四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枝一叶”表达出来;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4.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

5.从咏物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过程方法目标: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一个诗歌类型,学习鉴赏咏物诗,对于奠定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在高一阶段,在进行唐诗宋词元曲的选修课学习时,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是必要的。而咏物诗的鉴赏,从诗句的语言中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结合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将其两者相似点加以联系,感悟出作者通过诗歌要表达的情志。学生通过方法的掌握,学会鉴赏咏物诗,为诗歌鉴赏奠定基础。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3.教师引导,师生互动,总结分析感悟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涵咏法和讨论法。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

三、教学重点:

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四、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和禅意诗境。

五、教学课时:

2课时完成四首诗的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世界真美好!这个世界给我们很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时常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时常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想起了纯洁的爱情;看到杨柳,感受到惜别的情意;看到黑幕中悬挂的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楚楚心皎洁,盈盈清如晶。纤柔光似泉,斜移树影倾。”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

(二)课文简析

子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2.基本解读

此诗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主旨)

前二句“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说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经很久了,但他的魂魄所化的杜鹃鸟却长年啼叫,以致口中流血,令人闻而悲凄。“积”,指时间已过了很久。“啼血”,杜鹃的嘴是红色的,人多以其为啼血所致。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后二句“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对此一传说提出质疑:历代的冤魂多得很,如果这些冤魂都能如同杜宇那样化鸟鸣冤,那么这些冤魂所化之鸟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山和树来栖身呢?“著”,附着,栖息。此二句翻出新意,以反诘语气,由鸟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巧妙联想:历代冤魂何止亿万,而能得以显灵于人世的又有几多呢?如此看来,杜宇倒是其中之幸者。写历代冤魂之多,正是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3.鉴赏要点

顾况的《子规》借咏子规,抒发诗人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作者由自然及社会,把杜宇和历代冤屈而死的人,通过子规巧妙地联系起来。矛头直指黑暗的社会,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

这首诗主题鲜明,托物言情,借写子规表达自己的愤世之情。

俗中见奇,翻出新意。开篇写杜宇化鸟,不过是相当俗见的题材。但后二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暗示之意深刻。

葡萄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韩昌黎”。幼孤,由兄嫂抚养。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任宣武军董晋、武宁军张建封二幕府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得罪当权者,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元年(806)召为国子博士。后曾任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等职。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征淮西有功,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宪宗迎佛骨事,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召为国子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寓所。谥号“文”,人称“韩吏部”、“韩文公”。

韩愈以诗文著称,其诗长于铺陈,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雄伟,时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而近体诗却多亲切自然。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与柳宗元齐名,人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对后世有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巨大影响。其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全唐诗》存诗十卷,三百余首。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元年(806)五月在江陵(今属湖北)写给他的好朋友张署的,原诗题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此诗为其中之一。诗人于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亦被贬至临武(今属湖南)。元和元年(806)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舍中写下此诗与张署共勉。

葡萄原产西域,汉时由大宛国传人长安。蔓生木质,茎有卷须,能攀络他物,冬天落叶,初夏开花,秋天果熟,呈紫红色,状如马乳(马的奶头),味微酸,较甜。2.基本解读

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主旨)前二句“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写旅舍中的葡萄树经过人们的照顾后正待逢时生长之状。春夏之交,葡萄树上新的枝叶开始生长,但仍未完全复苏,尚有一半的茎条是干枯的。有人为其搭起了高高的架子,又将垂下的枝条扶上去。“支离”,指葡萄枝条杂乱的攀络状。

后二句“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诗人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添竹”,指在架子上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将葡萄的枝蔓引好。“龙须”,比喻葡萄卷曲的藤蔓。

3.鉴赏要点

韩愈的《葡萄》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写春夏之交葡萄的生长之态:它的新生茎叶还未长满,葡萄藤不规则地缠绕在高高的葡萄架上,需要(种葡萄的人)为其搭起高架,将垂下来的藤条扶上高架,实际表达自己谪后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思想感情。此诗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托物言志。表面写葡萄,实际是表达自己谪后的希冀。

赏牡丹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迁监察御史。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朗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历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入朝为礼部郎中,复出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又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官终校检礼部尚书。

刘禹锡与白居易齐名,自称之为“诗豪”,世称“刘白”。其诗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格律精切。仿民歌而作的《竹枝词》,在唐诗中别具一格,影响较大。

牡丹是我国特产,素有“花王”、“百两金”之贵称。唐人认为牡丹是“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牡丹花二首》)。2.基本解读

这是一首“花王”牡丹的赞歌。

前二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花开艳丽,更早为人们所喜爱。《诗经·溱洧》有句“赠之以芍药”,所以宋韩琦《北第同赏芍药》云:“郑诗已取相酬赠,未见诸经载牡丹。”但至唐,牡丹始贵,芍药地位渐不如牡丹,刘禹锡此诗也认为其格调不高,即“无格”。至于“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洁清静,或孤芳自赏,故刘此诗认为其“净少情”,即纯洁而寡情。

后二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正面写牡丹。“国色”,古代指一国中最美的女子以此比喻牡丹,写出牡丹姿色远远在其他诸花之上。“唯有”写出牡丹在诸花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唐中书舍人李正封咏牡丹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国色天香”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

3.鉴赏要点

刘禹锡的《赏牡丹》采用抑此扬彼和对比反衬的手法,以妖艳却无格的“芍药”和素净却少情的“芙蕖”,来反衬牡丹的“真国色”和不凡不俗,赞美了牡丹的独特魅力。

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得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这些都是对这两种名花的赞誉之词;诗人并没有为了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花不如牡丹之处(无格、少情)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物性的花具有了人情味,全诗也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小松

1.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但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还旧山。天占元年(904),朱全忠奏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批判了世人目光短浅,暗含了诗人身世之慨。(主旨)

“自小刺头深草里”,写小松幼时生长在野草丛中,不为人注意。“刺头”即埋头,寓生机旺盛之意。

“而今渐觉出蓬蒿”,写小松逐渐长大后,人们才发觉其已高出周围的蓬蒿了。“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凌云木”,指必将凌驾云端的松树。后一“凌云”指高高凌驾云端的状态。故诗人感叹:“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而被忽视掉啊!3.鉴赏要点

杜荀鹤的《小松》写松树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引来“时人”的不同态度:小松树刚出土,“时人”忽略了它;当松树长成参天巨木时,“时人”才惊叹松树是栋梁之材。小松的遭遇,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讽喻世俗之人以貌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抒发了对不公平社会的不满。

此诗托物讽喻,借松写人,说理精当,寓意深长。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下载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1咏物诗四首学案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2013届高二年级语文学案唐诗宋词选读之咏物诗(共6页) 诗歌鉴赏系列之“咏物诗”(1) ◆课前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诗的一般特征。 2.了解咏物诗......

    原创精品教案 咏物诗教案

    咏物诗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并学习如何将自己......

    咏物诗四首教学设计(高二选修)[全文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3、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教学重点】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咏物诗教案(五篇)

    观物·思人·悟意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咏物诗“物我合一”的特点。 2.理解并运用“观物·思人·悟意”的方法鉴赏咏物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回......

    咏物诗鉴赏教案(范文模版)

    “咏物诗鉴赏”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

    咏物诗 物象教案

    咏物诗 物象教案 教学要点: 1. 了解什么叫咏物诗,咏物诗中的物的寓意。 2. 掌握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意象是 二.解题 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作为吟咏的主要对象。 人们......

    咏物诗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侧重于托物言志) 一、 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对春天的喜......

    咏物诗

    诗歌鉴赏1 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 1、求其“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