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5篇

时间:2019-05-12 20:0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

第一篇: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 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2.应用——广泛

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遥感(RS)1.概念:

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遥感的装置

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

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图1.4)⑵组成(了解)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案例介绍:

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课本图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左图)更是 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课本图1.5(右图)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右图)能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的分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的淹没情况。可见,遥感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

4.遥感的优越性(此部分可以请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完成。)

①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从点、线实地观测传统的工作方法 面上的分析研究遥感技术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5.遥感技术的应用 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思考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 点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点拨:同意。可以从遥感的定义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课后小结

遥感技术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技术手段之一,我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获得了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像资料,成功发射了回收式国土资源卫星,自行研制发射了“风云”卫星。遥感技术为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资料,在我国农业估产、灾害监测、矿产勘察、土地利用、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板书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2.应用——广泛

二、遥感(RS)技术极其应用 1.概念: 2.遥感的装置

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 ⑵组成(了解)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4.遥感的优越性

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5.遥感技术的应用

第二篇: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上个星期我接到通知到咱们学校来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节课,我满怀期待。同时我又有点担忧,我是第一次来西藏中学,不熟悉路线,再加上又是上班高峰期,我怎么能保证准时无误的到达呢?(课件1)

于是,我想到了电子地图,今天早上就是由这张地图导航带我来美丽的西藏中学和同学们见面的。(课件2)

电子地图的功能非常强大,能够让我们“堵车也不迟到”(课件3视频)

视频里面提到的“路况信息”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理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下面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课件4):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师:

一、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做地理信息技术?(课件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一二段内容,完成投影上的内容。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种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

【过度】提到遥感我就想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对于第一句在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大小中,运用比较广泛,但第二句怎么理解呢?这里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第一,人可以在地球上仰观天上的银河;第二,还可以在宇宙飞船上俯看地球上的一千河,那就是我们所说的遥感。(课件6)我们马上进入遥感的学习。师:《活动一:真假新闻我分辨》

美国鼠标追杀万里之外的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现代农民“聘请”卫星帮忙抓害虫?卫星“天眼指路”,我国广西警方速擒偷车贼?

这些新闻是真实的吗?他们实现的途径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真实的。第一则可以通过无人机远程指挥,第二个遥感图片监测,第三个监控系统。

师:很好!他们都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这就是遥感技术。

师:《活动二: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课件7)学生看书自主完成投影并让学生回答。

A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B收集;C传输; D信息处理和分析;E专业图件和统计数字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的遥感技术系统。使用这个遥感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投影展示)

【过度】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与我们生活,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以后工作中你做为一下角色,你希望遥感技术为你提供哪些支持?

《活动三》设身处地(课件9)学生小组活动讨论。

(1)抗震救灾总指挥:灾区通信中断,地面交通瘫痪,灾情信息无法获知,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准确收集灾区重要信息,提出灾情报告,对房屋损毁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为部署救援提供重要信息。(视频:1:41)

(2)森林火灾指挥:监测火灾的地点和火势的大小等。(图片展示)

内蒙古首次启用高分卫星遥感监测为扑火提供决策依据

我省启用无人机监测森林火灾

气象卫星火情监测

(3)天气预报专家(视频50秒)

风云三号C极轨气象卫星,天气预报更精准。

(4)矿产资源勘查队队长:对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探索含矿层的分布规律。(图片展示)

(5)农业局局长:识别各类农作物,计算期种植面积,根据作物的长势评估产量。(视频1分钟)

(6)环境监测: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视频11秒)

师:遥感技术的作用远不止这几个方面,接下来我们看看遥感的应用领域。

课堂小结:遥感技术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较广的技术手段之一,我国在这个领域已经走到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获得了大比例尺的航空影响资料,成功发射了回收式国土资源卫星,自行研制发射了“风云”卫星。遥感技术为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有用资料,在我国农业估产、灾害监测、矿产勘察、土地利用、环境管理与城乡规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的出现揭开了人类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的序幕,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等提供了帮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准确度会更加的精确,我们一起来展望一下遥感技术的未来„„

第三篇: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时间:2014-02-28 17:46?来源:未知?作者:地理教师?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一、学海导航

(一)《课程标准》要求

标准: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图像,结合实际,了解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通过搜集资料、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以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知识内容:共分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了什么是遥感以及其应用范围等有关内容

◆第二部分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教材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

◆第三部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等有关内容 ◆第四部分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按照《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掌握遥感的概念和遥感的基本工作过程,对于遥感工作原理不要求涉及“专业机理”,定位到“工作过程”程度即可。

◆遥感的应用是重点之一。通过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与功能,进一步认识遥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遥感对传统测量、测绘技术,环境普查手段、灾害评估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遥感的具体应用,说明遥感的功能和意义。不要求进行遥感图象判读,但需要适当介绍遥感图像的分类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适当介绍一些关于遥感判读的简单知识与技能,作为拓展性学习内容)。GPS的工作机制也很复杂,《课程标准》也不要求对其做深入研究,教学时给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过程即可。

(四)知识结构

(五)学习建议

1.方法技巧──列表对比法 如何区分“3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功能主要组成部分遥感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获取信息卫星(飞机)、传感器、地面接收站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定位GPS卫星星座、GPS信号接收机、地面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计算机系统2.方法技巧──高效记忆法

(1)运用简要概括法记忆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简单记为“3S”(2)运用歌诀法记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应用域广作用大,模拟过程知变化,叠加数据析精确,技术应用大众化(3)运用顾名思义法记忆遥感的概念和主要环节:遥感的的概念中抓住关键词一是“远距离”,二是“感知”。

(4)运用归纳法记忆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的重要作用:

(5)运用联系图式记忆全球定位系统概念、组成和主要工作过程以及“3S”技术之间的关系 全球定位系统概念:

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工作过程:

“3S”技术之间的关系:

(6)运用概括归纳法记忆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特点

“三全二性”──全能性、全天候、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 3.教材图表点拨

图1.4遥感的主要环节

该图运用联系框图形象地说明遥感的主要环节 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图1.5 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遥感图像

阅读该图时要a、b两图比较来读,可清晰地看出信息处理前后的遥感图象的差异。从遥感的环节看,a、b两图处在不同的位置上。

a由飞机遥感图象镶嵌而成,阴雨天气,地物分辨率较低。但图中水体和城市清晰可见,通过黑白程度的对比,还能判定被洪水淹没地区的分布情况。图中湖、河等水域呈黑色,居民点呈浅灰色。b图是经过信息处理后而成的,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内容,更醒目更清晰,黑色区域为湖边或河边淹没的滩地,紫色表示常年水域,深绿色表示被淹农田,浅绿色表示受损鱼塘,对淹没区的范围和分布一目了然。图1.61998年8月28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图

阅读该图除了注意a、b两图比较外,还应注意与图1.5的比较。图1.5是1998年7月27~31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的飞机遥感图象,图1.6是1998年8月28日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图象,两者的成像时间相差一个月,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该地区一月之内淹没地区的动态变化。

图1.7GPS卫星星座

阅读该图主要是为了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GPS卫星星座。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这24颗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相邻两个轨道平面的夹角是60度。位于地平线上的卫星颗数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不过,对于地面观测者来说,最少可见到4颗卫星,因为要计算观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必须观测4颗以上GPS卫星。

图1.8GPS汽车导航 该图的右上角是对汽车导航装置的放大图,并在图的下方用语言简要的描述了GPS为汽车导航的过程:第一步GPS卫星不断发射GPS信号,接受机收到信号后解算出汽车所在的地理位置;第二步驾驶员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并通过电台传送给服务中心;第三步服务中心为其确定可行路线,并通过卫星传输给汽车,第四步汽车在GPS卫星信号引导下到达目的地。图1.10香港地理信息系统部分显示 该幅图主要揭示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它们是从香港地理信息系统中随意截取的三个界面,展示了香港的三个图层,结合此图理解好图层的含义。(2)用文字对三个界面的每一个部分作了说明,并列出了该系统的一些功能。(3)通过界面的说明可知,有关香港的信息可在系统中随时补充、修改、查看,并可根据需要输出,即图中图层内容可随时按指令(原大、放大、缩小)打印出来。4.思考向导

课本P9思考1:通过与传统的区域地理环境研究方法相比较,我们可以知道遥感的特点(1)“站得高,看得远”,感知的视野宽,范围大;(2)无论航空器还是航天器运行的速度都较快,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能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传输和信息处理,具有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3)从总的方面看,遥感的运用比传统的方法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课本P9思考2: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人眼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但在可见光之外则是“睁眼瞎”。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传感器的功能比人眼有了很大提高,例如感应的波谱范围更宽,从紫外线到可见光、红外线,并延伸到微波,提高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在夜晚或恶劣天气情况下也能使用;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等。微波遥感,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又能夜以继日的全天侯工作。可见遥感不仅仅是人的视力的延伸。课本P11思考: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的传递过程:第一步GPS卫星不断发射GPS信号,接受机收到信号后解算出汽车所在的地理位置;第二步驾驶员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并通过电台传送给服务中心;第三步服务中心为其确定可行路线,并通过卫星传输给汽车。第四步汽车在GPS卫星信号引导下到达目的地。

课本P13思考1: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建立数据模型,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据,这是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与地图相比主要具备以下优点;(1)信息大,使用方便。(2)功能强大完备。(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

课本P13思考2: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我们可以理解为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信息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发展和完善,除了具备地图的基本功能外,还有更多的地图所没有的功能。5.活动参与 课本第14页

1.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洪水监测和统计中,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信息源,地理信息系统则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2.(1)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2)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3)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

(4)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

(5)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6.学习活动建议 1.分活动小组,确定各小组的活动内容

2.收集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展示课件 3.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二、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2.遥感的优点有[ ] ①探测范围大 ②获得信息快 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 ] A.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

B.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C.飞机、宇宙飞船、陆地卫星

D.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 4.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可用[ ] A.不同的传感器

B.不同的运载工具

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

D.不同的电磁波 5.在黑白遥感图片中,湖、河显示水域的颜色是[ ] A.白色 B.黑色 C.浅灰色 D.灰白色 6.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地面事物进行感知

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

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7.阴雨天气中,对地物分辨率较高的是[ ] A.飞机可见光遥感

B.卫星可见光遥感

C.飞机微波遥感

D.卫星微波遥感

8.对农作物进行估产属于遥感应用的哪一领域[]A.资源普查B.灾害监测C.环境监测D.工程建设及规划

9.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硬件的是[ ] ①计算机 ②程序 ③扫描仪 ④工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地理信息系统[ ]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D.是地图绘制系统

(二)综合分析题

一、读GPS卫星定位图,回答1~8题 1.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何一时刻,地面上空GPS卫星至少有[ ] A.3颗 B.4颗 C.24颗 D.21颗 2.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空间部分的是[ ] A.GPS卫星星座 B.地面监控系统 C.GPS信号接收机 D.雷达 3.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 ] A.21颗和3颗 B.22颗和2颗 C.21颗和4颗 D.24颗和4颗 4.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全球定位技术 B.GPS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5.GPS技术对交通的重要作用有[? ] A.增加能源消费? B.降低行车速度? C.导航? D.加快行车速度

6.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多少颗卫星组成[ ] A.3颗? B.4颗? C.24颗? D.21颗

7.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具有的特点是[? ] A.测量精度高,操作复杂 B.中间处理环节较多且复杂

??? C.仪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D.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

8.GPS逐渐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出行、旅游、探险的帮手,其原因正确的是[? ] A.GPS接收机的小型化以及价格的降低?? B.GPS可以帮助人们降低旅游成本 ??? C.GPS可使旅游者更具有安全感 D.GPS可以增加人们的旅游距离

二、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据此回答9~14题

9.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 10.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 11.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功能[ ]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分析

C.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

D.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1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技术程序是[ ]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13.比传统地图高明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地物的[ ] A.发展趋势 B.地理位置的变化 C.区位特征 D.历史意义 14.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 A.遥感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答案提示] 【选择题】

1.B2.C 3.B 4.C 5.B 6.D 7.C 8.A 9.B 10.C 【综合分析题】

1.B 2.A 3.A 4.B 5.A 6.C 7.D 8.A 9.A 10.B 11.A 12.A 13.A 14.B

三、拓展探究

(一)地理信息技术与战争

1.阅读下面三则资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从1999年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部队以南联盟科索沃省自治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给南斯拉夫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材料二: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过后,美国在阿富汗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恐怖主义军事行动,并一举摧毁了塔利班政府。

材料三:1999年3月27日,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的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当一架M—6B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G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的面前,把飞行员接上了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

1.对南联盟(现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大规模轰炸的信息资料主要应用了()①全球定位技术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技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2.在地面部队的配合下,美国对塔利班政权大至军事设施小至主要组织成员的打击异常精确,其信息资料的精确性主要是依靠()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美国联邦特工的侦察 3.根据材料三判断以下两题:

(1)在对美国飞行员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你认为属于()A.GIS信号 B.GPS信号 C.CRS信号 D.以上都不对

(2)在对美国飞行员进行的营救行动中,要准确地对飞行员进行定位,依靠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并简要地阐述该技术系统的主要特点。[答案提示] 1.B 2.C 3.(1)B(2)技术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特点:1.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2.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3.全球性;4.全天候;5.连续性;6.实时性。2.阅读下列的三则材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资料1:浓雾协助英法联军创造了“九日奇迹”。1940年5月24日,德军以“闪电战”攻破马其诺防线,把40万英法联军包围在敦刻尔克海滩上。这时德军离海港仅10英里。但在5月24日中午,希特勒却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直到5月26日下午才取消命令又继续前进。利用这两天时间,联军在沙滩上布置好环形防线,掩护撤退。5月26日晚到6月4日上午撤退共进行了9天。在这9天中,德军不仅从地面进攻,同时还飞临多佛尔海峡上空进行轰炸。这时天气状况有利于联军撤退,从26日到31日都是大雾天气,浓厚的云雾笼罩在海峡上空,加上油库燃烧形成的黑烟,使德军战斗机找不到轰炸目标。到4日上午,联军共撤退出34.6万人,他们就是来诺曼底登陆时作战的主力。有人说是浓雾创造了奇迹,因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撤退,撤出的是整个英国的未来!

资料2: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方点燃巴格达周围浇灌石油的战壕来阻碍美军使用的卫星制导导弹,但却没有任何作用。

资料3: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许多美国飞行员在被击落后能得以生还,人们常常惊羡于美国人的神奇。

(1)资料1和资料2中同样是烟雾,为什么能阻滞德军的袭击,而不能对美国的轰炸产生影响?

(2)资料3中美军是如何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进行组织救援的? [答案提示](1)“二战”时的德军飞行员依靠的是人眼的视力发现目标,一旦有低层云雾出现,人会看不清地面的物体。而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因为美军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连续和实时性的特点,不受烟雾的影响。(2)美国人用的是GPS技术。手持型GPS接收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海湾战争,当时的美国士兵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配带有手持型GPS接收机,因为当时多国部队对跨国界、跨地区作战,对地理环境相当陌生,仅依靠地图作用是有限的,正是因为有了手持型GPS的帮助,才能使许多美国士兵得以生还。

(二)神舟六号与GPS 在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座椅的边上,放置着两个白色的包,这就是在飞船紧急情况着陆时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救生包。其中在救生包中包括有GPS定位仪等。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救生包中GPS定位仪的作用()

A.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

B.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C.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季节

D.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2.目前GPS的主要功能是[ ] A.定位和导航 B.定位和找矿 C.天气预报 D.地质测量 3.全球定位系统具有的特点有[ ] ①全天候 ②高精度 ③自动测量 ④全球性 ⑤受地形影响 ⑥受天气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4.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 ] A.21颗和3颗 B.22颗和2颗 C.21颗和4颗 D.24颗和4颗 5.下列关于我国GPS发展的叙述,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我国作为航天大国,积极有效地发展GPS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B.至目前为止,我们为了GPS事业,相继发射了3颗全球定位卫星

C.我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独立自主开发、研制和建立

D.我国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在精确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美国,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分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答案提示]1.A 2.A 3.A 4.A 5.D

(三)数字地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最近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探险、考察、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准确的位置。

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检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3)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4)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你认为较准确的是()A.有指向标的地图

B.经纬网地图

C.既无指向标有无经纬网地图

D.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这意味着()A.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

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科技的反战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

D.任何科技都是为政治基础服务的 [答案提示](1)“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如下工作: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并预报气候变化及旱涝灾害;光热及农作物产量预测;农业污染监测、预报并提出解决措施等。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如下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分布;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全球生物分布;全球产业结构监测等。(3)B(4)B(5)B

四、评价反思

对本单元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分析对比、案例分析方法,并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表资料进行分析,理解本单元的重点,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当中,需要注意几点:

1.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图表、资料,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来分析课本知识。

2.重视课本活动内容的学习,课本中的活动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教会我们如何运用本节知识解析各种地理现象与规律。

3.新课标的实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课堂中同学们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法:如“3S”技术之间的关系,“3S”技术与数字地球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这些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要注意随时通过各种媒体收集相关的信息和发展的最新进展,以此来作为地理学习必要的资料和信息。例如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中GPS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等。

5.尽量多选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地理事例、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以及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等地理素材。

五、参考资料

GPS主要有哪些功能? 防盗功能:当车主离开车辆,车辆处于安全设防状态时,如果有人非法开启车门或发动车辆,车辆会自动报警,此时车主手机、车辆监控中心同时会收到报警电话,不劳车主费脑伤神,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会立即联系110报警;且车辆自动启动断油、断电程序。

反劫功能:车主尤其是出租车开到郊外,如果遇到几个悍匪劫车,也不再是孤军奋战。有强大的GPS系统支持,车主只要按下报警开关,车辆会向监控中心发出遇劫报警。如果报警开关被悍匪发现并遭到破坏时,遭破坏的系统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监控中心便立即启动实现自动跟踪系统,立刻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反馈给110,以便对车主进行及时营救。

导航功能:也即是电子地图功能,这个功能才是GPS的正统功能。车主只要输入起点和终点,该系统便立即将两地之间的最佳捷径指给车主。可惜的是这项技术目前在中国短期内还是一种概念。据说,中国一汽等企业已开始着手研发自主导航系统,因此车主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发挥GPS的导航作用了。

目前,国内主要是通过语音导航,车主可以通过车辆的监控中心得到车辆所在位置。同时也可以向该中心查询行走路线。这种语音导航与国外的电子地图相比,虽然并不完美,但它可以减轻车主边开车边看地图的压力,车主只要通过免提电话,便可以轻松得到指引。GPS在公安、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车辆日益增多,交通运输的经营管理和合理调度,警用车辆的指挥和安全管理已成为公安、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用于交通管理系统的设备主要是无线电通信设备,由调度中心向车辆驾驶员发出调度命令,驾驶员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说出车辆所在的大概位置,而在生疏地带或在夜间则无法确认自己的方位甚至迷路。因此,从调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其应用受到限制。GPS定位技术的出现给车辆、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的实时的定位能力。通过车载GPS接收机使驾驶员能够随时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通过车载电台将GPS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便可及时掌握各车辆的具体位置,并在大屏幕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目前,用于公安、交通系统的主要有:车辆GPS定位与无线通信系统相结合的指挥管理系统;应用GPS差分技术的指挥管理系统。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历史回顾

近20年来,随着航空航天对地观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磁波信息传输技术等的深入研究,遥感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实用化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国土资源调查与环境评价及灾害监测中。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国外,开展得较好的有日本、美国、欧共体等。日本利用遥感图像编制了全国1:50000万地质灾害分布图;欧共体各国在大量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基础上,对遥感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了识别不同规模、不同亮度或对比度的滑坡和泥石流所需的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的分类方法,可以用GPS测量及雷达数据,监测滑坡活动可能达到的程度。

§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我国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是在为山区大型工程建设或为大江大河洪涝灾害防治服务中逐渐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湖南省率先利用遥感技术在洞庭湖地区开展了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有关单位先后在雅砻江二滩电站、红水河龙滩电站、长江三峡工程、黄河龙羊峡电站、金沙江下游落渡、白鹤滩及乌东清电站库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区域性滑坡、泥石流遥感调查;从80年代中期起,又分别在宝成、宝天、成昆铁路等沿线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空摄影,为调查地质灾害分布及其危害提供了信息源。90年代起,在主干公路及铁路选线,如京九铁路沿线等也使用了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技术。90年代末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工作中,各省(区)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比例尺“地质灾害遥感综合调查”课题,主要是识别地质灾害微地貌类型及活动性,评价地质灾害对大型工程施工及运行的影响等。特别是近年在重大工程论证中,都开展了工程地质遥感调查工作,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向山港跨海大桥等。§近20年的实践,摸索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方法,即利用遥感信息源,以目视解译为主,计算机图像处理为辅,将重点区遥感解译成果与现场验证相结合,并利用其它非遥感资料,综合分析,多方验证。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已基本完成了示范性实验阶段,正走向全面推广的实用性阶段,在山区大型工程建设及江河湖库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遥感技术应用地质灾害调查,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成功的实例不多。充分利用航天遥感、差分干涉雷达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及其集成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监测,是未来遥感对地观测技术体系在地质灾害监测应用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的含义“数字地球”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密不可分,也正改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数字地球”是一个全新的信息概念,也是一个计算机技术综合概念,所以,课程不要求掌握的具体技术内容,只要求能够简单“了解”其基本概念,对“数字地球”的应用有所认识。下面的一段文字描述了“数字地球”与我们的生活:

现在,网上购物、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等已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数字地球”也能给我们提供丰富信息,尤其是地理信息。让我们可方便、轻松地实现我们的“旅游”愿望。只要您想看到的地方,都可以游历到,对它的自然地理状况、人文社会现象等的过去和现在“了如指掌”。你可以成为一个阅历丰富的“导游”,给别人娓娓道来各地的风土人情、逸闻轶事。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画廊和音乐茶座,您可以在其中“尽情玩赏”。

方便的信息交流、远程医疗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也都变得极其容易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在家就可以试穿网上时装店里中意的各式时装,如果您想买下它,只需轻击一下鼠标或键盘,就有人迅速把您订购的衣服送到您家来。网上蓬蓬勃勃地开展了很多交互娱乐项目,它给了我们更多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比如电子游戏,在“数字地球”时代就更真实,真正的身临其境让玩家完全置身于游戏的场景中。“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坐在家中,国事、天下事尽收眼底,并且你还可以对这些国事、天下事“说三道四”,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的研究,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①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对西部大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对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遥感能够在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但不能对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直接的治理。

2.在对西部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A.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数据信息 B.可以对陆地、天空和地下提供直接拍摄图片 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

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 【答案】 A 【解析】 全球定位系统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B.②③④ D.①②④ 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保存绘制各种地图,综合分析比较各种地图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据此完成3~4题。

3.下图中的甲、乙两区域是两颗卫星在某一时刻分别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A.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答案】 C 【解析】 由经纬网的性质可知,低纬地区的经线距离大于高纬地区;甲图跨经纬度为5°,而乙图跨经纬度10°。

4.下面关于甲、乙两区域卫星图像的解析正确的是()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甲区域为温暖广阔的浅海,渔业和石油资源丰富 C.乙区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为严重 D.甲、乙两区域为热带草原、牧场广阔,牛羊成群 【答案】 C 【解析】 由经纬网定位可知,乙区域应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2012·日照高一质检)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B.甲大于乙 D.无法确定 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

6.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A.分析水灾损失

C.分析矿产种类

【答案】 5.A 6.B 【解析】 影像的获取主要利用遥感技术,利用该技术可获取矿床露头的信息,但不能确定位置。

7.(2010·江苏)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 A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进行线路的模拟及趋势的分析。(2012·合肥一中高二测试)读2010年1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候旱涝分布图,回答8~9题。

B.遥感 D.数字地球 B.获取矿床露头信息 D.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D.数字地球

8.造成华北地区干旱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C.高气压

B.准静止锋 D.暖锋

9.监测干旱发展动态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 8.C 9.B 【解析】 本组题以我国气象旱涝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干旱形成的原因及监测干旱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B.遥感 D.数字地球

10.(2010北京西城二模)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GPS—RS—GIS

C.GIS—RS—GPS

【答案】 D 【解析】 农民利用RS技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利用该系统把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为GPS,最后利用该系统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

11.(2010北京西城二模)“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答案】 D 【解析】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12.对1997年与2007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B.RS—GPS—GIS D.RS—GIS—GPS A.城市交通流量

C.城市地域结构

【答案】 C

B.城市商品零售价格 D.城市居民人均收入

【解析】 不同时期土地的利用模式不同,商业用地、工业地用、居住用地范围会有变化,故图层叠加能够分析出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13.(2011年浙江六校)图中M表示()A.制作GPS接收机

C.生成电子地图

【答案】 C 【解析】 纸质地图信息数字化后录入地名坐标信息,即生成电子地图,将该电子地图输入车载GPS,则可进行路线规划和导航。故选C。

14.(2011年浙江六校)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B.分析交通状况 D.计算三维坐标 【答案】 B 【解析】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GPS的利用,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反映其所在位置,即当地地理坐标。

二、综合题(共22分)15.(2011·山东淄博高二质检)青藏铁路建设的科技含量极高,在其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运用了3S技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分)(1)设在西宁的指挥中心可以对青藏铁路上正在运行的列车随时进行测量并追踪列车所在的方位,了解列车的运行状况。其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若要在青藏铁路沿线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请举例说明考察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3)如图所示,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________物体的位置。若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了可以进一步提高定位的________外,还可以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

(4)进行下列工作主要应用了3S技术中的哪一种技术(用简称表示);农作物估产________;城市基础设施管理________;导弹的精确制导________。

【答案】(1)GIS GPS(2)用遥感技术(RS)获得不同地质状况的影像资料,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导航定位,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趋势分析等。

(3)静止 精确度 运动(4)RS GIS GPS 【解析】 本题结合青藏铁路和开通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铁路规划、建设、运营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3S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应用领域。

16.“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的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示植物反射波谱的制作,依靠的技术是()A.传统测绘

C.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D.GPS技术

(2)在这种技术下,所获得的地图中农作物的表示颜色为____ ________。

(3)根据不同地物和地物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的原理,下列选项中可直接利用这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是(多选)()A.水体污染的判断 B.城市大气质量状况的分析 C.洪水分布区的变化 D.森林面积变化 E.人口数量的变化 F.城市违章土地利用的监控

【答案】(1)B(2)红色(3)A、B、C、D、F 【解析】 本题通过作物生长状况与反射波的关系,考查遥感技术的相关内容。由题目条件及图示可知:①不同的地物及地物不同状况的反射波存在差异;②题目现象及图示的获得是一种由面上分析到点、线验证的工程过程,应为遥感技术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本题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

17.(2012·江苏连云港高二质检)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1)关于材料一中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双选)A.滨州市的等级比济南高,服务范围比寿光小 B.图示区域的城市体系中,济南为第一级城市 C.滨州市与东营市之间有明确的区域界线 D.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2)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技术获取的,从中可以看出,从

1984年至200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3)2009年3月,东营市市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作为‘石油城’,东营不能等资源枯竭了才考虑转型。”请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C(2)RS 先扩大,后缩小 流水沉积作用;海水侵蚀作用;地壳升降运动;海平面变化;人类活动(任答3点)(3)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任答3点)【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济南为省会城市,等级最高;滨州市和东营市之间因为是行政区有明确的区域界线。第(2)题,卫星影像资料主要是通过遥感获得;其面积的变化从影像资料可以明显观察得出结论;而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与泥沙供应量和海水的侵蚀、河流的冲积作用有关。第(3)题,由“石油城”转型,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改善交通,大力治理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等,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第五篇:2_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具体了解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各种生活中存在的事实证明三个系统的存在意义。2.过程方法

三种系统的领域范围和具体举例说明解决肯掌握、通过各种的手段和方法去了解本节内容。

分析对比他们之间的差异与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领域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1.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和含义。2.为了解决学生的活题目,一定了解区域领域分别应用。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这三种系统区域领域中越来越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同学们我们身边的生活例子来出发,前不久我们东边的那片草原被自然后,尤其是夜晚都村名们没有发现时,但是我们的消防官兵们已经在半夜灭火,消防官兵根本看不到那草原自然的结果,但是他们为什么能够半夜能发现,并且及时灭火。别说其他的村名都既然没有发现。到底为什么?甚至消防官兵们第二天也指出草原受害的面积以及受损程度。

【讲授】地理信息技术

一、地理信息技术 概念:地理信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的总称 包括: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讲授】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疫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讲授】遥感

概念:是例如人们在航天器,例如人造卫星上利用的一种一定的技术装备。【讲授】1.遥感

遥感的装置:(传感器)——遥感的装置。

作用:传感器在航空和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地面物体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的,传送到地面接受站。

遥感主要的环节:目标物——(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和传输信息)——遥感地面系统(接受信息、处理,分析信息)【讲授】2.全球定位系统 概念: 定位和导航功能。作用: 找位置,找路况等信息。

特征: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讲授】3.地理信息系统 概念:计算机软件和硬件

工作流程: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作用: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活动】展示ppt图片让小组进行讨论 【导入】练习

下载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2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1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