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20:1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

第一篇:《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

北京小学吉春亚

学习目标:

1. 尝试用诗歌的言语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

2. 用个性花的朗读方式有感情的朗读所积累的诗。

3. 用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

学习重点:

尝试用诗歌的言语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

学习难点:

用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

学习过程:

一、揭题引入。

出示: 一块黑板

大半生的战场

一根教鞭

点种桃李满园

一杯清茶

淡淡的苦,淡淡的甜

猜猜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你们怎么猜出来的?(板书课题:献给老师的歌)

(根据儿童喜猜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诗兴趣。在猜测中体显会读诗的成就感。)

二、看图说诗。

1.出示四幅图画:①老师在课堂上课;②老师在办公室办公;③老师给后进生补课;④老师走进了小朋友的家;⑤老师和我们一块做游戏。

2、引导看图说话。图画上画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现出来,要求说得跟别人不一样。

3、句子浓缩成诗。比较、评价哪位同学写的更有诗的味道。

(运用画面把教师工作的情景(http://luntan.flycity.cn)展现在大家眼前,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回忆,接着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言语表现画面,并相机引导形成诗歌语言,在此过程中促进思维的“诗化”,学生在创造中感悟到什么是“诗”的语言。)

三、选择填诗。

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有这么一位老师,(穿插讲解我们之间感人的故事)教师节就要来临,请大家帮助我做完一首诗献给他。

出示:

如果将他用过的粉笔 如果将他写过的评语

堆垒起来 汇在一起

那将是一座皑皑的白雪 那将是一条涓涓的小溪 雪山 映照他纯洁的情怀 小溪

如果将他用过的教鞭 如果将他走过的桥路

栽到土里 连成直线

那将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那将是一条漫长的旅途

林木 旅途

咱们选择其中一小节填写诗句,准备献给我的那位年长的老师

三、创作组诗。

1、引导: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或学生上讲台书写)

板书:一轮太阳

一面镜子

指南针 铺路石

老黄牛

设计师

……

2、为什么这样比?看三分钟内谁写的多。

3、反馈交流评价。

4、把散乱的内容拼成组诗。

(组合创诗的设计,极具开放性,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促使学习个体充分调动联想与想象,用“诗性”的言语发(http://tuan.flycity.cn)表自己的见解。组合诗时,合作者必须考虑前后内容是否相连,朗读起来是否合拍等,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连贯性、对语韵的敏锐感觉极有益处。)

四、多元解诗。

1、出示:如果黑板是深邃的夜空 如果黑板是神奇的沃土

粉笔就是倏忽闪过的荧火 粉笔就是裎亮锋利的铁犁

你用心血凝成的光焰 你用生命辛勤的耕耘

照亮了步步前进的路途 播种下串串瑰丽的希望

如果黑板是辽阔的海洋

粉笔就是层层雪白的浪花

那后跟追逐前浪的涛声

讲述着一个永恒的童话

2、自由解读诗,如果觉得自己已学懂了可以上讲台做解诗的主人

3、由座位上的同学向解诗的主人发问。

(教育的本质回归意味着(http://www.xiexiebang.com)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设置多元解读这个环节宽了学生的心理空间,刺激学习主体自身弹性思维的持续发展,促使他们不断发现,不断突破,不断创造,以彰显个性。摆擂台这种形式挑战性极强,相信学生为了成为“擂主”,会调动所有感官去品诗。)

六、总结学习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篇:《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北京小学吉春亚 学习目标:

1.尝试用诗歌的言语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2.用个性花的朗读方式有感情的朗读所积累的诗。3.用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学习重点:

尝试用诗歌的言语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 学习难点:

用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学习过程:

一、揭题引入。出示:一块黑板 大半生的战场

一根教鞭 点种桃李满园

一杯清茶

淡淡的苦,淡淡的甜

猜猜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你们怎么猜出来的?(板书课题:献给老师的歌)

(根据儿童喜猜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诗兴趣。在猜测中体显会读诗的成就感。)

二、看图说诗。

1.出示四幅图画:①老师在课堂上课;②老师在办公室办公;③老师给后进生补课;④老师走进了小朋友的家;⑤老师和我们一块做游戏。

2、引导看图说话。图画上画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现出来,要求说得跟别人不一样。

3、句子浓缩成诗。比较、评价哪位同学写的更有诗的味道。(运用画面把教师工作的情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回忆,接着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言语表现画面,并相机引导形成诗歌语言,在此过程中促进思维的“诗化”,学生在创造中感悟到什么是“诗”的语言。)

三、选择填诗。

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有这么一位老师,(穿插讲解我们之间感人的故事)教师节就要来临,请大家帮助我做完一首诗献给他。出示:

如果将他用过的粉笔如果将他写过的评语 堆垒起来汇在一起

那将是一座皑皑的白雪那将是一条涓涓的小溪 雪山映照他纯洁的情怀小溪

如果将他用过的教鞭如果将他走过的桥路 栽到土里连成直线

那将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那将是一条漫长的旅途 林木旅途

咱们选择其中一小节填写诗句,准备献给我的那位年长的老师

三、创作组诗。

1、引导: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或学生上讲台书写)板书:一轮太阳 一面镜子 指南针 铺路石 老黄牛 设计师 „„

2、为什么这样比?看三分钟内谁写的多。

3、反馈交流评价。

4、把散乱的内容拼成组诗。

四、多元解诗。

1、出示:如果黑板是深邃的夜空如果黑板是神奇的沃土 粉笔就是倏忽闪过的荧火粉笔就是裎亮锋利的铁犁 你用心血凝成的光焰你用生命辛勤的耕耘 照亮了步步前进的路途播种下串串瑰丽的希望

如果黑板是辽阔的海洋 粉笔就是层层雪白的浪花 那后跟追逐前浪的涛声 讲述着一个永恒的童话

2、自由解读诗,如果觉得自己已学懂了可以上讲台做解诗的主人

3、由座位上的同学向解诗的主人发问。

(教育的本质回归意味着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设置多元解读这个环节宽了学生的心理空间,刺激学习主体自身弹性思维的持续发展,促使他们不断发现,不断突破,不断创造,以彰显个性。摆擂台这种形式挑战性极强,相信学生为了成为“擂主”,会调动所有感官去品诗。)

六、总结学习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篇:《献给老师的歌》教学设计

《献给老师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欣赏与教师有关的歌曲《好大一颗树》、复习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3、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品质,抒发自己给老师的祝福。教学准备:音乐教学光盘、课件、钢琴、多媒体等设备。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圆润的声音、结实稳定的气息、充满情感的演唱。

2.通过唱歌,能感受老师劳动的艰辛,感受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歌曲情绪,用真挚的感情和优美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爱。

2.歌曲高潮部分的演唱及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跟唱法欣赏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课前学生搜集有关歌唱教师的歌曲。

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学生在意境中走进多媒体教室。

2、师生问好。

导入:同学们,你们从小到大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给予简单评价)。学生回答,教师再总结。

引导学生了解这个职业,讲明神圣之处。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MTV片段。

欣赏完毕,再想一下,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从整体把握音乐,并通过音乐体会带给人的意境)学生讨论,集思广益。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一个大山的女孩,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做了一名教师。因为她明白,是当年自己的老师教诲,才有了今天走出大山的希望,她要让大山中的孩子也有获取知识,到外面的世界去畅游的愿望。这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歌唱老师的一首经典歌曲。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本歌曲。

二、课内探究,讲授新课:

1、歌曲简介:这首歌曲是1994年春节晚会上有装扮成一位小学教师的宋祖英演唱的,并在全国各地传唱开来。

2、视频欣赏宋祖英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产生美的感觉,激发想学会歌曲的愿望)。请同学们聆听完歌曲并思考问题: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总体感受?(从音乐情绪方面分析,歌曲是激昂的还是抒情的?是快的还是慢的?是跳跃的还是舒缓的?)

3、复听歌曲,区分出段落,(采用小组讨论,如果学生很难听出来。老师启发、提示说:哪一部分平缓,那一部激昂,是高潮部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旋律的整体和部分的掌握)

4、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听老师范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

5、读歌词:(我认为读歌词很重要,包括发音位、咬字吐字,一定注意用好普通话,从而加深音乐词义的理解;如果对节奏好的学生,可以以节奏的形式读歌词,更有利于歌曲的学习。)

6、用钢琴伴奏,分段学习歌曲。

采用小组合作:在A段中,是怎样的情绪?哪个乐句旋律基本相同,不同的在那小节上学生做好记录,有利于旋律的掌握,旋律练好后填词练习。在B段中,是怎样的情绪?与第一部分用同样的情绪来演唱吗?先小组讨论,完不成的在小组内讨论。教师最后结合旋律总结。

7、轻声练习演唱,注意发音位置要高。在练习中,老师适时指点,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难唱点。然后共同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运用打节奏、画旋律线的形式来进行。

8、采用多种形势练习,可以“兵教兵”,在小组中选一个音准的同学领唱。然后让学生放声完整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9、引导学生分组或自由组合进行演唱(形式不限),有感情的演唱。生生互评,师生评价。(学生的展示很重要,每个学生或每个组合,老师都及时给予中肯评价)

三、拓展延伸:

除了这首歌曲,你还会演唱其他歌颂老师的歌曲吗?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吗?(形式不限,)学生说出很多相关歌曲。教师作好总结。

1、播放光盘欣赏歌曲《好大一颗树》。学生静静地欣赏,体会歌曲的感情。

2、播放课件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击拍进行歌唱,让学生重温童年的师生情感(演唱的方式是自由,可以生生相教,可以随课件跟唱,等等。)

3、学生表演,师生评价。

4、课堂小结:同学们,教师是一个光辉的职业,桃李满天下,恩情似海深,我也以我的职业而自豪,所有的老师都希望天下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答谢。放录音,师生同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下课。

第四篇:[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献给老师的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尝试用诗歌的语言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所积累的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

学习重点:

尝试用诗歌的语言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感激之情。

学习难点: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多元解读《黑板·粉笔》这首诗。

学习过程:

一、揭题引入

出示:

一块黑板

大半生的战场

一根教鞭

点种桃李满园

一杯清茶

淡淡的苦、淡淡的甜

这首诗是写给谁的?你们怎么猜出来的?(板书课题:献给老师的歌)

(根据儿童喜猜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诗兴趣。在猜测中体会一种会读诗的成就感)

二、看图说诗

1.出示五幅图画:①老师在课堂上;②老师在办公室备课;②老师给后进生补课;④老师走进了小朋友的家;⑥老师和学生一块做游戏。

2.引导看图说话。图画上画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现出来,争取说得跟别人不一样。3.句子浓缩成诗。比较、评价哪位同学写得更有诗的味道。

(运用画面把教师工作的情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记忆。接着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画面,并相机引导形成诗歌语言,在此过程中促进思维的“诗化”。学生在创造中感悟到什么是“诗”的语言)

三、选择填诗

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有一位可敬的老师。(穿插讲解我们之间感人的故事)教师节就要来临,请大家帮助我作完一首诗献给他。

出示:

如果将他用过的粉笔

堆垒起来

那将是一座皑皑的雪山

雪山映照他纯洁的情怀

如果将他写过的评语

汇在一起

那将是一条涓涓的小溪

小溪_____________

如果将他用过的教鞭

栽到土里

那将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森林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他走过的桥路

连成直线

那将是一条漫长的旅途

旅途______________

咱们选择其中一小节填写诗句,准备献给我的那位可敬的老师。

四、创作组诗

1.引导: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或学生上讲台书写)一轮太阳____________ 一面镜子____________ 指南针_____________ 铺路石______________ 老黄牛______________ 设计师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这样比?看三分钟内谁写得多。3.反馈交流评价。

4.把散乱的内容拼成组诗。

五、多元解诗 1.出示:

如果黑板是深邃的夜空

粉笔就是倏忽闪过的萤火

你用心血凝成的光焰

照完了步步前进的路途

如果黑板是神奇的沃土

粉笔就是锋亮锋利的铁犁

你用一生辛勤的耕耘

播种下串串瑰丽的希望

如果黑板是辽阔的海洋

粉笔就是层层雪白的浪花

那后浪追逐前浪的涛声

讲述着一个永恒的童话

2.摆擂台自由解读诗,如果觉得自己已学懂了,可以上讲台做解诗的小老师。3.由座位上的同学向解诗的小老师发问。

(教育的本质回归意味着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设置多元解读这个环节拓宽了学生的心理空间,刺激学习主体自身弹性思维的持续发展,促使他们不断发现,不断突破,不断创造,以彰显个性。摆擂台这种形式挑战性极强,相信学生为了成为“擂主”,会调动所有感官去品诗)

六、总结学习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责任编辑周培红)摘自《小学青年教师》2003.8

第五篇:《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综合学习活动

增城市荔城街第三中学

黄银燕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与母爱有关的古诗文、格言、俗语。

2、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受母爱、感恩母爱活动,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让学生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感恩母亲和孝敬母亲的情感。教学重点:

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教学难点: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表现母爱的图片、诗文、故事、格言和俗语。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春临大地,百花盛开,世界美丽而精彩。同学们,是谁给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世界上来的呢?又是谁从我们呱呱坠地到今日的翩翩少年都悉心呵护、关怀备至呢?答案是母亲。有一句话这样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有一首歌这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今天就让我们合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展示课题)(环节设计目的:导入激趣,进行情境铺垫。)

二、感受母爱(母爱如冬日的暖阳,如久旱的甘霖,无私又伟大,下面我们一起去感受。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道不尽的母爱”,请各小组展示资料。)

1、道不尽的母爱(环节设计目的:给学生展示收集资料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交流。)学生代表参加全班交流。第一小组:组长汇报资料收集情况和收集方法,推选组员讲母爱的感人故事。故事:来自汶川地震的故事——《一定记住我爱你》

第二小组:组长汇报资料收集情况和收集方法,推选组员朗诵赞美母亲的诗歌。两组员小组朗诵冰心的诗歌《纸船》

小结:一千位母亲有一千种母爱,一千种母爱却是一样的情怀。

过渡语(听过别人的故事和赞美后,下面请同学们讲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

2、难忘母爱(二选一)(环节设计目的:让学生多侧面地认识母亲,感受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A、照片背后的故事

B、与母亲相处的难忘的一件事

学生讲述故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并对学生讲述作简要点评。小结: 温馨、温暖的母爱有时却会以另一种面目呈现,下面我们

3、多角度看母爱(环节设计目的:让学生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更加理解母亲、孝敬母亲。)

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么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么样的?

学生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再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作点评。

小结:母爱是凝聚着大智慧的。希望所有的儿女都能领悟母亲的良苦用心,也相信所有的儿女都能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三、感恩母爱:(启发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我们身为人子,更应学会感恩。(指定两个评委,用小黑板,上写甲组、乙组)

1、考一考,比一比(环节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积累常识、格言俗语,启发感恩方式。)

A、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的请举手?(是什么时候?按人数计分)B、知道母亲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的请举手回答?(学生抢答,按人数计分)C、小组比赛背诵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2分钟,且不能重复)(学生抢答,按人数计分。)

评委统计分数,公布结果,精神奖励获胜一组。(紧张的角逐过后我们放松一下,请欣赏图片)

2、看一看(配乐展示母爱图片,将学生带回的照片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投影放出。):(设计目的:唤醒学生回忆母爱的温馨,为后面的说一说作情感铺垫)教师用课件播放图片,学生观看欣赏。

(同学们,似曾相识的一幕幕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你将如何报答比山高比海深的母爱呢?)

3、说一说:你将怎么报答母亲?(设计目的:鼓励学生说出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争说将如何报答母亲。

(再多的言语都无法充分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牛刀小试,进行仿写)

4、写一写:(出示,先朗读,再仿写)(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激发学生报答母爱的情怀。)

学生看屏幕朗读,教师点拨朗读情感与方法:深情地,感激地;“整个春天、整个海洋”要重读。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汪国真《感谢母亲》

教师点拨:内容特点:由整体到局部,采用比喻修辞;句式特点:整齐、有转折。学生进行仿写。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你却给了我 学生展示仿写的句子,师生互动点评修改。

(一堂课说不完母爱的故事,也道不尽我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请大家把这种感恩延续到生活中,落实到行动上。)

四、拓展延伸:(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训练书面表达。)

1.周末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端一杯水,扫一次地,洗一次脚等,并用你的 3 一生去爱你的母亲。)

2.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写自己经历的亲情故事,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指导:把母爱的故事,精彩的瞬间,再适当引用收集到的格言、俗语、诗文,记录下来,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五、结束:播放彭丽媛的《母爱》:(设计目的:让学生歌唱母爱,升华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谨以此歌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祝愿她们快乐、美丽、平安、健康!

教学效果及反思: 本次综合活动课围绕“献给母亲的歌”这一主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目标明确,听说读写有顺序地展开,学生通过活动感受了母爱,也从理性认识上学会了感恩母爱,并且在其后的写作实践中能写真事,说真情,课堂活动取得了效果。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四人小组的合作交流,尚缺乏完善的小组活动评价,激励机制未够完善,应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激励机制,让学生乐学。而在活动中也发现,城乡结合的学生的即时口头表达能力不够,需要加强该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以求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整统一。

点评分析:

4月19日,我市初中语文八年级教研活动在荔城三中进行。黄银燕老师承担了本次公开课的任务,她上的综合活动课《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充分、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效果不错。她的教学能力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大家对这节公开课的评价都比较高,可见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综合活动课。

一、语文教学技能方面

黄老师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凝聚了荔城三中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的心血。整篇教学设计能紧扣“母爱赞歌”这一主题,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感悟母爱,感恩母爱,做到目标明确、恰当,能体现三维目标;能很好地处理和运用教材,教学容量合适;能结合综合活动课的特点,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上课过程来看,可见黄老师对教材的 处理能力是突出的,她的语文教学技能也是不错的。

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正如黄老师自评,在“感受母爱”这一环节中,教师的铺垫做得不够,煽情不足,导致前半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有些老师也认为:“感受母爱”中的活动可以浓缩一下,压缩一下时间,可以让学生在“感恩母爱”中充分活动起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常规教学技能方面

黄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上课态度认真,课前准备充分,课后虚心听取评价意见。她的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教态自然,教学语言比较准确,普通话标准,具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气氛民主,师生关系融洽,有多向的信息反馈和互动交流。基本能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制作简易的课件,播放音乐,展示图片,辅助教学,收到一定的效果。整节课,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重点有落实,难点有突破,时间掌控能力较强。

但作为年轻老师,黄老师由于缺乏驾驭课堂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也有一些环节处理得不好。

1、她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设计了“朗诵赞美母亲的诗歌”这个环节,但却没有指导学生朗读技巧,也没有做示范性的朗读。

2、对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使用不够合理和高效。她在让学生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时,本想同时展示学生带来的照片,却发现实物投影仪没有任何反应。她无计可施,这让讲故事渲染母爱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这一意外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她只需课前做好设备的检测试验工作,或者将学生要展示的照片复制进课件中去。

3、对个别问题的处理不明智。如在“感恩母爱”中,有个小组比赛,老师提问学生:A、知道母亲节是什么时候的请举手?B、知道母亲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的请举手?她在学生举手后,确认了人数后,竟然没有提问学生起来回答,也没有因势利导,明确母亲节的日期,或者讲述母亲节的由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对仿写的方法指导不足。课堂有一个仿写练习。这个练习设计得很好,很有针对性,既结合母爱进行感恩的教育,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本是一举两得的活动。但黄老师在提出仿写要求后,就让学生动手仿写了,然后是提问。她并没有进行仿写技巧的指导。结果前面有很多学生的仿写句子不合要求,语句也不精美。其实,仿写训练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用巨大,但老师要做 5 好方法的指导。黄老师只需引导学生抓住句式特点,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抒写对无私母爱的感激之情,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不善于点评学生的发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整节课,黄老师提了很多问题,学生的回答都不错。但可惜,黄老师就是不做点评和肯定,而是很快地继续提问。无可置疑,这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互动,都做得很好,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但学生的精彩回答,却得不到老师肯定和表扬;个别学生略显笨拙的答案,也听不到老师善意的点评和指导,这多多少少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探究问题的有效性这个角度而言,也会大打折扣的。还需提醒一点,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应该走进他(她),以微笑的眼神鼓励发言者,这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激励。

希望黄老师注意以上几个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

三、学生学习状态后面

从听课效果看,这节课学生们课前做好了认真的准备,他们搜集了很多“母爱的感人故事”,朗诵了大量的赞美母亲的诗歌,准备了一些讲母爱故事的照片。前半节课,可能由于紧张,学生问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足,举手也是三三两两的。后来经过老师的鼓励,大家才慢慢放下压力,开始踊跃地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渐入高潮。

课堂上有个小组竞赛的,还请了两个同学做评委,但效果并不好。起不到公平评价的作用。这一点也要注意。

从学生能力的训练看来,这节课是个人的听说写的能力得到一定量的训练,特别在“说”和“写”这两种语文能力训练方面,做得很不错。但在“读”上,训练得不够,包括诵读方法指导不足,整体诵读能力训练时间太少。还有,从学生回答“多角度看母爱”这个问题看,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这需要老师今后不断的加以引导,通过有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黄银燕老师的这节公开课《献给母亲的歌》,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它能紧扣新课标,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围绕单元整体目标,通过“母爱赞歌”这一主题活动的系列训练,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人记事”的能力,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实,综合活动课,可以成为辅助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手段还可以再丰富些。评课的组长们也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写观 6 察日记,写调查报告,开展知识竞赛,举行故事会等形式。通过这些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全情投入到语文活动的怀抱中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下去了。希望大家都要重视综合活动课,要认真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分享交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效益。

下载《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学设计(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编制:赵开礼 审核:刘辉吴帅梅赵秀梅于爱凤贾丽芳 审批:田子成日期:3-4 编号:8106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献给母亲的歌第1 课时设计人审核人执教人教学预设时间 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2、每......

    《献给母亲的歌》的教学设计

    母亲,是一本耐读的书;母爱,是一首永恒的歌。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因此,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策划了这次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

    献给老师的歌

    是什么让您的明眸失去了光彩?是什么让您的双鬓渐染了霜白? 是什么让您的脸庞爬上生活的烙印? 是什么让您青春的脚步变得越来越老迈? 有人说您是一支蜡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别人; 有......

    老师(教师节献给老师歌)

    老师(教师节献给老师歌)呕心沥血园丁苦,名刻丰碑万世功。一代恩师仁义在,三千弟子五常同。谈今论古江东月,循道安民社稷风。赤子丹心终不悔,德高望重赞豪翁。 忆江南/献给老师情不......

    献给老师的歌

    献给老师的歌(刘小艺) 老师,您没有华丽的舞台 三尺讲台、一面黑板,就是您挥洒人生的天地 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您燃烧自己的青春,播撒爱的甘露 细长的粉笔记载了千年轮回 飞......

    《献给母亲的歌》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综合实践活动《献给母亲的歌》 实验中学 赵苍月 一 教育目的: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母亲,体会平凡而伟大的母爱,阐释母爱,赞美母爱、评议母爱、培养报答母亲的感情。 二......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3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3 献给母亲的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