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实用教学法之一问题导入法
新课程实用教学法之一
问题导入法
一、探索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
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实现学习目标的习惯,这是新课程中最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看来,教学是围绕老师思维进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学生的接受性是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关键,一般我们讲法是“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则不然,教学是围绕着学习目标的达成而展开的,老师经常采用了一种“提出问题”的做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此时,“学生的悟性如何”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新课程的理念又告诉我们,课程目标的达成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同等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都能够通过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走向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如同学生每天都有一个目标一样:早上八点前要到学校去上课。但是各人的住所是不同的,起点虽不同,但终点一致。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样的导向性帮助?是告诉学生尽量要乘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要选择最安全的路线,要预估从家里到学校所需要的最长时间(如遇到塞车等)这些方方面面的注意事项,还是让每一个学生自己设计一张表来策划自己的行动?前者是围绕老师的思维进行活动的方式,而后者则是教师提出了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从而达到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得到最优化效果的目标。
二、提出几个关键问题
但是教师并不是只是一个能提出问题的人,把所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去交给学生,这样的做法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就称之为“放羊”,“放羊”的概念就是听之任之,由羊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吃多吃少是羊的事,牧羊人的责任只是带领羊群来到草地上。
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老师还要能够对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具体的学习目标)提出一些关键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是导向。传统的教学中这种做法也很多,但往往跟新教学的提法有着本质性的差别。例如传统教学中在教前滚翻时,老师总是带着一只篮球和一只纸盒这两样教具来演示给学生看“什么叫滚翻?”学生则按照老师的思路开始学习如何团身、如何滚动、如何滚翻。传统教学中在教快速跑时,总是先教原地摆臂,再教起跑,强调了动作的规格。学生则模仿教师的动作一步步地学习,形成了正确的姿势,但并不一定人人都学会了如何跑得更快。
现在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似乎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网络游戏能吸引更多人的兴趣。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样类似棋类的游戏,叫“华容道”,是在一个平面框架中安放着八块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木板,框架的下端有一个正好能允许最大的正方形木板通过的缺口,这块最大的木板就叫“曹操”,其余的七块就是关羽和他的将士。游戏者要
利用木板的移动,设法使最上端的“曹操”巧妙地躲避开“关羽”的围堵,而通过缺口“华容道”。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必须步步走对,共八十一步,“曹操”就逃脱了。开始玩时,很有意思,怎么都通不过。但一旦看到说明书后,依样画葫芦地背熟八十一步,以后就没有任何兴趣了;另一个是外国玩具,魔方。魔方传入中国后,是风靡一时的人见人爱的玩具,但没 多少年后,魔方也离开了大家的视线,为什么?因为它也是一种有规律的、有特定顺序的玩法,只要你会了,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现代电脑游戏则不然,电脑游戏的设计者虽然在其编制程序的过程中,设计了许多运动方式,但提
供给玩家的只有几种关
键动作,让玩家运用这有限的动作去对待无限的变化。例如在最通常用遇到的各种枪战游戏中,设计者设计了狙击手从发现目标到举枪射击的速度,而玩家则可以利用地形地貌的变化,隐藏自己,并利用狙击手的时间差躲避开狙击前进。由于跑动的路线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和调整,因此,游戏时每天都可以有新的变化,但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一致的: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为什么我们的体育教学不能借鉴这样的一种教学设计呢?这就是现在我们和大家一起研讨的问题导入式教学。如果我们承认现代电脑游戏具有更多吸引人参与的效果,如果我们羡慕这种游戏能对学生产生远远超过学校繁重学习的巨大吸引力,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也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计我们的教学呢?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把握住几个关键问题做些提示,学生能否也像玩电脑游戏一样来参与新课程学习呢?例如在一节高中排球选项教学中,有一位年轻的新教师改造了传统的排球垫球教学方法,不从“两人对垫”、“对墙垫球”来进行自己的教学,而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垫球的基础上,在操场上放置了许多各式各样的辅助教具,如箩筐、置物箱、倒放的路障标志筒、呼啦圈等,让学生利用垫球动作把球准确地垫入这些器具中。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是“注意调整球的抛物线”,为什么说这是个关键啊?因为排球比赛是瞬息万变的,球速不是由你自己来控制的,而是决定于对方,自己只有利用调整球的飞行抛物线才能把排球准确无误地传给队友,那为什么不只提准确呢?因为
光是准确就只解决了一个到位的问题,而没有给自己的伙伴留出充分时间来应对下一步。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了解了这一点,就自觉地适当提高了垫球的抛物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导入法”,这种教法与电脑游戏的设计多少也有些相似之处。
三、必须具有探讨价值
关键是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例如前面讲到的传统前滚翻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不具有探讨价值的,无论是谁,一眼就能看出,篮球比纸盒能够“滚”,这还要你老师来组织学生讨论吗?而“调整球的抛物线”就具有探讨的价值了,因为抛物线是可以有无穷变化的,对垫球的抛物线研究又不会象对铅球推掷角度所形成的抛物线那样得到唯一的结论是42度角为最佳。因此,在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球速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应对措施。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哪些问题具有探讨的价值,哪些问题又不具备探讨的价值。价值观在不同的教学中是由教学需要来决定的。在过去几十年的体育教学中,获得成绩是第一位重要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学期结束时都要做一份学习成绩的统计表,用一些数据来说明学生的体育成绩在进步,50米跑的平均成绩这学期比上学期提高了多少?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又提高了多少等等,提高得越多,表明了教学效果越显著。又如过去还每年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率来表示我们的教学效果,甚至这种达标率还能代表一所学校的“先进”与“文明”,这就是传统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与学生真正的健康状况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体育成绩的高低只是一种数字的变化,至多只能说是某一种“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健康的概念,即使在过去也包含着多种因素,传统的“体质”概念应该包括七个部分,不仅有身体素质、还有与自然抗衡的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等等。因此,几个数字的变化就简单地认为是增强了体质或改善了健康显然是不合理的。今天,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正在逐渐地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是全面地从三维健康角度出发来衡量教学的效果,而不是用简单的数字化来表达了。几年前曾经有过一本书,叫《数字化社会》,认为当今已经成为一种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字来表达的社会,计算机的进入生活说明了数字化的重要,社会已经离不开数字。这话其实应该说只对了一部分,因为,以后的几年里,我们看到社会关注的绝不只是数字,出现了对IQ、EQ(智商和情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对情商的研究,说明了人的心理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心理因素绝不是能用简单的数字化来表达的。
体育教学与IQ、EQ有关系吗?这在过去我们是从未想到过的问题摆到了面前,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体育与智商、体育与情商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简单地用成绩来表述我们的教学效果是否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体育新课程在提出了关注学生的三维健康理念下,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导向都产生了一种本质的变化,这是必然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象。这种变化造成了价值观的转变,体育教学不再是一种机械化的数字堆砌,不再是简单地用百分比来判断教学效果的模式,而是以对健康的作用为前提的新概念教学模式。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就有了方向,凡是与健康有关的研究性问题具有更多的探讨价值,凡是与健康发展无关的问题就不必在课上花费时间去做无谓的探讨。例如短跑中摆臂时手的姿势到底应该是手指伸直叉开还是放松半握拳这样的问题就没有任何必要去进行讨论,又如象前滚翻时空中腿是否要伸直、长跑中极点现象的出现等都不应该在教学中花费时间去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用什么方法能够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的柔韧性?”“用什么方法能让集体战胜困难?”这样的问题探讨上。
四、最好能有多种答案
问题的导入,最好选择能有多种答案。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确定答案,就缺乏了探讨的价值,例如篮球拍在什么地方才能朝前走?起跑时哪只脚先离开地面?推铅球推得高点好还是低点了?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所以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能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这是传统教学追求的效果,表示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但正是这种提问方式,造成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感兴趣,都知道了,还去探讨什么呀!
在我们的新课程拓展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能使学生得出许多不同的答案。例如“钻过电网”、“清除核污染”、“搭桥过河”等,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办法来完成同一目标,在“钻过电网”的活动中,各小组对自己的人员实际情况要进行分析、讨论,谁从哪个“洞”过去最合理,同时还要用统筹学的方法来研究通过的先后次序、接送人员的分配以及全体通过的速度。绝不会出现两组同样的方式,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一样。处于这样状态下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会被完全调动起来,因为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得主体意识得到了显现。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有一位老师给孩子一分钟在垫子上随意活动的“休息时间”,部分孩子确实是坐下或躺下休息了,另还有许多孩子并没有感到疲劳,他们在做一些自己喜爱的动作,女孩子在练习接下来要做的技巧动作,有的做“桥”、有的做“劈叉”、有的做“跪平衡”,而男孩子则顽皮地在垫子上滚动、滚翻,甚至还有一个孩子用垫子把自己“裹”起来连同垫子一起滚。老师立即制止了这些动作,只允许学生坐下休息,接下来的所有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下降到了最低点,只是机械地跟着老师的要求在完成动作。如果说,当时这位老师给了学生这一分钟充分自由的休息,对学生这种不同的理解休息给予肯定,那么,下边的课的效果可能就不是如此了。新课程提倡关注个体差异的理念,表现在对个体身体、心理和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甚至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区别的认可,那么,学生对“休息”的理解与是否需要休息、怎么才算休息这些方面都应该是有不同答案的。
第二篇:浅谈初中历史新课程导入法
浅谈初中历史新课程导入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就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同行们已经达成共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不可能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学生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就显得极其重要。下面我就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就必定有一个好的开端。而一个好的开端就预示事业成功了一半。因而每节课的导入能否设计恰当,导入方法选择的是否合适,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课堂导人语的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教师必须首先做好几个准备工作:一是多看书、报、影视,收集、积累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导人语时才有丰富的材料。二是要全面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这样才能用生动的导人语来达到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三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导人要切合学生实际。
第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指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历史知识,巧妙地设计问题进行导入。
我们在上《“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中,就采用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写下来供大家参考。设计如下:
首先让同学们观察自己的衣服,说出衣服是由什么做的?布。布又是什么做的?棉花。如果叫你一个人做,你需要哪些工具?用多少时间?用什么做动力?那么生活在18世纪60年代的人们是怎样解决的?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复习导入法
通过对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进行复习提问,在温习巩固前面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基础之上,引人新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接受新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讲到中国外交关系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旧中国的外交状况,然后提问:新中国的外交状况是如何呢?今天的中国外交又是如何呢?学了本课后,你们就知道了。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联系国家时事政策导入法、名人名言导人法、图片导人法、联想对比法等等导人法来设计历史课的导人。但在设计历史课的导人语时要注意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内容实际,要与课文内容或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又要求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方法要灵活多变,切不可千篇一律,特别要求设计要有趣味
性或启迪性。今天,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也越来越普遍,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在教学工作中多动脑筋,勤于反思,就一定会设计出更好的课堂导人法,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创造条件。
总之,设计导人语没有固定格式,因课而异,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则定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三篇:词汇教学法导入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导入的方法
【摘 要】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步。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要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六种英语词汇的导入方法,分别是歌曲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对话导入法、猜谜导入法和简笔画导入法。
【关键词】词汇教学 导入 农村 初中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导入设计的巧妙合理能使教师从一开讲就像磁石般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一、歌曲导入法
在正式上课之前,放一段动听优美的英语歌,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也可以让学生放声歌唱,愉快的歌声带着同学们快乐地进入课堂。如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课前可以播放英语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听后问学生,Did you hear any new words just now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dog,duck, cat, cow等;在教学家庭成员类单词时,课前可以播放英文歌曲《finger family》,之后让学生跟着哼唱,最后让学生边唱边做。学生在高声地哼唱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单词sister, brother, baby等。
二、游戏导入法
“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对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一个适合教学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何不采用游戏导入呢?如,在教学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时,我戴着一顶金黄色的假发和写有must的帽子,洋气十足地说:“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My name is must, you can call me Miss must.”之后学生纷纷跟给打招呼,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深深地掌握了新单词must.之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小长方形,并且都涂上了颜色,随后又画了三个长方形,不过只用彩色粉笔涂了两个,边解释边在旁边板书might和could,最后我依旧画了三个长方形,但一个都没有涂,让学生很快说出,应该用哪个单词来表示,学生异口同声地说can’t.can’t就这样被巧妙地引出来了。
三、故事导入法
“故事是学生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故事法导入新单词也是一种可操作的方法。如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或拓展学生课外阅读时,我用课件出示了一幅图,故事的主人公是乌龟和兔子。我说:“I’m going to tell you a story about two animals.Look at this picture.There are two animals: a tortoise and a duck.学生认真地听着故事,正在这时,不少学生听出了老师的错误,急忙说道:“No, Miss Wu, It’s not a duck, it’s a rabbit.看到学生的反应,我会心地笑了,一是说明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在听故事;二是学生自己引出了新单词rabbit.学生自己引出单词比教师直接出示单词印象深刻。
四、对话导入法
一般来说,在英语课堂上,对话往往不是学生最受欢迎的教学形式。不过我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或方法,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得当、灵活运用,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颜色类单词时,我要求学生向我提问。学生一旦听到有机会考考老师,他们的干劲就来了。一个同学问:“Miss Wu , what’s your name?”第二个学生问道:“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第三个学生问道:“What color is your coat?”我激动地高声答道:“It’s red.”随机把red板书在黑板上,就这样巧妙地引出了red.五、猜谜导入法
对于学生来说,谜语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为了想出谜底,会竭尽全力地去思考。更重要的是,当老师揭晓谜底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把谜底念上好几遍。如教学身体部位类单词时,我用课件展示了一个谜语:What is the smallest bridge in the world?学生思索了一会儿之后,一个男生大声地喊道:“the nose bridge”.我肯定后,其他学生便都在念着the nose bridge,趁机我把nose 板书在黑板上。不需要我教,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新单词nose.这种导入一举两得,难道不高效吗?
六、简笔画导入法
简笔画是辅助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用简单线条勾画的简笔画,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把生单词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教学水果类单词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回答。接着再画了两片苹果叶和一根树枝。这下学生大声地尖叫出苹果,我趁机把apple写在旁边,不用解释,每位学生都知道apple是苹果的意思。
总之,词汇教学导入的方式可谓变化无穷,这里所说的几种词汇导入方法,只不过是笔者的一点粗浅体会。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参考资料:
[1]吴冰如主编.英语新课导入优化设计探讨[J].中小学英语教育第十期,2006.[2]王文斌主编.英语词汇语义学 [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陈琳、王蔷、程晓堂合著.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驾斌、刘之谦主编.初中学生心理与教育 [M].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5]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6]吴道存主编.怎样教好英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黄和斌主编.外语教学与理论[M].译林出版社,2001.
第四篇:浅谈情境导入法
浅谈情境导入法
所谓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1.利用影视资料创设情境
电影电视剧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利用影视资料创设情境,既可以声画并茂,又能使学生在非常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思考。例如,讲“维护受教育权利”时教师首先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精彩片断进行剪辑后制成课件播放。这样首先就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观看完后教师加以诱导:你能从法律角度解释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吗?这样,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要珍惜我们受教育的机会。
此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要求熟悉掌握多媒体技术,并且课前要做充分准备。同时还应注意掌握播放的度,不能时间过长,否则容易喧宾夺主,冲击正课的讲述。所以在导入时一定要对影片合理剪辑,控制时间,恰到好处。2.利用音乐创设情境
以音乐来导入新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们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认识新伙伴”时,教师和学生比赛,看谁知道有关友情的歌曲最多,并要求唱出其中经典名句。接着教师抛砖引玉,为什么古今中外有这么多人在歌颂友情呢?我们在集体中怎样才能结识新伙伴,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呢?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的情感也会在导课中得到交流和升华。此种创设情境的方法不能单纯为激发学生兴趣,应以激发思维为主。教师要起启发和诱导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在平时开阔自己的视野,关注学生生活,也要“能唱就唱,唱得响亮”。3.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比赛中,在兴奋中不知不觉地感悟教材中的内容,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例如,在讲“融入新集体”时,可以通过游戏系蝴蝶结来导入新课。教师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各伸出相邻的手指,用另外两只手在上面系出蝴蝶结。看谁系得快系得漂亮。这样在紧张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同时,加强了同桌间的交流,增进了同桌间的友谊,也为更好的融入新集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同时还应注意把握游戏的时间和学生的参与面。
情境导入法缩短了学生与教学内容、教师的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获得全面发展。在这样的人际情境和学习情境中,这些因素综合发挥作用,自然能使情境导入法成为强有力的导入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
第五篇: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讨论问题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讨论交流问题
一、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如何看待自己角色的变化,怎样适应
角色变化?
二、在教学研究中,为什么“学法研究是第一性的”?
三、试述语音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在词汇教学中,学生应该承担哪些任务?为什么?
五、怎样理解语法教学的“承载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
实性”?试举例说明。
六、“语法学习要服务于语言交际”。怎样理解这种说法?在英语
考试中如何体现这种理念?
七、“阅读前”活动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占据怎样的地位?起什么作
用?
八、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要分析什么内容?学生从中能学到
什么知识?
九、为什么说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仅仅是指导者,而应该是
写作者之一”?
十、什么方法或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兴趣?为什
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