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windows文件夹和文件管理》教学设计
Windows文件夹和文件管理
教学内容分析
《2.7文件夹管理》、《2.8文件管理》这两节内容选自《计算机技能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一书。
Windows文件夹和文件管理是教材中Windows XP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两部分知识主要介绍了Windows文件夹和文件的命名与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其操作和知识点又有大量的相似性,因而将两节内容并入一节进行统一讲练,这样一方面对重复性的知识一次讲清,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区分。通过讲练使学生对Windows的基本存贮方法、文件管理方法形式、文件访问、信息处理分类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进而使学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更进一步地掌握其操作技巧和相关知识,增长了学生的技能、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根据学生不同需求,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计算机软件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其自学意识、自学方法,不断吸收更多的新养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维、灵活处理的意识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对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不再陌生。
这个年龄的学生乐于看到新奇的事物,喜欢进行操作、实践,愿意展示自己与他人交流,希望能有所创新、与众不同,成为众人的焦点。因而在教学中重视观察和实验,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在的意识、个性思维,更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和积极思维的意识。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计算机课教学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传授知识的系统性、传统的灌输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探索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注计算机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件夹、文件的命名规则。
2、了解系统指定的名称含义。
3、掌握文件夹、文件的创建方法,并能正确识别各类文件。
4、掌握文件夹、文件的管理方法。
5、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6、经历猜想、实验(操作)、确认(比较)、教师讲解演示等活动,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计算机学科自学的方法、思路。
教学重点:文件、文件夹的命名、管理。
教学难点:文件、文件夹的管理。
重、难点解决措施:实例讲解,学生完成常见文件的识别与命名。
本课采用学生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演示、指导、电子课件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师:当我们打开电脑时,经常看到一些图标,上网下载歌曲时也经常要选一些类型,那么同学们对它们的含义是否清楚哪,它们有何不同,意义上又有何区别哪,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要求学生:打开计算机,并浏览计算机,从中找到一些图片,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置为桌面。
(学生根据学过、接触到的知识,能够找到一些图片,并改变桌面变景。)
师:大家看我们找到的图片格式相同吗,有没有什么区别?
生:不同,有的图片是可能动的,有的是静止的。
师:那么我们同学是否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哪?
(学生想了解,并想知道其区别是什么)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Windows是如何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
(学生活动:打开教材,打开计算机中“我的电脑”窗口)
二、新课学习
1.文件夹与文件的区别、创建
师:同学们根据以往的练习,我们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经常看到文件夹和文件,对它们我们已经不陌生了,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它们的图标和名称为何不同,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下面我们就打开一个磁盘看一看。
学生活动:同学们在计算机上操作、互相讨论、动手实践、探索。
教师活动:指导、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操作,哪一位同学能说一说文件夹与文件有何区别?(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回答,教师重复、精炼语言,由一位学生归纳总结。)区别:文件夹主要是用于存放文件的,文件是存放信息的最小单元,有一个比喻来说,文件夹和磁盘相当于一个大树的树杆和树枝,而文件相当于树叶。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磁盘的树型目录结构。)2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操作,大家想一想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能否利用文件夹来
树管理自己的东西,以便于平时的使用和管型理。目(学生们互相讨论研究,动手实践,录回答自己将家里的机器中建立了音乐、游结戏、软件等文件夹,用于管理,并总结这构样做的好处。)
师:那么同学们现在能否在计算机上建立几个文件夹或文件哪,创建后再给它们起个名字?
(学生动手实践,并根据教材P29页中指导创建文件夹和文件)
学生根据操作,提出问题:在起名时到底可以打多少个字,为什么有些符号有不了。
2.文件夹、文件的命名规则 格式:文件名.扩展名
1~255 0~4个字符
文件名可以是英文字母、数字、汉字和一些常用符号,但有一些不能用,比如:/、、*、?等。
扩展名相当于外国人或中国人的姓。主要是用于标明文件的性质,比如是音乐、视频、图片,还是文本。
师:同学们平时我们上网下载音乐时经常需要选择不同类型,那么它们具体指什么哪?
学生回答:可以选择不同格式的音乐,将其下载到手机到MP3上欣赏。师:那么同学们还知道那么文件的扩展名哪,它们有何意义、区别?(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常见音乐、视频、图片等扩展名,并帮助学生分析。)音乐:mp3、wav、wma、fla、rm、mid
歌词:lrc 视频:mpg、dat、mpv、miv、avi、vob
电子书:txt、pdf 图片:jpg、gif、pcx、bmp 师:那么同学们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知道更多的扩展名哪?下面就以几个软件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如“千千静听”、“Media player”、ACDSEE图片浏览等软件,利用其中的“文件”打开功能中的“文件类型”选项来查看各类的常用扩展名。
(出示几个对话窗口,并利用软件演示,打开不同类型的文件。)
千千静听 打开文件窗口
Media Player打开文件窗口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演示,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操作,练习查找不同类型文件,并查看其内容。)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对文件的扩展名的意义是否了解了哪,那么在各种打开窗口中,我们看到的“*.mp3,*.mod等”中的“*”号有什么作用哪,前面我们也提到过给文件夹或文件命名时不能用“*,?”号,其有何实际意义哪?下面就以“查找”文件为例给同学演示一下。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查找mp3格式音乐过程,学生实践操作。)
(并介绍“?”号的使用。)
(学生小结这两个符号的功能和使用方式,教师归纳总结。)
区别:“*”代替所在位置的任意多个字符,“?”代替一个字符。
(学生练习有关操作,进一步掌握扩展名的含义,并小结文件命名规则,以及扩展名的实际应用。)
3.复制、移动和删除操作
师:同学们,在以往的操作中大家对复制、移动和删除操作是否已经了解了哪?(由于现在学生多数在中小学已经学过计算机知识,并经常接触计算机,因而这部分知识简单总结一下就可以了。)
学生们多数表示已经会了,并总结键盘快捷键和鼠标操作两种方式。师:在这里大家需要记住两个键盘键的使用技巧,一个是“Ctrl”,另一个是“Shift”,前者是选择不连续多个文件,后者是选择连续多个文件。
(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践,练习两个键的使用方法。)师:同学们,在上网下载文章时,Shift键有没有用? 学生:有用,可以用它快速选择一段连续的文本,与用鼠标左键拖曳快多了。(学生练习用Shift键选取一大段连续文本,进一步掌握这个键的功能,同时在其他软件试用,从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软件操作上的相通性,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4.创建快捷方式
师:同学们,在计算机桌面上、开始菜单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快捷方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启动不同的软件,那么大家是否会自己创建一个哪?
学生:会,可以用鼠标右键中的“发送”功能中的桌面快捷方式来创建。师:但是,如果我们不想把所有快捷方式都建在桌面上,而是想建在其他位置怎么办哪?
学生:那只能用鼠标右键中的“新建”→“快捷方式”来建立了。(师生共同练习这种方式。)
师:同学们,这样做怎么样,实现起来容易吗,能记住吗?
(大多数学生表示比较难,不容易记住。)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试一下鼠标右键拖曳,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如左图,主要是复制、移动、创建快捷方式这几项功能,并与学生共同练习使用。)
鼠标右键拖曳菜单
5.相关软件使用(补充内容)师:同学们,当我们想在网上查找一些mp3格式的音乐,并将其下载到手机、mp3、mp4上时,但又找不同这样格式的文件,只有其他格式的,那么这时该怎么办哪?
学生:网上应该有转换工具吧? 师:同学们说的对,网上确实有这类软件,比如mp3格式转换器、mp4格式转换器等。下面我们以音乐为例,介绍一下mp3格式转换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使用方法,师生共同练习使用软件。)(并简单介绍mp4、图片等转换工具使用,并归纳各种软件使用上的相通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自学意识能力。)
三、小结与巩固练习
[1.培养学生归纳意识。2.培养学生计算机学科自学能力。]
小结:(略)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归纳总结,由一名或多名学生共同完成)巩固练习:学生利用剩余时间完成本节课中所出示的实例,完成教材中实训9和实训10内容,练习文件夹和文件的基本操作。
四、布置作业
1.阅读理解教材第29页至第32页。
2.完成教材第30页“实训9”和第32页“实训10”。
五、探究问题
利用上机练习和课后时间,在计算机中查找音乐文件,并将自己喜欢的不是mp3格式的音乐转换为mp3格式音乐,并利用介绍过的软件对音乐进行截取,制作手机铃声。[板书设计]
windows文件夹和文件管理
1.文件夹与文件的区别、创建
3.复制、移动和删除操作 2.文件夹、文件的命名规则
4.创建快捷方式
格式:文件名(主名).扩展名
鼠标右键拖曳
1~255
0~4 个字符
5.相关软件使用
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参与到新课学习中,由于所设问题、所讲内容,多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之问题,因此大部分同学能积极的参与进来,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及时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有针对地讲解,强调学生不能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使积极参与者能准确掌握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及技能。
在教学中预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掌握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同时对其他相关知识也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对于学生所不能熟知的问题,利用上机实践时间结合教材中实例,以及教师所扩展内容,在学生亲自动手、教师指导下均能掌握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这节课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反复演示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严格按照教材顺序教授相关知识。然后用大量的上机操作让学生在机房重现教师上课的内容,这样虽然教师讲课比较轻松,知识传授与课本不差分毫,但学生对所学知识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不能准确记忆教师所讲的所有知识点,更无法发现学生的不足,以及操作中的不规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增强也无益。
针对上面的问题,在教学采用师生互助互动,通过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一个个实例,特别是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新组合成一体,采用多媒体、电子课件、学生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纠正了学生操作的不规范和知识的不准确。同时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加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发现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篇:文件和文件夹操作教学设计
文件和文件夹操作教学设计
腾冲县第五中学 孙兴常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在word2003文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在word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学会调整插入图片的大小。实现图文混排。教材先安排了文字的输入及文字格式的设置、排版。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图片的插入方法及图片格式的设置。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文字的输入及格式的设置还学会了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学生还没有掌握。但学生在平时经常接触图文混排的电子作品,对这样的作品很感兴趣,都很愿意学会这部分操作内容,学生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因此学会图文混排成为了必然。
三、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是一种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既有枯燥的理论知识又有学生感兴趣的操作内容。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让感兴趣的任务驱动下逐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利用网络的优势,展示优秀的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学生自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其他学生作为小老师指出不足,提出改正建议。教师做为课堂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掌握在word2003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能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文字环绕工具。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③、情感目标:
图片的美与文字巧妙的结合,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学科与语文、美术学科的整合。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会使用文字环绕工具。难点: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
六、教学准备:
1、“小助手”课件、网络视频。
2、祖山文档及相关的图片。
3、图片若干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两张电子报刊,看哪一张漂亮?好,我们先来欣赏第一张。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带图片的漂亮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一份比它更漂亮的作品?
师:好,我们这一节就来学习。图文混排的操作。板书:图文混排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任务一: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看 “小助手”后完成操作:
打开桌面上名为“祖山”的word文档,以小组为单位,用以前学过和知识或者课外学到的知识,自己尝试插入图片。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演示并说明操作步骤。提出自己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其他学生解答问题并做出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有目的的把问题进行分类。(大小、位置、环绕方式等)任务二:设置图片格式:
学生自学看书(39——40页)以小组为单位逐步完成(一)、调整图片大小
(二)、图片的位置
(三)、图片的环绕方式的设置。师生共同解决:
(一)、调整图片大小(1)8个控制点的解决。
(2)、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学生演示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
(二)、环绕方式的设置。
1、怎样调整图片的环绕方式呢?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出方法,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解决。
2、生演示操作方法,同时明确有不同的环绕方式。师:你们分别选择一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
3、学生动手操作:
(1)、将图片设计成不同的环绕方式,观察效果。(2)、设计自己图片的环绕方式
师:除了这两种最常用的环绕方式外,还有其他几种,你们可以将图片设置成不同的环绕方式,观察它们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然后根据需要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环绕方式。
4、演示学生作品,讨论选择的环绕方式是否合适
(三)、图片的位置的调整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演示。
(四)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师归纳补充操作细节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拓展,深化知识:
(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图文混排的作品,充满个性的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合作完成。(所需图片可以到网上自己下载或者到桌面文件夹找)制作要求:
1)布局合理 2)设计有创意。
(二)、学生展示作品,并让其说明设计意图。自评、互评、师评,完善作品。
四、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教师评价。
五、课下作业
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以“母亲节”为主题的电子报刊。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信息技术操作课,在本节课学习中,借助网络平台建构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不但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交互性,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而且克服了教师主宰课堂的弊病,实现了教师教学过程角色的转换,教师更多地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从而构建了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的学习模式。
在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自我探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第三篇: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设计改后
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1册第四单元《管理文件和文件夹》中的部分内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是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前提条件之一,本节课学习内容包括认识文件和文件夹、熟悉其命名规则、掌握建立文件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为掌握文件夹的各种操作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文件、文件夹的概念 2.了解文件名的组成
3.掌握在指定位置建立文件夹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情感目标:
1.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创设适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文件或文件夹的命名规则、建立文件夹的方法。教学难点:文件或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协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是一个小学生的房间,你们觉得怎么样(很乱)那你们觉得他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师: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奇惯,把自己的东西有条理的分类放好,对不对
其实啊,在电脑这个抽象的世界里,里边的文件和文件夹也需要有条理的分类的放好。
设计意图:从“整理房间”的话题引出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解释电脑世界抽象的概念。并希望在此环节引导学生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新授:
1.认识文件
师:刚才老师提到了两个名词:文件和文件夹(板书:文件和文件夹)那什么是文件?什么是文件夹呢?
观察U盘中的内容,请生猜测:哪些是文件?哪些是文件夹?
继续观察,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
计算机把一篇篇文章、一幅幅网页、一段段声音、一张张图片保存成一个一个的文件。
教师举例,文件可以是房间里的一件衣服,一个玩具,一书本 2.学习命名规则: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文件和文件夹也不例外,而且它们的命名还有很多规则呢。
自学课本P128第三自然段的课文,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教师提问:文件名有几部分组成:两部分:主名.扩展名
主名的合法字符:便于识别的英文字母、汉字等字符 主名的不合法字符:*?<>|:/ 出示口诀帮助记忆非法字符:一撇一捺一竖条;大鱼小鱼双引号;星星问冒号;9个全记牢。
【我们在社会上生存同样要遵守规则,否则是行不通的。】 练一练,说一说下面的文件名是否合法
(1)童年.jpg(2)???.bmp(3)我的**.txt(4):).wav(5)long.mp3(6)汽车.bmp(7)&微软公司&.doc(8)111.exe(9)<111>.exe(10)a10.mpg 圆点后边的名字是扩展名,扩展名不需要我们自己录入,而是由画图软件自动添加的。那它有什么作用,咱们呆会再说 3文件的类型和图标
师:咱们再观察一下老师U盘里的文件,除了文件名以外,每个文件前边还有一个图标,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图标都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图标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我们翻开书上128页,看一下最后一段的内容,然后由你们来告诉我答案 图标和扩展名都是用来标识文件的类型。看129页常用文件的类型、扩展名图标 说一说,下边的文件是什么类型的文件
4、认识文件夹
认识完了文件,下面咱们再来一块儿来认识一下文件夹
文件夹则是用来组织和管理文件的,磁盘或光盘中存放着大量的文件,为了分门别类地管理这些文件,人们把同一个类型的文件,或者同一主题的文件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
如果把文件比成一个个的物品,那文件夹就是装这些物品的柜子,为了区分,每个柜子都有不同的名字
4.新建文件夹:
师:现实生活中的柜子里需要花钱去买,而咱们电脑里的“柜子”则需要花时间去建立,那你愿不愿意在你的电脑里建立这样的柜子,来规范你的文件呢(学生回答)
出示任务:在D盘上新建名为三(2)班的文件夹。参考课本P136或请教同伴。请一生演示讲解。
师就演示中出现的问题小结。
学生继续练习,如果有的同学已经完成,则让他们再在这个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子文件夹,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小竞赛:小组成员依次在同一电脑上新建名为自己的机子号的文件夹,最快的一组即为胜利。
【设置此竞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获胜的小队发放奖品
三、总结:
关于文件和文件夹你都知道了哪些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第四篇: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教案
课题:第四章 Windows XP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及他们的命名规则。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移动、复制、粘贴多种操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管理能力。
2、能够通过自己主动的分析与判断在众多的操作方法中,找出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移动和复制的多种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科学地管理文件与文件夹。教具:多媒体教室 教法:
1、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习惯。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利用word来创建空白word文件引入新课
一、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在D盘上创建如下所示的文件夹:D:AA D: BB D: CC D: DD 方法:(1)菜单:“文件”→“新建”
(2)快捷菜单:右击选定窗口的空白处,选择“新建”(3)工具创建法
(4)使用文件和文件夹任务窗格,可以利用创建一个新文件夹链接创建文件夹
二、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把D盘的D:下 AA文件夹更名“文档”,BB更名图片,CC更名MP3,DD改为影视。方法:(1)菜单:单击“文件” → “重命名”
(2)快捷菜单:右击对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3)鼠标单击两次文件或文件夹的“名字区”
三、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把我的文档中文件移动到D盘的D: 相对应文件夹中
1、移动、复制的概念:
(1)移动:将所选文件或文件夹从某一磁盘(文件夹)移动到另一磁盘(文件夹)中。(2)复制:将所选文件或文件夹从某一磁盘(文件夹)移动拷贝到其它磁盘或同一磁盘的文件夹(若是同一文件夹,则需注意复制时的文件名不同。)
2、复制、移动的基本原理:
(1)移动:选定对象--[剪切]CTRL+X--选定目标地--[粘贴]CTRL+V(2)复制:选定对象--[复制]CTRL+C--选定目标地--[粘贴]CTRL+V
3、操作方法:选定对象后讲解(1)使用任务窗格 :在文件夹窗格中单击“移动所选项目”或“复制所选项目”链接打开“移动项目”或“复制项目”对话框,单击目标文件夹,单击移动或复制按钮
(2)使用菜单:第一步“编辑”菜单—“复制”(或“剪切”)、Ctrl+C(或Ctrl+X)、右击选定对象选择复制(剪切),第二步选定目标地,第三步“编辑”—“粘贴” Ctrl+V
(3)鼠标拖动: ①同一磁盘中的复制:选中对象-按Ctrl再拖动选定的对象到目标地;
②不同磁盘中的复制:选中对象-拖动选定的对象到目标地; ③同一磁盘中的移动:选中对象-拖动选定的对象到目标地;
④不同磁盘中的移动:选中对象-按Shift键再拖动选定的对象到目标地。
(4)利用“发送”完成复制。移动与复制的区别:
1、从执行的步骤看:复制执行的是“复制”命令,而移动执行的是“剪切”命令
2、从执行的结果看:复制之后,在原位置和目标位置都有这个文件;而移动后,只有在目标位置有这个文件。
3、从执行的次数看:在复制中,执行一次“复制”命令可以“粘贴”无数次;而在移动中,执行一次“剪切”命令却只能“粘贴”一次。
练习:
1、在“本地磁盘D”驱动器中新建一个名称为“文稿”的文件夹。
2、打开“word”程序,创建一个word文档,并将其保存在“文稿”文件夹中,命名为“学习总结”。
3、在D盘中创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学习”,将“文稿”文件夹中的“学习总结”文稿复制到“学习”文件夹中。
4、将“学习”文件夹移动到桌面。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文件文件夹,文件和文件夹重命名,移动复制的多种操作方法。
作业:1创建文件夹有哪些方法?
2如何重命名文件?
3怎样移动文件?移动和复制文件有何区别?
后记及教学反思:
第五篇: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案例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为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泰山出版社)一册上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第三节《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该节教学内容为典型的零起点教学内容,由此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材授课顺序作了部分调整。
二、学生分析: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大多数才刚刚接触到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对计算机还有一定的神秘感。《资源管理器──文件夹的管理》是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之一。通过对此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对文件夹的各种操作。这些新知识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的运用,促使学生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并将其转化为动力,从而提高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等操作,熟练网络信息的查找与图片的保存、文夹的共享操作并巩固路径的概念。
2、能力目标
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情; 加深学生对邹平风景的了解,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他们爱我邹平、爱我中华的民族情感,并注重了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文件或文件夹移动和复制。
五、方法运用
(一)、学习方法:任务驱动下的探究协作式学习
根据学生上机的座位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以附近4至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异质分组),确定水平较高的学生为小组组长。在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根据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然后经过小组内集体讨论制定出学习步骤,明确分工并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通过总结提高来弥补各自的不足,进而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可知大部分知识点集中在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之中,所以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枯燥,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对初一新生而言由于小学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程度参差不齐,很难按照教材的顺序一步一步地“灌输”给学生。因而利用学生喜好上网浏览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嵌入到网页中,以它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通过“认识鹤伴风景”这一具体任务来达到教学目的。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设计意图: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材内容做了一些处理,把文件的共享及网页浏览、图片保存的方法整合到这节课。
2、合理使用导学方法,把任务细分,做到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3、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对较难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它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又能发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个体的特长。
4、利用家庭作业来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六、教学过程:
(一)确定课题:
师: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源介绍引出主题: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生:明确学习内容。
(二)、知识点讲解:
师:讲解Windows系统中资源管理器的作用。介绍资源管理器窗口、文件的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教师只讲一种方法其余的(包括文件夹)供学生自主探究。用类比的方法,告诉学生文件夹和学校、大楼、教室的共同点。生:注意观察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初步了解各知识点的要素,为进一步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三)、引导主体:
师:发布第一个任务(个人任务):浏览残缺的鹤伴山风景简介网页。通过大屏幕投影指导学生补全网页内容(复制或移动)。发布第二个任务(个人任务):找到“英雄雕塑.gif”文件,并重命名为“抗日桥.gif。理解任务内容,定位处理问题知识对象,构思任务处理的初步设想。
生:根据页面的提示,将相关图片复制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四)、自主学习:
师:发布第三个任务(小组任务):建立“九曲涧”、“仙鹤桥”、“水帘洞”三个文件夹,然后打开《邹平政府网》网站,将“旅游资源”栏目中的鹤伴山风景简介网页精彩图片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每个文件夹的图片不少于3个。
1、教师演示如何在网页上保存图片;
2、将学生按预设的小组坐好,宣布该任务为小组任务,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完成;
3、教师宣布任务开始后就巡视全体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
生:在前一步成功经验的激励下,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归纳总结来突破这个难点。
(五)、完善提高:
师:问:现在“水帘洞”景区已经合并在“九曲涧”景区中了,同学们的文件夹应该做怎样的修改?(加深对“移动”这一操作的印象)
1、发布第四个任务(小组任务):创建一个文件夹以小组组长的姓名来命名,在这个文件夹内再创建一个文档文件取名为“鹤伴山风景”,然后再把自己做好的“九曲涧”、“仙鹤桥”两个文件夹。共享(设置为只读)新创建的文件夹,供其他同学浏览。
2、教师根据各小组完成的情况选择有代表性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问题所在。生:依据任务的要求,在小组内共同协商确定思路。小组长在目标任务的指导下和组员,收集相关资料、创建文件、文件夹,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吸取同学的优点,发扬自己的特长,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成果。
师:发布第五个任务(个人任务):在“九曲涧”、“仙鹤桥”建立以景点命名的文件夹、文件夹中。
巡视全体学生,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参考。要求小组长检查自己的组员的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生:从小组任务到个人任务,避免了某些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协作中“滥竽充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体现协作式学习的优
势所在。)
(六)结束准备: 师生:总结本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