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进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的策略;三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二、学生分析
对于面积的知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通过访谈了解到有的学生通过看书对面积已有所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即使学生已经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面积的含义.(访谈中在说说什么是面积时:5人基本都谈到了关于物体表面大小问题,但没有1人说道有关封闭图形的大小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图形的大小比物体表面大小相对抽象。在教学中还是尽量通过多种感官参加数学活动,使学生建立有关面积的正确表象,丰富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
三、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面积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表面、两个 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了解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
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长方形、正方形纸片 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同学们高兴吗?那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欢迎所有来听课的老师,好不好?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动手实践,感知面积的概念
1、物体表面的面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鼓掌时两手掌接触的地方就是手掌的面,请同学们用右手摸一摸左手手掌的面。
师:同桌互相比较一下,谁大谁小?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面的表面,再摸一摸椅子面的表面,比一比表面谁大谁小?
生用手摸,师提示学生用手掌摸遍表面的全部。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表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盖的表面,感受一下它们的大小,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
师:请你自己摸一摸周围其它物体的表面,说说谁大谁小。生可能说出门、窗户、地板砖等,并进行比较。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生: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师揭示:那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面积。(板书:面积)
师:像黑板的表面、课本封面的表面、铅笔盒盖的表面都有大小。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叫做黑板表面的面积,那课本封面表面的大小叫做什么呀?铅笔盒盖的表面呢?
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学生交流,老师注意学生表述的语言。
〔设计意图:利用摸一摸、比一比课本面、桌面等活动让学生对面积有初步的感知,这一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身边的资源,简单易行,参与面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这有一些平面图形,你认识它们吗?
师:在你的桌子上也有一些平面图形,请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我们来一次涂色比赛:将手中的图形涂上颜色。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速度最快,要求涂匀、涂满。老师说停大家必须立刻停笔,能做到吗?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一支彩笔。准备好了吗?听老师口令。三、二、一,开始。停。把彩笔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师:拿一张涂的最快的小图形展示。这位同学涂得最快,老师宣布这次比赛的冠军就是这位同学。
生:不公平,他的图形小。
师:有道理。原来大家手中的图形不一样大。这次比赛不能算数,那请其他没涂完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把你手中的图形涂完。同桌互相比一比,谁的图形大,谁的图形小。
同桌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交流个性化的方法。如(观察比较、重叠比较)师:同学们,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平面图形也怎么样? 生: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
师:那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什么呢?
生:叫它们的面积。(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你能指出你手中平面图形的面积吗?(涂色部分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涂色,在不平等的比赛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有大有小,让学生对面积有进一步感知。〕
3、小结:什么叫面积?
师:(指着黑板)同学们,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那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什么是面积吗?
学生表述。如果说的不准确,就说谁再说说。如果学生准确地说出来。师:刚才他用了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谁听出来了。生:或字。
师:用一个连接词“或”字就能把这两种情况综合起来。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谁来说一说到底什么是面积?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面积,而是组织学生通过摸、比、想、看、说等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三)、操作探讨,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你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拿出实物或课件出示比较大小)
1、比较两组实物面积的大小
师:老师课下搜集了两片树叶。认识吗?比比两片叶子哪个面积大? 生回答。
师出示丝巾和手绢。师指丝巾问学生:“这是什么?”再指手绢说出这是手绢,说一说哪个面积小?
2、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比较两个物体表面的面积时,我们用观察的方法或重叠的方法就可以了。下面让我们来比眼力,看谁能一眼就比出下面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出示课件)出示比较容易看出大小的一组平面图形,比较面积的大小。师:下一组。出示能看出大小的两个正方形,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下一组。出示书中不容易看出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有的说正方形面积大,有的说长方形面积大,有的说一样大。师:有的同学认为长方形面积大,有的认为正方形面积大,也有同学认为一样大,到底谁大谁小,怎么能准确地比较出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请同桌同学合作,开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可以动手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或者其他一些方法进行比较。然后互相说说你们是怎么比较的。开始吧。
交流、演示比较方法(重叠比较、割补比较、数格子比较等)老师对每种方法都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可真棒,能用这么多方法来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那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师:当我们不能用眼看出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我们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
(出示课件)老师这有两个正方形,它们都被分成了几个方格?(9)我说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同意吗?为什么?
教师强调:用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时,划分的方格大小必须一样、必须统一。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画格子、数方格、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四)、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并能通过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同学们都学得很棒,下面让我们来挑战一些习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比较河北省政区图中各市面积的大小。
2、最近老师遇上了一个难题,老师的儿子要上幼儿园了,我想为他选择一个运动场地大一些的幼儿园。这是三个幼儿园运动场地的照片,你能帮帮老师吗?
3、出示书中第二题。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4、智力大比拼。画一个面积等于8个方格的有趣图形。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此题教学时怎么处理?预设要充分,尽量写出来
(五)、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师:你们的收获真多。要想知道咱们学校操场的面积还能用这节课学的方法吗?怎样去测量、计算它的面积呢?以后我们一起再来探讨学习!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认 识 面 积 教 学 反 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一是结合三个具体实例,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玩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面积并认识到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使学生完整的认识面积的含义。三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为后继学习面积的度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采用了观察、操作、直观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感知,逐步体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探究出多种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互相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抓住了教学的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积的含义。在探究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给予学生充分动手操作讨论、汇报的时间,学生的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并学会了比较物体面积的方法。
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在练习中不仅比较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还区分了面积和周长的不同,并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手势区分面积和周长。在完成“想想做做”5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学校的平面图,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比较平面图形中面积的大小,使学生会说、会比、会看。总结时,把所学知识引申到观察本学校的平面图,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从而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篇:《认识面积》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11.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物体表面和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一、激趣导入
1.涂色比赛:教师出示黑板上提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选两名学生进行填涂比赛,甲同学填涂小正方形,乙同学填涂老师指定的黑板部分。
你们猜一猜,哪位同学先涂完?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师:小正方形比较小,其实就是说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小。(板书:面积)
2.揭示课题。到底什么是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涂色小正方形和黑板的面,直观感受面积,建立面积的表象。因为是比赛的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认识面积
(一)认识物体表面。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比如,黑板书写的这个面就是黑板的表面(边说边摸)。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举一些物体表面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交流。注重学生摸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在摸物体表面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老师提炼:平整、光滑、连续、面是有大小的。
(二)认识面积。
1.黑板表面的大小是和黑板表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
2.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想老师这样来说一说,比一比吗?请看自学学习单:
自主学习单
(1)摸一摸:用手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
(2)说一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3)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
(1)边摸边说:()面的大小是()面的面积。
(2)比一比:()面的面积比()面的面积大(或小)。
4.全班交流。
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个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大小之分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上的一个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的面积。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
1.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说说什么是图形的面积?
2.总结:一个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知物体上面积的含义之后,再顺理成章地引入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使学生对面积有全面的认识,也为教学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三、比较面积大小。
1.观察法。
比较刚刚平面图形的大小和四个省的大小。
点拨:有时通过观察能直接比较。
2.重叠法。
出示两张面积大小接近的纸,让学生感知当观察法不行时可以用第二种方法:重叠法。
3.数格法。
出示两张面积接近的长方形彩纸(例2),让学生感知两种方法都不能比较出面积大小时,怎么办呢?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提供材料:小正方形、小长方形、透明方格纸)
(1)可以自己想办法,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
(2)想出一种方法后,组长带领大家去探究其它的办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结论在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比较的方法。灵活使用三种方法。
[设计意图]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亲自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激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师:涂色部分是图形的什么?哪个图形面积最大?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比较?
师:梯形面积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点拨:将半格与半格拼接起来,其他是整格子,数一数就可以了。
红色的边线指的'是什么?
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
(1)观察题找那中的每个图形,你知道些什么?(交流图形面积的大小)
(2)辩一辩:下面两个问题分别是求图形的周长还是面积?
A.学校要在草坪上重新铺一层草坪,要铺多大的草坪?
B.在草坪的四周围一圈围栏,围栏是有多长呢?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也更生动诠释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五、反思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
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分
学习准备: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预设
一、激情导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知识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
(1)摸一模,认识面。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经验。教师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
2.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比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积”的概念。)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5.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检测导结
完成第62页做一做。
交流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面”,引发新知的生成。
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通过涂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比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上是说树叶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但反思整节课,还存在许多遗憾和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认识物体的某个面时,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多说说各种各样的物体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了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面积等,但没有延伸到课堂以外,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组织的还是不够到位。虽然已经特意明确了活动要求,但由于平时的课堂中缺少训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显乱糟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认识面积的课件
2.《认识面积》课件
3.认识面积课件
4.面积的初步认识课件
5.关于面积的初步认识课件
6.《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7.面积的认识课件
8.认识面积单位教案
9.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三篇:认识面积 教学设计
郭村中心学校
吕诗颖
三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面积
《认识面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郭村中心学校 吕诗颖 2017年4月11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动手画一画,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若干、长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画一画,比比谁涂得快!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为什么都选长方形2号呢?其实我们的选择中已经蕴含了面的大小的比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从数学的角度认识面(板书 认识面积)。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面积的意义。(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根据教材情境图,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郭村中心学校
吕诗颖
(板书:观察比较法)(2)认识封闭图形才有面积。
出示图形,说明这些图形都有面积,且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封闭图形。(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板书 面积的意义)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2、比较面积的大小。(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 重叠比较法)
(2)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大小(3)引导:请同学们相互分享比较方法。
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分。(4)认识统一比较单位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引出关键点:认识统一比较单位的重要性。(板书 同一比较单位法)
三、课堂作业
1、下面是三个公园在同一幅地图上的平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公园的面积最小 B.乙公园的面积最小 C.丙公园的面积最小 D.无法比较
2、填空。
(1)语文书封面的大小就是语文书封面的()。
(2)餐桌表面的面积指的是()。
郭村中心学校
吕诗颖
(3)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表面的面积()。
3、下面的3个图形中,()。A.圆形的面积最大 B.三角形的面积最大 C.长方形的面积最大 D.无法比较
4、下列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面积的大小:当两个图形的面积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时候,就要借助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作为标准进行测量比较,即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作比较。
五、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1、面积的意义
2、面积的大小
(观察比较法、重叠比较法、统一比较单位法)
第四篇:《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1.T:王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平面图。
T:在这个平面图上,每个建筑物都有它们各自的面积。你能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听到“差不多“这个词,那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有没有办法比较差不多大小的两个物体的面积呢?下面我们就要通过活动找到方法。
(二)动手实践。
1.(两张差不多的纸片)你们有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活动材料。你们在比较的时候需要什么材料就可以选用什么材料,当然也可以不选用.T:等会在汇报的时候王老师看看哪一组采用的方法比较多。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
--1学生汇报方法中间不要打断他。2评价以学生为主。3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渗透“面”和“面积”的转换。4操作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4.还有其他方法吗?
(三)练习。
1.(T出示课件:没有方格的图,但是有编号)
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呢?(数方格)2.S独立作业。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深化体验。
(一)课堂小结。
1.T:我们今天学了——面积。
T:还会说了“***的大小就是***的面积。”你能试着说说吗? 2.(T出示湖面照片)
T:王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到里面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吗?
(T出示房子照片)
T:还带来了一张照片,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
(二)周长、面积谁的本领大。
T:“面积先生”和“周长先生”的本领有没有高低啊?我们要和“面积先生”做朋友,也要和“周长先生”做朋友!
如果时间够,做书上“想想做做”第四题。
第五篇: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 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比较,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
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听课的家长,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学生鼓掌)感谢大家的热烈的掌声。热烈的掌声是我们两只手的什么地方相碰发出的声音?也就是我们手掌的整个面都相碰了,这个面也叫手掌面,伸出你的左手,用右手摸一摸你的手掌面。谁想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让你摸一摸,2-3名学生)比较这两个手掌面,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手有手掌面,且有大有小,数学书也有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拿出你的数学书和老师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手要贴着封面,按一定的顺序,慢慢的摸,摸课本封面的全部)比较一下:数学书的封面和你自己的手掌面,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我们再一起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① 能找到一个比练习本的封面大的面? ②谁能找到一个比练习本的封面小的面? 我们发现物体表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是物体表面的(停顿一会)——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例如说: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课件出示本句,和老师一起说一遍课本封面的面积。谁再来说说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说的真好,谁还能再说一说。(2名学生)那手掌面的大小是……?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什么是手掌面的面积? ①什么又是练习本封面的面积? ②什么又是课桌表面的面积?(同上)
你还能自己举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大家说得真好。那你知道教室地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呢?你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①篮球场的面积指的是…… ②
指甲面的面积指的是……
礼品盒前面的面积(课件出示动的过程)指的是…… 如果老师把礼品盒的前面用笔画下来,就得到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长方形也称它为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这又是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对,又是一个平面图形。这两个平面图形一样大吗? 看来平面图形也有大、有小,因此,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平面图形的———(停顿一下)面积。
例如说:一号长方形的大小是一号长方形的面积。二号长方形的面积谁会说?
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又怎么说?(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大小是……)(圆形的面积是指……)
二、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老师出示两张纸,一张大,一张小师问:你是怎么比较出大小的。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的。
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一张10×10厘米,另一张10×9厘米,第二组:一眼看不出大小的。
对于这两张图形卡片,(贴在黑板上)你能比较出他们的面积大小吗? 请学生表明观点,并问学生:你用什么方法比较的?都是用观察的方法来比较他们的大小的,可结论却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呢?(仅凭观察来比较大小已经不够准确了.)
我们能不能想一个方法让全班同学都认可呢?(用直尺量)好方法。带上你的直尺来量一量。(长度不够)谁有更长的直尺?看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用我们手中的直尺来量是有一定难度的。还有没有其他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你上来把他们合起来比较一下。(重叠一下)你的结论是什么?你们同意他的结论吗?
这种合起来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叫做重叠法。板书:重叠
(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棒的方法,并且还给这个方法起了个名字叫————重叠)
小结:当图形的大小比较接近时,仅凭观察已经难以比较他们大小,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第三组:一眼看不出且重叠也难以比较大小的图形 教师出示贴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用观察比大小)我们说对图形大小比较接近时,仅凭观察来比较大小有时是不够准确的。那我们还能不能想到用其他什么方法来检验我们观察的结论是正确的呢?你想到用什么方法?
(学生会想到用重叠的方法)这两个图形怎么重叠到一起呢?
(先剪下再重叠)不错,是个方法。这是老师事先在同样的纸上剪下的这两个图形,我们重叠一下,谁得面积大? 小结:这种方法也能比较出纸上两个图形的大小,那你能不能想出一些既不破坏作业纸,也能比较出他们面积大小的方法呢?
生:用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小正方形,圆片,或三角形。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请一名同学读一读;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在组里进行交流。请学生上台展示。并汇报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62页的做一做。
2、做课本64页的第二题。
3、做课本64页的第三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