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日月潭》两课时教学设计
11、《日月潭》两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13个汉字,其中要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环绕、朦胧、清晰、隐约、茂盛等词语,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本,并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3、结合课文的学习,学习书写生字中的隐约、环绕、茂盛六个字。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开电脑,安装FLASH播放器
上校
园
网
查
找
课
件http:// 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新课:
在单元导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光,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课文《日月潭》一文,来详细地了解日月潭风光的独特秀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台湾日月潭的什么美?
老师个人理解:
第一自然段是讲日月潭周围的环境美,重点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第二自然段是讲日月潭的形状美也可以说是名字美。第三自然段是讲清晨的日月潭具有一种隐约之美。
第四自然段是讲日月潭的中午清晰美,雨中的日月潭是朦胧美。第五自然段总写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中外游人。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课文究竟写了日月潭的什么美?
指名谈一谈各段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完成板书 环境美——形状美—清晨具有隐约之美——中午清晰美,雨中朦胧美
所以说日月潭(),吸引了()的中外游客。
3、研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学习日月潭的环境美
指名赛读,看谁能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日月潭的风景迷人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4、品读第二自然段,结合课件学习日月潭的形状美
看课件,体会圆圆的和弯弯的,从中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
5、有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薄薄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等词语理解清晨的日月潭具有一种隐约之美。在小组反复练读的基础上,指名赛读。
注意在看课件的过程中,体会薄薄的、天边的晨星、点点灯光、隐隐约约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通过语音的嘘声朗读和轻重变化来表现出一种隐约之美。
6、联系课件,在朗读感悟中体会日月潭中午和下雨时的美。
优秀同学比赛着第四自然段。
在朗读比较和看图的过程中,体会重点词:太阳高照、清晰、仿佛披上轻纱、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等,使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和对比观察,体会到日月潭景色的多变和迷人,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7、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对全文内容做一总结。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风光秀丽、吸引、许许多多、中外游客等词语,感受到日月潭的迷人,联系《看雪》一课引导学生明白台湾是祖国永远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8、学习书写环绕、隐约、茂盛,重点对绕、隐和茂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写端正,写正确,有能力的再组几个另外的词。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安排的内容有些多,尤其是写字课在第一课时中一直实施得不太得心应手。如何减少自己琐碎的分析,把课堂的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自己不用老师教,就能读出课文内含的情感,这也是需要我研究的问题。另外,本课好词语比较多,应该如何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掌握,也是需要下功夫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巩固需要认识的13个汉字,并结合课文的读读记记引导学生积累本课的优美词语。
2、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本,并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感受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结合课文的学习,学习书写生字中剩下的六个字,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练习。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检查朗读课文后面的读读记记,齐读,男女对读,师生跟读,然后练习抄写在积累本上。
2、朗读课文,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当众展示,并练习背诵,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来背诵课文,要求背诵要有感情,还要准确。
3、学习生字岛、展、建、纱、胜、省。
4、练习组词:海岛 小岛 鸟岛 岛屿
发展 开展 展览 展示
建设 建立 建国 建军节
纱由 轻纱 纱布 纺纱
胜利 取胜 胜败 胜负
省城 省长 省事 省悟 觉醒
5、找五名同学通读课文,有能力的可以背诵,没能力的可以照读。
6、教师结合上节课的板书,鼓励同学们继续去查阅关于台湾的知识,例如台湾的阿里山等。
7、布置课外作业,在博客上发表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台湾的资料,要注意要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修改。课前反思:
今天宋老师班已经上了这一课,我听儿子说得有头有尾,特别感兴趣,看来宋老师上得非常成功,尤其是课件的运用,给儿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来在低年级还是应该以形象思维为主,不能把写景的课文上得太理性,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看来在这一点儿上,我应该向宋老师好好学习,要注意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二篇: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本班学生都没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晰” “朦” “胧”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朗读感悟第1、2自然段,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隐隐约约、环绕、茂盛”等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这些词语说句子。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师生对话法、自读自悟法;
学法:在上述教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五.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中国地图、台湾地图、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相关资料、课文插图
六.课时准备:2课时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环”等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一. 激趣导入
1、孩子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美,能告诉老师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吗?(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能畅所欲言,一开课便能激发情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同走进祖国的宝岛台湾,去领略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板书课题,学习“潭”字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课件出示台湾、日月潭的资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提出正确的、有意义的问题。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小朋友们,刚才看了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
3、想亲自去看看吗?
三、预习诊断
要想更全面欣赏日月潭的美景,我们先得把日月潭这篇课文学好,这样才能把日月潭的美景看得真真切切的。下面,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小朋友的预习情况,看看谁是预习小能手,能获得蒋老师第一颗学习之星。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台湾省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 中外游客
小岛 建筑 清晰 展现 朦胧 轻纱 仙境 倒映 附近吸引 童话(1)指名读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这些红色生字中,你觉得哪个生字比较难记住?谁来用记忆方法帮他?
环——加偏旁(不)换偏旁(坏)找朋友:环境环绕 五环 环形 圆环 光环
绕——熟字换偏旁(晓烧浇)分别给形近字组词
茂——偏旁表义法。茂密茂盛 繁茂
随机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二题。(3)去拼音,认读词语
2、作者笔下的日月潭是那么的美!打开语文书,你能把你最喜欢的部分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听吗?
三.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
1、日月潭究竟在哪儿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读第一二句,划出描述日月潭位置的词句。
3、反馈:①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所在的位置。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一篇提到台湾的课文《看雪》 ②日月潭在台湾的什么位置呢?看台湾地图,找到“日月潭”。
4、日月潭周围的环境又如何呢?自读第三句,划出三个四字词语。
5、反馈,师相机板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①理解“环绕”一词,师扮演日月潭,请几名学生来扮演群山,表演出“群山环绕”的样子。②介绍日月潭周围的名胜古迹。有阿里山、文武庙(孔子、关羽)等。
四、了解日月潭的特点以及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1、日月潭有什么特点呢?自读第二自然段。
2、自读第一句。找出两个词来代表日月潭的特点。
3、反馈:①很深。究竟有多深呢?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信息:平均水深40米左右。②碧绿。你还见过哪些事物的颜色也是碧绿的?
4、读了这一段,除了知道了日月潭的特点,你还知道了什么?(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①指名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师出示插图,相机板书“光华岛”“日潭”“月潭” ②聘请一名优秀的讲解员,给大家讲一讲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先同桌两人练习,然后指名上台看图演示。
4、师:其实关于日月潭这个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师讲述给学生听。
五.布置作业
1.用“环绕、隐约、茂盛”3 个词语写句子,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或问别人。
2.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六.板书设计
日月潭 岛 展 建 纱 胜 省 环绕 隐约 茂盛
第三篇:日月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日 月 潭 教 学 设 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部编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中通过情境促学、读中悟学等方法,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品味到文中的好词佳句,还会使他们产生一个愿望:美丽、富饶的台湾快回归祖国吧!
教学建议
1.本课要以识字、读文为主,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课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在读中领略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景色优美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盼望祖国统一的感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
1.出示中国地图。指名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台湾。
2.老师介绍: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那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两岸的人民日日夜夜都在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日月潭》就是介绍中国报道台湾秀美山川的课文。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领略那里的迷人风光吧。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三、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带读。潭 湖 绕 茂 盛 围 胜 央 岛 华 纱 童 境 引 客
2.课件出示词语,让学生反复读。日月潭 湖水 群山环绕 周围 中央 名胜古迹 光华岛 轻纱 树木茂盛 童话 仙境 吸引 游客 3.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名 迹 丽 展 披 胜 央 华 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运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四.再读课文,分男女生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2.写生字、词语。
六、板书设计
日月潭
名 迹 丽 展 披 胜 央 华 现
第四篇: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群上环绕”、“树木茂盛”等词语的意思,学会积累好词好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和迷人的风光。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2.增强孩子们热爱台湾的感情,有祖国统一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提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日月潭》。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台湾岛上那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去感受她的美丽吧。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9《日月潭》。
(二)复习词语: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去领略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但在出发前,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宝宝来和我们道别了,我们快去和他们打招呼吧。
出示词语:隐隐约约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蒙蒙细雨 风光秀丽
点点灯光 湖水碧绿 太阳高照 许许多多 展现 周围 轻纱 附近晨星
倒映 清晰 朦胧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读得特别正确。
(三)播放《日月潭》朗读视频:
让同学们去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吧。
(四)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初到日月潭,她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读了第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①位置:日月潭在我国台湾省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②日月潭的美:作者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三个四字词语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日月潭风景图)从这幅美景中,从作者的描述中,你对日月潭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用一个字来概括—美。
(2)第一自然段,只有短短的三句话,我们就知道了日月潭的位置,感受到了她的美。下面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能读出她的美吗?指生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那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日月潭名字的由来。(2)那文中又是怎样叙述的呢?指名说。
(3)出示句子:.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句描写日月潭名字由来的句子。“圆圆的”、“弯弯的”生动、形象、具体地写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她湖水的形状特点来命名的,仿佛我们就看到了那圆圆的日潭和弯弯的月潭。这句话写的多么生动、形象,下面请同学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注意“圆圆的”和“弯弯的”要读重音。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日月潭还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景。想一想,作者都为我们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呢?(清晨、中午、下雨)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2)那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a 清晨时候的日月潭:隐约美
“薄薄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些。b中午晴天时候的日月潭:清晰美
“清晰”读得重一些,整个句子的语调要读得稍稍上扬。c中午雨天时候的日月潭:朦胧美
“蒙蒙细雨”、“轻纱”、“朦胧”要读得轻一些。
(3)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清晨、中午、下雨时日月潭的不同美景,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景吧。(再次播放课文朗读视频)4.学习第五自然段
日月潭这么美,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这一段中,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整体概括日月潭的美丽呢?(风光秀丽)那我们就早日盼望台湾能够回到祖**亲的怀抱,到时台湾的小朋友能到北京去看看真正的雪,我们也能去日月潭看看,好吗?
(五)课外拓展:
欣赏阿里山的优美景色。
(六)课后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有光描写台湾美丽景色的文章和图片,展示给同学看看。
第五篇: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朦胧”“隐隐约约”“清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3.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教学重点:
1、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
2、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整体感知(5分钟)
1.观看宣传片,师:孩子们,上课前我们看到的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啊?(日月潭)板书,让学生在准备好的本子上和老师一起写下标题。提示:潭: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齐读课题。
2、师:孩子们写得认真,读得响亮,那谁知道潭是什么意思呢?(湖)你是从书中哪句话知道的?(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是啊,潭就是指水很深的湖,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吗?那桃花潭的水不就很深吗?
3、师:那日月潭的景色到底怎样美呢?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老师要求大家画一画美丽的日月潭,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老师选了几幅漂亮的画展示给大家看看。(提示朗读第一自然段)
4、师:你们的画,你们的朗读让老师迫不及待地想到日月潭一睹风采了。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日月潭那秀丽的风光。
二、入境悟情,朗读品味(20--25分钟)
(一)了解“日月潭”名字的来历
1、师: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叫她日月潭呢?你们能从书中找到答案么?(能)哪个自然段介绍的?(第二自然段)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勾出原因。
2、师: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这里不仅景美,名字更美。谁来说说你勾画的句子。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哦,原来是这样的。大家请看,因为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哦,日月潭原来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来命名的。
3、师:老师这里有两句话,你们读读,喜欢哪句?为什么呢?出示句子:A.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B.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两句描写日月潭名字由来的句子。①.谁能说说这两个句子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 ②这两个句子哪一句写的更好呢?第二句
③这两句话都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为什么第二句好呢?
师:作者真有心啊!她根据事物的外形特点来给事物取名字。“圆圆的”、“弯弯的”两个词语描写的日月潭湖水的形状,加上之后我们更够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地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她湖水的形状特点来命名的,仿佛我们就看到了那圆圆的日潭和弯弯的月潭。
④大家知道怎样做才能你的写话变得更清新、生动了吗?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孩子们,用你们刚刚学的的本领,让下面的句子能加灵动起来。
()彩虹像()高挂在雨后的天空中。()落叶像()在空中飞舞。
4、师:孩子们,你们真聪明。老师相信只要继续加油,你们会越来越棒的。日月潭,好优美的名字。你们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下面请同学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句话,注意“圆圆的”和“弯弯的”要读重音。你愿意把这段背出来吗?自由背、指名背。
(二)欣赏美景,美文美读
1、师: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多媒体演示。
2、师: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她的景色也各不相同。那文中都写了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笔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名回答,老师 相机板书(清晨中午)
3、师:课文描写了清晨和中午的日月潭美景,中午又分为晴天、雨天。好,大家请看图片,你喜欢哪个时候的日月潭?好句子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展示出她的韵味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4、出示日月潭清晨的图片和句子。指名朗读。
(1)、师:同学们看这点点星光倒映在水中,模模糊糊,若隐若现的样子,这就是“隐隐约约”。
(2)、师:清晨的日月潭上飘着薄薄的雾,周围幽静而祥和,那我们读得时候是轻柔一点好,还是响亮一点好呢?指名朗读。孩子们,有没有信心读得更好呢?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朗读吧!清晨,起
5、师: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
(1)、出示日月潭中午晴天的图片和句子,学生朗读,。(2)、师:太阳高照,日月潭的美是清晰的,是一目了然的。书中那个词告诉我们,对于日月潭的景色我们看的清清楚楚,“清晰”.(3)、师:看见如此美景,孩子们心情怎样?(高兴)对啊,我们的心飞扬,读书时声音也会提高不少,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感受日月潭晴天的美丽。中午,起
6、师:晴天的日月潭是如此的惹人喜爱,那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1)、出示日月潭中午雨天的图片和句子,学生朗读。(2)、师:晴天是清晰的美,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到清晰的反义词,找到描写雨中日月潭美丽的词语吗?(朦胧)雨中的日月潭好像披上了一层轻纱,孩子们,看见过新娘穿的婚纱吗?美吗?日月潭也像一位美丽的新娘子,在童话般的仙境中等着大家欣赏嘞!
(3)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轻柔地读书日月潭朦胧之美吧!齐读
7、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日月潭有着不同的美。孩子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也会很美丽呢?出示图片,夕阳下的日月潭师:夕阳西下,日月潭更美了。天上的云朵在变色,日月潭也跟着一起在变,整个湖泊充满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8、师: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这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明潭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用读书声表达出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吧!(以各种形式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9、师:熟能成诵,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你们能背诵吗?一起来背一背吧!
10、师:如此风光秀丽的日月潭,让老师都陶醉了,怪不得吸引了(生读)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三、知识积累,拓展升华
1、师:孩子们,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一幅山水画,让我们感受到了日月潭迷人的风光。那作者使用的好词佳句,你们能记 下来吗?课件出示,齐读。拿出笔,书写在本子上。
2、师:同学们,美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多观察,多积累,你也能写出像课文一样的文章。课件出示家乡美景图,指名使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说句子。
3、师:我国的宝岛台湾还有许许多多的美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
四、布置作业
回家把日月潭的美景介绍给爸爸妈妈。板书设计:
10、日月潭
由来
日潭
月潭 清晨隐隐约约
晴天清晰风光秀丽
中午
雨中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