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二年级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3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 二年级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 二年级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数学 二年级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湾沚一小

贾学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②使学生初步会画角,在创造性的使用工具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和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联系。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来画角。【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吸铁石。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图画纸、彩笔、小棒及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魔术表演,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看么?(课件出示)这是一个正方形手帕,去掉他的图案,变成正方形。将正方形的一组对边拉长,成为长方形,作出这个长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沿着这条线将长方形去掉一半,变成三角形,再去掉三角形的一条边,同学们现在看看,这个图形还是三角形么?

这是一种新的平面图形——角。你愿意和角做朋友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初步的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齐读一遍)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这些角可喜欢捉迷藏了,(出示主题图)看这美丽的校园里哪些地方有角?(指名说,师指出)(师适时鼓励学生:同学们的观察力真强,相信这样的观察力对你们后面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2、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角随处可见,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它,请同学们找找我们的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学生找角、指名汇报,并指一指)

3、(出示剪刀图)这三种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物体,它们有角吗?在哪?(生说,师指)刚才同学们找出这么多角,那么角到底长什么样,你们想知道么?我们来把它们请下来把。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比划比划它们的样子,把它记在心里面。

4、(师出示三角板)三角板上有角吗?有几个?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数一数,看一看。请你用任意的一个角这样扎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疼、痒)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它是尖的)再摸摸这儿,又有怎样的感觉?(滑滑的、直直的)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刚才你们说的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角的边(板书并齐读)细心的孩子观察一下,这三个角都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板书齐读一遍)。老师可以在这个角上画一个弧线,再写个“1”,这个角就读作“角1”。

(三)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折角

(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你们的手上都有这样一张圆形纸,它上面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4人一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鼓励有不同折法的学生,把他们的角也展示出来,尝试让学生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2、画角

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对角的了解与认识,画一个角,教师巡视,让学生上黑板板演。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己探讨出画角的方法。在总结学生画法的基础上,归纳出画角的正确方法(画角时,一般用三角板或直尺,在本子上确定角顶点的位置,先画一个小圆点,然后从顶点开始,画一条线,移动尺子,从这个顶点开始向不同方向再画一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个小圆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线就是角的边。画法总结出来以后让学生在本子上再自己画一个角。

我把画角的方法编成一首儿歌,带领学生拍手朗读,学唱这首儿歌。

3、做活动角

同学们,在你们的手上,每个人都有这样两个带孔的蓝色小棒,你们能试一试用这样两根小棒做一个角么。做好后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你发现什么了?尝试让学生认识到角有大小之分。和同桌一起玩一玩,看看角如何变大变小(角两边的开口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你们来看看,老师手上的角和你做的角相比,怎么样,谁大谁小?(角的大小之和边的长短无关)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辩一辩: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要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课件)

2、数一数:角孩子其实很害羞,他常常将自己藏在不同的图形中,聪明的你们来找找看,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比一比:就像我们的身高有高矮一样,角也有大小之分。

4、摆一摆: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学会了画角。(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4)角的大小只和张口有关,与两边长短无关。

五、课题深入,思维创新

课件出示用小棒摆出有角的图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更多小棒摆出更多的美丽图案,并给它们去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用喜欢的颜色画在纸上。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2-33页例1、2,练习八1,2题。【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认识角。【教学难点】 正确画角。【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生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生3:我们组还找到了窗子上的角、电脑上的角。生4:我们组找到黑板上的角。

生5: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学生活动)

[评析: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但精彩之处就在于教师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正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生1: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2: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3:这样才是一个角(见右图)。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评析: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的孕伏;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这张纸 上有三个角。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 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她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个图形就不是角。

(四)动手操作,做角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那你能用这样两根带孔小棒做个角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利用带孔的小棒做角)

师: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不愿意?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

(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师: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用一只手拿着一根不动,另一只手往外一拉小棒,角就变大了。生2:我把张开口的两根小棒往桌子上一压,角就变大了。生3:我把手放在小棒中间往外一撑,角就变大了。

师: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里一捏,角就变小了。

生2:我用两只手将两根小棒往中间一摁,角就变小了。

生3:我把一根小棒放在桌子上,把另一根一压,角就变小了。

[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体验感悟,画角

师:你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学生活动:画角)

(展示一组学生画的角)

师: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同学们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电脑演示画角过程)

师:请用正确画法画一个角。(学生再次画角)

(六)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看,这个角画得怎么样?请这位同学过来,同学们知道她叫什么吗?她为咱们做出了榜样。这是她的什么?(手)这个呢?(鼻子)这个呢?(耳朵。

师: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还知道了她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角这个图形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称,想知道吗?(电脑边演示边出现名称)

师:现在同桌说说悄悄话,告诉对方角的每一部分分别叫什么。

(七)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学会了画角。(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三、巩固拓展

1.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好)同学们喜欢爬山吗?(喜欢)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率先闯过第一关?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师:第3个为什么不是角? 生:因为它的一条边不直。

师:你答对了,奖励你们一面小红旗。

(伴随着音乐升起第一面小红旗)2.师:哪组同学愿意闯第二关?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回答正确后升起第二面红旗)

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 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回答正确后升起第三面红旗)

师:在这位同学带领下,我们顺利到达了山顶,登高远眺,一切尽收眼底。有蓝天、白云、远处的山水、近处高大的树木(边随音乐说,边出现画面,最后停留在交叉的树木上)。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也有角,只要你处处留心,一定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例

1、例2。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乘号,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2.使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36根小棒,挂图,卡片;学生准备12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操作演示,强化感知

1.摆小棒(小黑板出示)。准备题:用/摆一摆。①每堆2根,摆6堆,有6个2根。②每堆3根,摆4堆,有()个3根。③每堆4根,摆3堆,有()个4根。

(1)师生一齐摆小棒。先摆1个2根,领学生说“1个2”。再摆1个2根,提问:现在有几个2? 教师边说大家一起摆完6堆。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 // // // // // 提问:你摆了几堆小棒,每堆几根?

教师指着黑板带领大家数小棒:1个2,2个2……6个2。提问:我们都摆了几个2根?

请小朋友看着自己摆的小棒数一数,再一齐数一数。(2)指导学生摆小棒:每堆3根,摆4堆。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 /// /// /// 提问:你摆了几堆小棒,每堆几根?

教师指着小棒让大家数:1个3,2个3,3个3,4个3。提问:你刚刚摆了几个3根?

(3)学生独立摆小棒:每堆4根,摆3堆? 学生口答,教师演示: /// /// /// /// 学生指着小棒齐数:1个4,2个4,3个4。2.指导学生自己看书。

请小朋友把书打开,看第12页的准备题,读一读,再指着小棒数一数,并且在括号里填数。校对后再读一读。3.数一数。

教师在黑板上板演:5,5,5,5。提问:黑板上有数几?有几个? 齐数:1个5,2个5,3个5,4个5。

二、借助直观,理解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手里拿着什么?这束花有几朵?有几个3?

教师边贴边让学生数:1个3朵,2个3朵,3个3朵,4个3朵。提问:我们一共贴了几束花?每束花都有几朵?有几个3? 再让学生数:1个3,2个3,3个3,4个3。要求一共有几朵花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3+3+3=12。提问:这个算式表示几个3相加? 板书:4个3相加。

4个3相加我们可以写成3+3+3+3,如果100个3,1000个3相加,我们也这样写你觉得怎样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计算几个几相加的简便方法一一乘法。出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4个3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同时板书)3×4=12 像3×4这样的算式就叫做乘法算式,齐说“乘法”3×4表示4个3相加。“×”这是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齐读“乘号”。完成板书:3×4=12 … 乘号

“3×4”读作3乘以4。领读,齐读,指名读。练一练:读乘法算式。2×3 5×4 提问:4个3相加,可以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哪种方法简便? 2.教学例2。出示例2挂图。

① 图上每个校上有几个山楂果?有几个枝?有几个2? ②要求一共有几个山植果,用加法怎样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2+2+2=10 ③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是相同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加数叫做相同加数,读“相同加数”。④相同加数是几?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相同加数是2。相同加数是2,就在乘号的前面写2。

有几个2相加呢?我们来数一数,1个2,2个2,3个2,4个2,5个2。有5个2相加,我们就在乘号的后面写5。边说边完成板书:2×5=10。领读算式,齐读算式,指名读算式。“2×5”表示5个2相加,齐读。

边说边完成板书:“2×5',表示5个2相加。

⑤指出:写乘法算式时,要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把几写在乘号的后面,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2+2+2+2+2=10“的相同加数是2,就把2写在乘号的前面,有5个2,就把5写在乘号的后面,表示5个2相加。3.小结:

比较例1和例2,每道题都用加法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哪种方法简便?

像求4个3相加和5个2相加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写乘法算式时,先写什么数,再写什么数?

教师强调:先要找出相同加数是几,写在乘号的前面,数一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在乘号的后面写几。4.指导看例

1、例2,看图数一数,读一读,再填空。

三、多种练习,深化新知

1.做”想想填填“第1题。

先让小朋友说一说图意,再填写,提醒学生要先写相同加数,然后订正,对做错的同学给予帮助。2.口答。

出示卡片4×3、2×3、4×6,指定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表示几个几相加,说错的注意纠正。3.做”想想填填“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然后集体订正。4.做”想想填填"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其余座练,集体订正。5.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所写的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订正。6.做练习四第2题。

指定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在书上画一画,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7.作业。练习四第3题。

第四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112113页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二十二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4.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画法。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掌握角的画法。教具:三角板、红领巾、扇面、棋盘面学具:两根硬纸条、图钉、橡皮头、直尺、小棒、彩纸教学程序:

一、导入师板书:角。问:这个字你们认识吗?(齐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角、研究角。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有角的图形吗?说说看,哪些图形上有角?(生举例)说到三角板,师出示准备好的三角板:老师这里就有一把三角板,谁愿意上来给大家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现在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指直角),把这个角描下来,请小朋友注意看好,老师是怎么描的?说到红领巾,师再出示红领巾,红领巾上有几个角呢?谁来指一指?老师也把它贴到黑板上,把这两个角描下来(锐角和钝角)。看,黑板上现在留下的这些图形就叫角。

二、初步认识角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三个角,说说你看到的角是什么样的?(两条直直的线,一个尖尖的点)师:这两条直直的线和这个尖尖的点,都有个好听的名字,有谁知道?(如果学生不知道,师介绍)我们把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板书)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角就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2.在我们认识角的时候,有几个小动物也找来了他们认为的角,你们看,他们找的对吗?出示小兔,我们先来看小兔找的角,对吗?再来看小猫找来的角,(不对)为什么不对呀?谁来说说?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也变成角吗?(学生上来动手使两条边碰在一起,形成顶点)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小羊找的对吗?(对)再看小狗找来的对吗?(不对)说说理由(两条边不是直的)。想个办法使它也变成角?(一生上来动手拉一拉)你是怎么做的?3.小朋友真会动脑筋!帮小猫和小狗改正了错误,下面请小朋友快速用手势表示,这些图形是角吗?4.我们已经学会了找角,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请小朋友来找找这些图形中分别藏着几个角?看,这是什么?(出示扇面)扇面上有几个角?(指名上来指)再出示棋盘(六边形),这是我们小朋友玩的飞行棋的棋盘,这个棋盘上又能找到几个角呢?(指名上来指)5.刚才小朋友很快帮老师找出扇面和棋盘上藏着的角,相信下面这一题也难不倒大家,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116页看第2题,这些图形中又藏着几个角呢?看谁找得快、找得准?谁来和小朋友汇报一下,(口答校对)。如果有图形学生有争议的,师出示图片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三、画角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画一个角,会画吗?试试看(师巡视,找一个画法正确的小朋友板演)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画的?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小朋友的画法再来画一个角,好吗?(生练习纸上练习画)找几人上黑板画(画不同方向的)2.画好后,和同桌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四、做角1.课前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2个纸条、1个图钉和橡皮头,猜猜看,我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做角)你能行吗?2.小朋友动手能力真强,我们一起来玩玩自己做的活动角,好吗?我们一起来变一个大一些的角,能再变大些吗?变小些呢?3.老师也做了个角,你能变一个比周老师手里的这个角大些的角吗?变一个小一些的角呢?(指名上来拉)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原来角的大小只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五、总结今天,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了哪些本领?(学生自由说)学生说到学会了画角,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在脑子里画一个角,想一想,要先画一个顶点,然后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另一条边你画好了吗?把眼睛睁开。

六、游戏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来玩几个游戏。开心吗?1.我们先来玩折纸游戏。请你拿出一张白纸,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折好后指给同桌小朋友看你折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2.我们再来玩剪纸游戏。请小朋友拿出一张彩纸,看看这张纸上有几个角?动手摸一摸。现在我们在纸上剪一刀,看看纸上还留下几个角?师巡视,选取不同的剪法展示。说说现在纸上留下了几个角?3.玩小棒。1根小棒可以摆成角吗?2根小棒可以摆成角吗?3根小棒呢?试试看。谁愿意上黑板摆?请几人上黑板摆,有和黑板上的摆法不一样的小朋友自己上来摆,说说你摆的这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吴店镇中心小学 刘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具准备:

三角板、红领巾、一条线、活动角、尺。学具准备:

不规则纸片、白纸(画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校园里可真热闹„„(让学生说说)

2、我们的好朋友“多多”,他们的学校也很热闹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

3、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谁来说?

5、做操的小朋友伸开双臂会形成这样的图形,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你们认识它吗?它们都是角。

6、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A、找角

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B、汇报

哪个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们找到了哪些角? 你可以摸一摸,角在哪里,边又在哪里?(出示课件)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A、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给他们这些角脱下漂亮的外衣,就变成了这样。仔细观察,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出示课件)生1:尖尖的,有两条直直的边。生2: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B、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出示课件)

C、看下面各图都有角,你知道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中间的图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哪几个角?

3、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A、做角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做出一个角吗?可以利用自己的学具做,允许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作。(学生活动)B、汇报

师:哪个小组还折出了角?把你们折出的角贴在黑板上让大家看看。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折得怎么样?(互评)师: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出了这么多的角,还发现折出的角有大有小,真了不起。

(展示活动角)老师做的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师:看来角有大有小,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C、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角。(课件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

师:猜一猜哪个角大?谁有好办法上来讲一讲? 小结: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

4、学会用尺子画角

师:刚才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角,你们能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吗?自己试一试。

师: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再画一次,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出示课件)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闯关游戏(出示课件)第一关:慧眼识角'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出示课件)

第二关:巧手做角(出示课件)(1)用两根小棒能摆出几个角?

(2)一张长方形的纸斜着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关于角,我们今天只是进行初步认识,下节课还要继续学习它。

下载小学数学 二年级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 二年级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