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5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第六课时】 减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3.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大胆猜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并正确计算。

三、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各种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说组成。2.听算式,说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3+2=5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知识。

(二)新授

1.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1)观察鸭子图。

(2)看图说图意。① 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同学,还剩下2名同学。生2:我看到了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只纸鹤,还有2只纸鹤。„„

② 请同学两人一组,完整地叙述这幅图的意思。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还剩2名同学。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只,还有2只纸鹤。(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拿走、去掉的意思)(3)学习减法算式,感知减法的意义。

 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还剩2名同学。师:原来有3名同学,可以用几表示? 生:原来有3名同学,可以用3来表示。板书:3 师:走了1名同学,可以用几表示? 生:走了1名同学,可以用1表示。板书:1 师: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就是从原来的3名同学这个整体里把走了的1名同学这一部分去掉,(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的意思)在数学上用符号“-”来表示。板书:“-”

师: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还剩几名同学? 生:还剩2名同学。

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师:从原来的3名同学这个整体里把走了的1名同学这一部分去掉,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师:3-1=2就叫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学生跟读。

教师小结:从原来的3名同学里把走了的1名同学去掉,就用减法计算。算式是:3-1=2 学生进一步认读减法算式及减号。

 由“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只,还有2只纸鹤”,进一步认识减法算式,同时进一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师:原来有3只纸鹤,可以用几表示?拿走了1只纸鹤,可以用几表示?还剩几只纸鹤? 生:原来有3只纸鹤,可以用3表示;拿走了1只纸鹤,可以用1表示;还剩2只纸鹤。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减法计算。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是从原来的3只纸鹤这个整体里,把拿走的1只纸鹤这一部分去掉,所以用减法计算。

师:怎样列式? 生:3-1=2(4)初步感知减法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师:那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可以怎样列式? 出示图: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

生: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有1只纸鹤。3-2=1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5)进一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师:生活中还有能用减法来表示的事例吗? 生1:我有5枝铅笔,用了2枝,还有3枝铅笔。生2:我有3本书,借给同学2本,还剩1本。生3:我有2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1个。„„

2.进一步巩固减法,并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

生:原来有5个苹果,小刺猬带走了2个,还剩3个苹果。(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生:用减法计算,因为是从5个苹果这个整体里去掉带走的2个这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5-2=3。

(3)减法的计算方法。师:你是怎样计算5-2=3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我用组成想的:因为3和2组成5,所以5-2=3。生3:我用分解想的: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组织学生评价,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5-2=3?

(三)巩固练习

1.通过完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一幅小猫图。突破被减数确立这一难点。(这个例题处理分三步)

第一步:先请同学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在下面列出算式。(在学生写算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下去了解情况,把学生中的问题及时搜集上来。)

第二步:小组同学一起,互相说一说:图中给我们说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步:是组织全班同学交流,重点放在怎样用算式表示出图的意思?

(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5-1=4、5-4=1、4-1=3等等,老师一定要注意把他们都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同学说出这样列算式的理由。其中 5-4=1这个算式,如果学生说成是从5只小猫中减去留下的4只就是跑走的1只,也是可以的。至于把算式写成4-1=3的同学则要引导他们通过倾听别人的意见,使他们知道:列减法算式时一定要从原有的5只小猫中减去跑走的一只,才是剩下的4只,所以算式应该写成5-1=4。)

2.说一说,填一填。

答案:

3.请在正确答案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3

4.想一想,填一填。

答案: 3 1 5 4

5.找一找,连一连。

答案:

(四)总结反思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这我们要注意:同学可以谈知识上的收获;也可以谈其它方面的收获,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感受,老师就要鼓励。)2.作业: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第二篇: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汤金莲

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在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3.培养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合作操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1.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5根。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5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提示课题 1.口算(开火车),用卡片。

师:小小火车开起来,请你开到我这儿来。

(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声音声音响亮,小火车又开起来了。)生答。

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加法问题?生答。

(小朋友们个个都是小能手,发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们看,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有不同的发现,这样好吗,等下课后小朋友们再一起交流讨论。

3.出示小星星奖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手上拿着什么?(生答)

师:对,这些小星星奖章要奖给在本节课里积极发言的金话筒、奖励给提出问题最多的小博士、奖励给专心听讲、虚心听取别人发言的小白鸽,大家有信心吗?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纸鹤图。(课件)(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再来看一遍)

(2)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教师巡视,给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示范,我看到三个小朋友在玩三个纸鹤,最后一个小朋友 拿走了一个纸鹤。你看到的是不是这样的?)

(3)请交换,刚才听的小朋友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听。(4)全班交流:好,下面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全班同学听听?(5)小结:小朋友的想法都很棒,真了不起,他们是积极发言的金话筒,老师给他们每人奖励一个小星星奖章。

(6)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个纸鹤,拿走是什么意思?(生答)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的,是从几只纸鹤里减去了几只纸鹤。3只纸鹤用数字几来表示,拿走1只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板书3 1),从3只纸鹤里减去了1只纸鹤,要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在3与1的中间写上减号)(师:指着“-”这个符号是减号,表示从3只纸鹤里减去了1只纸鹤,一起读一次“减号”,这个式子读作3减1。)

(7)3减1得几?(生答后完成等式,谁会读这个式子。学生齐读两次。)(8)在这个算式中“3、1、2、-”分别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还可以表示什么?(表示3只纸鹤拿走了1只纸鹤,还剩几个纸鹤?还表示3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走了一个,还剩几个小朋友?)

(9)小结:这几位小朋友说得真好,他们是肯脑筋、积极发言的小博士,老师给他们奖励一个小星星奖章。谁是认真听讲的小白鸽呢?好,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幅图。

2.出示气球图。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一个小朋友拿了4个气球,放飞了2个,还剩几个气球?)

(2)根据画面内容,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你能像刚才那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4-2=2)(4)4、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5)请小朋友们来评一评,刚才这几位小朋友说得怎么样?(来,给这几位小朋友鼓励一下,在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响亮,要说得流利、连贯和完整,老师给他们奖励一个小星星奖章。)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哪一组同学是坐得最端正,挺起胸膛专心听讲的小白鸽?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这两道题目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师: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减法,两个算式都是减法算式,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式子。)

三、操作、交流学习

1.请小朋友们看老师这儿,我先摆2个小圆片,然后拿走1个,谁能根据老师的操作说一个减法算式?(说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一个发言星。)

2.学生操作:一个同学摆学具,一个同学说算式,然后交换过来。看哪些同学合作得最好,能得到今天的合作星。

3.小结:从小朋友的合作操作中可以看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都用减法计算。

四、联系生活,领悟运用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小结: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自己棒不棒?夸夸我们自己。

师:你认为我们这节课谁学得最认真,谁发言最积极,谁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五、总结回顾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好吗?

第三篇:《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苏教版)

【教学内容】:减法的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27页的第5—6题。【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师: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3()5

2、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把两部分合起来)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设计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让学生认真观察(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三、巩固反馈

1、P27页的第5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6每个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据题目摆一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第28页的第7—11题)【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数的顺序填数(学生口答)。()3 4();()()1;

()()3()()。2、数的组成

□/ \

/ \

/ \

/ \ 2 □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

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3)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教学方法同上)

2、P28页第9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教学设计 1+4 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编辑整理 黄宇芬)

第四篇: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三江中心校

朱法智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分数。能通过动手操作和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取数学学习的经验。

3、情感目标: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分数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获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物操作、直观图形等方法,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可能接触过表示“二分之一”意义的日常生活情景。如把一个吃的东西,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给别人,另一份给自己。这是学生学习分数初步知识的实践基础。

2、学生从对日常生活情景的认识到运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来表述分数的概念具有一定难度。从整数到分数,这是一次知识的扩展和思维的跨越。对于这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在有很大差异。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分数的起始课。分析其内容,有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步:认识二分之一;会读、写二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其含义。

第二步: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自主探究几分之一的分数及其意义。

第三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五、教学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来了两位大家喜欢的动物朋友,认识他们吗?

生:熊大和熊二。

师:他们准备了几道题想考考你们,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挑战成功? 生:有。

师:现在我们来看大屏幕,看一看他们为我们准备了哪些问题。(显示课件1)有一天,熊大和熊二一起去找食物,它们找到了4个大苹果。熊大说:“我要吃3个。”熊二说:“不行,我们应该一样多。”他们应该怎么分?

生汇报。

(显示课件2)又一天,熊大和熊二一起去找食物,它们走了很久,才找到了1个大苹果。他们应该怎么分?

生答。

师结合生汇报板书:每只熊分半个苹果。

师问:同学们,想知道一半在数学中用什么数来表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表示方法,你们有信心把它学好吗?

生答:有信心。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几分之一

(1)师课件放映: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2)提问: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除了用一半表示以外,还能用什么来表示呢?

(3)学生汇报,师结合生汇报板书。

师一边课件演示一边说:在数学里把这种分法用分数表示,板书二分之一(1/2)。

(4)学写二分之一

师边放映课件边讲解:刚才老师是怎么写这个1/2的?先写短短的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了两份,就在这条横线下面写上2,表示这样的一份就在横线上写1。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边写边读。教师板书:读作:二分之一

(5)活动

请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它们的二分之一。

(6)自主探究学习四分之一的表示方法

在学习了二分之一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探究四分之一表示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分法,指名生汇报,要求学生说出具体分法和写作、读作方法,并指名生说出所表示的意义。

(7)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分数。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

2、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1)师出示课件:熊大和熊二在一次吃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它们都想吃的多.熊大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熊二想:“我肚皮大,吃的多,要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 问它们谁吃的多?为什么?

(2)生猜想:哪只熊吃得多一些?

(3)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交流结果。(4)让生汇报讨论结果,师结合生汇报小结。

(5)师生共同小结后,出示课件:平均分的份数越少,分得的每一份就越多,这个分数就越大;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得的每一份就越少,这个分数就越小。

(三)综合实践,拓展运用:课件出示,判断一个图形是否能用分数表示,并说出能与不能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及时评价

1、说一说这节课有些什么收获?

2、让学生结合本堂课的表现,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对自己或他人进行评价。

五、小结:学生口述,教师补充不完整,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地方。

六、作业: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板书:

1、分数的概念

2、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五篇: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姓名: 黄梦月 学号: 20122714666 专业、年级: 教育本

1201

一、知识点

1、理解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描述性定义:角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所组成的图形。

3、表示方法:如果只有一个单独的角,可以用它的顶点字母表示

4、角的画法: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二、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8页 “角的初步认识”。

三、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先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景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钟楼的时针与分针,这些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中用红色标出了其中一些角。例1是认识一般的角,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通过制作活动角、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例2画角,教材中给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画角方法(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做一做”让学生指一指自己身边哪儿有角,体现了知识的应用,要引导学生从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去考虑。对角的更严格定义,将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射线”后给出: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只要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如折一折、画一画、做一做等)对角和直角有感性认识即可。

/ 4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

谈话: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其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实践,自主感知

1、从实物中感知角(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娃娃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像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角、认识角的各部分,这个环节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厚实的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角的表象,切合儿童思维特点,同时蕴含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大数学观。]

(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 4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

(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 [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两根小棒、两根硬纸条、一段毛线、一张圆形的纸),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者身边的物体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的多。(小组合作,教师巡视)(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3)感知角有大小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老师的这个角还会变呢?你能使这个角变大些或者变小些吗?(同桌用自己做的角互相演示一下)怎样使角变大些?变小些?

(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因此,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设想:“听过了,便忘记了,看过了,便记住了,做过了,真正掌握了”,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做角、展示角,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5、比较角的大小

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2)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问:剩下的这两个角谁大呢?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

(4)你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角的大小吗?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设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有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想想做做”3题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 4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2、“想想做做”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出示智多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反思:

1、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开始,用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合作下初步认识角。其次,注重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 4

下载小学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莒县第四实验小学王林花 学习内容: 人教版第一册教材第26—27页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 1、 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减法的来源和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40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2-33页例1、2,练习八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

    数学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这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体会什么是“平均分”,感受......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合集5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单元例1、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乘号,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使学生掌握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91—92页内容。 【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大全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吉埠镇中心小学:朱绍霞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学设计

    编者导语: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巨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