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国际组织
教案设计者:栾绍禹
学科:初中地理 年级:七年级 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课题名称:第五章第三节 重要的国际组织 教材所在页:第95-98页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本节课安排了国际组织的产生、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及其它重要国际组织五部分内容。其中联合国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教材系统的介绍了联合国的产生、影响力、组织机构、基本宗旨、主要职责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其它的只做了粗略的介绍。
关键信息:
1、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心理的特点对教材适当的、科学的加以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就象导演对剧本的处理一样,应有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所以,本节课重点学习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而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其他重要的国际组织作为课后作业,这样处理更能发挥教材的课程潜能。
2、传统教学中重视了“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重认知轻情感,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因此,在从引入新课开始到最后的本节小结,都一直顾及学生学习的兴趣、经验、情感。
3、直观性一直是地理教学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特点,所以,本节课使用的录像片段较多,就为了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只利用多媒体投放文字和图片的话,那么,多媒体的作用就仅仅停留在黑板和投影仪的水平上,而播放录像会更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的功能。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求知欲望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愿望比较强烈。而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差一些,比较好动一些,课堂教学应结合初一学生特点,引入多种教学形式。同时,初一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故在教学中应多提供一些感性材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章的前两节已使学生学习了世界各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了当代国际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学习了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主题。再加上学生平时从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方面,也了解了不少有关“国际组织”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国际组织”已经有了很好的铺垫。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指导学生学会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资料收集与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了解国际组织的产生,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结合时事,举实例说明有关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重要的国际组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国际组织既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又是国际斗争的主要场所。同时,了解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获取所需信息,如何分析和处理信息以及如何提炼观点等诸如此类的方法性知识将成为学习的重要内容。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地理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地理的愿望和能力。本节课的知识很少,最多需要15分钟就可让学生记住,但课程标准安排1~1.5课时,这就给教师教,学生学,留出了空间,去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很广,教材的容量毕竟有限,即便是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新教材也在所难免。尤其是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鲜地理事物层出不穷,依靠课堂、课本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地理的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让学生到社会现实当中,到这个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接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各种真实、具体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化。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调查社会和自然地理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地理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预测及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培养。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可拓展的地方,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范畴由教材内向教材外延伸。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启发式谈话、多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建立合作小组,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这样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
3、教学评价方式:
(1)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不要刺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
(2)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在评价标准上,要体现开放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及教师准备的资料。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是扮演联合国工作人员组、扮演记者组、扮演各国群众组,音乐舞蹈组,联合国组又可分为信息发布会组、答记者问组、演讲组。每一组设组长一名,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本组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2、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指导学生如何收集、整理信息,为学生提供获得资料的途径。同时,也使自己知道学生掌握的情况,以便于自己更好的指导课堂教学。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节课的教学,首先把教材变为学材,对教材的内容适当的进行处理,有关世贸组织的内容提前讲,有关联合国的内容重点讲。把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其它重要国际组织的知识让学生以自学为主,每4人,为一个小组,制作一份有关这部分内容的手抄报。
本节课,通过声情并茂的9.11录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世界贸易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组织了一个小辩论。有关联合国的知识,采用了几个课题组来解决的。第一课题组:信息发布会组,第二课题组:记者招待会组,第三课题组:各国群众发言,第四课题组:演讲——世界的明天更美好。最后在《让世界充满爱》的师生合唱中结束本课。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伴随着背景音乐《血染的风采》,播放一段有关9.11事件的录像,内容包括:首先,出现飞机撞大楼的场面,接着出现遇难者的亲人悲痛欲绝的场面,最后,字幕缓缓打出,谨以此片献给那些在本次事件中遇难的人们,也许真正该死的不应该是他们„„
提问:A、9.11事件所撞大楼的名称?
B、世贸组织的作用、宗旨,中国加入WTO的时间? C、请你介绍有关世贸组织的其它知识?
【说明:有时以悲剧的情境引入新课,比喜剧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入情入境的边看边听,旨在创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有关世贸组织知识的提问,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
第二步:小辩论
正方:中国加入世贸利大于弊 反方:中国加入世贸弊大于利
【说明:设置一个自由辩论,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有关世贸组织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行为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1、小结一下:教师对本此辩论赛略加点评。
2、承转:9.11事件是基地组织所为,恐怖主义遍及世界各地,到处兴风作浪,如2004年3月11日的西班牙连环爆炸案又夺去了数百人的性命。所以,反恐是世界性的,需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进行反恐,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联合国
第三步:学习联合国的有关知识
1、第一课题组:信息发布会
3名学生结合自己准备的课件和材料,介绍联合国的产生、作用、宗旨和关注的问题等。
【说明: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把学生养成一种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
2、第二课题组:记者招待会
6名扮演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学生答记者问。
扮演记者的学生向联合国工作人员问一些有关当今世界焦点、热点的事,让其解答。
3、第三课题组:采访各国群众
“记者”向“各国群众”采访。
“各国群众”有扮演伊拉克、美国、中国的„
【说明: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生与生之间的问答比师与生之间的问答更有利于心灵上的沟通,对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发言次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4、第四课题组:演讲-世界的明天会更美好
成员组成:两个男同学,两个女同学,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好
第四步:本节小结——感悟与收获
【说明:本节课设计了很多角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的加以选择。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选择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因为,学生将来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不会选择,他们将来会束手无策或随波逐流。】 第五步:宣传影响组:伴随着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课件展示:内容包括美伊战争后,美国士兵回国与亲人欢聚团圆,激动、泪流满面的情景;还有伊拉克战争后在残墙断瓦中失去亲人的老百姓仰天长叹的情景,最后出现的是绿草、鲜花、和平的景象。音乐舞蹈组中的4名同学领唱,全班合唱,四名同学伴舞,在载歌载舞中结束本节课。
【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势智慧,创造较多的活动形式,使更多的同学的强势智慧得以发挥。】
第六步:布置作业
1、将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的有关知识以黑板报的形式予以展示。
2、将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其它重要的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办成手抄报的形式,每4人,一个小组,办一份。
七、课后反思:
1、教师课堂教学负担减轻,以前,经常是教师讲的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而在本节课上,教师的“讲”基本上被学生的“讲”所代替,很多问题有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只是适时的加以引导、补充、归纳、即可达到甚至超过预定的目标。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很大的提高,以往上课主动发言的同学很少,而在本节课上,参与学生多达60多人次,平均每人至少一次。同时,通过发言,学生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自信心增强。
3、走出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局面,“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突破教材的禁锢,开放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第二篇:《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_3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一、【程标准】: 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新教学】:
(一)、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既有主权国家,又有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而国际组织则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国际组织:
(1)、形成与发展: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题的关注。
(2)、主要特征:
①跨国性:
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②目的性:
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国际组织的宗旨和目的是其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会存囊在的意义所在。
③组织性:
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其常设性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④自主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3)、类型: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
对国际组织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团体或公民等。
②按照地理范围分:
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共同的军事、经济利益,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
(二)、国际组织的机构和作用:
、机构设置的必要性:
各国际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和职能,设有多级机构。
2、机构:
(1)、议事和决策机构:
一般来说,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报告等。
(2)、常设机构:
大会休会期间,由部分成员组成执行机构履行组织的各项职能,执行决策机构的决议。
(3)、秘书处:
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有些国际组织还设有司法机构,解决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
◇堂练习:根据你的了解,在下列国际组织和它们的活动之间连线。
世界银行
指导、协调全球卫生工作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提供开发贷款
世界卫生组织
开展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
增进非洲国家间合作
非洲联盟
加强东南亚国家间合作
3、国际组织的作用:
(1)、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当代国际组织的活动包罗万象。上至外层空间、下到海洋底床,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大多有相关的国际组织存在。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际组织的局限性:
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国际组织内部力量对比情况错综复杂,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即使政府间国际组织也不像国家那样拥有完整主权;其权力建立在主权国家间条约的基础上,是主权国家授权的结果;其决议需要各成员的哥比准,只有通过各成员的执行,才能产生效力。
(三)、中国与国际组织: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中国与联合国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补充: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无权加入联合国。
3、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
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中国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l+3”和“l+l”领导人对话机制,为本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XX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XX年1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在北京设立秘书处。
4、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与欧盟建立了领导人会晤机制,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非洲联盟团结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支持它们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并与它们共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新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到1971年: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外,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从1971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大批国际组织建立、恢复了友好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出资兴建的希望小学
小结:
4个主要特征:国际组织的四个主要特征即:①跨国性、②目的性、③组织性、④自主性。
3个类型:国际组织3种不同划分方法: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②按照地理范围分、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2个方面:即国际组织具有正面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
个基本立场:即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第三篇:《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_1(范文模版)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对应标的内容目标:
3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知识与能力:
知识:
.了解国际组织的形成、发展及其分类;
2.知道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认识其发挥的作用;
3.认清我国在相关国际组织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能力:
.引导和培养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认清和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全面认清事物、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识别重要的国际组织导入,通过教师讲授了解国际组织的产生、分类;通过分析和比较全面认清国际组织的作用;通过探究认清我国在国际组织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亲身参与生活的事例,增强学生关心国际事务、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意识;
2.培养国家观念,拓宽国际视野;
3.明确自己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材分析
在第一目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国际组织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第二目主要介绍了国际组织的结构以及阐述了国际组织的作用。这是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三目中,介绍了我国参加世界性国际组织的情况;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多边外交;我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这是提升学生国家意识的关键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国际组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识别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国际组织。
2.对国际组织的分类及在国际社会的作用的了解较少。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组织分类;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教学难点: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探究式教学,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分析讨论、点拨提升、归纳总结等环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采取比较、归纳等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选用热点话题及与我国关系密切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社会,培养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活动一:
国际组织大观园
展示国际组织的图片,请学生识别(联合国、非洲联盟、无国界医生、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足球联合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
请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国际组织
教师简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给上述国际组织分类(结合本17页)
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了解国际组织的构成,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发展过程,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
引导学生作比较式的分析
活
动
二:
感
悟
国
际
组
织 的 作
用
教师以联合国为例简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一般机构
2探究活动:
具体要求:阅读有关材料,谈谈国际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积极作用:(结合本18页)
材料一:联合国想科特迪瓦增派维和人员;
XX年底科特迪瓦大选后,巴博和瓦塔拉都宣布自己获胜,并于12月4日分别宣誓就任总统,科陷入“一国两主”的政治僵局。此后科局势日趋恶化,暴力事频发。科特迪瓦政治危机发生后,非盟相继派特使到该国进行斡旋。联合国安理会19日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向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增派XX名维和人员,以保护科特迪瓦民众免受武装威胁。
结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材料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如果发生财政赤字,可以请求其资金的融通,以渡难关。1991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入大量资金给韩国、印尼等,已解决其资金不足的问题。
结论: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材料三:无国界医生组织参与海地救灾行动;
XX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级地震,无国界医生组织迅速参与救灾行动,为伤者和灾民提供紧急医疗护理、施手术和派发救灾物资。
结论:保障人权与人道救援。
材料四: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EarthH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从XX年在悉尼举办的第一届起,“地球一小时”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公认的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
结论:遏制地球自然环境恶化,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
局限性:
材料五:美国绕过联合国出兵伊拉克
在联合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XX年3月20日,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美国军队与英国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这一行动使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体系及其运作机制遭到了破坏,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结论:国际组织的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某些大国依仗实力,力图控制某些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工具。
教师提点:成立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由于他们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大,因此,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公约条款,往往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的的要求往往不能充分照顾。另外由于国际组织缺乏行之有效的强制手段,常常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结果。
总结:对国际组织的作用,我们要全面的加以分析和认识,既要看到它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这日益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激活学生的思维
知道国际组织的一般机构;全面认识国际组织的作用
培养全面认清、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
我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材料六:XX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XX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万亿美元贸易总额。
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也将在XX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为中国与东盟企业创建了更加便利的发展平台。
探究:结合背景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发挥怎样积极的作用。
对中国:
对东盟十国:
对世界:
教师提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更加活跃,有助于实现中国和东盟的双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参与多边外交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使世界进一步认识中国,也有助于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多边外交是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增进了国际合作,不仅推动了本国发展,也为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认清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了解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增强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意识;
七、后作业
后探究:
中国XX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XX年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此次世博会是由国际展览局负责协调和管理。请查阅有关资料回答:
(1)
国际展览局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
(2)
谈谈国际展览局在举办世博会中的作用?
(3)
试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原因和意义。
第四篇:国际组织的教学设计
《国际组织》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联合国等部分国际组织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丰富,激发自豪感和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3、了解一些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措施和方法。教学重难点
感受国际组织所起的作用,积极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一、谈话导入
师:在我们的地球上一共有20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是孤立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就像大大小小的家庭,构成了一个地球村。为了地球村的和谐发展,各种国际组织相继成立。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国际组织,去瞧瞧都有哪些组织,它们是如何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板书)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国际组织?
二、认识国际组织
(一)认识联合国
师:在这些国际组织中,联合国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国际组织,到2006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92个加入了它的队伍。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联合国,了解他是个怎样的组织,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起什么作用。(教师出示“联合国”)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学p77页。自学提示:
1、联合国成立的时间,总部地址,会徽?
2、我国什么时候加入联合国?
3、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
4、你知道联合国现任秘书长是谁吗?
5、联合国主要机构有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1、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2、我国1945年加入联合国,是创始成员国之一。
3、联合国的宗旨:维持世界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构成一个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
(教师出示“联合国大楼和雕塑)师:这两个雕塑代表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打结的手枪和铸剑为犁体现了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
4、联合国的现任秘书长是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5、联合国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二)认识联合国安理会
1、.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简称安理会。(学生自学教科书p.77)。
自学提示
1)、安理会由什么组成? 2)、常任理事国分别是哪几个国家? 3)、非常任理事国是如何组成的? 4)、安理会的职能有哪些?
5)、你知道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表决方式吗?
2、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这六大机构下面还有许许多多的组织,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下一站我们要去的就是“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下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看一看。
(三)教科文组织
1、学生学习教科书p.78后回答。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管理机构是什么?成立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要进入名录,各缔约国就要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申请,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申遗”。申遗成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提供哪些资助?(国际援助、技术支持、免受战争或人为破坏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优惠待遇;濒危遗产的保护,在国家资源无法保障时,教科文组织能提供国际援助和技术指导„„)
2、你们知道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吗?学生自由发言。平遥古城是1997年12月和丽江古城一起申遗成功的。今年是平遥古城申遗成功20周年
3、练一练
1)、过渡:你们知道我国已经申报成功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哪些吗?
截至2016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1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拥有51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2)、这么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同学们愿意当一回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吗?
4、其他国家还有哪些自然与文化遗产?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击出示“世界申遗”图片)小结: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久以流传的文化习俗及自然景观,体现着独特的价值,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与地域的文化、自然景观,正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础。有了教科文组织,这一切才有了保障。
三、拓展总结
1、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见证,是未来的人们可以继承的历史财富。但不可否认,大多数的遗址也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威胁,我们又该如何担负起保护遗产的重任呢?(学生讨论汇报)
2、让我们在国际组织的领导下,担负起保护的职责,不让人类的遗产成为人类的遗憾。
第五篇:国际组织教学反思
《国际组织》教后反思
在执教这一课时,我努力挖掘教材资源,针对课程标准,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大胆转变学习方式,教学中针对五年级儿童的特点,将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一、知识与生活相融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课前我让学生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在衣、食、住、行四方面的变化。课中我让各小队的队长进行汇报,自己再进行补充、总结。特别是行的方面,我还现场进行调查:“家里有一辆车的举手。”学生几乎都举手了。“家里有两辆车的举手。”举手的学生依然有很多。至此,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初步懂得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获得情感体验,整节课无形之中渗透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学习与乐趣相伴
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在这堂课中,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如:我将枯燥的联合国知识设计成知识竞赛的形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队,采用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题型展开竞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此外,还有“将标志送回家”,学生在贴标志的过程中记住了标志;“做小导游介绍西湖”“劝说破坏环境的游客”激发学生保遗护遗的责任心,学生学得开心,学有所得。
美中不足的是对课件的操作出现失误,主要是因为虹桥一小的电子白板比较先进,平时没用过,操作不熟悉。今后我还会继续钻研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