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要求,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我国宗教的基本概况,正确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并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本节结构: 第二节:,共设四个框题。民族和宗教是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社会现象,在第一节讲完民族后讲宗教,这既和国家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又和民族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教材第一框《宗教及其社会作用》,首先讲了宗教的一些基本知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说明宗教的性质,产生的根源及复杂的社会作用。第二框《我国的宗教概况》分析了我国的宗教概况,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变化。第三框《》在第一、二框题的基础上,讲了我国宗教政策,对于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为什么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就比较好理解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要用正确的世界观来武装人的头脑,必须坚持无神论,反对封建迷信,这是第四框《树立科学世界观 单队封建迷信》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
第一个框题“宗教及其社会作用”。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宗教的本质。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两方面来理解。从社会意识形态来说,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但宗教不同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它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这样,就把宗教和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和哲学上讲宗教问题有所区别,哲学上主要是从意识形态来讲的。二是宗教产生的根源,教材未区分什么是认识根源,什么是社会根源,而是从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角度说明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难度,便于理解和认识。教学中让学生明确?quot;从宗教产生来说,它是自然压迫的产物,从宗教存在和发展来说,则主要是社会压迫的存在,即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存在。
第二个问题,当代世界主要宗教。教材对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作了简要介绍,这是属于一般性知识,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这也是为了解我国宗教状况打下知识基础。
第三个问题,宗教的社会作用。这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材全面地讲了宗教的社会作用,既讲了消极作用的一面,也讲了积极作用的一面。遵循历史事实,教材重点分析了消极作用的一面,主要是从对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及科学发展方面,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消极作用的表现。对其某些积极作用也是从社会发展、文化艺术、道德规范方面作了介绍。宗教无小事,对宗教社会作用的全面介绍,有利于消除人们认识上的某些偏颇,强调一面而否定另一面,将不利于全面贯彻宗教政策。'教材在讲其作用的正文下面,均辅以指体字,通过具体事例或事实加以说明,以便使学生对其作用有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
本框中引用了思格斯和列宁的两段话,这两段话言简意赅。思格斯这段话对宗教本质作了深刻的揭示,说明了宗教存在的历史根源。列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说明自阶级产生后,剥削阶级的压迫是宗教存在和发展的深刻社会根源。教学中,在讲述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的根源时,可让学生学习这段话。本框设了一个小栏目:
议一议:宗教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主要是通过课堂议论,使学生从对宗教的本质中分析说明宗教对社会发展主要是起消极作用,可引导学生从宗教宣扬的宿命观点,从宗教与科学的对立中,来认识和分析宗教的消极作用,使学生从中进一步受到无神论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第二个框题我国的宗教概况。讲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主要讲我国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这部分是属于一般情况和知识性的介绍,由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已作了介绍,所以在楷体字中主要对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作了介绍。教学中可对我国信教人口的绝对数字作一介绍(约有1亿人口),让学生从中认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还要让学生了解,宗教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宗教界的国际交往已成为对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这点也是为贯彻执行宗教政策打下基础。
第二个问题,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主要是从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宗教的办教方针、宗教组织的性质、教徒的政治思想状况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的。最后,得出结论,信教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状况已发生根本变化。教学中要强调和明确我国宗教状况发生根本变化,而不是宗教本质发生根本变化,宗教本质并未改变。
第二篇: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且大部分少数民族都信仰宗教(有些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都信教,比如藏族、维吾尔族,傣族等),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所以,要处理好民族问题不仅要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还要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讲授新课 】 课题:我国的宗教政策
师: 同学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有哪些宗教呢?
一、我国的宗教掠影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简单介绍我国各大宗教的情况(PPT)
师:尽管宗教有它自身的积极作用,但是宗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唯心主义(非科学)的世界观。我国现阶段,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还没有消失,宗教还将长期存在。这种现状决定了我们还不能用行政手段取消宗教,只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师:在初中期间,我的室友小杨因为自己是伊斯兰教教徒,所以遇到过诸多的困扰,下面就请大家运用我国宗教政策的知识一起帮忙解决一下他的难题。
二、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困扰1:从我一出生就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为什么很多人不信教或者是信奉其他宗教呢?
生:(阅读课文P79第三段)讨论回答: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师: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在这一政策中要注意三点。生:(阅读课文P79第4段,“专家点评”)
①实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说明,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加干涉。
②公民享有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义务。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等。
③我国实行政教分离。任何宗教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困扰2:然国家实行政教分离,是不是宗教就不接受政府的管理了?
生:(阅读课文P79第五段)讨论回答: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师:我国宗教政策的第二个方面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可见,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对立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那在这里,大家可能又有疑惑:既然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宗教自由政策,我国为什么要打击邪教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然后大家讨论分析邪教到底是什么?大家边看视频边思考?
结合视频,说说邪教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邪教?
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邪教与宗教性质不同,而邪教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宣传迷信邪说,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我们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
困扰3:奥巴马会见**,是怎样的行为?我们为什么要强烈反对?
我们先来看一下到底是怎样的新闻。PPT出示相关新闻资料
生:(阅读课文P80第五段)讨论回答:我们反对是因为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师:我们反对是因为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困扰4:宗教能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如果要适应,是否我就得放弃伊斯兰教信仰?
生:(阅读课文P80第五段)讨论回答:可以适应,因为我国宗教政策中坚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师:我国宗教政策中坚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不是信教者就必须放弃宗教信仰自由呢?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要求放弃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通过对他们提出“两大要求,两大支持”来达到引导的作用。具体的就是指要求他们热爱祖国,遵守法律;要求他们服从国家利益;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述;支持他们与非法活动作斗争。
三、弘扬科学精神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感受我国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变化与发展。播放视频
师:通过大家对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政策都有一定的了解。那我们来辨析一下下面一种观点: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人们信教这一观点是否科学?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宗教?
生:讨论回答 师:我们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小结】 【板书设计】
第三篇:我国的宗教政策
博立中学高一年级(下)思想政治学案编号 18 ②目的:保护宗教界的和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①法律依据:
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制作人:杨昉审核人:任存康 时间:2013年5月
【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抵御1.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宗教的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3.认识宗教政策的正确性,这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自主学习】(要求:请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自学内容,时间10分钟)
一、我国的宗教概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其中,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二、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我国实行政策,依法管理,坚持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相适应。
2、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法律依据:
思考: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吗?
②内涵:信不信的自由;信哪种宗教的自由;信哪个教派的自由;什么时候信的自由。③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的私事。
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的自由,又保护的自由,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的重要体现。(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①必要性: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思考:能不能说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而是“两个要求”“两个支持”。
三、弘扬科学精神
1、科学对待宗教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弘扬科学精神,以的态度对待宗教。
2、弘扬科学精神
①国家:坚持不懈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和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
②中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武装自己,弘扬,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人生。【巩固练习】(导学案第页自我检测1-4题)【整理提高】
第四篇: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七课第三框
我国的宗教政策
开封市祥符区第四高级中学
政治学科组
孔德亮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的宗教状况
理解我国宗教政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据 了解如何正确对待宗教
认同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能够运用我国的宗教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分析有关宗教观点和宗教现象 教学重点:
我国宗教政策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和原因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对我国的宗教状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并由此导入新课。
我国目前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我国的宗教都有爱国主义的传统。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约有一亿多各种宗教教徒。有些少数民族几乎全民信教。
二、我国的宗教政策,由四个方面具体的政策组成。
(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宗教政策的核心,就是从这一意义上讲,经常把我国的宗教政策称之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地位: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正常。
2、内涵:分为四个方面,教材的表述相当严密,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主要交代信不信和怎样信的问题。
3、实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不是鼓励人们信教)。
全面性和完整性: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是规定了信仰宗教的自由,还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严肃性: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4、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由前面学过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导入此问题。活动:通过知识迁移说一说 要注意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种义务集中体现在: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不得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贯彻。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即一个“必须”,三个“不得”。
活动:分组讨论,谈一谈
在屏幕上出示母亲和莎莎之间对话的材料,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活动:想一想
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能不能信仰宗教?为什么?
拓展阅读:坚守“党员不能信教”的铁规矩(打印出来,发给学生)日前,浙江省温州市委在通报巡视整改情况时称,着力解决少数基层党员中隐性参教信教问题。该市以教育、卫生系统和高校为重点领域,开展新一轮党员参教信教情况大排查。对缺乏理想信念、丧失党性观念、不具备党员资格条件的党员,坚决予以清退。
温州的做法颇有代表性,清退“思想上不在党”者,强化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已经成为从严治党的重要课题。从现实问题看,去年中央巡视组在第二轮巡视的反馈意见中,批评一些地方少数党员信仰宗教、参与宗教活动。这表明,少数党员背离党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转而投向宗教的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并纳入纪律工作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而宗教的世界观无一例外属于唯心主义范畴。在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分野是根本性的,无论对个人还是政党而言都无法调和与兼容。马克思就直接指出,“共产主义是径直从无神论开始的”。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是我们党从建立之初起就一贯坚持的重要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是,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公民,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神论者。因此,我们党曾多次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含义: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目的: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御渗透。简言之,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强调:邪教虽然打着宗教的旗号,但邪教根本不是宗教。邪教一般都具有神话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进行精神控制乃至肉体摧残和非法敛财等特征。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对法轮功、全能神等祸国殃民、借机敛财的邪教应该坚决取缔,严厉打击。提醒同学们对于邪教要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出示相关材料,引起大家思考该如何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上的内外关系? 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国家独立自主,宗教和其他各项事业也必然要独立自主。
注意: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并不是要关起门来办宗教,正常的对外交往还是允许的,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假借宗教干涉我国内政的图谋而言的。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对这一政策的正确理解,表现为两个“要求”,两个“支持”。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2、强调: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会存在先进的思想,也会存在落后的思想。宗教虽然在本质上属于错误的世界观,但是在现阶段还有其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长期存在,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发挥一定的积 2 极作用。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是彻底的唯物论和无神论,在世界观上与唯心主义的宗教是根本对立的,所以宗教与社会主义不存在相适应的可能性。此处的语言表述要精准。
提供宗教界发挥积极作用的例子。
三、弘扬科学精神
(一)、怎么看?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1、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2、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其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二)、怎么办?
1、国家怎么办?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中学生怎么办?谈一谈。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人生。
四、误区警示:在屏幕上呈现几个易混易错点。
五、目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案)。
第五篇:7.3《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它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的宗教政策还包括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本框第一目“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这个情景导入是让学生对宗教界有所了解,便于进入下面的学习。第二目“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主要是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阐明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强调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第三目“弘扬科学精神”。本目是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宗教。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
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特别是认清法轮功的邪教本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央一再强调的三句话:(1)全面贯彻宗教政策;(2)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学情分析
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特别是宗教对一些少数民族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东部地区的学生,很多人还存在疑惑: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允许宗教存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呢?
因此,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可以插入更多的图片或音像,通过音像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收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和资料以扩大视野。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
五、教学方法
本课是新授课,学生对宗教问题较陌生,难点和疑点很多,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分析交流---验证结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六、课前准备
1、生活中的宗教现象和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视频:尼日利亚冲突、世界三大宗教简介
展示资料:我国有五大宗教并行流传,历史悠久。虽然我国的宗教信仰者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由于我国人口多,信教者的绝对数字是不小的。现在可以统计的信教群众有3千多万人。佛教、道教没有严格的入教仪式,信教人数比较难准确统计,估计也有好几千万人,加起来,我国有上亿人信仰各种宗教。此外,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10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问: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不小。而且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一样,对于我国来说都是敏感而复杂的问题。“民族、宗教无小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
设计目的:用事实说明民族宗教问题的敏感性复杂性,我国也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如何处理好宗教问题至关重要,引出课题《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以小李的日常生活为线索,帮小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展开教学。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本课内容。
自我介绍:我叫小李,高一年级的学生。家住丹城西寺旁,我们全家信佛教,尤其是我妈王大娘,她每天都得去西寺诵经、拜佛。还经常和佛友一起到处烧香拜佛。我从小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早已习惯,有空也会跟我妈去寺庙拜拜菩萨。但是最近我碰到了一些难题,有些疑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小李的困惑(一): 作为中学生,我可以信教吗?为什么?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四个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小李的困惑(二):我妈王大娘的这些活动都是宗教活动吗?
①早晨五点,在西寺烧香祈祷,请求佛祖保佑。②七点在家念早经
③听说现在买基金很好赚。九点又跑了一趟西寺,请大师算一下。④十点,邻居小女出嫁祭拜祖先,去看热闹。⑤下午三点半,在西寺听经、诵经。
⑥晚上,我发烧。妈说不必上医院,只要找师父画画符就好了。
⑦我姐姐马上要参加高考了,我妈为她开光祈福,菩萨说她今年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的。(4)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区别迷信思想)小李的困惑(三): 今天在班里与同桌小陈争论:
我认为: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考虑到我们班信佛的还不多,因此我们班可以组织一个佛教团体宣传宣传。
小陈认为: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我们应到西寺等各大寺庙去向信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思考:你们怎么看?(学生观点阐述)
教师引导: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无神的辩论。同时,任何宗教组织的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布道、传教、宣传有神论或散发宗教传单或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出版发行宗教刊物。总之,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小李的困惑(四):今天在西寺听和尚们讨论《宗教事务条例》,说这是宗教界的一件大事。多媒体显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26号令: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宗教事务条例》 结合材料思考:条例的颁布对我国宗教事务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引导:
这是我国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的一件大事,是落实国家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对进一步加强宗教工作,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妥善处理宗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抵制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
(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2)目的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探究活动
„„是不是宗教?其实质是什么?
(不是。秘密结社、崇拜教主、宣扬末世论、思想上控制教徒、聚敛财富、反抗社会、残害教徒身心是一切邪教的共同本质。其实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小李的困惑(五):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宗教界代表人士驳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诬蔑。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记者 魏武)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于4月29日发表了“2010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其涉华部分对中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状况继续肆意攻击和指责,对中国政府依法处理暴力犯罪活动继续恶意污蔑,继续攻击中国依法取缔“„„”邪教是“宗教迫害”。对此,中国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国宗教界代表人士纷纷进行批驳。
“2006年9月,美国国务院发表“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指定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外交部指出:“美国无视事实,肆意攻击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政策。这种做法毫无道理,只能说明它的无知和偏见。”
问:美国国际宗教委员会发表这样的言论实质是什么?我国宗教界人士的批驳、外交部对美国国务院言论的抨击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小李的困惑(六):老妈说,西寺住持吹说他参加过世界佛教论坛。
贾庆林说,中国政府全面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相处;信教与不信教的公民之间彼此尊重,团结和睦。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及其它宗教一起,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宗教在起什么作用?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的要求。(2)两要求,两支持。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二、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视频:乌鲁木齐宗教界人士慰问武警官兵 材料:助力上海世博、为地震灾区捐款 教材P79-80页的三个镜头
问: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反映的宗教现象?
教师归纳:我国有五大宗教,我国宗教信仰者大约一亿左右,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他们有爱国主义传统,倡导服务社会,造福人群,主张和谐和平。
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的长期性是宗教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将长期存在,这是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
宗教不仅具有长期性,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何把这一力量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来,正是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所在。
三、弘扬科学精神
小李的困惑(七):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际上不就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吗?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小李的困惑
(八):我能入党吗?
我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在学校开展的“推优”入党活动中,被推选为学校业余党校培训学员。思考:
(1)弘扬科学精神,为什么不干脆政府直接禁止宗教活动?
(2)中学生应不应该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学生能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点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信教是中学生的权利,中学生可以信教。信仰宗教的学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点二:中学生应该是无神论者,宗教信仰者是有神论者,二者是矛盾的。中学生不应该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学生更不能加入中国共产党。
观点三:孩子信教,其实大多是由于受大人的影响,并非他自己有什么信仰,我们应该以科学的人生观教育影响他们。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主要了解了我国的宗教状况,认识了我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观点。通过学习,要明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遵循宗教发展规律,科学处理宗教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逐步创造宗教消亡的条件。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构建本框知识框架。
2、利用导学案预习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九、板书设计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弘扬科学精神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十、教学反思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这一课时中教师不断地通过设疑、释疑、解惑,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加上老师的归纳,不仅使学生明辨是非,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