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维修(装修) - 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教育与科研网络(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20:3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楼维修(装修) - 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教育与科研网络(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楼维修(装修) - 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教育与科研网络(共)》。

第一篇:教学楼维修(装修) - 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教育与科研网络(共)

招标文件

采购编号:nbjycg20100705

根据《政府采购法》和宁波市政府采购管理有关办法,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对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地质灾难馆以公开询价方式进行采购。现邀请合格投标人参加投标。投标人应具有相应的经营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含200万元)。

一、采购数量:见附件

二、技术要求:参考附件(对技术要求有疑问者,可与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毛校长联系,电话:***)

产品要求负责安装。要求供应商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保修1年,长期维修。学校可与供应商协商改变所需货物的最终规格。

三、交货地点:送货前与用户单位联系,以用户提供地址为准。

四、完成时间:中标单位在中标结果生效开始3天内与用户单位签订合同,2010年8月15日前,完成全部产品的安装,调试并可实际使用。

五、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付款方式:投标商须缴投标保证金10000元(恕不接受现金)。开标时与标书一起递交,评标结束后,落标单位立即退回,中标单 位签订合同并且生效后无息退回。履约保证金;中标单位须向用户单位支付占合同 总额5%的履约保证金,产品正常使用满一年后无息退回。供应商完成安装、验收合格后一个月内付清全部货款。(我中心全称: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

开户银行:浦发银行宁波分行

帐号:70014151013836)

六、供应商须提供营业执照副本、企业资信等级证书、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省(市)级检测报告、获得省级及以上著名品牌或著名商标等证书原件(不 含荣誉证书)交评委验证。(填写“资质证书原件清单”,开标前交工作人员验证后 退还),评标时对资质部分,凭资质证书原件清单评分,未提供原件的细目不予承 认。无营业执照副本原件的投标无效。

七、投标文件的组成

投标函、投标书和资格证明文件,除投标函外需一式四份,正本一份,副本三 份。必须密封。

1、投标函(单独一份)

含投标函、开标一览表和产品报价,单独密封,开标时拆封。投标方应按投标货物单件(套)价格报价并按采购数报总金额。所有投标均含税,以人民币报价,投标方如需用外汇购入某些投标货物,须折合人民币计入总报价中。

2、投标书按统一格式填写(见教科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本次招标的补充通知见宁波市教科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

2010年7月15日

第二篇:宁波市第三届教育科研管理研究征文活动的通知

(转发)

甬教科研会[2013]1号关于举行宁波市第三届教育科研管理研究

征文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科所(室),有关学校:

为加强我市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研究,积极探索教育科研管理的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水平,特举行宁波市第三届教育科研管理研究征文活动。此次征文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成效,交流有关课题研究的反思和经验。

一、征文要求

1.围绕“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的主题,反映自己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思考。展现课题研究的过程,反思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阐明自己课题研究的实践体验和理性思考。

2.文体形式以叙事结合说理为主,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要写成单纯的课题研究故事或思辨性论文。

3.每所会员学校限报2篇,每篇字数限4000-5000字。上交时每篇一式一份,须用电脑打印,要求A4纸,宋体,标题小三号字,正文小四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4磅。

二、征文时间

征文截止时间为11月10日。前二届征文活动的一、二等奖部分文章已在《宁波教育科研》的“我的教育科研故事”栏目发表,可供参考。

三、奖励办法

本次征文活动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名,优秀征文将择优推荐在《宁波教育科研》上发表。

请各县(市)、区教科所(室)通知有关会员单位参加征文活动,统一汇总征文报送市教科所,并把征文的电子稿和汇总表发至sy0300@126.com。联系人:沈莹老师,联系电话:87287693。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宁波市教育科研管理研究会

2013年9月12日

请有关学校按以上要求将征文在11月5日前报送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周老师处。

联系电话:87917858,***,办公室1117,邮箱:623279899@qq.com

附:宁波市教育科研管理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名单高新区共5家

外国语学校,实验学校,梅墟中心小学,信懋学校,东方幼儿园

第三篇: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大会新闻通稿

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大会新闻通稿

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15个年头,15年时间,网络作家风起云涌,网络作品蔚为大观。在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兴起的今天,宁波也有了自己的网络作家团体。17日,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在市联谊宾馆宣告成立,由宁波市作家协会指导举办,召开了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藏军、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邹大鸣等出席会议。

互联网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空间不断扩大,使网络文学作品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网络开花,自由撰稿人和网络写手大量涌现,层出不穷的网络原创文学为文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网络文学以其题材的广泛性和创作的自由度,使作品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和创意,而商业化时代资本的进入以及产业化的运作,让网络文学作品衍生出动漫、影视、游戏等文化产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网络文学的创作题材涵盖历史、玄幻、仙侠、穿越、言情、都市、悬疑、军事等领域,属于类型文学的范畴,其独具的审美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当下文学传播的重要空间,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宁波网络文学早几年就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本次市网络作协的协会构成、组织机构成员分布充分体现了宁波市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宁波市作家协会主席荣荣说,目前活跃在国内主要网络文学网站上的宁波籍作家有四十人左右,出现了阿耐、苍天白鹤、雁无痕、中华杨、在南方的毛豆、西樵媛、小佚、北藤等一批有影响的网络作家。其中苍天白鹤获得2013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排行榜第13名,版税收入达到430多万。在某企业做高管的网络财经作家阿耐,她创作的财经小说《大江东去》、《回家》、《不得往生》等作品均在网络上引起较大的反响。这些网络作家放在全国网络文学的层面上看,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继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成立以来,宁波是全国范围内地市一级第一个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的城市。本次大会,作为宁波网络文学创作代表人物的苍天白鹤等知名网络文学作家到会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到省作家协会党组书、副主席藏军,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曹启文出席。会上审议通过了协会《章程》草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协会理事,并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市网络作家协会顾问和指导委员会名单,并颁发证书。会议还立足网络文学创作实践和发展规律,提出今后三年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下午,省市网络作家进行了座谈会,以“网络文学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座谈,交流会上,省网络作家协会领导、网络作家代表烽火戏诸侯、天蚕土豆等与市内网络作家进行了风趣多彩的交流。

此次网络作家协会在宁波成立,受到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及市作家协会的高度重视。2014年2月,在市文联的指导下,以市作家协会秘书处为主,成立了协会筹备工作小组,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各项筹备工作。在宁波市文联的统一部署下,宁波市作家协会对各县(市、区)作协进行摸底调查,整理和统计宁波市范围内有一定创作实力,并在网络文学界有较大影响的网络作家,对其作品进行考量,根据“坚持创作品格,注重业界影响,形成骨干队伍,比例结构合理”的会员产生原则,形成了首批会员建议人选40人左右。2014年3月6日,宁波市作家协会召开主席团会议,对成立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一事进行讨论和审议,形成《成立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的决议,并报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处备案,并对市网络作家协会顾问、评论家、理事会候选人名单进行了初步的商议。

同时,为了撰写好大会筹备工作报告等文件,筹备工作小组在开展调研、分析形势、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党和政府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国网络文学发展态势,结合宁波网络文学创作及人才队伍实际,着眼今后三年事业发展,起草了《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筹备工作报告》、《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章程(草案)》、《致全市网络作家倡议书》等文件。主要文件形成初稿后,征求了部分网络作家、评论家的意见,并作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

网络文学给当代文坛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呈现出与传统文学不一样的新特点新特征。比如,文学观念平民化、作家身份大众化、参与主体年轻化、文本载体数字化、流通出版多元化等。将网络文学放在文学发展史上来观察,当前的网络文学还处在一个青春期,还处在发展、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这其中,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目前网络文学创作远走在理论评论前面,从事网络文学的评论家不多,如何掌握网络文学评论的话语权,形成网络文学的创作评价体系,开展有效的引导与批评,也成了新的课题。三是除了少数有影响的网络作家加入作协组织,大部分网络写手散落社会。这批作家与网络公司、出版商的关系只是商业利益的关系,缺少作家的归属感和专业认同。这些问题都有待在协会的成立和运作中逐步加强和改善。

成立宁波市网络作家协会,是依托宁波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根据宁波网络作家的意愿,基于宁波网络文学良好基础,跟随浙江网络文学发展的大环境,顺势而上所做的一项有开拓性意义的工作;也是为为广大网络文学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发展空间、务实服务的具体举措。在协会成立后的今天,宁波的网络文学事业将呈现新的发展面貌,协会的成立将大大调动发挥宁波广大网络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广大读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学作品,促进我市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第四篇: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教育行政管理):民办学校告赢教育局(2008年9月28日)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教育行政管理):

民办学校告赢教育局

发表时间:2008-9-28 14:14:00阅读次数:34

5(2008)甬海行初字第45号

原告:宁波市海曙区望春学校,住所地宁波市海曙区望春路554弄28号。

负责人:包美花,女,宁波市人,1956年3月24日出生,住宁波市海曙区望春新村17号。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特别授权代理),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徐利平(特别授权代理),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住所地宁波市海曙区大梁街57号。

法定代表人:徐健,男,局长。

委托代理人:李筱敏(特别授权代理),浙江明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夏志刚(特别授权代理),浙江明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宁波市海曙区望春学校不服被告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教育行政管理一案,于2008年6月30旧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同日受理后,于2008年7月4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8年8月1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宁波市海曙区望春学校负责1人包美花及其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告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委托代理人李筱敏、夏志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08年3月27日,被告向原告等学校发出一份通知,该通知称: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甬党[2007]15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甬政办发[200 7]241号)和海曙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海党[2007]58号)的精神,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两个为主“的原则要求,结合海曙区教育发展实际,经海曙区政府同意,决定自2008年9月起,将独立设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纳入公办学校体制,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原告等学校停止招收2008学年新生,不得进行任何有关招生宣传,不得向在校学生收取有关2008学年的预收款,依法做好学校停办后的财务清算工作,并将学校财产与社会各界捐赠的财物分类登记造册,2008年7月底,学校应把到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本、副本)及学校公章上交到区教育局,并到民政、物价等相关部门办理学校注销手续。

被告于2008年7月14日向本院提供了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条、第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

证据1—2证明被告对民办教育具有统筹规划的权利。

3.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

[2004]109号)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

5.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04]199号)第二条、第四条。

6.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甬政办发[2007]241号)。

7.中共海曙区委、海曙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海党[2007]58号)。

证据3—7证明根据教育部及各级政府的文件规定,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原则,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被告以此作出的通知是完全符命规定的。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第七十条,证明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发放通知并不要求举行听证及申辩。

原告宁波市海曙区望春学校起诉称:2008年3月27日,被告针对原告等三所民办学校制作通知一份,并于随后送达原告。该通知称,决定自2008年9月起将独立设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纳入公办学校体制,学校停止招收2008年学年新生,不得进行任何有关招生宣传,不得向在校学生收取有关2008学年的预收款,依法做好学校停办后的财务清算工作,并将学校财产与社会各界捐赠的财物分类登记造册,2008年7月底,学校应把到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本、副本)及学校公章上交到区教育局,并到民政、物价等相关部门办理学校注销手续。原告认为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法律依据,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可以将独立设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纳入公办学校体制,被告要求原告停止招生、上交办学许可证和公章、办理学校注销手续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被告作出的该决定对原告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被告在作出决定之前,没有听取原告的陈述申辩,违反了最基本的正当法律程序。现原告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撤销被告于2008年3月27日向原告等三所学校作出的通知。

原告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证据:

1.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一份,证明原告的身份。

2.被告于2008年3月27日作出的《通知》一份,证明被告要求原告等学校停止招收2008学年新生,不得进行任何有关招生宣传,不得向在校学生收取有关2008学年的预收款,依法做好学校停办后的财务清算工作,并将学校财产与社会各界捐赠的财物分类登记造册,2008年7月底,学校应把到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本、副本)及学校公章上交到区教育局,并到民政、物价等相关部门办理学校注销手续。

被告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辩称:被告是教育管理行政部门,依法享有对在管辖范围内所有教育机构的行政管理权。被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

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海曙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的“两个为主”原则精神,根据海曙区的客观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潜力,提早把海曙区所有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吸收安排到公办学校中,这是一项惠及海曙区所有民工子弟的惠民措施,该行为完全是依法办事,没有违反法律规定。被告发出的通知是不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也并非针对原告一家所出的,是抽象的行政行为,不具有可诉性。原告所持的办学许可证于2008年7月到期,被告提前告知原告到期后将不得继续招生,并交回到期的办学许可证和公章,这是被告履行的告知义务,并不是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告的行为是其在其职责范围内履行的行为,并不违法,且具有合理性,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平等发展。原告的诉请缺乏法律依据,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庭审查时,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提出如下质证意见:

1.证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划分,与本案没有关联性。

2.证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针对的是民办学校如何设立,以及对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审批机关如何加以惩处的问题,与本案的行政行为缺乏关联性。

3.证据3—7的一系列文件均没有规定必须将外来务工子女纳入到公办学校,被告依据这些文件作出的通知明显是滥用职权,适用法律严重错误。

4.被告未举行听证,又何来适用证据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另外该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是在何种情况下办理注销手续,与本案所诉的停止招生行为完全没有关联性。

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无异议。

本院认为,被告提供的证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条规定的是国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与本案没有关联性,对该条本院不予认定。该法第八条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该条文能证实被告是原告学校的主管部门,对该条文本院予以确认。证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审批机关对民办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发生的不当行为如何惩处,该条文与本案缺乏关联性,本院不予认定。证据3—7能证实根据教育部及各级政府的文件规定,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原则,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对该内容本院予以认定,但被告是否能据此作出责令原告自2008年9月起停止招生等行政决定,本案将在判由部分进行阐述。证据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需进行听证的情形,被告以此来证实发给原告的通知无需进行听证,该条文与本案有关联性,本院予以认定;该法第七十条规定的是在何种情况下应办理注销手续,与本案所涉的行政行为无关联性,对该条文本院不予认定。

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无异议,本院予以认定。

综上,本院认定如下事实:2005年3月,经被告所属的宁波市海曙区成人教育管理委员会批准,原告领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有效期自2005年3月2日至

2008年2月,后经宁波市海曙区成人教育管理委员会批准,有效期延长至2008年7月。2008年3月27日,被告向包括原告在内三所学校发出一份通知,该通知称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甬党[2007]15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甬政办发[2007]241号)和海曙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海党[2007]58号)的精神,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两个为主”的原则要求,结合海曙区教育发展实际,经海曙区政府同意,决定白2008年9月起,将独立设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纳入公办学校体制,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原告等学校停止招收2008学年新生,不得进行任何有关招生宣传,不得向在校学生收取有关2008学年的预收款,依法做好学校停办后的财务清算工作,并将学校财产与社会各界捐赠的财物分类登记造册,2008年7月底,学校应把到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本、副本)及学校公章上交到区教育局,并到民政、物价等相关部门办理学校注销手续。

本院认为,本案所涉的通知针对的是包括原告在内的三所民办学校,其针对的对象是确定的。该通知要求原告等学校停止招生,上交办学许可证,办理注销手续等,其行为的对象亦是确定的,且无法反复使用,对原告的权利义务直接产生了影响,是一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被告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行使行政主管职责。根据教育部及各级政府的文件规定,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原则,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该文件规定的内容均为行政指导行为,目的在于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地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但这些文件均未禁止民办学校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而是规定在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学校接收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办学的扶持和管理。被告依据上述文件精神作出要求原告自2008年9月起停止招生等的决定,属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原告要求撤销该决定,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第2目之规定,判决如下:

撤销被告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于2008年3月27日向原告宁波市海曙区望春学校作出的通知。

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被告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递交上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凭判决书到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收费窗口预交上诉受理费。如银行汇款,收款人为宁波市财政税务局预算外资金,账号为***001,开户银行为宁波市中国银行营业部,如邮政汇款,收款人为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室,汇款时一律注明原审案号,逾期不交,作放弃上诉处理。

审判长 陆萍

审判员 任 裕 章 审判员 王钟 鸣 二00八年九月十九日 代书记员方薇

第五篇: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宁波市民政局

新形势下社区减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救灾救济处

谢民亚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细胞,是人口密集、生活要素集中的区域,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首当其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技术的飞速进步,城市化、高科技在为人们带来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各种人为灾害也时有发生,城市面临的各种风险加剧。与此同时,城市要素高密度集聚使灾害常常产生放大效应和连锁反应。近年来发生的SARS、禽流感、海啸、“5.12”大地震、H1N1流感等突发事件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拟从目前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实际出发,解读社区减灾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市社区减灾工作的基本状况,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提出加快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思路。

一、当前我市社区减灾工作的基本状况

社区减灾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怎样实现国家灾害管理权限的下放,打破自上而下的灾害管理方式,实现社区的自主性防灾减灾。我国于2004 年10 月,由民政部启动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减灾进社区”活动,并在北京市崇文区进行了试点工作,上海、青岛等地也先后开展了减灾社区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目前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开展情况来看,通过几年建设,我市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目前全市已有 1 北仑区学苑社区、江东区潜龙社区等16个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这个数量位居全国计划单列市首位。我市开展的社区减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近年来,通过对“社区减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将各部门资源优势与基层实践优势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了相互促进、协同作战的共建合作机制,使“社区减灾”形成了鲜明的宁波特色。2009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各级减灾委组织机构,成立了由37个市级部门组成的市减灾委,并马上着手开展工作。在广泛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社区减灾工作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指导思想明确。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宣传教育和强化服务为重点,以整合部门资源,实现共建合作为途径,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形成减灾工作的社会规模效应。二是活动主题明确。即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减灾素质,推进社区减灾能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为居民群众提供避灾、防灾、救灾的减灾服务为主题。三是工作机制明确。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民政牵头、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运作机制;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指导社区减灾工作;街道建立社区减灾活动领导小组,组建社区救灾志愿者和义工队伍,建立治安防灾巡查队伍。四是工作职责明确。市民政局负责对“社区减灾”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一协调和统一督促。各成员单位都明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指导、支持、帮助和支援作用。街道党工委为牵头领导,社区 居委会是具体工作力量,他们根据自己制定的《社区减灾预案》,居民小组长每月要对辖区每个居民家庭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小区负责安全的巡护人员被培训成为减灾志愿巡逻员,实行24小时全方位、不间断巡逻,一旦发生灾情,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处置险情,从而做到职责明确,任务落实。

(二)大力营造社区防灾减灾氛围

社区综合减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首当其冲。为增强社区辖区单位和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各部门不断创新充实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着力营造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一是针对居民迫切需要减灾知识学习的需求,编制社区减灾防灾简报、台历本、发放减灾知识小卡片。比如北仑区学苑社区编辑的社区小报《学苑表情》每期中都刊登一类灾种的避灾知识,并定期增发社区减灾专刊;还专门印制4000份减灾知识台历,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二是针对居民迫切需要提高减灾素质的实际,开展居民应知应会减灾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服务。比如镇海区后大街社区充分得用市民学校、党校、人口学校、老年大学、家长学校等教育阵地,对社区居民开展火灾、触电、台风等常见灾种的减灾知识培训。三是针对营造社区减灾氛围的需要,实施减灾教育进课堂,在中小学开设了专门课程,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和场所,开展减灾教育活动。在宣传过程中,十分注重防灾减灾宣传的群众性,先后组织了10多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减灾书面 知识竞赛活动;北仑区学苑社区代表宁波市参加全国减灾知识电视大赛,并荣获了三等奖。此外,还专门开展了以活跃社区减灾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楼院文艺活动,将发生在社区里的真实灾害事件改编成小品、快板演出,以事喻灾、以案释灾、以艺示灾,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

(三)努力夯实社区减灾工作基础

为推进社区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多措并举,努力夯实社区减灾工作基础。具体做到了“四抓”:

1、抓设施建设。完备的硬件设施,在整个减灾活动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后盾作用。因此,将减灾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之中,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救灾物资上,未雨绸缪、积极筹措,确保救灾物资不断档。各县(市)区救灾物资储备仓库都准备了一定数量的帐篷和棉被棉褥,用于救灾物资储备。在减灾设施配备上,每个社区每幢楼内都配备了多个灭火器,在居民楼道设置了紧急情况逃生导向标志,并与学校和相关单位签订协议,落实了若干个临时疏散点和避灾安置场所。

2、抓队伍演练。民政、消防、地震、卫生、人防、气象等部门先后举办多次业务培训,对社区干部和救灾志愿者进行灭火、逃生、抢险、自救和互救等方面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注意社会影响和不扰民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消防演练、防震演练、台风演练,使社区群众熟悉预案,掌握减灾技能。

3、抓服务载体。一是发挥社区救助中心服务平台的作用。在社区,配置救灾设施和急救物品,随时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二是发挥城市街道信息服务平台的作用。将避灾、防灾、救灾知识输入信息系统,便于居民群众及时查询。三是发挥援建的万家图书室平台的作用。购置减灾图书、通俗易懂的图画,让社区居民学习。四是发挥市民学校平台的作用。经常请一些专家讲授减灾知识和市民日常急救小常识,共培训社区居民10多万人次,使居民对灾害有所了解,做到自救自护。对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急救业务。

4、抓长效管理。为了让社区减灾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注重将社区减灾活动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创建“平安社区”活动相结合,二是与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相结合,三是与创建“星级社区”活动相结合,将社区减灾活动融入“平安社区”、“文明社区”、“星级社区”活动之中,实现长期开展、正常开展、有效开展。

二、当前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社区减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基层社区的防灾和减灾能力总体还是比较薄弱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具体表现在:

(一)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由于种种原因,社区居民对减灾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率不高,减灾意识淡薄,尤其是立足社区和普通市民的减灾教育未形成有效机制。社区居民在对待灾害发生的观念上,往往存在重灾后恢复,轻灾前防范。在应对紧急灾害处理方面,居民对一些常识性技能的掌握上还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自救能力较低。

(二)社区对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不够。各级党委政府在历次防灾抗灾斗争中已深刻认识到,提高公众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科学应对各种突发灾害的能力,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工作,也因此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各社区由于事务性工作缠身,对“防范于未然”的减灾工作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社区的安全隐患仍十分突出。

(三)社区减灾工作缺乏专业人员。社区缺乏专门的专业人员去切实推动减灾活动的开展,包括对本区域灾害环境的评估,发动居民研讨并形成较完整的社区防灾计划等。在志愿者组织方面,目前志愿服务的项目大都集中在扶贫帮困、日常生活、医疗健康、科技文化、法律援助、心理健康咨询、环保宣传等方面,而缺少发生灾害时有专门救助功能的志愿者队伍。

(四)社区减灾缺少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从全市情况来看,大部分社区都制订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但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有的仅仅是为应付上面的检查而设,纸上谈兵,真正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措手不及。

(五)社区减灾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目前各地的现状是:救灾经费或多或少都已列入财政预算,而减灾经费却没有着落,延缓了社区减灾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加强社区减灾工作的几点思考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灾害管理过程中,不仅要第一时间直接面对灾害,而且要第一时间处置灾害,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上扮演着无法取代的的重要角色,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在最近的救灾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减灾基础在社区,只有社区减灾能力提高了,灾害的损失才能有效降低。”1999 年7 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管理论坛也强调,要关注大城市及都市的防灾减灾,尤其要将社区视为减灾的基本单元;通过增加减灾网络,以建立抗灾社区。2005 年1 月在日本神户世界减灾大会上通过的2005 到2010 减灾规划中也把社区减灾列为重要内容。因此,社区的减灾建设是城市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学者的一些防灾减灾论著,也谈到了社区减灾的一些经验,比如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认为社区减灾是指长期以社区为主体进行减灾工作,促使社区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灾害的措施,以减低社区的易致灾性,避免让灾害变成灾难事件。并且除了硬件设施建设的措施外,还必须从居民、社区组织与实施方案等方面着手,通过制度的拟定及居民减灾意识的形成,使社区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灾害研究专家 Beatley(1998)在Cooperating with Nature一书中对于社区减灾有如下描述:减灾社区是指降低居民与其财产遭受自然灾害威胁的机会,并能随灾害做应变的社区。Beatley 同时指出,由于自然灾 害不可避免,所以减灾社区并非指完全避开风险的社区,而是能保护居住其中的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并克服灾害对社区造成的冲击,使损失降至最低的社区。

根据我市社区建设特点以及减灾工作实践,笔者拟提出以下几方面推进社区减灾工作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社区综合减灾领导机构。一项工作能否实实在在取得成效,组织领导是保证。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也不例外。社区把减灾工作做在前头,灾时社区就能做到人心安定,救灾工作有条不紊,群众的损失就能大大减少。但要使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工作做出成效,关键还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制度,各社区要成立专门的综合减灾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有计划地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制订规范的综合减灾工作制度;建立起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开展减灾工作;对社区内的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情况清楚,明确在发生突发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建立起社区综合减灾的档案材料。各社区要把综合减灾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区(村)、平安社区(村)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抓好落实。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完善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与防灾减灾救灾的其他各项工作密切相关,历年来是救灾部门提前部署、狠抓落实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市自然灾 害救助已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框架。从去年开始,民政部、省民政厅要求把预案修订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村)这一级上。基层社区(村)的预案编制好了,而且编制得实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大大提升灾时的应急处置能力。相对于市级、县级预案,社区(村)这一级预案,要求预案文字简洁,重点突出,结合当地实际、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放在首位,使群众易懂、易记、易操作,要将社区地理位置、重点灾害隐患、基础设施、物资储备、后勤保障、重点地段需转移人员名单、避灾安置地点、救助工作人员名册、联系方式及社区(村)救助机构通讯联络信息等基本情况在预案中体现得一清二楚。

(三)做好经常性的社区减灾宣传工作。去年首个“5.12”防灾减灾日期间,全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不少经验。各基层社区也大力参与其中,取得了不少活动成效。但社区综合减灾宣传工作要重在平时,各社区可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社区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灾情信息统计第一手数据来源基层的社区(村),首先是由社区(村)灾情信息员在灾后第一时间上报乡镇(街道),再由乡镇(街道)上报到县(市)区民政局的。因此,国家对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去年出台了具体办法,对灾害信息员有培训有考核,但没有相应的、明确的岗位和工资待遇。建议建立灾害信息员准入机制、考核办法,加强对灾害信息员的培训,提高灾情上报的客观准确和及时性。同时,建议建立灾害信息员岗位工资配套制度,明确灾害信息员工资补贴标准,有利于报灾核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五)逐步实现救助资金来源和救助手段多样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要通过社区这一平台,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这将对以政府为主导的救灾工作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六)社区减灾工作要与社区其他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因社区减灾是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新形式,因此要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布置和重复实施的做法,要把与灾害管理相关的消防工作进社区、治安工作进社区、人防工作进社区等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统一以“社区减灾”形式进社区,既形成工作重点,又减轻社区工作压力。

下载教学楼维修(装修) - 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教育与科研网络(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楼维修(装修) - 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教育与科研网络(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