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2

时间:2019-05-12 20:5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2》。

第一篇: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2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摘要:作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以它的知识观为基础所形成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与学习视角,本文在批判性的反思传统语文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语文有效教学思想,并探讨建构主义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发展语文有效教学,实现语文建构性学习。

关键词:建构主义;传统语文教学;批判;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本世纪50年代兴起后,其思想观点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传统教育的弊端日渐显露之际,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符合人们创新性要求的教学原理和策略,奠定了学校教育的实践基础。所以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语文有效教学,是颇为值得探讨和有意义的。

一、建构主义简介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思想萌芽可追溯到瑞士杰出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作为对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说的批判,皮亚杰坚持以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来研究认知的发生发展,认为儿童关于外界的知识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采用同化和顺应的方法,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认知过程中建构的结果,最终形成开放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认知结构。

进入70年代以后,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心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介绍到美国,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逐渐形成当今的建构主义,其思维核心是: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个体自己决定的;个体的经验是建构现实的基础,而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会导致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基于此,建构主义者关注的核心就是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相应地形成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的作用应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1.关于知识

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只是对现实暂时合理的解释与假设,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皮亚杰认为科学知识是在永远不停的进展之中的,它每天都在变化,知识当前状态是历史中的一瞬间,不存在终极的知识与绝对的真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2.关于学习者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进行学习时,脑袋决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装知识的容器,绝对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的丰富的经验已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不能忽视这种预结构和这些先经验,教师应该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关于学习活动

知识来自于学习者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但这种内部建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学习群体中,通过合作学习、协商调节而完成的。

二、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看我国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无效性)

(一)语文教学知识呈现方式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学的新知识通常是以背景介绍、解题、学习目标或要点提示等方式直接提出并告诉学生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反复强调如何接受理解、记住这些知识的,学生的学习总是处在一种被动的接受中,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特定情境中对知识的建构过程,人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知识。同时,在日常环境和受控环境中,人的思考与行为是不同的,在受控环境下,人的学习脱离了特定的情境,往往存在着形式化、抽象化、孤立化等弊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日常情境下的知识学习,因为有了情境的支持和个人的亲身经验与策略的积累。

(二)语文教学环境与教学任务

学习环境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地点。”传统的学习环境通常只包括教科书、教师、课堂。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都是脱离真实的情境,将课本知识当成定论。在语文教学中主要表现为:要求学生机械的记忆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甚至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学生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而不会解决真实情景问题,不会以自己的视角分析现实问题。这一方面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另一方面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可被定义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这种学习环境不是结构性的、语言表征的、真实的、开放的。教学的场所从课堂延伸到校园、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学生学习的工具和信息资源也大大丰富,除了语文教科书以外,语文教师可以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参考资料,适当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

建构主义认为的学习任务的复杂化,不是指教学任务的“难、偏、繁、旧”,而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真实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和技能,它们有助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理解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三)语文教学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缺乏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建构主义却十分重视合作学习,将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视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除了课堂内的知识学习合作、分组合作外,教师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的小组合作学习。

(四)语文教学设计

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教学设计不仅是简单地运用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而对教学过程所做的技术化、程式化的处理,也不仅是对教学理论的忠实执行,它和教学理论是平等对话的关系,它更直接地体现了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隐喻:学习环境的创设。与传统的教学设计观相比:这里的教学设计观不是为了教而设计,而是为学而设计;这里的教学设计观不是分离过程与内容的设计,而是为学习设计内容和情境都很丰富的学习环境;这里的教学设计观不是分离教与学的设计,而是有机整合教学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教学设计观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教的具体环境中、在互动中演化发展的过程。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语文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着眼于解决教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存在的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不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即使有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

(一)有效教学

目前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很多,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教育文献之中。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赫斯特认为有效教学应该保持学生的兴趣;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要让学生不仅学到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 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我国崔允漷教授从“有效”和“教学”两个方面对其涵义进行了分析:他将“有效”看作学生的进步,将“教学”视为引起、维持学生的行为。其观点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即有效教学之“教学”的含义)和“学生主体”(即有效教学之“有效”的含义)相结合的教学规律。它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策略或观念。

在台湾林进材副教授一书《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中,他归纳出来国外 学者对“教师有效教学”的定义,根据他的总结,得出有效教学是指如何有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上成功、行为上具有优良的表现,以追求最好的教学活动实施、课程与教学实施、教学评量实施成效,塑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以进行教师成功的学习与有效教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二)语文有效教学的特征

语文有效教学主要是强调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也就是探讨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行为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重“学”,由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重“教”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而且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也成为了新时期语文教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有效学习的最终落脚点也在学生学习的效益上,教学方式在这一基础上发生了变化,利用集体交往进行学习、利用实验进行学习、利用游戏进行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在集体中学习等等,合作式的、互动性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学习语文,必须掌握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知识,通过丰富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教学目的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力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学定教,而不是以往的以教定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引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顺利的开展课堂有效教学。其次是重“对话”,新时期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一起分享彼此的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和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从而求的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最后是重过程,语文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以往的重对答转向重对话,这从两方面来体现:一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一种心理结构,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构建。关注过程,关注语文的实践活动,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二是从课堂教学评价的角度来看,教师评价学生要注重评价的过程,而不是以往的以学生学习结果----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语文课堂有效的评价应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三)建构主义对语文有效教学的启发

建构主义宣称,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由此教学者提供认知工具,蕴含丰富资源,鼓励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学习环境的创设。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对话则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1.情境

建构主义中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有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之一表现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教师面对学生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语文教师通过合适的情境的创设来弥补或消除学生阅读出现的张力。

2.协作

“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主要作用。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而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沟通,合作学习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综合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3.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享受,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听说读写可以也应该是对话,都具有对话的共通性,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和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对话的主体间性要求语文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阅读体验。

4.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以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放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和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地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书本知识的能力。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态度。以往的语文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建构主义下的语文教学既重结果更重过程。重过程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期刊:

[1]杨春宏,张生春.建构主义与基础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版,1998(10)[2] 曲玉红.建构主义认知结构理论与语文阅读[J].岳宗学刊,2005(12)[3]葛玲霞.建构主义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文科教学探索,2007(12)[4]张和新,孙蔓娜.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4)[5]康会贞.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学的转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2)[6]杨勇.语文教学设计的建构主义视野[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2)[7]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01)[8]相婷.从建构主义理论看语文研究性学习[J].教育教学研究,2007(08)[9]李国栋.试论建构主义语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10]邓方.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06)[11]陈庆烈.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12]童国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7(05)[13]路冬梅,王双云.从建构主义知识观角度看语文教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3)[14]缘利芬.新语文课程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15]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研究,2001(07)[16]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7)[17]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01)[18]刘立明.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05)[19]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20]傅丽霞.语文教学论全纳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8(01)[21]杨虹.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2006(05)专著:

[1]雷永生,王至元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M].人民出版社 [2]皮亚杰.皮亚杰认识论原理[M].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第二篇: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反思;教学创新

新课标强调,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教学思想,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教学思想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没有教学思想的更新,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推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对传统的、已习惯了的语文教学方式、程序、行为进行反思,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予以合理的扬弃和科学的取舍。

一、树立新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告诉我们,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材只是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教师、学生,甚至我们身处的环境(不管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学生还是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明天的合格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国民。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环境。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比如说,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层次地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的重要领域。然而很多时候,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老师往往只注重问题的价值和精辟而忽视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多老师都是“急性子”,提出的问题,等不得学生思考或只有一两个优秀学生举手了就开始讲解。这样每次都是几个反应快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其他的学生也就习惯了等着听答案而懒得去思考。教师在提问之后,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能照顾到少数优秀学生,而放弃了大部分的学生。这样下去,势必让课堂成为少数人的舞台,大多数人的看台。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激发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源泉,不仅要培养复合型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树立新的教学观

新课标强调,教学不仅要关注本学科,而且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精神。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要的是自己必须富有创新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创新。我认为,教学创新最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是联系知识传授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其教学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工作。1.启发教学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有人对教师在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做了这样形象的说明:备课时教师要充当演员,先让自己进入角色,体会并想象作品体现的情感,再想办法把这种情感传给学生;上课时他要充当演员,用各种手段让学生进入角色,启发并调动学生的情感。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这种“填充式”的问答,表面上看似热闹,实没有启发性。启发教学关键在于生动的讲述和图片显示、实地板演,乃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停顿都要能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因此,我们适时选择启发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2.比较阅读教学也是常用的方法

比较阅读是增长智力、提高能力、增益知识的重要方法。开展比较阅读训练是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现行教材的编写特点也告诉我们运用比较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现行语文教材是根据可比性原则按单元编排的,使用一单元课文之间或单元与单元课文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每篇课文也都蕴藏着与同类或异类相关课文的可比点,如主题、题材、体裁、结构、人物、表现手法和语言等。每篇课文的段落之间也形成一定的可比关系,如《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形象的对比。可见,比较阅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人说,“教然后知困”,这个“知”就是通过反思获得的。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反思,从而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全面、深入和冷静的审视与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实现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状态,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篇:语文 有效教学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和谐课堂”第一次集中答疑

一、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上,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2.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3.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4.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二、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在以往的接受学习中,往往被教师剥夺了,现在要一一还给学生。这些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个是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使这种兴趣长久地保持,学生就一定“爱学”语文。

一个是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生如果能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一个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学生如果在大量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的“会学”语文了,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指导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会学”语文。

三、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导”与“学”的关系,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1、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导”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所谓“导”,从宏观上来说,意味着教育是有方向和有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从微观上来讲,“导”就是引起学习主体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形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促进保持和迁移。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引导学生通过内部动因,自主地经过注意、观察、记忆和情感去主动感知客观事物,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使其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能,生长新知。

但是,目前课堂教学的现实是年级越高,学生举手发表自己见解的人却越少,这种现象除了学生方面的原因外,与老师未能创造有效认知的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一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如果总认为教学中什么都重要,不抓重点、难点,不精讲、精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和进行认知策略的指导,你的课讲得再好,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促使其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导”与“学”的最佳结合,必须创建新型的教学活动形式,转变师生的角色:变教师的教为主为学生的学为主;变教师的主导、指挥为引导、服务;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单向活动为师生多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变课堂教学中的精英参与为大众参与;变学习活动只重视课堂为课前、课堂、课后并重。例如在进行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采取“阅读预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知识小结、作业检测”的五步学习法,越来越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重视研究学法,使教法适应学法;重视教学活动中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角色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主持者,成为诊断学生的认知障碍,并帮助学生分析妨碍认知的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的指导者。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学习反馈机制、学生自主评价机制以及学习“共同体”,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大胆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调控、激励、点拔,从而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导与学的统一。

2、注重结果的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授、受知识为中心,以提高成绩为教学的直接目的,以追求升学率为宗旨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习对象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把形成知识结论的复杂过程变成了单调乏味的条文背诵,从源头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一条狭窄的、片面的发展之路,极大的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了学生发展的阻力。

注重过程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水平和当前的学习状态等因素,在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去主动建构自己新的认知结构,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过程在形成认知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善于根据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当前的学习状态,优化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活动环境,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图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幽默性;利用名人名言、诗词等增强艺术性、思想性;巧妙运用以上要素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让学生在讨论探索活动中,体验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内外认知;在模拟活动中,知行结合,使听、说、读、写、算、推理、思维等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形成极富个性的认知能力。

四、语文课的导入,可运用哪些方式?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它是一堂课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一堂课中,新课导入得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和方法。初中语文课导入新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一种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导入方法,如:《天上的街市》,教师可直接讲:今天,我们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诗--《天上的街市》,接着就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

第二,复习过渡法

复习过渡法,是指建立在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按教学内容的要求而导入新课的方法。例《“挑战者”号追思》,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前面我们学了《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知道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一事件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震惊,为什么会令世界都关注和震惊呢?同学们回想一下,作者是从哪此方面来叙述这次事件的?(要求学生回答有关内容)然后教师作小结:在震惊之余,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止步不前还是一往直前,义无反顾?《“挑战者”号追思》将给我们很深的启示。

第三,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就是教师一上课,就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如《万紫千红的花》的导入。教师可这样导入:“花儿是美丽的,朱自清在《春》这篇散文中有两句精彩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看,这绚丽多彩的花的世界真是美极了,这‘红紫烂漫’的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花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颜色?它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

第四,演示实验导入法

演示实验导入法就是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实验。语文课中的实验是很少的,因此这种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地集中了注意力,还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实验的内容恰是对课文内容的印证,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并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死海不死》,教师把两只装着水的烧杯放在讲台上,这两只烧杯大小相同,水位一样。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做个实验。你们看,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教师把手里的鸡蛋给大家看),“现在我把它放在第一个烧杯里,你们看,怎么样?”“沉下去了”学生们回答。“我把它拿出来,放在第二个烧杯里,怎么样?”“没全沉。”“半沉半浮。”学生们七嘴八舌“是的,半沉半浮,为什么呢?”“水有问题”有学生说。“是的,水有问题。水有什么问题呢?谁愿意到前面来尝一尝?”一位学生走上前来,从两个烧杯里各喝了一口水。他告诉大家:“第一个烧杯里的是淡水,第二个烧杯里的水咸极了。”教师说:“第二个烧杯里的水里放了大量的盐,是超饱和食盐水。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有这么一个湖,含盐量特别高,人下到湖水里会怎么样呢?”“会浮起来。”许多学生回答。教师说:“这可不是天方夜谭,世界上确有这么一个湖,叫死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死海不死》。”

第五,介绍性导入法

介绍、说明而导入新课的方法。如:在讲授《挖荠菜》时,教师可介绍: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流传着“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说法。地菜就是荠菜,在很多年纪稍大的人心中,这是一种很好吃的菜,现在吃过的同学不多。荠菜是和一种生命力旺盛的草本植物,以我们今天的口味,这是一种有苦味的草,但在几十年前的旧中国,它却是穷人的救命草。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挖荠菜》,就反映了这种生活。

第六、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就是指将新讲授的内容融于故事中,形象生动,简单明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的方法。如《提醒幸福》一文的导入,教师可从下面的故事入手:

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坊。天晴了,老婆婆很着急,因为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也很着急,因为那个染坊的女儿晒不干布。后来有人来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天天快乐了。

首先,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想法就不同了,你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事?

不用展开讨论,不用说得很多,总之还是有的。比如有的同学有同父异母的妹妹,本来觉得她分享了自己的爱,可一想别人都没有妹妹,只自己有,不也是很好的事吗?

其次,你想老婆婆的忧虑有没有道理?她的快乐是不是源于别人的提醒?

忧虑当然也有道理,但快乐确实是源于别人的提醒。

可见,生活中确实有必要提醒自己及时享受幸福,不要让幸福从自己的身边跑掉。这个道理有位女作家用很漂亮的语言说出来了,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提醒幸福》。

第七,音乐导入法

音乐导入法是指先让学生听音乐,再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我们所要学习的有关内容。如:《在声音的世界里》的导入,教师放一段《梁祝》的音乐,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听完后请说说在听这段音乐时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重在让学生感受,回答不强求一致。)

大家感受到的不尽相同,但我们可能发现,一旦沉浸于音乐,音乐便会牵动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情感。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在声音的世界里》,便是当代作家王蒙在音乐世界中的感悟。

第八,多媒体教学设计法

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语文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如讲《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可以用投影仪放映《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情景,或投影出小学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的实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以多媒体的课件来导入新课,确实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课的趣味性与直观性。

总之,一堂课的成功,必须注重导入新课的艺术。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在选取导入方法时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精心的设计,灵活的掌握,只有紧扣课文的主体内容或主题,艺术地吸引或集中学生的思维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佳。

五、什么叫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的涵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2、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1)具体经验阶段

(2)观察与分析阶段

(3)重新概括阶段

(4)积极的验证阶段

3、教学反思的成分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教师反思应包括以下三种重要成分:

(1)认知成分

(2)批判成分

(3)教师的陈述

4、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布鲁巴克等提出了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一是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二是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三是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四是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六、关于文本的多元解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倡导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才能真正让学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多元解读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迸发多彩的灵性,唤醒潜在的生命意识。但是,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由于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而漠视文本自身存在并呈现的意义,任由学生误解、曲解作品的内涵。这就导致了多元解读的无序和浅薄。其实,多元解读应有界,不能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

(一)多元解读应立足文本 文学作品蕴含丰富,只有走进文本,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进而与文本对话,最终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生成的东西才符合文本的价值意义取向。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不能脱离文本中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不能理解为任意性。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一千个”总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麦克白斯或李尔王。提倡多元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并不意味着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解读。漠视文本的客观存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任由他们带着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走出课堂,这是对多元解读理念的误读与曲解,也是语文教师的失职。

(二)多元解读应有界限

文以载道,文本总是承载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解读,使学生的思维在正确的方向上合理发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情况。

1.忌断章取义。文本的意义受作者、历史条件、社会思想、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学生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的限制。要正确解读,首先要整体感知文本的意义,如果拘泥于一句一段,很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文本产生曲解。如教学《心声》时,有的学生认为李京京是个爱出风头爱逞能的学生。他们这样评价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文本中体会到李京京的情感及处境,没有认真分析对李京京的心理描写。

2.忌架空分析。由于学生的人生感悟不够深,思想认识不高,虽然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但不难发现,他们对文本意义的解读往往有些浅薄,不够深刻。如教学《曹刿论战》,有的学生认为“公与之乘”,说明庄公礼贤下士,“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这很可能是庄公在考察曹刿的战术水平。学生之所以有这些颇似有理的分析,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文本基础。因此,在阅读文本,评判人物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首先要吃透文本,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领悟作者的价值取向,这样才不至于游离于文本之外,随意发挥,模糊文本的“真义”。

多元解读不是多元价值观,也不是多元标准,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余,也要及时对其价值取向给予纠正,不然,优秀文化将无法传承,审美价值观也将被颠覆。

(三)多元解读需教师理性指导 很多教师由于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在贯彻“学生为中心”的同时迷失了自我,忽略了自身的主导地位,一味地无原则地迁就学生。其直接体现是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给予热情的赞扬,似乎唯有如此方能真正体现多元解读论,体现学生主体论。这样做是错误的。教师始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对学生的解读要理性指导。

1.合理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教师可在学生解读文本之前,对作者生平、作品写作背景、当时的社会风俗等进行必要的介绍,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以避免学生误读或曲解文本。如教学《风筝》时,教师要对鲁迅的生平及思想、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介绍,以便学生更好地解读“我”和“弟弟”的性格特点,挖掘作品的内涵。有时教师有必要介绍一些文学风格、美学原理等,如教学古典文学作品时,让学生懂得中国古代文学运用的古典原则及古代的哲学思想,学生就不会说鲁智深是法盲了。

2.引导学生科学求证。多元解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新认识,这不是说只要不是同文本毫无关系的解读都是合理的,都应当受到尊重,得到表扬。试想,如果按照这样的理念引导学生解读文学作品,那不就等于直接告诉学生“文本的解读可以是任意的”了吗?那还要我们教师做什么?因此,我们在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去小心求证,说出解读的理由和根据,从而在师生共同求证中接近文本本身,揭开文本的要义。

3.引导学生学会交流,达成共识。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既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拥有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机会,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切磋,要让学生学会在认真倾听他人观点,与他人切磋争辩中达成共识,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发言很积极,都能主动阐明自己的观点,就是不能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而老师呢,总是微笑着对每一个学生的意见都表示“赞赏”,而不是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还美其名曰这才是民主的课堂,这才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课堂。其实这是一种虚假的“民主”,因为看似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尊重,都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但这样做有可能给学生造成这样的误解: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都是“真理”。最终结果是,“热闹”的课堂上学生什么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引导学生交流切磋,在此基础上找到合理的解答。

总之,我们不排斥多元解读,也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但多元不等于无界,尊重不等于盲从。多元化的个性解读只有立足文本,并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保持应有的张力和魅力。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其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语文教师。

在这里需要探究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到底取决于语文教师的哪些能力。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语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新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这种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学生原有的学习能力、态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方式等。但在这诸多因素中,我们尤其要强调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1、转换教学角色。语文语文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

2、充分相信学生。语文教师应全方位“放权”,相信学生,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方法和规律等。

3、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形式有:(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语文教师精讲导学。(2)讨论式。语文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3)辩论式。语文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并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语文教师点评小结。

二、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兰种能力

1、语文教师的积极倾听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能力。

实践表明,优秀的语文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学的本质在于交流,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能否与学生沟通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

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应该逐步做到从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从对独自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对话的关注。正如一句古训所说:“顺听学生的意见与心声,就像你希望学生倾听你的意见与心声那样。”

2、语文教师的不断反思精神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

正如有的教育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技术或策略,同时也是一种观念。它要求每位语文教师超越一般的、共同的技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有的语文教师教了三十年的书还教不好,这不是水平和能力的问题,而是他将一种教学方法重复了三十年;有的语文教师只教了三年却教得很好,因为当用第一种教法感到效果不好时,他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然后摸索第二种教法、第三种教法„„”最后就会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这说明善于批判反思的语文教师能够从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学习,他知道每一次面对新的学生就会带来新的挑战。

通过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并根据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不断地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避免重犯之前的教学错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语文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的高低应成为判定语文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3、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有效教学的动力保证。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自我效能”的概念。教育专家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自己对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专家同时指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种行为会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结果预期,但他不一定能达到)。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同时还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

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语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定。是语文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的表现,它能极大地影响和改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他们的教学效果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语文教师对自己上的课都没有信心与兴趣,又何谈让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呢?

实践也进一步证明了效能感高的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教好学生等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意对全班学生的指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时,这些语文教师往往表现得比较民主、能够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失败时,这些语文教师表现得很有耐心,他们会通过重复问题、给予提示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教学是一门行为艺术,每节课都是一次表演。因此,从语文教师教学的动力角度考虑,语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语文教师教学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语文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总之,优秀语文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成功的教学是一个不断试验和终生学习的过程。怎样实现有效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向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需要不断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意见,提高教学效能感,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完善有效教学的能力。

第四篇: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

篇一: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 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象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碰到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它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当首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显然,对于杜威,教育基于行动。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这样的情境,在该情境中,学习者必须使自己摆脱曾经对他们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经验(杜威:民主与教育,1916)。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的不同的认知阶段。1973年,他在《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要求教师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

可能认为是不真实的概念,儿童必须发现课堂情境中的关系和概念,该情境包括了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俄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评论家认为维果茨基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因为他把重点放在学习中的社会背景,但另一些评论家则看到,作为一个彻底的建构主义者,他十分重视儿童创造他们的自己的概念。《社会中的心理》(维果茨基著作的英译本,1978)在美国读者中普及了维果茨基的一些思想。如: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表明: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想法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财富,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首次呈现于他的想法联系起来。然而,对于维果茨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

当然,建构的机制并不局限于高级学习或模式的发现,它们渗透于全部的进化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正是强调,一个有机体必须借助于尝试—错误为自己去进行发现,而不是如以前所假设的:环境是以某种方式指导有机体如何去适应的。在免疫理论中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从“指导”到“建构”的概念的转换,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有机体不是正如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受任何方式的指导去生产抵御侵略者的抗体的,它必须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产出一切所有可能的组合,直至它发现一种起作用的抗体为止。一旦这种抗体被发现,有关如何抵制某种特定传染病的“知识”就保留了下来,而有机体也就得到了免疫能力。

由于建构主义拒绝任何对知识的直接确认,强调主体是在不同的建构之间选择“正确的一个”的。因此必须确定一种选择标准,否则,建构主义就会陷入完全的相对主义,即假设任何一种模式都和其它模式一样是适宜的,持社会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将知识视作社会交际和磋商(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产物,他们通常使用这样两条标准:一是个体脑中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二是不同个体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这种立场过于局限,而且摆出过多的实用主义的姿态。他们认为,考虑知识是否适当,还必须依据许多不同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不占绝对优势。人们可以很好地利用互相之间不一致的、不连贯的各种模式,因为它们对于适应复杂的世界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的分类

认知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社会建构角度相反,认知的建构主义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将其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有关学习与认识的这一观点源于皮亚杰的研究。他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一观点认为,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无论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应实实在在地接触跟他们建构的世界知识不一致的现象。在社会场景中,这一切可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例如,关注某一学生的经验或详述某一现象就能为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干扰(不安)。目前,理论人员一直试图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寻求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更好的理解,他们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的过程看作是同等的。即使学习发生在小组场景(如课堂)中,注意的中心仍然是理解的个人发展。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义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个人—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这些社会—文化理论家提出的假设是: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

该立场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维果茨基著作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即:将语言作为建构主义的心理工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该观点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保证,它使学生有可能参与专家的活动。

格拉塞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t)曾用下列两条原则对激进的建构主义进行定义:

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

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与教学原则

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观点都包含着与学习有关的基本成份,即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

理解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发生的。

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个人是测试我们理解一个基本的机制,协作小组测试我们对特定问题的理解。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以决定学生将学习什么,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

从这种教学观出发,对直接教学的质疑变成了设计学程的一种需要,即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与中介。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中心问题是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有关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雷格鲁特(reigeluth, 1989)主张一种“新的心理集”,以便将建构主义的要素结合在教学设计模式中。狄克(dick, 1991)认为,建构主义的介入不同于教学的介入,因此他提出一种双重的观点。第三种立场的持有者是卡罗(carroll,1990)。他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持其它观点者则认为新的学习观是对以往分离过程与内容的教学设计假设的挑战(bednar et al.1992)。1993年雷博(lebow)就上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针对一种新的心理集的五条教学设计原则,以体现建构主义的价值并以此影响教学设计。

重视学习的情感领域

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帮助学习者发展技能、态度和信念,以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动调节 维持控制学习情境的趋势和促进个人自治之间的平衡

篇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识。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所以说,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id(教学设计)又称以学为中心的id,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学目标的要求。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正在渗透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型。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carrol,1990),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

(reigeluth ,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 ?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

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篇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篇: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

篇一: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 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为了较好地理解建构主义,我们还可以将建构主义跟与其对立的、比较传统的认识论或认知科学的观点相比较。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

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象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碰到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它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主体并不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是关心如何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从而有可能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当首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显然,对于杜威,教育基于行动。知识和思想只能形成于这样的情境,在该情境中,学习者必须使自己摆脱曾经对他们有意义且十分重要的经验(杜威:民主与教育,1916)。而且,杜威指出,这些情境必须发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学习者在其中创建学习共同体,并在该共同体中一起建构他们的知识。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的不同的认知阶段。1973年,他在《理解就是创造》一书中要求教师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步骤。他确信,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理解就是创造,或通过再创造去进行重构,如果要使每个人在将来成为有能力进行生产和创造的人,而不仅仅是简单复制的人,那么,上述条件就是必须遵守的”。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为达到对基本现象的理解,儿童必须经历若干阶段,在其中每一个阶段中,儿童所接受的正是他们以后

可能认为是不真实的概念,儿童必须发现课堂情境中的关系和概念,该情境包括了他们感兴趣的活动。理解是通过积极的参与,一步步建构起来的。

俄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评论家认为维果茨基不是一个建构主义者,因为他把重点放在学习中的社会背景,但另一些评论家则看到,作为一个彻底的建构主义者,他十分重视儿童创造他们的自己的概念。《社会中的心理》(维果茨基著作的英译本,1978)在美国读者中普及了维果茨基的一些思想。如:有关“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就表明: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为了将这一想法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财富,儿童必须利用这一概念并将它跟首次呈现于他的想法联系起来。然而,对于维果茨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取代前概念以及引入科学概念是交织在一起的、彼此影响的,它们发生在儿童从他早已有的概括和早已介绍给他的概括中产生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

当然,建构的机制并不局限于高级学习或模式的发现,它们渗透于全部的进化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正是强调,一个有机体必须借助于尝试—错误为自己去进行发现,而不是如以前所假设的:环境是以某种方式指导有机体如何去适应的。在免疫理论中就曾发生过类似的从“指导”到“建构”的概念的转换,免疫学的研究表明,有机体不是正如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受任何方式的指导去生产抵御侵略者的抗体的,它必须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产出一切所有可能的组合,直至它发现一种起作用的抗体为止。一旦这种抗体被发现,有关如何抵制某种特定传染病的“知识”就保留了下来,而有机体也就得到了免疫能力。从指导论向体现建构主义概念发展的选择论的转化,在钦科(gary cziko)的《普通选择论和达尔文学说的第二次革命》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

由于建构主义拒绝任何对知识的直接确认,强调主体是在不同的建构之间选择“正确的一个”的。因此必须确定一种选择标准,否则,建构主义就会陷入完全的相对主义,即假设任何一种模式都和其它模式一样是适宜的,持社会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将知识视作社会交际和磋商(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产物,他们通常使用这样两条标准:一是个体脑中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二是不同个体不同的认知样式之间的一致与协调。持不同意见者则认为这种立场过于局限,而且摆出过多的实用主义的姿态。他们认为,考虑知识是否适当,还必须依据许多不同的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都不占绝对优势。人们可以很好地利用互相之间不一致的、不连贯的各种模式,因为它们对于适应复杂的世界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因此,这些标准至少应包括主体自身的一致性、主体间的一致性以及与“客观”环境作(间接的)比较。

二、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随着情境认知、真实生活中非正式学习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观点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1.建构主义的分类

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般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认知的建构主义和社会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

认知的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作了狭义的说明。社会建构主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社会建构角度相反,认知的建构主义描述的是个人方面的心理,将其范围局限于个人的头脑,有关学习与认识的这一观点源于皮亚杰的研究。他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认知的建构观点将认知的重组看作是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这种认知的建构观点在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同时,并不否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事实上,这一观点认为,学习者应与他们的环境(无论物理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应实实在在地接触跟他们建构的世界知识不一致的现象。在社会场景中,这一切可通过话语或看法的交换来进行。例如,关注某一学生的经验或详述某一现象就能为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认知干扰(不安)。目前,理论人员一直试图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寻求对知识获得过程的更好的理解,他们将个人的心理和认知的过程看作是同等的。即使学习发生在小组场景(如课堂)中,注意的中心仍然是理解的个人发展。此外,认知的建构主义一直回避通过透镜去检查学习过程,因为这种透镜会局限合适的解释范围。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义义将心理描述为超越身体范围而进入社会环境的一种分布式的存在物。与个人—认知建构主义者相反,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者将心理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行为。因此,学习首先是进入某一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的过程。这些社会—文化理论家提出的假设是:个人的认知加工过程是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加工过程而被分类的。就其本质而言,社会—文化建构主义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学习者环境中的文化惯例。因此,该观点的主要命题包括对社会交互作用的参与以及按文化方式组织的能影响学习和发展的活动。

该立场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维果茨基著作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两个领域:一是与比较有知识的其他人在最近发展区内的社会交互作用;二是以文化方式发展的文化系统(即:将语言作为建构主义的心理工具)。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该观点的教育意义主要是强调社会保证,它使学生有可能参与专家的活动。社会—文化观点的功绩在于帮助个人将学术的和科学的训练视作社会性的机构,即依靠共享文化实践而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群人。

激进的建构主义除了上述分类为,还有一种是激进的建构主义。

格拉塞斯费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t)曾用下列两条原则对激进的建构主义进行定义:

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 建构的。

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

2.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与教学原则

尽管不同的建构主义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观点都包含着与学习有关的基本成份,即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知识是人建构的,而不是客观的存在于人脑之外的。由此出发,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是:

理解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而发生的。学什么是不可能与怎样学相脱离的,因此,认知不仅仅在个人内部,而且是整个情境的一部分。

认知冲突或疑惑是学习的刺激,并决定着学习内容的实质和组织。

知识是通过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个人是测试我们理解一个基本的机制,协作小组测试我们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其他人则是刺激新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源泉。支持建构主义理论的十条教学原则是: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

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早在本世纪初就对直接教学法是否能承担起学生学习的重任提出质疑,由此促使人们去思考学习的建构性本质。无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还是“认知中介观”,尽管称呼不同,其重要思想都是:学生是积极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的,学生的心理中介着来自于外部世界的输入,以决定学生将学习什么,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其他人通过提供援助、怀疑其思考以及作为一个教练或提供一种模式,而在这一运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归根结底,学生是学习的关键。

从这种教学观出发,对直接教学的质疑变成了设计学程的一种需要,即要求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对知识进行建构与中介。为此,应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寻求他人的帮助,从而承担起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责任。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系统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中心问题是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有关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雷格鲁特(reigeluth, 1989)主张一种“新的心理集”,以便将建构主义的要素结合在教学设计模式中。狄克(dick, 1991)认为,建构主义的介入不同于教学的介入,因此他提出一种双重的观点。第三种立场的持有者是卡罗(carroll,1990)。他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持其它观点者则认为新的学习观是对以往分离过程与内容的教学设计假设的挑战(bednar et al.1992)。1993年雷博(lebow)就上述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出了针对一种新的心理集的五条教学设计原则,以体现建构主义的价值并以此影响教学设计。这些原则支持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学习体验并以此为手段促使学生凭借他人的帮助去建构自己的意义。这五条原则是:(1)在学习者和教学实践潜在的损伤性影响之间维持一个缓冲。

重视学习的情感领域

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帮助学习者发展技能、态度和信念,以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动调节 维持控制学习情境的趋势和促进个人自治之间的平衡

(2)为同时支持自治与关联的学习提供一个背景。(3)将学习的原因嵌入学习活动自身。篇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余胜泉、杨小娟、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它采用非客观主义的哲学立场。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我们是一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他们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有了重新的定位。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以及其它学习工具),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

识。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教师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主体作用体现在: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⑵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⑶学生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而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这种帮助、指导作用体现在:⑴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⑵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⑶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所以说,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id(教学设计)又称以学为中心的id,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

学目标的要求。所以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何克抗),这是我们在建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所需要考虑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加以纠正。

目前,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正在渗透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重视。目前,还没有基于该理论的成熟的教学设计模型。所有有关方面的论述,只提供一些原则和建议,并没有处方性的解决方案。

建构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教学设计专家之间的一场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能否共处?关于这一点,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观点认为,建构主义根本不能与教学设计的理论相容(carrol,1990),他认为,教学设计是基于客观主义的,要追求一种可显的、可控的学习效果,而建构主义非客观主义的立场是与这一点根本相违背的,它强调学习效果是自我建构的,是不可预测的,采取的是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所以是不能引入教学设计理论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客观主义建构主义解释了学习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两种观点,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下是互补的。建构主义对一些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比较适合的,他可以以一种“新的心理集”的方式引进教学设计领域,可弥补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与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

(reigeluth ,wilson,jonasson),为此,他们纷纷提出了一些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任务或问题。

?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

?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

?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作好准备的环境

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

?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

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

?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

境。

?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划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 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如下图所示),它以问题(或项目、案例、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论”、“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分歧)这一核心。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也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

图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1.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学习同样要??循这一基本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id中,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分析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篇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应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下载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

    本色语文 有效教学

    追寻本色语文 有效阅读教学 江苏省句容市二圣中学孔宪功 最近有幸参加了市区某校 “城乡联动,区域协作”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大主题,有两个......

    语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心得 落冲小学:郭江 读了《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书,感慨良深。该书依据一线教师的关注程度和需要进行问题提炼......

    浅谈语文有效教学5篇

    浅谈语文有效教学 [摘要]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我们应......

    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导语: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语文有效教学论文,欢迎借鉴![摘 要]:语文阅读教......

    2015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

    2011 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 吕俐敏(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初等教育系主任) 一、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部分跟实验稿的区别 旧版标准 2011 版......

    叶圣陶“三论”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学

    叶圣陶“三论”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的“学生本位论”“生活本源论”“实践本体论”是教育哲学依据。先生的“三论”,一是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二是阐明了生......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篇一:余胜泉等-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 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建构主义是由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