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导学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3、我能了解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层次。(难点)
4、我能积极主动参与交流。
【预习案】(10分钟)
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词,用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内容: 广袤 嶙峋 深邃 凝滞 摧毁
苍郁 虐杀 锻铸 婀娜多姿 艰苦卓绝
不可思议
(1)你想提醒注意读音的字有(标出读音):___________
(2)你想提醒注意字形的字有:___________
(3)你理解了哪些词义__________ 【探究案】(15分钟)
组长组织组员对以下学习内容在组内讨论并达成共识
内容:
1、认真读课文,说说文章讲了这株柳树到底神奇在哪些方面?
2、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清文章的层次。
【检测案】(8分钟)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广袤无()寸()不生 目力所()不可思()
年()一年 望而生()()天盖地 婀娜多()
风()万种 划横线的词语的意思是----------------。和它意思相
近的词语有:------、----------。
【训练案】
思考:这株柳树怎样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上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教后反思】
第二篇: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吉利希望小学孔鹏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将课文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2、能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或以和同学合作的方式学会本课的新词。
3、能初步感知青海高原这一株柳的形象,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将课文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教学难点:
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这株柳的形象。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前布置: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绕题质疑
1、创设情境:同学们课前有没有认真预习课文?能不能经得住老师考验?今天老师给大家设置了许多关卡哦!
师生一起进入“冲关我最棒——生字比拼”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忠实的作品《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围绕文眼质疑。
二、绕题读文,整体感知
过渡: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背上智慧的行囊,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1、一读课文,学会认读
⑴、投影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轻声读课文。⑵、投影出示检测题,学生先自读,再开火车读。⑶、交流:文中哪些段落是直接描写这株柳的?教师检查朗读效果。剩余的段落同桌合作检查并指正。
2、二读课文,学会生词
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有疑问的词语旁做上标记。
⑵、小组交流难解的词语,并自主解决。
⑶、抽生交流以下几个词语:
伫立、抑制、望而生畏、目力所及、艰苦卓绝
⑷、再读课文,在朗读中揣摩词语的意思。
3、三读课文,积累语言
⑴、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读课文,你会发现这篇文中也不乏好词好句,边朗读课文,边划下自己喜欢的词句吧!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下好词好句。⑵、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句同给同学们听。
⑶、进入“冲关我最棒——智慧积累”,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予以等级评价。
⑷、试着将智慧积累的词语连成一段话,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⑸、交流:()的柳树(说出自己的理解)
三、交流收获,课尾画问好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获。
2、那么文章仅仅为我们介绍的一株柳吗?它想给予我们什么? 板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
神奇
勇敢、顽强
第三篇:15、《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导学案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想想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这株柳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一、复习巩固,拓展导入。
1.听写生字词:铁铸 虐杀 摧毁 吟诵 卓绝 任性
2.学生交流关于柳的古诗词。组内交流。班级展示。
二、一读课文,感受柳树高大,体会写法。
1.读课文第五张自然段,小组讨论。根据提示完成批注:
(1)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先圈出关键词,再说一说,写一写。
(2)用“﹋”画出联想的句子。
(3)从“巍巍然撑立”可以体会到
(4)这段描怎样的顺序写的?
2.组内根据上面的小标题练习复述课文。3.班级展示。
三、二读课文,从联想中感受柳树的精神。
1.读课文6、7自然段,小组讨论交流(1)作者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猜测和想像?
(2)对比这两段,作者分别猜测了什么?想像了什么?
(3)这两段想像对写柳树特点有什么帮助?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三读课文,由物及人,启迪人生。
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请你提炼出作者从这株柳树身上受到的启发是:①;②
2.那我们又能从“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检测反馈】
二、1.请你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想象这课柳树某一次战胜困难的经过,并把它写下来。(200字)2.听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四篇:15《青海高原一株柳》学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学案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这是一篇散文,词句堆砌华丽,语言流畅,气势磅礴,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柳树作了比较,第6、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写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资料链接】
1.描写柳树的古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2.描写柳树的成语:
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 柳絮飘飘 亭亭玉立 垂柳依依 杨柳垂金 垂柳蓬茸 柳絮似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大声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读给家长听后,签上意见:_________ 2.自学生字词:
在文中用“——”画出下列词语,能够正确书写;联系上下文理解“婀娜多姿”和“风情万种”的意思
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 嶙峋 广袤 抑制 虐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婀娜多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情万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学案
(1)多读几遍,通过读辨别是不是反问句。
(2)体验这几个问句的不同语气,感受作者蕴含的情感。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1.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是 而又 的。2.写出三个描写柳树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带着对高原柳树的敬意朗读课文。【巩固练习】
1.认真读好问句,完成练习:(1)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这是()问句,应读出()的语气。
(2)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是()问句,应读出()的语气。
(3)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这是()问句,应读出()的语气。
2.古今往来,很多文人墨客为柳树泼洒了很多的笔墨,请你写出三句: 句一:。句二:。句三:。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温故预习】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广袤无()青草()盖 青石()云团()
铁()色泽 粗实()硬()深沉()撑立
2.选择其中三个词语写一段话(与课文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1.你能和作者一样想象柳树的厄运吗?(任选两句)(1)烈日炙烤着大地,一连半年不见一滴水 ,这株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句容市崇明片六年级语文学案
(2)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其它植物早已被风雪吞噬, 这株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声惊雷在天空乍响,闪电无情地劈下,这株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北风卷着飞雪呼啸而来,它被大雪折磨得死去活来时,这株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用几个四字词语来赞美这株柳树吗?(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株柳树没有(),也没有(),而是()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
2.在我们的生活中、记忆里有像青海高原这株柳树一样具有打不垮信念的人吗?把他介绍给同学们。
3.仿写。
课文写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家乡灞河的柳树,这是对比的写作手法,试着运用这样的方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第五篇: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青海高原上那株神奇柳树的独立风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它,感受它强大的生命伟力。
这就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那株柳树:读第五自然段描写外形的句子。
二、面对如此恶劣的高原环境,这株神奇的柳树不禁使人产生疑惑:它是怎么长到这么大的?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体会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这株柳树的神奇,把它们勾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批注上你的心得。
1、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师:说说你读书的感受。(柳树生长要面临的两大困难是: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
师: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气温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下来了,我们真替他庆幸,好好读读这句话。
师:文中的哪些词语一下抓住了你的眼睛?“绝不宽容”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的哪里可以看出? 所以作者感受到,这棵柳树能够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存活、生长壮大,“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2、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学生交流感受。文中的那些词表现出这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宽容这株柳树的生长?(虐杀、冻死、劈断、摧毁)
师: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们看到它怎样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 学生交流„„
师:在这么残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是怎么挺过来的?从这段文字中勾画出相关的词语。(复苏、重新抽出、起死回生)
冻死过多少次,他又——复苏过来。
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文中的四个“又”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它的坚持是多么执着,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面对这株百折不挠的柳树,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3、“望而生畏”的“畏”如何理解?作者“敬畏”它什么?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生命力之顽强)。它不仅能在其他柳树都无法生存的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居然树繁叶茂,生意盎然。
4、六、七自然段中柳树的成长经历是作者的猜测与想象,你觉得作者的想象有依据吗?有必要吗?讨论。
这是建立在柳树生长环境和外形基础上的合理想象,是对它“身世”的再现,这种写作方法是这篇文章语言的一大特色,丰富了柳树的品格,突出了柳树的神奇和令人敬畏的强大生命力。
三、文章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作者还写了什么?默读第八自然段。
1、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河的柳树呢?灞河柳和高原柳在外形、萌发、存活及生长方面各有什么不同?灞河柳生活的道路很平坦。
2、同时柳树,但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与灞河柳绝然不同,所以付出的努力也不一样。所以作者说“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3、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的写作方法,衬托出青海高原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同样一株柳树,如果它生长在灞河边,就算它阿娜多姿、风情万种,也不会有人关注它,但如果它生长在高原呢?当你在荒原上见到它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情?“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四、这是作者在青海高原上见到的唯一一株柳树,它那么独立地站在了我们的眼前,那么大,那么绿,面对这方壮丽的风景,我们无不为之震撼。因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它靠的是什么成就了这片绿荫?“全部身心之力”“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能造就奇迹。
五、回顾全文,文章先写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然后写它的成长经历,最后和灞河柳进行了对比,作者那里是在写柳树啊,分明是在写人,写一个英雄,一个高原英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作者托的是什么“物”,表达的是什么“志”呢?
以柳为对象,赞颂在恶劣环境下顽强抗争的精神。
2、在生活中,有没有与这株柳树相似的人或物?(海伦凯勒、夏洛蒂、霍金……)
3、读完这篇文章,如果有人问你愿做灞河柳还是高原柳,你怎么回答?
4、总结:其实高原柳也好,灞河柳也罢,生长环境是无法选择的。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很舒适,但有时舒适却是人生最大的逆境,人会因舒适而变得平庸。因此,即使在顺境中,我也要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生活姿态,我们的灵魂深处应该埋下一粒不甘平庸的种子,愿大家都能做一株行走的“高原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