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5 12:1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篇:《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2、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柳树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指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想作者从几个角度来写青海高原这株柳的?(板书)

3、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过渡:它的“神奇”体现在哪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柳树,用明亮的眼睛看,用敏锐的心来感受。

二、精读,感悟柳树形象的“神奇”。

1、快速找到直接描写这株柳形态的段落。(第五自然段)

2、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来。

3、这段有四句,你挑一句感受最深的来读,并且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准备一下。

A、“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1)“两合抱粗”有多粗啊?咱们两个来演示一下。

(2)这么粗壮的柳树在江南可以看到吗?而且树阴有百十余平方米,咱们教室大概有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多教室这么大的树阴,你说这课柳高大吗?真是太高大粗壮了。这是一“奇”。

B、“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1)这句是写它的什么?树干和树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从哪里感受到它坚硬?(“生铁铁锭的色泽”)你们看到过铁锭吗?这个铁锭现在不太容易看得到了,很硬,颜色很暗淡,你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吗?大门上的把手,它跟铁锭是“同胞兄弟”,看看它的颜色怎样?(暗淡,发黑),感觉它的质地怎样?(坚硬)。说树干和树枝像它一样的色泽,像它一样粗实而坚硬,奇怪吗?

(3)提到“柳”,它素来以“柔”著称,不是都说“柔柳”吗?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却这么坚硬,这是第二“奇”。

C、“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叶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绿得这么……这么……是暗绿色的,我们平原上的柳树是这个颜色吗?(嫩绿、草绿、鲜绿),理解“锻铸”。(先作字面的理解)这又是一“奇”。

(3)谁来读读它的这一“奇”?

D、“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这句给你什么感觉?(很高大 生命力强……)

(2)理解“巍巍然”和“撑立”,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4、我们分别读了这段的四小句,感受到了这株柳形态上的“神奇”,指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让大家整体感受这株“神奇”的柳,并齐读。

师:读到这,这株柳树的样子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出示)这是一株()的柳树。在如此恶劣的青海高原上能长出这样高大粗壮的柳树,难怪作者要说——(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三、引发想,感受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

1、过渡:那么,这株柳的“神奇”是不是就指它形态方面这三点呢?默读六七两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2、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写什么?(作者对柳树的大胆猜测和想象这株柳的生长过程的)它的生长过程更体现了它的“神奇”,把其中反应柳树“神奇”的语句画下来并读好它。

3、交流。

A、“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1)读了这句,这株柳的“神奇”之处在哪?(1、种子随意散落却有幸萌发

2、其他柳树苗子全毁了而唯独它存活了下来)

B、“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出示)

(1)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一岁就是指柳树没有能活满一年的。)

(2)但是这株柳树呢?(造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3)为什么说是奇迹呢?不光柳树,别的生物也活不到一年,你们知道高原上的干旱和寒冷有多严重,连续两个季节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下来了,而且长得高大粗壮,神奇吗?好好读一读。

(4)“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保存了生命”与上文哪个词相照应?(唯一)这是一株()的柳树,难怪作者这样赞叹道: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C、“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出示)

(1)你们对这一段也特别有感受吧?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这段,哪个词语或句子让你特别有感触?

(2)交流。(“一次又一次摧毁,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说明它经受了许多许多困难。“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感受到这株柳树为了生存经受过的无数次的雷轰电击。

(3)由此可见,这株柳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残酷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没有体验过,你们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你们听。【播放录音】师激情描述: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飞,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它又怎样面对的?(一阵狂风吹过来,把柳树吹歪了,然后它又靠自己的精神站立了起来;险些连根拔起;一阵狂风吹来,树干都断了;每一次经受风雪的时候,都是差一点点被冻死,但是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柳叶都被吹得四分五裂……)

(4)这株柳树就在经受这样的摧毁,但它害怕了吗?(没有)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5)再回到第五小节,看看你对“锻铸”这一词又有新的理解吗?是什么锻铸了这株柳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是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还有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这株柳树靠什么巍巍然撑立在青海高原上?(顽强的精神)

(6)让我们再合作来读这一段: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这是一种多么——顽强!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下来了,而且长得这么高大粗壮,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啊!这株柳树撑立在青海高原上,靠的就是这一顽强的精神!

(出示)这是一株()的柳树?难怪作者要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学习这一部分时,课堂须灵动,教师要跟着学生的思路转,课堂要有新的生成和亮点。)

四、比较体会精神:

作者的思绪一发不可收拾,由高原之柳想到了谁?家乡柳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屏幕边读边思考。文章要赞颂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这儿却写家乡的柳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运用对比、衬托,突出青海高原柳树的顽强,令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师:面对这样一棵柳树,难怪作者会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五、感悟品质,深化情感

师: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如果评选最具魅力的十棵树木,我想青海高原这株柳一定入选。要是让你从课文中找几句话作为这株柳树的颁奖词,会是哪几句呢?

师:这株柳树凭什么成就了一片绿阴?

师:(出示最后一句话)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里面有两个数字不知道引起了你们的注意吗?一个是九十九,一个是一。从这两个数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柳树生活的环境非常艰苦,几乎是九死一生。我读懂了柳树一生是非常坎坷的……)

师:“九十九”让我们感受到它经历的困难那么多,可它害怕了吗?“一”让我们感到它生存的希望那么小,可是它放弃了吗?(出示词语)这株柳树,它就这样咬着牙,撑立在有着――“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的青海高原上。凭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撑啊撑,撑出了高原上壮丽的―道风景。撑立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好这段话。如果坐着读不能表达心情,让我们站着读。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配乐朗读)

师,面对这样一株柳树,难怪作者要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师:同学们,站在这样一株柳树跟前,你不由得想到了谁?这珠柳树不正是这些人的化身吗?从这株柳树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师:老师希望你也能成为像这珠柳树一样的人。最后老师想送几句话和大家共勉。

①(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②(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③(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六、总结。

1、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去了青海高原,看到了那里唯一的一株柳树。引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2、此时,我相信,这株神奇的柳树也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永远记住它————“青海高原一株柳”(读题)

板书设计:

样 子 高大 粗壮

青海高原-株柳 神奇 环 境 干旱 寒冷 顽强

历 程 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

第二篇: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青海高原上那株神奇柳树的独立风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它,感受它强大的生命伟力。

这就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那株柳树:读第五自然段描写外形的句子。

二、面对如此恶劣的高原环境,这株神奇的柳树不禁使人产生疑惑:它是怎么长到这么大的?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体会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这株柳树的神奇,把它们勾画下来,还可以在旁边批注上你的心得。

1、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师:说说你读书的感受。(柳树生长要面临的两大困难是: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

师: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气温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下来了,我们真替他庆幸,好好读读这句话。

师:文中的哪些词语一下抓住了你的眼睛?“绝不宽容”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的哪里可以看出? 所以作者感受到,这棵柳树能够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存活、生长壮大,“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2、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学生交流感受。文中的那些词表现出这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宽容这株柳树的生长?(虐杀、冻死、劈断、摧毁)

师: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种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们看到它怎样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 学生交流„„

师:在这么残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是怎么挺过来的?从这段文字中勾画出相关的词语。(复苏、重新抽出、起死回生)

冻死过多少次,他又——复苏过来。

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文中的四个“又”字让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它的坚持是多么执着,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面对这株百折不挠的柳树,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3、“望而生畏”的“畏”如何理解?作者“敬畏”它什么?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生命力之顽强)。它不仅能在其他柳树都无法生存的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居然树繁叶茂,生意盎然。

4、六、七自然段中柳树的成长经历是作者的猜测与想象,你觉得作者的想象有依据吗?有必要吗?讨论。

这是建立在柳树生长环境和外形基础上的合理想象,是对它“身世”的再现,这种写作方法是这篇文章语言的一大特色,丰富了柳树的品格,突出了柳树的神奇和令人敬畏的强大生命力。

三、文章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作者还写了什么?默读第八自然段。

1、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河的柳树呢?灞河柳和高原柳在外形、萌发、存活及生长方面各有什么不同?灞河柳生活的道路很平坦。

2、同时柳树,但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与灞河柳绝然不同,所以付出的努力也不一样。所以作者说“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3、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的写作方法,衬托出青海高原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同样一株柳树,如果它生长在灞河边,就算它阿娜多姿、风情万种,也不会有人关注它,但如果它生长在高原呢?当你在荒原上见到它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情?“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四、这是作者在青海高原上见到的唯一一株柳树,它那么独立地站在了我们的眼前,那么大,那么绿,面对这方壮丽的风景,我们无不为之震撼。因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默读课文第9自然段,它靠的是什么成就了这片绿荫?“全部身心之力”“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能造就奇迹。

五、回顾全文,文章先写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外形,然后写它的成长经历,最后和灞河柳进行了对比,作者那里是在写柳树啊,分明是在写人,写一个英雄,一个高原英雄!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作者托的是什么“物”,表达的是什么“志”呢?

以柳为对象,赞颂在恶劣环境下顽强抗争的精神。

2、在生活中,有没有与这株柳树相似的人或物?(海伦凯勒、夏洛蒂、霍金……)

3、读完这篇文章,如果有人问你愿做灞河柳还是高原柳,你怎么回答?

4、总结:其实高原柳也好,灞河柳也罢,生长环境是无法选择的。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很舒适,但有时舒适却是人生最大的逆境,人会因舒适而变得平庸。因此,即使在顺境中,我也要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生活姿态,我们的灵魂深处应该埋下一粒不甘平庸的种子,愿大家都能做一株行走的“高原柳”。

第三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一、揭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展示贺知章的《咏柳》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强化双基训练 1检查生字读法 2出示词串:

广袤无垠 青石嶙峋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粗实 坚硬 苍郁 深沉 巍巍然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顽强 毅力 韧劲 3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

三、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思考一下这词串分别描写了什么? 第一组写了青海高原的气候、环境。——恶劣 第二组写了这株柳树的外形。——独特

第三组写的是这株柳树的精神。——顽强的毅力与韧劲

2、找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些内容? 环境恶劣(3-4)外形独特(5)精神顽强(6-9)

3、指名分小节朗读

谁带我们进入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读3-4)谁给我们描述这独特的高原之柳?(读第5小节)谁让我们感悟这高原之柳的生命伟力?(读6-9小节)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读1-2小节)

四、初见柳树,走进青海高原。

1、咱们来看看这株柳树是什么样的?(出示:第五节)

2、谁来读?(指名读)

3、就是这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引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因为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那就让咱们走进青海高原吧!请同学们默读第3、4自然段,细细地读,将文字读成画面。

4、你眼前的青海高原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青海高原古时候就是边塞战场,诗人们经常将青海高原的荒凉写于诗中。羌笛的哀婉,长云的凝重,无不让青海高原笼罩在苍凉的氛围中,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你看见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从哪里读出来的?

在这异常苍茫的青海高原,作者却惊见了一株柳树。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株柳树。出示:第五节

你们再读读,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觉?

难怪作者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惊讶,(引读------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5、小练笔: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想写什么?“哦!_______”

五、总结谈话,提升学生能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高原之柳所经历的磨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为什么会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

15青海高原一株柳平凡神奇

环境恶劣 外形独特 精神顽强

第四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教案:

教学要求: 《青海高原一株柳》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3、了解对比衬托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令人敬畏的精神,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我们的身边,柳树是很极其常见的。看到柳树,不禁让老师想起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同学们看到这样柳树,又会想到哪些词呢?

谁能说说,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柳树?

是啊,柳树是喜水、喜光的植物。在温湿的环境里也是极易成活的,春季,我们随手折一支柳,插在土里,三两年就能长成一棵大柳树。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不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柳树,而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

二、新授:

㈠感知柳树生长的环境

1、读课题,谁来说说,青海高原是什么样子的?使人感觉到(悲壮和苍凉)?

2、这株柳树所处的周围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连绵的铁铸般的青山、赭红色起伏的原野,这样的环境里有没有看到任何的一棵树?显得怎样?(异常的苍茫)

在这样的环境里,居然伫立着这样的唯一的柳树,不得不说,这是一株()的柳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一株让人望而生畏的柳树。)

承下: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呢?作者是怎样写这株柳的神奇的? ㈡感知柳树的外形

1、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这株柳的神奇的?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柳树的?写出了柳树怎样的特点?

2、你感受到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你从哪里知道的?(找出相应的语句)

3、这株柳“巍巍然”撑立在青海高原上,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它的出现,让作者感到(神奇),神奇到令作者(望而生畏)。

3、让我们也来体会一下作者见到这株柳树时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段话。㈢感知柳树的生命历程。

1、面对这样一株神奇的柳树,怎能让作者不浮想联翩呢?看看作者都想了些什么?

作者想象的是这株柳树在高原上的生长历程。

2、高原柳生存得容易吗?这株柳树经历了哪些困境和苦难?(从哪些词句上可以看出柳树生存的艰辛呢?)

(干旱、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根据课文内容给它们加上恰当的修饰词。

3、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干旱和寒冷的“严酷”?(找出句子并读一读)

4、从哪里可以感受到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对柳树的摧毁?(找出句子并读一读)

★这样顽强的精神让作者望而生畏。

5、作者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抒发了对柳树的敬畏之情。老师也被这浓浓的深深的情感感动着,就让我们再来把这个自然段读一遍。

㈣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1、课文还写了哪里的柳树?谁能说说灞河柳的特点呢?

2、、课文写的是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树,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写家乡灞河的柳树有何意图呢?

3、先让我们来畅想一下:

4、作者虽然写的是家乡灞河的柳树,可是我们每个人心中装的,分明是这棵青海高原上的柳树!

这里作者用到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顽强的毅力和让人敬畏的生命力。

5、高原柳面对命运的不公,有没有抱怨,有没有畏怯?

命运给予它的是什么?它却是怎样做的呢?(找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6、学到这里,老师要跟同学们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了。

作者陈忠实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依靠的是什么?

7、现在同学们想一下,课文只仅仅写的是柳树吗?

不仅写到了柳树,更是写到了人。

这就是本课另一个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借写柳树,写柳树的精神,就是为了赞颂像柳树一样具有顽强精神的人。

这也是作者的意图,不仅写柳树,更给人启发。

8、想一想,作者写柳树的精神,赞颂像柳树一样顽强的人,给我们什么启发?

引导:你觉得命运对你们公平吗?(和普校学生相比较)

虽然命运对你们不公平,但老师欣慰地看到,你们的父母没有抱怨,你们也没有畏怯,而是勇敢地面对人生,来学校学习知识,顽强地成长着。

命运将你们的一扇门关上了,必定为你们打开另一扇窗。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好好学习,顽强拼搏,我们也必定成为生活的强者,为自己成就另一片不一样的绿阴。

三、小结:

1、讨论:学生谈感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者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人也具有像柳树一样顽强的精神?

学习了课文,你觉得你应该怎样去做呢?

2、我们学习了柳树的精神,了解到了作者的意图,也得到了启示,这节课也即将结束。希望„„

四、作业:

课后题第三、四题。

附:板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环境

悲壮 苍凉

外形

巍巍然

(神奇)

生长

顽强

------借物喻人------

(顽强)

第五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南燕竹镇中心小学 田丽荣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神奇”的丰富内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神奇”丰富内涵的解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

2、师:提到“柳”,我们自然会想到晚风拂柳、柳叶弯眉等词,柳在我们的心目中常常是柔美、缠绵,婀娜多姿。可今天我们要学的柳并不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读题。

师:这是哪里的柳?再读一遍。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过了青海高原的苍凉和荒茫,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出示词语:

广袤无垠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二、感受“神奇”

1、在作者眼中,这是一株怎样的柳?

生答,师相机出示第二段:“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师引读

2、到底是怎样一棵柳树如此神奇?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柳树外形的句子。

师:从几方面描写柳树的?哪些方面让你感到神奇?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段,把你感触最深的语段,好好地读一读,如果能把你的感受在有关词句旁边写一写就更好了。

学生读读画画写写,教师巡视个别交流。

3、师生读书交流。

师:你感触最深的语段是哪些,从这些文字中你觉得这株柳神奇在哪里?(1)生长环境神奇的处理:

①透过这些语句,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抓相关词语,指导朗读。

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②随机讨论: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悲壮苍凉的边塞诗词。

③映示: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被称为世界屋脊,它的平均海拔是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不下一滴雨,那是相当冷,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可达零下二十多度。青海高原上的土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冻土。

④师:是啊!就是在这样要么干旱,要么异常寒冷,寸草不生的恶劣环境中,青海高原上,有了一株大柳树。所以作者说——(指读大屏幕上的语句: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2)形态神奇的处理:

①映示第五段内容,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在你心中,这是一株()的柳树,待会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②讨论:

高大 粗壮 粗实 坚硬 顽强 生命力强„„

先说说在自己心目中,这是一株()的柳树,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朗读时通过抓关键词句指导朗读。

(3)生长经历神奇的处理:

师:面对这样一株柳,难怪作者发出了感叹。这样一株柳,它生存下来容易吗?默读课文,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深刻,画出来,做简单批注。师生交流

①你从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中感受到什么?

②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飞,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脑海中的这株柳正经受着怎样的摧毁? 学生想象说话:暴风雪来了,我仿佛看到这株柳„„ 一道闪电划过,我仿佛看到这株柳„„

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师:这株柳就在经受这样的摧毁,但它害怕了吗?(没有)(教师第一次引读)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被劈断了枝干,又——。

④我仿佛看到它在咬着牙坚持,谁读? ⑤它在熬、在挺,谁再读。⑥它这是在和死神较劲呢?齐读。

⑦这株柳经受这样的摧毁,仅仅是难得了一次吗?你从哪儿读出?(指导读好三个多少)

⑧这三个“多少”写出了这株柳经受的摧毁是多么的多和频繁。但柳树畏怯了吗?(没有)(第二次次引读)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被劈断了枝干,又——。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的摧毁,却能够一次又一次——。师:用了几个“又”。

⑨这四个“又”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株柳是多么执着,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立不下去的时候,它会怎么鼓励自己?

学生想象说话

⑩正因为它有这样活下去,撑下去的信念,所以——(第三次引读)

4、现在,你觉得,它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请写在黑板上。

指黑板上学生的板书,教师引读。这是一株、、、的柳树。

这么多词,都可以诠释这个“撑立”,柳树正是凭借这种顽强的精神在青海高原撑了下来,面对这样一株苦苦撑立的柳,作者不由发出感慨:(引读2段)

此时此刻,这株柳像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撑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这株柳。

三、对比,感悟品质

1、同学们,让我们不妨像作者那样发挥我们的想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风雪雷电中苦苦撑立时,那些江南的柳树可能在干什么?

生:摇摆婀娜多姿的身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享受充足的阳光„„ 师:同是一株柳,生活的环境却不同,它抱怨了吗?畏怯了吗?

2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大量的笔墨写到家乡灞河的柳呢?

3、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如果评选最具魅力的十棵树木,我想这株柳一定入选,让你从课文中找几句话作为颁奖词的话,你会找那几句呢?

生说,出示最后一段

师:这段话最后一句有两个数字,不知大家注意了没?一个是„一个是„从这两个数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从“九十九”感受到经历困难多,从“一”感受到生存的希望小。所以作者这样说,引读最后一句 3师:这株柳凭什么成就了一片绿荫? 生:坚贞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

四、体会写法,略谈启示

1、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想到了哪些?(生回答)师:在这里还写了具有柳树这种品格的人,你想到了谁? 生:霍金,海伦·凯勒„„

2、大家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中也会不断的遇到挫折和考验,这里老师想送给大家几句话,谁来把它们读完整? 出示:

(1)()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2)()扼住命运咽喉的人,()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3)()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师:只要我们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一定能造就自己人生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巍巍然 不可思议 起死回生 附:板书

青海高原一株柳

荒凉苍茫

绝不宽容

无数摧残

神奇

下载《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题实验教学设计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即墨市德馨小学于兰美 1. 课前准备:完成《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读准生词......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

    师:今天咱们学习课文的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海高原的环境非常苍茫和恶劣,课文中用了这些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吉利希望小学孔鹏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将课文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2、能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或以和同学合作的方式学会本课的......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第二课时(精选5篇)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富水小学 张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品味语言文字,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以及在逆境中抗......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尤其理解“锻铸”的词义。 ②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③能正确、流利......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用灞河柳衬托高原柳的写法。3、想象课文描绘的......

    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时教案苏教版 【教材依据】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文,本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